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年人以房養老被騙」所涉公證處和公證員被調查
據報道的「老年人以房養老被騙」事件,北京市司法局今天(8月2日)通過其官方公號通報表示,已成立調查核實小組,對報道中涉及的相關公證處和公證員開展調查。
公證處膽子也太大了,這種事東窗事發是早晚的事。房子被騙沒了就沒想到會有人告嗎?查實要重判,法律不允許褻瀆!
❷ 30戶家庭陷以房養老騙局有最新消息了嗎
把手裡的房子抵押借款3個月就能獲得每月10%到15%的高息,到期還能全額返還本金,這樣的「以房養老」項目讓不少老人心動。然而數月後,老人的房子也被抵押借款的人憑借老人簽字的公證材料悄悄買賣過戶給他人。
相對來說,吳哲老人稍顯幸運。由於兒子無意中發現了他的轉賬單,他的房子沒有被偷偷過戶,但目前被廣艷彬介紹來的借款人申請強制執行,老兩口的銀行卡已經被法院凍結,退休金都無法使用。
但無論是借款合同、公證申請、公證書還是委託書,均有李君的親筆簽名。公證處堅稱,這就是老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並有老人簽字的詢問筆錄為證。
司法部公開通報顯示,2017年4月,針對北京市國立公證處接連發生數起為不真實的事項出具公證書,導致當事人房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買賣或抵押的情況,北京市司法局吊銷了李鐵林、馮躍的公證員執業證書,給予國立公證處警告、罰款20萬元並處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國立公證處主任薛衛平因負有領導責任被免職。
❸ "以房養老"騙局怎麼破
1、首先,最關注的應該是,我的房子給了保險公司,每個月能獲得多少錢呢?
2、我們用一個容易算的數字,100萬的房產,得到的答案相當殘酷。根據幸福人壽的產品費率表,如果你是60歲的男性,你辦理後每個月未扣除相關費用(下同)只能拿到2514元。如果你是60歲的女性就把房子給保險公司,你每月拿到的錢,將只有2082元。而更殘酷的是,這個收入恆久不變,並沒有因通脹增加而會增加。
3、當延期年金無身故和退保利益時,以每100萬有效保險價值計算,一個投保年齡為60歲的男性,延期年金交費年度數(特定期限年度數)為26年,延期年金年交保費2544元,扣除延期年金後投保人月度領到手的基本養老保險金額為2514元(未扣除相關費用)。
4、簡而言之,百萬房產每月固定到手只有2000多,那還真不如把房子租出去,租金也比這個高,當然,年紀越大的老人,去辦理以房養老,獲得的錢會越多。
5、從保單條款看,百萬的房產,你如果70歲去辦,男性和女性分別能拿到3734元及3209元,比60歲的老人去辦,每月大概均多出約1200元。但是你還要考慮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等等問題吧,這樣計算下來,實際上你的生活過得也並不充裕。
6、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實際領取的養老保險金額為基本養老保險金額扣除應當承擔的相關費用之後的凈額。比如按50%的房屋評估費、抵押費、公證費、律師律師費。保單管理費,每保單年度每單按1000元收取費用。累積計息的養老保險相關費用;延期年金也包含其中,保險公司會基於老人未來預計生存時間估算一個期限,在這個期限中的每個保單年度初,老人需要交納延期年金保費。
7、另外,國內以房養老剛剛開始,保險公司是否具備這種風險分散的精算技術,比如產品量化、房屋價值估算、長壽風險的計算等都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8、說的直白一點,對於投資者而言,最理想的情況是房子特別值錢,而養老所需的成本比較低。這樣的話,老人領取到的保險金可以覆蓋很大一部分甚至全部的養老費用,真正實現用房子來養老。
9、可以預見,「以房養老」得以實現的基礎條件正在逐漸瓦解。所以,傳統的以房養老已經是一個相對過時的概念,它並不能完全適應現代生活需求。奉勸大家一句「房市有風險,養老需謹慎」呀!
❹ 多位老人遭遇以房養老的騙局,老人是如何被騙的
這些老人通過電話了解到以房養老的模式,這些詐騙人員告訴這些老人只需要用房子抵押,無需本金每個月就可以拿到一些利息,所以有很多老人上當受騙了。
老人們的賺錢慾望也是很強烈的,我們雖然內心有所防範,但是在實際行動上還是會相信這些人的說法。特別是在拿到第一次收益以後,這些老人們就會開始徹底相信這個理財商品。現在很多老人都已經收到了仲裁消息,因為這些騙子把老人的房子拿去給第三方做擔保借了很多錢,如果這些錢不按時償還,這些老人們的房子就可能會被收走。
❺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以房養老是個騙局
以房養老是當下非常流行的一種養老方式,這種以房養老的大概是這樣的,就是老年人把房子抵押給保險公司,但是依然可以居住,每個月可以領取一定的養老金,直到身故或者到達規定的年齡,這時候你的這套房子就歸保險公司了。
對此,我們要提高意識,不輕易落入別人織好的騙局中,我認為有一句話說的特別的好,我們的生命已然無法掌控在自己的手中,那麼我就一定要把財產全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保險公司雁過都拔毛,我們又如何是他們的對手呢。
❻ 銀保監會:警惕「投資養老」「以房養老」金融詐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投資養老、以房養老等名義進行虛假宣傳,實質是非法吸收社會資金,擾亂金融秩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1年第三期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風險防範意識,遠離非法金融活動,保護自身權益。
手法之一:以投資養老為名詐騙養老錢
一些不法分子打著投資養老名義,承諾高利率回報且提供預留養老床位、預定養老房間等服務,向老年消費者非法籌集資金。
抓住老年人特點設計騙局。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尋求養老保障、對集資詐騙認識不足,打著投資養老、銷售老年產品等旗號,經常出現在老年人聚集的場所,如公園、超市、小區等,不斷向老年人群灌輸金融養老、新型投資等概念。
利用小恩小惠博好感,降低老年人警惕性。不法分子通過組織旅遊、參觀、講座、贈送禮品等手段,有意博取老年人信任和好感,等老年人降低警惕後,趁機對其道德綁架、虛假宣傳,最終目的是騙取老年人錢財。
拋出高回報承諾吸引老年人。不法分子慣用承諾高額分紅、保本高息、預定養老服務等說辭,誘騙老年人投資所謂「養老服務」項目,收費名目五花八門,如「貴賓卡」「會員費」「預付費」等。這些機構沒有能力提供所承諾的養老服務,獲得資金後運作、流向不透明,有很高的集資捲款跑路風險,一些老年人的養老錢被不法分子詐騙。
手法之二:用以房養老名義詐騙老年人資金
不法分子所稱的「以房養老」為假。正規的以房養老是指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即將住房抵押與終身養老年金保險相結合的創新型商業養老保險。擁有房屋完全合法產權的老年人將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繼續擁有房屋佔有、使用、收益和經抵押權人(保險公司)同意的處置權,並按照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後,保險公司獲得抵押房產處置權,處置所得將優先用於償付養老保險相關費用。這種保險目前在我國還處於試點階段且比較小眾,其准入門檻高、法律關系復雜、風險因素多,對機構業務開展和銷售管理都非常嚴格。
不法分子所謂的「以房養老」風險極高,且暗藏陷阱。不法分子以國家政策名義掩蓋非法集資的本質,打著「以房養老」、有高收益回報等旗號誘騙老年人辦理房產抵押,再把借來的錢拿去買其所推薦的理財產品。這種「抵押-借貸-理財」方式操作流程多、參與主體亂、投資風險高,本就不符合絕大多數老年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且所謂「理財產品」很可能是虛假的,借來的錢最終還是到了非法機構口袋。
用「以房養老」名義誘騙老人抵押房產,詐騙資金。不法分子所宣稱「以房養老」與國家試行的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完全無關,只是其假借國家政策、為非法集資活動造勢宣傳的手段而已,其實根本不具備相應的資質、能力,往往是「以新還舊」的龐氏騙局。有的參與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房產被抵押,最終失去了房子,還背負貸款。
上述行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影響惡劣,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在此提示消費者,做到以下兩謹記、兩注意。
一、謹記投資是有風險的,不宜有賭博心理而冒險入局。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投資理財觀念,切勿輕易相信所謂的「穩賺不賠」「無風險、高收益」宣傳,不要投資業務不清、風險不明的項目。理財產品如果承諾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准備損失全部本金,「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詐騙。要記住投資是有風險的,別受高收益誘惑而沖動投資。
二、謹記選擇正規機構。購買理財投資產品應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正規機構和正規渠道。建議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在購買投資理財產品前,多咨詢正規金融機構的專業人員,多與家人商量,對投資活動的真偽、合法性進行必要的判斷和了解,防範不法分子詐騙侵害,警惕非正規機構的瘋狂營銷攬客行為。
三、注意提防集資詐騙套路。集資詐騙多有「擊鼓傳花」和「龐氏騙局」特點,往往是以新還舊,缺乏實際業務支撐和盈利來源,不存在與其承諾回報相匹配的項目,容易發生捲款跑路、資金鏈斷裂等風險。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證收益」等說辭迷惑。
四、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增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慎重對待合同簽署環節,不在空白合同簽字。不隨意提供身份證、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濫用或非法使用。若發現疑似非法金融活動,可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或向有關金融監管部門反映情況。
❼ 多位老人遭遇以房養老騙局,「房子或被收走」的背後陷阱何在
多位老人遭遇以房養老騙局,“房子或被收走”的背後可能是詐騙陷阱。
現在很多老年人為了養老,他們都會購買一些房子,但是出現了以房養老的騙局,更多的購房者利用老年人這種意識,對他們的錢財進行騙取。當他們入住房子之後不久就將房子收回或者是將房子易主,這就給很多的老年人帶來了消費陷阱,讓他們在經濟上受到了損失,同時他們的精神也受到了一定的打,這種消費騙局的背後應該可能存在詐騙的陷阱,我們還是希望更多的老年人能夠進行預防。
老年人他們對於經濟發展以及一些其他的方面了解並不是很深入,所以他們在聽取一些售賣者的話之後很容易上當受騙,他們對於這種售賣方式並不是能夠完全理解,所以才會出現一些上當受騙的情況,老年人一定要尤其注意。
老年人在購房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如果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話,一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