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蔣凡被阿里除名,張大奕損失超5000萬,沒品的人終將付出慘痛代價嗎
有道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現如今中國已處於“網路戶戶通”的中國村狀態,不要說阿離響當當的大頭蔣凡了,就算是不知名小企業總裁發生婚外情,恐怕也會在短短時間之內被傳遍天下。蔣凡身兼淘寶和天貓總裁,自然是阿里的大頭,社會的著名公知人物,可蔣凡卻被阿里調查組實錘個人家庭問題處理不當,遂遭到了阿里合夥人的除名。
整件事情下來,其實很值得讓人深思一個問題:如果蔣凡和張大奕真的涉嫌婚外情,那最後兩個人的結局根本就是作繭自縛,外人也根本用不著對之感嘆惋惜,當事人更不要望洋興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② 網紅第一股如涵控股美股退市,退市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退市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縮水太厲害,上線僅幾年,縮水就超過了七成!
網紅第一股如涵控股美股退市4月22日,據新浪科技消息,僅在兩年前上市的“網路名人第一股”被私有化。如翰宣布,私有化交易已經完成,該公司將從現在起從納斯達克退市。
一些分析師認為,過度依賴網路名人是如涵控股發展的瓶頸之一。根據公開信息,從2018年到2020年,張大奕的商店、在線名人、如涵控股的負責人貢獻了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這種結構的副作用是,當首席藝人面臨重大負面新聞時,公司將共同承擔損失。
然而這家被資本市場譽為“網紅電商第一股”的MCN機構,近期卻因為退市再次引起市場關注和熱議。走向私有化,就意味著這家曾紅極一時的網紅電商企業,未來將會告別納斯達克,黯然離開資本市場。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內容了。
③ 網紅第一股如涵控股美股退市,退市的原因是什麼
這件事情主要原因,就是公司上市兩年,價值縮水超過七成。目前如涵公司,完成私有化交易,即日起從納斯達克退市。
這件事情主要原因,就是公司上市兩年,價值縮水超過七成。目前如涵公司,完成私有化交易,即日起從納斯達克退市。根據達成相關協議,如涵控股將會以每股0.70美元現金,收購買方集團剩餘公司發行的普通股。
很早之前王思聰就指出,如涵存在問題。營銷費用過多,網紅成功確實離不開營銷,但是不能過重。否則有可能前期投資的錢,就這么打水漂了。張大奕確實很厲害,根本沒有第二個與之相抗衡人,過度依賴她。網紅孵化模式,並沒有成功,沒有為公司留後路。
④ 如涵股價只3元如何解決
你是多少錢入手的?不行的話,就割肉離場吧,估計很難漲了。
⑤ 張大奕上市首日股價下跌,網紅模式為何不被資本看好
2019年的時候,在美國的納斯達克發生了一件大事,中國的網紅概念股如涵控股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鍾上市,前一段時間爆出小三丑聞的網紅,張大奕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納斯達克敲鍾的網紅
可是如涵的股價並沒有受到美國人的追捧,和中國股市新股上市必漲的情況不同,這個股票在那次大課以上是當天就下跌37.2%,非常的慘烈,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美國不相信網紅
雖然是網紅帶貨,如涵控股一下子簽約了100多個網紅,但是張大奕一個人就占據了他們連續兩年收入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說他一個人頂了剩餘的一一百多個人的產量,這說明了什麼?網紅帶貨模式並不成熟,沒有可復制性,張大奕的成功沒有辦法推而廣之!那麼這些情況其實精明的華爾街投資人都已經早已掌握,你說他們會放著可口可樂不買而來投資如涵嗎?我想這是不可能的,對於一項穩健的美國投資人來說,如涵的投資風險實在太大,如果如涵能夠證明他們不止擁有一個張大奕,他們有第二個,第三個張大奕,那麼才有可能使得他們形勢有一個逆轉。
⑥ 張大奕上市首日股價下跌,網紅模式為何不被資本看好
因為網紅大多數都是被資本所瞧不起的。現在網紅越來越多,不管是誰都想做網紅,但是大多數的網紅其實學歷都不是很高。
張大奕是一個不怎麼會說好聽話的人,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但是因為紅吧就會有很多人嫉妒她,他長得不是讓人眼前一亮的,甚至在網紅群體里不算漂亮,她不認同「漂亮是第一生產力」,卻說「信任所帶來的粉絲粘性比美貌要牢靠得多」。為了增強粉絲黏度,張大奕還多了一個知心姐姐的身份。在網紅和粉絲的關系建設中,讓粉絲感知到自己的參與度。當分析起自己為何能成功時,張大奕說:在對的時機做了對的事情,而別人正好覺得自己挺可愛,衣服質量也不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美只是這當中的潤滑劑。
⑦ 張大奕赴美上市失敗意味著什麼
「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的如涵赴美上市後的的道路並不順暢。4月4日有消息稱,中國網紅電商如涵控股赴納斯達克上市之後股價一路下跌,而且還是穩固的下跌。其IPO發行價確定為12.5美元,發行1000萬股美國存托股,募集1.25億美元。如涵控股開盤價為11.50美元,低於此前IPO發行價格12.50美元。
傳統的電商現階段已經是觸頂下降,而網紅代銷的的模式卻被人們所接受,通常產品的展示只是單一性的圖片,而在網紅手裡,商品的特點被展現的淋漓盡致,更能讓大眾發現商品的亮點,網紅代銷不僅成本低,而且粘性較強,沉澱客戶容易,轉化率也很高。這種模式被資本家所看好,大量的資本介入產生了像張大奕和如涵的出現,網紅經濟的模式也隨之確定,有流量的網紅負責產品的展示、店鋪的設計,如涵負責運營、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等工作。這種模式固然成本低,利潤高。但長時間的不改變還是會讓人感覺枯燥,網紅與平日里的明星還是有區別的,網紅的紅利時期較短,過度依賴個人IP最終還是會導致用戶的流失。早在16年如涵就借殼上市,但在半年後進終止掛牌,這次又募資赴美上市,並沒有期待的美好,網紅如何應對紅利周期短和過度依賴個人IP的問題將直接影響如涵的走勢,像這樣的新鮮模式幾乎每年都在出現著,但能長期保留下來的少之又少,大眾所需要的新鮮感隨著科技的發展將不斷的提高,商家的經營模式如果跟不上大眾的口味,在好的IP也會慢慢失效,無法轉化為利潤。
⑧ 如涵虧損,網紅電商的出路在哪裡
據媒體報道,號稱「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的如涵控股公司在上市後,分別在六月和八月發布的財報都明顯出現虧損。另外,股價大跌或源於投資者擔心網紅銷售模式的可持續性,中國網紅第一股如涵到底還能紅多久頗受爭議?不禁讓人思考網紅電商的出路在哪裡?
要說網紅是如何與電商聯系的,那還是源於2014年,張大奕率先開辟了「網紅+淘寶店」的網紅電商模式,對於網紅電商來說,同樣可以做到商品或服務在線上線下的同時售賣,且能結合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應用,變革傳統零售。
對於中國網紅第一股如涵到底還能紅多久,值得我們深思,若商業方向不與時俱進,未來看起來機會渺茫。而網紅電商想長時間成為風口,必須抓住未來的趨勢,進化成另一個新物種,自身需要具備極強的學習能力,作出准確和清醒的判斷,與時代同步發展。
⑨ 如涵股票代碼
如涵控股代碼為832887
⑩ 網紅第一股如涵控股美股退市了,上市兩年市值是如何變化的
說起張大奕很多人都對這位中國“初代帶貨網紅”不會陌生,她背後的如涵控股當年登錄納斯達克時,一時間風頭無兩,被稱為“中國網紅第一股”。但自從上市之後,股價表現一直不佳,截止到4月19日時,股價相比發行價縮水72.8%,4月21日如涵控股公告稱已經完成私有化交易,從美股退市。
一、股價表現不佳,遭受外界批評,選擇退市。如涵控股成立於2001年,2019年4月3日如涵控股在納斯達克上市成功,股票發行價為12.5美元,但開盤就破發,報11.5美元,首日收盤時為7.78美元,跌了37.2%。 截止到停牌前最後一個交易日4月19時,股價為3.4美元,總市值只剩下2.81億美元。
作為一個MCN公司,如涵雖然在做網紅孵化,但除了張大奕未能培養出其他有影響力的網紅,就已經證明了它的網紅經濟模式走不通,市值一步步縮水,也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其喪失信心,所以如涵的私有化退市結局也早在意料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