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自貿區亮點細化中的機遇在哪
自貿區中央只有一份「負面清單」,列出來的不僅是不得准入的投資領域目錄,更是從控制型開放到自由型開放的思路躍進。什麼意思?解放思想吧!
⑵ 上海自貿區的真正意義,以及未來的機會在哪
沒有意義,做法來沒有自明朗前,誰都不知道。 換個角度,真要逐步放開外匯管制,沒必要自貿區,直接外匯管制放鬆即可,例如放大匯率空間,例如多少金額不受管制。下面僅僅個人的猜測,我不是經濟專業的,猜猜而已 我認為匯率和資本開放最終還是僅僅自貿區內部自由流通。 可以想像一下,自貿區和國內企業如何外匯和資本流通,受控,還是外匯管制,不受控,那直接取消外匯管制不就得了。所以,核心不在這里。大概率的做法就是搞個融資平台,國內公司可以到這里融資和投資,當然要先過外匯管制,然後,不受控自己玩好了,基本可以認為以後沒必要去美國投資和融資了,減少熱錢迴流美國的可能,也讓老外能放心投資。 慢慢的,rmb也被受控,丟入自貿區,反正總量會被控,在自貿區裡面搞個第二匯率都有可能。真實的匯率再盯緊這個市場匯率走,這樣逐步匯率市場化。(估計這個wto承諾,沒法不做了) 假設上述成立。未來的機會可能會在這個過程中,人民幣的雙軌匯率中。歷史上每一次雙軌操作都會造成大量的財富再分配,可惜就和P民沒關系了。
⑶ 上海自貿區將為跨境電商帶來哪些機遇
上海自貿區是中國政府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深化改革的又一重大戰略舉措。簡單地說,就是探索並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新市場經濟。主要核心內容包括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實現金融體制全面改革,培育新型貿易發展方式等。
上海自貿區不是照抄外國的自貿區,而是根據中國現有的國情和經濟形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能夠繼續確保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經濟模式。
香港自由港的建立,是由於香港特殊環境所決定的。香港地域狹小,食品及日用品大部分依賴進口;香港製造業是典型的出口加工業,能源和其它工業原料大多仰賴進口,而製成品卻有90%提供出口;轉口貿易一直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相比之下,上海自貿區就明顯不受這些限制。上海自貿區更應該看作是中國繼續改革開發的戰略舉措和頂層設計,其一發而動全身的意義更加重大深遠。
雖然香港已經回歸,但是香港海關、政經和內地保持相對獨立性。這和上海完全屬於國內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和香港相比,上海自貿區進出更加直接便利,管理上也有完全自主權,可以根據形勢的需要靈活調整。未來上海自貿區對推動其它地區的改革開放影響將會更大更直接。因此,上海自貿區作用不是香港能夠替代得了的。
當然,對於我們外貿人來說,上海自貿區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機遇呢?從出口的角度來講,上海自貿區雖然不能改變我們外貿企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和困境,但是從香港自由港,我們深刻地看到外貿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是維護香港經濟繁榮的重要手段。香港現代、專業的外貿經營方式和理念,對於陷入瓶頸,急需轉型升級的內地製造業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比如,如何告別低價傾銷外貿方式,價格不好外貿就做不好?如何讓外貿企業走出去,把全球市場納入外貿經營的視野,而不只是眼裡只有中國製造?如何提升外貿專業水平和品牌運營能力,和國外同行同台競技,而不是只是窩里斗?如何把投資和外貿運營結合起來,而不是停留在簡單的商品出口上面……這些都值得我們外貿人士細細品味和思索。在此限於篇幅就不多講了,而是重點提提上海自貿區對進口電商的重大影響。
從進口方面來看,通過建立大型海淘電商平台,解決國外品牌零售商品通過網上平台進入中國的問題。首先,可以改變以前海淘小打小鬧的格局,規范海淘行為;其次,過去難以解決的支付風險、售後服務、臨時商品保稅、退換貨物等等問題都會得到很好解決。
跨境電商最大命門就是長途奔襲,不在本土作戰,供應鏈拉得過長,只有銷售沒有服務,只有線上很少線下,很難落地與本土零售商平等競爭。自貿區就為跨境電商提供了緩沖區,相當於一隻腳邁進來,以前很多棘手的問題都能妥善解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貿區跨境電商若做得好,可能會被其它國家所仿效。對跨境電商感興趣的國家通過建立自貿區將會極大的促進跨境電商發展。自貿區將會被證明是迄今為止最能推動跨境在線零售發展的政策舉措!如果各國都競相建立為跨境電商服務的自貿區,跨境在線零售將會出現一個嶄新局面。
目前已經有兩家電商作為首批25家非金融和11家銀行獲得資格許可,將在自貿區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一個是跨境通電商平台;一個是東方網(Eastday.com)。大家都希望通過自貿區降低金融和物流成本。據行業人士估計,自貿區將會降低20%左右成本。
對於海外賣家來說也是一個利好消息。可以將大批量的產品出口到中國,降低物流、通關等各種交易成本,增加商品競爭力,並通過在線零售來開拓中國龐大的市場,風險也是最低的。而在此以前,海外賣家只能以小包裹的方式賣給中國消費者。自貿區作為一個中間緩沖地帶,將會加速跨境在線零售交融發展配合跨境在線零售的政策熱,上海自貿區將會為跨境在線零售進口業務提速,海淘和海外品牌入華成為新熱點。自貿區將會變成海外商品的運營中心(fulfillment center)。無論在中國在線零售商,還是海外零售商,都會充分利用自貿區種種優勢,抓住中國拉到內需新一輪經濟浪潮。
對於海外中小品牌、新品牌或零售商來說,自貿區將提供一個進軍中國龐大消費品市場的橋頭堡。在此以前,國內零售渠道已經固化,且控制在極少數利益集團手中,海外中小品牌要麼不是推廣成本高昂,要麼就失去品牌控制權。開拓中國市場非常困難,而立足自貿區,通過電商滲透,無疑是成本小風險低見效快歐美國家一線品牌基本上都已經進入中國,但是歐美國家依然有很多二線品牌和新品牌,依然還有很多零售商還沒有進來。和中國同行相比,他們依然很有競爭力。如今中國消費水平的提高,國家發展政策變化和消費市場龐大和開放,必然引來進軍中國新一輪高潮,自貿區又讓它們如虎添翼。
當進口電商發展起來了,自然會對國內高端奢侈品牌市場產生沖擊。一旦海淘經過海關規范化,通過大批量進貨,改變過去小包裹小打小鬧,發貨速度又快,又可以退換貨,規模將會迅速成長。據估計,海淘商品價格由此會便宜至少三成。這對國內同類高端品牌銷售渠道形成打壓,最終消費者受益。
因此,上海自貿區建立對於進口電商來說更加利好。如果說,跨境出口電商集散地在深圳,那麼未來進口跨境電商的集散應該就在上海。現在,深圳正在圍繞出口電商大作文章,如深圳前海將打造成跨境電商國際結算、貿易、信息以及產品展示中心。而上海將會以進口電商為杠桿,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海關監管、檢驗檢疫、退稅、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撐系統,最終成為進口電商集散地和倉儲運營中心。
從目前的報道來看,跨境通定位還不明確。首先,和海關系統對接是否具有排它性?如果是,一家獨大,就憑這一點就要賺死。未來應該是海關經過初期驗證後規范推廣,對其它企業一視同仁。另外,跨境通是玩倉儲運營中心為主,還是電商平台為主?未來應該是前者有吸引力,如果要做電商平台,肯定不如淘寶、京東,因為電商平台競爭已成定局。因此,上海自貿區倉儲運營服務將會是一大熱點。各進口電商會紛紛設立自己的倉儲運營中心,或者入駐比較有規模的電商平台。至於怎麼在網上賣,相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⑷ 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給商業銀行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公布後,引發了金融改革的強專烈預期,金融機構屬都想搶先分食改革紅利。目前已有10家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以及花旗銀行、星展銀行)湧入自貿區。可以肯定的是,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又一重大舉措.上海自貿區建設無疑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商機。但同時也是巨大的挑戰,商業銀行在決策是否進入、何時進入、如何進入、進入後如何運作管理之前,必須要對機遇和挑戰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否則會戰而不勝,甚至一敗塗地,殃及全行經營目標的實現。
⑸ 上海自貿區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機遇or挑戰
給自主創業的人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勉勵更多的人創業。對於國際貿易和金融行業企業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平台,大幅度提升上海經濟發展。
⑹ 上海自貿區給什麼類型的企業帶來的機遇
貿易類型的公司
⑺ 上海自貿區帶來哪些新機遇
業內人士認為,上海自貿區方案獲批強化了市場對自貿區帶來的行業轉型升級預期。在此背景下,受益於自貿區以開放促改革的經濟發展新格局,物流、地產、商貿等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黃金期。
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貿易,是更高層次的自由貿易,比如跨國企業的資金賬戶管理,金融人才的交流,外資金融業務的管制放開和隨之而來的服務技術的引進等,也就是要素貿易的開放。
海通證券分析認為,未來可能出現的貨物狀態監管等將促進貿易改革,將有助於廠商降低生產運營成本,消費者可獲得價格更低的商品。能吸引各國貨物到自貿區集散轉口,有助推動自貿區航運物流業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自貿區依賴的港口吞吐量上升,進出口總額上升。這有利於自貿區內的物流和貿易類企業,參股相關公司的園區公司將直接受益。此外,更多類型的公司進入自貿區,極大地豐富自貿區的商貿和產業類型,企業和消費者的增加有助於促進園區公司的商業物業和商品房的銷售,利好房地產板塊。
伴隨新的試點區域逐步擴大,開放促改革的‘制度紅利’有望輻射至全國。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認為,在相關行業中,與自貿區直接相關的貿易、航運、港口、物流、建築、地產、金融等領域將最為受益。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東認為,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對長三角地區是個突破性的利好,江蘇也將獲得明顯的發展紅利。自貿易區將為長三角地區尤其是江蘇的企業打開窗口,不但利於出口還能把國際新技術引進來。尤其是江蘇的裝備製作業、新能源行業等,今後利用好自貿區的窗口優勢,有利於引進國際最新的技術。
上海本地製造業相當發達,遠勝香港;兩翼的蘇、浙兩省都是製造業發達的省份,腹地的皖、贛、兩湖、川、渝等省市製造業和對外貿易也在快速發展,足以為上海貨物貿易發展提供長久支持。上海自貿區轉口貿易的發展將進而給其兩翼和長江沿岸的港口開辟新的發展空間,並帶動該區域發達的出口加工業升級。
一位港航業內人士說:上海港已經將長江沿線的眾多大港收在旗下,像武漢、九江、江陰、南京、重慶、寧波、連雲港等大港,上海港都佔有大量股份,所以上海自貿區的開設不僅僅是上海的問題了,而是涉及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利益,涉及到長三流域城市商品的轉運、外銷、進口等。
重慶商界人士分析說:重慶加工業、國際貿易業、服務業等行業將面臨一個新機遇,但金融、物流等行業在短期內將受沖擊。
上海自貿區對其它申請成立自由貿易區的地區(包括重慶)而言,短期內的影響是相對負面的。相關產業面臨上海自貿區的競爭,或者會損失一些發展的機會。短期內這些地區(包括重慶)的現代金融服務、物流、商業貿易、餐飲旅遊等行業可能會受到一些沖擊。因此也需提前制定一定的應對措施。當然,重慶企業也有一些利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