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深圳和上海誰是中國第一城市
近幾年我國的經濟就如同崛起的雄獅一般迅速發展著,而眾所周知,北上廣深作為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現在不僅僅是國內的四座一線城市,更是國際性的一線城市,經濟實力不容小覷。但是在我國第一大城市的評選中卻獨獨少了廣州這座城市,只有深圳與北京和上海角逐中國第一大城市,你覺得它們最終省會成為勝利者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在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三座城市的角逐,你更看好誰呢?
綜述,第一城不僅僅是指GDP,還包括很多城市要素,深圳的發展全球矚目,這一點要承認,而且深圳發展的後勁十足,不斷拉近與上海之間的差距是有可能的。上海也不能守著第一城的位置閑庭信步,上海也面臨諸多發展難題,得揚鞭奮蹄才行。
❷ 深圳和上海差距多大
社會科學院和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2007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這份由兩岸四地近百名城市競爭力專家歷時大半年完成的近70萬字的報告,對包括港澳台和內地的200個地級以上城市的綜合競爭力進行了排序,在科技競爭力排序中北京排名第一;而在內地50個主要城市中,北京的城市品牌形象排名第一。 由於當今世界的全球化和網路化,使得城市國際競爭不斷升級,而品牌競爭是城市國際競爭的重要制高點。今年的藍皮書以「品牌,城市最美的風景」作為主題,通過對表示品牌的理性感知和情感體驗的70多項指標的調查數據,對內地50個城市品牌進行定量研究發現,總體品牌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蘇州、廈門、寧波、天津、南京。 藍皮書還從市場規模、經濟增長、生產效率、資源節約、經濟結構和生活水平六個方面,利用標準的客觀數據對兩岸四地的200個地級以上中國城市的綜合 競爭力進行了定量分析,最終產生的綜合競爭力前10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廣州、台北、無錫、蘇州、佛山、澳門。 藍皮書指出,從中國城市競爭力的區域分布特徵看,目前中國城市競爭力總體格局依然是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台海地區、環渤海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西南地區及西北地區。但是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各地競爭力差異顯著;競爭力板塊開始細化,區域內城市間差距拉大。 藍皮書還利用210個指標的主客觀數據對兩岸四地綜合競爭力較強的61個城市的分項競爭力進行了比較分析,其中北京在科技競爭力排名中名列榜首,在人才、資本、結構、基礎設施、區位、文化和政府管理競爭力方面也表現優異,均進入了前十名,而在環境、制度、企業管理和開放競爭力方面則表現稍差,未能進入前十。 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 排名 旅遊 宜居 人才 科技 環境 資本 營商 1 北京 深圳 香港 北京 威海 上海 上海 2 上海 北京 台北 上海 無錫 北京 廣州 3 深圳 廈門 北京 台北 青島 香港 北京 4 廣州 上海 上海 深圳 蘇州 深圳 深圳 5 杭州 杭州 高雄 香港 紹興 台北 杭州 6 蘇州 蘇州 廣州 高雄 昆明 廣州 無錫 7 南京 昆明 新竹 台中 煙台 天津 蘇州 8 成都 大連 台中 天津 香港 台中 寧波 9 寧波 寧波 武漢 基隆 廈門 高雄 廈門10 西安 紹興 台南 西安 揚州 南京 揚州
❸ 上海和深圳相比哪個城市更好
深圳吧,經濟發展好,又靠近香港,出入境方便
❹ 深圳和上海比怎麼樣
上海是國際大都市,深圳市只能算是國內的大城市,經濟總量也遠遠不及上海,上海的人均工資收入也
❺ 上海和深圳的區別在哪
上海是直轄市,相當於省級建制,深圳是廣東省的地級市,是市級建制,從行政建制上比上海低級,不過深圳是經濟特區,而上海不是。
❻ 上海VS深圳 哪個適合年輕人發展
深圳,當之無愧是最適合年輕人創業發展打拚的。
深圳的優點是年輕、包容性強,沒有人看不起人,大家都是平等的,國家發展前沿標桿城市。適合有創新有才華的年輕人打拚。缺點是外來人口過多,競爭力太大,房租太高,生活的壓力很大。
上海的優點是文化底蘊厚,本地的企業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生活氣息濃厚,更適合喜歡慢節奏生活的年輕人。缺點是本地人的優越感比較強,有一點排外,在上海的外來務工人員沒有在深圳那麼受待見。
(6)深圳vs上海擴展閱讀:
深圳是一線城市當中最年輕的一個,甚至於在改革開放前還比不上廣東另一座經濟特區汕頭。2018年,深圳一城經濟達到了24221.98億元,也是首次超過了香港。
雖然2018年上海的GDP以32679億元依舊遠超深圳,但深圳的上市公司市值卻遠遠超過上海,也是首個上市公司市值破10萬億大關的城市。
❼ 上海和深圳有什麼區別
上海復和深圳肯定是有區別的,制從以下幾點分析下:
1、繁華程度,上海肯定是超過深圳,而且深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繁華程度無法趕超上海;
2、建設速度,兩地建設速度都很快,深圳勉強超過一籌;
3、文明程度,深圳超過上海(地鐵,人行道,馬路感受下);
4、文化程度,上海超出深圳(而且地域文化差距還比較大);
5、宜居程度,深圳超過上海,深圳比較宜居
❽ 上海和深圳誰的面積大
上海市面積大,至少是深圳市的3倍的。
一、上海總面積為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版面積6218.65平方公里,長江口權水域面積1107平方公里,灘塗面積376平方公里。
二、深圳下轄6個行政區和4個新區,下轄57個街道辦事處、790個居民委員會。深圳市總面積1996.85平方公里。
上海簡稱滬,市區面積3925平方公里,人口1674萬。地處長江三角洲前沿,倚東海之濱,向東是浩瀚無垠的太平洋、與美國的西海岸隔海相望,南臨杭州灣,西與富庶的江蘇、浙江兩省毗鄰,北界黃金水道長江入海口,正當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上海境內的崇明島,面積1041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島。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❾ 上海與深圳差距為幾年
我是深圳人,我喜歡深圳,愛深圳,但最近我到上海住了一段時間,接觸了眾多在上海或居或商或游的人,自己也有一些感受,覺得不說不快!
深圳生活慣的人,講實話在上海或者更北點的城市、地區生活真是甚為不便!工作中倒也無所謂,但是就這些生活服務行業的精神,我想離開了廣東特別是深圳,大陸其他地方真是相差太遠了(不要告訴我五星級賓館的比較),叫外地出差的深圳人真是想念家了!
但不得不說的是,這兩年上海等長江三角州確實發展迅速,特別是上海!上海成為了全球經濟增長代表符號,各類機構紛紛積聚上海,上海成為了國人新的追逐夢想的地方。
上海的美,美在她的古韻、美在她的色彩,色彩除了美麗的各種風格各異的建築和彩燈外,更叫人驚異的是上海國際化所帶來的美,漫步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老外比比皆是;新天地夜色的美,不時耳邊傳來的英、法等各國語言,叫人生出上海果然現代、時尚的感慨!返觀深圳,也是很美,但少了這種大氣和時尚!從深圳的城市地域功能的規劃來看,深圳就沒有在國際上做好准備,除了蛇口由於歷史的原因,老外多點,深圳市中心從羅湖轉移到福田,我們很遺憾的看到政府沒有這方面的規劃,除了迎合香港人及短暫旅遊的老外的暫時規劃,我們看不到政府所倡導要建設國際化都市的人居准備,僅僅適合人工作的地方而不注重生活的地方,不是好地方!僅僅適合自己居住的地方也不是好地方!只有能容世界的才是國際的!
前段時間看深圳市旅遊局對五一黃金周的盤點,著重指出了,國際遊客在深圳消費狀況堪憂的情況,本身已經說明深圳城市的居住、生活環境確實對國際友人引力不夠,我們作為深圳人其實可以自己感覺一下,深圳什麼地方有那種生活味很重的、很大氣的地方?沒有!全是小家子氣分布在城市的個個角落,本色、根據地、天上人間、都不錯!但全放在各處來看!小氣!看看上海的外灘、看看上海的新天地!國際化的規劃自然帶來國際化的人群,人們願意生活的城市,城市才會真真的有了底韻,城市也就會因為有底蘊而慢慢沉澱那種城市文化的氣息,別人說深圳是個俗氣的城市,我想不是全對,但從城市的生活層次分布來看,有點!我們有美麗的海,有美麗的花園,但沒有美麗的、能融合全部需求的娛樂、聊天可以更多選擇需求的這么一個地方!
深圳華強北其實就可以建設這樣如新天地一樣的場所,華強北的東部地區至今除了看見餐館外就是一些印刷廠,叫人懷疑這是不是深圳!我想我們深圳人除了吃,應該還有更多需要!
國際化是深圳市政府提出來的目標,深圳的美麗除了上天自然給予的,這座城市的人們青春、熱情、大方這些都是上海不具有的,深圳公交車上比比皆是禮讓老人和小孩的美麗風景,上海看到較少!
衷心希望深圳更美、更國際化,除了讓老外來、還要讓他們生活下來!找到自己家的感覺!這樣,我們的孩子將更加智慧、眼光更加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