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民幣為什麼會那麼快就貶值了2019年8月5日,美元兌換人民幣7.03,破7.00元
最近發生了兩件事,一件事是美元減息,帶來的是全球的減息,從而可能專形成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屬。另一件事就是美對中的商品增加稅收,同時帶動了全球多個國家也對中產品增加稅收,中國的外匯收入減少了。這是兩個外因。加上中國一直在增發貨幣,導致的人民幣貶值到了7,在此之前,人民幣就一直在破7附近徘徊。但是由於美元那時候是加息的,對中國的關稅一直處於談判階段中,特朗普還釋放信號說有的談,結果現在就是特朗普出爾反爾,明確的給中國加了稅,再加上一些國家效仿美國給中國產品加稅,結果就是中國產品不好賣了。這兩個事情都是最近才爆發的,人民幣破7並不意外,乃是意料之中。未來還可能破7.5,破8,甚至破9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國家強行干預,控制在7以內是可以的。但是目前看來維持匯率沒有什麼價值,所以國家這次沒有干預,索性防守任由匯率破7。
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對中國來說是利好,因為中國是美國的債權國,美元減息貶值,意味著美國要還給中國的錢變少了。反之,人民幣貶值,美國要還給中國的錢變多了。人民幣貶值的時機恰逢特朗普對中國態度轉變,很難不讓人遐想兩者的因果。
2019對中國來說是史無前例精彩的一年,且看中國如何破局。
B. 近期人民幣貶值原因是什麼
一,由於金融危機影響,對人民幣資產需求減少,根據匯率決定機制,人民幣會內貶值。二,隨著容中國經濟發展,匯率決定製度逐步由有管制的浮動匯率制向浮動匯率制發展的趨勢,央行也是有意壓低回率,給以後生值留有更大空間,出口畢竟對我國GDP增長有重大影響
C. 什麼原因導致人民幣匯率近期貶值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日前表示,人民幣匯率近期貶值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本輪人民幣貶值主要是被動式的,由美元指數強勢上漲導致。
三是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影響,我國貿易順差收窄,經濟增速下行擔憂再起。今年前5個月,貿易順差同比下降26.8%,第一季度經常賬戶甚至出現逆差,為近15年來首次。進入4月份、5月份以來,我國經濟景氣度有所回落,前5個月消費、投資增速分別比第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和2.5個百分點,且投資創下2000年以來新低。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同樣對人民幣匯率走勢不利。
D. 為什麼人民幣兌美元在2019年6月中旬不斷貶值,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那段時間貿易戰在白熱化,那個時候貶值的原因主要還是外資撤離,貶值的好處就是有利於出口貿易
E. 人民幣貶值的原因是什麼
人民幣不斷貶值的四大原因
1.升值積累下來的調整壓力
過回去10餘年,人民幣答兌美元一直升值,直到2014年1月到6:1才算止住升值的勢頭。在差不多的十年時間里,人民幣兌美元實際升值達30%至40%,如此升值本身就構成了人民幣的調整壓力。
2.經濟增長放緩帶來的貶值壓力
我國經濟增長從之前的10%以上已經放緩至2015年的6.9%,有這么大的下降幅度,貨幣的強勁漲勢自然也就差不多該終結了,調整壓力自然就來了。
3.美聯儲加息預期
美聯儲加息預期帶來了美元的升值預期,中國在經濟增速放緩、貨幣上漲幅度較大的情況下,有美元加息的帶動,貶值預期是必然存在的。
4.央行主動釋放下跌動能
過去,人民幣積累了較大的下跌動能,這些動能由於過去人民幣存在匯率管制,漲跌幅限制控制的較死,人民幣當時的匯率政策更多地是以美元為貨幣錨所致。現在人民幣放款了波動幅度限制,同時央行不斷調低中間價,這也是中國央行主動釋放人民幣的貶值動能。
F. 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已持續抄多年貨幣襲增發以至超發,中國M2貨幣供應增長已持續多年在15%以上,截至2016年1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達到人民幣141.63萬億元,與1990年的1.53萬億相比,增長92餘倍。當月滙率約6.18,換算成美元是22.9萬億,同期美國M2是11.6萬億美元,中國M2遠超美國M2。要知道中國含有水份的GDP不及美國一半,人均GDP相距更大,中美相比已可見中國貨幣超發之巨。中國M2存量不僅超越歐美,占據全球規模已達25%,其新增M2常年占據全球50%左右,一國新增貨幣超過世界其餘國家貨幣之和,從任何角度、標准分析都很難說是沒有濫發貨幣。
天下沒有這樣好的事情:你製造通脹,你不受懲罰。至少,事情不會永遠這樣美好。當印鈔的速度受限於匯價而追不上債務增長,經濟就會由盛入衰而進入了「新常態」,而人民幣在需求下降時就會反影長期超發後的真實價值,可見在外資退走、上位者出售人民幣資產換美金引至通縮後必然是匯價崩潰式下跌,引發惡性滯脹!
G. 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2019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所貶值,引起人民幣貶值的原因
去年人民幣貶值的原因就是美元走強,美元對多數貨幣都是升值的
同樣人民幣也升值,它只對美元貶值了,所以分析原因應該從美元走強來看,去年投資迴流美國的經濟還是比較好的
H. 人民幣升值,美元卻在貶值,這是因為什麼
人民幣走強的原因主要是個方面:
一是美元指數走弱。
一般來說,美元指數強弱與人民幣等非美元貨幣具有反向關系,你強我就弱,你弱我就強。
數據顯示,今年5月下旬以來,美元指數開啟跌勢,近期更是一度跌破92,創下2018年5月初以來的新低。
由於美聯儲天量貨幣的投放,在市場對於美元貶值的預期下,美元指數持續下跌,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貨幣出現了升值的走勢。
美聯儲自疫情以來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貨幣寬松政策,同時美聯儲針對貨幣政策框架進行了調整,推出「平均通脹制度」。7月份,已經被壓低的美國債券收益率進一步下行,同時美元指數也基本是從7月下旬開啟了「美元荒」結束後的第二階段顯著下行。
二是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
中國疫情防控成效顯著,中國經濟也持續恢復改善,主要經濟指標在逐漸向好,二季度中國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對於人民幣是有力的支撐。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其中,7月份商品零售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出口增速達到兩位數。
而最新公布的8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這三大指數均連續6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
人民幣匯率走強也是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反映。從製造業PMI指數的表現來看,在經歷了2月份的斷崖式下跌後,中國經濟景氣程度持續修復,世界銀行以及國際貨幣組織均預測中國將是今年少數能夠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因此疫情後國內基本面的表現給人民幣匯率提供了重要支撐。
三是人民幣資產吃香。
中國正在持續推動金融市場的開放,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的前景和人民幣資產,國外資本持續流入中國的資本市場,有利於人民幣的升值。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外資凈增持境內上市股票和債券規模同比增加1.4倍,外匯儲備余額連續4個月正增長。
在全球央行維持寬松的背景下,中國央行在疫情期間貨幣政策保持謹慎、維持定力,中美利差維持高位,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明顯增強,這也推動了人民幣匯率的走強。
截至8月28日,具有代表性的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已超過230個基點,中美利差擴大、人民幣資產較高的收益吸引外資不斷流入,對人民幣匯率升值起到助推作用。
(8)2019年5月人民幣貶值原因分析擴展閱讀:
人民幣匯率的走強或仍將延續,但考慮到後續可能存在的風險,包括全球避險情緒、中美關系以及不對稱的資本管制,人民幣匯率或呈現為斜率放緩的升值走勢,短期人民幣匯率區間或為6.7~6.8。與此同時還應注意到,匯率的持續升值或對中國出口和製造業帶來一定的沖擊。
央行8月份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I. 2019年人民幣為什麼一直在貶值
19年的人民幣並沒有貶值,我個人感覺到沒有升職,但是也沒有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