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香港股市造假不

香港股市造假不

發布時間:2021-07-05 06:31:22

① 為什麼中國上市公司在香港股市一蹶不振

香港股市比起內地股市更為國際化,股票沽值較為合理,不會像A股這樣大起大落,除非金融危機。
近年來,內地的上市公司股票經常受到國際資金的炒作,香港也不例外。
歐美股市一但下跌,國際買家就紛紛拋售中國公司的股票,使香港股市大幅下跌,從而也帶動A股下跌。而歐美股市上漲,國外資金不看好中國公司的股票,不會大量買入,所以他們漲我們就不會跟著漲的原因!
在者,A股市場面臨者國內的宏觀調控、房地產調控、銀行惜貸、歐債危機等等諸多因素,今年來一直下跌,卻不見政策利好、資金介入等跡象,所以A股下跌,H股自然也好不了。

② 香港股票的市價為什麼那麼低

因為香港股市,可以無限制的增發,差分和合並,股本可以從幾千萬不停增發內,發到幾百億,股價跌倒1分,容也照樣可以跌(上市公司會把20股1股,從2毛錢繼續往下跌),這些不負責任的公司股票流動性差,幾乎沒有成交量,即使在1分錢買入,也可能找不到下家可以接盤。

③ 香港是怎樣監管股市的

嚴查操縱價格和市場等行為
記者:近來香港證監會查處了不少引人矚目的個案。
方正:去年,香港證監會就市場失當行為發出總共76張傳票。過去5年,已有超過170項市場失當行為控罪被裁定罪名成立。這是一個可觀的數字,涵蓋了自證監會成立以來,在過去超過21年間所處理的大部分個案。這些個案主要和操縱價格或操縱市場有關。
我們對這些案件進行分類總結,發現最常見的操縱行為包括:發出虛構的買賣盤,以製造供應量或需求量增加的假象;抬高價格,包括設定收市價格;以及進行虛假的交易活動,包括虛售交易。這是指一些有關聯的人士作出特別的交易安排,以製造交投活躍的假象,但事實上他們只是來回買賣相同的股票。由名義持有人代表同一人進行交易,而有關股份的實際擁有權並未改變,也是虛假的交易活動。
實行「雙重存檔」制度
記者:上市公司被揭發IPO申報資料造假時有發生。香港對公司上市材料的審核有哪些程序和經驗?
方正:香港在審查公司上市材料方面採用一套名為「雙重存檔」的制度,即由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與證監會同時審查一家公司的上市申請材料,並對上市申請材料提出反饋意見。按照「雙重存檔」的安排,上市申請人須在向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材料後的一個營業日內,通過聯交所將申請材料送交證監會。
記者:聯交所和證監會有何分工?
方正:聯交所審查的重點在於上市申請材料是否符合《上市規則》和《公司條例》中關於招股書的規定;證監會審查的重點則在於上市申請材料是否符合《證券及期貨條例》及相關附屬條例的規定,即證監會著重審查招股書的整體披露質量及該證券的上市是否符合公眾利益。只有當上市申請取得了聯交所上市委員會的批准以及證監會發出的「不反對有關上市申請」的通知之後,聯交所才可以讓該證券上市。
保薦人和上市申請公司有責任確保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材料是真實的。聯交所和證監會僅根據上市申請材料的內容去評估材料的可靠性,並作出是否允許該證券上市的決定。
市場有三層監管架構
記者:與內地的證監機構相比,香港證監會的功能有何不同?
方正:在香港,現行證券及期貨市場的監管架構是一個所謂的三層監管架構,包括政府、證監會及聯交所。
單就證券上市而言,聯交所作為前線監管者,負責審閱及審批公司的上市申請及對上市公司上市以後的行為進行持續監管。發行上市的審批機關是聯交所下面的上市委員會。上市委員會有絕對權力及授權處理一切有關上市的事宜。
作為法定監管機構,證監會負責監管及監察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及其附屬公司的運作。主要工作包括:監察聯交所作為上市相關事宜的前線監管者之表現及處理異常和具爭議性的事項;審批新市場的成立及新產品的推出,以及審批規則與條例的修訂;監察在香港交易所進行的股票、期權及期貨交易,調查市場的不當行為及採取行動。
記者:證監會與政府是什麼關系?
方正:香港證監會是專為執行《證券與期貨條例》而設立的法定組織,它獨立於政府公務員架構之外。但政府可以通過其下設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推動並協調各項旨在提高整體市場素質的措施,以確保香港的規管制度符合現代商業運作的需要。
雷曼迷你債之後,證監會強化對投資產品性質和風險披露的監管
記者:雷曼迷你債事件是否已經處理完結?向公眾發售的投資產品是各地證券監管機構的監管重點,在這方面,證監會有何措施?
方正:證監會就處理有關中介人銷售雷曼產品的個案在2008年10月擬訂的大部分工作已經完成。繼花旗銀行在7月達成和解協議後,目前總共有約35000名投資者因證監會作出調查而獲有關的分銷機構支付賠償,總賠償金額超過95億港元。
向公眾發售的投資產品的監管,有賴於證監會規管職能中相輔相成的六大支柱,分別是披露、發牌、監察中介人操守、調查、執法及投資者教育。
記者:為保護投資者利益,證監會有沒有推出新的措施?
方正:就向公眾發售的投資產品披露方面,近年來,我們推出了多項監管措施,以促進投資者保障。這些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推出了綜合產品手冊。其中主要措施包括:發行商需要為客戶提供篇幅簡短、文字淺顯的產品數據概要,說明產品的主要特點、風險及各項投資費用,方便投資者參考。
其次,我們還為年期超過一年的非上市結構性投資產品引入「售後冷靜期」。投資者可在指定的「售後冷靜期」內選擇退出銷售協議,此時投資者可獲退回投資本金,包括退回銷售收費或銷售傭金,但須扣除市值調整及任何手續費。
最後,我們對相關法律也做了修訂,我們把股份或債權證形式的結構性產品納入《證券及期貨條例》規管,《證券及期貨和公司法例(結構性產品修訂)條例》於今年5月13日生效。條例生效後,所有屬股份或債權證形式的非上市結構性產品,其公開要約轉由《證券及期貨條例》的投資要約制度所規管,而不再受《公司條例》的招股章程制度所規管。
任何人對運作程序投訴,證監會須接受審查
記者:證監會如何監管自己?
方正:我們受到若干制衡措施的約束。首先,證監會的非執行董事是我們的前線監督者。此外,如有任何人就我們的運作程序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我們須接受審查。同時,獨立及非法定的程序覆檢委員會也有權復核我們的運作程序及審核我們所採取的行動。另外,我們須定期通過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向財政司司長作出匯報,我們的賬目也要呈交立法會審議。
香港還有「證券及期貨事務上訴審裁處」,一個由全職人員出任的獨立上訴審裁處,並由一名法官出任主席。該審裁處受理就證監會涉及不同范疇的決定而提出的上訴。
(尹世昌)

④ 香港上市股票延遲年報停牌,正常嗎一般多久復牌

  1. 如果審計師對年報不滿意的話不出具無保留意見公司可以選擇一直停牌下去;

  2. 對,如果證實造假您的股票確實基本上一文不值了。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⑤ 在大多數公司都是做假賬的年代,香港股市所謂的投資本身就是個笑話,只有投機才能賺點小錢虧血本不投資

你是根本沒有入門,只知道怨天尤人,自己一點不知道反思和總結。股市有自己的邏輯和運行規律,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希望採納。

⑥ 同樣是財務造假,香港與內地的處罰有何差異

舉個案例:香港的處罰
其一,媒體曝光充分及時。去年11月31日,香港廉政公署突然拘捕了創維數十名高層,隨後香港廉政公署提起訴訟,控告黃宏生涉嫌在上市前的審計中造假賬和挪用公司資金逾4800萬元。而在此前,香港便有媒體披露說,黃宏生一再聲稱創維是一家專注於彩電業務的公司,與事實不符,黃在三亞地產項目中有大筆投資。
同樣,在香港警方搜查東大照明公司的前幾個月(2004年6月21日至29日間),也有媒介指出,東大照明延遲公布業績,主要原因是與現任審計師德勤意見不合。德勤對東大照明在個別賬目處理上存在不同意見,並就其結算方法提出質疑,具體是一筆東大照明為購置物業、廠房及設備支付的6710.5萬元定金,一筆1786.6萬元的資本承擔,以及一筆高達2.89億元的海外客戶銷售額。
其二,警方辦案雷厲風行。香港廉政公署2004年11月30日拘捕黃宏生,並在12月1日晚發出新聞稿,指控黃宏生及其胞弟黃培升涉嫌盜取公司資金逾4800萬元。其時,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剛剛獲得深圳市50強民營企業的表彰,創維公司還對外宣稱:上半年經營業績比去年大幅增長。換言之,警方在接到知情人舉報後及時介入,某種程度上避免了半年報發布後,創維股價持續上揚,給股民造成損失。
與深滬證交所一樣,港交所對上市公司最嚴厲的處罰也不過是公開譴責,關鍵在於法律處罰的及時跟進。有人統計過,自2001年4月以來,共有61家上海證交所的上市公司受到77次公開譴責,但由於監管力度不足和司法程序未跟上,公開譴責的效果越來越差。反之,香港警方對創維的調查,正如香港財政司長唐英年所說,它顯示香港是法治社會,對任何涉嫌違法行為,執法機關均會打擊。

其三,事後法律處罰嚴厲。據悉,上述東大照明董事局主席朱展東等3人涉嫌篡改賬目,提供誤導、虛假賬目,從而導致他人遭受損失,如果罪名其成立的話,最高可判10年監禁。此外,創維上市時募集資金為10億港元,若創維的"假賬"罪名成立,法庭判決"等額賠償",黃宏生的財富將"一夜賠光",其本人還面臨犯罪行為指控,牢獄之災自是難免。
綜上所述,東大照明也好,創維公司也罷,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出現重大財務丑聞,一方面會引發公司股價大幅下挫,甚至可能直接淪為 "垃圾股票";另一方面是"造假"當事人要面臨嚴厲的處罰。像黃宏生涉嫌盜用公司資金行為,根據香港法律將認定為盜竊,而內地法律往往定性為侵佔,兩地法律性質不同,法律後果也有所不同。這也是同屬損害公司和投資者利益行為,在香港需承擔刑事責任,在內地可能只需承擔行政責任的區別所在。

⑦ 香港股市的股票,怎麼有好多不到一塊錢的

一、復香港每股的面值不是固定的一制元,大部分股票面值是0.1元或0.01元.
二、香港是國際市場,同樣的股票比國內便宜很多,一般只有國內價格的一半。現受次債影響,股價大跌,價格更低。
三、香港股票增發或發行是不需要證監會審批的,股價上漲過高時,大股東隨時可以增發新股(一般是通過股東大會授權可是增發10%),無限量的供應使股票不可能高得太高譜。但這其實本質上並不會損害原有股東的利益,因溢價發行總體上對原有股東是有利的。

⑧ 歷史上香港股市真有這樣的大奇跡日嗎

大奇跡日是有關香港股市的坊間詞彙,指股市在開市後大跌,但在收市前卻從低位大幅反彈甚至倒升的日子;或指股市於前一日或一段時間大跌,但在該日大幅反彈的日子。

「大奇跡日」一詞首先出現於1992年的無線電視劇集《大時代》,角色丁蟹與方展博最後對決中,經歷1994年6月2日至6月5日的大跌市,恆生指數在1994年6月7日奇跡地由9050點升至13150點,這個日子被稱為「大奇跡日」。

香港股市大奇跡日事件

以下是歷年來被稱為香港股市的「大奇跡日」的日子:

2007年8月17日,恆生指數於下午累積下跌超過1,200點,低見19,363點,但於收市前恆指卻因港股直通車的傳聞,突然大幅反彈,反彈幅度超過1,000點,收市報20,387點,跌285點,企穩二萬點以上水平。

2008年9月18日,恆生指數於上午累積下跌超過1,300點,低見16,283點,但於下午恆指卻因多國央行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向市場注入資金,突然大幅反彈,更一度倒升逾200點,反彈幅度超過1,500點,收市報17,632點,微跌4點。

2008年9月30日,受到前日美國政府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遭國會否決而導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創下777.68點史上最大跌幅的影響,恆生指數一開盤便由17880.68重挫至16898.33,將近1000點的跌幅。香港政府隨後出面穩定市場信心,指數逐漸回升,收盤時反而有135.53的漲幅,上下振幅達1100餘點。

⑨ 亞洲金融危機時聽說大陸死頂才保住了香港股市,有這么一回事嗎能不能具體說下

1。都這么傳,說大陸幫的。
2。個人認為大陸的確做出過努力,不過主要還是得歸功於於香港政府的打擊金融投機效率。
3。所有銀行短期大額貸款全部暫停,這就讓投機客索羅斯的杠桿效應到後期沒有的子彈(錢),打仗沒有子彈只能敗下陣來。

⑩ 中國股市作假幾乎受不到什麼懲罰

是的,一般是罰款5萬到30萬,有的是一個警告而已,最嚴厲的禁止入市,其實這些相對與造假的收益來說,都不值一提的。

閱讀全文

與香港股市造假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盛宣懷信託 瀏覽:845
純政信信託 瀏覽:17
信託自營部 瀏覽:323
浦發信託買 瀏覽:89
黃金產業增值稅 瀏覽:163
孟非電話股票 瀏覽:503
中國玻纖這支股票怎麼樣 瀏覽:46
P2P投資賬戶不能注銷的風險 瀏覽:308
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白皮書 瀏覽:594
國商融資 瀏覽:6
石油外匯儲備 瀏覽:118
恆安集團股票代碼 瀏覽:316
日用百貨股票 瀏覽:751
河南神馬pa66價格 瀏覽:412
鉅派外匯 瀏覽:417
股票玩家 瀏覽:124
陝煤融資待遇 瀏覽:391
期貨理財大師下載 瀏覽:351
蘇寧易購理財被套 瀏覽:502
理財欄目錦鯉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