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虹橋機場大,還是浦東機場大
浦東是最大的不僅因為他是國際機場而且還是(包括港、澳、台)三大國際機場之一虹橋機場擴建工程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和飛機起降量30萬架次設計建設。
浦東機場新,浦東機場大,浦東機場跑國際航班的,虹橋機場只跑國內航班。
當然浦東啦。不過太遠了,而且諾大的候機廳,辦國內航線的只佔一個角,很擁擠,典型洋奴設計。而且因為航站樓很龐大,(國內航班)下飛機後要經過漫長的步行才能到達出口,然後再步行數百米才能到磁浮。
2. 求問顧問手記:機場的非航業務怎麼做(一)
比如A 機場,作為西南的一個地方支線機場,隨省級集團公司融入國內三大機場集團公司之一。 同時正藉助這個大型機場集團的良好平台,不但代還清借款,而且,審慎的投資管理和嚴格的財務管理將機場營運管理提高了一個檔次,減虧甚多。根據機場集團「主輔剝離,協調發展,面向市場,專業經營」的原則,A機場對輔業進行重組整合,按不同業務領域成立專業化公司,實現非航業務資源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扶持、培養一批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專業化公司。其中,這家大型機場集團公司還幫助A機場所在的省級集團公司共同出資組建餐飲、商貿、廣告3個專業化公司。 但一年多過去了,A機場的非航業務並沒有起色。包括廣告在內的輔業進展緩慢。成本壓力導致他們詢問咨詢公司,以求得答案。 作為顧問,筆者並不認為這是個獨立的咨詢問題。A機場的問題其實是整個行業都面臨的困境。 與香港機場對比。香港機場非航空收入達到38.08億港元,占當期全部收入的51.1%。這些收入絕大部分來自於對機場商業和其他業務實施的特許經營收入。而浦東機場單位航班的航空性收入與香港機場相當,但單位航班帶來的非航收入不足香港機場的1/4;而首都機場2005年旅客吞吐量甚至高於香港機場,但非航收入也僅為香港機場的1/4。這直接拖累了這些機場的收益。
機場業務構成
機場由於其特定的業務和設施、設備要求,存在一次性投入大的特點,按目前的價格水平,新建一個機場,少則幾個億,多則百多億元。機場作為基礎設施,是一個地區的門戶和形象,由於其建設是按照遠期規劃目標規劃設計,近期內客流量不可能快速達到這個目標,其效益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得以實現,因此機場又存在回收期長的特點。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收入自然成為重中之重的問題。 從機場功能角度看,機場是由飛行區、航站區和延伸區構成。 飛行區是指飛機的活動地區,包括跑道、滑行道和機坪。飛行區的一切工作是圍繞飛機活動而進行的。飛行區投資收益的取得只能通過向航空公司收取起降服務費,雖然有明顯的壟斷性,但是為保證整個民航業的正常運轉,各國政府對起降服務費都有價格限制,我國也對飛機起降服務收費標准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飛行區的起降服務收入往往不能彌補初始投資的折舊、運行維護費用等成本。飛行區具有明顯的公益性的特點。況且這筆收入的不可控因素太多。 航站區包括航站樓、貨運中心等,主要是為旅客、貨郵運輸服務。其中候機樓內商貿及廣告收入是非航收入的主體。顧名思義,非航業務是與航空業務想對應的。由於有穩定的客流,商貿及廣告收益十分可觀。對機場而言,航站區是盈利性很強的優質資產,可取得良好的投資收益。 延伸區指由機場運行所派生的停車場、商貿、娛樂、物流設施等。從這個意義上看,機場的功能已明顯超出空運業的范疇。機場更多的是承擔「服務的整合者」的角色。 後兩者中與航空業務無關的部分,整理起來,我們發現是整個機場收入中機場唯一擁有控制權的,也成為對收入渴求的各個機場眼中的救命稻草。 非航業務六駕馬車
我們總結了包括CAM在內的多家機場管理公司發現,非航業務收入有6部分組成:地面交通集散地(停車場、物流園區)、候機樓商貿(多為特許經營)、辦公場所、貴賓廳、IT、廣告。
地面交通集散地——一般多為停車場收入,近幾年來,物流園區也開始貢獻價值。 候機樓商貿——多為採用招標的方式選定的候機樓內的商店、餐廳、酒吧以及機場內的酒店、汽車租賃、航空配餐、行李分檢公司、貨運代理等的租金。不過國際的經驗顯示,並不是誰報價最高誰就中標,因為投標者的素質、服務水平、商品價格的合理性等因素對機場的形象和利益都有著影響。因此多在招標前由機場事先遴選出服務水準合格的投標人參加競標,通過競爭選出對機場更為有利的投標者,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 在租金的收取上機場與參與機場商業經營的客戶之間的契約關系都較為靈活:有的按佔地面積收取固定租金;有的按銷售額的一定比例提成;有的客戶的產品則採取試銷的方式只收取少量的保證金;對於少數確實經營有困難的經營者機場主動給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 不過同時機場(如曼徹斯特、戴高樂)嚴格規定候機樓內所有商品的價格不得高於市區同類的價格,以確保機場的商業競爭力;同時,爭取更多聲譽好的品牌公司進入候機廳,這樣不僅能防止商業暴利, 而且也能給機場帶來良好的商機。 辦公場所——在候機樓對外租賃的除了商業鋪位外,還有為航空公司和其他辦公單位提供的辦公間、會議和商務活動使用的辦公套房(suite)(有些公司把它租賃下來從事這一活動),以及設施設備齊全的會議廳。像白雲和香港新機場內的辦公場所地價都超過了市中心的價格。 貴賓廳——在機場除了有航空公司為頭等艙和商務艙的客人提供服務的貴賓廳外,部分機場也會為所有旅客提供有償服務的貴賓廳。不同的貴賓廳有不同的服務功能。一般提供有償服務的貴賓廳雖面積不大,但功能很全,即辦公、休息、餐飲,工作人員可同時為不同需求的旅客提供不同的服務側重,使貴賓廳高效地運轉。澳門機場和新加坡機場的貴賓廳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IT—— 由於信息技術(IT)與機場服務需求質量特性中的功能性、安全性、時間性和舒適性等密切相關,因此在機場被廣泛的運用,大部分的機場內企業都租用可能由專門IT公司開發的系統。例如:機場的商店管理者通過候機樓各商戶的計算機收費結算網路系統,及時掌握商戶的的商業運作動態。像AMT有個合作夥伴就是專門為澳門機場服務的信息公司。 廣告——這塊有點代表中國國情。因為沒有哪個國家的機場管理公司的廣告收入占非航業務收入有國內的機場集團高。但不可否認這是塊大蛋糕。甚至在國內,一提高非航業務就基本默認為在談機場的廣告。 和戶外媒體處於形成寡頭格局的關鍵時期相似,機場媒體領域同樣處在大規模整合的前期,要麼主動整合,要麼成為整合對象:本土公司躍躍欲試,上海、廣州、西安等機場媒體公司都希望藉助各自的資源基礎進行擴張。 目前,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寧波、溫州等地,機場廣告營業額約13015萬元,其中上海8692萬元。長三角地區是上海機場德高動量的腹地,雖然上海機場廣告失去了自身品牌,但德高帶來了全球先進的機場媒體運營能力和運作經驗,動量則專注於尋求與周邊機場的合作。 珠三角地區,包括廣州、深圳、海口、廈門、福州、三亞等地,機場廣告營業額約21015萬元,其中廣州12000萬元。從市場媒體價值來看,相對長三角來說較為分散,廣州之外的營業額高達9000萬元,深圳、廈門、海口等機場都有較高的價值和潛力。
3. 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的主要的不同點:
一、長途航線的班機一般降落在浦東機場,短途航線的班機則會在虹橋機場;
二、浦東機場大部分都是出國和跨洲的航班,如飛往法蘭克福,舊金山等,上海虹橋機場大部分的航班都是國內的航班,如飛往北京、太原等;即使是出國的航班也是在中國周邊,如東京羽田,首爾金浦等。
在需要的時候,兩個機場又可以互為備降。事實上,上海市政府已經意識到兩場各有特點,不可相互取代,只能相互協調,相互補充。虹橋機場雖然硬體設施相對老化,但該場離市區近,有些乘客更願意在虹橋機場搭乘飛機。
(3)上海虹橋機場非航業務占收入擴展閱讀
中國內地只有上海擁有兩個國際機場,是國際公認的「一市兩場」。上海從一開始就將機場建設定位為國際航空樞紐,而不是區域航空樞紐。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上海就出台了《上海航空樞紐戰略規劃》,確立了「兩場同建」的方針。毫無疑問,上海是國內「一市兩場」運作最成功的城市,也是國內「一市兩場」最成熟的城市,是國內「一市兩場」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的先驅。
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是1999年投入使用的,「一市兩場」格局形成的時間還不長,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專家一致認為,如何搭建兩場之間的交通網路,使乘客快捷、便利地來往於兩場之間是關乎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
國際上的「一市兩場」已經進入了非常成熟的時期,場與場之間的換乘高效、快捷。這正是上海完善兩場建設的努力方向。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一旦確立,其周邊的大多數城市將無需新建機場——可以直接將高速公路通到上海的機場。
對上海來說,提高了機場的客貨運吞吐量,保證了充足的客貨源;對周邊城市來說,不僅節約了大量修建機場的資金,更可以利用上海的優勢資源加快自身的發展速度。
4. 上海牡丹航空服務有限公司虹橋機場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牡丹航空服務有限公司虹橋機場分公司成立於2011年04月1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民用航空運輸銷售代理,代購車船票,商務信息咨詢,訂房服務,會展會務服務,企業形象策劃,市場營銷策劃,計算機及配件,文化用品,辦公用品,非專控通訊器材,建築材料,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各類廣告,票務代理,機場旅客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童繼業
成立時間:2011-04-19
工商注冊號:31014000009259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申達一路1號(C3-M-B20)
5. 上海虹橋機場與上海浦東機場有什麼區別
兩處機場有以下區別。
一、兩處機場的具體位置不同
1)上海虹橋機場位於中國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路2550號。
四、兩處機場擁有的機場跑道數量不同
1、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擁有跑道兩條,第一跑道長3400米、寬45米、第二跑道長3300米,寬60米。
2、浦東機場擁有飛機跑道四條。第一跑道長4000米、寬60米,199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第二跑道長3800米、寬60米,2005年3月啟用;第三跑道長3400米、寬60米,2008年3月啟用。第四跑道長3800米、寬60米,2014年12月底通過驗收。2015年3月28日第四跑道正式啟用。
6. 上海虹橋機場T1和T2分別是哪些個航空公司
1號航站樓(T1):春秋航空國內航班以及其他航空公司的國際及地區航班。
2號航站樓(T2):除春秋航空外其他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班。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Shanghai Hongqiao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SHA,ICAO:ZSSS),位於中國上海市長寧區,距市中心13千米,為4E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復合樞紐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和國際航班備降機場。
(6)上海虹橋機場非航業務占收入擴展閱讀:
一、硬體設施
1、1號航站樓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有停機位66個,其中有13個登機橋位,48個遠機位,2個專機位,2個貨機位。機場1號航站樓由A、B兩座候機樓緊密相連,面積達8.2萬平方米(A樓5萬平方米,B樓3.2萬平方米);共有15個候機大廳,18個貴賓室和15條行李傳輸系統。
2014年底,上海虹橋機場啟動1號航站樓改造及東交通中心工程。 改造完成後,1號航站樓面積將達13.18萬平方米,設72個值機櫃台,13個登機橋。
2、2號航站樓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面積為36.26萬平方米,2號航站樓設有80個值機櫃台、47條安檢通道,主樓辦票櫃台為前列式排列,使航站樓主樓凈深僅為108米。
2號航站樓有89個機位,45座登機橋,近機位比例超過70%,其中8個機位可以同時停靠3種機型組合的混合式橋位;設有母嬰室35間,為殘障旅客設置了48間衛生間、16台升降電梯、4個問訊櫃台等無障礙設施。
二、機場基本情況
海虹橋國際機場擴建前佔地面積26.4平方千米,擁有跑道和滑行道各一條。其中跑道長3400米、寬57.6米(4E級),停機坪達51萬平方米。有停機位66個,其中有13個登機橋位,48個遠機位,2個專機位,2個貨機位,可滿足各類飛機的起降要求。
機場1號航站樓(T1)由A、B兩座候機樓緊密相連,面積達8.2萬平方米(A樓5萬平方米,B樓3.2萬平方米)。共有15個候機大廳,18個貴賓室和15條行李傳輸系統。每日平均起落航班達540架左右,高峰小時起落飛機達85架次,年運送旅客量超過1488.92萬人次,已開通了到達91個國內國際城市的航班。
2010年3月16日零時起,除春秋航空公司及往返日本、韓國的國際包機航班仍在1號航站樓(T1)運營外,其餘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班全部遷至2號航站樓(T2)運營。
7. 機場和航空公司是什麼關系歸誰管
說「租客與房東」的關系似乎不夠精確,更像是商場和商戶的關系。
機場搭台,公司唱戲。
機場提供基礎設施、安檢、地勤等軟硬體,航空公司按需租用,按次結賬。沒有機場,航空公司上哪兒去拉客呢?自己建機場顯然不現實嘛。
機場是一種公司,航空公司是另一種公司。
機場是「坐地起價」的,有點像「收租子」,如果某航空公司要在機場建立自己的運營基地,則需要租用機場的房屋來辦公,如機務系統的人員辦公室、航材室、工具室,如地面服務部門用到的候機樓內的值機櫃台等,租用了地盤,當然要承擔費用;機場會收航司航班的起降費用,佔用機場的停機位費用,接機場的廊橋電、空調氣費用;有時機場還為航司提供地面值機服務、維修服務,就再收取一部分費用。
機場鋪開了「攤子」,相當於一個大平台,各個航司入駐、通航,大家一起來賺錢。既然「攤子」是機場鋪開的,那麼大家也就需用遵守機場所立的規矩。
機場主要營收來源於各航司使用「平台」所產生的費用,航空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於旅客的「機票」費用。當然,現在新型的機場、新型的航空公司謀求發展變革,不僅僅依靠前文這些傳統的營收,除了「收租」、「買票」之外,還會涉足社會上許多跟航空業無關的行業去賺錢。
機場的收入主要分為:航行業務和非航業業務
航行業務就是給航空企業提供服務,起降費,飛機過夜費,follow me小車引導等等服務費。國內機場的
非航業務是現在正在大力發展的。航站樓的商業,停車場。免稅店。國內發展的不是很好,一般東西很貴,沒人願意買。但是國外發展的很好,新加坡樟宜機場直接建的像萬達廣場類似,消費,旅遊,觀光等。韓國仁川機場除了以上還有在周邊建了世界醫學整容中心,讓外國人飛過來整,整完直接回國。3
國內機場航行業務收入占絕對主體,
國外機場非航業務是重要的組成,有的佔比30%
還有政府補貼在小機場的收入是很大的一部分
機場就是為航空公司提供服務的,部分小機場由於缺乏運行能力,交給航空公司託管,比如東營機場託管給海南航空。
8. 上海虹橋高鐵和虹橋機場是不是連在一起的說的詳細點!
有通道相連,上海虹橋高鐵和虹橋機場是一幢連體建築,可以走過去。
去T2的話可以步行前往,去T1可以選擇坐地鐵到虹橋1號航站樓。
東面是虹橋機場航站樓,西面是虹橋火車站,中間的建築是鏈接兩站的多層通道。
拓展資料: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Shanghai Hongqiao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SHA,ICAO:ZSSS),位於中國上海市長寧區,距市中心13千米,為4E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復合樞紐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和國際航班備降機場。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始建於1921年,於1950年重建;1971年由軍民合用改為民航專用;2010年啟用2號航站樓及第二跑道;2014年底啟動1號航站樓改造及東交通中心工程。
9. 上海虹橋機場登機的流程是什麼,亟待解答,謝謝。
1.看機場的指示屏幕,或者直接到問訊處,咨詢你所乘坐航班的值機櫃台號.
2.然後聽廣播,會通知航班號開始值機的時間.(一般都在航班起飛前1個半小時開始辦理值機手續)
3.拿身份證到值機櫃台辦理登機牌,建議選擇靠窗的座位,第一次坐飛機肯定想感受一下藍天的魅力.同時辦理行李托運手續.如果你是經濟艙旅客,行李托運額度不能超過20公斤,否則要罰款.可以帶一件隨身的手提行李.
4.拿登機牌和身份證過安檢,注意不要隨身帶打火機,小刀之類的東西.也不要帶水.飛機上會提供. 至於洗發水之類的東西能不帶盡量不要帶,如果非要帶就放在托運行李中密封好.不過現在也不像奧運那會檢查嚴格了.
5.過去之後到登機牌上指定的登機口,等待登機.
全程只要注意提前到機場,飛機起飛前30分鍾停止辦理登機牌.還有身份證一定要帶好.遇到問題不用緊張,可以直接像咨詢台的工作人員求助,他們都是很helpful的.最後祝你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