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股市最近走勢如何
這是本人6月29日的回答:http://..com/question/284719543.html
很多人會把貨幣從緊,CPI過高看成現階段股市重要的制約因素。
然而我發現,股市現在最大的制約因素絕對不是錢的問題。舉個例子,同樣是拉出3%的大陽線,某日的成交量假如在3000億。那麼假設做多的是1600億,做空的是1400億。其實200億就足矣讓股市上漲。而提准和加息之後,雖然流動性降低,但是假如成交量2000億仍然要硬拉3%也很簡單,那麼可能就是1100對900的問題。所以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其次就是CPI,CPI六月在6%左右不出奇,這意味著他的邊際增長已經達到最大。很容意見頂。但是下半年中央將容忍度升到5%,這意味高通脹還在一段時期持續。通脹見頂後,貨幣政策不可能會繼續頻繁出台,繼續出台會變蕭條。因此下半年這樣的一個因素是人們信心轉向的保證。
不過制約大盤的,最關鍵的,我還是覺得是股指期貨。眾所周知,期貨具有價格發現,資產定價的功能。假如股市,也就是中國的基本面不太行,股市很難走出如6000點這樣的單邊強牛。而且大家都知道,中國現階段的經濟狀況已經無前幾年這么好了。加之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出口和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會逐漸衰退,除非內需能在短期快速拉起。當然這樣會導致很多問題。
至於技術面。綜合去年的11月到今年的1月下跌,和今年1月到4月的上漲,以及4月到6月底的下跌這三浪表現。發現了他們是經典的ABC下跌。也就是現在很可能是1浪上漲了。1浪上漲是比較弱的,會發生在現在到7月中旬,然後7月中旬走2浪調整,有可能會出現比2611更低的低點,但是不會很低,最多就是2550附近。而這一個過程至少消耗2個月。時間大概一算的話,拐點可能出現在9月份,但是因為綜合周線來說,整體來說還是一個盤整期。收斂三角形。因此3浪爆發的時候,不一定大。除非能突破之前的高點3186,否則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仍然會使得指數繼續圍繞基本面持震盪格局。
而每一波波動幾百年的行情,假如做中線也不一定會賺錢。選板塊成為了比較重要的因素
Ⅱ 一九九八年股市漲了還是跌
跌了。
相比1997年,1997年收盤價,1194.10,1998年收盤價1146.70,跌了47.4點,跌幅3.97%
相比1998年開盤,開盤價1200.94,收盤價1146.70,跌了54.24點,跌幅4.5%
Ⅲ 我的九年炒股經歷
一個小白做股票成功需要多久?
所以個人建議小散慎重
嚴格點說,其實都是一回事兒。
開公司,開工廠,做貿易,等等等,做任何生意也都是有賺有賠的。
總的來說,看能力,看眼力,看運氣。
Ⅳ 09年中國股市發生了那些大事
09年中國股市的大事是創業板開板並交易。
(1)中國舉辦建國60周年盛大閱兵式和規模空前的全運會;
(2)中國汽車產量突破1300萬輛,成為世界汽車最大生產國;
(3)中國經濟規模超出日本,排名世界第二;
(4)三峽大壩正常蓄水175米,標志著三峽工程基本完工:
(5)創業板成功推出,國家年度經濟增長率超過8.5%,居全球翹楚:
(6)ST股改規范化,披露信息公開公正透明,成為世界股市裡最靚麗的風景線。
拓展資料:
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
例如比較顯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東北電氣、吉林化工,由於其總股本較大而流通股數較少,因此只動用少量的資金影響這兩只股票,就能形成對指數的部分控制。
到了2001年後,中國證監會逐漸提出要解決國有股的不能流通問題,要盤活國有資產,曾先後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於在當初的上市發行環節,流通股東以超高市盈率購買了流通股,而出台的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損害了流通股東的利益,因此市場以走熊而對"國有股減持"的改革作出市場反應。
然而在2005年,中國證監會再次提出"股權分置改革",其實質仍然是國有股減持,不同的是,這一改革以消除股權分置為目標,連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進來,由此引發了市場極大的不認同。
因而在2011年,中國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列為冠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倒幾年前的原點2228點。
Ⅳ 最近股市行情怎樣
2008年春節後4062.12點缺口必補,大盤走勢歷史與今朝驚人相似【原創】 [原創 2008-02-07 04:42:20 ] 發表者: 曹柯夫
中國股市歷史上曾經兩次出現過跨年度連續兩年上漲,並留有周線30點左右缺口,大盤周線調整走勢極為相近,今憶往昔大盤周線調整走勢,如何回補周線大盤缺口,看今朝大盤周線調整後期走勢,從中或許對我們有所啟迪和參考!
一、憶往昔、看今朝大盤周線留有缺口且調整技術走勢驚人相似。
1、憶往昔1510.18點的跨兩個年度連續上漲並留有周線缺口並回補的行情走勢。
此次創新高行情從1996年2月指數512.83點啟動到1997年5月1510.18點結束,歷時兩個自然年度,周線大盤在指數1510.18點新高後進入大幅調整,1997年7月11日周線調整至周線30日均線與周線60日均線之間產生反彈,在反彈八周後,大盤再度探底,擊穿周線60日均線回補1997年2月28日周線大盤1040.33點之上留下周線39點的缺口。此後,大盤周線K線在調整中底部逐步抬高,走出了一波較大級別的反彈行情。
2、看今朝6124.04點新高的跨兩個年度連續上漲並創指數新高留有周線缺口行情走勢。
此次創新高行情從2006年1月指數1255.31點啟動到2007年10月6124.04點結束,歷時兩個自然年度,周線大盤在指數6124.04點新高後進入大幅調整,12008年2月1日周線調整至周線30日均線與周線60日均線之間產生反彈一周,進入春節休市七天,現大盤在2007年7月20日周K線4062.12點上方留有近30點的缺口未補。
二、預測2008年春節後大盤將如何走。
(1)我個人認為:春節後大盤必補4062.12點缺口。
(2)何時補:預測大盤在春節後開盤將有一周上漲,報收一根中陽以上的周線,(或許有兩周上漲)隨後大盤在第二周即開始下跌至少三周或三周以上並擊穿大盤周線的60日均線,回補4062.12點缺口。
(3)大盤調整時間長短取決於回補缺口當天大盤走勢。
如果:大盤在回補缺口當天迅速拉升報收長下引線,預示大盤底部探明,此次擊穿60日周線均線回補缺口可視為空頭陷阱,之後大盤將在短期內回到大盤周線60日均線之上,之後經過短暫調整大盤將開始新的上攻行情。
如果:大盤在回補缺口當天沒有迅速拉升報收實體大陰線,大盤將在周線60日均線下反復震盪至少二至三次上摸觸碰周線60日均線之後才會有實質性向上突破周線60日均線。(估計此種可能性不大,因為大盤在周線60日均線處已經上下了一次。)
三、憶往昔、看今朝周線大盤60日均線向上均沒有出現彎頭或走平,說明中線持股籌碼穩定,後市向好。
往昔是:1997年9月26日大盤回補了1997年2月28日周線大盤1040.33點之上留下周線39點的缺口後,大盤周線K線在調整中底部逐步抬高,走出了一波較大級別的反彈行情。
看今朝:大盤上下劇烈震盪,低點距4062.12點缺口一步之遙強勁反彈一周春節休市,歷史不能忘記,歷史值得借鑒,防範風險第一,至今好像大盤沒有一個缺口沒有不回補的,試想如果大盤將上8000點,此時不回補缺口何時補呢?難道大盤上8000點之後再下跌4000點來回補嗎?這樣大幅下跌回補缺口可能嗎?且不說大盤是否能上8000點,就說大盤2008年需要向上,向上機構和基金需要一個調整結束的點位和合理的大盤起穩的理由吧,回補缺口是最好的技術理由,回補缺口後,不需要宣傳和召喚,只要輕輕拉起大盤就會有資金跟進,也有了大肆宣傳向上的理論基礎了!
測後市:春節後大盤在回補4062.12點缺口之後應該是迅速返回周線60日均線之上,之後展開較大級別的反彈。至於大盤何時創新高,還是到時候再看吧!
友情提示:2008年行情是機構和基金2006年至2007年股市行情的出貨行情。
操作提示:堅決迴避高價藍籌股,切忌貪婪,見好就收。
上述分析和預測,完全是從大盤歷史走勢技術角度分析的,沒有夾雜分析歷史和今朝國際和國內的經濟、金融調整背景,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Ⅵ 哪一個年代股票行情最好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還是二十一世紀初期的時候這個時期炒股發財的人多嗎
2006年的時候最好一直到08年奧運會前,那會發財的人最多,其次就是90年代出,炒股的人還少,一般進去就能多少掙點錢。
回答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Ⅶ 一九年四月A股多少點
一九年四月A股3800百多天,你直接到股票App就可以看得到。
Ⅷ 九五年的股市行情是牛市還是熊市
人們預料股票市場行情可能出現的兩種不同的發展趨勢。牛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漲,前景樂觀的專門術語;熊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觀的專門術語。
經歷了94年的迭盪起伏後,95年大盤起伏較小,全年基本上在一個大箱體里震盪,震幅減小。
1995年1月3日:開始實行T+1制度。
1995年1月23日起,深交所採用成份股指數。1994年7月20日是基準日, 基準日指數為1000點。」
3月底:證監會主席易人,由周道炯替代劉鴻儒。
談1995年股市行情,不能不談國債期貨。1995年2月23日,是國債期貨市場開市以來行情變化最大,最激烈,形勢最險峻的一天。327品種異常波動,尾市空方大筆封殺,令市場目瞪口呆,措手不及。上交所宣布,23日下午16時22分13秒以後的「327」品種的所有成交無效。該部分成交不計入當日成交量范圍之內。事後查明,327事件是由少數交易大戶蓄意違規,操縱市場,扭曲價格,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所引起的國債期貨風波。國債期貨327事件,以萬國證券為代表的空頭和以中經開為代表的多頭在國債期貨市場對賭存款貼補率;萬國證券賭輸違規砸盤。萬國證券老總管金生因此坐牢。
1995年3月底, 周道炯接替劉鴻儒人證監會主席。
3月底至5月底,管理層關於規范期貨而下發的通知,決定等就有30項之多,不過期市又上演「多殺多」劇情,市場已失去理性
Ⅸ 概括下09年中國股市總體情況
2009年的經濟走勢很大程度取決於政策的調整情況。從三大需求分析,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一)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升級潛伏減慢可能
受股市走弱影響,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速減緩;隨著企業困難增加和勞動工資成本的提高,就業增長預計也將受到一定影響,並進而影響居民收入增長。經濟趨冷的苗頭,可能會從多方面影響到居民的消費信心,改變居民的消費預期。考慮到目前買房需求的變化,油價提高和用車條件的變化對家庭買車需求的影響等,應該注意未來消費需求增長放緩、消費結構升級步伐放緩的問題。這個問題一旦發生,其影響鏈條很長,會從終端需求逐步向上游產業傳遞,可能導致經濟增長比較長時間的調整。
(二)房地產投資和企業投資潛伏減慢的可能
2008年中國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同比和環比漲幅均呈現持續回落態勢,深圳等部分特大城市房價,出現了明顯下降。這一變化引起了普遍的看跌預期,導致住房銷售量減少。從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看,預計這一態勢會進一步發展。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問題,必須加以控制,但也要注意大漲之後出現大落的可能。如果僅僅由市場進行調節,預計未來住房市場將繼續低迷,加上貸款緊縮因素,估計會有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因現金流斷裂而陷入困境,房地產業有可能進入周期性調整。由於房地產建設周期比較長,一般在5年左右,因此調整一旦開始,預計會持續較長時間。這一情況必然會影響到房地產投資增長。
受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勞動力工資成本提高,融資困難和融資成本提高,節能和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費用增加等因素影響,企業生產成本增加較為明顯。另一方面,隨著總需求增幅放緩,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企業提高產品銷售價格轉移成本上升壓力的空間有限。2008年家電產品、轎車產品等醞釀的提價活動最後都沒有實現,相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價格水平還有所下降。綜合這兩方面情況,企業的經營困難比較突出。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9.4%,增幅較上年同期降低了近10個百分點。企業利潤減少,經營困難加大,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投資能力,進而影響到企業投資的增長。
近年來的投資調控,重點控制政府主導的行政性投資,投資增長更多的依靠市場引導的投資。房地產和企業投資是市場引導投資的主體,其中房地產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五分之一強,企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也較大。這些投資增幅下降,預計對全部投資增長將產生明顯影響,因此,2009年投資增長有可能明顯下降。
(三)外貿出口增長速度可能繼續降低
受金融問題的影響,美國實體經濟在2009年可能顯現走弱態勢,就業與收入增長的問題將進一步發展,美國市場需求將進一步疲弱。受美國金融問題和經濟問題的影響,預計歐盟和日本經濟也會呈現走弱態勢,而且可能先於美國。受此影響,國際市場需求也將進一步疲弱。受財政赤字擴大的影響,美元可能繼續走弱。這些都會對中國出口形成不利影響。經過2008年各類因素變化的洗禮,中國出口企業開始調整升級,並取得一定效果,但出口企業面對的困難仍然很多,如果國際市場需求進一步收縮,人民幣繼續升值,預計對出口仍將形成較大制約。綜合這些情況,預計2009年出口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減慢。特別在美國經濟出現較大問題並帶動世界經濟進入衰退過程時,預計出口增長下降的幅度將比較大。
綜合對三項需求變化的分析,如果放任自流,由市場自發調節經濟發展態勢,則2009年中國經濟可能表現為繼續下調的趨勢,若外部經濟環境發生大的變化,與國內諸因素組合,則可能導致經濟增長出現較大幅度回調。
三、要充分估計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
綜合分析各種主要影響因素和國際經驗,從現在到本世紀中葉,中國經濟已經並將繼續呈現二戰後一些國家曾經出現的那種「趕超型」發展,經濟持續保持較高增長,三次產業產值結構、就業結構、城市化率、居民消費結構和水平等將加快趨近發達國家的特點。從中國經濟現代化的進程分析,自2001年開始,中國經濟進入消費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共同推動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雙加速的階段,預計將持續較長時間。2003年以後,中國經濟已經連續5年快速增長,2008年,在宏觀調控政策效果累積作用和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下,經濟出現了高位回調的變化,這一變化對於將這一輪經濟較快增長更長時間的保持下去,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應該看到,支持經濟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仍然存在,包括資金、勞動力、技術等要素保障水平較高,國內消費投資市場繼續拓展的空間仍然很大,我們已經積累了較為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只要把握好宏觀經濟政策的力度和調節的時機,就能夠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在世界經濟走低的背景下繼續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總體態勢,並對世界經濟形成積極拉動。
首先,國內消費市場拓展空間巨大。中國是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比較,居民生活水平比較低下,改善生存狀態的要求比較普遍。在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的支持下,預計在汽車、住房等方面的需求會持續擴大。與巨大的人口規模、巨大的城鄉之間轉移的人口規模聯系,可以認為中國未來消費市場拓展的空間十分廣闊。
其次,國內投資增長潛力巨大。就業壓力和改善現狀的迫切願望,形成了高漲的投資熱情;房地產、汽車工業發展帶來的產業規模擴大、產業內部聯系深化以及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等變化,為投資提供了廣闊空間;巨大的國民總儲蓄和國外投資,為投資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在這些因素支持下,國內投資增長潛力巨大。
第三,國內資產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十分迫切,必然推動住房需求不斷擴大;需求必然拉動住房建設、城市建設不斷擴大,因此,房地產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房地產業發展前景廣闊。股票市場方面,隨著國民總儲蓄的不斷增加,尋求投資的資金數量不斷增加,規模巨大;隨著工業化、城市化持續快速推進,上市公司的業績和資產質量會不斷改善;隨著股市的自身調整和基本制度規則的完善,監管的完善,股市投資活動的規范性將不斷增強,風險趨降;隨著股份制改革的推進,體制機制完善會支持股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因此,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發展前景都十分廣闊,中國的資產市場還是十分年輕的、成長性非常高的市場。
第四,政府的宏觀調控經驗不斷積累,宏觀調控在穩定經濟運行,防止大起大落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新一輪經濟較快增長動力十分強勁,但並未出現經濟全面過熱,相反,出現了持續5年的較高增長。這表現了宏觀調控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更加突出。當前經濟形勢的變化,既有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是主動調控的結果。針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變化,宏觀調控政策及時作出反應,包括調整貸款額度,下調貸款利率和部分金融機構的存款准備金率;降低高新技術企業和微利小企業的所得稅率,對中小企業提供貸款貼息和擔保;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徵收辦法等。這些對於改善企業經營環境,改善股市投資環境都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