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今年線下實體店現狀如何
線下實體店個人感覺不太好,對於沒有經營能力和資金的人家說,無經驗還是謹慎一點,以免徒增煩惱!
㈡ 傳統實體店現狀慘淡,真的是互聯網沖擊導致的結果嗎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商也隨之而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向互聯網發展!但按理說實體店生意慘淡,那電商就應該很多人賺錢!可為什麼我們發現身邊開網店的都非常不好做呢?難道互聯網開始飽和了嗎?互聯網賺錢和實體店生意你更看重哪一個?或者說說你對互聯網模式賺錢和實體店生意的看法?
過去信息不對稱,實體店內的產品,出了門,很難再尋覓到同樣的產品。電商帶來的是信息,價格的對稱,所以自然這樣的產品銷量會下跌嚴重。越是技術透明,品牌突出的產品越是慘痛。通俗來講,實體店暴利的時代被終結了。
現在有意思的是,過去暴利的行業,收到電商的沖擊越嚴重。越是腳踏實地經營的越是紅火。舉例來講,超市一直不停開店,服裝店卻一個接一個倒閉。因為過去的超市內商品價格幾乎透明,又大部分是快消品,這是電商很難突破的。
其次,電商的特點是試錯成本低。任何白手起家的人都可以嘗試。任何產品創意都可以「先賣賣看」。從而看上去很美好。大有電商取代實體的趨勢。但這些年過來,實體店依然有活的好好的,電商成批地關店。這就是深層原因了。
分析一下具體原因吧。
1.體驗和售後。電商的體驗實在談不上好,除了圖片視頻,沒得碰,沒得摸,看評價更是有好有壞,除非價格感人,否則很難下決定。售後更是難講,過去有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電商誰知道哪天關門了呢?所以價值高的,不敢買。
2.流量。實體店和電商都需要流量。電商流量就是打廣告,上首頁,上活動。實體店的流量呢,其實就是房租。電商的自然流量是很低的,實體店再差,自然流量也比電商多。電商的流量是有封頂的,時間久了,你會發現,你的所有流量都被網站的流量所限制了。也許投入1個億,1000萬效果是差不多的。因為入口限制了。實體店的流量幾乎是無限的,可以通過廣告,連鎖店,推銷員隊伍建設,無限擴充流量。
所以結合主題,我的結論是,不要幻想暴利,差別化經營,做好服務,售後體驗,高價值產品的中端,低端結合。預估好店面流量。實體店不會差。當然,小賣部就不用這樣復雜了。
㈢ 以中國零售實體店的市場新機遇為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零售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數字技術提升發展活力
零售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電子商務已成為我國商貿流通領域的新亮點,網購金額佔零售總額比例居世界前列。在2017中國零售百強企業中,7家電商的銷售規模已經佔到百強的半壁江山以上。隨著數字技術應用和新零售發展,線上線下逐漸從競爭走向合作,合力回歸提供高質量服務的本質,為零售業帶來一場深刻變革。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與滲透,零售業正經歷著一場深刻變革。零售業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企業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市場新變化、消費新變局,持續推動零售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同時,加快線上線下互動融合與跨界合作,培育壯大消費新熱點,以消費升級推進零售業高質量發展。
網購金額佔零售總額比例居世界前列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1月份至5月份,我國網購金額超過了3萬億元,增速繼續保持在30%以上,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比例達16.6%。「電子商務已成為我國商貿流通領域近年來的新亮點,網購金額佔零售總額比例居世界前列。
2018年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35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1-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176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57518億元,增長7.8%。
在商品零售中,2018年5月,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1477億元,增長5.6%。1-5月,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53888億元,增長7.8%。
2017中國零售百強銷售額分析
在百強企業中,7家電商2017年的銷售規模達3.57萬億元,同比增長41.2%,佔百強整體銷售的比重為58.7%;對百強的貢獻率連續兩年保持在83%左右。
其中,天貓銷售規模達2.11萬億元,排名第一,銷售規模同比增長43.9%。2017年,天貓一方面大力發展雲計算、物流、導航、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另一方面積極收購實體零售和服務企業,加快打造「新零售」業態(盒馬鮮生、無人貨架、天貓小店等),促進了銷售快速增長。
移動網購佔比增大
當前,消費和零售業已成為我國最早實現數字化的領域。其背後的推動力來自中國消費者的數字化體驗。移動購物在網購中所佔比例超過70%,網民線下消費使用移動支付的比例也達到了65.5%。同時,約有45%的國內零售商開發了線上銷售渠道,2014年這一比例只有25%。用戶已經培育起了網購的習慣。
目前高達85%的消費者已成為全渠道消費者,以手機為主的智能設備,圍繞消費者「衣食住行」構築了各種個性化、智能化應用場景。線下零售店正逐步退化為商品體驗場所。實體商業迫切需要重構更緊密更牢固的商業鏈接,以滿足多元化個性化消費需求。
線上線下跨界融合發展加快
在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的新形勢下,過去零售業「模板式」發展已不能滿足需求。如何提高零售業商品質量,加大高品質、高性價比、創新性商品供給,顯得尤為重要。
零售商要擁有獨特的商品,以取得市場上的優勢。同時,中小零售企業是新業態、新模式創新主力,國家要重視中小零售企業,通過全行業積極主動創新,推動零售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線上線下的邊界將越來越模糊,競爭將不再是線上線下拼個「你死我活」,而是要合力回歸「提供高質量服務」的本質。
數字技術提升發展活力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曾經提出了「新零售」的觀點。日前,在阿里研究院發布的報告中,將「新零售」解讀為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由數據驅動的半零售形態。
新零售可以理解為數字化提效。比如,顧客進入一家實體店時,營業員不知道顧客買過什麼、無法推薦商品。『新零售』將消費者、商品和服務以及供應鏈數字化,通過大數據串聯起不同的消費場景,從而將實體與虛擬零售全面融合,給消費者提供全場景的消費體驗。
傳統零售和「新零售」之間最大區別在於效率。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的運用,能幫助傳統零售商改造流程,從而提升整體效率。
當前,線上線下的零售業巨頭已經開始謀求強強聯合,並購動作不斷。由傳統行業向電商行業轉型的單純線上模式,發展至如今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新零售」模式,正在不斷為消費者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創造新的需求,這將為電商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㈣ 為什麼實體店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其實實體店的生意不好做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淘寶電商的一個沖擊,現在實體店需要投入房租,人力,需要資金很多,但是淘寶上沒有不需要房租人力相對來說也比較少,成本就會比較便宜價格也就相對來說便宜,但實體店的因為要涉及到房租還有咱們的成本還有人力的一些成本,所以的話需要價格就會比較貴。所以的話現在有越來越多得人選擇在網店裡買東西而不採取實體店買東西了。
總結:其實現在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來的因素,所以要抓住機會也要努力改變現狀。
㈤ 全國各地實體店現狀怎麼樣
是的,全國實體店都很艱難,很多實體店都面臨倒閉關門。一句話總結,當前各地實體店的現在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㈥ 如何看待國內線下零售店的發展現狀
現在零售店特別的火熱,尤其是在便利店開了一個月以後,就發現基本的規模已經運營成功,剩下等的就是收錢就可以了。
我家裡面就是開便利店的,當我拿這個手機出去外面吃飯的時候就發現有便利店買東西的錢不斷的進行到賬,雖然都是一些小錢,可是他們隔幾分鍾就有一次到賬,自己的心情就是特別的爽,線下店的是不可以被取代的。
㈦ 全國各地的實體店現狀怎麼樣
電商,房租,房價,消費能力等多重沖擊,實體店將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