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我國經濟穩定性的分析和評價

我國經濟穩定性的分析和評價

發布時間:2021-06-28 10:07:12

① 你好,運用所學宏觀經濟學知識評述我國經濟形勢、經濟政策。有對2012年當前的分析

民幣匯率升值對中國經濟的有利影響及應對方略摘要:人民幣升值的問題已引起國內外各界關注。通過剖析當前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經濟各層面的影響,本文主要從產業結構,出口貿易結構,企業轉變經營機制,緩解貿易矛盾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五個方面入手分析,最後得出結論:人民幣匯率升值所產生的最終結果是利大於弊,影響是積極的。在當前升值已成事實的背景下, 我國更應積極採取相應的後續措施,來穩定與優化經濟環境,最大限度地減少可能因經濟波動(匯率變動)而發生的損失。 關鍵詞:匯率;人民幣升值;貨幣政策一.引言 在我國傳統的匯率制度越來越不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有選擇、分步驟放寬對跨境資本交易的限制,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正是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既定目標。對於我國前一階段人民幣升值的舉措究竟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可謂是見仁見智。有些學者認為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發展十分不利,一是不利於克服通貨緊縮,二是不利於吸收外資,三是容易誘發金融風險。一旦人民幣升值而鉗制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僅不會緩解東亞地區通貨緊縮的壓力,反而會使東亞地區經濟變得不穩定 。當然也有很多學者認為人民幣升值是有很大好處的。比如可以更好地運用貨幣政策,增強宏觀調控能力;有利於開放資本賬戶,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金融體系;可以緩解目前國內經濟過熱的局面,保持我國經濟平穩增長等等 。 本文認同人民幣升值利大於弊的觀點,本文的結構是:首先敘述了盯住型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越來越不適應我國經濟與改革的發展要求以及表現出來的缺陷;接下來從產業結構,出口貿易結構,企業轉變經營機制,緩解貿易矛盾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五個方面探討了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積極影響;最後針對人民幣升值提出了幾項相應的後續措施,以此來擴大升值的積極影響,穩定與優化經濟環境。 二.人民幣升值的積極影響及應對方略 在世界經濟進入結構調整階段、而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規模擴大,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經濟與國際經濟的聯系與互動明顯加強。國內外對人民幣匯率政策都比較關注,國外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也一直沒有平息過。近期,中國政府終於做出決斷:對人民幣匯率做了小幅度升值調整。面對國內各界對這一舉措的褒貶不一的論斷,通過對我國經濟各個層面的分析,得出結論:人民幣升值從長期來看是利大於弊的,並且可以通過一些升值政策後採取的相應後續對策來進一步擴大這種好處和促進作用。 1994 年以來我國一直沿用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迄今已有15年了。15年來,國際經貿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盯住型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已越來越不適應我國經濟與改革的發展要求。它表現出來的缺陷有: 首先,固定的名義匯率已喪失其真正的經濟意義,現行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難以形成市場出清的均衡匯率。實際中,結售匯和資本管理制度在壓抑外匯需求的同時創造了很大一部分外匯供給,而央行的持續干預以及事實上的最大市商的地位,抹平了一切真實的供求差異。央行確定的基準匯率並非市場真實供求均衡的結果,也無法反映市場的變化。 其次,固定盯住美元匯率制度與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存在根本沖突,削弱了貨幣政策效果,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貨幣政策自主權對於中國的宏觀經濟穩定至關重要,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大大要優先於匯率的穩定性。但人民幣對美元無彈性的匯率將我國經濟與美國緊密聯系,這使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的制定受到很大的限制。 再次,名義匯率固定激勵著資本投機,增加了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在一個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框架下,市場的動態均衡是由國際套利資金自發維持的。而在政府維持的固定匯率制度下,盡管匯率能在長時間內保持穩定,但其潛在的炒作火力空間卻在不斷擴大。一旦因客觀情況的改變使這一制度難以維持,大量國際市場上投機性基金等游資的攻擊,將以一種極具破壞性的方式釋放這一獲利空間,從而給一國貨幣制度帶來災難性後果。 正因為我國已有的匯率制度存在的這些致命性的缺陷,因此,對人民幣匯率制度進行改革和重新選擇已是勢在必行了。人民幣作出的小幅度升值調整就是我國匯率制度進行改革和重新選擇的契機。一項新的舉措的好與壞往往眾說不一,雖然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對我國的出口貿易會有影響,但從長遠來看,以人民幣升值為代表的匯率制度改革是利大於弊,最終也會提高整個中國的經濟水平。 我認為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發展是有利的,影響是積極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可以迫使我國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勞動密集型部門的資金流向資本密集型部門,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業方向努力。 人民幣的升值,將導致流向出口部門也就是勞動密集型部門的資金就會流向資本密集型部門,使我國的產業結構向有利的方向調整,最終資本會轉向投資國內市場,當貨幣升值後,資本就會尋找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業進行投資,使這些產業有更多的資金進行技術創新改革,增加其國際市場競爭力,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進軍國際市場,這是伴隨著匯率下降產生的。在對很多產業有巨大的沖擊的同時,對整個中國經濟的總體走勢來說還是有益處的。 (二)優化我國出口貿易結構、擴大內需,進而有助於我國形成穩定的經濟增長趨勢。 中國主要以「價廉物美」打進世界市場。人民幣匯率的上升,對我國大量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競爭力造成一定的傷害,最終導致出口的減少。但同時,從長遠看,從中國經濟發展的宏觀層面分析,升值的確有利於改善我們的出口貿易結構,改善我們的貿易條件,從而對出口企業也會有正面推動作用。 從貿易結構上來說,我國本應該是一個以內需為主的經濟大國,外需比重不宜過大,沒有必要一味地擴大出口規模,調整粗放式外貿發展戰略、促進外貿出口由規模導向型向效益導向型轉變已是勢在必行。此次人民幣小幅升值有助於提升我國目前出口貿易結構,同時增加消費者對進口商品的購買力,促進外需與內需協調發展,加快啟動國內需求,形成內外貿結合的發展態勢,從而起到緩解對外貿易不平衡、擴大內需,穩固中國經濟增長的有利作用。

② 索洛模型是如何分析經濟增長的穩定性的

模型假設
1該模型假設儲蓄全部轉化為投資,即儲蓄-投資轉化率假設為1;
2該模型假設投資的邊際收益率遞減,即投資的規模收益是常數;
3該模型修正了哈羅德-多馬模型的生產技術假設,採用了資本和勞動可替代的新古典科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從而解決了哈羅德-多馬模型中經濟增長率與人口增長率不能自發相等的問題。
因為在科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中,勞動數量既定,隨資本存量的增加,資本的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確保經濟增長穩定在一個特定值上。該模型沒有投資的預期,因此迴避了有保證的經濟增長率與實際經濟增長率之間的不穩定,就此可得出結論:經濟穩定增長。
模型變數
外生變數:儲蓄率、人口增長率、技術進步率
內生變數:投資
模型的數學表達
Y=A*F(K,L)
K=SY-aK (a——折舊率)
f(k)=C/L+k+nk
其中,K——資本;L——勞動;A——技術發展水平;I——毛投資;S——儲蓄;k——有效勞動投入之上的資本密度;s——邊際儲蓄率;n——人口增長率;g——技術進步率;<math>\delta</math>——資本增長率;y——有效勞動投入之上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模型結論
經濟增長的路徑是穩定的。
鼓勵技術創新;增強資本形成;提高人力資本
對該模型的批評評論
儲蓄率不是常數,決定儲蓄率和相應的投資取決於經濟個體的決策,即家庭和廠商效用最大化的權衡。
索洛模型的問題研究:
1、一國長期生活水平與諸如儲蓄率、人口增長率、以及技術進步率等基本因素之間的關系。
2、一國經濟增長率如何隨時間變化。經濟增長是否出現平穩、加速以及停滯三種狀態。
3、就生活水平而言,是否存在是貧窮落後國家趕超富裕國家的經濟力量。

③ 請談談你對我國當前經濟形勢的看法

總得來講,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屬於繁榮的發展時期,每年GDP以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但也存在嚴峻的挑戰。這從內外兩方面分析。在外部環境而言,我國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與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一樣面臨著消費下降,經濟增長緩慢,物價下降,失業率上升的問題。同時,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思潮影響,我國的外貿受到巨大的沖擊,2009年全年,我國外貿總額預計接近2.2萬億美元,降幅約為16%;實際使用外資850億美元左右,下降約8%;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420億美元。從內部環境來說,以房地產行業為代表的投資過熱現象依然對經濟造成嚴峻的挑戰。受國際環境影響。中國產業面臨轉系時期,收入的貧富差距,東西部發展差距和物質生活與生產力的矛盾等社會問題依然嚴峻。最後,以當前形勢來看,我國的宏觀調控應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措施為……貨幣政策措施為…… 詳情預知撥打629915!!

④ 如何評價和預測東道國的經濟穩定性

二戰後,FDI作為國際資本新的流動形式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迅速而廣泛的發展,由此帶來的生產資源跨國流動為發展中東道國的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但大量FDI在助推東道國經濟高速擴張的同時,對增長質量的影響卻並不都是積極的。近年來隨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利用FDI規模的不斷擴大,由於過度依賴外資而導致東道國經濟增長質量低下的弊病逐漸凸現。
第一,僅有少數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引資行為對當地的經濟增長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對大多數發展中東道國而言,FDI在推動當地經濟迅速增長的同時,也降低了經濟增長的質量。
第二,政府行為對FDI的作用有明顯的影響。
第三,FDI對亞太地區的增長效率產生了有限積極作用;FDI對拉美地區的增長穩定性產生了顯著的消極影響;FDI普遍降低了東道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
第四,FDI總體降低了中國各地區的經濟增長質量,但考慮到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後,東部和西部地區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⑤ 如何看待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

面對當前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我們要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促進經濟增長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與此同時,經濟運行也面臨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壓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戰.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既要把物價漲幅降下來,又不使經濟增速出現大的波動,並利用有利時機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鞏固經濟發展的好勢頭.

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
當前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高於9%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總體平穩,物價漲幅總體可控,結構調整積極推進,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
第一,經濟增長總體平穩.上半年經濟增速雖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內需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民間投資保持較高增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高位回穩.經濟增速適度放緩,既有全球經濟減速的影響,也是我國主動調控和市場需求變化綜合作用的結果,總體上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
第二,物價漲幅總體可控.雖然食品、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仍處高位,但物價漲幅趨於收斂,價格上漲勢頭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從需求結構看,在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下降的同時,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升.從生產結構看,農業生產投入增加,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較快,現代物流、軟體、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從收入結構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快增長,財政對社會保障、教育和醫療衛生投入大幅增加,城鄉居民轉移性收入明顯增加.
總體上看,未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控制物價上漲勢頭的有利條件較多,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受水利等基礎設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資增長、產業轉移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因素的拉動,投資增速依然會保持在高位;最終消費在就業狀況改善、工資持續上升、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提高的情況下,將保持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會有所回落,但仍將回歸正常水平,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高於9%.隨著穩健的貨幣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社會總需求增速放緩,加之糧食和主要工業品供應較為充裕,翹尾因素逐步減弱,以及穩定物價措施逐步落實到位,今後幾個月物價漲幅將有所回落.

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隨著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保持我國經濟在更長時期內高速增長的難度在加大
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條件相對較為有利,但面臨的矛盾仍然較多,突出表現在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壓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物價高位運行.由於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短期內難以根本消除,食品、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仍處高位,勞動工資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壓力將長期存在,今後一個時期抑制物價上漲的任務仍很艱巨.
第二,經濟增速放緩.從投資需求看,今年以來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幅明顯回落.從最終消費看,受汽車、住房等消費熱點降溫的影響,加之部分刺激消費的政策到期退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將有所減弱.從外部需求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與出口企業生產、資金、匯率成本提高等因素疊加,使得出口增速呈現放緩態勢.
第三,結構調整壓力增大.從需求結構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低於投資的貢獻率.從生產結構看,部分高耗能行業生產增長較快,局部地區電力供需偏緊,節能減排任務十分嚴峻.從收入結構來看,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增長仍明顯高於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結構失衡使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相互交織,總量平衡和結構矛盾交互疊加,加大了宏觀調控難度.
與此同時,受融資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工資上漲、匯率上升等因素的影響,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大,經濟效益下降.房地產市場成交量萎縮,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但大部分城市房價依然處於高位,買賣雙方博弈使市場陷入僵持狀態.

充分考慮國內外形勢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政策的滯後和累積效應,增強政策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當前,應從兩方面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
一是要處理好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與增強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的關系.當前,穩定物價總水平仍然是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宏觀調控的取向不能變.
與此同時,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必須增強宏觀經濟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一方面,要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使貨幣信貸增速逐步降下來,為穩定價格總水平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慮國內外形勢的復雜變化對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政策的滯後和累積效應,增強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二是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在控物價、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找到"平衡點",既要把物價漲幅降下來,又不使經濟增速出現大的波動.
當前我們要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採取有效措施鞏固經濟社會發展好勢頭.
第一,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努力把物價漲幅降下來.當前,要繼續採取綜合措施,抑制物價過快上漲,力爭使物價漲幅在後幾個月降得多一些,為今後一個時期穩定物價創造條件.
第二,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增強內需的拉動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是增加就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經濟增長速度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要著力擴大內需,增強經濟自主增長力量,完善促進消費政策,促進城鄉居民持續增收,鼓勵發展新興消費領域和消費業態,促進民間投資持續較快增長.同時,要高度重視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採取措施穩定外需,避免出口大幅回落對工業生產、就業和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
第三,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力求取得更大進展.調整經濟結構,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先決條件.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支持市場拓展和商業模式創新.要有針對性地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緊張等突出困難,改善小企業發展環境.要遏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發展,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
第四,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激發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和動力.要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完善有利於產業結構升級和服務業發展的稅收政策.要推進收入分配改革,積極構建居民收入和國民經濟同步增長的機制.

⑥ 區域穩定性綜合分析與評價

一、定量化評價指標的選定與分級

本次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採用模糊數學綜合評判法,以孫葉、譚成軒所著《區域地殼穩定性定量化評價》所列評價指標為依據,選擇6項評價指標,按照定量化判別要求,總得分均為10分,分別分配權重、分檔取值,確定其得分標准和劃分等級(表2-3)。

表2-3 評價指標權重、分數線與相對穩定的等級劃分綜合

續表

(據孫葉等,2001,略加修改)

二、區域穩定性特徵分析

1.表層地殼結構與岩土力學性質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地殼由魯東、魯西兩大地質塊體組成,其分界位於著名的郯廬深大斷裂中段沂沭斷裂帶。東部的魯東斷塊主要為山區、丘陵地貌,西部的魯西塊體主要由魯中的泰、沂、蒙山區和華北平原東北緣的魯西沉積平原構成。從現代構造性質分析,西部及北部(主要是渤海及其西南沿岸區)的華北平原斷陷區是現代裂谷構造,而且魯中、魯東上升的山區為裂嶺構造。雖然兩大地質塊體有著不同的發育歷史和結構特徵,但其地殼厚度、深部介質層狀結構及其物性條件並無很大差異。在上述區域構造應力場作用下,東、西兩大塊體沿著尚未癒合的沂沭斷裂帶擠壓扭動,並伴隨不均勻的升降差異活動。同時塊體內部產生不同程度的破裂,引起已有的或正在產生的北西與北東向兩組斷裂的新生活動,兩組斷裂構成一幅網格狀圖像,在兩組斷裂交叉部位的一側還形成了一些三角形斷陷盆地。

2.深部地殼結構構造與深斷裂

該地區大致以沂沭斷裂帶為界,魯東地區為重力高值區,魯西地區為以泰安、沂源為中心的重力低值區,沂沭斷裂帶總體處於魯東重力高和魯西重力低的交接部位。總體處於重力高值區,濰坊以北則顯示重力高背景上的局部重力低值異常,重力異常總體展布方向和形態與濟陽盆地相同。

3.地塊升降與現今地殼活動速率

魯西、魯東隆起部位仍以上升為主,上升速率一般為1~2mm/a,膠東半島榮成-青島間上升速率較大,為3mm/a。沿沂沭斷裂帶為一相對下沉凹槽,年速率為0~1mm/a,並在沂水一帶形成鞍部。

4.斷裂及其活動性

由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主要斷裂構造形跡分布圖(圖2-1)和半島城市群地區主要斷裂構造表(表2-1)可以看出:

濟南一帶有長清斷裂、蒙山斷裂、文祖斷裂、白泉庄-五色崖斷裂、金山-姚家峪斷裂等,其中以文祖斷裂為主要斷裂,影響范圍較大。

淄博一帶有金山-姚家峪斷裂、淄河斷裂、上五井斷裂、九山斷裂、益都斷裂,還有摩天嶺-大山背斜、送樹崗-大羅聿復向斜、魯山-黑坊-快堡復向斜、魯山-石槽-張家哨向斜(局部)。其中對該區起關鍵影響的斷裂有淄河斷裂、上五井斷裂、益都斷裂。地面表層有明顯的鑲嵌結構,構造較復雜。

濰坊一帶集中了山東半島幾個較重大的斷裂,即沂水-湯頭斷裂、安丘-莒縣斷裂、昌邑-大店斷裂、安丘-莒縣坳陷。主幹斷裂帶與結構復合部位,構造復雜。

青島、日照一帶有山相家-郝官莊斷裂、百尺河-廿五里夼斷裂、瓦店銓園斷裂、張倉斷裂、市美-日照斷裂,其中以後者影響為最,表層屬碎塊結構,構造中等發育。

5.現今地應力與能量

現代構造力場是地殼構造活動和地震活動的基礎,華北地區現今處於以北東東向主壓應力、北北西向主張應力近水平作用的應力場之中,且應力場方向和狀態基本穩定。華南地區應力場方向有所不同,以北西西向擠壓和北東東向引張作用為其基本特徵,力的作用方式亦近乎水平。華東地區介於華北、華南之間,主壓應力場方向為近東西向,主張應力場方向為近南北向,力的作用方式接近水平且比較穩定。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位於華北地區南部、華東地區北緣,應力場主要沿襲華北地區特點,但已受到華東應力場的某些影響,主張應力場方向較華北北部地區稍向東偏,主壓應力軸平均為80°左右,而主張應力軸約350°,應力狀態基本穩定,作用方式接近水平。現今最大主壓應力方向與區域主幹斷裂的交角均大於55°。

6.主要內動力地質災害

地震烈度是評定地震震動和破壞強弱程度的綜合性指標,其影響因素多而復雜,但主要是受地震震級、震中距離及地基等條件的影響和制約,震源深度、錯動方式、地質結構、地形及地下水埋深等也影響和控制著地震烈度。

從國家地震局地震烈度區劃(表2-4)上可以看出,研究區烈度區劃為Ⅵ度和Ⅶ度,其中墾利—東營—博興—周村一線西北為Ⅵ度區,該線西南至高密以西位於郯廬強震構造帶上,為Ⅶ度區;萊州—招遠—福山—乳山一線東北地區為Ⅶ度區,該線西南至高密地區為Ⅵ度區。

表2-4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各市地震烈度分布

三、區域穩定性模糊綜合分析與評判

1.評價對象集、因素集和評價集

以主要構造斷裂與新構造運動為分界線,將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劃分出19個區域作為評價單元(圖2-5)。

圖2-5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區域地殼穩定性模糊綜合評判分區略圖

2.評價因素的權重向量

評價因素集中每個因素在「評價目標」中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各個評價因素在綜合評價中佔有不同的比重即權重,根據《區域地殼穩定性定量化評價》(孫葉等,2001),對評價指標權重分配如下:

1)表層地殼結構與岩土力學性質(F1),權重分配為17%。

2)深部地殼結構構造與深斷裂(F2),權重分配為13%。

3)地塊升降與現今地殼活動速率(F3),權重分配為10%。

4)斷裂及其活動性(F4),權重分配為20%。

5)現今地應力與能量(F5),權重分配為15%。

6)主要內動力地質災害(F6),權重分配為25%。

因此,權重向量為:A={0.17,0.13,0.10,0.20,0.15,0.25}。

3.各指標隸屬度的確定

在對地殼穩定性評判中,採用0~1之間的數來反映第j個影響因素對評價集中不同級別的影響程度(隸屬度)。同一指標隨數值變化,其隸屬同一級別的隸屬度也隨著變化,而同一指標數值隸屬於不同級別時隸屬度也不同,由此,建立了代表隸屬度和指標數值之間的函數關系,即隸屬函數。評價指標中的連續變數的分布特徵確定所採用的隸屬函數應為正態分布函數。

根據6項主要評判指標,按照判分標准分別獲得各個評價區的總體質量矩陣及得分,見表2-5。

表2-5 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地殼穩定性待評區總體質量矩陣一覽

4.區域穩定性模糊評判

按照不同穩定等級的隸屬度值,進行區域地殼穩定性級判定,見表2-6。根據各評價區相對穩定性模糊評判計算結果,繪制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區域穩定性綜合評價圖,見圖2-6。

依據最大權重原則,計算地殼穩定性各等級在8城市行政區域中所佔的比例,從而得到山東半島城市群8城市區域穩定性綜合評價圖表,見圖2-7和表2-7。

表2-6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殼穩定性等級判定

Ⅰ:穩定區;Ⅱ:基本穩定區;Ⅲ:較不穩定區;Ⅵ:不穩定區。

表2-7 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8城市地殼穩定性綜合評價

圖2-6 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穩定性綜合評價

圖2-7 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8個城市區域穩定性綜合評價

四、區域穩定性評價結果

歸納以上分析,可獲得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地震環境及其區域地殼穩定性的總體評價結論如下:

(一)區域地震環境綜合分析與評價

1)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位於華北地震區東南隅,主要處於郯廬地震帶內,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破壞性地震,最大震級達7級。

2)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遭受的地震破壞和影響既來自本區5級以上地震,也來自周圍地區,特別是郯廬地震帶的7、8級地震有波及,歷史上個別地區的最高地震影響烈度達Ⅹ—Ⅺ度,部分地區達Ⅷ—Ⅸ度,其他大部分地區達Ⅶ度,是地震影響烈度較強的地區。

3)預測該區未來50年內仍有發生5、6級地震的可能,局部地區最高地震烈度可達Ⅶ度。

4)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的中部、北部是未來地震加速度峰值的高值地區,相對於其他地區來講是具有更高地震破壞力的地區,應該在經濟建設的城市規劃中特別重視防震抗震工作。

(二)區域地殼穩定性綜合分析與評價

在對該區域地震環境與地殼穩定性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了影響和控制該區地殼穩定性的六大因素,運用模糊數學理論,對該區域地殼穩定性進行了綜合分析與評價。

1.區域地殼穩定區(Ⅰ)

區域地殼穩定區為濟南市。濟南市位於泰山山脈以北,在大地構造上南部為魯西台隆魯西拱斷束,北部為華北台坳濟陽凹陷。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低山丘陵區,海拔高程一般為500~1000m,北部為山前平原區,海拔高程為25~32m。分布有廣饒、肥城斷裂,西鄰聊考斷裂帶,處於濟南單斜斷塊構造內,基底為泰山群變質岩,蓋層為古生代地層,斷層不太發育。濟陽以北為坳陷區,沉積較厚的新生代鬆散層,僅分布有古近-新近紀活動斷裂。區內除在長清、平陰發生過5、5.5級地震外,地震較少。因此認為,濟南總體為一穩定區,長清-平陰、濟陽附近為基本穩定區。

2.區域地殼基本穩定區(Ⅱ)

區域地殼基本穩定區的城市包括青島、煙台、威海和淄博。

青島地區新構造時期的斷裂活動強度與幅度隨著時代變新愈來愈弱,第四紀以來,在總的間歇性上升的背景上,北東向斷裂某些段落在中更新世產生較弱的運動。根據歷史地震資料和現代地震資料的分析研究,在青島市地區沒有發生過MS≥5級地震,而弱震在市區周圍零散,均為一些2.0≤ML≤2.9的地震。因此,本區總體斷裂構造活動水平不高。

煙台周邊(含海域)地區NNE和NWW向兩組新生代以來的活動斷層發育;第四紀活動斷裂以魯中NE向沂沭斷裂及NWW向海域煙台-長山島-渤海斷裂規模大、活動性大。而煙台周邊隆起區內第四紀活動斷層規模較小。根據新構造運動的性質及所反映的地貌形態、物質組成的特點,除黃縣斷陷盆地外,煙台地區大部分為較穩定的緩慢上升的低山丘陵區,其南部、北部在運動形式及活動幅度上又有所不同。煙台地區的新構造運動基本上繼承了以東西背斜為基礎長期上升的特點,但北側較南側上升強烈,並因北西向斷裂的活動,使整個地區由北東向南西掀斜式上升。沿海地區海蝕台地、夷平面的多級性,說明了這些掀斜式上升具有間歇性和顫動性的特點。

威海市和淄博市總體上新生代活動斷裂不發育,弱震密度低。

3.區域地殼較不穩定區(Ⅲ)

區域地殼較不穩定區為東營市與濰坊市地區。該區大部分地區屬魯西北平原。區內發育數條古近-新近紀、第四紀活動斷裂,相互切割、交匯、錯開,如廣南斷裂、益都斷裂、淄河斷裂等。區劃地震裂度Ⅵ,局部Ⅶ,歷史上發生過5級地震,弱震密度高。

4.區域地殼不穩定區(Ⅳ)

區域地殼不穩定區域為日照市地區。該地區受郯廬斷裂帶的影響,弱震活動頻繁,預測有6級地震發生,地震區劃烈度為Ⅷ度。區內包括昌邑-大店斷裂、沂水-湯頭斷裂、安丘-莒縣斷裂,總體呈NNE向展布,且存在第四系隆起或斷裂水平與垂直位移現象,有第四紀活動斷層,局部地殼莫霍面埋深較淺。

⑦ 如何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的穩定性

經濟穩定的含義是指實體經濟的物價穩定性。物價水平的波動最直接最明顯反應經濟的穩定程度。

⑧ 分析我國當前經濟環境是怎樣的

1、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發展既面臨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要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深化全方位對外開放,妥善應對外部環境變化,促進我國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2、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當前,世界經濟基本面良好,主要經濟體保持增長。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按年率計增長4.1%。日本經濟穩健增長,通貨緊縮狀況基本消除。歐盟經濟預計全年將增長2.1%,增速快於去年。

3、發展中國家經濟繼續較快增長,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大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推動效應進一步顯現。國際貿易保持較快發展,新一輪跨國並購方興未艾,國際直接投資規模繼續擴大。據聯合國預測,全年世界經濟增速將達3.6%。

閱讀全文

與我國經濟穩定性的分析和評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傘形信託要多少錢 瀏覽:344
基金合夥人lp 瀏覽:918
最最新鎳板價格 瀏覽:34
購信託產品什麼網站好 瀏覽:121
外匯可以過夜嗎 瀏覽:71
外匯人工智慧軟體 瀏覽:178
貸款10萬5年還清月供多少 瀏覽:883
文化產業融資問題 瀏覽:978
大連正規外匯公司 瀏覽:453
沈剛股票 瀏覽:961
鈀金期貨一手多少克 瀏覽:568
投資經理王曉明 瀏覽:588
證券投資人的權利和義務 瀏覽:660
股票貼現率為多少 瀏覽:364
信託還是證券 瀏覽:162
股票開題報告 瀏覽:13
期貨開戶新聞 瀏覽:133
重慶鴻徒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633
2016年房企融資 瀏覽:107
信託bt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