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5年北京新房漲價9.9% 豪宅均價近4萬
2015年的樓市怎麼樣?沒有幾個數據怎麼能說明問題呢?過去一年,北京的新房自然是漲,漲的最快的房子都在五環以內。2016年這樣的漲勢是不是會放緩,我們大家試目以待。
2015年新房漲價9.9%
從機構統計數據來看,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北京樓市表現出持續性量價齊漲的市場特徵。根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下稱「新房」)網簽量約為10.44萬套,比2014年同期大幅上漲36.7%。而價格方面,今年北京新房成交均價為2.72萬元/平方米,與2014年同期相比上漲9.9%。
數據顯示,根據地段來看,今年北京各環線新建商品住宅市場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北京五環外已是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絕對主戰場,2015年五環外成交面積佔比達90%。成交均價方面,受供需不均衡以及五環內住宅趨高端化影響,五環內價格漲勢較大,2015年三四環之間以及四五環之間成交均價漲幅最大,分別上漲37.6%、46.4%。
量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金融貨幣政策穩健趨寬松化,直接利好短期樓市成交;其次,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5改2」,直接利好二手房成交的同時,也刺激了改善型需求入市,間接提升了新房成交量;三是二套房首付貸由原來的七成首付比例降低為四成,實際上是降低了客戶購買二套房的入市門檻,鼓勵改善型客戶入市,能夠有效刺激支付能力稍差的一批准意向客戶果斷出手。
豪宅元年 剛需被小眾化了
隨著北京豪宅「五環化」,剛需不斷受擠壓,剛需門檻從總價100多萬元躍升到200多萬。與其他類型相比,2015年銷售金額排行榜中剛需類項目僅占據兩席,分別為中糧萬科長陽半島以及華業東方玫瑰 。低總價、定位準確、地鐵沿線、周邊區域成熟是這兩個項目跑贏其他剛需類項目及自住型商品房的重要因素。
與剛需盤縮水相比,高端類項目佔比明顯增加,2015年,新盤市場中豪宅遍地,改善盤和豪宅盤的邊界日益模糊。豐台西局、朝陽孫河、朝陽東壩等板塊都由以剛需、改善盤為主的區域搖身一變成為豪宅區。此外,在2015年銷售金額前十名項目中,像泛海國際·世家平墅和潤澤御府這樣的傳統高端住宅,也表現不俗,占據著成交榜單的前列。
新房成交量價齊升的背後,卻是剛需盤大幅減少的隱憂。根據中國中央別墅區發展研究院統計的成交數據顯示,拋去自住型商品房後在300萬以下的剛需住宅成交銳減了近3萬套。剛需中低價位項目門檻提高。如今,北京市成交均價逼近3萬元/平方米,意味著昔日佔據主流的中低端商品住宅越來越少。
豪宅提升 成北京房價上漲主因
據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實現成交的10萬元/平方米以上的頂豪項目多達21個,比2014年增加6個,比2013年增加了14個,10萬元/平方米以上的頂豪隊伍在2015年進一步壯大。另外,2015年北京豪宅的單套最高成交價格為19.6萬元/平方米,2014年為14萬元/平方米,2013年則為14.8萬元/平方米,北京頂豪成交價格的天花板也得以摸高。
不僅是成交量的上升,劉東介紹,中國中央別墅區發展研究院統計的成交數據顯示,2015年裡,總價在600萬到1000萬之間的中高端住宅價格再次刷出新高,平均成交價已經達到了39549元/平方米,幾乎突破了4萬元的關口。此外,千萬級別和兩千萬級別的平均成交價也達到了56610元/平方米和86069元/平方米。豪宅市場在2015年裡迎來了量價的大幅提升。
「從2015年北京純商住宅成交特徵中可以看出,中低端產品所佔比重明顯下滑,而中高端所佔比重則不斷上升。」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分析認為,2015年單價30000至60000元/平方米的中端產品成交佔比高達26%,相比去年上升8個百分點;而單價6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高端住宅產品實現成交1985套,同比增長60%。
郭毅認為,由於土地成本的節節攀升,以及保障房配建對於住宅部門面積的蠶食,使得大量新項目不得不提升價格進入高端住宅行列,而地王扎堆的現象也使得高端豪宅片區不斷增多,並逐漸呈現出全城化的趨勢,而在這一變化過程中,高端住宅市場直接連跨數級,逐漸進入10萬元/平方米以上頂豪主導的局面。
「隨著土地市場的稀缺,一線城市的商品房進入了豪宅化趨勢加速期。」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說,從去年開始,北京商品房住宅市場已經進入高端化。
總結
過去的一年裡,雖然未能盼來一線城市限購的放鬆,但是迎來了一年五次的高密度降息,公積金相關政策的步步放鬆,營業稅免徵起點從5年調至2年。「寬松化」的信貸政策成為貫穿整年的主旋律,房奴們的貸款成本降低了、買家稅費負擔也減少了,也同時刺激著樓市成交出現了一波高峰。不過,成交熱帶來的後果就是價格的再次攀高,豪宅遍地,地王頻出,讓北京樓市的平均成交價格環比上漲了9.9%。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1-1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B. 2004年劉翔獲贈上海255萬豪宅,如今市值多少
劉翔,1983年7月13日出生於上海市普陀區,中國最著名的田徑運動員,同時也是亞洲田徑史上第一個集奧運會、室內室外世錦賽、國際田聯大獎賽總決賽冠軍和世界紀錄保持者多項榮譽於一身的運動員。但是他的運動生涯也是飽受非議的,尤其是後期因為腿疾一直無法獲得好成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腿疾復發不得已退出比賽,當時也有很多人在網路上炮轟劉翔,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很多人也都開始理解劉翔,他也確實稱得上中國最偉大田徑運動員。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劉翔曾在2004年劉翔獲贈上海一套255萬的豪宅,那麼這套房子現在值多少錢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而這些都是劉翔應得的,為了成為一名運動員,劉翔在七歲時就開始練習田徑,其中的辛酸與汗水也只有他一個人知道,所以他是一個偉大的運動員,這座豪宅也配得上他。
C. 沈夢辰上海豪宅值錢10億嗎
我認為:
1:沈夢辰在做主持人的同時,還是一位演員,在2013年的時候,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把愛帶回家》 ,2014年,在都市言情劇《妻子的謊言》中飾演江一姍。由於人長得比較漂亮,所以吸引了一對批的粉絲,在2015年的時候,還擔任《我是歌手》中的主持人。2016年,參加湖南衛視國防教育特別節目《真正男子漢》的錄制。
?
D. 在上海什麼樣的房子漲幅最大
近幾年,上海樓市成交呈現出以下特點:
1、 仍以剛需住宅為主,但改善型住宅需求增多
200-300萬的剛需住宅仍舊是市場交易的主力,但是自2015年起,特別是「滬九條」出台之後,改善性戶型的成交量開始增加,600-800萬的價格段有明顯的上漲。
2、 中大戶型需求逐漸上漲
在近兩三年內70-90平的戶型成交量最多,但照目前形式來看,70-90平面積段的房子的成交量呈下跌趨勢,中大戶型的成交量呈逐漸上升趨勢,而這多是改善性住房。
這還體現在二房向三房的過渡,2015-2016年相比2013-2014年市場主力從二房變成了三房,這從另外一方面印證了改善性住房需求增多的事實。
綜合來看,上海什麼樣的房子最搶手呢?
我們可以判斷得出,總價在200-300萬左右的中小戶型依然是成交量最高的,這些住宅一般遠離市區,但是居住舒適度和方便程度在隨著城市的發展逐步提高。
為什麼中大戶型越來越受歡迎了呢?可以歸結為以下3種原因:
1、「滬九條」的出台
「滬九條」的出台使得外地人在上海買房的門檻進一步提高,這些人以剛性住房需求為主,剛性住房需求的減少降低了小戶型的成交比例。
2、「二胎政策」的放開
「二胎政策」的放開讓很多家庭開始考慮置換更大的房子,這些人往往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且有第一套房做鋪墊,購房壓力較小,這會提高中大戶型的成交比例。
3、 限購政策的影響
很多想要購買二套房的購房者,因為限購的原因只能選擇置換,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就選擇了大戶型。另外,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小套型住宅建築面積不得低於該地塊住宅總面積的60%」是強制要求。
E. 2015年,劉翔4600萬買下上海300平豪宅,如今市值多少
出道一共參加了84次世界大賽,一共拿到了40個冠軍、16個亞軍,在賽場上他創造了太多不可能的奇跡,他被很多對手稱為「黃色閃電」,他就是中國田徑歷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劉翔。因為北京奧運和倫敦奧運的退賽,劉翔受到了很多的質疑,有趣的是那些質疑者在質疑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除了劉翔誰還能拿到這樣的成績單。
F. 上海最貴最貴的別墅
上海紫園1號別抄墅1.3億
位於上海國家級旅遊渡假核心區,由18個島和1個半島構成。1號別墅佔地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81平方米,是大陸目前定位最高、售價最貴的花園別墅。
紫園-壹號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
G. 2015年中國房價排行榜
各地房地產市場從去年開始降溫,市場從過去粗放型發展轉型,今年年初在一系列政策激勵之下,全國樓市從清冷轉向熱情。目前,我國各個城市房價分化加劇,以北上廣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房價一直是全國樓市上漲的「領頭羊」。
上周,國家統計局公布了7月大中城市房價變化表,房價上漲城市略多於下跌城市,部分城市房價與上月持平。下面土巴兔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全國大中城市房價排行榜。
第一名:深圳
住宅平均價格:37821元/平方米
環比上漲:9.73%
深圳外來人口眾多,城市工作機會和未來發展空間都吸引年輕人來到這座城市。深圳與東莞交匯的深北國際生態住區正成為城市又一熱點居住區。目前,城市住宅需求供應不足,導致深圳房價一漲再漲,未來或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第二名:上海
住宅平均價格:34118元/平方米
環比上漲1.16%
2015年上半年,上海樓市成交量顯著上升,其中1000萬以上的高端物業上升最為明顯,目前成交量已突破去年全年成交量。由此可見,限購等政策放寬,刺激改善型需求積極入市,市民投資房產熱情依舊不減。
第三名:北京
住宅平均價格:33205元/平方米
環比上漲:1.49%
2010年以來,北京住房需求幾種爆發,即使諸多嚴厲房價調控政策,也沒能阻擋住北京房價迅猛的漲勢,不僅土地供應緊俏,而且住房資源也十分緊張。目前,北京城區及其周邊縣城的房價也達高位。
第四名:廈門
住宅平均價格:21461元/平方米
環比下跌:0.39%
廈門城市一直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因為城市中有大量的剛性住房需求和改善型購房需求、投資需求,一方面是因為城市環境優越,適宜居住。
第五名:三亞
住宅平均價格:20141元/平方米
環比微漲:0.19%
作為全國最早的旅遊地產區,三亞豪華海景房一直受到外地購房客的追捧,在前幾年三亞房價暴漲之後,最近半年房價有下滑,回歸合理區間。
除了以上五個城市,全國房價排名前十五名的依次是廣州、杭州、南京、珠海、福州、溫州、寧波、蘇州、天津、大連。
由上可見,全國樓市持續回暖升溫,下半年大中城市房價或將繼續保持上漲態勢。房貸利率也處於歷史低點,目前是購房好時機。
H. 2015豪宅定義的面積是指多大的呢
豪宅不是只用用面積來評判的。
豪宅具有五大特徵:一是區位優越不可替代;二是環境幽雅,或者具有不可再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或者具有歷史形成的人文資源;三是建築精美不可復制;四是風格各異難以仿造:五是人文價值無法再生。
面積大小隻是給人的感覺印象而已。
I. 高端住宅2015為什麼爬上了"風口
今年前5月,各地豪宅成交火爆,豪宅產品的身價紀錄接連被刷新。以京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頂級豪宅項目紛紛面世,成交量創歷史新高,2015年因此被市場稱為「頂豪元年」。<br/><br/> 豪宅市場狂歡,主要得益於三方面因素:一是上半年樓市尚未完全回暖,導致股市獲利資金大量投向高端住宅;二是以前的「地王」在去年底陸續入市,地塊因集中了各種優質社會資源,高企的樓板價逼迫開發商在定價上不斷捅破天花板;三是高凈值人群數量、身價和需求均發生了變化,市場在滿足其購買需求時須有所創新。<br/><br/> 面對這些新情況,豪宅開發商該如何應對?購房者又該選擇何種項目才能找到正確的「風口」?記者以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為樣本,探討豪宅市場的「風口」。<br/><br/> 「買豪宅的客戶,最近關心什麼?他們是不是會拿錢去補倉買股票?下半年的豪宅市場,會不會沒有上半年這么熱了?」上海一高端住宅樓盤的營銷策劃最近對股市異常關心,由於上半年豪宅市場成交火熱,公司制定的下半年銷售目標比上半年提高了。<br/><br/> 但近期股市突然連續下跌,讓這些高端住宅項目的開發商心裡沒有了之前的底氣。他深知自己的大部分客戶來自金融行業,股市下跌之後,高端住宅還能不能像上半年那樣好賣?<br/><br/> 供應:小面積戶型幾近售罄<br/><br/>「春江水暖鴨先知」。由於受眾對貨幣政策相對敏感,豪宅交易總是比普通住宅交易更先觸碰市場溫度,但價格則未必。<br/><br/> 2014年初樓市低迷,一方面,深圳豪宅市場連續5個月未有項目批售,但另一方面,一線城市中,據萊坊數據顯示,只有北京的豪宅價格下降了0.5%,遠低於同期普通住宅降幅。<br/><br/> 當樓市好轉,豪宅交易量又迅速上升。「9·30新政」後,豪宅開發商開始大規模推量。今年上半年,在數次降息降準的作用下,四個一線城市的豪宅成交量屢創新高。<br/><br/> 聚焦北京。「地王」面世,既是2014年下半年以來北京豪宅新增供應達到1000多套後,借勢孵出的「果」,又將是未來半年繼續推波助瀾的「因」。近日,融創掌門人孫宏斌將昔日的農展館「地王」以最高單價40萬元/平方米推出,北京的豪宅市場保值增值的前景得到進一步確認。<br/><br/> 根據相關數據,預計今年全年北京市場單價在10萬元以上的頂級豪宅簽約量將達到200套。<br/><br/> 將目光南移至上海。在湯臣一品單套房源2.43億元成交新高的背後,上海豪宅交易量正處於歷史高位。根據高力國際數據,今年上半年,上海豪宅成交量達到71.48萬平方米,同比上升122%。<br/><br/> 廣州、深圳的豪宅市場同樣火爆。廣州雖然受限於存量壓力,成交價格提升不明顯,但是成交量逐步回暖。<br/><br/> 深圳則是量價提升。深圳京基雲景梧桐項目營銷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項目到訪和簽約量都呈環比上漲態勢,市場情況很好,小面積戶型需求量大,走得快,目前已全部售罄,該項目僅余兩套別墅類住宅」。<br/><br/>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王飛稱,供應端的持續放量使樓市熱度持續上升,已現2010年調控之前的繁榮。<br/><br/> 近期,記者走訪深圳多個豪宅項目發現,小面積戶型的豪宅公寓在深圳市場非常緊缺,今年初還有存量的幾個項目目前均已售罄,而且有些項目的平均單價多高於其他戶型。<br/><br/> 以深圳水灣1979項目為例,精裝修的105平方米酒店式公寓單價在9萬到13萬元之間,毛坯帶車位的230平方米住宅項目單價在7萬元左右。該項目營銷人士稱,「住宅項目僅推了一期,服務式公寓的銷售更快」。<br/><br/>運營:緊跟市場 定準價格<br/><br/> 在這一輪豪宅熱潮中,為開發商撈金的首要因素可能不是產品,而是緊跟市場。「雖然今年上半年該項目對產品進行調整,甚至更改部分外立面,但就銷售情況來看,這些因素對促銷以及價格的影響很小,快速成交的主要原因是緊跟市場、定準價格」,深圳某10萬元以上豪宅標桿項目有關人士告訴記者。<br/><br/> 諸多業內人士表示,定價很巧妙,過高容易導致輿論負面,對品牌不利,難助豪宅銷售。以深圳中洲中央公園項目為例,之所以定下37萬元的天價,並非是豪宅稀缺性所致,而是要拿該房源的價格推動其他普通住宅銷售,提高片區價格天花板,至於該天價房源能否銷售並不重要。<br/><br/> 當一線城市的土地價格已逼近房價的66%時,很多豪宅是在地王項目的價格壓力下,被迫成為豪宅,定價不能太低,否則難以保證利潤。<br/><br/> 除此之外,把握品牌定位、推廣、營銷節奏,也是拉動銷售的重要環節之一。<br/><br/> 今年深圳樓市最引人注目的項目非龍華片區的港鐵天頌莫屬。該項目開盤當日吸引大量香港市民,直接將定位剛需的龍華送入中高端市場。當時,港鐵物業深圳公司副總經理黃超表示,2012年的時候,深圳市民對港鐵的印象僅停留在地鐵運營商,並不了解其房產項目,而且很多人認為地鐵上蓋物業噪音大,環境不好,經過一系列運作才扭轉公眾對品牌的最初印象。<br/><br/> 如今,該項目即將推出二期產品「上璽」,與一期不同,二期產品以別墅、復式為主,面向豪宅市場。怎麼縮小龍華片區與主流豪宅區的距離,打造地鐵上蓋的豪宅項目?<br/><br/> 目前來看,港鐵除了傳統廣告推廣、舉辦沙龍論壇等造勢外,同一期項目一樣,不僅打造藝術樣板間,而且還將上璽的VIP用戶直接帶往香港項目參觀。<br/><br/> 在營銷層面,結合熱點快速推貨,也是常用的推廣方式。比如,目前不少電商網站掛出「炒股巨虧,降價買樓」的賣房帖,其中房主變現補倉者有之,但不少是二手房中介做的噱頭。<br/><br/> 在如何尋找目標客戶上,各家豪宅開發商想法很多。上述豪宅項目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他們曾多次免費租借樣板間,為高凈值人士舉辦沙龍活動等,活動主題不限,只在活動休息間隙向參加活動者介紹項目,效果很好。<br/><br/>需求:新晉富豪保值增值<br/><br/> 去年底出爐的《Wealth-X和瑞銀2014年世界超級財富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超高凈值人數達到11070人,新增395人。過去一年,中國超高凈值人士(凈資產達到3000萬美元及以上)的資產凈值總量增加了3.3%,約合5000億美元,增至接近1.6萬億美元。<br/><br/> 報告顯示,中國超高凈值人群的平均年齡為53歲,在Wealth-X和瑞銀2014年研究涉及的17個國家中最年輕。就超高凈值人數而言,中國在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在世界排名第五,前四名為美國(69560人)、德國(19095人)、日本(14720人)和英國(11510人)。<br/><br/> 這些新晉富豪大多來自金融業以及新興產業。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發布報告稱,「大眾創新」催生了許多基於互聯網技術或平台的新型致富人群,這部分新富人群通常從事互聯網等信息產業,以及生物醫葯、節能環保、高端製造等創新行業。<br/><br/> 互聯網公司高級員工除了百萬元左右的年收入,還有數量不等的股票。據上述深圳頂豪項目有關人士介紹,包括騰訊、網路在內的諸多互聯網公司的高級員工都曾到訪過該項目。<br/><br/> 花樣年董事局主席潘軍稱,在深圳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中,可能100名之前,都會到香港買房,而100名之後的購買力同樣強勁,這些是深圳樓市的主要消費群體。<br/><br/> 吸引新晉富豪投資目光的,除了豪宅身份,更重要的在於其保值增值能力。根據萊坊數據,在全球30多個大城市中,豪宅價格持續呈上漲趨勢,與2009年第二季度後的低谷相比,2014年第二季度萊坊全球城市豪宅指數上升了36%,與2008年第二季度金融危機前的高峰水平相比,該指數高出了25%。<br/><br/> 今年上半年股市一路走高,也給樓市加了一把火。在一篇深圳樓市短期暴漲的研報里,中金公司就曾指出,深圳市股民佔比至少在60%以上,股市財富溢出效應使得城市短期購買力顯著增強。<br/><br/> 由於股市、樓市聯動效應明顯,出於對6月中旬以來股市不斷走低的憂慮,不少業內人士開始憂心下半年樓市走向。<br/><br/> 有開發商表示,由於他們的客戶大多是金融界人士,因此對下半年的營銷很擔心。<br/><br/> 「股市對於樓市的影響存在滯後性,大約在2~3個月左右,股市下跌確實影響豪宅市場,但是影響的比例有多大,需要進一步觀察」,世邦魏理仕環球研究部高級經理郭麗萍稱。<br/><br/> 她認為,股市下跌對豪宅市場可能帶來的影響是,價格增長幅度放緩,之前所預計的暴漲情況不會發生,但由於豪宅市場有別於普通住宅,很難出現價格下降的情況。對於開發商而言,其影響在於去化周期被拉長,回籠資金變少,利潤率低於預期。<br/><br/> 至於成交量,她認為,股市下挫打破了市場對豪宅市場高漲行情的預期,但持續走低的可能性很小,畢竟豪宅市場存在稀缺性。<br/><br/> 戴德梁行華南及華西區董事總經理陳家龍則分析稱,既然前期樓市火爆系大量股民套現買樓,說明相當一部分獲利資金已被樓市吸納,股指下挫對於已進入樓市的購房者而言影響並不大,退定金的只會是少數。
J. 深圳樓市大觀:頂級豪宅成交量增長166.5%
近日有媒體報道,在剛剛過去的11月,上海單價10萬元以上的頂級豪宅成交490套,超過了過去3年的成交總和。2015年可謂是豪宅市場的「大年」。
事實上,這一現象只是今年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豪宅熱」的一個縮影。據統計,截至11月,在京滬深三個一線城市,「10萬+」的頂級豪宅成交量分別增長了54.1%、178.4%和166.5%,平均增幅是普通商品住房的2倍。
哪些人買走了這些豪宅呢?數據顯示,從年齡和身份上來看,30~50歲的客戶是主力,佔比達57.6%,主要由企業主、明星或社會名流構成;20~30歲的新生代異軍突起,佔比21.4%,主要由企業主的下一代構成。
豪宅之所以熱銷,主要是由於傳統經濟「去產能」和「去杠桿」已呈倒逼之勢,而新經濟(互聯網、高科技等)在體量上、動力上還未成長到能填補增長空白的程度。於是,經濟增速「下台階」疊加轉型困境,部分企業主退出了實體經濟。同時,「穩增長」寬松政策釋放出的資金要尋求既能防止貶值風險,又能獲得平均收益率的投資品種。
盡管樓市已告別10年「黃金時代」,但其體量(開發投資、銷售規模)相比2008年仍增長了2~3倍,上下游60多個行業及國民經濟無法容忍其快速下滑。在經濟轉型和財稅改革到位之前,樓市「托底」經濟、「緩沖」財政下滑的功能將會維持一段較長的時期。由此,在經濟下行階段、轉型陣痛期,樓市也就成了防禦性投資的最佳品種之一。
目前,我國城市2.7億外來人口中的50%集中在前50大城市,而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十大城市又集中了這50%中的約80%。未來新型城鎮化著重於解決外來人口「市民化」問題,這意味著北上廣深等城市未來人口、資源和產業集聚的程度將進一步提升,住房需求的潛力和支付能力依然很強。因此,投資這些城市的房子,特別是具有稀缺屬性的豪宅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
從區位來看,公共資源集中的中心城區、舊改升級區域、自貿區等現代服務業重點區域,都是各路資金「熱捧」、升值趨勢長期被看好的豪宅投資區。
國際經驗顯示,特大城市核心區域的豪宅不僅為本區域富人所青睞,也為國內外高凈值人群所青睞。特別是在經濟下行時期,避險資金更是趨之若鶩地進入這些豪宅市場。而且,特大城市嚴控土地供應,意味著單位空間內的價值將進一步提高,具有低密度、獨特景觀、優質公共配套、歷史文化價值和國際服務取向等稀缺屬性的房屋價格上漲更快。
目前,購房成本(利率、稅費)已降至歷史最低,意味著政策極其鼓勵大家去購房,而價值越高的房屋,享受到的政策利好就越多。與此同時,北上廣深同時進入了用地空間「負增長」時期,以舊改提升區域功能和釋放空間已付諸實踐。因此,城市單位空間的產值將在未來進一步提升,而核心區域占據稀缺資源、容積率更小的豪宅將以更大的空間享受更多的溢價。
正是基於以上考慮,近年來特大城市「地王」頻出,豪宅供應越來越多。可見,市場對於中心區稀缺地塊前景非常樂觀,這也給未來豪宅價格上漲增添了新的預期。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2-1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