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分析指標來源

分析指標來源

發布時間:2021-07-05 05:04:35

❶ 怎麼分析財務報表指標

一、報表分析說明主要包括的內容
1.分析說明的方法。報表分析一般採用比較法,其內容包括:
(1)將有關指標的本期實際數據與計劃或預算比較,以發現差異;
(2)將本期實際指標與上年或歷史最好水平比較,以分析單位的發展變化趨勢;
(3)將本期實際指標與同行業其他單位的指標進行比較,以尋找差距,提出改正措施。

2.分析說明的內容。
(1)基本情況。基本情況是報表分析說明的概述,在這一部分,應該用簡練明快的文字進行表述。如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目標利潤實現和分配情況,資金增減及資金周轉情況,成本費用和收入計劃完成情況,稅金繳納情況,
基金
增減情況,所有者權益變動情況,對本期或下期財務狀況發生重大影響的事項,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等。
(2)影響計劃完成情況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這是報表分析的核心內容,要以數字和文字結合起來對重大因素進行分析。如用銷售利潤率,分析銷售收入的獲利水平;用總資產報酬率,分析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用資本收益率,分析投資者投入資本獲利能力;用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投入資本的完整性和保全性;用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分析企業資產負債水平和償債能力;用社會貢獻率和社會積累率,分析企業對國家的貢獻水平等。
(3)改善管理的措施和效果。這是文字分析的主要內容。要針對性地指出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分析其原因及影響程度,以及對存在問題採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4)今後努力方向。在這一部分,應肯定成績,指出今後工作中應當堅持的好措施、好方法;提出尚待今後克服的問題及其環節;對需要加強的環節提出建議。

二、財務分析常用的評價指標:

1.資產負債率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以及
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
計算公式為:
負債總額
資產負債率=━━━━━━━━×100%
全部資產總額

2.流動比率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於償
還流動負債的能力。
計算公式為:
流動資產
流動比率=━━━━━━×100%
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
計算公式為:
速動資產
速動比率=━━━━━━×100%
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

4.應收帳款周轉率反映企業應收帳款的流動程度。
計算公式為:
賒銷收入凈額
應收帳款周轉率=━━━━━━━━━━━×100%
平均應收帳款余額
賒銷收入凈額=銷售收入-現銷收入-銷售退回、折讓、折扣

平均應收帳款余額=(期初應收帳款+期末應收帳款)÷2

5.存貨周轉率衡量企業銷售能力和存貨是否過量。
計算公式為:
銷貨成本
存貨周轉率=━━━━━━×100%
平均存貨

平均存貨=(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6.資本金利潤率衡量投資者投入企業資本金的獲利能力。
計算公式為:
利潤總額
資本金利潤率=━━━━━━━×100%
資本金總額
7.銷售利稅率衡量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計算公式為:

利稅總額
銷售利稅率=━━━━━━×100%
銷售凈額
8.成本費用利潤率反映企業成本費用與利潤的關系。
計算公式為:
利潤總額
成本費用利潤率=━━━━━━━×100%
成本費用總額

❷ PMF常規項來源解析

3.5.4.1 指標選取及數據預處理

選取反映地下水水化學類型的11項指標(Cl-

、Mg2+、Ca2+、Na+、EC、TDS、T-Hard、NH4—N)進行因子分析(表3.11)。為提高數據集質量,首先對數據缺失值進行處理,採用均值插補法作為組內缺失值的替補值,檢測限代替未檢出項;多元統計法是基於數據正態或近似正態分布條件下的分析方法,因此採用適用於小樣本正態性檢驗的Shapiro-Wilk法對數據進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大多數指標符合正態性分布,非正態分布數據採用Box-Cox變換轉換為正態性數據進行分析,表為所選指標標准化後數據相關性。

表3.11 水化學成分間相關系數表

3.5.4.2 正定矩陣因子分解解析常規項來源

正定矩陣因子分析(PMF)是一種新的因子分析方法,是受體模型的一種,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過程一致,不同的是PMF法對因子得分進行了非負、非正交限制,保證了每個因子都具有其實際意義,同時考慮了數據由於采樣測試方法等原因造成的不確定性。該方法的基本原理為X=GF+E,其中X為n×m的濃度矩陣,m表示變數的數量,n表示樣品數;G是一個n×p的源貢獻矩陣,p即是主要污染源的數目;F是p×m源廓線矩陣;E為殘差矩陣。源廓線體現不同化學成分在各因子中的重要性。正定矩陣因子分解允許同時計算源廓線和源貢獻,而不需要事先知道各排放源的源成分譜信息。正定矩陣因子分析對各因子施加非負限制,從而使得G和F矩陣中所有項為非負值。

PMF法將取樣數據進行正定矩陣因子分解,選取指標為Cl-

Mg2+

、Ca2+、電導率、TDS、總硬度、Na+

,預處理對缺失數據採用均值代替,考慮濃度值15%的數據誤差,s為誤差百分數;c為指標濃度值;l為因子數據檢出限。計算數據不確定性U=

本書所用數據在放入模型前以信噪比S/N(Signal to Noise)作為標准進行篩選,信噪比公式為:

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與管理:以吳忠市金積水源地為例

式中:xij——表示第i采樣點第j個樣品的濃度,sij——表示第i采樣點第j個樣品的標准偏差;信噪比小,說明樣品的雜訊大,信噪比越大則表示樣品檢出的可能性越大,越適合模型。

根據PMF運行結果顯示如下(表3.12):用PMF法將數據分析結果歸為3個因子,計算結果殘差值均在-3.0~3.0之間,可作為迭代收斂與否的參考。圖3.20、圖3.21、圖3.22為因子1上各離子的分布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因子1上氨氮貢獻率最大,將該因子歸結為污染因子;因子2上各指標分布情況,其中

、Mg2+、Ca2+、Cl-

相對百分比較高;因子3以電導率、TDS、總硬度、Na+

為主。不同因子各離子貢獻率見表:

表3.12 各離子百分比貢獻率

圖3.20 各離子在因子1上的濃度及載荷值

圖3.21 各離子在因子2上的濃度及載荷值

圖3.22 各離子在因子3上的濃度及載荷值

因子F1以氨氮為主,

—N是三氮轉化過程中的還原態物質,進入土中的

—N在氧化環境中,首先被大量地吸附於土壤,然後在適宜的溫度、土壤pH及含水量、包氣帶岩性的影響下經硝化作用而轉化為

,並進入地下水,能進入地下水的

—N,

—N是較少的。當污染物排放強度過大,超過了包氣帶的自凈能力,或者是污水直接進入含水層中時,地下水中以

—N污染為特徵,因此,F1反映地下水受到工業或農業污染。

主因子F2中以Cl-

、Mg2+

、Ca2+為主,研究區地處銀川沖洪積平原南部青銅峽黃河沖積扇粗粒相單一潛水含水層,岩性以細砂,粉砂,卵礫石為主,含水層具有顆粒鬆散、粒度粗、徑流條件好的特徵,地下水沿天然坡降向下游徑流,由於徑流條件好,交替作用強烈,溶濾作用使地下水中陽離子以難溶的Mg2+、Ca2+為主,Cl-

在區域內廣泛分布。

因子F3以電導率、TDS、總硬度、Na+

為主,由於此處地下水水位埋藏較淺,又屬中溫乾旱帶,少雨、蒸發量大,潛水大量以蒸發的形式排泄,隨著水分的蒸發,地下水溶液濃縮,礦化度不斷增高,溶解性較好的Na+占據統治地位,研究區地下水豐水季節水位埋深為0.87~5.73m,枯水季節埋深1.95~7.52m,地下水潛水受蒸發濃縮作用影響,礦化度為0.5~1.0mg/L時,土壤多呈輕、中度鹽漬化,蘇打含量增加。

綜上所述,根據以上基於多元統計分析的方法進行水質指標及因子的分類,分別受溶濾作用、蒸發濃縮作用以及人為活動影響。

3.5.4.3 利用多元統計法驗證

利用因子分析法對PMF法選取的11項指標(Cl-

、Mg2+、Ca2+、Na+、EC、TDS、T-Hard、NH4—N)進行分析。數據預處理和成分相關性同PMF法。對數據進行KMO(Kaiser—Meyer—Olkin)檢驗和Bartlett 球形檢驗(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KMO檢驗值為0.64,Bartlett球形檢驗在顯著性水平為0情況下取值428.43,表明數據具有一定的相關性,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因子載荷矩陣估計方法主要有主成分法、主軸因子分析和極大似然法等,本書採用主成分法提取特徵值大於1的因子共3個,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4.01%,表明三因子集中反映了影響水質總因素的84.01%的信息量,因子載荷矩陣見表3.13。為使各公共因子的典型代表變數更加突出,便於解釋其實際意義,將因子荷載矩陣進行旋轉,旋轉後各主因子載荷向1或0兩極化轉換,旋轉因子載荷矩陣見表3.13。

表3.13 因子載荷矩陣表

表3.14 旋轉因子載荷矩陣表

經分析提取主因子F1,以Cl-

、Mg2+

、Ca2+為主要代表變數;主因子F2,以EC、TDS、T-Hard、Na+

為主,主因子F3,以NH4—N為主要載荷變數,因子分析法應用結果與PMF法應用結果相一致,說明PMF法解析結果合理,在主因子提取基礎上通過多元線性回歸計算各主因子貢獻,其中F1綜合主成分貢獻率48.40%,F2為39.66%;F3綜合主成分貢獻率11.94%。對各因子得分進行插值研究各因子在空間分布變化。

圖3.23反映了F1在各采樣點得分插值情況,研究區根據因子得分主要分為兩個分區,區內個別采樣點得分相對較高或較低,整體趨勢沿黃河向南干溝因子得分逐漸增大,說明該區東部地下水受溶濾作用影響更明顯。結合該區流場及水化學類型分析,因子得分大於-0.2的區域界線基本與區域中部地下水流線重合,且地下水化學類型以HCO3-Ca·Mg型水為主,表明該因子判斷符合該地區水文地質條件。

吳忠市全年引水灌溉期長達6個月,因此,上游引水渠漢渠、黃河邊界以及南干溝入黃口地下水位均較高,受到蒸發濃縮作用也相對強烈,F2得分也相對較高(圖3.24)。

分析圖3.25可看出,因子得分高的區域與調查中企業分布以及污水排放區相對一致,將該因子定義為人類活動影響因子。

圖3.26為各因子在采樣點總體得分情況,對比F1與F2、F3得分較高區域,可以看出黃河沿岸蒸發濃縮作用相對較強,部分地區受人類活動影響NH4—N得分較高;南部漢渠以北,主要受溶濾作用及地下水蒸發濃縮共同影響,受到氨氮影響較小;南干溝及南干溝入黃口附近氨氮污染較明顯,其他區域氨氮含量不高,因子得分多為負值;位於區域上游的采樣點GW-12、水源地附近的WZ-8以及南干溝中游WZ-5三點反映溶濾作用及蒸發濃縮作用的F1、F2因子得分較高,單個點得分與周圍采樣點得分存在較大差異,在此初步判斷為受其他因素影響導致水中離子含量存在較高背景值。

圖3.23 F1在各采樣點因子得分圖

圖3.24 F2在各采樣點因子得分圖

圖3.25 F3在各采樣點因子得分圖

圖3.26 F1、F2、F3對各采樣點貢獻率圖

❸ 財務報表的分析指標有哪些

(1)現金股利保障倍數,即:每股營業現金凈流入
每股現金股利。該指標表明企業用年度正常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來支付股利的能力,比率越大,表明企業支付股利的現金越充足,企業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也就越強。該指標還體現支付股利的現金來源及其可靠程度,是對傳統的股利支付率的修正和補充。由於股利發放與管理當局的股利政策有關,因此,該指標對財務分析只起參考作用。由於我國很多公司(尤其是ST公司)根本不支付現金股利,導致這一指標的分母為零,所以在預測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危機時該指標可不作考慮。
(2)資本購置比率,即: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資本支出。其中,「資本支出」是指公司為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發生的支出。該指標反映企業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維持和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的能力。比率越大,說明企業支付資本麥出的能力越強,資金自給率越高,當比率達到1時,說明企業可以靠自身經營來滿足擴充所需的資金:若比率小於1,則說明企業是靠外部融資來補充擴充所需的資金。
(3)全部現金流量比率,即: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籌資現金流出+投資現金流出)。其中,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出主要是償還債務、分配殷利,利潤和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投資現金流出包括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以及進行其他投資所需支付的現金。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金流指標,可以衡量由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滿足投資和籌資現金需求的程度。
(4)再投資現金比率,即: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固定資產+長期證券投資+其他資產+營運資金)。其中,長期證券投資包括長期債券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營運資金指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該指標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用於重量資產和維持經營的能力,體現了企業的再投資能力。國外學者認為,該指標的理想水平為7%-11%較為合理。

❹ 進行綜合指標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綜合指標分析方法主要有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和沃爾比重評分法。

1、邦財務分析體系

利用幾種主要的財務比率之間的關系來綜合地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具體來說,它是一種用來評價公司盈利能力和股東權益回報水平,從財務角度評價企業績效的一種經典方法。以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通過分析各分解指標的變動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來揭示企業獲利能力及其變動原因。

2、沃爾比重評分法

是指將選定的財務比率用線性關系結合起來,並分別給定各自的分數比重,然後通過與標准比率進行比較,確定各項指標的得分及總體指標的累計分數,從而對企業的信用水平作出評價的方法。沃爾比重評分法的公式為:實際分數=實際值÷標准值×權重。

(4)分析指標來源擴展閱讀:

杜邦分析方法在公司的運用

在國外很多公司已經採用經濟增加值(EVA)或現金回報率(CFROE)作為公司業績的衡量指標,有些外國公司也在廣泛的採用平衡積分卡或類似於積分卡的業績考核方法來進行公司業績考核。

實際上,合理運用凈資產回報率(ROE)進行企業管理在很多公司來說是一種非常便捷的手段,也能夠幫助公司的管理人員很好發現公司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尋求改進方法。在企業咨詢實踐過程中,就有意識地使用這種方法來幫助特別是私營企業進行財務管理,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❺ 請舉例說明如何根據三個來源,提煉個人績效指標

工具—價值樹模型:一開始運用於指財務費用指標

重點找到部門指標的驅動因素,著眼於部門職責

工具—五因素分析法

工具--關鍵事件描述-提取定性指標或加扣分指標

❻ 績效指標來源哪些

績效考評指標的來源
在進行績效考評指標體系設計時,首先要績效考評的指標來源,這是指標設計的前提和基礎,一般而言,績效考評指標的來源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組織戰略與經營規劃。績效考評作為一種落實戰略的有效手段,其指標體系設計必須堅持戰略導向,在充分研究企業的戰略規劃與年度經營計劃的基礎上,逐級構建指標體系。
因此,組織戰略和經營規劃是企業績效考評指標的首要來源,對績效指標的設計具有指引作用。如果企業追求質量,那麼它的績效考核就應該引入產品質量指標,以及控制產品質量的過程指標;如果企業追求顧客滿意度,就要考核顧客滿意指標,以及考核影響顧客滿意的過程指標。
清晰的企業戰略與明確的年度經營計劃是績效指標設計的前提,企業戰略規劃的實施,必須通過戰略導向績效指標的設計來實現,而根據企業戰略、年度經營計劃分解、提煉出來的績效指標,被稱為關鍵績效指標。
2.部門職能與崗位職責。通過工作分析明確工作職責,是設計績效指標的基礎性工作。
績效指標要解決的是工作的哪些方面需要考核,因此,管理者必須依據工作分析的結果,研究、分析被考核者所在部門及崗位的工作』內容、性質及完成工作所具備的條件等。在企業內,部門職責主要包括企業設立本部門的目的、本部門職權以及部門工作對企業戰略實施的幫助。
對於那些與企業戰略目標、年度經營計劃的聯系並不是很密切的部門和崗位,比如行政後勤部門、保安員崗位等,其部門與崗位績效指標可以根據其部門職責與崗位職責來提取。
3.績效短板與不足。在績效內容選取時,需要把握一個原則,即「要什麼,考什麼;缺什麼,考什麼」,所謂「要什麼,考什麼」就是要對與實現組織戰略和完成崗位職責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進行考核,而「缺什麼,考什麼」則是要對員工績效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進行考核,以達到績效提升和改進的目的。
因此,績效指標的另一個來源是企業和各部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改進程度,以及被考核者績效溝通與改進的結果等,這樣才能保證指標來源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❼ 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指標

財報三大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回在出報表的那一時刻,答這個公司資產負債情況如何,是窮還是富,窮的話,窮到什麼地步,富得話,富得是不是流油。

利潤表或損益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這個公司損益情況如何。

現金流量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這個公司收進了多少現金,付出去了多少現金,還餘下多少現金在銀行里。

❽ 多元統計法解析常規項來源

3.5.1.1 數據處理

對照《地下水質量標准》(GB/T 14848—93),選擇超過Ⅲ類水質樣品數較多的指標進行因子分析,在進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對數據進行均值為0,方差為1 的標准化轉換。

因子分析的應用要求原始變數之間有較強的相關關系,因此,在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對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以檢驗所用數據是否適合因子分析。常用的檢驗方法有:KMO檢驗、巴特利特球形檢驗(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及公因子方差表檢驗。

KMO是Kaiser—Meyer—Olkin 的取樣適當性量數。KMO 測度的值越高(接近1.0時),表明變數間的共同因子越多,研究數據適合用因子分析。如果KMO測度的值低於0.5時,表明樣本偏小,需要擴大樣本。

Bartlett球形檢驗的目的是檢驗相關矩陣是否是單位矩陣(Identity Matrix),Bartlett球形檢驗的虛無假設為相關矩陣是單位陣,如果不能拒絕該假設的話,就表明數據不適合用於因子分析。一般說來,顯著水平值越小(<0.05)表明原始變數之間越可能存在有意義的關系,如果顯著性水平很大(>0.10)可能表明數據不適宜於因子分析。共同因子方差,即表明每個變數被解釋的方差量。

初始公因子方差(Initial Communalities)是每個變數被所有成分或因子解釋的方差估計量。對於主成分分析法來說,它總是等於1,因為有多少個原始變數就有多少個成分(Communalitie),因此共同性會等於1。提取公因子方差是指因子解中每個變數被因子或成分解釋的方差估計量。這些公因子方差是用來預測因子的變數的多重相關的平方。數值小就說明該變數不適合做因子,可在分析中將其剔除。

表3.3 初始公因子方差表

續表

從表3.3初始公因子方差表可以看出硫酸鹽的提取公因子方差值最小,首先將其剔除,接下來依次剔除氯化物、錳和氨氮。最後利用剩下數據進行因子分析的結果如表3.4所示:

表3.4 KMO和Bartlett的檢驗表

KMO值大於0.5表明樣本取樣足夠,Bartlett球形檢驗的χ2值為115.498(自由度為28),伴隨概率值為0.000<0.01,達到了顯著性水平,說明拒絕零假設而接受備擇假設,即相關矩陣不是單位矩陣,代表母群體的相關矩陣間有共同因素存在,適合進行因子分析(表3.4)。因子分析的變數共同度均很高,8個變數都在0.9以上。表明變數中大部分信息均被提取,因子分析的結果對各元素基本都是有效的(表3.5)。

表3.5 公因子方差表

按特徵值大於1的原則,一共提取出4個公因子(表3.6)。在8個變數的情況下,每個單獨方差被標准化為1,那麼總體方差就是8。

表3.6 解釋的總方差表

在表3.6中第1個因子的特徵值是3.521,這意味著與8相比,解釋的部分大約為總體方差的44.018%。同樣第2個因子解釋了原始變數的22.266%,第3個為16.295%,第4個為13.438%。4個公因子解釋了總方差的96.017%,說明提取前4個因子作為主因子是合理的。

根據碎石圖的形狀也可以判斷提取公因子的個數。從圖3.8可以看出,從第5個點開始,曲線趨於直線,所以提取前4個公因子為所需因子是合理的。

圖3.8 碎石圖

3.5.1.2 污染源識別

如果一個變數在某個因子上有較大的負荷,就說明可以把這個變數納入該因子。但是常常會有這種情況,很多的變數同時在幾個未旋轉的因子上有較大的負荷(表3.7)。

表3.7 成分矩陣表

這就使得解釋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查看旋轉以後的結果能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旋轉的方法有正交旋轉、斜交旋轉、方差極大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方差極大法。旋轉後的成分矩陣見表3.8。

表3.8 旋轉成分矩陣表

結合前面的分析,對各個主因子所代表的含義解釋如下:

第一公因子(F1)主要由電導率、總溶解固體(TDS)和總硬度三項指標組成。金積鎮地處西北乾旱半乾旱氣候區的黃河沖洪積平原地帶,地下水位埋深淺,降水量少,蒸發量大,蒸發濃縮作用強烈。由於蒸發作用只排走水分,鹽分仍保留在餘下的地下水中,隨著時間的延續,地下水溶液逐漸濃縮,地下水中TDS和總硬度也逐漸升高。而電導率的高低取決於地下水中的離子濃度,並且隨水中溶解性鹽類濃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第一公因子推斷為蒸發濃縮作用。

第二公因子(F2)主要由亞硝酸鹽和細菌總數兩項指標組成。而在排污溝的廢水中亞硝酸鹽含量較地下水中高,可推斷地下水中亞硝酸鹽含量較高可能是由工業廢水污染所致。此外,當地農業發達,農業使用化肥後隨灌溉水滲入地下,硝酸鹽在還原作用下可轉化為亞硝酸鹽。因此,第二公因子推斷為動物糞便污染及人類活動的影響。

第三公因子(F3)由氟化物和濁度兩項指標組成。黃河及排污溝南干溝的濁度均很高,當地工業廢水的濁度指標也很高,可以推斷地下水的濁度高是由地表水和工業廢水污染所致。而氟化物主要來源於地下礦物的溶解。因此,第三公因子推斷為含氟礦物的溶解和工業污染。

第四公因子(F4)由溶解氧指標組成。一般情況下,地下水中溶解氧含量越高代表水質越好。因此,第四公因子推斷為自然作用。

從圖3.9可以看出,聚類分析將8個變數分為4類:電導率、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為一類;亞硝酸鹽、細菌總數為一類;濁度、氟化物為一類;溶解氧單獨為一類。聚類分析的結果驗證了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的准確性。

圖3.9 變數聚類冰柱圖

3.5.1.3 污染空間分布

藉助SPSS軟體通過因子分析,可以很方便地計算出各個采樣點公因子的因子得分。將公因子的因子得分乘以各公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占所提取的公因子總方差貢獻的比重進行加權匯總得到各采樣點的綜合得分。因子得分越高,采樣點污染越嚴重。從表3.9可以看出WZ-3點綜合得分最高污染最嚴重,其次為WZ-6,WZ-11。

聚類分析將所有采樣點分為三類,WZ-3 為一類,代表污染嚴重的點;WZ-1-2、WZ-6、WZ-8、WZ-10、WZ-11、WZ-22、WZ-12 為一類,代表中度污染的點;WZ-23、WZ-7、WZ-17-2、WZ-15、WZ-2為一類,代表輕微污染或無污染的點。聚類分析的結果與因子分析結果相一致(圖3.10)。

表3.9 采樣點因子得分表

圖3.10 樣本聚類冰柱圖

為了進一步確認各公因子代表的污染源類型,利用ArcGIS反距離加權插值做出各公因子得分的等值線圖,通過圖可以清楚地看到對於不同采樣點,受不同污染源的污染程度不同。結合各公因子得分較高的采樣點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周圍的污染源情況,確認各公因子代表的污染源類型。

對於第一公因子F1來說,采樣點WZ-11的得分最高,其次是WZ-22和WZ-6。WZ-11和WZ-6位於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較低的上游,地下水徑流緩慢,而WZ-22位於地下水排泄區,故第一公因子代表蒸發濃縮作用。

對於第二公因子F2,以WZ-3點得分為最高,而采樣點WZ-3 處細菌總數和亞硝酸鹽均為最高分別為1540個/L和0.556mg/L,均超出地下水水質五類水的標准,而其他采樣點均低於四類水的標准。WZ-3水樣采自一農戶家自用水井,該戶有四頭奶牛(養4年)和11隻羊(養2年),每天約產生糞便60kg,地下水已受到動物糞便的影響,表明F2代表糞便污染。

第三公因子F3在WZ-12點得分最高,其次為WZ-7,WZ-5和WZ-8。四點均位於排污溝周圍,其中WZ-12和WZ-5采樣點就在排污溝旁且離工業排污口很近,其污染源是排污溝中的工業廢水,污染途徑為連續入滲型。因此,F3代表工業污染。

圖3.11 各公因子得分的反距離加權空間插值圖

第四公因子F4在WZ-5得分最高,其次為WZ-10和WZ-6。三點分別位於研究區上游、中游和下游,且整個研究區得分均較高,代表研究區地下水受自然作用影響的范圍較廣。因此,F4代表自然作用。

3.5.1.4 污染源貢獻率

以因子得分為自變數,以各采樣點的標准化濃度為因變數,做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如表3.10所示。

表3.10 多元線性回歸系數表

從表中可以得出回歸方程為Z=3.318 F1+2.275 F2+1.744 F3+0.447 F4,則4個公因子的貢獻率分別為:

F1:3.318/(3.318+2.275+1.744+0.447)=42.63%

F2:2.275/(3.318+2.275+1.744+0.447)=29.23%

F3:1.744/(3.318+2.275+1.744+0.447)=22.40%

F4:0.447/(3.318+2.275+1.744+0.447)=5.74%

即金積水源地地下水水質受蒸發濃縮作用、糞便污染、工業污染及自然作用的共同影響,且它們的貢獻率分別為42.63%、29.23%、22.40%及5.74%。

❾ 請問 利潤表 各個分析指標 的 意義謝謝

利潤表「本月數」欄反映各項目的本月實際發生數。在編報中期和年度財務報表時,應將「本月數」欄改成「上年數」欄。
1.一般根據賬戶的本期發生額分析填列
由於該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經營成果的動態報表,因此,該欄內各項目一般根據賬戶的本期發生額分析填列。
(1)「營業收入」項目,反映企業經營業務所得的收入總額。本項目應根據「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2)「營業成本」項目,反映企業經營業務發生的實際成本。本項目應根據「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3)「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反映企業經營業務應負擔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等。本項目應根據「營業稅金及附加」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4)「銷售費用」項目,反映企業在銷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業在購入商品等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本項目應根據「營業費用」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5)「管理費用」項目,反映企業行政管理等部門所發生的費用。本項目應根據「管理費用」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6)「財務費用」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利息費用等。本項目應根據「財務費用」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7)「資產減值損失」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各項減值損失。本項目應根據「資產減值損失」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8)「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項目,反映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所形成的當期利得和損失。本項目應根據「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9)「投資收益」項目,反映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本項目應根據「投資收益」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如為投資損失,以「一」號填列。
(10)「營業外收入」項目和「營業外支出」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和支出。這兩個項目應分別根據「營業外收入」賬戶和「營業外支出」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11)「所得稅費用」項目,反映企業按規定從本期損益中減去的所得稅。本項目應根據「所得稅費用」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2.利潤的構成分類項目根據本表有關項目計算填列
利潤表中「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等項目,均根據有關項目計算填列,此處不再贅述。
內容來源:網路

❿ 市場分析的指標是怎麼制定出來的

指標,是把股價走勢的各種數據,比如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量比,換手,籌碼分布等等原始數據,用某些數學的計算方法加以處理,來反映股價的走勢,說到底,關鍵還是走勢本身,看走勢本身比看指標重要得多,別本末倒置了。

閱讀全文

與分析指標來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盛宣懷信託 瀏覽:845
純政信信託 瀏覽:17
信託自營部 瀏覽:323
浦發信託買 瀏覽:89
黃金產業增值稅 瀏覽:163
孟非電話股票 瀏覽:503
中國玻纖這支股票怎麼樣 瀏覽:46
P2P投資賬戶不能注銷的風險 瀏覽:308
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白皮書 瀏覽:594
國商融資 瀏覽:6
石油外匯儲備 瀏覽:118
恆安集團股票代碼 瀏覽:316
日用百貨股票 瀏覽:751
河南神馬pa66價格 瀏覽:412
鉅派外匯 瀏覽:417
股票玩家 瀏覽:124
陝煤融資待遇 瀏覽:391
期貨理財大師下載 瀏覽:351
蘇寧易購理財被套 瀏覽:502
理財欄目錦鯉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