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自貿區有幾個分別在什麼時候成立
中國自貿區共有12個(截至2017年7月3日)。
2013年9月27日,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2015年4月20日,國務院決定擴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范圍。
2015年4月20日,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3個自貿區。
2017年3月31日,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7個自貿區。
② 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原因和意義
首先,上海自貿區建設實際上是中國主動選擇的一個新的開放試點,其核心是以開放倒逼改革提速。做出這種判斷的依據是,自貿區建設需要政府將市場行為的主導權歸還給市場主體、加快人民幣自由兌換進程、推進稅收改革,因此,自貿區建設將會帶動並推進金融、稅收、貿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同時,這些改革舉措可為全國性的改革提供巨大的示範效應,在這個進程中,改革紅利將會逐步釋放出來,最終推動中國經濟實現轉型升級。
其次,自貿區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引擎。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大幅回落,對國內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際經濟合作顯得更加重要,而加速資源要素的流通也勢在必行。建立自貿區有助於提振外貿,穩定經濟發展,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從國際角度看,建立自貿區符合當今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數據顯示,2011年,美國、歐盟、韓國、墨西哥的自由貿易協定夥伴分別為20個、53個、46個、43個,這些國家和地區同其自由貿易協定夥伴的進出口額占其外貿總額的比重分別為37%、27%、35%、73%。與之相比,我國同自由貿易協定夥伴的貿易額占我國外貿總額的比重為24%,如剔除中國的台港澳地區,則只有11%。因此,加快自貿區建設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
第三,對於資本市場來說,上海自貿區建設也有著非常重大的積極意義。這是因為自貿區經濟有著巨大的長期發展潛力,轄區內的上市公司(與這些公司有業務關系的轄區外公司)將獲得經營方面實質性的積極影響,對於其業績提升將有明顯的裨益。同時,這些上市公司將會受到場內外資金的重點關注。由此,自貿區概念將成為資本市場的又一條投資主線。
最後,上海自貿區建設獲批僅是開始,預計後續會有更多的自貿區獲批。據了解,國內部分省市也正在努力爭取建立自貿區。比如浙江舟山、廣州南沙等國家級新區就提出了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想。
③ 上海自貿區哪年成立
2013年成立的
8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上海自貿區,9月29日掛牌
④ 為什麼設立上海自貿區
一、來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自是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開放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主要任務是要探索中國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和新模式,推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行政體制改革,促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優化經濟結構,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服務全國的發展。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利於培育中國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構建與各國合作發展的新平台,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二、設立上海自貿區主要意義有五點:
1.負面清單:管理服從貿易便利
2.境內關外:物盡其用、貨暢其流
3.服務業開放:「鯰魚效應」惠及民生
4.金融創新:率先試行利率市場化
5.資本項目可兌換: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⑤ 上海自貿區成立一年,帶來了什麼
幸運的是,自由貿易區擴大了,廣東、福建和天津的自由貿易區陸續掛牌。許多自由貿易區的存在導致了每一個自由貿易區的競爭和學習的存在。
由於競爭關系的存在,所有自由貿易區的創新速度都會更快。而且學習的狀態會使每個自貿區很容易移植其他自貿區的創新措施。下一步,上海自貿區將與其他自貿區一道迎來創新高峰。
⑥ 中國自貿區有幾個分別在什麼時候成立的
共4個
上海自貿區,2013年8月22日經正式批准設立,於9月29日上午10時正式掛牌。2014年12月,上海自貿區由原先的28.78平方公里擴至120.72平方公里。
天津自貿區,2014年12月12日決定設立,2015年4月21日上午10點,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天津自貿區」)正式掛牌。
廣東自貿區,時間同上。
福建自貿區,時間同上。
⑦ 上海自貿區成立的公司有什麼好處
看你注冊哪類公司
比如物流類公司
轉口貿易公司
那麼在自貿區的物流功能肯定是有好處的
還有醫療設備
食品進口貿易公司
紅酒類的
危險品公司
投資公司
金融類公司
都是比較好的
⑧ 上海浦東是要成立自貿區
位於浦東新區的上海自貿區早在2013年就已經設立。
⑨ 上海自貿區成立時間是多久
上海自貿區是在2013年8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試驗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
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主要任務是要探索我國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和新模式,推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行政體制改革,促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優化經濟結構,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試驗區建設將有利於培育我國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9)上海自貿區成立擴展閱讀: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大陸境內第一個自由貿易區,是中國經濟新的試驗田,力爭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自貿區的政策與經驗強調復制性和推廣性。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主要推進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融資租賃、期貨保稅交割功能、擴大保稅船舶登記試點規模、研究建立具有離岸特點的國際賬戶等十項功能先行先試,即:深化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試點運作、融資租賃功能全面發展。
⑩ 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原因和意義是什麼
上海自貿區設立的原因:
(1)對內,推動政府從審批型向監管服務型的轉變,要素價格市場化(包括利率、匯率等),推動央企和國企改革。
(2)對外,盡快完成從2008年開始的中國雙邊投資協定談判 (BIT談判),促使發達國家認可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盡快加入到新一波區域資本、貿易和服務的協定談判中去,包括提問者所說的TPP協議,以及另一個重要的PSA協議。
上海自貿區設立的意義:
對內:
(1)外資和民資進入原來壟斷或者審批門檻很高的行業,帶來新的活力和商機。
(2)降低政府審批權,減小權力尋租的空間,改變政府職能。
(3)摸索出一套可以推向全國的改革模式,從而使得國企和央企面臨劇烈的競爭,逼迫既得利益集團放棄壟斷權,倒逼國企和央企改革創新。
對外:
(1)加快中美雙邊貿易談判,獲得美國承認的市場經濟地位。
(2)獲得進入Tpp和Psa談判的機會,從而獲得進入下一輪以服務和資本為主的全球游戲的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