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依據材料一分析指出在對商的認識上

依據材料一分析指出在對商的認識上

發布時間:2021-07-04 07:26:20

①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食賤則農貧,錢重則商富;末事不禁,則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眾之謂也。


(1)糧食價格過低。(1分)
(2) 商鞅:農業方面主張提高糧食價格以增加農民收入,商業方面主張抑制商業發展,發展小農經濟,確立封建制度;(3分)
王安石:農業方面減輕農民差役負擔,保證農民生產時間;商業方面主張限制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和操縱,以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統治。(3分)
(3)特點:重視商品貨幣作用。(1分)
措施:青苗法:限制高利貸盤剝,增加政府收入;但強制農民借貸;地方官吏趁機勒索,農民負擔加重。(4分)
募役法:保證了農民生產時間,限制官僚地主特權,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但農民負擔依然沉重,並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激烈反對。(3分)

② (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明代嘉靖、萬曆之際,商業發展迅速,書籍日益普及,人口不斷增長,


(1)原因:商業經濟活躍;文化發展,讀書群體壯大;科舉名額有限,仕途受限。(任答兩點,共2分)
表現:活躍了市鎮、城市經濟;提高了農產品商品化程度;加快了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商幫)。(3分)
(2)特點:士商合流;營利與追求生活品味相結合;注重文化;關注教育。(4分)
(3)認識: 推動江浙一帶濃郁的文化氛圍形成;類似義大利資產階級推動文藝復興的興起。(2分)
影響: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1分)

③ 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對農商的態度,商鞅持比主張是基於什麼認識

(1)態度:孟子:農商平等;商鞅:重農抑商。(2分)
認識:農業是本業,商業是末業。(2分)
背景:當時商業與農業爭奪勞動力,影響農業生產。(2分)
(2)措施:徵收資產稅(算緡),鼓勵告發不如實申報資產的商人(告緡)。(2分)
目的:抑制商人勢力,增加財政收入。(2分)
舉措:貨幣官鑄、鹽鐵酒專賣、官營販運、物價管理。(2分)
(3)狀況:商業不斷發展;商業地位重要。(2分)
政策:重視商業,如適當減免商稅。(2分)
(4)認識:重農抑商是中國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當政府感到財政等方面需要時,也會對政策有所調整,放寬對商業的限制,甚至鼓勵商業發展。(3分)

④ (26分)材料一 農、商、官三者,國之常食官(合法的謀生職業)也。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苟能令商賈、

(1)繼承:控制商人數量; 發展:商鞅認為商是合法的謀生職業,韓非則認為商是國家的蠹蟲,要使他們地位卑賤。(6分)
(2)商人不得衣絲乘車;商人應入市籍,一入市籍則不得為官;漢武帝推行打擊富商大賈,發展官營商業的政策。(答商人的賦稅加倍可參照賦分)唐朝:繼續實行一入市籍則不得為官的制度。(8分)經濟地位遠比一般農民和其他平民優越,在社會上遭受鄙視(或在政治上和法律上遭受歧視)的情形開始轉變。(4分)
(3)原因:面臨財政困境;一些大臣的奏請。影響:有利於改變社會對商的歧視觀念,推動獎勵實業政策在全國范圍的實行,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8分)

⑤ 依據材料一,指出明清時期人們在思想觀念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依據材料一,指出明清時代人們在思想觀念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郭德利認為"引發人們營商致富的動機中,實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毀商業企業發展的因素",根據材料三,指出其論證的依據,並結合時代背景分析造成這一社會現象的原因.

(1),重視經商盈利,認為經商不差於學儒.

(2),依據是『商人最後總是傾向於把累積得來的財富或過剩的資本投資料三 於購買土地,或供應下一代有閑沉浸於傳統典籍,參與科舉,以便進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終生以商賈為業,仍會要求其下一代盡可能轉向客居.』原因:中國古代的封建政府兩千年的重農抑商政策,封建時代土地為資產之本,兩千年的政府更替戰亂頻繁使得有資金不如置土產,受封建特權階層壓迫的慣性思維和長期士農工商,儂本思想觀念.

⑥ (12分)閱讀下列有關明清商業發展的材料,然後回答問題:材料一 有錢神也怕,無錢鬼亦欺。——選自明朝

(1)明清商業誠信問題。(2分)
(2)經營現象:誠實守信,注重聲譽。摻假造假,騙取錢財(2分)
原因:明朝中後期,商品經濟發展,人們追求財富,一部分人遵守傳統道德,合法經營但有的人為謀取暴利,坑蒙拐騙。(2分)
(3)背景:小農經濟與市場聯系日益密切,城鎮經濟空前繁榮;(2分)徽商和晉商。(2分)
(4)商業活動要遵守誠信,奉行商業道德,取信於民;要重視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要樹立顧客至上的思想,持續發展;要提高文化素質,營造良好的商業氣氛。(任兩點,2分。學生答案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⑦ (30分)材料一 斯密指出:價值有兩個不同的意義,有時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時表示由於佔有某物而取得

(30分)
(1)使用價值很大的東西,可能具有極小的交換價值,甚至沒有;反之,交換價值很大的東西,可能具有極小的使用價值,甚至沒有。二者成反比例關系。(5分)。他的勞動價值論是二元的,他有時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這種觀點正確地揭示了價值的源泉。有時又認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商品在交換中所能購買到的勞動量決定的,顛倒了價值和交換價值的關系。(5分)。在經濟學說史上,斯密第一個明確提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概念的人。他科學地認識到了商品的交換價值不是由使用價值決定的,但未能認識到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可能有交換價值。(5分)
(2)李嘉圖同意斯密使用價值不能成為交換價值的尺度的觀點,同時糾正了斯密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也可以有交換價值的觀點,提出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肯定沒有交換價值,並意識到了價值與交換價值之間的區別。(5分)。李嘉圖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傢伙子只能由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勞動來決定。(5分)。李嘉圖意識到在商品生產過程中新價值的創造與舊價值的轉移問題,以及在商品價值問題上個別勞動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之間的區別,因而極大地豐富了勞動價值論的內容,把勞動價值論推到了古典經濟學的最高峰。(5分)。

⑧ 根據材料一,指出作者對士商地位有何新的看法

看法:打破傳統士商觀念,認為士商處於平等的地位(沒有貴賤之分)。

⑨ (19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孟子對於農商一列平視,從無重農抑商之主張。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


(1)態度:孟子:農商平等;商鞅:重農抑商。(2分)
認識:農業是本業,商業是末業。(2分)
背景:當時商業與農業爭奪勞動力,影響農業生產。(2分)
(2)措施:徵收資產稅(算緡),鼓勵告發不如實申報資產的商人(告緡)。(2分)
目的:抑制商人勢力,增加財政收入。(2分)
舉措:貨幣官鑄、鹽鐵酒專賣、官營販運、物價管理。(2分)
(3)狀況:商業不斷發展;商業地位重要。(2分)
政策:重視商業,如適當減免商稅。(2分)
(4)認識:重農抑商是中國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當政府感到財政等方面需要時,也會對政策有所調整,放寬對商業的限制,甚至鼓勵商業發展。(3分)

⑩ (1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歐洲是很重視商業的,在古希臘時候就是重商業的,羅馬也是。那


(1)原因:歐洲有重視商業的傳統;「地理大發現」促進商業發展。(2分)
影響:英國政府積極推動海外殖民和貿易,加速英國資本原始積累(或:為工業革命創造了資金和市場條件)。(2分,其它言之成理酌情給分)
(2)成就:牛頓建立經典力學體系;瓦特發明改良蒸汽機;亞當·斯密提出自由主義經濟理論。(3分)
背景:19世紀中葉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獲得首屈一指的工業優勢。(2分)
目的:建立英國主導的世界市場。(2分)
(3)實施國家干預的經濟政策(或:奉行凱恩斯主義)。(2分)
(4)國家利益;生產力發展水平:在全球經濟地位;經濟學理論發展。(4分,答出其中2點即可)

與依據材料一分析指出在對商的認識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跳空缺口 瀏覽:49
二氧化碳重整貴金屬催化劑 瀏覽:98
飛力達股票千 瀏覽:23
單個境外投資者的持股限制 瀏覽:527
房屋貸款信息審核 瀏覽:156
三宜融資 瀏覽:573
股票內外比多少 瀏覽:107
格力置業股票 瀏覽:337
融資租賃成功案例 瀏覽:335
工程項目融資與投資 瀏覽:364
租住行業融資 瀏覽:454
中原信託借殼中原高速 瀏覽:540
一隻股票3年正常漲多少 瀏覽:86
安邦保險理財安全嗎 瀏覽:406
上海圓通貴金屬招聘信息 瀏覽:493
菜花玉理財 瀏覽:592
中國外匯美元儲備 瀏覽:977
龍一食品股票 瀏覽:917
柳州理財公司 瀏覽:926
智遠理財財富管理計劃 瀏覽:486
© Arrange www.cfhszx.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