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嘉興是屬於浙江的還是上海的
嘉興市屬於浙江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浙江省北部,上海、杭州、蘇州三座江南名城的中間位置,屬於長三角地區核心地帶。是國家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雙擁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嘉興市位是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是長江三角洲及京杭大運河沿線的重要城市之一,是中國唯一一個京杭大運河繞城一圈的城市。
(1)上海寧波同城化擴展閱讀:
嘉興全境通行吳語,歷史上是吳越交界處,有吳根越角之稱。嘉興吳語兼具蘇州話的軟,上海話的嗲,寧波話的硬,特色鮮明,與周邊的湖州,蘇州、紹興,杭州等地方言極為接近,基本可以互通,是北部吳語中較有典型性的一門方言。
歷史上嘉興屬於蘇州,後分出秀州,其後秀州又分出華亭,而華亭為今日上海松江一帶,世人皆言嘉興吳語和上海吳語在讀音、語調、語法等方面最為接近。
事實上上海話最原始的狀態差不多等同於今日嘉興話,故而常有嘉興人到其他城市被誤認為是上海人。吳文化的因素和較近的地理關系也使這兩座城市關系特別親厚,滬嘉兩地各方面交流愈加頻繁,大有實現同城化之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嘉興
㈡ 杭州灣的海域面積有多少平方公里
寧波杭州灣新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北部,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居於上海、寧波、杭州、蘇州等大都市的幾何中心,是寧波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門戶地區。全區規劃陸域面積35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50平方公里,現轄1個鎮,擁有常住人口17.7萬餘人。寧波杭州灣新區是中國沿海地區十分難得的戰略要地,兩小時交通圈內可覆蓋中國人口最密集、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區;周邊同時擁有四大國際空港和兩大東方大港,依託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和正在規劃的杭州灣跨海二通道、杭甬高速復線、寧波至新區城際鐵路等大型交通設施,可直接與周邊城市群實現「同城化」發展。
㈢ 浙江六大核心城市,分三個梯隊,如何劃分
浙江是經濟發展狀態很好的省份,浙江6個最核心的城市杭州,溫州紹興台州嘉興寧波基本上可以將它分為三個等級。第一梯隊,顯然就是杭州地區,第二梯隊就是寧波地區,第三梯隊就是相對來講那些台州地區。
最後相對來講就是台州地區的,因為台州地區雖然經濟發展水平也是挺高的,但是和有互聯網集中地稱號的杭州以及有寧波港的寧波比起來相對來說還是差了一線,但是說經濟發展的潛力還是很高的,在未來的十年完全有機會成為浙江地區的第一梯隊發展城市。
㈣ 重磅方案公布 戶籍、土地改革再提速!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從市場體系基礎制度、推進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改善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實施高水平市場開放、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機制等方面提出51項具體措施,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個人破產制度、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等改革難點、盲點。
《方案》明確,通過五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准市場體系。
隨著《方案》的印發,其中有幾項與房地產相關的內容值得一看。
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
根據《方案》,推動戶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除超大、特大城市外,在具備條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探索實行戶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有序引導人口落戶。
這也意味著,戶籍改革將再次提速。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在1月19日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數據,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基本取消落戶限制,超過1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早在2020年4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就已經明確提出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將超大、特大城市排除在外。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城市規模劃分標准,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另據住建部近期公布的《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目前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有6個,分別是:上海、北京、重慶、廣州、深圳和天津。東莞、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鄭州、西安、濟南、沈陽和青島這10個城市的城區人口處於500萬到1000萬之間,屬於特大城市。
中房研協此前發布的一份報告曾預計,未來各城市人才引進和落戶放寬政策仍然會加持,以完善城市的產業建設,以產業升級促進城市發展,最終推動經濟增長。而城市城鎮化率的提升,無論是城市面積的擴展,或是整體規模的擴大,還是人口增量帶動作用,都會給房地產市場帶來新的需求,而放開落戶的政策,更多是人口的結構性調整,區域分化將更加明顯。
此外,本次印發的《方案》在此前基礎上進一步要求,完善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推動社保轉移接續。加快建設醫療保障信息系統,構建全國統一、多級互聯的數據共享交換體系,促進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業務協同辦理。同時,還要提升人力資源服務質量。
實際上,寧波市在去年8月13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放開寧波市落戶條件的通知》中就已經提到,在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繳納的社會保險在申請落戶時可累計納入寧波市的繳納年限,實現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同城化累計。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都市圈、城市群內部的戶籍、社保同城互認,更加完善了都市圈的概念,有助於人口的合理流動,對整個市場具有非常好的導向。比如將帶來城市群內部某些城市高房價狀況的緩解,因為高房價地區的人口可能會因為戶籍在低房價地區可以得到承認,而流入到部分低房價地區。
另外,在推動經營性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方面,《方案》提出,開展土地指標跨區域交易試點。對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政策實施評估,探索建立全國性的建設用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機制。改進完善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機制,穩妥推進補充耕地國家統籌實施。在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省域內跨區域補充耕地指標交易市場,完善交易規則和服務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再次明確「探索建立全國性的建設用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機」。而國務院辦公廳於2018年3月印發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曾明確「三區三州」及其他深度貧困縣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由國家統籌跨省域調劑。《辦法》將調出節余指標的地區限定在「三區三州」,即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根據經濟承擔能力,確定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等8個省(市)為主要幫扶省份。
通過這樣的舉措,發達地區獲得了建設用地指標的同時,也為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帶來了資金。從公開數據看,從2018年到2020年底,這一政策為貧困地區提供了超過1800億元的收益。
中房研協報告指出,探索建立全國性的建設用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機制」實際上即為「土地指標跨省交易機制」,更有效地促進了全國性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短期來看,土地要素交易可以調整區域的供求關系,部分一二線城市可以增加土地供應緩解用地緊張的局面,三四線城市供應減少也會使供需更加平衡。長期而言,用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既可以進一步促進人口要素、資源要素向大城市集聚,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此次《方案》還明確,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強對土地利用計劃的管理和跟蹤評估,完善年度建設用地總量調控制度,健全重大項目用地保障機制,實施「增存掛鉤」,城鄉建設用地指標使用應更多由省級政府負責。推進委託用地審批權試點,建立健全省級政府用地審批工作評價機制,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土地管理水平綜合評價結果,動態調整試點省份。
完善建設用地市場體系方面,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推動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積極探索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加快推進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建設,統一交易規則和交易平台,完善城鄉基準地價、標定地價的制定與發布制度,形成與市場價格掛鉤的動態調整機制。
推動土地制度改革已經成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任務和新的動力源。對此,中房研協分析認為,《方案》提出「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利於調動地方積極性,加快盤活存量土地,同時,土地供應審批權下放可促進市場更靈活發展。此外,《方案》提出「完善建設用地市場體系」則有利於進一步促進城鄉協同發展,充分體現了最大程度的發揮市場決定價格的作用,促進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
㈤ 杭州灣新區屬於那個市
杭州灣新區屬於寧波市。
寧波杭州灣新區是寧波市下轄行政管理區,是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滬甬合作示範區,浙滬合作示範區,環杭州灣大灣區高水平示範區,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三大國家戰略疊加的交匯點 。
寧波杭州灣新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北部,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居於上海市、寧波市、杭州市、蘇州市的幾何中心,是寧波市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的門戶地區,也是中國長三角經濟圈中最具發展潛力的戰略要地。
(5)上海寧波同城化擴展閱讀:
2001年11月,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的立項建設,寧波杭州灣新區的前身——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啟動開發。
2005年6月,國務院批准在慈溪經濟開發區內設立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區。
2009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寧波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開發建設寧波杭州灣新區的戰略決策。
2010年2月23日,在整合原慈溪出口加工區管委會和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基礎上,寧波杭州灣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開啟了新區發展新的歷史進程。
2010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印發《浙江省產業集聚區發展總體規劃》,寧波杭州灣產業集聚區列入全省14個產業集聚區之一。
2011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寧波杭州灣新區列入浙江省九大海洋經濟集聚區之一。
2014年2月18日,寧波杭州灣新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6年9月,獲批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
2018年5月,浙江省委作出了下大力氣把寧波杭州灣新區打造成為標志性、戰略性改革開放大平台的戰略部署。
2018年6月,《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出爐,明確提出要規劃建設寧波杭州灣新區浙滬合作示範區。
㈥ 寧波杭州灣新區的發展前景真的有這么大發展潛力嗎
寧波杭州灣新區,寧波市下轄行政管理區,是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滬甬合作示範區,浙滬合作示範區,環杭州灣大灣區高水平示範區,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三大國家戰略疊加的交匯點。寧波杭州灣新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北部,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居於上海市、寧波市、杭州市、蘇州市的幾何中心,是寧波市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的門戶地區,也是中國長三角經濟圈中最具發展潛力的戰略要地。
㈦ 未來中國將建立十大超級城市群,是哪些城市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十個城市群,分別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國家級城市群,以及七個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城市群,分別是遼中南、山東半島、海峽西岸、中原、長江中游、關中、川渝城市群。
㈧ 中國最有可能和上海合並的城市是哪一座城市
說到國內的經濟發展,我們國家從改革開放開始經濟就開始突飛猛進,現在更是已經發展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也經常會在網上看到一些小視頻,當我們看到我們國家的GDP數據飛快增長的時候,自豪感也是油然而生了
當然作為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古城,南通也有1000多年的建城歷史了,這里同樣也有著比較好的旅遊資源,狼山,濠河,水繪園,余西古鎮等等這些都是南通比較著名的旅遊景點了,這座被稱為“北上海”的城市未來發展真不可估量啊
㈨ 上海都市圈有哪些城市
長江沿江地帶有四個特大城市: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其中以上海為中心,形成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2′至122°12′,北緯30°40′至31°53′之間,面積6340平方公里,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
主要作用如下所示:
上海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17年,全市平均氣溫17.7℃,日照1809.2小時,無霜期259天,降水量1388.8毫米。全年81%以上的雨量集中在4月至10月。
公元4至5世紀時的晉朝,以捕魚為生的居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滬)」。
以上內容參考: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㈩ 上海對周邊地區的帶動輻射作用有哪些
1、上海作為我復國最大的城市,不制僅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且對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體現上海該方面作用的有擁有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為全國提供技術咨詢。
2、上海擁有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輸入原料、燃料,輸出工業產品。
3、上海擁有全國最大的港口,上海進口大量的工業原料和燃料。
4、上海擁有浦東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可吸引國內技術好人才,發展技術密集型工業。
(10)上海寧波同城化擴展閱讀:
上海要發揮引領輻射帶動作用的途徑:
按照中央對上海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等一系列新要求,貫徹落實好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好「一個尊重、五個統籌」的基本思路,主動對接共建「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和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
進一步明確上海城市性質和功能定位。立足全球化的大背景,准確把握、積極適應國際經濟發展和科技變革趨勢,深入學習借鑒世界先進城市的經驗,以更開放前瞻的視野,站高看遠,統籌謀劃好重大目標任務。堅持開門編規劃,廣泛匯集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特別是聽取各方專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