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中國東盟自貿區和上海自貿區

中國東盟自貿區和上海自貿區

發布時間:2021-06-29 20:42:50

⑴ 中國-東盟自貿區是到底是指哪些地方

是中國與東盟十國組建的自由貿易區。
涉及國家:
中國、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東盟工商會由東盟十國最具代表性的商會組成。
它們是:
汶萊國家工商會、柬埔寨總商會、印尼工商會、寮國全國工商會、馬來西亞國家工商會、緬甸工商聯合會、菲律賓工商會、新加坡工商聯合會、泰國工業聯合會、越南工商會。
中方理事單位由中國有代表性商會和知名企業組成。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的東盟合作方是東盟工商會。

⑵ 中國東盟自貿區到底是個啥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英文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縮寫CAFTA,是中國與東盟十國組建的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於2010年1月1日。
中國—東盟自貿區內成員國包括中國和東盟10國,涵蓋19億人口和1400萬平方公里。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後,將形成一個擁有19億消費者,6萬億美元GDP總值,4.5萬億美元貿易總額的經濟區,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世界經濟發展的格局;從經濟規模上看,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貿易集團。這是一個被稱為繼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之後,「未來世界第3大經濟體」的自貿區。特別是,中國—東盟自貿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貿區。
當今世界經濟有兩大顯著特點:一是經濟全球化,一是區域經濟一體化。 中國和東盟成員都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有限,經濟增長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度高,全球經濟的變動會對其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是為應對經濟全球化中的負面影響和應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應運而生。
東盟,即東南亞國家聯盟,正式成立於1967年8月,是一個在政治、經濟和安全問題上協調合作的區域性組織,由汶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王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聯邦、菲律賓共和國、新加坡共和國、泰王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組成。

⑶ 東盟自貿區與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區別是什麼

東盟自貿區是東南亞國家聯盟自己的自由貿易區.

中國—東盟自貿區是東南亞國家聯盟自己的自由貿易區的范圍擴大,超越地域限制,變成了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聯盟的自由貿易區.

⑷ 四大自貿區有什麼不同

廣東自貿區
面向港澳,側重服務貿易自由化
「廣東自貿區更加突出同香港澳門的合作,特別是加強對香港澳門服務業的開放和銜接。」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服務業開放將對提升廣東製造業實力有巨大幫助。廣東製造業為服務業提供了很好的載體,兩者可互相促進。
「廣東是中國南大門,廣東自貿區面向東盟。」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認為,廣東自貿區與已有的中國-東盟自貿區相接,將進一步推動我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此外,廣東是海上絲綢之路上很重要的節點,自貿區平台亦可發揮作用。
「最難的是理念合作。」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分析,以往是香港主導帶動廣東發展,現在廣東經濟總量壯大,兩者趨於平等,香港放不下架子又害怕空心化,而廣東有些自滿情緒,如何同心是關鍵。「以前香港與廣東前店後廠,而現在廣東企業直接去國外了。能成店,香港才願意把資金、人才、科技等帶來,否則就會擔心被抽空。」廣東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周林生說,「港澳的金融、物流、科技、專業服務等,都是珠三角缺乏的。有了廣東的腹地,港澳的服務業也延長了產業鏈。雙方形成利益互補關系,很重要,雙方要形成共識。」
片區介紹
●南沙新區,位於珠江三角洲地理幾何中心,距香港、澳門的海上航程為38和41海里。定位為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目前已建立起航運物流、高端商務和商貿、科技智慧、高端裝備等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深圳前海蛇口片區,與香港隔海相望,緊鄰香港國際機場和深圳機場兩大空港,定位為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世界服務貿易重要基地和國際性樞紐港。
●珠海橫琴新區片區,經蓮花大橋與澳門相連,已實行創新的環島電子監控分線監管模式,定位為文化教育開放先導區和國際商務服務休閑旅遊基地,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載體。
天津自貿區
面向東北亞,促進京津冀製造業升級
「天津自貿區主要著眼京津冀的協同發展,服務於北方經濟,促進環渤海經濟帶的產業結構調整,並且面向東北亞。」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劉剛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如果中韓自貿區與天津自貿區相結合,天津港與仁川對接,進出口產品出庫時間將從5天節省到24小時。」
他分析,京津冀不僅是北方經濟中心,而且是我國政治、文化、科技創新和國際交往中心;在城市功能上,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必須由京津共同承擔。北京擁有科技創新資源優勢,而天津則擁有製造業和對外開放門戶的優勢。
為此,劉剛認為,天津自貿區新探索的重點領域在於製造業創新發展上。應當從北方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領域著手,尤其是抓住如何降低製造業發展的交易成本和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兩個方面,展開積極的探索。
片區介紹
●天津港片區,已形成航運、物流、租賃、航運融資、貿易結算等特色產業集群。
●天津機場片區,該片區在航空航天、電子信息、裝備製造、軟體外包、總部經濟方面已形成規模。
●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定位為我國北方金融改革創新基地、總部經濟區、商業貿易中心和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天津港保稅區已形成國際貿易、現代物流和出口加工三大主導產業。
福建自貿區
面向台灣,側重兩岸經貿合作
「福建自貿區的特點和任務在於促進兩岸經貿活動自由化便利化。」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國台辦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紅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此前兩岸經貿合作主要通過兩岸經濟協議談判(ECFA )推動,但當前由於台灣政局變化而受阻。在此背景下,由福建自貿區先行先試來繼續推進。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鄭振清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目前,廈門市和台中市已是緊密交流的姊妹城市,在經貿、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發展十分快速。福建自貿區成立後,有利於促進兩岸區域經濟合作和城市交流朝著更深層次發展。
此外,鄭振清認為,福建自貿區理應成為我國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重要推手和主要節點。目前這方面剛起步,今後需著力推進。
就探索創新來說,鄭振清表示福建在對台和僑務方面具有其他地區沒有的優勢。
鄭振清分析,2011年,國務院已批復並開始打造以福建為主體的新的經濟增長極———海峽西岸經濟區,其定位是: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服務周邊發展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東部沿海地區先進製造業重要基地;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遊中心。三年來,海西區的發展逐步推進,發展潛力逐漸得以釋放。福建省毗鄰台灣地區,又擁有巨大的海外僑胞資源,並且已有廈門經濟特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開展了一些先行先試的進出口貿易政策,這些都為自貿區的啟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上海自貿區
面向全球,側重金融中心
「上海自貿區是中國第一個自貿區,且面向全球,當時的使命是給全國積累可復制的經驗;其次上海是中國金融中心,上海自貿區更多考慮怎樣與其金融中心的地位銜接,以及打造人民幣的離岸中心。」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上海的使命並非政策窪地,而是創新並積累全國可復制的經驗,當初設立時已有進一步擴容的考慮。」
劉勝軍認為,中國已經下定決心,准備適應美國建立的體系,及早應對可能到來的T T P全球化趨勢,自貿區戰略是中國迎接第二階段全球化的重要舉措。「金融開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負面清單,這將成為未來與美國談T T P的起點和基礎。」他說,「負面清單管理要求政府取消前置審批,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的可被監督的系統,這對現有的政府管理模式將是顛覆。」
上述這些,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了一年多時間,接下來還將推進。同時,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也將在這些方面繼續探索實踐。
「中央給了上海三年時間,現在過了一半多,接下來的任務是把前期剛鋪開的框架變得可操作化。」劉勝軍說,比如金融開放,已有賬戶體系,但實際運作並未給投資者和企業帶來便利,細節准備仍需要過程。接下來一年多的關鍵,是能否落實到位,以及負面清單管理能否有大突破。「要承認可能存在部門利益的阻礙,並且要努力突破、爭取放權。」
擴展片區介紹
●金橋開發片區,是上海重要的先進製造業核心功能區,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先行區和生態工業示範區。
●張江高科技片區,是上海貫徹落實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核心基地。
●陸家嘴金融片區,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區域,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高端服務區以及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現代商貿集聚區。

⑸ 中國東盟自貿區在哪個市

中國東盟自貿區在南寧啟動,但整個中國和東盟國家都屬於自貿區的范圍。廣西和南寧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中一直扮演著推動者的角色。

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長久落戶南寧,建立起的「南寧渠道」在中國與東盟的政治外交、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中已經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獨特地位將給廣西帶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廣西已經成為中國與東盟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南寧成為東盟國家在中國設立領事館的重要城市,同時東盟各國也在南寧建設中國—東盟商務辦事處基地。



(5)中國東盟自貿區和上海自貿區擴展閱讀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建成,中國—東盟的經貿合作翻開了嶄新一頁。根據自貿區建成的新需求,第七屆東博會在已有貨物貿易、投資合作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服務貿易專題,舉辦自貿區建設成就展等。

通過這些新舉措,把自貿區一系列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政策快速傳導給企業,成為自貿區建設實實在在的「助推器」。

⑹ 國際貿易的題,急求大神解答~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與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差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2224443/answer/20765074
來源:知乎

研究總監周銳指出,從概念上來分析,自貿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數量的國家和地區通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相互取消絕大多數服務部門的市場准入限制,共同組成的跨國性國際自貿區即FTA,這是一國實施多雙邊合作戰略的手段。例如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由中國與東盟各國組成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另一種則是在一國內自由開放的特定區域,這些區域內消除了關稅和貿易配額、市場自由度高、行政干預較小,如上海自貿區、紐約自貿區、漢堡自貿區,此類自貿區即FTZ,是一國從自己領土中開辟出來,面向全球對外開放,而不是只針對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區」,與國際上流行的「自由貿易區」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首先,上海自由貿易區是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區,區內法規政策的實施由我國政府主導,且區內發展主要以服務業和金融業為核心內容,這均有別於國與國之間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自由貿易區」;其次,目前在上海自貿區採取的一些政策,如簡化工商登記、擴大服務業的開放、投資便利化,投資便利化之中包括負面清單等,這些措施都是針對在國際自由貿易區談判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的。如果在上海自貿區這些政策能夠經得起實踐檢驗,未來將會運用到我國與其他國家自由貿易區的建設中。

⑺ 居說中國有22個自貿區,請問都是哪個區

我國的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
目前中國在建自貿區20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已簽署自貿協定12個,涉及20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與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紐西蘭、智利、秘魯、哥斯大黎加、冰島和瑞士的自貿協定,內地與香港、澳門的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以及大陸與台灣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正在談判的自貿協定9個,涉及2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與韓國、海灣合作委員會(GCC)、澳大利亞、斯里蘭卡和挪威的自貿協定,以及中日韓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關系》(RCEP)協定談判和中國-東盟自貿協定(「10+1」)升級談判、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此外,中國完成了與印度的區域貿易安排(RTA)聯合研究;正與哥倫比亞等開展自貿區聯合可行性研究;還加入了《亞太貿易協定》。

⑻ 自貿區和保稅區的區別

保稅區和自貿區的區別:

  1. 監管理念,從商品管理到企業管理

  2. 貿易開放,實行與國際接軌的多元化貿易模式

  3. 政策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投資管理和外匯政策上

  4. 保稅區在海關的特殊監管范圍內,貨物入區前須在海關登記,保稅區貨物進出境內、境外或區內流動有不同的稅收限制;而自由貿易區是在海關轄區以外的、無貿易限制的關稅豁免地區。

  5. 保稅區的貨物存儲有時間限定,一般為2~5年;而在自由貿易區內,貨物存儲期限不受限制。

  6. 由於保稅區內的貨物是「暫不征稅」,對貨物採用賬冊管理方式;而在自由貿易區,主要考慮貨暢其流為基本條件,多數自由貿易區採取門崗管理方式,運作手續更為簡化,交易成本更低。

  7. 目前許多保稅區的功能相對單一,主要是起中轉存放的作用,對周邊經濟帶動作用有限;而自由貿易區一般是物流集散中心,大進大出,加工貿易比較發達,對周邊地區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能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自由貿易區定義:

兩個國家都是屬於自由貿易區那做國際貨運,進出口權等等免關稅,和國際接軌的平台。

保稅區定義:

是一國海關設置的或經海關批准注冊、受海關監督和管理的可以較長時間存儲商品的區域。

(8)中國東盟自貿區和上海自貿區擴展閱讀:自由貿易區產生原因

當代世界經濟有兩大顯著特點:一是經濟全球化,一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很快。WTO的成員國基本上都與其它有關國家建立了自由貿易關系。中國和東盟成員都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有限,經濟增長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度高,全球經濟的變動會對其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是為應對經濟全球化中的負面影響和應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而應運而生。

  1. 與多邊貿易體制相比,區域內國家易於就自由貿易區達成協議並產生實效。同時,現有的自由貿易區大多富有成效,也激發了更多國家參加自由貿易區。

  2. 就地區或鄰近國家而言,自由貿易區有利於進一步發揮經貿合作的地緣優勢。鄰近國家間的自由貿易區具有人員往來與物流便利、語言文化相近、生活習慣類似等多種有利條件。因此,鄰近國家和地區間具有更多的有利條件來擴大和加深經濟合作以獲得互利雙贏的效果,其效果比參加多邊貿易體系帶來的利益要更明顯一些。

  3. 在加入多邊合作機制的同時,締結自由貿易區有利於推動各成員國內的經濟結構改革,從而可以藉助更多外力來推進國內改革。

  4. 20世紀90年代一再發生的地區性經濟危機的教訓,也促使世界各國更加重視地區經濟合作的制度化。1997年的東南亞經濟危機證明,在同一地區國家之間,危機蔓延的速度往往更快,相互影響也更為強烈。因此,加強地區內經貿合作不僅有助於防範新的危機,而且也有助於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

擴展鏈接:自由貿易區-網路

閱讀全文

與中國東盟自貿區和上海自貿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賽科星股票 瀏覽:929
理財凈值光大 瀏覽:418
益民股票 瀏覽:861
搜狗理財平台 瀏覽:790
菠蘿理財金融 瀏覽:265
保函是融資嗎 瀏覽:411
什麼時候融資融券 瀏覽:706
外匯理財怎麼樣 瀏覽:633
501029紅利基金的公司 瀏覽:494
酷基金實時大盤 瀏覽:67
民生信託至信虧損 瀏覽:24
陳偉的股票 瀏覽:977
樂點點融資 瀏覽:38
山西汾酒股票吧 瀏覽:397
中國企業債券融資 瀏覽:1
我的信託網 瀏覽:559
中國銀行與信託 瀏覽:161
外匯管理政策考試 瀏覽:561
廈門中信信託 瀏覽:380
馬鞍山住房貸款銀行利率 瀏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