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股市的郭嘉是什麼意思

股市的郭嘉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1-07-02 19:26:56

㈠ 偽郭嘉什麼意思

偽郭嘉,就是不是真正的郭嘉,是假的。

㈡ 網上常說「郭嘉」是誰

鬼才的代名詞!三國時期曹操帳下謀士!官職軍事祭酒!隨曹操11年!享年38歲!

㈢ 郭嘉 是什麼意思,不是指人

感謝郭嘉=感謝國家。

㈣ 為什麼只說郭嘉

郭嘉是個名副其實的天才,曹操的主心骨。 從一開始就追隨曹操。 為平定中原做出了非常傑出的貢獻。 可惜 出師為捷身先死。。 不然他一直都會是曹操的心腹。。郭嘉贊主要曹操赤壁戰敗番懷念說郭嘉我犯些錯誤致使敗
郭嘉早死沒及敢赤壁戰
曹操慨其實指責謀臣意思想卻拔高郭嘉
郭嘉錯哈沒某些吹神

㈤ 郭嘉 什麼意思

郭嘉即是郭奉孝,是曹操最為器重的軍師之一,建安二年去世的好像。有鬼才之稱

㈥ 網路上說的郭嘉是什麼意思

網路上說的「郭嘉」,寓意是「鬼才」的意思。郭嘉是三國時期曹操的謀士,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贊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人稱「鬼才」。

鬼才[ guǐ cái ]

釋義:

1、指某種特殊的才能,也指有某種特殊才能的人。

2、在解決問題時,能夠找到非常理的解決方法,且效果比所有人解決的都好的人。

3、指的是天才就是那些解決問題時,按照常理來解決,但是能夠比所有人解決的都好的人。

4、平時表現得很平常,能力一旦爆發出來,相當巨大,若是他們得到機遇,能翻江倒海,河水倒流。

引證:席勒《保衛》——只有絕望的賭鬼才肯把全部所有作孤注的一擲。一個商人如果把他的全部財產裝在一隻船上,人家就管他叫冒失鬼。

(6)股市的郭嘉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近義詞:天才

天才[ tiān cái ]

釋義:

1、天賦的才能;超出一般人的聰明智慧。

2、有天才的人。

3、卓絕的創造力、想像力。

4、天然的資質。

引證:魯迅 《花邊文學·奇怪》:「世界上有許多事實,不看記載,是天才也想不到的。」

㈦ 郭嘉是誰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

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勛,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謚曰貞侯。

郭嘉著名的《十勝十敗》

第一是「道勝」:袁紹作為世族軍閥,禮儀繁多而雜亂,為其形式所羈;曹操「體任自然」,因時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籌。

第二是「義勝」:曹操「奉順以率天下」,順應歷史潮流,合乎道義。

第三是「治勝」:郭嘉以深刻的眼光分析歷史和現實,認為漢末大亂是統治者「政失於寬」,而袁紹以寬濟寬,所以無以御下;曹操「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寬猛相濟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時要的。

第四是「度勝」:袁紹外表寬厚而內心多猜忌,任人唯親戚子弟;曹操則「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問遠近」,在氣度胸襟上勝過袁紹。

第五是「謀勝」:袁紹臨事無策,優柔寡斷;曹操機警果敢,「應變無窮」。

第六是「德勝」:袁紹沽名釣譽,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曹操以誠待士;「不為虛美」,講究實用,刑賞必諾,「與有功者無所吝」,那些忠正而有遠見的並且務實的士人「皆願為用」。

第七是「仁勝」:袁紹懷婦人之仁,見人飢餓,恤念之情形之於表,而對於自己見不到的,則「慮所不及」。這不是政治家的胸懷。曹操對於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對於天下大事則「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勝」:袁紹惑於讒言,而曹操則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潤不行」。

第九是「文勝」:袁紹是非不分,曹操對於正確的「進之以禮」,不正確的則「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勝」:袁紹用兵「好為虛勢,不知兵要」,曹操則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敵人聞而畏。

㈧ 大家來談談郭嘉

特別喜歡郭嘉,個人認為他「站錯了隊」,如果他在蜀漢這方,必將會被後人大肆贊美,而且,我認為他的才能勝過諸葛亮,諸葛亮有才,但更多的是吹捧出來的,比如後出師表就是後人偽造的,不是諸葛亮寫的,諸葛亮五次北伐五次敗北,讓蜀漢最後滅亡,諸葛亮罪大了。但是,後人卻贊美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儒教是最討厭人的。

赤壁之戰,戰敗的根本原因是血吸蟲病在曹操軍中流行,而火燒戰船是曹操自己燒的,撤退前燒的,三國演義完全是小說藝術創造,為了神化諸葛亮。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人(今河南禹州市),本屬於東漢末年群雄袁紹麾下,後成為曹操麾下重要謀士,任司空軍祭酒,封洧陽亭侯,死後謚為貞侯。

弱冠隱居
郭嘉少年時已有遠見,見漢末天下將會大亂,於弱冠(二十歲)後便隱居,秘密結交英傑,不與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197年,郭嘉二十七歲時,被辟為司徒府,投於袁紹帳下,但認為袁紹沒有決斷力及用人之才,難成大事,便離開袁紹。後郭嘉得曹操謀士荀彧的推薦,代替早逝的戲志才,曹操與郭嘉討論天下大事後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令我成就大業的人,必定是這個人。)」而郭嘉出門後,亦高興的說:「真吾主也。(真是我的君主。)」便被表為司空軍祭酒。

出謀獻策
劉備被呂布襲擊,依附於曹操。謀士程昱向曹操建議殺死劉備,以絕後患,曹操便問郭嘉有何意見,郭嘉認為:「有是。然公提劍起義兵,為百姓除暴,推誠仗信以招俊傑,猶懼其未也。今備有英雄名,以窮歸己而害之,是以害賢為名,則智士將自疑,回心擇主,公誰與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不可不察!(的確。但曹公舉劍起義兵,為百姓除暴,推出誠信用以招攬英雄俊傑,但仍未做到。現今劉備有英雄名聲,他在窮途末路時投靠我們而我們將他殺害,這是殺害賢士的惡名,那智者、將士都會自疑,再次想選擇誰作主人,那曹公要和誰平定天下?所以除掉一人之患,而危害到四海的聲望,安危的選擇,不可以不察覺!)」曹操亦有感於此,便不殺劉備。

不過,郭嘉亦認為劉備有萬人敵關羽、張飛跟隨,而劉備得人心,不會為人之下。所以向曹操上諫「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宜早為之所。(古人有說:『一日放縱敵人,便成數世的禍患。』,宜早些建立恰當的位置。)」意思就是要軟禁劉備,但曹操卻不接納軟禁劉備的計謀,為了使他心服於自己,反而對劉備更親近。196年,曹操東征呂布,呂布固守城池,曹軍疲乏,曹操有意退兵,但郭嘉與荀攸都認為呂布必敗,建議用水計強攻,果然攻克呂布。不久,劉備藉攻打袁術而離開曹操,程昱、郭嘉曾再勸阻曹操:「放備,變作矣!(放走劉備,會生變數了!)」但當時劉備已走,而且果然奪了下邳,對抗曹操,曹操大嘆不應放走劉備,便決定與袁紹開戰前,先東征劉備,眾將領都擔心袁紹會南下,但曹操不認同,郭嘉亦認為先東征較為務實。最後曹軍遂大破劉備,解決了東邊的問題。

算盡袁家
官渡之戰前,曹操擔心勢力不及袁紹,郭嘉與荀彧便分析出曹袁間的十勝十敗,令曹操信心大增。開戰後,兩軍於官渡對峙,江東之主孫策有意北上,攻擊曹操根據地許都,曹營眾人皆感恐懼,但郭嘉研判孫策喜歡輕騎單出,必為刺客所害。果然,孫策在一次狩獵中被仇敵許貢的食客所殺。

200年,曹操大敗袁紹。不久袁紹死去,曹操出兵討伐袁紹兒子袁譚、袁熙、袁尚,節節勝利,眾人都認為應該乘勝追擊,唯獨郭嘉則認為應退兵,令其自相殘殺,曹操從計,南擊劉備。袁譚、袁尚果因爭奪冀州而開戰。可是袁譚為袁尚所敗,出走平原,並派遣辛毗向曹操求降。曹操便進攻鄴城,將袁尚趕向北走。不久曹軍又擊敗袁譚,平定冀州。郭嘉被封為洧陽亭侯。

曹操繼續北上,討伐袁尚及外族烏桓,曹營中都怕荊州的劉表會派劉備偷擊許都,但郭嘉又認為劉表與劉備實是不和,所以應盡快解決北方事宜,更建言要兵貴神速,宜留輜重,輕騎兼程,出其不意,果然大破敵軍,斬殺蹋頓,一路追殺袁尚。袁熙、袁尚前去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公孫康將他們殺死,表示歸附曹操,曹操成功統一北方。

惜哉奉孝
當曹操自柳城北還時,郭嘉得了重病,曹操非常擔心,不斷前去探望。可惜,郭嘉回天乏術,死時三十八歲。曹操到其喪禮時,大感哀痛,對荀攸等說:「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各位年紀都是我的一輩,唯獨奉孝最幼少。當天下定了後,想囑托他後事,但他中年夭折,真是天命呀!)」謚郭嘉為貞侯。208年,曹操於赤壁之戰大敗,大嘆:「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而後也經常懷念起他,如「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262年,因功而受到曹奐於曹操廟庭祭祀的禮遇。

特徵
郭嘉體弱多病,行為不太檢點,就算被陳群檢舉,但仍不作改變,不過曹操愛惜郭嘉的才能而不加責備。看其弱冠後隱居,可見他喜愛不受拘束。此外他有遠見,對他人的心理與性格都能推測清楚,如劉表、劉備、孫策、袁紹、袁譚、袁尚等都被其推測過,極其准確,又能精確的表達事情,曹操也大贊他「唯奉孝為能知孤意。」

家庭


郭奕,郭嘉之子,繼嗣。任太子文學,早卒。


郭深,郭奕之子,繼嗣。
郭敞,有才識,任散騎常侍。

曾孫
郭獵,郭深之子,繼嗣。

評價
三國志評曰:「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

曹操:「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唯奉孝為能知孤意。」、「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曹操表郭嘉:「臣聞褒忠寵賢,未必當身,念功惟績,恩隆後嗣。是以楚宗孫叔,顯封厥子;岑彭既沒,爵及支庶。故軍祭酒郭嘉,忠良淵淑,體通性達。每有大議,發言盈庭,執中處理,動無遺策。自在軍旅,十有餘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東擒呂布,西取眭固,斬袁譚之首,平朔土之眾,逾越險塞,盪定烏桓,震威遼東,以梟袁尚。雖假天威,易為指麾,至於臨敵,發揚誓命,凶逆克殄,勛實由嘉。方將表顯,短命早終。上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喪失奇佐。宜追增嘉封,並前千戶,褒亡為存,厚往勸來也。」、 「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勛,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並前千戶。」

曹操書信給荀彧,追思郭嘉:「郭奉孝年不滿四十,相與周旋十一年,阻險艱難,皆共罹之。又以其通達,見世事無所凝滯,欲以後事屬之,何意卒爾失之,悲痛傷心。今表增其子滿千戶,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見時事兵事,過絕於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然與共論計,雲當先定荊。此為不但見計之忠厚,必欲立功分,棄命定。事人心乃爾,何得使人忘之!」

---
三國志/卷14
郭嘉字奉孝,穎川陽翟人也。初,北見袁紹,謂紹謀臣辛評、郭圖曰:「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於是遂去之。先是時,穎川戲志才,籌劃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穎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為司空軍祭酒。征呂布,三戰破之,布退固守。時士卒疲倦,太祖欲引軍還,嘉說太祖急攻之,遂禽布。語在《荀攸傳》。

孫策轉斗千里,盡有江東,聞太祖與袁紹相持於宮渡,將渡江北襲許。眾聞皆懼,嘉料之,曰:「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臨江未濟,果為許貢客所殺。

從破袁紹,紹死,又從討譚、尚於黎陽,連戰數克。諸將欲乘勝遂攻之,嘉曰:「袁紹愛此二子,莫適立也。有郭圖、逢紀為之謀臣,必交斗其間,還相離也。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不如南向荊州,若征劉表者,以待其變;變成而後擊之,可一舉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軍至西平,譚、尚果爭冀州。譚為尚軍所敗,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還救之,遂從定鄴。又從攻譚於南皮,冀州平。封嘉洧陽亭侯。

太祖將征袁尚及三郡烏丸,諸下多懼劉表使劉備襲許以討太祖,嘉曰:「公雖威震天下,胡恃其遠,必不設備。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且袁紹有恩於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烏丸之資,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動,民夷懼應,以生蹋頓之心,成覬覦之計,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大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盧龍塞,直指單於庭。虜卒聞太祖至,惶怖合戰。大破之,斬蹋頓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遼東。

嘉深通有算略,達於事情。太祖曰:「難奉孝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還,疾篤,太祖問疾者交錯。及薨,臨其喪,哀甚,謂荀攸等曰:「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天折,命也夫!」乃表曰:「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勛,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並前千戶。」謚曰貞侯。子奕嗣。後太祖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初,陳群非嘉不治行檢,數廷訴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悅焉。奕為太子文學,早薨。子深嗣。深薨,子獵嗣。

㈨ 什麼叫郭嘉這逼

同志,不要罵人!

郭嘉(170-207)字奉孝,漢族,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謀士,官至軍師祭酒,洧陽亭侯。後於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謚曰貞侯。
郭嘉,東漢末年傑出的謀士。他先在實力較強的袁紹軍中出謀劃策,後來發現袁紹難成大業,遂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勛,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稱贊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三國爭雄, 英雄輩出。對於各路英雄來說, 擁有高明的謀士至關重要。眾所周知, 諸葛亮一出山, 劉備就時來運轉, 從寄人籬下的狼狽狀態開始走向成功, 最終建立了一方基業。與之相反, 曹操集團卻因為一個人的早逝而開始走下坡路, 並最終導致曹操統一中國的理想沒能實現。毛澤東曾對此人大為贊賞, 稱贊他「 才識超群, 足智多謀, 出謀劃策, 功績卓著。」 他, 就是曹操早期軍事智囊團的核心人物—郭嘉。郭嘉是曹操最喜愛也是最得力的謀士, 堪稱曹營第一謀臣。曹操曾多次講過, 自己百年之後要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郭嘉。【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 否則, 他在歷史的天空中所留下的光環絕對可與諸葛亮相媲美】
生平:

弱冠隱居 慧眼識主
郭嘉出生於潁川,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登封一帶。此地是三國時期最大的人才庫。當時為各路英豪出謀劃策的謀士, 十之六七出於此地。少年時代的郭嘉就展露出非凡的智慧, 他喜歡與長者交談, 往往有獨到的見解, 常使長者們自愧不如。一次, 一個外地來的術士見到小郭嘉, 大為驚嘆, 稱此男孩是姜子牙太公轉世。從此, 郭嘉就有了一個綽號— 「 小太公」 。光陰往薦, 飽讀詩書的郭嘉轉眼長大成人。他長得清瘦俊朗, 又有一雙清澈深邃的眼睛。這位「 小太公」 自信而清高, 喜歡無拘無束, 交友非常挑剔, 只與心目中的仁人志士來往。但他待朋友非常真誠、熱情, 喜歡通宵達旦地飲酒暢談。郭嘉21歲的時候, 在朋友田豐等人的鼓動下, 投奔到袁紹帳下。袁紹當時被稱為「 天下英雄」 。他對郭嘉等人極為敬重, 厚禮待之。但數十日一過, 郭嘉便看出袁紹不懂得用人之道, 非成大事之人。於是,郭嘉毅然離袁而去。郭嘉是在袁紹最風光的時候離開他的,這非但要有極大的勇氣, 更要有超常的眼光。 就這樣, 郭嘉一直賦閑了6年。公元196年, 曹操頗為器重的一位謀士戲志才去世。傷心之餘, 曹操寫信給荀彧, 讓他給推薦一位可以接替戲志才的謀士。於是, 荀彧就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曹操大喜, 十里相迎將郭嘉接入自己的營帳, 共論天下大事。這次會面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後來的「隆中對,郭嘉比曹操小歲, 但對曹操的宏國偉志似乎了如指掌。當曹操就天下形給向郭嘉問計時, 郭嘉一語道破要害, 趁議曹操乘袁紹攻擊公孫瓚之時先消滅呂布。這樣不僅能使曹軍擴大實力, 又可以避免以後曹袁決戰時呂布從側翼威脅曹軍。曹操又詢問郭嘉, 作為謀士, 最關鍵的素質是什麼?郭嘉說戰爭和下棋一樣, 沒有一場戰爭是事先部署好的,熟讀兵法只是入門, 軍師的優劣在於臨場應變。郭嘉明晰透徹的分析, 讓曹操一下看到了光明的未來。曹操聽完感嘆道「 使孤成大事者, 必此人也。』 郭嘉離開營帳後, 也大喜過望地說「 真吾主也。」 從此, 郭嘉便當上了曹操參謀軍事之官—軍事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 忠心效力。
神機妙算 屢建奇功
當時, 各路諸侯割據一隅,並無鯨吞四海之志。在這種情況下, 郭嘉對一個個敵手心理狀態的准確判斷, 便常常成了曹操獲勝的關鍵。197年,當曹操正擔心自己不具備與袁紹抗衡的能力之時,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他一連舉出十條理由,以證明「公有十勝,紹有十敗。」郭嘉的分析很具說服力,不但振作了曹軍將士的鬥志,更助曹操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同時,郭嘉也正式確立了自己在曹操軍事智能團中的核心地位。 198年9月,曹操採納郭嘉之謀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呂布。曹軍先破彭城,再敗呂布, 最後圍困下邳。呂布堅守不出。戰役持續了大半年, 曹操見士兵疲憊, 准備放棄。這時, 郭嘉卻看出了勝機。他以項羽為例勸諫曹操, 提出「 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 便不久於敗亡」 的觀點, 勸曹操急攻。曹操依郭嘉計策而行, 一面攻城, 一面決堤水掩下邢,果然於同年月攻克下邢, 擒殺呂布。 一般情況下, 曹操對郭嘉是言聽計從的。但只有一次, 他沒有聽從郭嘉的意見, 結果犯了一個不可彌補的錯誤,那就是在199年放走了劉備。劉備投靠曹操後眾人一開始都建議殺掉他, 以絕後患。唯有郭嘉同曹操意見一致, 認為劉備不能殺。郭嘉的本意是讓曹操對劉備實施軟禁。因為如果殺了劉備, 必然給曹操帶來不好的影響, 斷絕人才之路。雖然不能殺, 但也絕不可以放。但曹操對郭嘉的意思理解得一知半解, 以致鑄成大錯。在曹劉煮酒論英雄之後,劉備擔心曹操猜忌, , 便想伺機脫離曹操的控制。劉備假稱趁袁術潰敗, 主動向曹操請求前去截擊。這時, 恰好郭嘉不在身邊曹操就同意了劉備的請求。待郭嘉回來, 得知此事後馬上說「 備不可遺也」 曹操當時也後悔了, 立即派人去追, 但已來不及。果然, 後來劉備踞有徐州, 開始對抗曹操。
官渡之戰 大放異彩
《易中天品三國》中提到郭嘉
200年, 曹操大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曹操擔心劉備突然發難, 在背後捅上一刀。正面的強敵已難於應付,曹軍還能不能分出兵馬迎擊劉備呢?郭嘉偏偏說「 可以」 , 而且事不宜遲。郭嘉分析道「 袁紹向來優柔寡斷, 不會迅速作出反應。劉備人心未歸, 立足未穩, 迅速進攻, 他必敗無疑。然後再回師對付袁紹, 這是改變腹背受敵的最好機會, 決不能失去。」 於是, 曹操舉師東征, 大破劉備, 俘虜了劉備的妻子,擒了關羽。情況正如郭嘉所料, 袁紹果然還沒有作出反應, 劉備就已被擊敗。也是在曹操與袁紹相持官渡之時,又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傳迫曹營江東豪傑孫策, 准備發兵偷襲曹操位於許都的根據地。孫策曉勇善戰的名聲當時正在中原大地上檔檔作響, 這位將門虎子藝高膽大, 完全繼承了其父孫堅的好鬥氣質。此前, 他以所向披靡之勢, 在富饒的江東四面作戰, 一舉莫定了雄厚的基業。與袁紹相持中已經處於劣勢的曹操, 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衛許都。而一旦許都失守, 曹操陣營將立刻分崩離析。這是曹營中人心最為動亂的時期,不少人開始暗中向袁紹獻媚, 准備為自己留條後路。當時, 曹軍中與袁紹私下有書信往來者很多, 官渡之戰後, 在袁營中就搜出了不少通敵竹簡。在此緊急關頭郭嘉居然提出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見解「 明公曹操根本沒必要抽出兵力去保衛許都, 因為孫策來不了。」郭嘉說「 孫策剛剛吞並江東, 所殺的都是英雄豪傑。而孫策本人又輕率硫於防備, 雖然擁有百萬之眾, 但和孤家寡人無異。我看他必然死於刺客之手。」後來孫策果然因三名刺客為主人報仇,中毒箭而亡。這或許是巧合, 但確實為郭嘉的神機妙算添上了一筆。 203年,官渡之戰大敗而歸的袁紹病逝, 曹操進攻他的兩個兒子, 連戰連捷。曹軍諸將都想乘勝攻破二袁, 可就在此時, 先前力主北進的郭嘉卻力排眾議, 獨進奇策, 建議退兵。他為曹操分析了袁氏兩兄弟之間的矛盾「 袁紹的兩個兒子, 袁譚雖是長子, 但袁紹更喜歡袁尚。袁紹一直為傳位給哪個而猶豫,以至於在撒手人宜之際才草草決定讓三子袁尚接位, 長子袁譚對此一直心存不滿。如果我們攻打, 他們一定會聯合抗擊, 如果暫緩用兵, 他們一定會爆發內訌。」 郭嘉建議曹操裝作向南攻擊劉表之勢, 「 以待其變」 。果然, 曹軍剛回到許昌袁軍生變的消息就已傳來。曹操乘機回軍北上, 將袁譚、袁尚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因為郭嘉的妙計, 這一仗贏得既輕松又順利。
征討烏桓 天妒英才
207年, 袁尚逃入烏桓, 即現在的遼寧錦州一帶。曹軍諸將都說「 袁尚已如喪家之犬, 關外胡人不會支援他們的。如果再做遠征, 劉備必然會挑撥劉表襲擊許昌, 萬一有什麼變數怎麼辦?」此時的劉備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 在荊州劉表的身邊又積聚了相當的實力。以曹操對劉備的了解, 他有理由擔心自己孤軍遠征之際, 劉備會在背後發難。這時, 郭嘉又提出不同於他人的見解「 明公你盡管放心地去遠征, 留下一個空空盪盪的許都也無妨, 我料定劉備無法給你添麻煩。不是劉備不想添, 而是有人會代替您來阻止他, 此人就是劉表。」 在眾人一片嘩然聲中, 郭嘉詳細地分析了平烏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義「 胡人自恃偏遠, 現在必然沒有防備, 突然發動攻擊, 一定能夠將他們消滅。袁紹對胡人有恩, 如果袁尚還活著,他們一定幫忙,遲早是隱患。現在袁家的影響還很大,這個時候南征,如果胡人有行動,我們的後方就不安穩了。但劉表是個只知坐談的政客,他自知能力不足以駕馭劉備,所以必然會對劉備有所防備。現在雖然是虛國遠征,但一勞永逸,就再也沒有後患了。」郭嘉的觀點一針見血,曹操聽罷茅塞頓開,立刻進兵遼東。曹軍在白狼山奇襲烏桓主營,俘虜了20餘萬人。走投無路的袁尚投奔了襄平公孫康。曹操軍到易城,郭嘉覺得推進的速度還是太慢,又進言道:「兵貴神速。現在潛力遠征,輜重太多,行進緩慢,被對方有所覺察必然就要做防備。不如留下輜重,輕兵速進,攻其不備。」後來,這一戰成為了中國戰爭史上「 兵貴神速、奇兵制勝」 的經典戰例。曹操在設置了一些撤軍假象之後, 暗中率領一支輕裝精兵, 在向導的帶領下突然出現在烏桓首領踢頓王的背後。烏桓軍士措手不及, 首領蹋頓也被擊殺。這次行軍路況極端惡劣, 沿途有長達二百里的地段乾旱無水。當糧食吃光以後, 曹軍將士又不得不先後殺了幾千匹戰馬充飢, 才艱難抵達目的地。同年秋天, 遼東太守公孫康帶著袁尚的首級前來投降。曹操根據郭嘉的計策終於徹底平定北方, 統一整個黃河流域以北地區。在從柳城回來的途中, 因為水土不服, 氣候惡劣, 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勞過度, 郭嘉患疾病去世。就這樣, 一個曠世奇才如流星一般隕落了。
曹郭相知 情意深重
在曹操諸多謀士中,唯獨郭嘉最了解曹操,並且兩人關系親密, 優如朋友一般。據載,二人行則同車, 坐則同席, 其親密程度可見一斑。在嚴於治軍的, 操營帳里, 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為, 但在偏愛他的曹操眼裡, 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曹操手下有一位紀檢官員, 叫陳群, 曾因杯棄行為上不夠檢點奏了他一本。但是, 曹操一面表揚陳群檢舉有功, 一面卻對郭嘉不聞不問。不僅如此, 曹操還暗地裡為郭嘉一仍其舊的生活作風喝彩。在長年征戰生涯中, 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 以便隨時切磋, 見機行事。有史學家說, 郭嘉是幸運的, 只有曹操這種雄才大略的人, 才敢於使用郭嘉這類藐視禮法的人, 並把他引為「知己」 。每逢軍國大事, 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 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把身後的治國大事託付給郭嘉。 郭嘉在曹操集團中的重要地位是無人可以替代的, 甚至可以將曹操的戎馬生涯按郭嘉之死分為前後兩部分。生前郭嘉幫助曹操統一了北方:在曹操先後剿滅呂布、袁紹及其餘部的戰斗中,郭嘉居功至偉。郭嘉死後, 曹操除在西北與馬騰、韓遂等草寇型軍閥的戰爭中取得一些戰績外,基本上處於停滯不前的境地。208年赤壁之戰後,更留下一個天下三分的無奈結局。對此曹操本人亦深有體會,不然他不會在赤壁戰敗後的退卻路上,發出這樣一聲孤猿泣血般的哀嘆:「郭奉孝(郭嘉)在,不使孤至此。」 惜哉奉孝!痛哉奉孝!哀哉奉孝!

人物評說
一、擇明主而事。
郭嘉從小胸懷大志,在二十歲時就已經敏銳的感覺到天下即將大亂,於是隱居以待時日,另一方面偷偷的和有才識之人保持交往。郭嘉最初出隱,是和田豐等北上依附當時勢力最強大的袁紹。袁紹對郭嘉等人極為敬重,更是厚禮待之。但是數十日一過,郭嘉便看出袁紹優柔寡斷,用人不善,非成大事之人,遂只有一人的毅然而去。恰逢曹操招賢納士之時,荀彧,程昱共舉郭嘉!曹操招見郭嘉,問計袁紹。郭嘉說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並獻計乘袁紹攻擊公孫瓚之時一舉攻克呂布。這能使曹軍擴大實力,又可以避免以後袁曹決戰時,呂布從側翼威脅曹軍。曹操聽完感嘆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對曹操的才能抱負更是留下了深刻印象。當他離開曹操營帳後,大喜過望的說;「真吾主也。」從此,郭嘉便當上了曹操參謀軍事之官——軍師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忠心效力。 二、計呂劉而破。 二月,曹操便採納郭嘉之謀出兵呂布。曹軍先破彭城,再敗呂布,最後大軍圍困下邳。而呂布卻堅守下邳不出。曹操久攻不下,便思退軍。郭嘉勸說曹操繼續攻城,分析道;「呂布雖勇而無謀,現在其三戰皆敗,銳氣已衰,三軍將為首,將衰則軍衰。陳宮有謀卻反應遲鈍。現在正應該乘呂布銳氣未復,陳宮計謀未定之時,進軍急攻,必能徹底打垮呂布。」曹操依計而行,一面攻城,一面決沂、泗之水灌淹下邳,同年十二月果然就攻克下邳,擒殺呂布,陳宮。 建安四年,曹操派劉備去攻擊進犯的袁術。郭嘉一聽說就大吃一驚阻止道:「決不能讓劉備率軍而出,出則必反。」曹操後悔不已。劉備果然馬上就殺了徐州刺史車胄,聚沛反曹。曹軍兩面受敵。曹操想迅速揮兵滅劉而向袁。眾將卻無一不怕袁紹乘機從背後攻來。曹操沉嚀不決,又是郭嘉分析道:「袁紹向來優柔寡斷,必不能迅速做出反應。劉備剛叛不久,眾心未歸,立足未穩,迅速進攻,其必敗無疑。然後回師對付袁紹,這是改變決戰前夕腹背受敵的最好機會,決不能失去。」曹操終於堅定信心,從官渡回師擊劉,一戰而破並「獲其妻子」,擒其大將關羽,奪會了下邳。情況正如郭嘉所料,袁紹果然還沒有作出反應,劉備以被擊敗。 三、離二袁而勝。 官渡之戰後其二子,連戰連捷。將領無不主張趁勢徹底掃盪二袁。而郭嘉卻力排眾議,獨建奇策。為曹操分析了二袁兄弟之見的矛盾,如果攻之則力合,緩之則必哄。建議曹操回軍裝做南向攻擊劉表之勢,「以待其變」。果然二袁為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曹操乘機回軍北攻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因為郭嘉的妙計,這一仗贏的既輕松又順利並大獲全勝。 這時袁尚逃入烏恆,曹軍將領都認為不值得為了袁尚而遠攻烏恆,致使許昌空虛,為劉備偷襲。在眾議一致的反對聲中,郭嘉再次獨具慧眼,精闢的分析了平烏恆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義。郭嘉首先說出了征烏恆對鞏固曹軍剛攻佔的黃河以北地區具有重大的意義。更說出了劉表,劉備之間的矛盾,指出劉表必不回讓劉備偷襲許都。曹操從其言而迅速率軍出征。郭嘉又進言兵貴神速,加以輕裝前進,以奇攻之。果然曹軍逼近到離烏恆君長所居柳城一百多里處,才被發現,結果張遼突陣,一戰斬烏恆君長。袁尚又逃奔入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康獻其首級而降。曹操根據郭嘉的計策終於徹底平定北方,統一整個黃河流域! 四、君臣相知。 曹操幾乎每次出征,郭嘉都是隨從參謀軍機,行軍時以曹操是並肩而行,議事時也是和曹操同席而坐。每逢軍國大事議論紛紛時,郭嘉的計策總是正確的,並且他的策略從無失算,真正達到了算無遺策。郭嘉向不遵守禮法,而以其超群的智謀被曹操重用,也只有曹操這種雄才大略,才敢於使用郭嘉這類藐視禮法的人。並把小己二十多歲的郭嘉引為「知己」。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把身後的治國大事託付給郭嘉。 當郭嘉因為病重卧床時,曹操不斷派人探視,「問疾者交錯。」當郭嘉病逝時,曹操親至靈堂,悲痛萬分。更有詩一般的精練的語言道出了自己的無限哀傷和惋惜:「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本傳《傅子》)後更表奏朝廷說:「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勛,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並前千戶。」 總結 郭嘉是曹操最喜愛也是最得力的謀士,其深具通曉事理,足智多謀的資質。應該說,曹操之所以用兵如神,「彷彿孫吳」。其中因為有郭嘉為其運籌帷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用曹操的話來說。便是:「平定天下,謀功為高!」
歷史年表
[196年]曹操的籌畫士戲志才死,求才於荀彧,後者薦郭嘉。曹操召見郭嘉,共論天下大事,大喜道:「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了!」,郭嘉也欣然:「是我真正值得輔佐的人。」,遂出仕。 [197年]曹操討張綉新敗,袁紹與信羞辱。操就北方之勢問計郭嘉。初來乍到的郭嘉詳細立體的分析了曹操與袁紹的狀況對比,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說,勸說曹操征討呂布。郭嘉的分析流暢縝密,很具說服力,大大增強了曹操的信心,從而正式將自己送入了曹操軍事智囊的核心。 [198年]郭嘉擔任司空軍祭酒。呂布擊敗劉備和曹操的援軍收納了泰山賊部若干,勢力壯大,虎踞徐州。曹操將戰略重點轉移到了東線,對呂布展開攻勢。呂布在前期遇挫後固守,戰役持續了大半年,曹操見士兵疲憊准備放棄。唯郭嘉看出勝機,以項羽為例勸諫曹操,提出有勇無謀者若之氣衰力竭只時便不久於敗亡的觀點,勸曹操急攻。曹操從諫,果然一鼓作氣擒殺呂布。 [199年]曹操派劉備朱靈聯合袁術。郭嘉看破劉備狼子野心,諫曰:「劉備不可譴也!」曹操從言大悔,派人追劉備回來,已經來不及了。後來劉備果然殺車胄叛走,聯合東海賊寇聚數萬之眾欲與袁紹聯兵。 [200年]曹操與袁紹對峙官渡,譴將征討劉備,不克,欲自討之。諸將都懼怕袁紹偷襲後方勸阻曹操,曹操拿不定主義,問計於郭嘉。郭嘉說:「袁紹性格遲緩多疑,就算要偷襲也不會很迅速。但劉備的勢力剛剛聚集不久,眾心未附。如果實行閃電戰,必然得勝。」於是曹操舉師東征,大破劉備,獲其妻子,擒關羽,進而又擊破了和劉備聯合的東海賊寇。 江東小霸王剛剛成就江東霸業,其時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對峙,遂有謀圖中原之心。曹軍得知這個消息都很畏懼,只有郭嘉料道:「孫策剛剛吞並江東,所殺的都是深得人心眾養死士的英雄豪傑。而孫策本人又輕率疏於防備,雖然有百萬之眾,但還是和孤家寡人一樣容易對付。如果有刺客伏殺,只不過能憑借一人之勇罷了。我看他必然死於匹夫之手。」果然,孫策是年死於許貢家客的刺殺。 [203年]袁紹已死,袁尚、袁譚被逐退到黎陽。諸將想乘勝攻破二袁。郭嘉說曹操道,譚尚素來互不相服,又有郭圖,逢記這樣的謀臣在當中攙和,必然要反目。不如先南征劉表,靜待其變,變成而後擊之,一舉可定也。曹操十分贊同,於是南征,在軍隊行至西平的時候,果然袁氏兄弟內訌,袁譚被擊敗走保平原。曹操輕而易舉的分別擊破了袁尚袁譚。 次年,郭嘉被封為洧陽亭侯。 [205年]郭嘉建議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並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徹底鞏固目前的控制抵禦。曹操採納了他的意見,甚至重用了曾經詆毀過自己的陳琳,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 [207年]袁尚逃入烏桓。諸將都說:「袁尚已如喪家之犬,關外夷人貪婪不義不會支援他們的。如果再做遠征,劉備必然會挑撥劉表襲擊許都,萬一有什麼變數怎麼辦?」郭嘉進言道:「胡人自持偏遠,現在必然沒有防備,突然發動攻擊,一定能夠將他們覆滅。袁紹對胡人有恩,如果袁尚還活著遲早是隱患,現在四州未穩,袁家的影響還很大,這個時候南征,胡人一動,舊臣復應,民夷俱動後方就不安穩了。劉表是個只知坐談的政客,自知能力不足以駕馭劉備,必然會對他有所防備不盡其用。現在雖然是虛國遠征,但一勞永逸,就再也沒有後患啦。」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建議,立刻進兵遼東。 到了易城,郭嘉覺得推進的速度還是太慢,進言道:「兵貴神速。現在千里遠征,輜重太多,行進緩慢,被對方有所覺察必然就要做防備。不如留下輜重,輕兵速進,攻其不備。」曹操於是行小路奇襲柳城,大破倉促應戰的敵軍。這一戰也成為了中國戰爭史上兵貴神速奇兵制勝的經典戰例,具有深遠的影響。 在從柳城回來的途中,也許因為水土不服,氣候惡劣,日夜急行操勞過度,郭嘉患疾病逝,一代星隕。曹操痛拗失聲,嘉表奉孝,增邑八百戶,謚貞侯,並謂荀彧等曰:「你們都和我差不多年紀,只有奉孝最年輕。等到天下事竟,我還要將後事託付給他,但他夭折在巔峰之年,難道這就是命運嗎!」 [208年]曹操兵敗赤壁,嘆曰:「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出自《三國志》)又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262年]魏陳留王景元三年郭嘉從祀於曹操廟庭。
十勝十敗
第一是「道勝」。袁紹作為世族軍閥,禮儀繁多而雜亂,為其形式所羈;曹操「體任自然」,因時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籌。 第二是「義勝」。曹操「奉順以率天下」,順應歷史潮流,合乎道義。 第三是「治勝」。郭嘉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歷史和現實,認為漢末大亂是統治者「政失於寬」,而袁紹以寬濟寬,所以無以御下;曹操「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寬猛相濟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時要的。 第四是「度勝」。袁紹外表寬厚而內心多猜忌,任人唯親戚子弟;曹操則「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問遠近」,在氣度胸襟上勝過袁紹。 第五是「謀勝」。袁紹臨事無策,優柔寡斷;曹操機警果敢,「應變無窮」。 第六是「德勝」。袁紹沽名釣譽,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曹操以誠待士;「不為虛美」,講究實用,刑賞必諾,「與有功者無所吝」,那些忠正而有遠見的並且務實的士人「皆願為用」。 第七是「仁勝」。袁紹懷婦人之仁,見人飢餓,恤念之情形之於表,而對於自己見不到的,則「慮所不及」。這不是政治家的胸懷。曹操對於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對於天下大事則「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勝」。袁紹惑於讒言,而曹操則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潤不行」。 第九是「文勝」。袁紹是非不分,曹操對於正確的「進之以禮」,不正確的則「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勝」。袁紹用兵「好為虛勢,不知兵要」,曹操則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敵人聞而畏。 用現在的觀點來看,郭嘉所指出的這十個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組織路線及各人的思想修養、心胸氣量、性格、文韜武略等多種因素,這都是關涉事業成敗興衰的關鍵。郭嘉為曹操總結這「十勝」,也可能是初來乍到之際對曹操的誇贊,也可能是對曹操的鼓勵、要求,希望他能保有這「十勝」,完成統一天下之偉業,自己也便有出頭之日……任何推測都意義不大。無論如何,郭嘉能說出這「十勝」,說明他不僅僅是一個臨事獻策的謀士,而且還有成套的理論。無怪乎曹操聽後贊不絕口,「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遂「表為司空軍祭酒」。
歷史評價
陳壽《三國志》: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 曹操: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唯奉孝為能知孤意。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毛澤東:才識超群,足智多謀,出謀劃策,功績卓著。

閱讀全文

與股市的郭嘉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潛龍出水 瀏覽:209
定向信託產品 瀏覽:126
格力公司放貸款及墊款 瀏覽:850
優選金融信託 瀏覽:831
安信信託未兌付產品 瀏覽:924
信託牌照數量 瀏覽:693
精碩融資 瀏覽:68
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瀏覽:419
中孚國際外匯招商 瀏覽:667
短期融資承銷 瀏覽:886
貸款抵押鑰匙可以嗎 瀏覽:679
海誠信託 瀏覽:535
華鵬信託 瀏覽:104
信託在農村土地流轉 瀏覽:238
股票桂林油 瀏覽:934
外匯讓投錢 瀏覽:384
煜展貴金屬怎麼開戶 瀏覽:313
信託綜合崗 瀏覽:278
深圳市前海融資租賃金融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瀏覽:790
融資後裝修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