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市要跌到5000點啦
應該下探到5500點左右
『貳』 歷史以來,國際性和國內性的的金融危機出現過幾次,分別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什麼時候結束的,望大神指點!
一、1637年鬱金香狂熱
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
二、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都帶來了巨大的陰影。17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然而人們的資金閑置丶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因為公眾對股價看好,促進當時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反作用於股價的上升。
1720年,為了刺激股票發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資者分期付款購買新股的方式。投資十分踴躍,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嚴重與人們預期背離。 後來因為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
三、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
四、1907年銀行危機
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當時有一篇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
五、1929年大崩潰
華爾街有史以來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刻。1922—1929年,美國空前的繁榮和巨額報酬讓不少美國人捲入到華爾街狂熱的投機活動中,股票市場急劇升溫,最終導致股災,引發了美國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機。
六、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標准普爾指數下跌了20%,無數的人陷入了痛苦。
七、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1995年,墨西哥發生了一場比索匯率狂跌、股票價格暴瀉的金融危機。不僅導致拉美股市的暴跌,也讓歐洲股市指數、遠東指數及世界股市指數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八、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7月,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從而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香港恆生指數大跌,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日本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九、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
雷曼兄弟破產、美林銀行賤賣、摩根斯坦利尋求合並,美國次貸風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美國金融體系搖搖欲墜,世界經濟面臨巨大壓力。
『叄』 歷史!急急急··1873-1907,資本主義世界先後爆發了五次經濟危機,請問是拿5次~~
1、1873——187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
導源於5月9日維也納的債券交易,24小時內股票貶值了幾億盾;接踵而至的,是信用全面癱瘓和有價證券交易中止。維也納的交易所危機很快蔓延到歐洲的其他交易所。由歐洲各國停止對美國的資本輸出,導致美國紐約銀行不再對鐵路公司和工業界撥款,於是在9月18日,隨著擁有北太平洋鐵路大量債券的澤依-庫克金融公司宣告破產,一場影響深遠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終於全面爆發。受這次危機打擊或影響的國家,除了美國、德國、英國、法國和奧匈帝國外,還有俄國、義大利、荷蘭、瑞典、比利時以及日本、阿根廷、印度等非西方國家。自1825年以來,資本主義經濟每隔一段時間就爆發一次危機。但與以往各次危機比較,1873年的危機「就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的強烈程度來說」,卻是資本主義有史以來所經歷過的危機中「最大的一次」。
2、1882——1883年經濟危機:
1882年,美國鐵路建設退潮,引發世界經濟史上的第十三次經濟危機。銀行及投
資者紛紛拋售鐵路股票和債券。鐵路投資驟然萎縮。從1882年到1886年,批發物
價指數下降24.1%。蕭條持續了四年之久。英國經濟早在1882年就開始下降,美
國鐵路退潮後,危機加深了。危機期間,鋼產量第一次下降,達15.9%,棉花消
費量縮減了19.7%,造船業下降最嚴重,達62.8%。1882年失業率為2.3%,1884年
增至8.1%,1886年更達10.2%。法國的嚴重程度僅次於美國。1882年聯合總銀行
,里昂和羅爾銀行倒閉,震驚全國。同年企業倒閉達7000多起。從1884年到1886
年,破產企業數和失業人數都進一步增長。從1882年到1885年,進出口連續幾年
下降,出口共下降13.6%,進口共下降15.2%。煤、鐵的產量,棉花的消費量都大
幅度下降了。1890年德國交易所危機
3、 1890年—1893年 德國經濟危機
1890年3月,德國股票市場暴跌,此後股價連續下降兩年多。從1890年到1891
年,破產事件約1.5萬起,鐵路建築規模縮減了60%。適逢農業歉收,危機更
加嚴重。美國從1893年1月到8月,工業股票平均市價下跌近一半 金屬和金屬
製品價格指數下降44%,紡織品價格指數下降了26%。
4、1900——1903年俄國金融危機:
1899年夏天一場金融危機席捲俄羅斯,隨之工業生產陷入危機。在俄羅斯有大量
投資並向俄羅斯大量出口的法國、德國、比利時等國最先跟進,英國尾隨其後。
美國1900年生產已經開始下降,市場信心開始失穩,1901年5月,紐約股市暴
跌。但很快又上漲。1901年和1902年,美國的固定資本投資還在繼續,生鐵、
鋼和煤的產量都有所增長, 直到1903年,美國才爆發全面危機,並轉入蕭條。
日本在1900年爆發了第一次經濟危機。
5、1907——1908年美國交易所危機:
1907年到1908年,美國破產的信貸機構超過300個,負債達 3.56億美元,大多數銀行則停止支付現金。30多家鐵路公司倒閉,在美國,這次危機引起的生產下降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嚴重。以月度數字計算,鋼產量下降近60%,生鐵38%,機車69%,貨車車廂75%,新建鐵路量46%。1908年,新建築合同減少23%,鋼托拉斯所屬企業一半以上停工。失業人數超過以往各次。英國1907年,黑色金屬消費量減少20%,生鐵產量下降11%,鋼產量下降19%,新建船舶噸位減少48%,棉花消費量下降14%。從1906年到1909年,生鐵價格下跌25%。德國1907年,黑色金屬消費量縮減20%以上,鋼產量下降13.1%,已竣工商船噸位減少三分之一,建設業損失最慘重,業務量縮減36%,與此相應,水泥等建材工業產量下降近一半。輕工業損失也不小。棉紗和棉布的出口減少18%,棉布價格下跌23% 黑色金屬的價格竟提高了14% 法國1907年,法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6.5%。其中絲紡工業危機最嚴重,絲織品出口減少了24%。
『肆』 給完整的歷次金融危機的影響、起源。有誰懂、給分了咯!!
一、1637年鬱金香狂熱
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
二、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都帶來了巨大的陰影。17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然而人們的資金閑置丶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因為公眾對股價看好,促進當時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反作用於股價的上升。
1720年,為了刺激股票發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資者分期付款購買新股的方式。投資十分踴躍,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嚴重與人們預期背離。後來因為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
三、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
四、1907年銀行危機
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當時有一篇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
五、1929年大崩潰
華爾街有史以來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刻。1922—1929年,美國空前的繁榮和巨額報酬讓不少美國人捲入到華爾街狂熱的投機活動中,股票市場急劇升溫,最終導致股災,引發了美國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機。
六、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標准普爾指數下跌了20%,無數的人陷入了痛苦。
七、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1995年,墨西哥發生了一場比索匯率狂跌、股票價格暴瀉的金融危機。不僅導致拉美股市的暴跌,也讓歐洲股市指數、遠東指數及世界股市指數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八、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7月,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從而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香港恆生指數大跌,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日本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九、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
雷曼兄弟破產、美林銀行*賣、摩根斯坦利尋求合並,美國次貸風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美國金融體系搖搖欲墜,世界經濟面臨巨大壓力。
『伍』 金融危機.一般幾年一次.每次持續多久
六次經濟危機,給世界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現在是第七次危機,1637年鬱金香狂熱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1720年南海泡沫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都帶來了巨大的陰影。17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然而人們的資金閑置丶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因為公眾對股價看好,促進當時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反作用於股價的上升。 1720年,為了刺激股票發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資者分期付款購買新股的方式。投資十分踴躍,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嚴重與人們預期背離。 後來因為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1837年恐慌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1907年銀行危機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當時有一篇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1929年大崩潰華爾街有史以來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刻。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標准普爾指數下跌了20%,無數的人陷入了痛苦。
『陸』 世界歷史上有幾次大的金融危機
1788年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引發的經濟危機。之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不斷發生經濟危機。1793年,1797年,1810年,1814年等年英國又爆發了大小將近16次,不同程度的經濟危機。隨之引發歐洲等強國發生經濟危機。
1890-1893年,德國經濟危機。
1899年夏天一場金融危機席捲俄羅斯,隨之工業生產陷入危機。
日本在1900年爆發了第一次經濟危機。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紐約華爾街股票市場形勢急轉直下,股價狂跌。人們瘋狂拋售股票,股市崩潰,引發了一場經濟危機。
1957年-1958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在二戰結束至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國際經濟良性循環階段發生的。歐洲和日本經濟全面增長之後就不再滿足於美元獨霸天下。於是有了「布雷頓森林會議」的匯率談判,乃至歐洲從追求統一市場到追求統一貨幣的努力。其間,美元在國際貨幣總量中的份額逐漸降低到 3/5 。
1973年12月,一場二戰後規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了。
1982和1983年兩年中,越南經濟危機。
1989年底起,日本股票和房地產價格一落千丈,企業和銀行紛紛倒閉。
2000年4月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崩盤為標志,大蕭條已經到來。
2008年,全球性經濟危機。
以上純手打,給分分好不好?(*^__^*) 嘻嘻
『柒』 *st600346股票多少錢開始買入
1、目前,即2016年9月7日,*ST橡塑(600346)的最新股價是7.72元。所以如果想買入該股票的,可以在7.70元左右介入。
2、始建於1907年的大連橡膠塑料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橡膠塑料機械行業主導廠和出口基地;公司股票於2001年8月成功上市,成為中國橡塑機械第一股。 公司生產的橡膠密煉生產線、橡膠(塑料)壓延生產線、塑料擠出生產線、各種開煉機、胎面復合擠出機、輪胎定型硫化機等橡膠通用設備、子午胎成套設備、輪胎翻新設備及塑料加工、輔助加工、二次成型加工設備等高附加值產品有150多個品種。
『捌』 歷史十大股災
美國歷史上的10大股災(幅度超40%)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一:
開始日:1901年6月17日
結束日:1903年11月9日
熊市歷經:875 天左右(29 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57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31
百分比跌幅:-46%
這是指數紀錄最早的數據,因為在1900年之前道瓊斯指數是沒有紀錄和使用的。因此,我們恰如其分地稱之為最古老的股市大崩盤毫不為過。這個二十世紀初,指數創建後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大熊市,是100年前金融市場上的絞肉機,當時位於紐約的投機客不少來自於英國和歐洲。如果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32 個月。你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仔細看看當時發生了一些什麼事,這些包括:
1、美國人均預期壽命是47 歲。
2、只有14%的家庭有一個浴缸。
3、大多數城市內的最高車速限制是10 英里。
4、平均工資是每小時0.22 美元,年薪在300美元。
5、95%的嬰兒是在自己家裡出生。
6、只有6%的人口是高中畢業文化程度。
7、 當時位列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流行性感冒和肺炎。
8、美國國旗上有45顆星。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二:
開始日:1906年1月19日
結束日:1907年11月15日
熊市歷經:665 天左右(23 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76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39
百分比跌幅:-49%
這場股災被歷史稱之為:「1907年大恐慌」,當時百年美股第一人的李佛莫爾時年整三十歲,靠恐慌前空頭部位大量做空「太平洋聯合鐵路」股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美元,他名揚資本市場30年從那時開始了。大恐慌發生後,華爾街上根本看不到現金,股價不是跌停,而是無論跌到什麼價位都沒人願意用現金來買。JP摩根是美國金融業的巨子和勇者,勇者就是在暴風雨後第一位敢於站出來以個人力量挽救金融資本市場,避免了紐約證券交易差點關門歇業。1907年的大恐慌,最終以美國財政部買入3,600 萬美元的政府債券,為市場注入現金流動性而結束了股災。這也是美國政府第一次直接出面以現金注入救市,也就是我們今天一旦進入下跌後。經濟學家立馬上媒體就要津津樂道的「政府應該有責任直接救市」的原始來源(不過他們不懂政府從來只能救急,而無法救窮的)。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25個月。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三:
開始日:1916年11月21日
結束日:1917年12月19日
熊市歷經:393天左右(13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110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66
百分比跌幅:-40%
如果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聽上去是一個很遠時代的故事,那我們還要再看看的1917年,這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夕。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當時道指的跌幅高達40%,如果1916年你買入1,000美元單位的指數基金,到1917年它只有600美元了。而如果你繼續持守這個部位的話,要等指數上漲67%,才能回本到1,000美元。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13個月。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四:
開始日:1919年11月3日
結束日:1921年8月24日
熊市歷經:660天左右(23 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120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64
百分比跌幅:-47%
這場熊市起始於第一次世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