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核建發債行情分析

核建發債行情分析

發布時間:2021-06-28 05:25:48

㈠ 如何分析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

1.主營業務要清晰簡單明確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上市公司都熱衷於搞概念,蹭熱點,有時一家公司竟然集十幾個概念於一身,那這種公司就明顯涉及吹泡沫了,因為連自己主營的業務都不明確。就跟之前的多倫股份一樣,搖身一變成為匹凸匹,但事實上,多倫股份幾乎沒有真正涉及匹凸匹業務,完全屬於概念炒作。所以大家盡量選擇業務簡單明確的公司。

2.獨特的競爭優勢:

如果一家公司擁有獨特的技術或者獨享資源,也可以當做競爭優勢,如華為這種擁有核心技術的公司,肯定是有資本潛力的。獨特優勢,就是說要別人沒有或者少部分有的。像茅台的配方就是獨特的;雲南白葯的配方也是獨特的,煙台萬華的產品有很大的技術壁壘,全球只有幾家公司掌握,因此能產生高額的利潤。

3.壟斷經營的能力:

上市公司在某個行業具有壟斷地位是最好的,至少在這個行業里,他所產生的利潤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比如這個市場2016年產生1000億的銷售額或例如,他一家佔一半份額。

4.行業龍頭身份:

這個很簡單,就是所佔的市場份額要數一數二,身份是行業老大低位,是行業標準的獨裁者。沒有壟斷技術沒有關系,但只要你的市場份額夠多,別人就很難打敗你。

5.優秀的品牌效應:

公司最好要有強大品牌號召力,但這個品牌效應並不是全靠廣告吹出來的,而是消費者給予的優秀口碑,比如老乾媽、格力等。

6.持續盈利能力:

持續盈利是很重要的,你不能今年賺錢明年虧錢,這樣就說明企業經營不穩定,收入來源不穩定,競爭力就不行。凈資產ROE最好在15%以上,每股收益最少要1塊以上。

(1)核建發債行情分析擴展閱讀:

投資指的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等。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

投資是創新創業項目孵化的一種形式,是對項目產業化綜合體進行資本助推發展的經濟活動。

㈡ hftag高頻交易,是騙人的嗎謝謝了

金融傳銷,HFTAG.COM HFTAG.ASIA 兩個域名都是美國聖安娜機房的同一個IP地址,美國人自己都不知道有這么高收益的產品,切勿進入。

㈢ 寫一篇與金融有關的案例:a.引出一個經濟學原理b.用一個故事說明這個原理

(Z)關於長期資本管理基金()事件

所謂的「金融工程」,最初是為了有效管理組合的風險,現在已變為利用金融、數學、物理等知識,處理金融產品的分解與合成。這種技術是洞悉金融商品內部風險的基礎,所以,組合的風險管理技術應是
高明投資專家的有效工具。

金融工程師可以處理的是技術活,但很多投資專家處理的卻是藝術活。藝術能否與技術完美的結合?並不取決於一些簡單的辨證規律,技術可以很美,藝術也可以很美,但成功卻還需要部分「運氣」。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1998年的故事應了中國一句老話:「常在水邊走,哪能不濕鞋」。

一、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背景

1994年2月,John Meriwether創辦了宏觀數量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當時的核心人物包括:David W. Mullins(前美聯儲副局長)、Myron Scholes(1997年Noble 經濟獎得主)、Merton Miller(1990年Noble 經濟獎得主)。

當時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主要投資者是歐洲最大的銀行瑞士聯合銀行(UBS)和美林證券(Merry Lynch),成立時,總資產為13億美元,投資期限不少於為3年,就是說,客戶在三年內不能贖回。1994年到1997年的投資回報率分別為: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 42.8% 40.8% 17.1%

到1997年底,資產增值為75億美元,在1997年12月,客戶贖回了27億美元,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1997年底,實際管理資產為48億美元。

二.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投資策略
1.資金放大(高財務杠桿)
投資人總希望用最少的資金,產生最大的投資報酬,故對於利率市場的投資品種而言,採用高財務杠桿戰術是達到上述目的的手段。由於資產管理人的品牌聲赫加之往年的績效卓著,LTCM獲得各家銀行機構給予最高等級的貸款優惠,對於其所提出的擔保品,往往給以100%的融資額度。就是說LTCM在金融商品市場所取得的資產,可再進行的100%融資,這表示理論上LTCM的放大倍率可以是無窮大,或者說其融資額度幾乎是無限大。於是,雖然LTCM資產總值不到50 億美元,卻向各銀行、券商機構借貸了將近1250億美元,負債與資產的比例高達20多倍,最後,LTCM的財務杠桿比率甚至高達26倍。

2.投資品種與相對價值套利策略
LTCM利用上述融資手段得到的龐大資金主要在利率互換市場(interest-rate swap market)做風險中性套利策略(market neutral arbitrage),即買入低估的有價證券,賣空高估的有價證券。

首先,我們看一下利率互換市場的特點與在該市場中的套利策略,假定某公司現在想發行一筆長期的浮動利率債券,由於現在利率處於低谷階段,如果預期未來市場利率可能會上升,將來該公司支付的利息將會增多,顯然未來該公司的利息成本將會加大,該公司如何規避其利率風險呢?如果該公司在發債時,同時買入一份利率互換和約(利率的衍生工具),就可以轉變為支付固定利率的利息(不用擔心利率上漲的風險了)。(1)利率互換和約
接上例,該公司通過利率互換和約轉嫁了利率上漲的風險,該和約把浮動利率掉換成固定利率,這種標準的利率互換和約是一種協議,協議一方為「固定利息支付方」,另一方為「浮動利息支付方」,雙方約定利息時,利息支付日和名義本金均約定好,特別是雙方只交換利息,而不進行本金交換。

下圖1給出和約雙方的現金流量,圖中實線表示固定利息支付,虛線表示浮動利息支付,箭頭向上表示現金流入,箭頭向下表示現金流出。

圖1:雙方典型的現金流量

(2) 風險中性套利策略
上述標准互換協議的任一特徵可以發生變化,從而創造出非標準的互換協議。LTCM的互換協議就是典型的非標準的互換協議:
LTCM與其交易對象簽約,如果發展中國家發行的債券與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國債之間的收益率差距(yield spread)在未來變大,就必須支付對方一筆金額。反之如果利率價差變小,對方必須支付LTCM一筆金額。
LTCM認為在1998年初的時候,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流動性較低的債券(例如發展中國家發行的債券)與流動性較高的債券(如美國國債)之間的收益率差距過高。LTCM預期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將逐漸恢復穩定,市場會走向平穩,屆時二者的利率差距也就會縮小,LTCM的交易策略將因此而從中獲利。上述策略的本質就是賭收益率價差變小。
關於收益率價差概念見圖2。
三.市場不測與LTCM的投資風險分析
1. 市場不測
在1998年初,LTCM從事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買價總值超過1萬億美元,其中約70%是屬於利率互換。在這種情況下,利率差距些微的縮小,都會給LTCM帶來巨額的獲利。同樣的,利率差距些微的增加,也會讓LTCM立即破產。

1998年8月17日,俄羅斯盧布採用大區間浮動匯率(1美元兌換6.0~9.0盧布),直接導致盧布劇貶,葉利欽政府宣布無限期延緩債務清還,引發信用風險,使得發展中國家的債券無人問津,收益率差距也急速增大。見圖3的信用風險變化示意圖。LTCM由於利差的快速擴大,導致投資損失呈幾何級數増加。到了1998年9月中旬,LTCM的損失超過40億美元,資產總值只剩下6億美元。

圖2:信用價差(收益率差距)示意圖圖3:信用風險變化示意圖

2.風險分析
(1)組合倉位
1998年初,LTCM管理的衍生商品達到約12000億美元,其中利率交換為6970億美元,其他期貨為4710億美元。

(2)高杠桿風險分析
資本市場是高風險的,但未必是高利潤,高杠桿是兩面刃,這正是LTCM失敗的主因。LTCM由於從創立以來持續的輝煌業績,以及擁有數位知名的人物,故能輕易的獲得貸款的援助。於是LTCM利用這些借來的資金,從事巨額的金融衍生商品的買賣。透過利率交換協議,使得LTCM可以利用少量的資金,從事大量的交易活動。
* 利率上升將會導致整體債券價值下降;
* 流動性降低造成債券價格下降。

事實上,LTCM手中的俄羅斯政府債券因流動性的下降(債券市場最終因盧布貶值而停止交易),造成劇烈虧損。例1:俄羅斯政府債券的價值僅為原來市價的1/3。

(3)流動性風險分析
亞洲金融風暴導致的流動性風險,成為LTCM破產的導火線。源自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到了1998年春,亞洲金融危機並沒有穩定。LTCM在此犯下更致命的錯誤,其持有的資產當中,有許多部位是流動性不大的金融商品,甚至LTCM本身就是該商品於市場中之最大的持有者。因此一旦LTCM必須變賣資產來償還損失時,LTCM本身的資產總值也會跟著急速縮水,亦即變現行風險。1998年8 月,俄羅斯盧布事件發生,引發信用風險,使得國際投資者對於發展中國家債券投資風險意識提升,要求更高的內部收益率,導致債券價格下跌,發展中國家的債券無人問津。

例2:LTCM持有10多億美元商業不動產抵押債券,1998年不動產行業受經濟不景氣影響,導致這種債券價格的大幅下跌。

(4)817俄羅斯盧布事件對於套利策略影響
LTCM早期觀察德國國債利率偏低,其他歐元國家利率偏高,兩者的收益率價差過大,LTCM賣空德國國債(因利率偏低,價格偏高),買入其他歐元國家國債。顯然過高的收益率價差將會走向回歸,LTCM預期德國利率回升,其他歐元國家利率下降。如果預期正確,過高的收益率價差將會回歸正常收益率價差,上述套利將會成功。

俄羅斯盧布事件發生後,歐洲大量資金逃到安全性高的德國債券市場,導致德國國債價格上升(不是預期的下跌),內部收益率下跌(不是預期的回升)。

例3:1998年8月17日前,義大利10年期國債利率比德國同期利率高30基點(base point),盧布貶值後,歐洲資金流到德國,導致德國利率下跌,義大利國債利率與德國國債利率差距擴大到50基點,導致LTCM的套利嚴重虧損。

1998年8月,LTCM的基金共損失44%,其中82%是做利差套利造成的。

(5)方向交易失誤
交易,更多的是基於判斷,方向判斷失誤,將導致致命的錯誤。
例4:LTCM預期歐元整合後,丹麥偏高的利率將會因之下降,預先買入丹麥的抵押貸款證券,如果預期正確,可以獲得價格上升的資本利得。俄羅斯盧布事件發生後,國際投資者要求更高的內部收益率,導致丹麥的債券倉位損失很大。例5:LTCM預期美國利率將會上升,債券價格將下跌,所以採用了賣空美國債券的策略,但由於亞洲金融風暴,導致美聯儲調低利率,債券上漲,結果LTCM放空債券,損失巨大。

四.美聯儲的技術手法與警示
1.美聯儲(FED)伸出援救之手
LTCM的巨額虧損,嚴重影響了許多金融機構,所以美聯儲必需設法解決此問題。在資產管理的歷史幾乎沒有任何一支基金能像LTCM一樣,幾乎虧損了所有的資本,其欠下的債務,甚至比很多國家的債務還多。該公司積欠的債務,高達800億美元,並與銀行及券商間有訂立復雜合約,所以沒有人能准確計算出其衍生債務之規模,甚至有估計可能累積達一萬億美元的債務。因此,FED的副總裁Peter Fisher,於1998年9月22日,在其紐約自由街的總部內召開會議,包括旅行家、UBS、Merrill Lynch、J.P. Morgan等主要金融機構首腦均列席參加。結果最後大家同意出手拯救,由16家公司組成的銀行團,同意增資36.25億美元給LTCM,而避免其倒閉。
以下為1998年9月事件流水記錄:
(1) 1998年9月初,(2) LTCM公司致電FED官員Mc Donough,(3)申述其公司困境。
(4) 1998年9月18日,(5) LTCM無法取得其所需資金;
LTCM 致電FED官員Mc Donough,請求其安排召開會議;
Mc Donough聯繫上FED主席Alen Greenspan和美國財政部長Robert Rubin。
(6) 1998年9月20日,(7) FED官員Peter Fisher帶隊造訪LTCM總部,(8)考慮LTCM的潛在部位平倉對於市場的影響。
(9) 1998年9月22日早上
? Peter Fisher會晤Goldman Sachs、Merrill Lynch、J.P. Morgan,? 隨後UBS加入討論;
? 在評估了平倉對於市場的影響後,? 各投資銀行被迫援救;
1998年9月22日晚
? 四大券商在紐約FED開會討論援救方案;
? 13家券商隨後開會,? 通知LTCM准備? 文件。
(10) 1998年9月23日,(11) LTCM獲得增資36.25億美元,(12) Mc Donough宣稱這是為了避免基金破產及全球股市崩潰的唯一方法。
2.LTCM的啟示
啟示1:銀行與其說救人不如說是自救。
若無人出面拯救LTCM,而放任其倒閉,會發生什麼狀況呢?首先,LTCM必須被迫變賣其資產以償還虧損,且擴展到所有與LTCM從事交易的對象。因此無可避免的,將導致這些資產價格劇跌。於是其他與LTCM持有相同資產組合的投資人(如銀行、避險基金等),則會因這些資產價值縮水而蒙受損失。最後,所有借錢LTCM的法人以及其交易對象,也會因為LTCM的倒閉而面臨破產威脅。拯救LTCM的行動,其實就是銀行機構不得已的自救方案。
啟示2:計量化管理工具的缺陷
LTCM的投資策略,還是非常傑出的,盧布事件導致的「運氣」上的問題,使其損失難以控制住。然而其戰術使用上,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高杠桿操作同時,甚至買入流動性不好的金融商品。價格風險雖然可以利用軟體加以分析,但信用風險與流動性風險卻很難評估。當整體市場出現流動性風險時,原先對應的避險策略,都被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所抹殺。

從俄羅斯經濟崩潰到LTCM的衰亡

從俄羅斯經濟崩潰到LTCM的衰亡,看似是兩樣毫不相乾的事情,近日當幾個朋友重新整理思路的時候,卻發現了驚人的聯系,我們不的不做出"一切都是美國的陰謀"這一令我們自己都驚訝的結論,結論之所以驚人並不是因為又一次揭露了美國為了維系霸權不惜動用一切力量打垮敵人的行為,而是這個陰謀確實太大太大了.

LTCM全稱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gagement),曾經與量子基金(Quantum Fund)、老虎基金(Tiger Fund)、歐米伽基金(Omega Fund)並稱當時國際四大"對沖基金".而他的管理層更是令人瞠目,也許你不認識這些名字,但僅僅是看見這寫頭銜,你會有什麼感覺:華爾街債務套利之父梅里韋瑟(Meriwehter),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默頓(Robert Merton)和舒爾茨(Myron Schols),前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及美聯儲副主席莫里斯(David Mullis),還有前所羅門兄弟債券交易部主管羅森菲爾德(Rosenfeld).

在這樣一芝"夢幻團隊"的領導下,LTCM曾經創造過輝煌的業績,1994年成立之初,其資產凈值只有12.5億美元,而到1997年末,卻已經上升到 48億美元,凈增長達到2.84倍.1994到1997年的投資回報率分別為:28.5%、42.8%、40.8%和17%.甚至1997,股市每一美元票面上的紅利達到2.82美元.

但這個輝煌的金融帝國主義崩潰也只在一瞬間. 1998年LTCM把一項賭注下在美國30年國庫券和29年國庫券的價格收斂上(賣空前者,買入後者),本以為可以不論價格升降都穩操勝卷。不料,亞洲和俄國的金融危機使驚恐的投資者一窩蜂地湧向似更安全吉祥的30年國庫卷,結果造成30年國庫卷和 29年國庫卷的價格發散,而非收斂。類似的其它幾個「收斂交易」,也都以發散而告終,故「長期資本」這家著名的對沖基金不得不求助於美聯儲的「軟預算約束」以免破產並引發全球金融危機。1998年秋,LTCM步入險境。LTCM原以為風險股票與低風險股票之間的差價會縮小,加大了豪賭的力度。但事與願違,受俄國債務危機影響,兩者間的差價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加大了。8月,LTCM持有的各類股票價值下跌44%,價值約20億美元。9月13日,LTCM 的股本金 43億美元幾乎全部賠光。9月23日,美聯儲出面組織安排,以美林、摩根為首的15家國際性金融機構注資37.25億美元購買了LTCM的90%股權,共同接管了該公司,從而避免了它倒閉的厄運。

也許我們可以把一切歸咎於風險,歸咎於對沖基金的本身就只能算是投機而不是投資,我甚至用巴林銀行的例子安慰自己,但是我們不難在LTCM的興衰過程中發現一些很細微的值得我們感興趣的東西。

LTCM的成功是建立在一個公式的基礎上的,這就是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從廣義上說,這個公式為整個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定下來了基調,試圖將金融衍生品分析與交易系統化,計量化,理性化.這個看似優秀的公式也使他的創立者獲得了199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是一個問題立刻擺在了我們的面前,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本質是什麼?是投機,是賭博,當賭博的結果可以預期的時候,賭博本身的價值也就大大降低了.朋友一句話,令我猛醒:"格老(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為什麼任憑他們胡鬧而不制止??"何止是一個不制止啊,當時波恩女士曾警告過櫃台外交易的風險,格林斯潘和萊維特(當時美國政權交易中心主席)卻一直以市場已經有了足夠的監管為理由要求波恩女士保持緘默,要知道這位波恩女士也不是一般的人,除了身為美國商品期貨交易會主席之外,她還和格林斯潘,萊維特,美國財政部長魯賓,都一起在總統的金融工作小組里任職,格老為什麼要這樣?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看看俄羅斯的經濟.蘇聯解體了,龐大的帝國噗哧一聲消失在地球上,漸漸演變成了歷史書上的一個"前"字.美國的經濟學家們曾經自豪的說,我們沒有使用一槍一彈就剝奪了一個大國的行動自由.是啊,俄羅斯的經濟經過了休克療法的陣痛,確實到了該反省的時候了,烏克蘭的獨立使俄羅斯被挖去了歐洲左心,剩下的聖彼得堡到莫斯科這根脊柱和烏拉爾工業區這個右心支撐著俄羅斯這個歐洲病夫,在這個時候外匯成為了一切經濟活動的核心,相比東南亞國家能喊出:"犧牲一帶少女的青春,換取國家經濟的騰飛"的口號,這對於俄羅斯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俄羅斯在一九九七年中經濟逐漸轉好之際,曾吸納巨額的外國投資,外國對俄羅斯持有債務和股票超過兩千億美元,其中主要債權人是德國,瑞士與美國的銀行,當時俄國政府所積欠的外債超過一千三百億美元,短期的就有六百億美元,光是要支付利息,每年所需要的資金就超過二百億美元.可是外匯,談何容易啊.

據資料記載,當時的俄羅斯, 80%的外匯來源來自於武器和石油的出口,前者屬於特殊產品,受制於顯而易見原因,其出口的規模受國際政治風雲變換的影響很大,而靠出賣資源也不是長久之計策.我們無法想像俄羅斯的石油工業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艱難前行的苦痛,要知道俄羅斯石油開采成本也已經達到了 12至18美元每桶,也就是說俄羅斯現在的石油出口價格應該高於25美元每桶才能贏利.而1998年1月7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原油平均價降至每桶14.69美元,比該組織規定的每桶21 美元的內部參考價低6美元以上.俄羅斯的工業完了,1996年,俄羅斯石油產量達到創記錄的最低點3.1億噸,即使相比於1991年的5.16億噸也是少的可憐的,但是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卻是在增加的.......石油是工業的血液,你能理解俄羅斯的痛苦嗎?

在這樣的情況下,另一條消息襲擊了俄羅斯,美國人宣稱,石油的價格可能進一步下跌.猶如晴天霹靂,然而彷彿美國人先知先覺,國際原油價格在1998年5月 28日得出的上半年加權平均價格僅為717.58元/噸(不含稅),跌破每桶12美元,12美元每桶的原油價格俄羅斯當時連起碼的糧食進口都不能滿足了,只有中國處於人道主義以及地緣政治的考慮,當時緊急向俄羅斯輸出農產品.

一個曾經如此橫行的帝國竟然破落成此番田地,怎能不讓親近者珊然淚下呢?何況也許這個帝國在1997年還看見過復興的火焰.

從1997年到1998年,我們以俄羅斯經濟崩潰為目標,很清晰發現許多"巧合":當俄羅斯最需要外匯的時候,國際原油價格一跌再跌;武器出口也一再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阻撓.1998年01月01日,俄羅斯新盧布開始流通,1月底,因為世界石油價格持續下跌造成俄羅斯政府財政狀況急劇惡化,為彌補財政赤字,國家發債規模急劇膨脹,致使股市和債市引發又一輪下跌行情,繼爾就發生了貨幣大貶值.俄羅斯再度爆發金融危機。回首看看從94年LTCM成立到98年盧布崩盤,其間有多少千絲萬縷的聯系啊.俄羅斯缺少外匯,石油,武器掙不著錢,美國佬就把一個用"完美"公式建立起來的投機公司擺在他面前,本身是賭博,但是現在的賭博已經能穩操勝券了,誰不會動心呢,何況還是手上缺錢的人.但我想問,這個世界上金融市場的游戲規則誰制定的? 操縱金融危機的是些什麼人?? 能操縱石油價格的又是什麼人??? 請問,現在還有人懷疑這僅僅是一場巧合嗎?

LTCM輸了,表面上,他輸在理論出現漏洞,小概率事件發生的時候,也就是賭博預測失敗的時候.但是為什麼美國政府明知道理論有漏洞,明知道公司終有一天會衰亡,卻不制止. 原因很簡單,可憐的LTCM從一開始就是吸引俄羅斯上鉤的誘餌,它用足夠吸引力的期望值吸收了俄羅斯那可憐的為數不少的最後一點美元儲備.等到盧布崩潰, LTCM的存在價值也就消失了,而最終擺脫不了垂死的命運.

我們甚至有理由懷疑波恩女士的警告,因為作為陰謀,這套崩潰俄羅斯經濟的計劃太龐大了,作為美國總統金融顧問的波恩女士不可能不知情,她的警告無非就是為了證明自己,證明美國政府的清白罷了.

1998年09月30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宣布,在於今年9月30日結束的1998年財政年度里,美國聯邦政府財政預計將出現約700億美元的盈餘。這是美國政府自1969年以來首次實現財政盈餘。不知道這裡面,有多少是其他國家人民的血汗

㈣ B系列可轉換債券

在當今金融市場中,常見的金融產品有五大類型:利率金融產品、股權金融產品、實物金融產品、衍生金融產品和混合金融產品。其中混合金融產品中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可轉換公司債券,它同時具有了債券、股票和期權的某些特性。
可轉換公司債券(以下簡稱「轉券」)在發達金融市場上主要是在70年代和80年代才流行起來,而我國是在1992年才首次進行試點(寶安轉券)。1997年公布了40億元可轉換公司轉券的額度,表示可轉換公司債券這一新產品將在中國的金融市場上進行試點推廣。

一、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一般概念
可轉換公司債券是指發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在一定時期內依據約定的條件可以轉換成股份的公司債券。轉券一般由普通的公司債券與股票的買入期權復合而成,同時具有公司或企業債券、股票和期權的有關特性,特別是轉券有時還會設計一些約束性的附加條款,使得轉券的特性結構更加復雜。轉券位於融資系列的中間位置,我們可以使其帶有更多的債券特點,亦可以使其具有更多的股權特點;我們可以通過加上賣出期權、變更票面利率或贖回價格等手段設計不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
1.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一般特徵 可轉換公司債券具有普通公司債券的一般特徵,它需要定期償還本金和支付利息,有票面面值、票面利率、價格、償還期限等。此外,轉券還有自己的一些典型特徵。
(1)轉券具有債務和股權兩種性質,兩者密不可分。一般來說,轉券都是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因而轉券具有轉換前屬債券、轉換後屬股票的二階段特徵。對投資者來說,轉換前為債權人,享受利息;轉換後為股東,獲得紅利或資本收益。對發行人來說。轉換前屬債務,轉換後屬股權資本。
(2)較普通公司債券低的固定利息。轉券的票面利率通常低於一般公司債券的利率,有時甚至低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因為債券的投資收益中,除了債券的利息收益外,還附加了股票買入期權的收益部分。一個設計合理的轉券在大多數情況下,其股票買入期權的收益足以彌補債券利息收益的差額。
(3)投資者買入期權。轉券是在一定條件下可轉換為發行公司股票的特殊債券,本質上屬於一種股票期權,而期權是一種既可用於保值又可用於投資的金融工具。轉券持有者既可獲得轉券本金和利息的安全承諾,又可在發行公司股價攀升時將債券轉化為股票,獲得股票價差收益的好處。
(4)投資者賣出期權。賣出期權也稱為投資人之期前回售權,指投資者在某一指定日期按事先約定的價格將債券出售給發行人。賣出期權的行使使投資人得到一份額外保護,使轉券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5)發行人贖回期權。由於發行人支付低於普通公司債券的利息,因此發行人在股價大幅高於換股價的情況下行使回贖權以迫使投資者將債券轉換為股票。
(6)較低的信用等級和有限避稅權利。轉券是一種僅憑發行人的信用而發行的債券,所評定等級一般比公司發行的不可轉換公司債券要低。當公司破產時,轉券對資產的索賠權一般都後於其他債券,僅優於公司優先股。轉券在轉換成公司普通股以前的若干年裡,公司所支付的債息可作為固定開支,打入企業成本,避免交納公司所得稅。
2.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基本要素 一般的可轉換公司債券通常由以下要素構成: (1)基準股票。基準股票是債券持有人將債券轉換為發行公司股權的股票,如該公司的普通股票,A股、B股、H股、ADR等。確定了基準股票以後,就可以進一步推算轉換價格。 (2)票面利率。大多數情況下,轉券的票面利率低於不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票面利率,大多為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的一半左右。例如,我國《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暫行規定》規定,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利率不超過銀行同期存款利率水平。轉券票面利率的高低受制於兩個方面:一是公司現有債權人對公司收入利息倍數等債務指標的約束,據此付計利率水平上限;二是轉換價值收益增長及未來水平,據此付計利率水平下限。轉換價值預期越高,票面利率相應設置較低;反之,轉換價值預期越低,票面利率相應設置較高。發行人通常會根據證券市場情況,確定合適的票面利率,使公司的收益與風險組合達到優化,確保轉券的轉換成功進行。
(3)轉換比率和轉換價格。轉換比率是指一個單位的債券能換成的股票數量。轉換價格是指債券發行時確定的將債券轉換成基準股票應付的每股價格。轉換比率和轉換價格計算公式分別為:
轉換比率=單位轉券面值÷轉換價格
轉換價格=基準股票價格X(1十轉換溢價比率)
轉換溢價比率是轉券所包含的期權的象徵,以百分比表示,並以轉券發行時基準股票的價格為基礎,一般在5%~2O%之間。 轉換比率和轉換價格是轉換能否成功的核心要素,它們的確定直接涉及到投資者和公司現有股東之間的利益關系。轉換價格定得過高會降低轉券的投資價值,從而失去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增大發行風險。轉換價格定得過低,盡管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吸引投資者,但加大了公司股權及盈利的稀釋程度,損害公司原有股東的利益。
通常當發行公司發生股份拆細、公司合並、配股或發行新股、增發可轉換公司債券、送紅股和現金紅利、出售資產等情況時,轉換價格應作適當調整。
(4)轉換期。轉換期是指轉券轉換為股份的起始日至結束日的期間。通常根據不同的情況可有四種期限:①發行後某日至到期前某日;②發行後某日至到期日;③發行日至到期前某日;④發行日至到期日。前兩種情況下,轉券有一段時間的鎖定日期,在這段時間內債券持有人不可以將轉券轉換成公司股票。發行公司在發行後某日才受理債券轉股權的事宜,是不希望過早地將負債變成股權,從而過早地稀釋原有股東的權益。由於發行時轉換價格通常高於公司基準股票當時的價格,因此投資者一般不會在轉券發行後立即行使轉換權。
(5)贖回條款(加速條款)。發行公司為避免利率下調所造成的損失和加速轉換過程,以及為了不讓轉券的投資者過多地享受公司效益大幅增長所帶來的回報,通常設計贖回條款,這是保護發行公司及其原有股東的利益的一種條款。在同樣的條件下,附加此種條款,發行公司通常要在提高票面利率或降低轉換價格等方面向投資者適當讓利,它也是發行公司向投資轉移風險的一種方式。贖回條款一般包括以下幾個要素:
①不贖回時期。指發行後到第一次贖回的時間長短,一般定為3年。時間越長,股票增長的可能性越大,賦予投資者轉換的機會也就越多,越有利於投資者。
②贖回時期。轉券結束不贖回時間後,即進入贖回時期,具體的贖回方式分為兩種,不限定時間和有限定時間的贖回。
③贖回價格。贖回價格一般為轉券面值的103%~106%,發行時間越長,贖回價格越低。
④贖回條件。這是贖回條款中最重要的內容。通常的做法是當基準股票的價格達到或超過轉換價格的一定幅度並持續一段時間後,發行人的贖回權可以行使。國外通常把股票價格達到或超過轉換價格的100%~150%作為漲幅界限,同時在該價格水平上維持 30個交易日作為贖回條件。
(6)回售條款。發行公司為了降低票面利率和提高轉換價格,吸引投資者認購轉券,往往會設計回售條款,即當公司股票在一段時間內連續低於轉股價格達到某一幅度時,以高於面值的一定比例的回售價格,要求發行公司收回轉券的權利。回售條款是投資者向發行人轉移風險的一種方式。回售條款主要有以下幾個要素:
①回售期限。回售期限是事先約定的,一般定在轉券整個期限最後30%的時間為回售時期,對於10年期以上的轉券,大都規定後5年為回售期限。
②回售價格。一般比市場利率稍低,但遠高於轉券的票面利率。
③回售條件。通常的做法是當基準股票價格在較長時間內沒有良好表現,轉換無法實現,投資人有權按照指定的收益率回售轉券給發行公司,發行人無條件接受投資者回售的債券。回售條件對轉券的投資價值至關重要,回售條件一旦發生,投資人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護,其收益率遠高於票面利率。
(7)轉換調整條件,也叫向下修正條款。指當基準股票價格表現不佳,允許在預定的期限里,將轉換價格向下修正,直至修正到原來轉換價格的80%。轉換調整條件是轉券設計中比較重要的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條款。
3.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種類轉券的結構可以多種多樣,以適應發行者與投資的不同需要。根據發行地和定值貨幣的不同,轉券可分為國內可轉換公司債券、境外可轉換公司債券等;根據轉換條件和附加條件的不同,轉券可分為上市債券、無息可轉換公司債券、歐洲可轉換優先股、零息票可轉換公司債券、傳統總票可轉換公司債券等。
4.積極穩妥地發展中國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市場 近年來,隨著國際證券市場的發展,尤其是最近的1O年中,可轉換公司債券得到許多國家的高度重視,成為他們直接融資工自中的重要選擇,並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然而,對於可轉換公司債券這種已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風行數十年的金融產品,在中國的資本市場,卻仍是比較新穎和相對陌生的金融工民進入9O年代以後,中國的企業逐漸開始嘗試運用可轉換公司債來拓展資金來源渠道,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從1991年8月起,先後有瓊能源、成都工益、深寶安、中紡機、深南玻等企業在境內、境外發行了可轉換公司債券,其中瓊能源、成都工益兩家公司是用其發行新股,深寶安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中紡機、深南玻發行B股可轉換公司債券。這幾家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行、交易、轉股等工作的開展,為可轉換公司債券在中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試點與推廣,提供了極為有價值的教訓與經驗。
1997年3月8日,國務院證券委發布了《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可轉換公司債券這項金融創新工作進入了實質性啟動階段。可轉換債券在開拓企業融資渠道、擴大投資工具、繁榮證券市場等方面都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l)可轉換公司債券為企業籌資提供了一條新渠道。我國的股票發行實行額度審批制度,不少達到新股發行條件又急需融資的重點國有企業,因得不到額度而不能發行新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能幫助這些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盡快從資本市場上獲得所需資金。可轉換公司債券一定程度上還可以解決企業信用的市場評估問題和短期資金的長期佔用問題。
(2)可轉換公司債券有利於繁榮和發展證券市場。可轉換公司債券是一種成熟的國際金融品種,它在我國的引入和發展,極大地豐富證券市場的品種結構,可望變成市場新的熱點,並給證券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3)可轉換公司債券可以進一步鍛煉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可轉換公司債券是一種混合金融產品,包含了期權特徵,其市場化程序、風險都是比較高的。投資者通過對轉券的操作運用,可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投資技術水平,增強承受和化解風險的能力。
(4)為國有企業債務重組提供新的途徑。近幾年來,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呈現不斷上升的勢頭,許多企業資本金嚴重不足,成為目前困擾大中型企業的主要困難和風險所在。採用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方法將使企業進一步轉換經營體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一批效益好、有發展潛力而又受高負債拖累的企業上市。將原有企業中的一部分債務設計成可轉換公司債券,由其他法人或內部職工認購,可以避免企業先債務重組後改制的種種弊端,使企業在改制的同時卸掉了一部分債務負擔。

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行 可轉換公司債券是國際資本市場上較為活躍和成熟的金融品種,具有設計上的高難度和操作上的高風險,並非任何公司都可以輕易嘗試。我國的深寶安在國內發行過可轉換公司債券,它的發行是成功的,轉換卻是失敗的。國家有關部門在總結國內外經驗的基礎上,於1997年3月8日出台了《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明確了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操作程序。 現階段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企業選擇范圍為國家確定的SOO家重點國企中未上市的公司,發行規模為40億元。
1.發行人的資格和條件 根據《公司法》、《暫行辦法》等有關法規的要求,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最近3年連續盈利,且最近3年凈資產收益率平均在1O%以上,屬於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類的公司可以略低,但是不得低於7%; (2)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後,資產負債率不高於70%; (3)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額的4O%; (4)募集資金的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5)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利率不超過銀行同期存款利率的水平;(6)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行額不少於人民幣1億元;(7)國務院證券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重點國有企業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最近3年連續盈利,且最近3年的財務報告已經具有從事證券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2)有明確、可行的企業改制和上市計劃;
(3)有可靠的償債能力;
(4)有具有代為清償債務能力的保證人的擔保;
(5)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額的4O%;
(6)募集資金的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7)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利率不超過銀行同期存款利率的水平;
(8)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行額不少於人民幣1億元;
(9)國務院證券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在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行公司選擇上,為確保成功,在試點初期應側重發行人的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特別是主業明確、行業前景看好的績優企業。這些企業一般應有較大的經濟實力和資產規模,具備穩健安全的財務結構和較高企業資信,具有較高的產品市場佔有率以及良好的發展前景。
2.轉換價格的確定和調整 影響轉換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基準股票價格、轉換溢價比率、債券期限、利息率、發行地點和上市地點。轉換價格的確定有:直接定價法、時價法和分階段法。 考慮到現階段我國證券市場的實際情況,《暫行辦法》對轉換價格的確定和調整作出了具體規定。 上市公司發行轉券的,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前一個月基準股票的平均價格為基準,上浮一定幅度作為轉股價格,即 轉換價格=基準股票價格平均價格×(1十上浮幅度)
上浮幅度一般在5%~20%之間。
重點國有企業發行轉券的,以擬發行股票的價格為基準,折扣一定比例作為轉股價格,即
轉換價格=擬發行股票價格×(1一折扣比例)
折扣比例一般在5%~20%之間。
在發行公司發生股份拆細、公司合並、配股或發行新股、增發可轉換公司債券、送紅股和現金紅利等情況時,轉換價格應作適當調整,調整公式如下: (1)派送紅股。記p為調整後的轉換價格,v為調整前的轉換價格,n為公司股份總額,m為送紅股數,則 p=(vn十m)÷(n+m)
(2)發行新股或配股。記p為調整後的轉換價格,v為調整前的轉換價格,n為公司股份總額,l為配股數,a為配股價,則
p=(vn+al)÷(n+l)
(3)送股、配股同時進行。記p為調整後的轉換價格,v為調整前的轉換價格,n為公司股份總額,m為送紅股數,l為配股數,a為配股價,則
P=(vn+m十al)÷(n+m+l)
(4)派息。記p為調整後的轉換價格,v為調整前的轉換價格,n為公司股份總額,d為股息總額,則
P=(vn-d)÷n
3.發行程序 發行轉券一般要向證券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管理部門依照有關的法律和法規對發行進行審核。目前,我國發行轉券主要是採取核准制。上市公司發行轉券,應當經省級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有關企業主管部門推薦,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批;重點國有企業發行轉券,應當由發行人提出申請,經省級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有關企業主管部門推薦,報中國證監會審批,並報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中國人民銀行、國資局。採用核准制發行轉券,發行程序為:
(l)股東大會作出決議或國有企業主管部門同意發行轉券。
上市公司發行轉券必須由股東大會作出決議,而且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半數以上表決通過;重點國有企業發行轉券,須經國有企業主管部門同意並出具有關文件。決議或文件中應就轉券的發行總額、票面金額、票面利率、轉股價格確定方式、轉換期、募集資金用途、還本付息的期限和方式、贖回條款及回售條款、發行方式等作出決定。如果發行轉券與公司章程出現沖突,應通過決議修改公司章程。
(2)發行公司成立發行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和工程流程圖。
(3)確定主承銷商,簽訂承銷協議,與主承銷商一道編制申報和發行文件。發行公司應該就發行的可行性、發行方案、發行方式進行調查、咨詢,與承銷債券的投資銀行、證券公司、財務顧問進行接觸,選擇信譽卓著、業績良好、策劃水準高、公關能力強、配售技術一流、行業經驗豐富的投資銀行作為主承銷商。
發行轉券需要編制許多文件。發行公司與主承銷商一道編制的文件主要有:發行人申請報告;股東大會作出的發行轉券的決議或國有企業主管部門同意發行轉券的文件;省級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有關企業主管部門的推薦文件;公司章程或老企業組織章程;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募集資金運用計劃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償債措施、擔保合同;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公司最近3年的財務報告;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與承銷商簽訂的承銷協議等。
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是所有申報和發行文件中最重要的文件,它不僅牽涉到發行溢價或折價、股東權益的保護和稀釋,而且還牽涉到利潤、股息的分配、轉換條件的制定、債券的贖回與回售等眾多事項。
(4)簽訂其他有關協議。
(5)向中國證監會報送(3)中製作的有關申報文件。
(6)製作認購書,公布募集通函和募集辦法,刊登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
(7)正式向投資者出售。
(8)繳款並劃給發行人。
(9)向有關部門呈報發行情況。
(10)向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最短期限為3年,最長期限為5年,採取記名式無紙化發行方式。如通過證券交易所的電腦系統上網定價發行,以認購申請表的預約申購發行等。
4.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風險 一般而言,發行人經營業績越好,換股比例則越高,發行人還本付息的壓力也就越小。因此,試點企業應當努力做好企業的改組、改制、改造工作,切實轉換經營機制,提高經濟效益,以良好的業績贏得投資者的信賴。發行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經營風險。這是最大的風險。投資者購買轉券是希望發行人的股票會隨著其經營業績的不斷提高而不斷上升,使股票價格超過轉換價格而帶來較高的投資收益。當發行人經營業績不佳而導致股價下跌,轉股不能實現時,投資者就會蒙受損失。如果轉換債券發行、轉換設計不合理,可能會造成持券人集中兌換,從而使股權過度稀釋,每股收益大幅下降,失去吸引力。
(2)支付風險。轉券每年需要支付固定利息。當企業經營環境不好或企業有虧損時,利息的支出可能使企業的負擔更加嚴重。發行人在設計轉券時必須慎重考慮發行轉券後可能帶來的過度負債問題。
(3)機制風險。發行轉券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試點企業普遍缺乏資本市場運作經驗,尤其是轉券方面普遍經驗不足,容易留下缺陷。目前轉券發行條件較為優厚,容易引起轉券發行搶購和上市後的投機性炒作,可能帶來不良後果。

三、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上市與交易 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結束後,如果發行人提出上市申請並經交易所審核同意,則轉券即可上市交易。
1.上市程序 上市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過程: (1)向交易所提出上市書面申請,並提交有關文件接受審核。這些文件有:上市申請書;上市公告書,說明主要業務狀況、財務狀況、轉券發行情況、上市起止日期等;企業登記注冊的證明文件;批准發行轉券的文件;轉券募集說明書;轉券實際發行數額的證明;轉券過戶事項的說明等。 (2)證券交易所和證券管理部門審核。交易所收到上述申請及有關文件後,依照規定的上市標准和業務規則進行審核。具備上市條件的轉券,經審查合格後,由交易所在有關文件上簽署審核意見,並報中國證監會核准。(3)如證監會審核合格,則通知證券交易所允許上市。交易所出具上市通知書,通知申請企業,並予以公告。(4)交易所與發行人訂立上市協議。這是一種有法律效力的協議,規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5)確定上市日期、登載上市公告書、掛牌交易。
2.交易的操作程序 可轉換公司債券上市後,便進入流通市場。轉券的交易與股票交易程序極其相似,以上交所為例,交易程序主要有:辦理開戶手續;開立存款賬戶;辦理委託買賣手續;傳達委託指令;配對成交;通知委託人;清算與交割。
3.債券償還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行人給投資人三個承諾:第一個承諾是在規定的日期支付一定的利息;第二個承諾是到期償還本金;第三個承諾是按照事先約定的轉換價格,在一定期限內轉換成固定數量的基準股票。相對於轉券的承諾方式,投資人有4種選擇方式:持有轉券直至到期日償還本金和利息;將購買的轉券在市場上出售;將轉券轉換成基準股票;將轉換後的股票在市場上出售。 發行人對於轉券的承兌通常有4種方式:到期償還;提前償還;贖回條件下償還;回售條件下償還。
(1)到期償還。轉券到期償還,意味著轉換失敗。期滿時,發行人將應付償還的金額(本金和利息)一次全部償還。
(2)提前償還。提前償還是在轉券到期之前便開始分次償還發行額,到轉券期滿時已全部償還完畢。轉券的提前償還,也意味著轉換的失敗。
(3)贖回條件下償還。發行人通常在兩種情況下行使贖回權。一是在轉券發行一定時期後,當基準股票的價格達到或超過轉換價格的一定幅度並持續一段時間後,發行人可以行使贖回權。國外通常把股票價格達到或超過轉換價格的1OO%~15O%作為漲幅界限,同時在該價格水平上維持30個交易日作為贖回條件。發行人行使贖回權,迫使債權人提前將轉券轉換為基準股票,從而以增加公司股本形式來降低負債,達到調整財務結構的目的。二是在轉券發行一定時期後,市場利率下降至轉券票面利率之下一定程度後,發行人為降低利率風險和財務費用,也可行使贖回權。在贖回條款生效時,發行公司可以有兩種方式支付債券的本金和利息:一種是支付現金贖回轉券,除了支付給投資者贖回價格外,還要支付投資者本次計息日至贖回日的應計利息,這種利息的計算方法與普通債券的計息方法基本一樣;另一種是發行公司重新發行新的認股權證、轉券或其他工具,贖回原先的公司轉券。
(4)回售條件下償還。回售條款賦予投資人有機會將轉券在到期前的某一指定時期內退售給發行人,發行人必須以一定的溢價還本付息給投資人。當公司股票持續走軟或股市持續低迷,如投資人行使回售權,會對發行人構成較大的財務威脅和經營壓力。回售條件下的計息與贖回條件下的計息基本相同。
4.可轉換公司債券價格與基準股票價格的關系 可轉換公司債券價格的市場表現十分復雜,它與基準股票價格存在著密切的相關關系。對大量數據的實證分析表明,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市場波動小於其對應的基準股票的市場波動,因而在股市處於跌勢或盤整時期投資轉券是有利的,在上漲行情下是不利的,大熊市是對轉券進行投資的機會。
經驗分析表明,在上漲行情里,股票價格同轉券價格存在一定的規律,即起初時,股票價格迅速增長,其增長率大於轉券,但到達一定位置時,轉券的價格將會變得活躍起來,並會逐步與基準股價同步增長,基準股票每1%的增長變化都帶來轉券1%的增長變動。在下跌行情里,轉券價格隨股票價格下跌而下跌,但下跌到一定位置時,下跌的幅度小於股票的下跌幅度;股票價格下跌時,轉券的溢價比率呈增長趨勢;轉券的損失率低於股票,收益率高於股票。

四、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投資分析 對投資者來說,可轉換公司債券是一種最具靈活性的金融品種。它的持有者既可以獲得可轉換公司債券本金和利息的安全承諾,又可以在發債公司基準股票股價攀升時將債券轉換為股票,獲得股票價差收益的好處,因而轉券兼具投資和投機雙重特性。
1.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價值構成 通常可以從兩個不同角度對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價值進行評估。一是將轉券看成普通的債券來估計其現金流量的現值之和,這是轉券的債券價值或直接價值;二是以當前基準股票的市場價格轉換時所能得到的價值,這是轉券的轉換價值。
投資者總是以直接價值和轉換價值兩者較高的一個作為轉券投資價值的評估值,並以此作為交易標准,進行投資和交易,我們把這個原理稱為最小價值原理。如果市場上的轉換價格高於直接價值,那麼投資人一定會以轉換價值進行交易,不會放棄較高的利益回報而以直接價值反映的債券價格進行交易;如果轉換價值低於直接價值,投資人會以直接價值進行交易;如果轉換價值高於直接價值,而有人仍以直接價值出讓轉券,一定有人十分樂意購買。轉換並出讓套利,基準股票供應增加,自然會降低基準股票市價,從而降低轉換價值並使轉換價值與直接價值趨於一致。直接價值為投資提供了保底價值,它為投資者提供價格下挫保護;轉換價值為投資者提供了附加的投資,投機價值為投資者提供主要的價格上升潛力。轉券的市場價格是由轉券的直接價值與轉券的買入期權的價值這兩部分相加而成。轉券兼具債券和股票之長,在漲勢中與股價聯動,在跌勢中收息保本,稱得上是一種進可攻、

㈤ 轉債盤中交易技巧

其實,可轉債賣出還有一些技巧,現與大家分享:

技巧一:9:15分集合競價時,可轉債漲幅小於20%,可等9:25分開盤後再視漲幅情況再低價掛單,比如現價100,可抵掛98,但最終成交價是100,既能擴大收益,又能迅速成交;

技巧二:9:15分集合競價時,可轉債漲幅大於20%,可在9:24分至9:25分之間再低價掛單,比如現價100,可抵掛98,9:25分最終成交價是100,既能迅速成交,又能迴避開盤可能停牌的風險;

技巧三:9:15分集合競價時,轉債漲幅大於30%,可在9:20分左右低價掛單,比如現價100,可抵掛95,9:25分開盤最終成交價是100,既能迅速成交,又能迴避開盤就停牌的風險!

大家現在就明白了,今天新春轉債(113568),今早集合競價漲幅大於30%,應該按照以上技巧三在9:20分左右以小於130掛單,最終成交價是130,既保證收益最大化,又迴避了開盤就停牌的風險!

附:上海市場可轉債交易停牌規則:

可轉債盤中交易價格較前收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超過20%(含)、單次上漲或下跌超過30%(含)的;首次盤中臨時停牌持續時間為30分鍾;首次停牌時間達到或超過14:57的,當日14:57復牌;因'涉嫌存在違法違規交易行為,且可能對交易價格產生嚴重影響或者嚴重誤導其他投資者的'的,首次盤中臨時停牌持續至當日14:57,必要時可以持續至當日收盤;第二次盤中臨時停牌時間持續至當日14:57

㈥ 律師對房地產商付總包供應商走ABS融資有何建議

ABS是英文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的縮寫,意為資產支持證券化,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項目融資模式。該融資模式是以項目所屬的資產為支撐,以項目資產可以帶來的預期收益為保證,通過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來募集資金。ABS模式可以將缺乏流動性但能產生可預見的、穩定現金流量的資產歸集起來,通過一定的安排和增信機制,使之成為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和流通的證券。通過提高信用等級的手段,ABS使原本信用等級較低的項目可以進入高級別的證券市場,利用債券市場信用等級高、安全性和流動性強等特點,達到大幅度降低籌集資金的目的。因此,ABS資產證券化也是國際資本市場上流行的一種項目融資方式,已在許多國家的大型項目中採用。1998年4月,我國第一個以獲得國際融資為目的的ABS證券化融資方案率先在重慶市推行。這是中國第一個以城市為基礎的ABS證券化融資方案。

與傳統股債區別

從企業發展的整個周期來看,前期屬於快速擴張期,然後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因此使用傳統的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擴大資產負債表右側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ABS模式可謂「另闢蹊徑」,開辟融資的「第三條路徑」,通過盤活資產負債表左側資產。依靠已有資產或者預期未來取得的資產的現金流獲得融資,並調節資產結構。相對於股票融資,ABS模式的優勢在於不會稀釋股權,且成本較低。相對於債權融資,資產證券化的優勢在於不佔用貸款和發債額度,募集資金用途不受限制,產品發行受市場行情波動影響較小。企業ABS融資成本高於同等級信用債,但是對於資產評級高於主體評級的部分企業來說,可以實現低成本融資。在實現出表之後,可以在不增加負債的情況下獲得融資,降低資產負債率。長期來看可以起到提升企業信用資質的效果。

與BOT區別

無論是BOT模式還是ABS模式,均能有效引入民間資本和外資,減輕財政負擔,提高項目運作效率。對於政府而言,仍然都能對項目本身擁有一定的控制權和所有權。但作為項目融資的兩種手段,兩者還是存在諸多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項目所有權

對於BOT模式而言,在特許經營期內,項目公司通過與政府簽訂的特許經營協議,而在協議期內擁有對項目運營權,而對於是否取得項目的所有權,則根據不同項目存在不同的模式,例如BOOT模式下,項目公司取得項目的所有權,而一般特許期限屆滿後,
項目的所有權移交政府或其指定機構所有,但如BOO模式,期限屆滿後,所有權歸項目公司所有。

對於ABS模式而言,項目公司作為原始權益人將其所擁有的項目資產的所有權轉讓給特殊目的公司(SPV), SPV因此擁有了項目資產的全部所有權,而原始權益人則擁有對項目的運營、決策權。當債券到期還本付息並支付各項服務費後,,項目的所有權重回歸項目公司所有。

2.投資風險

BOT模式的投資者主要由權益投資人和債務投資人組成,基本限制在供應商、機構投資者、商業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其投資者從數量上看比較有限,因此,每個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相對而言較大。

ABS模式的投資者是國內外資本市場上的債券購買者,並且,這類債券還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轉讓,這就使得風險被有效分擔,使單個投資者的風險被分散、轉移,從降低投資風險。此外,ABS模式中,對於打包的項目資產均會進行內部或外部的信用增級,例如進行超額擔保等,使之在資本市場上具有較高的資信等級,也使投資風險大大降低。

3.適用項目

BOT模式主要應用於國家或地區的基礎設施領域內,能夠通過收費獲得穩定收入的設施或服務項目。但實踐中,BOT的適用范圍是有限的,我國法規規定港口、碼頭等設施不允許外商獨資,

鐵路、公路、電力等設施須由中方控股。因此對於直接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項目或者存在較大風險的項目,如核電站等,雖然它能產生穩定的收入,但BOT模式並不一定適用。

反觀ABS模式,由於設立了SPV並擁有項目資產的所有權,從而達到資產隔離的目的,但同時SPV並不直接參與項目的經營與決策,因此ABS的適用范圍筆BOT更為廣泛,其適用於電信、電力、供水、排污、環保等領域內,適宜、或不適宜使用BOT模式的基本建設、維護、更新改造以及擴建項目。

4.融資成本

BOT模式操作復雜,牽涉的范圍廣,環節多,操作難度較大,因此造成其融資成本相應增高。

而ABS模式的運作則相對簡單,只涉及到原始權益人即項目公司、特殊目的公司、投資者以及證券承銷商等幾個主體,因此操作簡單,又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包括酬金、差價等中間費用,融資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融資過程

ABS融資方式的運作過程分為六個主要階段,分比為:組建項目融資專門公司;尋求資信評估機構授予融資專門公司盡可能高的信用等級;項目主辦人(籌資者)轉讓項目未來收益權;項目融資專門公司發行債券籌集項目建設資金;項目融資專門公司組織項目建設、項目經營並用項目收益償還債務本息;特許期滿,項目融資專門公司按合同規定無償轉讓項目資產,項目主辦人獲得項目所有權。項目融資專門公司,可稱為信託投資公司或信用擔保公司,它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這也是ABS融資籌款的前提條件。在第二階段,資訊評估機構(最好在國際上具有權威)經過對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依據對項目資產未來收益的預測,授予項目專門公司AA級或AAA級信用等級。接下來,通過簽訂合同,項目主辦人便可在特許期內將項目籌資、建設、經營、債務償還等全權轉讓給項目融資專門公司。由於項目融資公司信用等級較高,其債券一旦發行,便能夠吸引投資者購買。當然,這種籌資成本也會明顯低於其他籌資方式。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融資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了。但是,傳統的招商引資和已有的融資渠道,都無法滿足需求,開拓新的融資渠道日益成為重要且緊迫的問題。這種情況下,ABS融資模式將給我國的資本市場注入活力,成為我國項目融資的一種現實選擇。實際上,國家也在政策層面對ABS的發展予以支持,比如《票據法》、《信託法》、《保險法》、《證券法》等法律的出台,都有助於ABS融資模式在國內擴散。

案例

碧桂園購房尾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2016年6月29日,碧桂園公告宣布,其兩家全資附屬公司於當日決定向國內合格投資者發行本金額總數為62億元的購房尾款應收賬款的資產支持證券。其中,增城市碧桂園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共發行48億元,主體評級為AA+,發行人為銀華財富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此單ABS中2年期優先A級、優先B級及優先C級的發行利率分別為4.5%、5.65%和5.8%。福建省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共發行14.11億元,發行人為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其1年期優先A級份額、2年期優先A級份額及2年期優先B級份額的發行利率分別為4.5%、5.0%及
6.0%。

對比發行起始日至上市日這段時間內,2年期中債中票到期收益率維持在3.00%-3.45%之間,遠低於ABS產品優先順序債券的5%左右的發行利率。雖然對於高等級主體而言,利用ABS融資成本較高,但通過大量的存量資產抵押的方式能夠募集到大量資金,在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行業中,資產證券化進一步拓寬了房企的融資渠道,尤其對於規模性房企而言不失為一種具有資金成本優勢的融資工具。

㈦ 國家為什麼發行債券

發行債券可以控制流動性

㈧ 什麼叫藍籌股阿還有題材股區別是什麼

券商概念主要有三類:一是直接的券商股,如中信證券、宏源證券等。二是控股券商的個股,如陝國投、愛建股份等。三是參股券商的個股,如遼寧成大、通程式控制股等。

受券商大會影響最大的個股無疑是直接的券商股。因為如果有利好消息傳出,對於此類個股的主營業務將會產生積極影響。中信證券等個股也的確需要新業務來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對於宏源證券而言,目前最需要的是如何解決其所持有的ST祥龍、ST龍科等上市公司的股權,因為此項股權解決得好,將遠遠大於直接發債的影響。道理很簡單,發債畢竟是有成本的,而通過處理法人股,不僅解決了資產流動性問題,而且還會獲得一筆可觀的現金流。

券商重倉股受到的影響則各異。因為券商重倉股的形成動因不同,歸根結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主動性投資形成。這與基金一樣,從二級市場尋覓戰機然後伺機介入,屬於券商的自營業務。另一類是被動性投資形成。這又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包銷而來,新股包銷與配股或增發包銷;還有一種是合並而來,因為有些券商是各信託投資公司的營業部以及各小券商合並成大券商的,如此一來,這些前身的重倉股也帶到了新的券商中,這就是被動無奈的投資。

券商概念股一覽表:

600001 邯鄲鋼鐵 鑫發證券
600005 武鋼股份 長信基金管理公司
600062 雙鶴葯業 北京證券/華廈證券
600063 皖維高新 國元證券/安徽國元信託托資有限公司
600064 南京高科 中信證券
600068 葛洲壩 長江證券
600101 S明星電 華西證券
600108 亞盛集團 甘肅證券/西南證券
600122 宏圖高科 華泰證券
600149 S華夏通 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600151 航天機電 國泰君安證券/國泰君安投資管理公司
600156 華升股份 湘財證券
600170 上海建工 東方證券
600171 上海貝嶺 華鑫證券
600177 雅戈爾 中信證券
600191 華資實業 恆泰證券
600197 伊力特 湘財證券/伊力特資產管理公司
600229 青島鹼業 青島萬通證券
600249 兩面針 中信證券
600252 中恆集團 廣西國海證券
600260 凱樂科技 長江證券
600266 北京城建 國信證券
600269 贛粵高速 國盛證券
600292 九龍電力 西南證券
600310 桂東電力 國海證券
600350 山東高速 中信萬通證券 /天同證券
600395 盤江股份 華創證券經紀有限公司
600401 江蘇申龍 東海證券
600452 涪陵電力 東海證券
600476 湘郵科技 東海證券
600483 福建南紡 福建興業證券
600498 烽火通信 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600530 交大昂立 興業證券/昂泰投資資金信託
600592 龍溪股份 興業證券
600611 大眾交通 國泰君安證券/申銀萬國證券/光大證券
600621 金陵股份 華鑫證券/中房置信託投資
600631 百聯股份 海通證券/東方證券/申銀萬國證券
600635 大眾公用 興業證券/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600639 浦東金橋 海通證券/東方證券/國泰君安證券
600642 申能集團 海通證券/申銀萬國證券
600650 錦江投資 國泰君安證券
600651 飛樂音響 華鑫證券/申銀萬國證券
600654 飛樂股份 華鑫證券
600655 豫園商城 德邦證券
600663 陸家嘴 其他證券公司法人股4000多萬股
600695 ST大江 申銀萬國證券
600736 蘇州高新 友邦華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600739 遼寧成大 廣發證券
600744 華銀電力 海通證券/泰陽證券
600747 大顯股份 大連華信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00750 江中制葯 國盛證券/四川天風證券
600754 錦江股份 長江證券/申銀萬國證券
600755 廈門國貿 海通證券
600773 SST金珠 西南證券
600787 中儲股份 太平洋證券
600811 東方集團 民族證券
600812 華北制葯 河北證券
600815 廈工股份 福建興業證券
600821 津勸業 天津渤海證券
600823 世茂股份 海通證券
600826 蘭生股份 海通證券
600832 東方明珠 海通證券/申銀萬國證券
600838 上海九百 東方證券
600851 海欣股份 長江證券/長信基金
600881 亞泰集團 東北證券
600896 中海海盛 招商證券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而這一內涵通常會被當作一種選股和炒作題材,成為股市的熱點。證券市場的發展不能完全靠一些「興奮點」來支持,但也不可能只有「面」的推進而無「點」的突破。在某種意義上,一個又一個「興奮點」的形成過程,也就證券市場的發展過程。例如,在90年代初期,以浦東開發為契機醞釀成熟的「浦東概念」為股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發展開辟了第一個繁榮時期。又如,這兩年以香港回歸祖國為題材又形成了十分火熱的「九七概念」,對這一時期證券市場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這里,我們著重以「三峽概念」為例來說明概念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工程。建成後,總裝接容量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846億千瓦/時,其供電能力相當於10個大亞灣核電站。它的建成將使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防洪標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萬噸級船隊可從上海直達重慶,年單向通過能力由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以上,萬里長江將真正成為黃金水道。其經濟效益巨大,僅發電一項年創產值將超過百億元。此外,三峽工程還將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啟動的起點。在我國經濟開放的過程中,首先打開大門的是80年代的深圳,然後是90年代的上海浦東,隨著沿海地區的經濟騰飛向內陸輻射,三峽工程的重要性格外突出,而由此構成的南--深圳、東--上海浦東、中西部--三峽地區這樣一個我國經濟開放開發的「三足鼎立」之勢,必然形成21世紀的中國投資熱。因此,三峽概念是一個跨世紀的概念,是一個有長久生命力的市場興奮點,自然會對今後整個證券市場的發展產生一系列積極影響。

由於和三峽工程的建設有著密切的關系,1997年上市發行的「葛洲壩」就是典型的三峽概念股。葛洲壩股份公司的控股公司為中國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集團公司,隸屬於電力工業部,國務院56家大型試點企業集團,為國家經貿委確定的國家重點扶持企業。我們從葛洲壩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可以看到,公司主營業務有兩項:一是國內外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安裝業務,三峽工程已確定項目中的建築安裝工程的70%是由其承擔的;二是特種水泥的生產與銷售,其生產的水泥佔三峽工程水泥用量的60%以上。可見,在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結構中「葛洲壩」是三峽概念的領頭羊。同時,「葛洲壩」還具有基礎產業概念、政府強力扶持概念等題材。

現在大家明白諸如三峽概念股是怎麼一回事,那麼,理解其他諸如高新技術概念股也就不該有什麼困難了。談到某某概念,通常是指某種好的題材,而板塊則是以對眾多個股進行分類而形成的。首先,我們可以從地域上進行板塊歸類。一般股票上市公司屬於哪一個地區,將其歸入哪一個地區板塊,如江蘇板塊、浦東板塊、大連板塊等。 其次,我們還可根據公司所從屬的行業進行劃分,如公用事業板塊、農業板塊、房地產板塊等。此外,按照隸屬關系,一個大的板塊還可以分成若干個小的板塊,如能源板塊之中還包含電力板塊等子板塊。 進行板塊分類的方法還有很多種,如低價潛力股板塊、扭虧為盈股板塊、新股板塊等,這里就不再一一舉例了,投資者可以根據以上介紹的情況自己歸納、揣摩。

顧名思義,題材股是有炒作題材的股票.這些題材可供炒作者(所謂莊家)借題發揮,可以引起市場大眾跟風.例如,能源緊張了,一些替代性的生產酒精的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工廠就成為炒作題材,稱為新能源概念股,外資進入股市了,又出現了外資收購概念股,奧運申辦成功了,立刻就出現了奧運概念股.總之,一切可以引起市場興趣的話題,都是炒作題材,所涉及的股票,也就成了題材股.

藍籌股、題材股:上漲的背後是什麼?
在石化、鋼鐵、煤炭、有色金屬等大盤藍籌股連續走強的帶動下,周四滬深兩市放量上漲,但至尾市收盤之時,傳媒、元器件、家電等行業指數卻後來居上,小市值指數也再度超越大市值指數,顯示出題材類板塊豐富的股價彈性。從目前情況來看,藍籌股的低位活躍表明了部分價值型機構投資者已經開始在1400點以下加大了低位建倉力度;而題材類個股的活躍則進一步顯示出市場人氣又開始重新趨旺。從短期來看,盡管當前的反彈行情仍可能會出現多次反復,但從未來市場的熱點演化趨勢上來看,引導中級反彈的兩條主線卻已經在當前的板塊輪動中日趨明朗。

藍籌股:反彈來自於"軟著陸預期"

隨著宏觀調控逐步進入"效果觀察期",前期遭遇拋售的大盤藍籌股已經開始明顯止跌;而投資者對宏觀經濟中長期運行趨勢的"軟著陸預期",則使得部分具備長期戰略眼光的機構投資者開始逢低買入藍籌股。最近,市場較為擔心的是來自於央行的市場化干預,即以總量調控為主的"加息政策"。但是,近期國家統計局和發改委的表態出現了明顯的"不加息傾向";周四美聯儲宣布僅僅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25個基點,這更是大大緩解了我國跟隨性升息的壓力。因此,在前期市場所普遍關注的"加息預期"出現消退的情況下,有關宏觀經濟軟著陸的預期已經逐漸占據市場上風。從短期來看,加息壓力減輕本身也足以重新凝聚市場人氣,並成為引導藍籌股反彈的導火索。

從最近兩個交易日藍籌股的反彈次序上看,石化股、煤炭、有色金屬、電力、鋼鐵依次成為領漲的大藍籌。其中,齊魯石化和揚子石化早在5月底就已經結束調整,而上海石化和中石化則在6月底啟動。從行業基本面上來看,由於石化行業不在本次宏觀調控的重點范圍之內,而且大多數石化產品屬於消費驅動型,行業景氣周期長,在市場低迷之時,石化股率先反彈很容易得到市場的認可。其次,由於煤炭、有色金屬等行業同屬於資源型行業,在不少投資者看來,資源型行業具備長期的投資價值。因此,當市場進入歷史底部區域時,低吸處於底部區域的資源型股票也成為部分謹慎型投資者的合理選擇。對於鋼鐵股來說,由於鋼鐵行業在本次宏觀調控受傷最重,因此只有在市場轉暖時,超跌因素和低市盈率特徵才會促使部分積極型投資者介入,博取反彈差價。

題材股:背後的"高成長故事"

在題材股中,圍繞著高成長的炒作題材總是層出不窮,盡管中小企業板塊高開之後套牢了一批中小投資者,但我們發現"投機的力量"仍然使得場內外資金在小盤股上前赴後繼。在資金推動型市場中,我們發現低價超跌是上漲的主要推動力。從最近三個交易日來看,漲幅居前的幾乎都是低價股,包括湘火炬、新疆屯河等老莊股也位於漲幅前列。可見,關於重組與高成長的題材與真金白銀的業績具有幾乎同樣的吸引力。

從最近比較活躍的題材股行業分布上來看,可以發現傳媒、元器件、家電、軟體服務等板塊已經成為短線追漲的熱點。實際上,有關電子元器件行業復甦、數字電視產業的炒作在年初就已經開始,這類板塊上的存量資金運作特徵較為明顯。相反,家電行業則是在近期表現出了相對獨立的走勢,這其中既有格力電器、美的電器、TCL這樣的績優股;也出現了海信電器、四川長虹等題材股,估計其持續性可能相對更長一些。另外,對於題材股的炒作,投資者不妨在近期密切關注陷入持續下跌的中小企業板塊。當前,在多數中小企業板塊中的個股即逐步接近相對合理的估值區間時,有關高成長的題材炒作很可能繼續在中小企業板塊上得到體現。

最近三個交易日漲幅居前的熱門行業
名稱 漲幅% 震幅% 換手率% 成交量(手) 成交金額(萬元)
石化 6.52 7.5 5.21 2175753 154738.64
煤炭 5.73 7.93 3.5 574135 56868.4
有色 4.65 6 3.93 1295626 106124.15
電力 4.53 5.26 2.23 2349507 186094.87
鋼鐵 4.4 5.25 4.42 4954881 291042.41
交通運輸 4.01 4.83 2.12 3052681 190356.94
金融 3.98 5.63 1.95 1694895 116928.67
電氣設備 3.88 6.07 2.17 472448 34586.89
食品 3.71 5.3 2.95 1776292 111600.67
通信 3.63 5.21 3 2623172 136905.8

本版作者聲明:在本機構、本人所知情的范圍內,本機構、本人以及財產上的利害關系人與所評價的證券沒有利害關系。

本版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責自負。讀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參考資料:http://stock.hexun.com/1271_720989A.shtml

藍籌股指多長期穩定增長的、大型的、傳統工業股及金融股。此類上市公司的特點是有著優良的業績、收益穩定、股本規模大、紅利優厚、股價走勢穩健、市場形象良好。

在海外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二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紅色籌碼次之,白色籌碼最差。投資者把這些行話套用到股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和杜邦化學公司等股票,都屬於"藍籌股"。

藍籌股並非一成不變。隨著公司經營狀況的改變及經濟地位的升降、藍籌股的排名也會變更。據美國著名的《福布斯》雜志統計,1917年的100家最大公司中,目前只有43家公司股票仍在藍籌股之列,而當初"最藍"、行業最興旺的鐵路股票,如今完全喪失了入選藍籌股的資格和實力。

在香港股市中,最有名的藍籌股當屬全球最大商業銀行之一的"匯豐控股"。有華資背景的"長江實業"和中資背景的"中信泰富"等,也屬藍籌股之列。中國大陸的股票市場雖然歷史較短,但發展十分迅速,也逐漸出現了一些藍籌股。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而這一內涵通常會被當作一種選股和炒作題材,成為股市的熱點。

1. 概念股是與業績股相對而言的。業績股需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概念股則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中國概念股就是外資因為看好中國經濟成長而對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稱呼。也有稱中國概念股是「就是為了使人相信其謊言而編造的一切謊言」。

2.概念股是與業績股相對而言的。
業績股需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概念股則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

指標股是在股市起著聚集市場人氣,領導價格升漲的股票,如滬市的"陸家嘴"、深市的"深發展"等。另外還有一些被稱為指數股的超大盤股在股市中曾經(如"申能股份")或現在(如"上海石化")也起著指標股的作用。這些大盤股對指數的影響現在主要已不是靠直接作用,例如滬市A股盤子最大的"上海石化",上漲0.1元,指數僅上升1.15點(依照1995年8月4日上證收盤指數709.88點計算),而是通過調動人氣間接實現的。
指標股通常能受到數家大主力的關照,指標股股價一旦發動起來,往往會有一段堅挺而持續的升漲行情,因而在指標股起動初期及時購進,通常總能獲得一段較穩定的差價。

㈨ 日升發債價值怎麼分析

日升發債價值分析:

1、日升發債基本信息

債券評級:AA,發行規模:33億,轉股價值:96.64溢價率:3.47%,無擔保,轉股價值一般,信用評級一般。

2、日升發債投資分析

債底預計在94.5元附近,發行公告掛網日平價為90.82元,保護性較強。

日升轉債期限為6年,債項評級為AA。票面利率為:第一年 0.2%、第二年 0.4%、第三
年 0.8%、第四年 1.2%、第五年 1.5%、第六年 2.0%。

到期贖回價格為票面面值的120%(含最後一期利息),按照2021年1
月19日中債6年期AA企業債到期收益率4.7078%作為貼現率估算,日升轉債債底價值約為94.5元,保護性較強。

初始轉股價為
28.01元/股,轉股期自發行結束之日(2021年1月28日)起滿六個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起至可轉債到期日止。按照2021年1月
20日收盤價25.44進行計算,平價為90.82元。

3、正股分析

正股為東方日升,公司的電池片、組件研發成果顯著,取得多項專利,產品轉換率屢創新高。公司將異質結技術和疊瓦技術相結合,目前相關疊瓦技術已經完成了前期的設備選型,成本評估,技術路線選型的相關設計和風險評估等工作,已經具備快速試產能力。

(9)核建發債行情分析擴展閱讀:

正股東方日升(300118)基本面分析:東方日升始創於1986年,主營業務覆蓋光伏並網發電系統、光伏獨立供電系統、太陽能電池片、組件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目前擁有多項主營業務核心技術,且建立了獨立的國家級光伏實驗室,該實驗室獲得國際CNAS認證,為公司及其他光伏企業的設計研發以及質量管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公司在海外市場深耕多年,形成了很強的渠道優勢,並在巴西、墨西哥、印度、澳大利亞等多個海外主要市場中處於領先地位。2020H1實現營業收入 108.30 億元,同 比增長 10.80%;實現歸母凈利潤 6.48 億元,同比減少 17.33%

閱讀全文

與核建發債行情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託是理念 瀏覽:456
1303委託貸款 瀏覽:842
天天基金購買確認時間 瀏覽:941
華訊投資是正規公司 瀏覽:459
青松5月11日期貨 瀏覽:751
新雲核融資 瀏覽:485
工商銀行薪資貸款怎麼貸 瀏覽:370
2019年一季度私基金收益排行 瀏覽:141
上海家庭理財 瀏覽:272
東方財富上怎麼看股指期貨 瀏覽:583
宜賓貸款一萬有那裡 瀏覽:23
光大證券資金賬號 瀏覽:208
250美元和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403
招商銀行貸款兩萬利息高嗎 瀏覽:236
包商銀行住房抵押貸款 瀏覽:844
投資理財業務員好做嗎 瀏覽:992
449英鎊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976
建行貸款審批表 瀏覽:160
外匯教學趙 瀏覽:412
雲貸網理財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