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上海洋山港
出上海市區,走完32.5公里長的中國第一跨海大橋東海大橋,一座世界集裝箱大港便出現在眼前。而3年前,這里還是個孤懸於茫茫外海的彈丸小島,沒有淡水,沒有電力。
作為世界上唯一建在外海島嶼上的離岸式集裝箱碼頭,洋山港受到世界的矚目。
洋山港一期泊位從2005年12月10日正式開港以來,完全按成熟的碼頭進行作業和管理,連創船時量、台時量的最高紀錄。
12月10日至2月6日,洋山港共有400多艘次船舶靠泊,其中大型集裝箱船130多艘次,最大的船舶為8500個標准箱位,共裝卸37萬多標准箱。
1月26日,法國達飛公司的「達飛﹒奧賽羅」號抵達洋山港,裝卸公司用20小時就卸下4300個集裝箱,創下了單船小時卸箱量和每台橋吊小時卸箱量的最高紀錄。1月29日大年初一,洋山港再創紀錄,晝夜日作業量達13358箱。
洋山深水港建設指揮部港口分指揮部指揮歸墨說,2006年,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的吞吐量突破300萬箱沒有問題,連同上海港現有的泊位能力,全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可望達2100萬箱,接近位居世界排位第一、第二的新加坡和香港。
洋山深水港區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外海島嶼上的離岸式集裝箱碼頭,從深海里「造」出135萬平方米(相當於200個標准足球場大小)、海拔7米的新大陸;要在最深達39米的海底打樁,不僅在中國建港史上未曾經歷,也是世界級難題。洋山港的建設者們創造性地使用「斜頂樁板樁承台結構」,成功地築起一道密排的樁牆,形成洋山港堅固的駁岸。
飛卧於陸地與小洋山之間的東海大橋是中國首座外海跨海大橋,也是中國首次將設計基準期定為100年的大橋。作為洋山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海大橋從打下第一根樁到全線貫通,僅用了35個月。
洋山港從前期論證到竣工開港歷經10年,7000多名科研人員展開了20項全新的科研專題研究,洋山深水港工程迄今已有50多項技術成果申請專利。
洋山港還是中國批准設立的首個保稅港區。洋山保稅港區實行出口加工區、保稅區和港區的「三區合一」。經濟界人士認為,保稅港將成為國內外經濟接軌的場所,對於推動長三角、長江流域及全國的進出口貿易、轉口貿易、出口加工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也將進一步增強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競爭力,還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在洋山港一期開港後,洋山港的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設。二期工程碼頭岸線總長1400米,陸域面積約70萬平方米,將建設4個深水泊位,年吞吐能力為250萬標准箱,預計於2006年底建成。洋山港二期工程項目竣工後將採取合資經營的模式。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和記黃埔、A.P.穆勒﹒馬士基集團、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和中國海運集團等5家中外港航巨頭共同投資設立合資經營公司,參與洋山二期的投資經營。
根據規劃,到2012年,在北港區小洋山一側,可形成11公里的深水岸線,布置近30個泊位,年集裝箱吞吐能力達1500萬個標准箱以上。業內專家預測,洋山深水港的建成和投入運營,將大大提升中國的綜合經濟實力
B. 上海洋山港LNG項目部
您好!
給提個建議。
上海洋山港LNG是油中海油和上海申能共同投資建設的,您可以分別致電其公司的市場開發部,會有專人為您答疑解惑的。
***<燃氣在線>希望能夠幫到您!***
***請採納哦╰(*^__^*) ╯***
C. 有誰知道建設洋山港一共花了多少錢
上海耗資一百四十億元人民幣、歷時三年建成的洋山港第一期昨日正式啟用,連同現有泊位能力,業界稱上海貨櫃年吞吐量到二○一○年可達三千萬個標准箱,取代香港成為全球最大的貨櫃港。洋山港第一期是上海首個深水港,建有五座貨櫃碼頭,規劃預期年吞吐量二百二十萬個標准箱,但業界估計年吞吐量可達三百五十萬至四百萬個標准箱。洋山港能容納全球最大的貨櫃船,但碇泊費只是其他地區的一半,預期今年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將達一千八百萬至兩千萬標准箱,明年再加上洋山港三百萬標准箱,勢將進佔全球貨櫃港的前列,威脅香港全球第一貨櫃港地位。
香港為提升港口競爭力,特區政府已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簡化船入港程序與調低使用港口費用,同時增加碇泊區以擴大中流作業的理貨能力,有關措施在明年年初實行。而措施生效後,中等噸位船停留香港兩日,可節省二成半碇泊費。
洋山港二期將投資60億至70億元,擬建成4個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為250萬標准箱,將於2006年年底交付使用。
洋山港一期工程的三大主體工程港區工程、東海大橋、蘆潮港輔助作業物流園區,港區工程72億元,包括航道工程和輔助配套工程、東海大橋工程71.1億元。
D. 液化氣罐住建局有權拉走嗎
液化氣罐住建局應該沒有權利拉走。
E. 上海大小洋山深水港港投資多少個億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自2002年6月經國務院審議通過開工報告之日起開專始進入屬全面施工階段。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港區工程、東海大橋、輔助配套工程等,總投資143.1億元,計劃2005年底建成。
F.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以洋山港為開始的標志嗎,現在建的怎麼樣了
版 的開頭歌曲歌手的
G. 上海為什麼要修洋山港
上海要建設成為世界航運中心。上海所處的長江口由於泥沙堆積水深不夠,無法滿足大型集裝箱貨船和豪華郵輪的通航和停靠需求,急需建立一個深水港。洋山深水港建成以後,上海已經成為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
上海洋山深水港位於杭州灣口外的崎嶇列島,由小洋山島域、東海大橋、洋山保稅港區組成,於2005年12月10日開港,在業務上屬於上海港港區,行政區劃屬於浙江省舟山市的嵊泗縣。洋山港港區規劃總面積超過25平方公里,包括東、西、南、北四個港區,按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自2002年至2020年分四期建設。
(7)上海洋山港液化氣罐建設擴展閱讀
洋山深水港選址有4大優勢 2012年通過1500萬標准箱
東方網12月10日消息:在今天下午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深水港工程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沈駿介紹說,洋山深水港選址具備四大優勢條件。至2012年,洋山深水港可布置30多個泊位,通過能力1500萬標准箱以上。
沈駿介紹說,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位於杭州灣口、長江口外上海南匯蘆潮港東南,距離南匯蘆潮港27.5公里,距離國際航線僅104公里,是離上海最近的具備15米以上水深的合理港址。
優勢一:具備建設-15米水深港區和航道的優越條件。洋山海域潮流強勁,泥沙不易落淤,海域海床近百年來基本穩定。
優勢二:能確保船舶航行及靠離泊安全。港區工程方案經過模型試驗反復論證,表明工程實施後,對自然條件基本無影響,能維持原有水深,而且大小洋山島鏈形成天然屏障,泊穩條件良好。
優勢三:工程技術經濟可行。工程水域地質條件良好,具備建港條件;另外,建設長距離跨海大橋世界上也有先例。
優勢四:符合世界港口向外海發展的規律。
H. 洋山深水港的建設工期
洋山港港區規劃總面積超過25平方公里,包括東、西、南、北四個港區,按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自2002年至2012年分三期實施,工程總投資超過700億元,其中2/3為填海工程投資,裝卸集裝箱的橋吊機械等投資約200多億元。到2012年,洋山港將擁有30個深水泊位,年吞吐能力達1500萬標箱,可使上海港的吞吐能力增加一倍。
東港區為能源作業港區,分二期建設。一期工程包括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海底輸氣干線,建設規模為每年進口300萬噸LNG,每年可向上海市區供應約40億立方米LNG。成為國際一流水平的清潔能源供應基地,與西氣東輸、東海天然氣形成多氣源供應局面,共同保障上海的能源安全。其中LNG接收站位於洋山深水港區中西門堂島,主要建設3座16萬立方米LNG儲罐、3台LNG卸料臂及其他相應的回收、輸送、氣化設施和公用配套工程,佔地39.6公頃,並預留二期擴建場地。LNG專用船碼頭包括一座8萬至20萬立方米LNG專用船碼頭及重件碼頭配套設施等。用LNG船運來的進口天然氣將通過東海大橋預設的40公里長的海底輸氣管線送到臨港新城輸氣站,進入上海城市天然氣高壓主幹網系統。
東港區還是遠東最大的成品油中轉基地,規劃建設1900米長的油品碼頭作業區,這是一座國家戰略儲備油庫,共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是成品油庫和生產生活設施區,2009年3月投入使用,可儲成品油42萬立方米;遠期工程完成後可儲存成品油270萬立方米,將用中小型油輪轉運至上海等地。
南港區以大洋山本島為中心,西至雙連山、大山塘一帶,東至馬鞍山。將作為洋山港2012年以後的規劃發展預留岸線。
北港區、西港區為集裝箱裝卸區,是洋山港的核心區域。規劃深水岸線10公里,可布置大小泊位30多個,可以裝卸世界最大的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貨輪和巨型油輪,全部建成後年吞吐能力可達1300萬標箱以上,約占上海港集裝箱總吞吐量的30%,單獨計算可躋身世界第五大集裝箱港。北港區以小洋山本島為中心,西至小烏龜島、東至沈家灣島,平均水深15米,岸線全長5.6公里;分為三期建設。
北港區一期工程由港區、東海大橋、滬蘆高速公路、臨港新城等四部分組成。於2002年6月開工,2005年12月竣工,總投資143億元。共建設5個10萬噸級深水泊位,前沿水深15.5米,碼頭岸線長1600米,可停靠第五、六代集裝箱船,同時兼顧8000標准集裝箱船舶靠泊,陸域面積為1.53平方公里,堆場87萬平方米,年吞吐能力為220萬標准箱,由上港集團獨自經營。作為配套工程的東海大橋於2002年6月開工,2005年5月25日實現結構貫通。滬蘆高速公路北起A20公路(外環線)環東二大道立交南,至東海大橋登陸點,全長43公里。臨港新城規劃面積9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0萬,將建成獨具風貌的濱海園林城市。
北港區二期工程東端與一期工期相連,於2005年6月開工,2006年12月竣工,總投資57億元。共建設4個10萬噸級泊位,前沿水深15.5米,碼頭岸線長1400米,陸域面積為0.8平方公里,吹填砂400萬立方米,堆場86.1萬平方米,年吞吐能力為210萬標准箱。由上港集團、和記黃埔集團等五家中外巨頭的合資公司運作。
北港區三期工程分兩個階段建設,一階段工程2007年12月竣工,二階段工程2008年12月竣工,總投資170億元。共建7個10萬噸級泊位,前沿水深17.5米,碼頭岸線長2650米,其最東端可停泊15萬噸油輪。陸域面積5.9平方公里,年設計能力為500萬標准箱,由上港集團、新加坡港務集團、中海集團及法國達飛輪船等合資公司運作。
三期工程順利竣工,標志著洋山深水港北港區全面建成。北港區現已建成16個深水集裝箱泊位,岸線全長5.6公里,年吞吐能力為930萬標准箱,吹填砂石1億立方米,總面積達到8平方公里。更為壯觀的是,在連成一片的5.6公里的碼頭上,整齊地排列著60台高達70米的集裝箱橋吊,這些龐然大物每天可裝卸3萬只集裝箱。規模如此龐大的港區工程能在短短六年半時間里完工,這在世界港口建設史上罕見的。
根據建設的規劃,從2009年開始,洋山深水港區建設的重點將轉移至西港區。西港區緊鄰東海大橋,平均水深12米,碼頭岸線總長4000米,將建設10-12個7-10萬噸級的集裝箱專用泊位,陸域面積約2平方公里,年設計能力為700萬標准箱。該港區是一個江海聯運的集散中心,重慶、武漢、南京等沿江內陸港口的中小型船舶將由此集散,再通過北港區轉運至世界各地,大大提高洋山港的水水中轉能力,強化上海航運中心的核心作用。西港區計劃2010年交付第一批泊位,2011年再交付一批,至2013年全面建成。為了滿足洋山深水港區運營管理的要求,還將布置若干個工作船碼頭。此外,根據上海市和浙江省的有關協議,還將在西港區建設洋山客運中心,為往來嵊泗、岱山、普陀山、舟山本島的人員、車輛提供便利。 始於上海市南匯區蘆潮港,終於浙江省嵊泗縣崎嶇列島的小城子山,總長約32.5公里,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准設計,橋面寬31.5米,設計行車速度80公里/小時。大橋全線設5000噸級主通航孔(通航孔凈空高40米)和1000噸級、500噸級輔通航孔各一處。
參觀洋山深水港的必經通道是東海大橋:東海大橋是中國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橋,全長32公里,橋寬 31.5 米 ,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深水港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跨越杭州灣北部海域,連接上海浦東新區蘆潮港鎮與浙江嵊泗的小洋山島。2座大跨度的海上斜接橋、4座預應力連續梁橋,大量的非通航孔橋以及連接兩個島嶼之間的一條海堤。大橋全線按高速公路標准設計,設計基準期為100年。
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順應世界經濟和國際航運發展的新趨勢,根據中國經濟現狀和發展戰略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其中,洋山深水港區建設又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核心,而東海大橋作為洋山港區連接上海陸地的唯一通道,如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一大「動脈」,在洋山港一期工程啟動時,東海大橋的貫通,改寫了上海不「上海」的歷史。碧海滔滔,一橋飛架,從上海至東海上的洋山港30分鍾就可直達。上海,從此名歸實至,這個東方大港由「江河時代」邁入了「海洋時代」!
參觀洋山深水港,定能使你心曠神怡,耳目一新! 布置於東海大橋登陸點附近,相對獨立,其主要功能是為洋山深水港區配套服務,包括口岸查驗區、輔助作業區和危險品作業區,以及供水、供電、通信等綜合性輔助設施。
I. 上海洋山港對上海城市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個龍頭、三個中心」
領導多次提出要加快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隨後,上海市政府提出在洋山建設洋山深水港區的戰略構想。2001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邦國率有關部委領導,視察了大小洋山港址現場,對加快洋山深水港區建設作了具體部署。同年,國務院批准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項目建議書。 經過一系列可行性研究,2002年6月26日,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正式開工,2005 年12 月10日洋山深水港一期開港。 2006年12月,洋山深水港二期工程建成投用。2008年底,洋山深水港區三期工程建成投用,這標志著洋山深水港北港區工程全面建成,集裝箱專用泊位達16個,岸線全長5600米,設計年吞吐能力為930萬標准箱。 從已經投產的碼頭經營狀況看,洋山深水港區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了上海港的集裝箱吞吐能力。2007年、2008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位列世界第二位,2009年有望保持這一地位。 隨著北港區的建成,洋山深水港的建設重點將轉向靠近東海大橋方向的西港區。由於西港區的自然條件比北港區差,且水流等情況復雜,建設的泊位級別將比北港區低。根據規劃,西港區將建設10至12個5萬噸級到10萬噸級的集裝箱船專用泊位。 預計到2020年,洋山深水港布置集裝箱深水泊位將達50個,設計年吞吐能力為1500萬標准箱以上。 此外,沿線還將建設工作船碼頭、小洋山客運中心等配套功能,開展港口、物流、加工區、綜合服務區等配套服務。 在洋山深水港誕生了我國第一個保稅港區,與洋山深水港一期同步於2005年12月10日啟用。洋山深水港行政區劃隸屬於浙江,但在上海市與浙江省的通力協調和密切配合下,突破了行政區劃的限制,科學、高效地實現了洋山深水港的開發和洋山保稅港區的建設。 洋山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負責組建,海關和檢驗檢疫等部門、上海市人民政府相關部門、上海市南匯區人民政府和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參加,在洋山港區建設省市聯合協調領導小組指導下,統一負責保稅港區的日常事務管理,協調保稅港區有關政策的落實。 洋山保稅港區由小洋山港口區域、陸上區域和連接洋山島與陸地的東海大橋組成,已封關運作面積8.14平方公里,是上海市和浙江省跨區域合作建設,實行海關統一監管的特殊功能區域。 洋山保稅港區具備集裝箱樞紐港口、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的所有功能。國際中轉方面,可以開展集裝箱裝卸、堆存、集裝箱國際中轉、集裝箱拆拼箱、國內進出口貨物中轉、集裝箱多式聯運等業務;采購和配送方面,可以開展貨物采購、倉儲、商業性加工、貨物國際分撥、物流配送等業務;進出口和轉口貿易方面,可以開展進出口貿易、轉口貿易,貨物轉運、商品交易、商品保稅展示以及相應的技術服務等業務;出口加工方面,可以開展加工製造、再製造、保稅維修和產品研究開發中心等業務。 目前,洋山保稅港區已經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核心載體,正在進一步完善各項功能,推動航運市場的繁榮,服務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發展。
J. 上海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組織結構 總經理是誰
上海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
為滿足上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優化能源結構,改善城市環境,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構建上海天然氣安全供應保障體系。2004年12月,申能(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申能集團」)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海石油天然氣及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海氣電」)共同組建上海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投資、建設和運營上海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和輸氣管線項目,其中申能集團佔55%,中海氣電佔45%。上海液化天然氣(LNG)是上海市「十一五」期間能源供應的重要項目,也是2006年市政府重點工程。項目建設規模為一期進口天然氣300萬噸/年,計劃2009年上半年開始供氣,屆時每年可供應天然氣約40億立方米,成為上海天然氣供應系統的主力氣源。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估算為67億元人民幣。上海LNG項目主要由LNG接收站、LNG專用船碼頭和海底輸氣管線工程三部分組成。·LNG接收站:站址位於在建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中西門堂島,主要建設3座16萬立方米的LNG儲罐、3台LNG卸料臂、及其他相應的回收、輸送、氣化設施和公用配套工程,佔地39.6公頃,並預留二期擴建場地。·LNG專用船碼頭:建設1座8-20萬立方米的LNG專用船碼頭及重件碼頭的配套設施等。·海底輸氣管線:通過建設40公里DN900的海底輸氣干線在東海大橋東側登陸後,由陸域輸氣管線輸送至臨港新城輸氣末站,進入上海城市天然氣高壓主幹網系統。上海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正從高起點、高要求、高標准出發,緊緊圍繞市政府要求的項目建設進度目標,積極推進項目建設,上海LNG項目的建設將為進一步滿足本市天然氣市場發展需求提供新的主力氣源、為上海天然氣安全供應體系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