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央銀行相對獨立性的意義
復制的,不知是否有益:
首先,外國學者在對發達國家戰後長期高通脹現象進行大量分析之後發現,一方面,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指數與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負相關關系,而另一方面,中央銀行獨立性指數與實際經濟增長率之間則不存在相關關系。這也就是說,中央銀行的獨立性越小,通貨膨脹率就越高;反之,中央銀行獨立性越大,通貨膨脹率就越低;但是,無論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大小與否,其對於經濟增長率的高低則無明確影響。因此,為了實現物價和宏觀經濟的穩定,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運營的獨立性至關重要,這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尤顯突出。其次,從各國實踐來看,就連過去最為保守、中央銀行獨立性最差的一些發達國家或東亞國家,如英國、日本和韓國等,在經歷了大的金融沖擊或金融危機以後,都紛紛加快推進金融改革,而這些國家在金融改革過程中,又都把加強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放在了首位。
經過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兩次大的改革,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在獨立執行貨幣政策方面較之計劃經濟時期已經有了較大進步,也取得了明顯效果,這突出地表現在90年代中期以後對通貨膨脹的有效治理上。我們也應當看到,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的中央銀行在獨立執行貨幣政策方面,盡管地方政府的直接干預已經被基本杜絕,但是間接干預依然變相存在。並且,一些中央政府部門對於中央銀行仍然存在變相干預。而在貨幣政策決策方面,中央銀行不僅缺乏應有的獨立性,在操作上也缺乏規范和透明。總之,沒有中央銀行的獨立性,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的穩定就得不到保證。
一個值得注意的新情況是,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外國政府將會不斷向我國政府施加各種壓力,要求我人民幣實行人為升值。這方面已有日本的前車之鑒。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達國家通過著名的「廣場協議」,聯手向日本施壓,脅迫日本政府人為推動日元升值。由於當時日本的中央銀行缺乏應有的獨立性,處於日本政府直接控制之下的日本銀行不得不順其要求,推行日元升值政策。在日元大幅度升值以後,日本銀行又不得不採取放鬆銀根等措施以應對「園高蕭條」 ,最終釀成泡沫經濟的惡果,其惡果至今未除。事實上,最近這種苗頭已經出現,日前,日本一些官方人士已在發言中將日本經濟不景氣歸罪於中國商品競爭力的提高,又將中國商品競爭力的提高歸罪於人民幣的低估。
回答者:f77917 - 榜眼 十二級 1-5 21:46
㈡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是如何體現的
匯率自由化
資本開發自由
還有中央銀行獨立是現在的國家的金融基本政策
首先,外國學者在對發達國家戰後長期高通脹現象進行大量分析之後發現,一方面,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指數與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負相關關系,而另一方面,中央銀行獨立性指數與實際經濟增長率之間則不存在相關關系。這也就是說,中央銀行的獨立性越小,通貨膨脹率就越高;反之,中央銀行獨立性越大,通貨膨脹率就越低;但是,無論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大小與否,其對於經濟增長率的高低則無明確影響。因此,為了實現物價和宏觀經濟的穩定,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運營的獨立性至關重要,這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尤顯突出。其次,從各國實踐來看,就連過去最為保守、中央銀行獨立性最差的一些發達國家或東亞國家,如英國、日本和韓國等,在經歷了大的金融沖擊或金融危機以後,都紛紛加快推進金融改革,而這些國家在金融改革過程中,又都把加強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放在了首位。
經過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兩次大的改革,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在獨立執行貨幣政策方面較之計劃經濟時期已經有了較大進步,也取得了明顯效果,這突出地表現在90年代中期以後對通貨膨脹的有效治理上。我們也應當看到,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的中央銀行在獨立執行貨幣政策方面,盡管地方政府的直接干預已經被基本杜絕,但是間接干預依然變相存在。並且,一些中央政府部門對於中央銀行仍然存在變相干預。而在貨幣政策決策方面,中央銀行不僅缺乏應有的獨立性,在操作上也缺乏規范和透明。總之,沒有中央銀行的獨立性,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的穩定就得不到保證。
一個值得注意的新情況是,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外國政府將會不斷向我國政府施加各種壓力,要求我人民幣實行人為升值。這方面已有日本的前車之鑒。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達國家通過著名的「廣場協議 」,聯手向日本施壓,脅迫日本政府人為推動日元升值。由於當時日本的中央銀行缺乏應有的獨立性,處於日本政府直接控制之下的日本銀行不得不順其要求,推行日元升值政策。在日元大幅度升值以後,日本銀行又不得不採取放鬆銀根等措施以應對「園高蕭條」 ,最終釀成泡沫經濟的惡果,其惡果至今未除。事實上,最近這種苗頭已經出現,日前,日本一些官方人士已在發言中將日本經濟不景氣歸罪於中國商品競爭力的提高,又將中國商品競爭力的提高歸罪於人民幣的低估。
㈢ 如何理解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七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依法獨立執行貨幣政策、履行職責、開展業務,不受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中央銀行獨立性問題的提出,最早是要使其與一般商業銀行相對脫離,不以營利為目的,而專注於中央銀行業務。但隨著國家對中央銀行影響和干預的加強,中央銀行日益淪為「政府的工具」以至於其固有的職能難以實現。因此,目前各國中央銀行的獨立性主要是強調中央銀行與政府之間的相對獨立。
在我國,中國人民銀行的獨立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依法獨立執行貨幣政策,履行職責,開展業務,不受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第二,中國人民銀行除年度貨幣供應量、利率、匯率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重要事項以外的有關貨幣政策事項做出的決定,報國務院備案即可。第三,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第四,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貸款,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貸款,但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除外。第五,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履行職責的需要設立分支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對分支機構實行集中統一領導和管理。中國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授權,負責本轄區的金融工作,承辦有關業務,其職責履行不受地方政府的干預。第六,中國人民銀行應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有關貨幣政策情況和金融管理情況。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在法律地位上既具有行政隸屬性,又具有相對獨立性,體現了它與政府其他部門的區別。
我國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向市場經濟運行模式的轉換,人們對中央銀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特別是中國人民銀行獨立行使中央銀行的職能以來,其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新法的頒布實施,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的地位將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提高,並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法律對中國人民銀行地位的確定,對保障中國人民銀行制定貨幣政策的科學性、權威性,創造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保障金融體系的健康運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㈣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作為特殊的金融機構,是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其在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機構進行服務和調控時又不能不考慮貨幣經濟本身自有的運行規律,因而它不能完全聽命於政府,須保持一定程度的獨立性; 其次,中央銀行和政府的任務是有所側重的,這樣就使中央銀行和政府在宏觀經濟目標的選擇上並不一定在任何條件下、任何時期都保持一致。基於政府的職責以及政治因素的影響,政府行為的出發基點往往是促進經濟增長,而這極有可能誘發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的現象發生。而央行的首要目標則是遵循貨幣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保持本國貨幣幣值的穩定。盡管現代中央銀行衍生了一系列其他宏觀經濟管理職能,但穩定幣值始終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並且越來越多的國家傾向於把穩定幣值作為其中央銀行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標。亦正是通過中央銀行穩定幣值的功能的實現,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制約政府過熱的經濟決策行為,起到經濟穩定器、制動器的作用。而這一切的實現,都以中央銀行具有較高的相對於政府的獨立性作為前提。
㈤ 中央銀行相對獨立性的含義和必要性
中央銀行獨立性,是指法律賦予中央銀行在國民經濟宏觀調控體系中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進行金融監管
與調控的自主權,以及為確保自主權的有效行使而採取的相關法律措施。其內容主要由兩部分完成,一是中央
銀行自主權(法定職權)的立法界定;二是中央銀行在行使自主權時受制於其他法律主體的程度,亦即要處理
中央銀行和其他法律主體(尤其是政府)之間的關系。從一定意義上講,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問題就是中央銀行
法律地位的確定問題。
中央銀行獨立性問題的提出,首先是由中央銀行的性質決定的。中央銀行作為政府的銀行、金融監管的銀
行,體現了其國家機關的性質,因此,它必須接受政府的一定程度的管制。但它同時又是特殊的金融機構,是
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其在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機構進行服務和調控時又不能不考慮貨幣經濟本
身自有的運行規律,因而它不能完全聽命於政府,須保持一定程度的獨立性;其次,中央銀行和政府的任務是
有所側重的,這樣就使中央銀行和政府在宏觀經濟目標的選擇上並不一定在任何條件下、任何時期都保持一致
。基於政府的職責以及政治因素的影響,政府行為的出發基點往往是促進經濟增長,而這極有可能誘發通貨膨
脹和經濟過熱的現象發生。而央行的首要目標則是遵循貨幣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保持本國貨幣幣值的穩定。
盡管現代中央銀行衍生了一系列其他宏觀經濟管理職能,但穩定幣值始終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並且越來越多的
國家傾向於把穩定幣值作為其中央銀行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標。亦正是通過中央銀行穩定幣值的功能的實現
,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制約政府過熱的經濟決策行為,起到經濟穩定器、制動器的作用。而這一切的實現,都以
中央銀行具有較高的相對於政府的獨立性作為前提。質言之,中央銀行的性質、穩定幣值與制衡政府過熱經濟
政策的職能,是中央銀行需要具備獨立性的基本原因。
那麼,怎樣衡量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呢? 存在有不同的方法, 早在1980年,英國考察金融機構職能委員會
是從以下五個方面評判中央銀行獨立性的:(1)它歸誰所有,是私有還是國有;(2)它的總裁與理事的職權
及其任命與任期;(3 )它在執行貨幣政策方面有哪些法定職責,履行這些職責時是否受政府支配,雙方有矛
盾時如何解決;(4 )它同政府有關部門是否有人員交換或人員之間的聯系,政府在中央銀行理事會中有無直
接代表;(5)它是否直接向議會匯報工作。(註: 《考察金融機構職能委員會報告》,英國文書局,1980年
6月。)
1990年1月, 在北京舉行的國際中央銀行研討會指出:「中央銀行獨立性的具體體現是,它必須獨享貨幣
發行權;發行貨幣根據經濟的客觀需要而不受財政透支的干擾;能獨自解決嚴重的通貨膨脹而無須向財政部報
告自己的工作;重大決策不是由某一部門或個人決定,而由中央銀行理事會決定;享有充分的權力對金融系統
進行監督和管理;擁有資金來源與運用的支配權而不依賴財政撥款。」(註:參見中國人民銀行、國際貨幣基
金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編:《宏觀經濟管理中的中央銀行》,第120頁。)
1994年,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威廉·麥克多諾在其所著的《一個民主國家中獨立的中央銀行——聯
邦儲備委員會的經驗》一文中提出的標準是:(1 )中央銀行在制定和實施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方面對政
府享有多大程度的自由;(2 )任命和撤銷中央銀行領導人的程序;(3)中央銀行籌措資金的方法是否依賴政
府或議會的撥款。
上述標准雖然各有道理,但都是在特定的時期針對特定的目標而言的,因而是不全面的。筆者認為,中央
銀行獨立性的衡量標准應有四個標准:(1)職能獨立性標准, 即中央銀行能否獨立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如
何解決貨幣政策與政府其他宏觀經濟政策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能否抵禦財政透支及其他不合理的融資要求,能
否獨立進行金融監管。(2)組織獨立性標准,即中央銀行是否隸屬於政府或政府的有關部門,其內外組織機構
與政府及政府有關部門的關聯程度。(3 )人事獨立性標准,即中央銀行的主要領導人的任期、任命、組成及
罷免是否由政府批准和決定,有無政府人員的兼職和滲透。(4)經濟獨立性標准, 即中央銀行是否依賴於財
政撥款,有沒有可供獨立支配的財源。上述四項標准中,第一項標準是確權性標准,亦即確定中央銀行的法定
職權,而後三項標準是保障性標准,是為確保中央銀行法定職權自主行使的多方面的制度安排。
㈥ 簡述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中央銀行是一國金融體系的核心,不論是某家大商業銀行逐步發展演變成為中央銀行,比如英國,還是政府出面直接組建成立中央銀行,比如美聯儲,都具有「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三個特性。
各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的產生是為了解決商業銀行所不能解決的問題。中央銀行獨立性,一般就是指中央銀行在履行制定與實施貨幣職能時的自主性。費雪(Fischer)把中央銀行獨立性劃分為目標的獨立性與手段的獨立性兩個方面。
《中國人民銀行法》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了中國人民銀行的法律地位,即「中國人民銀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這些規定確立了其具有相對獨立性。
(6)中央銀行獨立性分析擴展閱讀
四種央行獨立性模式:
1、美國模式,直接對國會負責,較強的獨立性。美國1913年《聯邦儲備法》建立的聯邦儲備系統行使制定貨幣政策和實施金融監管的雙重職能。美聯儲(FED)實際擁有不受國會約束的自由裁量權,成為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部門」;
2、英國模式,名義上隸屬財政部,相對獨立性。盡管法律上英格蘭銀行隸屬於財政部,但實踐中財政部一般尊重英格蘭銀行的決定,英格蘭銀行也主動尋求財政部支持而相互配合。1997年格蘭銀行事實上的獨立地位向第一種模式轉化;
3、日本模式,隸屬財政部,獨立性較小。大藏大臣對日本銀行享有業務指令權、監督命令權、官員任命權以及具體業務操作監督權,但是1998年4月日本國會通過了修正《日本銀行法》以法律形式確認中央銀行的獨立地位,實現向第一種模式轉化;
4、中國模式,隸屬於政府,與財政部並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
㈦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匯率自由化
資本開發自由
還有中央銀行獨立是現在的國家的金融基本政策
首先,外國學者在對發達國家戰後長期高通脹現象進行大量分析之後發現,一方面,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指數與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負相關關系,而另一方面,中央銀行獨立性指數與實際經濟增長率之間則不存在相關關系。這也就是說,中央銀行的獨立性越小,通貨膨脹率就越高;反之,中央銀行獨立性越大,通貨膨脹率就越低;但是,無論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大小與否,其對於經濟增長率的高低則無明確影響。因此,為了實現物價和宏觀經濟的穩定,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運營的獨立性至關重要,這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尤顯突出。其次,從各國實踐來看,就連過去最為保守、中央銀行獨立性最差的一些發達國家或東亞國家,如英國、日本和韓國等,在經歷了大的金融沖擊或金融危機以後,都紛紛加快推進金融改革,而這些國家在金融改革過程中,又都把加強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放在了首位。
經過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兩次大的改革,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在獨立執行貨幣政策方面較之計劃經濟時期已經有了較大進步,也取得了明顯效果,這突出地表現在90年代中期以後對通貨膨脹的有效治理上。我們也應當看到,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的中央銀行在獨立執行貨幣政策方面,盡管地方政府的直接干預已經被基本杜絕,但是間接干預依然變相存在。並且,一些中央政府部門對於中央銀行仍然存在變相干預。而在貨幣政策決策方面,中央銀行不僅缺乏應有的獨立性,在操作上也缺乏規范和透明。總之,沒有中央銀行的獨立性,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的穩定就得不到保證。
一個值得注意的新情況是,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外國政府將會不斷向我國政府施加各種壓力,要求我人民幣實行人為升值。這方面已有日本的前車之鑒。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達國家通過著名的「廣場協議」,聯手向日本施壓,脅迫日本政府人為推動日元升值。由於當時日本的中央銀行缺乏應有的獨立性,處於日本政府直接控制之下的日本銀行不得不順其要求,推行日元升值政策。在日元大幅度升值以後,日本銀行又不得不採取放鬆銀根等措施以應對「園高蕭條」 ,最終釀成泡沫經濟的惡果,其惡果至今未除。事實上,最近這種苗頭已經出現,日前,日本一些官方人士已在發言中將日本經濟不景氣歸罪於中國商品競爭力的提高,又將中國商品競爭力的提高歸罪於人民幣的低估。
㈧ 中央銀行獨立性的意義
近年來,加強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已成為全球的一種共識和趨勢。
首先,外國學者在對發達國家戰後長期高通脹現象進行大量分析之後發現,一方面,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指數與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負相關關系,而另一方面,中央銀行獨立性指數與實際經濟增長率之間則不存在相關關系。這也就是說,中央銀行的獨立性越小,通貨膨脹率就越高;反之,中央銀行獨立性越大,通貨膨脹率就越低;但是,無論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大小與否,其對於經濟增長率的高低則無明確影響。因此,為了實現物價和宏觀經濟的穩定,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運營的獨立性至關重要,這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尤顯突出。其次,從各國實踐來看,就連過去最為保守、中央銀行獨立性最差的一些發達國家或東亞國家,如英國、日本和韓國等,在經歷了大的金融沖擊或金融危機以後,都紛紛加快推進金融改革,而這些國家在金融改革過程中,又都把加強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放在了首位。
經過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兩次大的改革,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在獨立執行貨幣政策方面較之計劃經濟時期已經有了較大進步,也取得了明顯效果,這突出地表現在90年代中期以後對通貨膨脹的有效治理上。我們也應當看到,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的中央銀行在獨立執行貨幣政策方面,盡管地方政府的直接干預已經被基本杜絕,但是間接干預依然變相存在。並且,一些中央政府部門對於中央銀行仍然存在變相干預。而在貨幣政策決策方面,中央銀行不僅缺乏應有的獨立性,在操作上也缺乏規范和透明。總之,沒有中央銀行的獨立性,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的穩定就得不到保證。
一個值得注意的新情況是,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外國政府將會不斷向我國政府施加各種壓力,要求我人民幣實行人為升值。這方面已有日本的前車之鑒。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達國家通過著名的「廣場協議」,聯手向日本施壓,脅迫日本政府人為推動日元升值。由於當時日本的中央銀行缺乏應有的獨立性,處於日本政府直接控制之下的日本銀行不得不順其要求,推行日元升值政策。在日元大幅度升值以後,日本銀行又不得不採取放鬆銀根等措施以應對「園高蕭條」 ,最終釀成泡沫經濟的惡果,其惡果至今未除。事實上,最近這種苗頭已經出現,日前,日本一些官方人士已在發言中將日本經濟不景氣歸罪於中國商品競爭力的提高,又將中國商品競爭力的提高歸罪於人民幣的低估。
㈨ 何謂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其內涵包括哪些內容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主要是指中央銀行制定貨幣政策不受到政府的影響。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比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銀行與政府的關繫上,這一關系包括兩層含義:
其一是中央銀行應對政府保持一定的獨立性。
其二是中央銀行對政府的獨立性是相對的。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