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凈銷售收入增長分析

凈銷售收入增長分析

發布時間:2021-07-04 14:21:24

1. 銷售收入增長率應歸在哪一個財務指標進行分析

財務分析一般要從以下幾個財務指標入手,進行具體分析。
1、企業盈利能力: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在考慮絕對值的基礎上,往往更多地考慮相對值指標。相對值指標一般用各種比率指標進行反映。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比率指標很多,主要包括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等。
2、企業償債能力:
流動比率:是指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表明企業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的保證,反映企業用可在短期內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償還到期的流動負債的能力。
速動比率:又稱酸性試驗比率,是指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
現金比率:是指企業現金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反映企業的即可變現能力。這里所說的現金,是指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這項比率可顯示企業立即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
現金流動負債比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現金凈流量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可以從現金流量角度來反映企業當期償付短期債務的能力。
3、企業營運能力:全部資產營運能力、流動資產營運能力、固定資產營運能力。
所以銷售增長率應歸在盈利能力指標中分析。

2. 銷售凈利率的分析指標

分析類型 財務指標 變現能力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資產管理 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營業周期|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 負債 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有形凈值債務率|已獲利息倍數 盈利能力 銷售凈利率|銷售毛利率|資產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 現金流量 現金到期債務比|現金流動負債比|現金債務總額比|銷售現金比率|每股營業現金流量|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 財務彈性 現金滿足投資比率|現金股利保障倍數|營運指數

3. 關於營業利潤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的問題

凈利潤增長率:指企業經營期內利潤增長額與上期利潤總額的比率。版 計算公式如下: 利潤增長權率=(利潤增長額÷上期利潤總額)×100%...指企業經營期內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比率。
營業利潤增長率=本年營業利潤增長額/上年營業利潤總額×100%
分析要點: ①營業利潤是企業凈利潤的主要來源。②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盈利水平的增長速度。③和上一指標比,既考慮了收入,又考慮了成本和期間費用及利潤等因素,更全面。④沒考慮對外投資、營業外收支和所得稅的情況。

4. 預計銷售收入年增長率怎麼測算

一般常用的是預估銷售收入增長率,或過去幾年平均的銷售收入增長率。

銷售收入增長率=(本期期末銷售收入金額-去年同期銷售收入金額)/去年同期銷售收入金額*100%

通常銷售收入增長率愈高,代表公司產品銷售量增加,市場佔有率擴大,未來成長也愈樂觀。

銷售收入預測的方法主要有時間序列法、因果分析法和本量利分析法等。

時間序列法,是按照時間的順序,通過對過去幾期實際數據的計算分析,確定預測期產品銷售收入的預測值。

由於計算程序的不同,這種方法又可分為歷史同期(季)平均法、滾動(或加權)平均法、基數加平均變動趨勢法。

因果(相關)分析法,是利用事物內部發展因果關系,並著重研究影響事物發展變化外因的作用,來預測計劃期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銷售量直線上升的企業。

本量利分析法,是在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基礎上,根據銷售成本、銷售量與利潤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假定已知其中兩個因素,來推測另一個因素,以尋求最佳方案。

運用這種方法,既可以預測保本點銷售量和銷售收入,也可以預測為實現目標利潤需要達到的銷售量和銷售收入。

(4)凈銷售收入增長分析擴展閱讀

預測一般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預測銷售收入。

銷售收入預測是企業收益預測的關鍵,以企業經營戰略分析、會計分析、財務分析為基礎,並要注意與企業的以往表現、行業的歷史情況相符合。

從統計分析來看,很少有企業能較長期的在增長率上超過競爭者,並且大多數企業在較長期後銷售增長率與行業增長率相接近。

如果企業增長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很多,持續時間較長,就要注意進行合理性檢驗。這些既是預測過程中需要做的工作,也是在檢查核對時的基本要點或出發點。

2、預測營業項目,如企業的營業成本、流動資金、土地、廠房和設備等固定資產。把這些項目與銷售收入聯系起來。

銷售收入的預測是其他營業項目預測的前提,因為其他流量都與銷售量有關或依賴於銷售量。

3、預測非營業項目,如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對非關聯企業投資和利潤。

4、預測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應等於上一年的所有者權益加上凈利潤和發行的新股減去股利分配數額。

5、報表內的項目之間的關系驗證。

銷售收入預測是企業根據過去的銷售情況,結合對市場未來需求的調查,對預測期產品銷售收入所進行的預計和測算,用以指導企業經營決策和產銷活動。

通過銷售預測可以加強計劃性,減少盲目性,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5. 凈利潤增長率和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的關系

要知道凈利潤增長率和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之間的關系,首先要知道這兩個增長率的計算公式。然後還要知道從主營業務收入到凈利潤的計算公式。
1、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的計算公式: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報告期主營業務收入-基期主營業務收入)÷基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2、凈利潤增長率的計算公式
凈利潤增長率=(報告期凈利潤-基期凈利潤)÷基期凈利潤×100%
3、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所得稅費用
從主營業務收入到凈利潤的計算過程中有三個加項(它們是: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和八個減項(它們是: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成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所得稅費用)
通過上述分析,凈利潤增長率和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之間的關系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在主營業務收入正增長的情況下
1、所有加項和減項的增長率均為零(即,其他因素不變)凈利潤增長額等於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額,又因凈利潤的絕對值小於主營業務收入的絕對值,因此,就有凈利潤的增長率會大於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率;
2、所有加項和減項的增長率都與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率相等(這種情況發生得概率非常小,但作為特例對分析會很有幫助)。那麼,凈利潤的增長率也等於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率;
3、所有加項並包括主營業務收入的綜合增長率大於所有減項的綜合增長率。則,凈利潤的增長率會大於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率;
4、所有減項的綜合增長率大於所有加項並包括主營業務收入的綜合增長率。則,凈利潤的增長率會小於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率。
二、在主營業務收入負增長的情況下
1、所有加項和減項的增長率均為零(即,其他因素不變)凈利潤負增長額等於主營業務收入的負增長額,又因凈利潤的絕對值小於主營業務收入的絕對值,因此,就有凈利潤的負增長率會大於主營業務收入的負增長率;
2、所有加項和減項的負增長率都與主營業務收入的負增長率相等(這種情況發生得概率非常小,但作為特例對分析會很有幫助)。那麼,凈利潤的負增長率也等於主營業務收入的負增長率;
3、所有加項並包括主營業務收入的綜合負增長率大於所有減項的綜合負增長率。則,凈利潤的負增長率會大於主營業務收入的負增長率;
4、所有減項的綜合負增長率大於所有加項並包括主營業務收入的綜合負增長率。則,凈利潤的負增長率會小於主營業務收入的負增長率。
由於從主營業務收入到凈利潤的計算過程中影響計算結果的因素很多,各種因素的組合以及各種因素的升降幅度的不同,使結果千變萬化。因此,這里的分析只考慮綜合影響因素之特例。揭示兩者之間關系的內在原理。掌握了其中原理,在遇到具體問題時就可以舉一反三,萬變不離其中了。

6. 如何分析銷售凈利率

從巴菲特過去40多年致股東的信來看,巴菲特非常關注下屬公司的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率,即利潤除以銷售收入。巴菲特有時會分別用稅前利潤和稅後凈利潤計算銷售利潤率,但多數情況下是用稅後利潤。因此,所謂的銷售利潤率,一般是指銷售凈利率。 不同行業的企業銷售利潤率差異較大。巴菲特1965年收購伯克希爾紡織廠後發現紡織業務銷售凈利率非常低。但他收購報紙後,發現報紙行業的銷售利潤率明顯高得多:「雖然規模相當的報紙的高新聞成本與低新聞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率差異約為三個百分點,但這些報紙的稅前銷售利潤率往往是這種差異的十倍以上。」 巴菲特衡量企業銷售凈利率好壞的標准,主要是和行業水平相比,並適當考慮所在地區環境因素:「1983年布法羅新聞日報贏利略微超過原來設定的10%目標銷售凈利率。這主要受益於兩個因素:(1)因前期巨額虧損沖抵使得州所得稅費用低於正常水平;(2)每噸新聞印刷成本大幅降低(1984年情況可能同樣出乎意料但完全相反)。雖然布法羅日報的銷售凈利率只不過相當於報紙行業平均水平,但如果考慮到布法羅日報所在當地的經濟與銷售環境,這種業績表現卻是相當不錯。」 提高銷售利潤率,按照其驅動因素,有以下四個方法:提高銷量、提高價格、降低營業成本、降低營業費用。 巴菲特1986年分析喜詩巧克力,發現其高銷售凈利率主要靠穩定銷量和控製成本:「喜詩巧克力1986年的銷售磅數增加約2%。和前幾年相比,銷量趨勢有所好轉。過去六年單店銷量磅數持續下滑,只能靠增開新店面使銷量提高或維持不變。但是1986年聖誕節期間的銷量出奇地強勁,導致今年銷量沒有繼續下滑。盡管價格只是略微提高,但依靠穩定單店銷量和努力控製成本費用,喜詩仍然能夠維持非常優異的銷售利潤率。」 巴菲特1990年分析喜詩的銷售凈利率提高主要靠提價和控制費用:「喜詩巧克力1990年的實物銷售數量又創出歷史新高,不過增長率較低,而且只是因為1990年早期銷售實在太好。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美國西部地區消費者到商場購物的人數大幅減少。喜詩巧克力聖誕節期間銷量磅數稍微下滑,但因為價格調高了5%,使得營業收入仍然實現增長。銷售收入的增長,加上對費用的良好控制,使銷售利潤率得到提高。」 巴菲特指出,主要營業成本項目大幅變化對銷售利潤率影響非常大:「1983年布法羅新聞日報盈利略微超過原來設定的10%目標銷售凈利率。這主要受益於兩個因素:因前期巨額虧損沖抵使得州所得稅費用低於正常水平;每噸新聞印刷成本大幅降低。」相反,巴菲特1987年預測:「1988年布法羅日報不管是銷售利潤率還是利潤都會下滑。新聞紙成本飛漲將是主要原因。」 巴菲特1996年指出,當銷售收入增長不佳時,提高銷售利潤率的關鍵是控制費用:「1996年唯一讓我們感到失望的是珠寶業務,波仙珠寶做得相當不錯,不過Helzberg珠寶盈利大幅下滑。最近幾年單店銷售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費用支出也相應增長,與此同時最近幾個盈利也持續增長。但當銷售收入不再增長時,銷售利潤率自然下滑。Helzberg珠寶總裁Jeff Comment已經採取果斷措施應對費用支出上升問題,我想1997年盈利將會有所改善。」 提高銷售凈利率的措施能否成功,與管理層有很大關系。巴菲特1989年說:「StanLipsey,布法羅日報的發行人,創造的利潤已經完全達到我們報紙產品能力的最大限度。和同樣的經營環境下,一個普通的經理人相比,我相信StanLipsey的管理能力至少使我們報紙的銷售利潤率,額外增加五個百分點以上。這是非常令人吃驚的業績表現,只有一個非常熟悉也非常關心企業大大小小每個方面的天才經理人才能創造出來。」 巴菲特(1987年)指出絕對不會只是為了提高銷售利潤率而降低公司產品和服務的品質。「我和芒格根本不相信所謂的靈活營業預算。難道我們只是因為盈利下降,就真的減少布法羅日報的新聞版面,或者降低喜詩巧克力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嗎?或者相反,只是因為盈利持續增長滾滾而來,我們就應該增聘一位經濟學家、一個公司戰略專家,打一場機構廣告戰,諸如此類對公司一點好處都沒有的事。這些做法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7. 利用銷售增長率進行企業發展能力分析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要判斷企業在銷售方面是否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必須分析銷售增長是否具有效益性,一個企業的銷售曾長率應高於其資產增長率,才能說明企業在銷售方面具有良好成長性
2要全面、正確分析和判斷一個企業營業收入的增長趨勢和水平,必須將企業不同時期煩人銷售增長率加以比較和分析
3可以利用某種產品銷售增長率指標,來觀察企業產品的結果情況,進而可以分析企業成長性,其計算公式如下:
某種產品增長率=(某種產品本期銷售收入增加額/上期銷售收入凈額)100% 一、銷售增長率 1、什麼是銷售增長率

銷售增長率是指企業本年銷售增長額與上年銷售額之間的比率,反映銷售的增減變動情況,是評價企業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增長率=本年銷售增長額÷上年銷售額 =(本年銷售額-上年銷售額)÷上年銷售額 2、銷售增長率分析

(1)銷售增長率是衡量企業經營狀況和市場佔有能力、預測企業經營業務拓展趨勢的重要指標,也是企業擴張增量資本和存量資本的重要前提。

(2)該指標越大,表明其增長速度越快,企業市場前景越好。

(3)銷售增長率的趨勢分析和同業分析

3、銷售增長率與資金需求關系的討論

(1)銷售百分比法確定融資需求 = 1 \* GB3 計算敏感項目的銷售百分比 敏感資產銷售百分比=66.67%

敏感負債銷售百分比=6.17%

= 2 \* GB3 根據銷售增加量確定融資需求 (本年銷售額3000萬元,計劃新增銷售額1000元,計劃銷售凈利率為4.5%,股利支付率為30%)

外部融資需求=資產增加-負債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新增銷售額×敏感資產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敏感負債銷售百分比-計劃銷售額×計劃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2)銷售增長與外部融資的關系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 :銷售每增長一元需要追加的外部融資額.

由於外部融資需求=新增銷售額×敏感資產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敏感負債銷售百分比-計劃銷售額×計劃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基期銷售額×增長率×(敏感資產銷售百分比-敏感負債銷售百分比)-基期銷售額×(1+增長率) ×計劃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因此,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外部融資需求÷新增銷售額 =外部融資需求÷(基期銷售額×增長率) =敏感資產銷售百分比-敏感負債銷售百分比-[(1+增長率)÷增長率] ×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外部融資需求不僅取決於銷售的增長,還要看股利支付率和銷售凈利率.

8. 凈利潤基本不變,銷售收入大幅增加,導致銷售凈利率下降 怎麼分析原因 謝謝

原因是成本或費用高了,以這方面入手去展開一下。主營業務利潤,然後費用的話可以折成變動費用跟固定費用,看一下邊際利潤。

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利潤。邊際利潤是反映增加產品的銷售量能為企業增加的收益。銷售單價扣除邊際成本即為邊際利潤,邊際利潤是指增加單位產量所增加的利潤。企業的經營收益減去會計成本,所得到的就是會計利潤。

按照中國的財會制度,有銷售利潤、利潤總額及稅後利潤等概念。銷售利潤是銷售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和各種流轉稅及附加費後的余額;利潤總額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盈虧的總額;稅後利潤是企業利潤總額扣除應交所得稅後的利潤。

(8)凈銷售收入增長分析擴展閱讀:

現代經濟學最重視的是利潤,關注的是新增一個單位的成本與效益,或正在享用的單位成本與效益。而最後一個單位或邊際商品的成本與效益可能不同於該種商品的平均成本與收益。一個特定單位的產出,應該由兩部分組成的。

一部分稱為可變成本,它大致隨著生產數量而增加或減少;另一部分則是固定成本,它相對而言並不隨著生產數量的變化而變化。如果固定成本所佔比重越大,那麼這些成本就會分攤到更大數量的產品之上,而邊際成本也就越小於平均成本。

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規模收益遞增的現象。相反,如果當成本中可變成本占較大比例時,邊際成本與平均成本的差別就不會很大,規模對收益的影響也就相對較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邊際利潤

9. 什麼叫企業銷售凈收入

銷售凈收入,指的是企業經營凈收入。其公式為:銷售凈收入=銷售收入-銷售退回-數量折扣-銷售折讓。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本月商品銷售收入凈額=本月商品銷售收入-銷售折扣與折讓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9)凈銷售收入增長分析擴展閱讀

一般的講,銷售凈利率的指標越大,說明企業銷售的盈利能力越強。

一個企業如果能保持良好的持續增長的銷售凈利率,應該講企業的財務狀況是好的,但並不能絕對的講銷售凈利率越大越好,還必須看企業的銷售增長情況和凈利潤的變動情況。

銷售凈利率指標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的多少,表示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從銷售凈利率的指標關系看,企業在增加銷售收入額的同時,必須相應地獲得更多的凈利潤,才能使銷售凈利率保持不變或有所提高。

通過分析銷售凈利率的升降變動,可以促使企業在擴大銷售的同時,注意改進經營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銷售凈利率能夠分解成為銷售毛利率、銷售稅金率、銷售成本率、銷售期間費用率等。

10. 為什麼進行銷售增長分析時要結合資產增長率

一、銷售增長治理的重要性銷售與收入的增長對企業的生存是至關重要的。企業總是力求盡可能地擴大其銷售額,以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盡快發展與壯大起來。一般而言,隨著銷售收入的快速增長,企業的利潤與價值也必將隨之增加。但是,由於在銷售增長的同時,企業的資產規模亦呈快速增長趨勢,而一個企業的財務資源是有限的,因此企業的銷售增長速度並非越快越好。從財務的角度來看,快速增長的企業在存貨、應收賬款以及生產能力等方面均呈現增長乃至加速增長的趨勢,這會使一個企業的財務資源變得相當緊張。盡管快速增長的企業會有一部分增加的留存收益來支持這部分的增長,但這部分增加的留存收益難以滿足因高速增長而對資產新增的需求。這樣必然要求企業發行股票或大量舉債來滿足銷售增長的資金需求,但發行股票因為會分散現有股東的控制權而可能遭到現有股東的反對,另外也會受到其他種種條件的制約。因此,企業治理層必須在銷售增長速度與財務資源限制之間進行合理權衡。即:企業治理層要麼採取積極的措施對銷售增長加以控制,使銷售增長速度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並將其控制在現有財務資源的承受范圍之內;要麼調整現有財務資源以適應銷售快速增長的需要,否則快速增長可能會耗盡企業的財務資源。二、銷售增長的財務分析及財務控制在分析企業的銷售增長時,可持續增長率是一個極為有用的工具。可持續增長率這一概念由美國財務學家羅伯特·希金斯提出,是指在不耗盡企業財務資源的情況下,企業銷售所能達到的最大比率。這一定義基於以下三個假設:①企業試圖保持與目前已知的相同的財務比率;②企業治理者不能或者不願意發行新股;③企業要繼續維持一個目標資本結構或目標股利政策。在此基礎上,羅伯特·希金斯得出了可持續增長率等於股東權益增長率的結論。將股東權益增長率進一步分解,可以得到下列公式: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留存收益比率從上式可以看出,在既定財務比率下,企業銷售的可持續增長率就等於股東權益增長率,它受到企業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以及留存收益比率的影響。其中,銷售凈利率與總資產周轉率反映了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經營治理業績,而權益乘數及留存收益比率描述了企業治理當局當前採取的財務政策。假如一個企業的實際增長率高於可持續增長率,則企業必須改變上述比率之一或多個比率,即企業要麼改善經營治理以提高資產運營效率或銷售凈利率,要麼調整目前的財務政策以適應銷售快速增長的資金需求。當企業的銷售增長率超過可持續增長率時,為保持財務平衡,企業必須注重做好以下幾項財務工作:1.做好充分的財務計劃,加強企業財務預算,確定企業預期銷售增長所需要的財務資源,並做好融資計劃,以保證足夠的財務資源來滿足銷售增長的需要。同時,要保持財務計劃內部的一致性以及財務計劃與其他經營計劃的協調性,使銷售增長、經營效率以及財務資源保持平衡。2.改善企業內部經營治理,提高企業資產運營效率。這樣至少可以獲得以下好處:①可以增加總資產非凡是流動資產的周轉效率,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從而用較少的資產獲得較高的銷售收入,減少銷售增長對財務資源的需求;②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增加其留存收益,從而進一步減少銷售增長對財務資源的需求。3.企業的快速增長一般難以持久,在持續一段時間後會慢慢降低到正常水平。因此,企業在制定財務政策時,要注重銷售增長的未來趨勢,避免因對前景過分樂觀而制定過於激進的財務政策,從而對未來的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必要時,可以採取相應措施,控制銷售的增長速度。4.企業在因銷售增長而改變目前的財務政策時,可能會碰到許多障礙,比如:通過提高債務杠桿來滿足資金需求,最終可能會達到負債極限而遭到債權人的反對,而且債務的增加會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招致股東的不滿;發行新股可能會分散現有股東的控制權而遭到來自股東方面的反對;降低股利支付率則可能招致依靠股利生活的股東的反對等。因此,企業在改變財務政策時要事先考慮其可行性,並且提前做好統籌規劃。5.因為企業的可持續增長率等於股東權益增長率,所以當企業銷售的實際增長率較高而股東權益增長率較低時,企業的銷售增長是無效率的。這種銷售增長可能是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或其他原因形成的。不論是怎樣形成的,由於這種無效率的增長只有由少量增加的留存收益提供增長所需要的資金,因此企業必須保證有足夠的額外財務資源來支持這種增長,否則會陷入財務困境。一般而言,對於這種情況,企業應查明原因並努力改善經營治理,提高經營效益,以避免這種無效率的銷售增長。在實際工作中,當企業銷售的實際增長率超過可持續增長率時,企業可以採取以下一個或多個治理措施來適應或控制企業的銷售增長:①發行新股;②負債融資;③降低股利支付率;④剝離沒有效率或效率低下的經濟業務;⑤改善企業內部經營治理,提高資產運營效率。

閱讀全文

與凈銷售收入增長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單個境外投資者的持股限制 瀏覽:527
房屋貸款信息審核 瀏覽:156
三宜融資 瀏覽:573
股票內外比多少 瀏覽:107
格力置業股票 瀏覽:337
融資租賃成功案例 瀏覽:335
工程項目融資與投資 瀏覽:364
租住行業融資 瀏覽:454
中原信託借殼中原高速 瀏覽:540
一隻股票3年正常漲多少 瀏覽:86
安邦保險理財安全嗎 瀏覽:406
上海圓通貴金屬招聘信息 瀏覽:493
菜花玉理財 瀏覽:592
中國外匯美元儲備 瀏覽:977
龍一食品股票 瀏覽:917
柳州理財公司 瀏覽:926
智遠理財財富管理計劃 瀏覽:486
三元以下的股票有幾只 瀏覽:545
芬香有融資嗎 瀏覽:863
股票杠桿率怎麼算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