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豐田等9家公司將成立新團體,致力於推廣氫能源利用
據悉,日本豐田汽車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株式會社、岩谷產業等九家公司,將於12月成立以推廣氫能源利用為目標的「氫能源價值鏈推進協議會」。
在9家公司中,還有新日本石油株式會社(ENEOS)、川崎重工業、東芝等能源企業和商行,已經成立了籌備機構。他們希望人們在今後能把氫能源也作為電能的一種,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度。各家公司的優勢技術與服務將匯聚一堂,期望共同提高日本氫能源技術的競爭力。
此外,為推廣人們對氫能源的利用,豐田正在推進與其他行業的合作。豐田於本月6日宣布,將與東日本鐵路公司(JR東日本)和日立製作所合作,共同開發搭載氫燃料電池和普通蓄電池的「混合動力系統」試驗列車。豐田汽車及其子公司日野汽車正在聯合開發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從2020年春季開始,豐田還與大型飲料集團的朝日控股集團、西濃運輸公司合作,在東京首都圈和愛知縣境內使用該卡車進行上路行駛的實證試驗。
豐田汽車將在今年末發售豐田第二代「Mirai」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但與此同時,在推廣氫能源的利用方面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向燃料電池車補給燃料的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仍有待完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日本氫能車進入「量產階段」,為什麼我們的「彎道超車」超錯方向了
在大家還在糾結到底是電動車更好還是氫能車更好的時候,我們的隔壁"鄰居"——日本,卻用飛一般的速度將氫能車帶到了"量產階段"!
據報道,全球首款新能源電池車豐田MIRAI將在日本量產,售價摺合人民幣約46萬元,這款車搭載的嘴和鑫部件"氫燃料電池"在日本已經成為一項成熟的技術。據介紹,它能把液態氫轉化為電能,為新能源汽車供電,然後排除無污染物質的水,甚至可以達到飲用的標准。
而現在看來,電動車的發展是全球的大趨勢。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125.6萬輛,同比增長61.7%,其中電動車佔了絕大部分。顯而易見,電動車的銷量體量是如今的氫能源不能比的。而在車企上,電動車也明顯更受歡迎。例如德國三大汽車巨頭——大眾集團、戴姆勒集團和寶馬集團一致決定在未來10年將把重心投放在電動車上。對比其他國家的製造商,中國汽車也更傾向於電動化,而中國涌現的近百家造車新勢力企業,基本上也都為純電動車。
相對而言,氫燃料技術的未來更加艱難,不僅是因為其燃料電池車成本更高,推廣難度更大,少數廠商在玩也加大了研究的難度。不過,若是真的能夠突破氫能源的技術難度,那麼氫能源無疑比電動車更適合新能源汽車的形態。可怕的是,如今我國還在起步階段,而日本已經進入了量產階段。甚至在2020年代初期,第二代豐田Mirai的續航里程有望從500km增長到700-750km。2025年之後,這個數字會增長至1000km。
3. 氫能概念股有哪些
同濟來科技(600846)(600846)公司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自學研究所、上海神力科技合資組建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開發燃料電池電動車。
中炬高新(600872)(600872)子公司中炬森萊生產動力電池
春蘭股份(600854)
中炬高新(600872)子公司中炬森萊生產動力電池;春蘭集團研發20-100AH系列的大容量動力型高能鎳氫電池
力元新材(600478)(600478)主要生產泡沫鎳
稀土高科(600111)利用1997年首次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開發鎳氫電池項目;鋰電池
澳柯瑪(600336)(600336)子公司澳柯瑪新能源技術公司為鋰電池行業標准制訂者
杉杉股份(600884)生產鋰電池材料,為國內排名第一供應商
TCL集團(000100)子公司生產鋰電池
維科精華(600152)成立工業園,生產動力電
4. 氫能源以後發展趨勢如何
氫能是一種二次能源,它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製取的,而不像煤、石油、天然氣可以直接開采,今下幾乎完全依靠化石燃料製取得到,如果能回收利用工程廢氫,每年大約可以回收到大約1億立方米,這個數字相當可觀。氫能是公認的清潔能源,作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脫穎而出。21世紀,我國和美國、日本、加拿大、歐盟等都制定了氫能發展規劃,並且我國已在氫能領域取得了多方面的進展,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成為氫能技術和應用領先的國家之一,也被國際公認為最有可能率先實現氫燃料電池和氫能汽車產業化的國家。
應答時間:2021-01-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5. 氫燃料電池車概念股有哪些
氫燃料電池概念股一覽:
上市公司方面,可分為2大梯隊進行投資篩專選:
第一梯隊屬是以參股等形式間接進入到產業鏈核心環節。如同濟科技(600846)、江蘇陽光(600220)、復星醫葯(600196)、上汽集團(600104)、長城電工(600192)、南都電源(300068)、新大洲A。
第二梯隊:氫燃料電池產業鏈相關,包括電池和整車生產兩塊。
燃料電池部分: 氫氣供應——華昌化工(002274);電解質——三愛富(600636)、巨化股份(600160);催化劑——貴研鉑業(600459)。
應用部分:氫燃料汽車領域——金龍汽車(600686)、上汽集團。
6. 日本為何要宣布停止開發氫能源車,哪個環節出錯了呢
像3G向4G的轉變之後,光纖網路代替了一般的寬頻網路,其實像視頻平台就得到快速發展,而來獲得更多更廣闊的市場,像騰訊視頻,愛奇藝以及優酷土豆都是砸錢買內容,搞內容自製,最後把以前很出名的暴風以及PPTV基本掃到角落裡面去,因為大家都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你不跟,覺得你自己很理智,很懂得把握,最後居然成了二流。因此在視頻平台競爭裡面,像美團搞得的O2O百團大戰都是如此,裹挾了都是平台以及資本。
至於氫能源汽車是不是不行,應該說在商業轎車上面差些,但是在大型的運輸卡車以及公交車還有客車這種,基本上路線相對集中,這類氫能源汽車的前景還是不錯的,因為這些大車在儲氫罐上面不要錢小型化,以及基本上企業使用,因此在風險安全上面是遠遠高於一般個人使用的。相對而言,氫能源汽車的使用商業化往往是落後於電動汽車的,像我在13年買的普拉格能源,之前也是考慮到其技術在市場上面比較認可,而且在之前市場被炒作到100美元美股,到我觀察直到一毛多,買的時候是兩毛多三毛,但是如果這么多年,現在商用化才剛剛開始,而這裡面更多是卡車領域,相對於家用轎車市場,日產還是豐田更希望在家用轎車市場上面能獲得更大的利潤的。
不過總的來說,像日本以及韓國這種小國,國家比較狹長的國家,建設氫能源汽車的優點其實好於電動汽車,因為電動汽車需要發電,而發電很多是需要煤炭以及天然氣還有核電等等,前者污染大,而且大型國家像中國可以利用風能以及太陽能還有水能發電站儲能電站的結合,這樣會使得效果更好。
7. 大家感覺電動汽車有前途嗎還是日本的氫燃料汽車有前途
關於新能源汽車,一直以來,業內普遍就有兩種看法:純電動車(BEV)和氫燃料池車(FCEV),這兩種車很有點意思,一方的優點則是另一方的缺點,那麼相對比的話,誰更有前景呢?
從目前來看,以中國為首的電動汽車發展迅猛,在全球大力倡導新能源的趨勢下,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我國從汽車大國轉變為汽車強國的一大機遇。我國現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汽車市場,除了國內的自主企業和初創車企紛紛加入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製造,國外的汽車巨頭在本土轉型發展電動汽車的同時,也開始布局中國市場。
同時,以提倡氫能源為主的美國、日本、韓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氫能技術也已經進入了系統實施階段,尤其是日本。根據日本新能源及產業開發機構最新制定的目標,日本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續航里程有望延長到目前的1.5倍,到2040年,日本的氫燃料電池車型的保有量有望從現在的2000輛增加到300~600萬輛。此外,包括英國政府在內的很多國家也開始制定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計劃,英國計劃在2030年前使氫燃料電池車保有量達到160萬輛,並在2050年之前使其市場佔有率達到30%~50%。
由於氫的能量密度相當高,比汽油高出兩倍還多,所以氫燃料電池車的續航里程相當給力,比如豐田的Mirai續航里程可以達到700公里,而此前豐田發布的Fine-Comfort Ride概念車,續航里程更是高達一千公里,這是純電動車目前無法企及的。
另外,純電動車一般快充30分鍾可充滿80%的電量,雖然未來還有提升空間,但是受限於物理定律,能達到什麼水平還很難預料,而氫燃料電池車加氫就快多了,三五分鍾就能加滿,效率和傳統燃油車沒什麼區別。
不僅如此,氫燃料電池車的氫在燃燒之後只會產生水,而且燃料電池沒有回收的問題,可以說是環保車的終極形態。純電動車依賴於充電,而這個電能的來源是有區別的,是傳統的火電,還是其它形式?除此之外,純電動車的廢舊電池的回收也是個大問題。所以在環保方面,氫燃料電池車也有明顯優勢。
但是在生產和技術成本上,由於氫燃料電池車的技術和結構十分復雜,因此,目前生產一輛廉價的氫燃料電池車還是非常遙遠的事情,而相比之下,純電動車的造價就便宜多了,而且未來隨著電池價格的走低,其生產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
從目前技術發展和實用化水平看,純電動汽車雖然性能上不佔優勢,但是實用性和普及性上是領先於氫燃料電池車的,但今後誰能真正領先新能源汽車領域,還要看最終技術進步和實用化的最終比拼結果,如同手機和共享單車的普及過程類似。
8. 氫能源對日本很重要嗎
日本政府曾表示,氫是解決能源安全保障和全球變暖問題的「王牌」,強調日本率先實現「氫能社會」的重要性。
「氫能社會」指將氫能作為燃料廣泛應用於社會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中,與電力、熱力共同構成二次能源的三大支柱。
共建「日本氫站有限責任公司」的日企代表3月5日在東京出席新聞發布會。這家新公司計劃到2021財年完成約80座加氫站建設。
基於此路線圖、氫燃料發電研究報告和零碳氫燃料研究報告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日本政府去年12月發布「氫能源基本戰略」。
該戰略包括兩大目標,一是實現能源供給多元化以提高能源自給率;二是削減二氧化碳排放以完成日本自主減排目標。
此戰略的目標還包括未來通過技術革新等手段把氫能源發電成本降低至與液化天然氣發電成本相同的水平。
為了推廣氫能源發電,日本政府還將重點推進可大量生產、運輸氫的全球性供應鏈建設。
可見,日本欲在全球率先實現「氫能社會」,實現低碳社會發展目標和尋求日本經濟新的增長點,並力圖主導和引領全球新能源技術發展。
日本政府希望藉助2020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來展示其「氫能社會」成果,向奧運場館、奧運村和交通工具等提供氫能源。
來源:新華國際
9. 氫燃料電池概念股有哪些
氫燃料電池概念股一共有26家上市公司,其中11家氫燃料電池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15家氫燃料電池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氫燃料電池概念股:
1、雪人股份(股票代碼:002639)
2、大洋電機(股票代碼:002249)
3、德威新材(股票代碼:300325)
4、富瑞特裝(股票代碼:300228)
5、長城電工(股票代碼:600192)
6、華昌化工(股票代碼:002274)
7、同濟科技(股票代碼:600846)
8、時代萬恆(股票代碼:600241)
9、福田汽車(股票代碼:600166)
10、南都電源(股票代碼:300068)
11、江蘇陽光(股票代碼:600220)
12、貴研鉑業(股票代碼:600459)
13、三環集團(股票代碼:300408)
14、科力遠(股票代碼:600478)
15、八菱科技(股票代碼:002592)
16、長盈精密(股票代碼:300115)
17、上汽集團(股票代碼:600104)
18、凱恩股份(股票代碼:002012)
19、東方鉭業(股票代碼:000962)
20、金龍汽車(股票代碼:600686)
21、新大洲A(股票代碼:000571)
22、復星醫葯(股票代碼:600196)
23、猛獅科技(股票代碼:002684)
24、中炬高新(股票代碼:600872)
25、中電鑫龍(股票代碼:002298)
26、厚普股份(股票代碼:300471)
(9)日本氫能源公司股價表現擴展閱讀
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
1、氫燃料電池車的工作原理是:將氫氣送到燃料電池的陽極板(負極),經過催化劑(鉑)的作用,氫原子中的一個電子被分離出來,失去電子的氫離子(質子)穿過質子交換膜,到達燃料電池陰極板(正極),而電子是不能通過質子交換膜的,這個電子,只能經外部電路,到達燃料電池陰極板,從而在外電路中產生電流。
2、電子到達陰極板後,與氧原子和氫離子重新結合為水。由於供應給陰極板的氧,可以從空氣中獲得,因此只要不斷地給陽極板供應氫,給陰極板供應空氣,並及時把水(蒸氣)帶走,就可以不斷地提供電能。
3、燃料電池發出的電,經逆變器、控制器等裝置,給電動機供電,再經傳動系統、驅動橋等帶動車輪轉動,就可使車輛在路上行駛。與傳統汽車相比,燃料電池車能量轉化效率高達60~80%,為內燃機的2~3倍。
4、燃料電池的燃料是氫和氧,生成物是清潔的水,它本身工作不產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沒有硫和微粒排出。因此,氫燃料電池汽車是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零污染的車,氫燃料是完美的汽車能源!
10. 氫燃料電池概念股票有哪些
回顧隔夜國抄際市場,原油繼續小幅反襲彈,國際股市亦是全然不理A股崩跌,多以紅盤報收,而亞洲市場亦是如此。看來全球市場並無何異常跡象,以致於筆者判斷昨日A股的崩跌完全是羊群效應所致。另外看到香港以及台灣市場,眾所周知,香港台灣與上證A股為唇齒之關系,彼此之間血脈相承。若A股的崩跌是由於經濟面的下滑或是匯率等其他經濟原因影響,想必香港與台灣市場今日並不會好到哪去。但截至發稿,恆生已然收復昨日全部跌幅,台灣加權則是創出了本波反彈以來的新高。就此看來,A股崩跌若不是內因,那之為何哉?
回到上證盤面,其實並沒有投資者們想的那麼糟糕。今日盤面中煤炭鋼鐵的再度啟動,顯然是由國家隊發力托市所為。不過成也蕭何敗蕭何,作為本輪反彈的急先鋒,場內游資機構的聚集地,創業板依舊綠盤報收,不難看出遊資機構的參與度依舊偏低。若只有國家隊的大象翩翩起舞,游資機構卻站邊看戲的話,想讓大盤V字反轉則幾乎不可能。就目前線型架構而言,依舊在震盪打底的過程之中,等待行情企穩之時再行切入,亦為時不晚。因此,此時重要要工作在於仔細觀察盤面當中,哪些個股相對抗跌,亦或有人進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