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於應收賬款分析,應主要從哪幾個方面進行
應收賬款分析包括以下內容:與上期相比應收賬款增加了多少,應收賬款回收天數,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賬齡分析、壞賬准備計提及壞賬核銷等。
應收賬款是有特定的范圍的。
首先,應收賬款是指因銷售活動或提供勞務而形成的債權,不包括應收職工欠款、應收債務人的利息等其他應收款;
其次,應收賬款是指流動資產性質債權,不包括長期的債權,如購買長期債券等;
第三,應收賬款是指本公司應收客戶的款項,不包括本公司付出的各類存出保證金,如投標保證金和租入包裝物等保證金等。
(1)同花順應收賬款分析報告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應收取的款項。
企業(保險)按照原保險合同預定應向投保人收取的保費,可將本科目設為1122 應收保費科目,並按照投保人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金融)應收的手續費和傭金,可將本科目改為「1124 應收手續費及傭金」科目,並按照債務人進行明細核算。
不包括各種非經營活動發生的應收款項。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採用遞延方式收取合同或吸引價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在「長期應收款」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債務人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發生的應收賬款,按應收金額,借記本科目,按確認的營業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保費收入」等,科目。收回應收賬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涉及增值稅銷項稅額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
代購貨方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收回代墊費用時做相反分錄。
四、企業與債務人進行債務重組,應當分債務重組的不同方式進行處理。
1、收到債務人清償債務的款項小於該項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的,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組債權人已計提的壞賬准備。
收到債務人清償債務的款項大於該項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的,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組債權已計提的壞賬准備。
以下債務重組涉及重組債權減值准備的,應當比照此規定進行處理。
2、接受債務人用於清償債務的非現金資產,應按該項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借「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科目,按已計提的壞賬借「壞賬准備」。涉及增值稅的,還應進行相應處理。
3、將債權轉為投資的,應按相應股份的公允價值,借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按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和其他費用,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
4、以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進行清償的,應當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後債權的公允價值。
2. 對某家企業應收賬款的調查報告
我覺得會計好,因為我也是學會計出身的。。我是讀了兩年高中,一年中專,再通過高職單招考到江西財校的,,,
因為文秘專業我也有同學在做,這專業不是很好,不管男的還是女的去做。
學會計就比較好了,畢業就是一個專業一項技能,
不算你畢業了不做會計,我想你去做文秘可應該沒問題,說不定你還可以幫老闆分析一些財務上的問題
3. 年終財務分析報告,往來款這塊該從哪方面進行具體情況分析呢
(一)不定期對賬。有些企業由於疏於對往來賬款的管理,不能做到定期與相關單位核對賬目,特別是欠款企業,往往對債權人的對賬要求持抵觸態度,長此以往必然造成往來賬款賬目不清,為今後的催款、清理帶來困難。 (二)往來賬款不定期清理。有些名存實亡的往來賬款長期掛賬,如壞賬不及時報損、處理,不需付債務不及時報批做營業外收入等,均造成往來賬款賬目混亂。 (三)對已銷賬的往來款管理不善。如已作壞賬的應收款,收回時作為賬外小金庫,甚至公飽私囊;不需付的款項,付出作為賬外資金,或被個人貪污。 (四)利用往來賬款調節利潤。 (五)出租出借賬戶或為他人套取現金。企業往來賬中有些一進一出的款項,無明確經濟內容,實際出借賬戶為他人轉款,違反財務管理規定;再如有些業務員,利用職務之便,多次以備用金名義領取現金,然後通過銀行轉賬還款,實際是為他人套取現金,違反了現金管理規定。 (六)往來款賬務處理不規范,往來賬賬戶之間不按業務內容記賬。如有些與正常經營業務無關的款項計入應收賬款或應付賬款;再如無法查清的應收、應付款余額相對沖。這樣不便於企業根據不同往來賬款的性質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
4. 應收賬款帳齡的文字分析報告怎麼寫
先用你的報表說明(表格),然後再用語言分析下,比如說各區占總的佔比等(用相對數和絕對數兩種說),有大戶的,特殊的單獨說明就行了,不要搞的太復雜!一年以上,兩年以上,三年以上等
5. 同花順在哪查看企業的應收賬款
打開同花順軟體之後,先點擊你關心的上市公司,再點擊該股票的F10,在財務報表裡可以看到應收賬款的數據資料。
6. 對財務報表應收賬款分析應該分析些啥
主要通過應收賬款周轉率深度剖析、應收賬款賬齡和應收賬款主要客戶分布對應收賬款成本的影響,進而對企業持續經營的影響來分析應收賬款。
(一)應收賬款周轉率分析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反映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比率,它用來衡量一定期間內企業應收賬款轉化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其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率(次)=銷售收人÷平均應收賬款。用時間表示的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稱為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也稱平均應收賬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現期,其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銷售收入。
公式人人都知道,所以表面上看,應收賬款周轉率分析一定簡單明了。但是,在實務中,對「賒銷收入」,對「平均應收賬款」其實大有文章可做。
在運用應收賬款周轉率公式時,我們需特別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公式中的銷售收入,應為利瀾表中的銷售收人,即包含了現銷收入和賒銷收入。這樣處理的理由,一是數據易於取得,具有客觀性;二是避免了對當期現銷收入或賒銷收入的逐筆估算帶來的麻煩和人為誤差。過去,有的書籍將應收賬款周轉次數公式的分子寫為「賒銷收入凈額」,即公式的分子=銷售收入一現銷收入一銷售退回、折讓與折扣,從理論上講,這樣是更精確,但其實不便於財務報表外部使用者直接計算、復核該指標。而且l,逐筆統計現銷收入帶來不必要的工作量。在實務中,將現銷收入理解為當日的賒銷收入,至於銷售退回、折舊與折扣已在新企業會計准則的銷售收入中抵減,無需再單獨列示。所以,上述甲同學的計算過程中,將銷售收入減去了現金收入,其答案肯定不正確。
(2)公式中平均應收賬款余額,應包括「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等科目核算的全部賒銷賬款。
按照新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企業賒銷業務產生的債權,一般涉及的會計科目有「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長期應收款」等。因此,應收賬款周轉率不能僅僅用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項目的數值作為計算依據,而應正確理解為銷售業務中的債權資金周轉率。因此上述乙同學的答案,不考慮「應收票據」的做法也不正確。
注意:
在壞賬准備金額較小時,兩種方法計算的周轉率差異較小,也可忽略不計。
(3)實務中如果應收賬款余額的波動性較大,應盡可能使用更詳盡的計算資料,如按每月的應收賬款余額計算其平均佔用額。同時,應注意公式中分子、分母數據時間的對應性,公式中銷售收入一般按年汁算,不足一年的要換算成一年的數據,應收賬款周轉次數一般指的是一年內的周轉次數。
7. 關於應收賬款調查報告怎麼寫
根據以下應收賬款管理制度逐條去闡述,我以前就是這樣寫的啊,應該不難的。供參考!
應收賬款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證公司能最大可能的利用客戶信用拓展市場以利於銷售公司的產品,同時又要以最小的壞帳損失代價來保證公司資金安全,防範經營風險;並盡可能的縮短應收帳款佔用資金的時間,加快企業資金周轉,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特製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應收帳款,包括發出產品賒銷所產生的應收帳款和公司經營中發生的各類債權。具體有應收銷貨款、預付帳款、其他應收款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三條:應收帳款的管理部門為公司的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財務部們負責數據傳遞和信息反饋,業務部門負責客戶的聯系和款項催收,財務部們和業務部門共同負責客戶信用額度的確定。
第二章:客戶資信管理制度
第四條:信息管理基礎工作的建立由業務部門完成,公司業務部應在收集整理的基礎上建立以下幾個方面的客戶信息檔案一式兩份,由業務經理復核簽字後一份保存於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一份保存於公司業務部,業務經理為該檔案的最終責任人,客戶信息檔案包括:
A、客戶基礎資料:即有關客戶最基本的原始資料,包括客戶的名稱、地址、電話、所有者、經營管理者、法人代表及他們的個人性格、興趣、愛好、家庭、學歷、年齡、能力、經歷背景,與本公司交往的時間,業務種類等。這些資料是客戶管理的起點和基礎,由負責市場產品銷售的業務人員對客戶的訪問收集來的;
B、客戶特徵:主要包括市場區域、銷售能力、發展潛力、經營觀念、經營方向、經營政策、經營特點等;
C、業務狀況:包括客戶的銷售實績、市場份額、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地位、與競爭者的關系及於本公司的業務關系和合作情況;
D、交易現狀:主要包括客戶的銷售活動現狀、存在的問題、客戶公司的戰略、未來的展望及客戶公司的市場形象、聲譽、財務狀況、信用狀況等。
第五條:客戶的基礎信息資料由負責各區域、片的業務員負責收集,凡於本公司交易次數在兩次以上,且單次交易額達到1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均為資料收集的范圍,時間期限為達到上述交易額第二次交易後的一月內完成並交業務經理匯總建檔。
第六條:客戶的信息資料為公司的重要檔案,所有經管人員須妥慎保管,確保不得遺失,如因公司部份崗位人員的調整和離職,該資料的移交作為工作交接的主要部分,凡資料交接不清的,不予辦理離崗、離職手續。
第七條:客戶的信息資料應根據業務員與相關客戶的交往中所了解的情況,隨時匯總整理後交業務經理定期予以更新或補充。
第八條:實行對客戶資信額度的定期確定製,成立由負責各市場區域的業務主管、業務經理、財務經理、在總經理(或主管市場的副總經理)的主持下成立公司「市場管理委員會」,按季度對客戶的資信額度、信用期限進行一次確定。
第九條:「市場管理委員會」對市場客戶的資信狀況和銷售能力在業務人員跟蹤調查、記錄相關信息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確定每個客戶可以享有的信用額度和信用期限,建立《信用額度、期限表》,由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各備存一份。
第十條;初期信用額度的確定應遵循保守原則,根據過去與該客戶的交往情況(是否通常按期回款),及其凈資產情況(經濟實力如何),以及其有沒有對外提供擔保或者跟其它企業之間有沒有法律上的債務關系(潛在或有負債)等因素。凡初次賒銷信用的新客戶信用度通常確定在正常信用額度和信用期限的50%,如新客戶確實資信狀況良好,須提高信用額度和延長信用期限的,的必須經「市場管理委員會」形成一致意見報請總經理批准後方可。
第十一條:客戶的信用額度和信用期限原則上每季度進行一次復核和調整,公司市場管理委員會應根據反饋的有關客戶的經營狀況、付款情況隨時予以跟蹤調整。
第三章:產品賒銷的管理
第十二條:在市場開拓和產品銷售中,凡利用信用額度賒銷的,必須由經辦業務員先填寫賒銷《請批單》,由業務經理嚴格按照預先每個客戶評定的信用限額內簽批後倉庫管理部門方可憑單辦理發貨手續;
第十三條:財務部門內主管應收帳款的會計每十天對照《信用額度期限表》核對一次債權性應收帳款的回款和結算情況,嚴格監督每筆帳款的回收和結算。超過信用期限10內仍未回款的,應及時通知主管的財務部門經理,由財務經理匯總並及時通知業務部門立即聯系客戶清收。
第十四條:凡前次賒銷未在約定時間結算的,除特殊情況下客戶能提供可靠的資金擔保外,一律不再發貨和賒銷。
第十五條:業務員在簽定合同和組織發貨時,都必須參考信用等級和授信額度來決定銷售方式,所有簽發賒銷的銷售合同都必須經主管業務經理簽字後方可蓋章發出。
第十六條:對信用額度在50萬元以上,信用期限在3個月以上的客戶,業務經理每年應不少於走訪一次;信用額度在100萬以上的信用期限在3個月以上的,除業務經理走訪外,主管市場的副總經理(在有可能的情況下總經理)每年必須走訪一次以上。在客戶走訪中,應重新評估客戶信用等級的合理性和結合客戶的經營狀況、交易狀況及時調整信用等級。
第四章:應收賬款監控制度
第十七條:財務部門應於月後5日前提供一份當月尚未收款的〈應收賬款帳齡明細表〉,提交給業務部門、主管市場的副總經理。由相關業務人員核對無誤後報經主管及總經理批准進行賬款回收工作。該表由業務員在出門收帳前核對其正確性,不可到客戶處才發現,不得有損公司形象;
第十八條:業務部門應嚴格對照〈信用額度表〉和財務部們報來的〈帳齡明細表〉,及時核對、跟蹤賒銷客戶的回款情況,對未按期結算回款的客戶及時聯絡和反饋信息給主管副總經理。
第十九條:業務人員在與客戶簽定合同或的協議書時,應按照《信用額度表》中對應客戶的信用額度和期限約定單次銷售金額和結算期限,並在期限內負責經手相關賬款的催收和聯絡。如超過信用期限者,按以下規定處理:
超過1-10天時,由經辦人上報部門經理,並電話催收;
超過11-60天時,由部門經理上報主管副總經理,派員上門催收, 並扣經辦人該票金額20%的計獎成績;
超過61-90天時,並經催收無效的,由業務主管報總經理批准後作個案處理(如提請公司法律顧問考慮通過法院起訴等催收方式),並扣經辦人該票金額50%的計獎成績;
第二十條:財務部門應於月後5日前向業務部門、主管市場的副總經理(總經理)提供一份當月尚未收款的《應收賬款帳齡明細表》,該表由相關業務人員核對後報經業務主管市場的副總經理(總經理)批准後安排進行賬款回收工作。
第二十一條:業務員在外出收帳前要仔細核對客戶欠款的正確性,不可到客戶處才發現數據差錯,有損公司形象。外出前需預先安排好路線經業務主管同意後才可出去收款;款項收回時業務員需整理已收的帳款,並填寫應收帳款回款明細表,若有折扣時需在授權范圍內執行,並書面陳述原因,由業務經理簽字後及時向財務交納相關款項並銷帳。
第二十二條:清收帳款由業務部門統一安排路線和客戶,並確定返回時間,業務員在外清收帳款,每到一客戶,無論是否清結完畢,均需隨時向業務經理電話匯報工作進度和行程。任何人不得借機遊山玩水。
第二十三條:業務員收帳時應收取現金或票據,若收取銀行票據時應注意開票日期、票據抬頭及其金額是否正確無誤,如不符時應及時聯系退票並重新辦理。若收匯票時需客戶背面簽名,並查詢銀行確認匯票的真偽性;如為匯票背書時要注意背書是否清楚,注意一次背書時背書印章是否與匯票抬頭一致,背書印章是否為發票印章。
第二十四條:收取的匯票金額大於應收帳款時非經業務經理同意,現場不得以現金找還客戶,而應作為暫收款收回,並抵扣下次帳款;
第二十五條:收款時客戶現場反映價格、交貨期限、質量、運輸問題,在業務許可權內時可立即同意,若在許可權外時需立即匯報主管,並在不超過3個工作日內給客戶以答復。如屬價格調整,回公司應立即填寫價格調整表告知相關部門並在相關資料中做好記錄;
第二十六條:業務人員在銷售產品和清收帳款時不得有下列行為,一經 發現,一律予以開除,並限期補正或賠償,嚴重者移交司法部門。
1、收款不報或積壓收款。
2、退貨不報或積壓退貨。
3、轉售不依規定或轉售圖利。
第五章:壞賬管理制度
第二十七條:業務人員全權負責對自己經手賒銷業務的賬款回收,為此,應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客戶進行訪問(電話或上門訪問,每季度不得少於兩次),訪問客戶時,如發現客戶有異常現象,應自發現問題之日起1日內填寫「問題客戶報告單」,並建議應採取的措施,或視情況填寫「壞帳申請書」呈請批准,由業務主管審查後提出處理意見,凡確定為壞帳的須報經主管市場的副總經理(總經理)批准後按相關財務規定處理。
第二十八條:業務人員因疏於訪問,未能及時掌握客戶的情況變化和通知公司,致公司蒙受損失時,業務人員應負責賠償該項損失25%以上的金額。(註:疏於訪問意謂未依公司規定的次數,按期訪問客戶者。)
第二十九條:業務部門應全盤掌握公司全體客戶的信用狀況及來往情況,業務人員對於所有的逾期應收帳款,應由各個經辦人將未收款的理由,詳細陳述於帳齡分析表的備注欄上,以供公司參考,對大額的逾期應收帳款應特別書面說明,並提出清收建議,否則此類帳款將來因故無法收回形成呆帳時,業務人員應負責賠償---%以上的金額。
第三十條:業務員發現發生壞帳的可能性時應爭取時效速報業務主管,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如客戶有其他財產可供作抵價時,徵得客戶同意立即協商抵價物價值,妥為處理避免更大損失發生。但不得在沒有擔保的情況下,再次向該客戶發貨。否則相關損失由業務員負責全額賠償。
第三十一條:「壞帳申請書」填寫一式三份,有關客戶的名稱、號碼、負責人姓名、營業地址、電話號碼等,均應一一填寫清楚,並將申請理由的事實,不能收回的原因等,做簡明扼要的敘述,經業務部門及經理批准後,連同帳單或差額票據轉交業務主管處理。
第三十二條:凡發生.壞帳的,應查明原因,如屬業務人員責任心不強造成,於當月份計算業務人員銷售成績時,應按壞賬金額的---%先予扣減業務員的業務提成。
第六章:應收賬款交接制度
第三十三條:業務人員崗位調換、離職,必須對經手的應收帳款進行交接,凡業務人員調崗,必須先辦理包括應收帳款在內的工作交接,交接未完的,不得離崗,交接不清的,責任由交者負責,交接清楚後,責任由接替者負責;凡離職的,應在30日向公司提出申請,批准後辦理交接手續,未辦理交接手續而自行離開者其薪資和離職補貼不予發放,由此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離職交接依最後在交接單上批示的生效日期為准,在生效日期前要交接完成,若交接不清又離職時,仍將依照法律程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第三十四條:業務員提出離職後須把經手的應收帳款全部收回或取得客戶付款的承諾擔保,若在一個月內未能收回或取得客戶付款承諾擔保的就不予辦理離職;
第三十五條:離職業務員經手的壞帳理賠事宜如已取得客戶的書面確認,則不影響離職手續的辦理,其追訴工作由接替人員接辦。理賠不因經手人的離職而無效。
第三十六條:「離職移交清單」至少一式三份,由移交、接交人核對內容無誤後雙方簽字,並監交人簽字後,保存在移交人一份,接交人一份,公司檔案存留一份;
第三十七條:業務人員接交時,應與客戶核對帳單,遇有疑問或帳目不清時應立即向主管反映,未立即呈報,有意代為隱瞞者應與離職人員同負全部責任;
第三十八條:公司各級人員移交時,應與完成移交手續並經主管認可後,方可發放該移交人員最後任職月份的薪金,未經主管同意而自行發放由出納人員負責;
第三十九條:業務人員辦交接時由業務主管監督;移交時發現有貪污公款、短缺物品、現金、票據或其他憑證者,除限期賠還外,情節重大時依法追訴民、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應收帳款交接後一個月內應全部逐一核對,無異議的帳款由接交人負責接手清收,(財務部應隨意對客戶辦理通訊或實地對帳,以確定業務人員手中帳單的真實性。);交接前應核對全部賬目報表,有關交接項目概以交接清單為准,交接清單若經交、接、監三方簽署蓋章即視為完成交接,日後若發現帳目不符時由接交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