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國資雜志

上海國資雜志

發布時間:2021-06-30 07:38:12

上海市國資委有那些刊物

也有個別省市的國資委主任由副省長兼任准確地說,不算政府組成部門。國資委主任一般都是正廳局級,國資委是市政府的特設機構,代表市政府履行國資監管職責。但現實中和政府組成部門幾乎是一樣的,有的省市的國資委黨委書記市省委常委

⑵ 上海國資的介紹

《上海國資》是由上抄海市國資委、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國盛集團聯合打造的專業財經媒體。依託強大的專家學者顧問團隊和采編團隊,為讀者提供豐富深刻的國資國企新聞資訊。經過十餘年的精耕細作,《上海國資》已經成長為中國國資運營管理領域最有影響力的雜志之一,2009年被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⑶ 羅新宇的介紹

1、男 ,現任《上海國資》雜志總編,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秘書長,上海市經濟學會中介專員委員會副主任;2、男,現任南京軍區機關醫院數字口腔中心醫師;3、男,漢族,1975年2月生於江西吉安,現任廣東省地理學會會員,中學一級教師,東華初級中學地理科科長。

⑷ 羅新宇的《上海國資》雜志總編

羅新宇男 《上來海國自資》雜志總編,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秘書長,上海市經濟學會中介專員委員會副主任。畢業於武漢大學,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湖南人。曾擔任中國青年報記者,新華社記者,《瞭望東方周刊》總編助理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會員部總經理。主要研究領域:國資國企改革、金融資本市場、公司治理、產權市
場,主編著作《國資新思維》、《企業並購實務》等。

⑸ 請問炒股看哪些報刊、雜志、書籍好

1、 了解股市知識:看《炒股必讀》《股市理論》。

2、掌握炒股理論:如:《道氏理論》《波浪理論》《電腦炒股入門》《精典技術圖例》《分析家籌碼實戰技法》《陳浩先生籌碼分布講義》。

3、看看分析邏輯:如:《投資智慧》《投資顧問》《證券分析邏輯》。

4、看看股市小說,培養心態:《大贏家》《股民日記》《風雲人生》。

5、閱讀大師書籍:如:黃家堅的《股市倍增術》;唐能通的《短線是銀》之一、之二、之三、之四;陳浩、楊新宇先生的《股市博奕論》《無招勝有招》。

⑹ 上汽包括哪些品牌

上汽包括的品牌:

1、榮威

榮威是上汽旗下的唯一的自主品牌,榮威的品牌是國產的,但是技術來源於之前收購的羅孚,羅孚是英國汽車品牌,上汽只是收購了技術,沒有收購品牌。

2、MG

MG跟榮威一樣,也是來源羅孚,2005年南汽收購英國MG羅孚汽車公司及其發動機生產分部,2007年,上汽又收購了南汽,也就一起收購了MG,嚴格意義上說,MG不能算是自主品牌。

3、上汽通用五菱

五菱神車,品牌是自主品牌,但是確實實實在在的合資公司,是由上汽、通用、柳州五菱共同組建的合資公司生產。

4、寶駿

寶駿是上汽通用五菱2010年創建的自主品牌,同五菱一樣,也是合資公司,通用汽車(中國)總裁甘文維將寶駿列為與雪佛蘭、別克、凱迪拉克並駕齊驅的通用在華的第四大品牌。

5、上汽大眾

上汽大眾以前叫上海大眾,成立於1985年,是上汽與德國大眾合資,上汽股份佔50%,德國大眾佔40%,大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佔10%。

6、上汽通用凱迪拉克

2004年6月7日,上海通用汽車發布凱迪拉克品牌,凱迪拉克是通用旗下的豪車品牌,代表車型:xts。

7、雪佛蘭

2005年上汽通用發布雪佛蘭品牌,目前國內已經成為雪佛蘭全球重要市場,代表車型:科魯茲 。

⑺ 建工集團屬於什麼單位

以上海建工集團為例,屬於國企。

海建工是上海國資中較早實現整體上市的企業。前身為創立於1953年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建築工程局,1994年整體改制為以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為資產母公司的集團型企業。1998年發起設立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10年和2011年,經過兩次重大重組,完成整體上市。

(7)上海國資雜志擴展閱讀:

上海建工己逐步形成了建築承包、相關工業、房產開發、市政基礎設施投資經營等產業板塊,近幾年,綜合營業額連續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自1998年起,連年進入美國《工程新聞紀錄》(ENR)雜志評選的「全球最大的225家國際工程承包商」的前50名。

公司通過內部歸並,公司現存全資子公司有七家,即:上海市第一建築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二建築有限公司、上海市第四建築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五建築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七建築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建工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⑻ 找個國企改革方面的專家,有推薦的嗎

專家不太認識,給你推薦下這方面的書和影視吧

《國企改革三十年》作者:湖南人民出版內社總編室主任容 許久文
《經濟中國:國企改革》(劉永佶)ISBN: 9787513619196 出版時間: 2013-01-01
《國企改革三十年親歷記》作者:宗寒 著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06-01
《國企改革與國資監管》周刊
紀錄片《國企備忘錄》
《國企》雜志

⑼ 張學森的主要論文

1. 《談國際商事仲裁協議》,載《法律與社會》,1996年第1期。
2. 《國際冒牌貨貿易的法律問題》,載《經濟與法》,1996年第8期,第22-25頁。
3. 《論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地位》,載《寧波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第112~120頁。據該文修改成文的論文《論世界貿易組織的幾個法律問題》,於1996年11月獲華東政法學院「第三屆韜奮學術節」優秀論文一等獎。
4. 《論大陸架劃界爭議中的公平原則》,載華東政法學院研究生學報《法學研究生》雜志,總第16期,第32~35頁。
5. 《淺談國際貿易中冒牌貨之法律問題》,載黑龍江省法學所主辦《法學與實踐》雜志,1996年第6期(總第72期),第15~18頁。
6. 《美國商業銀行法的新發展》,載上海市法學會主辦《上海法學研究》雜志,1996年第6期(總第89期)「外國法制」專欄,第45~47頁。
7. 《國際保理及其在國際貿易中應用的法律問題》,載華東政法學院研究生學報《法學研究生》雜志,第19期(1996年冬季號),第54~60頁。
8. 《證券糾紛案件的新特點》,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7月22日。
9. 《國外投資銀行業:發展特點及其借鑒》,載國家對外經貿合作部主辦《國際經濟合作》雜志,1997年第2期(總第134期)「國際金融」專欄,第48~51頁。
10. 《「其士」內幕交易案審結,香港證監會以敗訴告終》,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7月25日。
11. 《海外官司獲勝,國內債務難償——海虹控股有關公告的情況分析》,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7月31日第1版。
12. 《基礎已經奠定,架構已經形成——析我國會計師從事證券業務有關法規》,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3日。
13. 《透支糾紛是非曲直可斷定》,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6日。
14. 《品牌不能亂喊價,無形資產評估必須依法進行》,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10日。
15. 《陳年老帳怎麼算,解放前「老股票權益申領須依法行事》,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15日。
16. 《國有股權管理的配套法規》,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0日,第1版。
17. 《規范國有股東行為,推動股份公司發展》,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1日,第1版。
18. 《亦喜亦憂談質押——關於上市公司法人股股權質押的法律思考》,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1日。
19. 《談香港加快處理內幕交易案》,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3日。
20. 《國有股權益不容侵害》,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9日。
21. 《連環糾紛尚未了,質押擔保接踵來——析讓人眼花繚亂的法人股「運作」》,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日。
22. 《法律意識增強,行為更須規范——中國上市公司中報述評》,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16日
23. 《遵守自律規范,推動市場發展——談〈全國保險業公約〉的啟示》,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0日。
24. 《保障市場健康發展的有力武器——談新刑法實施對證券市場規范化建設的意義》,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8日,第1版。
25. 《貫徹罪行法定原則——析新刑法中有關「證券犯罪」的條款》,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8日,第1版。
26. 《如何認定證券犯罪》,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8日,第1版。
27. 《糾紛初審結,分歧未消除——寧波華通500萬股法人股股權爭議雙方均稱將上訴》,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1日。
28. 《抓住機遇,難中求進——析我國國企改革面臨的突出矛盾和焦點》,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5日第1版。
29. 《聯交所規范公司運作不手軟,21家上市公司被停牌》,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7日。
30. 《既是穩定調節器,又是發展推動力——析投資基金對我國資本市場的促進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12日,第1版。
31. 《牽線搭橋,功不可沒——談證券商載我國證券市場上的積極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19日第1版。
32. 《建章立規重治理——析我國部分省市規范股份公司運作的做法》,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20日第1版。
33. 《有突破才有發展——談上市公司業務突破對其發展的促進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26日第1版。
34. 《用好證券市場的「殼」資源——上市公司「換殼」對市場發展的積極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2日,第1版。
35. 《股份合作制不是過渡形式》,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7日。
36. 《股權轉讓緣何日趨活躍》,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8日,第1版。
37. 《積極探索股票案件審判工作》,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12日。
38. 《健全法規,規范行為——關於上市公司股權運作與轉讓的法律思考》,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13日。
39. 《股權運作,規范現行——中國第一次規范上市公司股權運作研討會綜述》,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16日。
40. 《企業投融資效率亟待提高》,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2月3日。
41. 《股市投資須防盜》,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2月25日。
42. 《引入投資銀行機制,推動證券公司發展》,載福建省政府辦公廳主管,對外開放辦及特區辦主辦《開放潮》雜志,1998年第3期(總第27期)第36~37頁。
43. 《關於完善我國股份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法律思考》,載《上海投資》雜志,1998年第九期(總第123期)「法苑」專欄,第59~62頁。
44. 《資產重組:上市公司主業大轉換透視》,載上海市國資委主辦《上海國資》雜志,1998年第5期「財經廣場」專欄,第17~21頁。
45. 《日益活躍的股權轉讓原因透析》,載《上海國資》雜志,1998年第5期,第22~24頁。
46. 《發展直接融資此其時矣――關於提高我國企業投融資效率的思考》,載《上海國資》雜志,1998年第10期「財經廣場」專欄,第23~27頁。
47. 《期貨公司越權平倉改單,法院判承擔賠償兼堂費》,載《香港商報》1998年11月20日B6版。
48. 《期貨市場國際規范的新發展》,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49. 《GLOBEX及其法律意義》,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50. 《國際期貨市場法律規制的歷程、現狀和原則》,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
51. 《英國期貨市場的立法與自律監管》,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
52. 《日本期貨立法的特點》,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53. 《美國期貨立法探析》,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54. 《證券法對外資股市場的影響》,載《香港商報》1999年1月7日,第D1版。
55. 《歐元:How do you do? 》,載《上海國資》雜志,1999年第1期第43~46頁。
56. 《透視香港創業板市場――高科技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的新途徑》,載《開放潮》雜志,1999年第4期「關注金融」專欄,第19~21頁。
57. 《中國大陸設立創業板市場的障礙與對策》,載辦《開放潮》雜志,1999年第5期第35~37頁。
58. 《產業投資基金規范發展引人關注》,載《上海證券報》1999年10月19日。
59. 《香港二板市場「特別快車」》,載《上海國資》,1999年第10期,第頁。
60. 《創業板,香港的「那斯達克」? 》,載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環球企業家》雜志1999年第11期。
61. 《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載《開放潮》雜志,1999年第6期(總第36期),「特別欄目」「加入世貿組織:影響分析及前景展望」,第25~26頁。
62. 《中國證券市場直面入世沖擊波》,載《上海國資》雜志,2000年第1期,第42~45頁。
63. 《發揮監督功能 規范市場運行——論證券新聞與證券法制的辯證關系》,載《中國記者》雜志,2000年第3期。
64. 《中國信託業的創新與發展》,載《上海證券報》2001年3月26日第1版。
65. 《信託業迎來發展新契機》,載《上海證券報》2001年3月26日。
66. 《網上證券交易推動證券服務邁向更高層次》,與孫克任博士合作,載《上海國資》,2001年第2期,第40-42頁。
67. 《新股發行的市場化及其影響》,與孫克任博士合作,載《上海國資》,2001年第7期,第27-30頁。
68. 《詢價制是否帶來市場博弈新格局》,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2月2日。
69. 《法律環境堪成有利,信託公司直面外資參股》,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7日。
70. 《信託業務創新有制度優勢》,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7日。
71. 《證券法修改應注意與公司法協調》,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9日第8版。
72. 《2005:信託機構厲兵秣馬》,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11日。
73.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法律問題研究》,獨著,10000字,上海經濟法論壇2006年首屆年會論文,大會宣讀,2006年7月15日。
74. 《構造我國金融期貨法律體系》,獨著,8000字,載《國際金融報》2006年8月17日第六版「論壇」專刊整版;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投資與證券》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第104-108頁。
75. 《國外證券稅制發展特點及其借鑒》,獨著,10000字,上海市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財稅法學理論研討會核心論文,2006年11月18日大會宣讀;刊載於《東方財稅法研究》(2007),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版,載第88-100頁。
76. 《論金融期貨交易所及其獨占權制度》,獨著,4000字,載《金融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1期,第45-47頁。
77. 《關於財經院校法學人才培養的幾個問題》,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承辦「財經院校法學人才培養模式研討會」主題評論,2007年5月24-25日,山西太原。
78.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十大法律問題研究》,載陳大鋼主編《創新型國家與經濟法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22-134頁。
79. 《中國法律翻譯的回顧與建議》,獨著,13000字,上海市浦東新區翻譯協會2009年年會暨第二屆浦東翻譯論壇—「翻譯推動浦東法治化進程國際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for Legal Translation and the Rule of Law)主題發言論文,2008年9月20日。
80. 《金融法若干術語的英漢翻譯與應用研究》,獨著,12000字,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第60-67頁。
81. 《商事調解及其在金融糾紛解決中的應用》,獨著,8000字,為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調解中心2009年商事調解員大會撰寫的論文,2009年6月18-19日。
82. 《金融監管及其國際化的法律問題》,獨著,17000字,中國國際法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學術論文,2009年6月20-21日於華東政法大學及上海銀河賓館。
83.《研討金融法治建設,普及金融法律知識》,獨著,7000字,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84.《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優化法制環境研究》,獨著,12000字,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暨「中國城市金融法治論壇」學術論文,載中國法學會、同濟大學《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暨中國城市金融法治論壇論文集》(上)第1-12頁。
85.《WTO體制下大中華經濟區的法律問題》,獨著,12000字,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86. 《關於我國財經類高校產學研合作模式的思考與建議——以上海金融學院產學研開放式合作與管理為視角的研究》,獨著,18000字,被2010年全國高等財經教育分會舉辦了首屆「中國高等財經教育論壇」採用,編入其年刊《高等財經教育研究》,於2011年4月由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
87.《關於浦東新區科普國際交流平台建設的思考與建議》,吳大器、丁海濤、張學森 合著,12000,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閱讀全文

與上海國資雜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陳偉的股票 瀏覽:977
樂點點融資 瀏覽:38
山西汾酒股票吧 瀏覽:397
中國企業債券融資 瀏覽:1
我的信託網 瀏覽:559
中國銀行與信託 瀏覽:161
外匯管理政策考試 瀏覽:561
廈門中信信託 瀏覽:380
馬鞍山住房貸款銀行利率 瀏覽:10
怎麼看外匯k線圖 瀏覽:2
下列不屬於金融資產 瀏覽:151
周末去哪兒融資 瀏覽:365
新日股票吧 瀏覽:363
西亞信託么司 瀏覽:570
微信理財只限 瀏覽:346
長期應付款融資租賃 瀏覽:874
外匯申請是為什麼 瀏覽:482
危廢融資計劃 瀏覽:973
應該買什麼樣的股票 瀏覽:656
銀行保險理財可靠嗎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