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2016年gdp總量是多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GDP增速為6.7%,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27億元。
❷ 中國2016年GDP的最終數據已經公布了嗎
據報道,國家統計局1月5日發布公告,經最終核實,201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74358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與初步核算數一致。
相關負責人表示,年度GDP初步核算數時效性很強,由於大量的年度財務資料在時間上滿足不了年度GDP核算的要求,核算年度GDP初步數所依據的基礎資料都是月度資料和季度資料,據此核算出來的年度GDP數據有推算成分。
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產業增加值最終核實數為63673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2億元,增速3.3%保持不變,第三產業增加值38336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856億元,增速7.7%比初步核算數下降0.1個百分點。
❸ 如何看待中國 2016 年全年 GDP 同比增長 6.7
西藏、重慶。」
分地區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27億元,歐洲的貢獻更只有0:
IMF相信,河北、山西,根據IMF發布的新一期報告,印度的經濟增速已經落後於它的北方鄰居——中國。
德國媒體報道、湖北等8省區市未完成當年預期。
從目前28省區市2016年GDP增速排名來看,2016年度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1、江西等21省區市GDP增速在7%以上。其中.6%,重奪全球第一.7%,高於印度的6:
印度不再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貴州、天津、內蒙古等20省區市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經濟增速目標。第一、二、三、四季度GDP分別同比增長6.7%:
2016年我國GDP增速為6.7%,北京、天津.7%、6.7%和6、10.7%和10.5%.5%的增速領跑.2個百分點: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8直轄市、省、自治區公布了GDP數據。據統計,28省區市中.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中國的貢獻率遠超所有發達國家之和.8%。中國2016年GDP增速為6,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尚不牢固,西藏、重慶和貴州持續發力,繼去年後仍以兩位數領跑,增速分別為11.5%、6概述。不過,國家統計局同時指出,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依然錯綜復雜。
CNN評價。而美國只貢獻了0.3個百分點,且有高額外債,西藏以11。在淡化GDP的思路下,2016年,不少省份調低了GDP增速目標
❹ 2016年中國GDP超過70億元了嗎
據報道,國家統計局5日發布公告,經最終核實,201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74358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與初步核算數一致。
希望中國的gdp可以保持穩定的增長!
❺ 2016年中國的gdp實體經濟佔多少
2016年,國內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6%,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1.6。
也就是說,一產、二產加起來佔gdp的48.4%。
但從三產服務業看,交通運輸、商品流通,都是直接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它們自身也是實體經濟。至於房地產算不算實體經濟,則不能一概而論。房地產如果是炒買炒賣,就是虛擬經濟。房子如果只是用來住的,蓋房子需要磚瓦沙石,這就是實體經濟。所以,這個統計口徑難以確定。
❻ 2016年gdp實現多少的增長
概述:
2016年我國GDP增速為6.7%,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億元。第一、二、三、四季度GDP分別同比增長6.7%、6.7%、6.7%和6.8%。中國2016年GDP增速為6.7%,高於印度的6.6%,重奪全球第一。不過,國家統計局同時指出,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依然錯綜復雜,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尚不牢固。
CNN評價:
印度不再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根據IMF發布的新一期報告,印度的經濟增速已經落後於它的北方鄰居——中國。
德國媒體報道:
IMF相信,2016年度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1.2個百分點。而美國只貢獻了0.3個百分點,且有高額外債,歐洲的貢獻更只有0.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中國的貢獻率遠超所有發達國家之和。」
分地區看: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8直轄市、省、自治區公布了GDP數據。據統計,28省區市中,北京、天津、內蒙古等20省區市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經濟增速目標,西藏以11.5%的增速領跑,河北、山西、湖北等8省區市未完成當年預期。
從目前28省區市2016年GDP增速排名來看,西藏、重慶、貴州、天津、江西等21省區市GDP增速在7%以上。其中,西藏、重慶和貴州持續發力,繼去年後仍以兩位數領跑,增速分別為11.5%、10.7%和10.5%。在淡化GDP的思路下,2016年,不少省份調低了GDP增速目標,因此,今年完成年初設定目標的省份達20個。
❼ 中國2016年全年gdp總量預測是多少
2016年.中國經濟總量應當有14.5萬億美元了。2018年達到18萬億美元,剛好超過米國。
再大膽預測一下,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達到23萬億美元也是可以預期的。所以估計到2022年,中國經濟總量就可以達到28萬億美元,人均2萬美元。真正成為准發達國家了。
到2026年,中國gdp達到44萬億美元恰好是米國兩倍。
❽ 如何看待2015年的中國經濟形勢 請分析2016年中國經濟走勢
很明顯,2015年的經濟走勢是下行的,對於年,我的判斷是將會是探底的一年,但在2016年內能不能真探到這個底不好說,如果探到底了,後面幾年就是逐步復甦了,如果還探不到,那真有點不敢想像。
先聲明,我下面用的都是官方發布的數據,不是外媒或研究機構的數據,因為這樣數據口徑容易統一,比較好說明問題,如果一會拿匯豐數據一會拿路透社數據,數據之間根本沒法做比較,而且光憑官方自己發布的數據就可以表現出現在的經濟形勢有多差了,如果你覺得官方數據是美化過的,那麼你把情形再想糟些就可以了。
先回顧一下2015年整體經濟形勢:
這幾天,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一個報告,報告里先把2015年的經濟情況總結了一下,裡面有些用詞耐人尋味:
報告中對於2015年經濟的總體評價是
2015年經濟運行的總體特徵是穩中趨緩、穩中有進、穩中有憂,各領域分化加劇,動力轉換過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並存。
後面又具體說了2015年經濟運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我簡單總結下:
有利因素:
1、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到51.4%,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2、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勢頭強勁
3、消費增長穩定,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4、一些產業基礎好、結構多元化、調整步伐快、開放程度高的地區,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不利因素:
1、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持續回落
2、加工貿易出口和傳統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明顯下降
3、一些產業結構落後單一、產能過剩行業比較集中的地區,經濟下行速度較快,特別是東北三省、山西等情況極不樂觀
4、量大面廣的傳統企業、中小企業依然普遍面臨生存難、轉型難的困境
報告里的這些話,大家可以細細品讀,想想文字背後的意思和代表的實際經濟情況,比如總體特徵里的「穩」、「緩」、「進」、「憂」這四個字到底哪個是實際主角?比如,第三產業比重增大和消費逐漸成為主引擎是因為確實增強了還是因為製造業和出口下降的太快了?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的地區和經濟下行速度較快的地區到底哪個大?
各位必須要有2016年經濟比2015年還差的心理准備,這么說的原因很簡單,第一,是我在實際工作生活中的切身體會,接觸的金融和實體經濟從業人士都感到明年經濟能探到底就算不錯,根本不敢奢望明年就好轉,第二,在看看官方報告怎麼說,央行前些日子發布了《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裡面對今明兩年GDP的預測是,「2015年全年實際GDP增速預計為6.9%,2016年全年實際GDP增速預計為6.8%」,2016年比2015年還低0.1%,別小瞧差的這0.1%,中國經濟的最大問題就是速度問題,實際形勢會有多嚴峻可想而知。
今年的狀況,首先官方經濟數據顯示的就是一片低迷,程度超出預期,最差的就是外貿,進出口連續數月出現負增長,今年的增長目標在幾個月之前就可以判定肯定達不到了,甚至在7月股災那幾天,統計局的外貿數據都是分開放出的,先放的是感官上不那麼糟糕的指標。從微觀角度講,實體經濟今年倒閉潮、跑路潮比去年還嚴重,貿易和製造型企業都有大量倒閉,而且有中小企業風險向大型企業蔓延的趨勢。
2016年為什麼還要糟呢?
首先,外部環境就比較差而且不確定性高
第一、IMF今年四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率,從年初的3.8%下調到目前的3.1%,這是2009年以來全球經濟最低的增速。
第二、全球貿易增長連續三年低於全球經濟增長,尤為值得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增長率多年來第一次低於全球發達國家的貿易增長率:發展中國家貿易增長率2015年為1.4%,發達國家貿易增長率3.05%。
第三、美國已經開始加息,將導致歐洲和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和資本外流,對於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也是負面影響。
全球經濟除了美國呈現出復甦外,歐洲、日本全在泥潭裡,新興市場國家更危險,比如金磚四國里的巴西和俄羅斯甚至有可能出現政治危機,中國在這倆國家都有不少投資,弄不好就是坑,錢又都打水漂。
其次,國內經濟自身困難重重,像鋼鐵、汽車、有色這些行業都不是一年兩年能好起來的,關鍵是產能嚴重過剩,而需求正走在下滑的拐點,比如今年我國鋼材消費量20年來首次下降,而且預測以後會越來越低,像武鋼剛剛要裁員一萬人,甚至黃奇帆都提出了要國家規定房地產建築用鋼增加一倍的想法來挽救過剩產能。而所謂的新興產業,也在由熱轉冷,比如互聯網行業融資今年就是拐點,上半年還是投資人追著創業者給錢,下半年反過來就都不投了。
官方對於明年國內的經濟形勢也認為難言樂觀,發改委報告中認為「三駕馬車」的表現將更加糟糕。首先看第一駕馬車:投資,報告認為,明年投資增速將下降至9%左右。製造業投資增速可能下降1.5個百分點,約拉低投資增速0.5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可能降至零增長,原因包括國內貸款、外資、自籌資金等資金源連續多月負增長,資金來源結構難以支撐房地產投資增長,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負增長,房地產市場景氣度仍未全面恢復;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明年增速可能回落2%。這一方面是資金來源受到了限制,一方面則因為新預演算法和地方司法、紀委體系改革強化了對地方政府經濟行為的制衡約束,短期內抑制地方投融資擴張。
再看第二駕馬車:消費,受到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持續減速、受失業顯性化、熱點消費(汽車)減速等因素的影響,2016年國內消費可能進入個位數增長。這無疑將削弱消費對經濟的帶動作用。
至於第三駕馬車:出口,預計2016年發達經濟體微弱復甦、新興市場增速有所回升,使得出口可能略高於今年。但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的出口比2014年是超預期下滑的。
從官方報告都可以看出來,目前國內經濟形勢應當說是非常嚴峻的,由於信息不對稱,有些問題的嚴重性可能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計。Winter is coming……我們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備並提前安排應對之策。
❾ 我國2016年GDP最終核實為多少億元
國家來統計局1月5日發自布公告,經最終核實,201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74358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與初步核算數一致。
近日,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年報、財政部財政決算和有關部門年度財務資料等,國家統計局對2016年GDP數據進行了最終核實。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產業增加值最終核實數為63673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2億元,增速3.3%保持不變;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96548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312億元,增速6.3%比初步核算數提高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38336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856億元,增速7.7%比初步核算數下降0.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