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部灣的漁業資源怎麼分配,是全部屬於中國的嗎北部灣專屬經濟區又是怎麼劃界的,與越南有重疊嗎
不是,接近一半屬於越南了,這個大約2000年左右已經劃界了。
Ⅱ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口岸對東南亞土特產品出口情況和未來發展情況
廣西東興市位於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東南瀕臨北部灣,西面於越南接壤,是廣西乃至中國通往越南以及東南亞最便捷的通道,也是中國與東盟唯一海陸相連的口岸城市,隸屬廣西防城港市。東興是國家一類口岸,是國務院批準的沿海開放城市。1992年,國務院特區辦批准設立4.07平方公里的邊境經濟合作區,1996年4月,國務院批准設立縣級東興市,轄東興、江平、馬路三個鎮。陸地邊境線長27.5公里,海岸線長50公里。總面積540.7平方公里,總人口11萬人,是我國京族的唯一聚居地。東興是中國與東南亞各國來往的便捷通道。市區與越南芒街市相隔一條數十米的北侖河,距越南廣寧省會下龍市180公里,距離越南首都河內308公里,距廣西首府南寧178公里,距防城港市39公里。市內的竹山港、潭吉港、京島港可與中國和越南各大港口通航。早在清朝光緒年間,東興邊民與越南邊民就開始互市貿易。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東興成為我國與東南亞及美、英、法等國的重要通商口岸,東興因商賈雲集,市場繁榮,曾有「小香港」之稱。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創建進程的加快,成為中越邊境貿易旅遊最「熱」的城市。據統計,每年出入境經商、旅遊人數達1200萬人次以上,成為我國出入境人員最多的陸地邊境口岸之一,從而推動了東興邊境貿易的快速發展。東興對外開放14年來,邊境貿易成交額突破105億,其中進口成交額為49.5億元,出口成交額55.5億元,稅費收入7億元(含關稅)。市內有一般貿易經營權企業8家,小額貿易經營權60多家,城區注冊經營商戶6500戶,有10000多邊民從事互市貿易。東興已投入5000萬元建成佔地120畝具有「互市通道、互市貿易、互市商品收購、邊小過貨通道」功能的互市貿易區,拓寬了對外貿易渠道。採取企業運作和省、地、縣級市政府主辦等方式,連續舉辦了9屆商品交易會。
Ⅲ 關於越南廣西之間的貿易
你好,我是廣西人,一直以來很關注中越邊貿。
08年出了金融風暴,越南的經濟飛落直下
股市崩潰,越幣貶值得非常利害,通貨膨脹大得驚人
如果你不非常了解越南,最好不要來我們廣西冒險。
現在不確定因素太多,稍有不慎,傾家盪產都有。
還有廣西傳銷很猖獗(也不知道當官的是干什麼吃的)
有惡人就用做生意的手段騙人的
你最好小心謹慎一點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繼續問我
Ⅳ 想找廣西與越南雙邊貿易的數據 在哪裡能找到呢
統計、財政、海關、邊防
Ⅳ 關於廣西柳州對越南出口貿易問題!
有關越南的問題我可以幫你了解下,我在越南工作5年了,你說得能詳細點嗎~
Ⅵ 廣西與東盟的貿易狀況,與往年相比的情況
2003年廣西各類企業在全區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植和推進下,緊緊抓住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機遇,大力發展與東盟的農產品貿易,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據統計,全年廣西與東盟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達23774萬美元,比前年同期(下同)增長22.9%,其中進口11016萬美元,增長15.4%,出口12758萬美元,增長30.3%,與東盟的農產品貿易占廣西農產品進出口總額比重為36.3%,占廣西對東盟進出口貿易總額的28.8%,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去年廣西與東盟農產品貿易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邊境小額貿易占據主導地位且進出兩旺。其進、出口值所佔比重分別為79.4%、83.4%,其進、出口值分別同比增長12.2%、37.6%。二是除寮國外,與東盟其它9個國家都發生了貿易往來,其中對越南進口、出口分別占對東盟進口、出口總額的81.2%、93.2%。從印度尼西亞進口的農產品成倍增長,對越南、泰國、柬埔寨、汶萊4個國家出口均有所增長。三是從農產品分類看,進、出口商品比較集中。水果、木薯澱粉、食用植物油3類農產品進口金額合計占農產品進口總額的94%。蔬菜、水果、中草葯材、豆粕4類農產品出口金額合計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93%,其中水果出口金額同比增長幅度最大,達59.6%,蔬菜居其次,為27.9%,中草葯材增幅達19.4%,為第三。四是國有企業佔主要比重,其與東盟的農產品貿易佔了46.7%的比重,私人企業成倍增長,增幅達2.2倍。五是《中泰水果協議》實施前後,廣西與泰國的果蔬進出口貿易在數量及商品結構上未發生大的改變。實施後的3個月內從泰國進口30噸龍眼乾,價值3萬美元,出口柿餅36噸,價值5萬美元。
Ⅶ 廣西與越南煤炭貿易的一切
概要〕雙經濟特區這種經濟合作方式是創新提出的新概念。它是兩國共同在邊境地區設立的,目的是進一步加快雙邊的經貿合作。其特點是最優惠、最寬松、帶有試探性的全新經濟合作方式。中越兩國關系目前處於最好狀態,在「10+1」和GMS的推動下,決定建立「兩廊一圈」來加快經貿合作。先在中越邊境一類口岸地區建立雙經濟特區是可行的。它不僅可以加快中越兩國經貿進一步發展,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而且可以逐步推廣到與我國接壤的其他國家之間,全面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使周邊環境更加適合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需要。
〔主題詞〕中越 合作方式 雙經濟特區
中越雙方於2006年8月24日在北京發表了《中越聯合新聞公報》,明確表示將有力地推動中越睦鄰友好與全面合作關系進一步向前發展,繼續共同推動「兩廊一圈」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在這樣大好的形勢下,採取什麼更好的經濟合作方式來加快雙邊的經濟合作呢?筆者在此提出了一個創新的理念――雙經濟特區,該方式將成為加快中越經濟合作的最佳方式,具體說明如下。
一、對雙經濟特區的探討
1. 經濟特區
在國際經濟合作中,一般把經濟特區作為土地要素特殊國際轉移的一種方式。經濟特區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通過立法劃出一定的區域,該區域在對外貿易和經濟合作活動中採取較其它地區更為優惠的政策。優惠政策包括減免關稅、降低土地使用費、提供良好投資環境等。建立各種類型的經濟特區可吸引外商投資,以達到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促進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的開展和加快經濟發展的目的。例如,我國的深圳經濟特區等。
經濟特區的具體類型主要有:貿易型經濟特區,工業型經濟特區,科技型經濟特區和綜合型經濟特區等。
2. 雙經濟特區
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即兩個有邊境的國家,為了促進雙邊的經濟合作,共同決定在各自邊境的地方設立經濟特區,用對等的、也是最優惠的方式下來加快雙邊的經濟合作。其主要特點是:
(1)以往的經濟特區是一個國家單方面設立的,而雙經濟特區需要兩個國家共同一起在邊境特區設立。設立的地方一般選在雙邊主要的口岸地區。
(2)雙經濟特區建立的條件起碼是雙邊的關系要達到很好的階段。如果兩國的關系處於一般階段,還互有戒心,那肯定是無法共同在其邊境地區設立經濟特區,用最優惠和寬松的待遇來促進兩國的經貿發展。只有雙邊要將經貿合作進一步深化,才會考慮採取更優惠的合作方式。
(3)雙邊有共同的更大的經貿合作框架來支撐。嚴格地講,就是有大的規則來指導雙邊的經貿合作。沒有這種框架為基礎,合作是不穩定的。WTO框架,GMS框架,「10+1」框架均屬於這種大框架。
(4)該經濟特區屬於雙邊自由貿易區協定下的新優惠方式,並帶有邊境貿易的特點,因此在WTO的框架下可以不用對第三方實施最惠國待遇。
(5)是兩國經貿合作的最優惠、最寬松、最佳的全新方式,也帶有試驗性,在實踐中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完善。例如,要協調好雙邊經濟特區採取什麼樣的優惠政策,採取什麼樣的協調機制等,盡量減少障礙,更好地對接。雙經濟特區的實施需要兩國的密切配合,由於兩國之間的差異,在政策同步等多方面,比一個國家實施經濟特區要復雜些。
二、在中越邊境共設雙經濟特區的可行性
1. 中越兩國目前處於關系最好的時候
隨著越南共產黨農德孟總書記2006年的最新來訪,使「中越兩國是同志,是兄弟」的關系進一步深化。兩國領導都一致強調,中越友誼是兩國的財富,要保持這個財富,世世代代傳下去。
2. 中越雙邊已經共有更大的經貿合作框架
隨著越南在2006年底加入WTO,中越經貿合作最直接的大框架有三個。一是WTO,越南承諾在加入WTO後的五年過渡期內(到2011年)將達到承諾加入WTO的要求;二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越南的期限是2015年;三是GMS,中越均屬於該范圍。另外,還有更遠的框架是亞太經合組織,其貿易自由化時間表要到2020年。
3. 中越之間還有小合作框架,即「兩廊一圈」。這是越南總理先提出來,中國總理積極響應的結果。兩廊是昆明-河內-海防和南寧-河內-海防,一圈是北部灣經濟圈。現在已經明確了把「兩廊一圈」置於GMS的框架,越南有五個省份,中國有四個省份。在小框架下,更有利於雙經濟特區方式的實施。中越一致同意,力爭提前實現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億美元的目標。設立雙經濟特區也是建設「兩廊一圈」的重要舉措。
因此,為了加快雙邊的經貿合作,中越在邊境主要口岸地區設立雙經濟特區的時機已經成熟。實際上,越南在靠中國的口岸實行的優惠政策已有很多比中國這邊寬松。
三、對在中越邊境設立雙經濟特區的建議
1. 先在中國與越南的一類口岸試點
中國與越南的邊境一類口岸主要有三個,即中國東興/越南芒街,中國憑祥/越南諒山,中國河口/越南老街。前兩個在廣西,後一個在雲南。現在,中越為了進一步推進「兩廊一圈」的建設,已經同意將「兩廊一圈」納入GMS的框架。
根據我國駐駐胡志明市經商室從越南《物資報》上獲得的報道,越南擬加快越中邊境地區的工業發展。越南工業部近日提出將加快越中邊境奠邊、萊州、老街、河江、高平、諒山、廣寧7省的工業和小手工業發展。按工業部規劃,上述地區的工業發展約需投資3.7萬億越盾(約2.3億美元)。為此將優先鼓勵投資於產品出口中國的工業加工、出口加工和生產包裝品等領域。為盡快提升邊境地區的工業水平,工業部在2010年前將不再批准新的工業園區,而集中做好現有4個工業區的基礎設施和招商引資工作。這4個工業區分別為塘弄、 新東埔、北沿海和海安-芒街工業區,總面積為800公頃。越南煤炭-礦產工業集團、船舶工業集團和油氣總公司近日簽訂協議,計劃在越中邊境的廣寧省海霞縣投資興建海霞海港經濟。該經濟區將包括港口造船廠、煉鋼軋鋼廠、電廠和煉油廠等,總投資約150多億美元。工程第一階段將投資5億美元興建港口和經濟區內基礎設施。
越南已經將靠近雲南的老街省作為中國深圳那樣的特區來建設。中越關於在老街/河口建立中越商貿城,實行「兩國一區」的全新管理模式的方案已經完成,均待國家批准。越南對靠近廣西的廣寧省(芒街)實行的基本上是經濟特區政策。從上面的資料可以看到,越南在與廣西交界的廣寧省同樣有很大的舉動。廣西為了更好地與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對接,也專門加強了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開發。這樣,在中越兩國之間的主要口岸地區建立雙經濟特區的時機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從這個方面講,是中國在這方面的政策落後於越南。
因此,建議在中越高層會見上,雙方能進一步達成共識,盡快確定採用雙經濟特區的方式來加快雙邊的經貿合作。從長期的經貿合作看,中越通過這三個點,來帶動「兩廊一圈」以及在中越邊境經濟合作帶的建設,由點成線,由線帶面,全面推動中越兩國的經貿合作。
2. 對雲南的作用
雲南省為了加快昆明-河內-海防經濟走廊的建設,在基礎設施方面已經先行,泛亞鐵路東線——雲南玉蒙段已得到中國國家發改委批准,並於2005年9月1日開工。到2007年,昆明到河口的高速公路通車。中越南有關方面已經達成共識,修建昆明至河內公路通道,並將越南海防通往中國的米軌鐵路改造成與中國相同的准軌鐵路。雲南決定把昆明-河口中間的紅河州州府蒙自市建成雲南的第二大城市。這樣,中國把紅河州作為經濟特區的條件已經成熟。中越在紅河州(河口)/老街省(老街)設立雙經濟特區,是昆明-河內-海防經濟走廊的重點支撐,不但有利於該廊的建設,而且可以由該經濟特區和經濟走廊輻射到中國的大西南,帶動我國西部地區的開發。
3. 對廣西的作用
東興/芒街雙經濟特區的設立對中越雙方均有重大意義。因為雙邊均有海,雙經濟特區的設立,均將有利於兩國在北部灣地區的海港建設,如越南的海防港,中國的防城、欽州、北海、湛江以及海南的港口。這些港口的發展,將有利於把鄰近的兩個大國際海上通道連接起來,即香港和新加坡。憑祥/諒山雙經濟特區的設立,將對南寧-河內-海防的經濟走廊起到直接支撐的作用。該特區和這條經濟走廊與東興/芒街雙經濟特區加在一起的效應,要輻射的不僅僅是大西南,而是更寬的腹地――中國中東部地區。
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管是從中國與東盟來看,還是分別看雲南和廣西,中國與越南的合作直接關繫到中國與東盟的整個合作。在中國與越南邊境主要口岸設立新型的經貿合作方式――雙經濟特區,不僅是有利於中國雲南和廣西的發展,還可以輻射到大西南和我國發達地區,填補了在我國西部和少數民族自治地區沒有經濟特區的空白,有利於我國實施西部開發戰略;不僅有利於中越「兩廊一圈」的合作,也有利於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不僅有經濟意義,還有政治意義。通過試點後,可以在中國邊境全面展開,與周邊國家共同設立雙經濟特區來加強雙邊的經貿合作,形成良好的周邊環境,促進我國進一步的對外開放。因此,建議國家高層對該種新型的雙邊經貿合作方式加以研究,制定相關的措施,劃定具體的地域范圍,在與越南溝通同意後盡快實施。
Ⅷ 廣西與越南邊境貿易2020年6月10號可以恢復了嗎
芒街就是做這個的啊。我有朋友在那邊工作過,他畢業找不到工作就去了芒街。不過只是在商城物業裡面做事而已。後來就會防城港物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