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土地出讓金為什麼會成為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且占財政收入比重越來越高
地方經濟發展對土地的依賴有增無減,盡管都說土地財政不可持續,但看來土地財政模式短期內難以消除。
我國的現狀是中央、省、市一級政府財政狀況好比較有錢,而縣級政府差錢,加上縣政府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所以只好加大土地出讓力度,土地出讓得多,縣政府的錢就多,縣里的財政狀況就好,現在中央政府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相信不久就會出台好的政策,解決土地財政的問題。
土地財政模式將繼續危及房地產調控,可能使最嚴厲房地產調控再次陷入困境,土地財政是導致目前地價不斷高漲的根本原因之一,地方政府是土地財政的最大受益者,通過賣地可以獲得巨額利益,客觀上刺激了它們的賣地沖動。
賣地行為進而刺激地價的不斷攀升,最終導致房價的持續快速上漲,從這個角度看,只要土地財政模式一天不改變,地價上漲就很難遏制,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期望很可能會落空。
(1)上海土地出讓收入占財政收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轉讓合同簽訂之前,要對轉讓方的轉讓主體資格進行核實。轉讓方須是國有土地使用證上載明的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為國有或集體單位的,應提交有資產處分權的機構出具的同意轉讓的證明。
2、辦理個人國有出讓住宅用地續繳土地出讓金手續的,須一次性補繳剩餘年限的土地出讓金。
3、辦理個人追加建築面積補繳土地出讓金手續的,須一次性補繳追加建築面積的土地出讓金。
4、辦理個人國有劃撥住宅用地轉出讓手續的,須一次性繳納70年的土地出讓金。
5、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效力及於地上建築物,無約定的,推定包含,國有出讓土地未達到規定開發程度不得轉讓,劃撥國有土地無地上建築物不得轉讓。
6、轉讓前的土地大多是工業用地、辦公用地等,轉讓後多為商業或住宅開發用地,不僅要經規劃部門變更土地用途,補繳土地出讓金,且須繳納相關配套費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地出讓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地財政
㈡ 土地出讓金算入政府財政收入嗎解釋清楚
土地出讓金屬於政府財政收入,屬於政府性基金收入。在2016年財政部發布的《2015年財政收支情況》中,1-12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42330億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32547億元。
我國財政收入的構成:
財政收入=一般預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其他
一般預算收入=稅收收入+非稅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土地出讓金+其他
(2)上海土地出讓收入占財政收入擴展閱讀
土地出讓金已成為地方政府預算外收入的主要來源。
土地出讓金准確地說,是土地使用權的交易價格;也可簡單地理解為地價,其價格高低取決於土地市場的供求關系。
《土地管理法》對土地出讓金的使用范圍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土地出讓收入主要用於征地和拆遷補償支出、土地開發支出、支農支出和城市建設支出等。
在土地國有的情況下,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國土資源部要求開發商必須在1年或2年內開發,如囤積土地要罰款或收回土地使用權,但地方政府多數不執行多數袒護開發商,導致房源緊張房價暴漲),土地使用者一次性或分次支付的一定數額的貨幣款稱為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的高低與土地的用途、位置和土地出讓年限緊密相關。土地出讓金一般一次性支付。但有的土地的出讓金金額巨大、辦理出讓手續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也有多次支付的形式。可見這種多次支付和正時興的「年租制」還是有所不同的。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
-
土地出讓金
㈢ 土地出讓收入能不能計入財政收入
可以,但需要注意,該項收入為政府性基金收入
㈣ 土地出讓收入能不能計入財政收入
可以計入的。
土地出讓收入
土地出讓收入是回市縣人民政府依據《土地管理法》、《城市答房地產管理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規定,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所取得的收入,主要是以招標、拍賣、掛牌和協議方式出讓土地取得的收入(占土地出讓收入的80%以上),也包括向改變土地使用條件的土地使用者依法收取的收入、劃撥土地時依法收取的拆遷安置等成本性的收入、依法出租土地的租金收入等。
財政收入
財政收入,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財政收入表現為政府部門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個財政年度)所取得的貨幣收入。財政收入是衡量一國政府財力的重要指標,政府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的范圍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財政收入的充裕狀況。
㈤ 土地出讓金算入政府財政收入嗎解釋清楚
公共財政收支不包括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不屬預算外而是不基金預算收入,目前的回財政收入答是包括公共預算收入+基金預算收入+預算外收入.
中央與地方收入按照分稅制財政體制進行劃分稅種,再加上各自的非稅收入(如土地出讓金)
即地方收入的稅收有: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耕地佔用稅、契稅、資源稅等。除了增值稅僅由國稅徵收外,地稅征其他的各項稅種。
土地出讓收入屬於「一般預算收入」中的「非稅收入」下的「政府性基金收入」。
土地出讓金是列在財政收入,但是屬於預算外財政收入,也就是說不在財政預算之內的收入
目前國內很多地方政府財政的基本格局是:預算內靠城市擴張帶來的產業稅收效應,預算外靠土地出讓收入。
財政預算外收入,也就是說對於地方政府,這項收入是可以完全自己支配的,預算內收支要嚴格接受國家財政的監督和審核
㈥ 土地出讓收入和地方財政一般收入的關系是怎樣的
是的,說明地方財政的財政收入比較單一,所以地方政府不願使房價回歸到合理的價位。
㈦ 地方財政收入中土地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
各地的土地出讓收入不同,如果需要查找某一地方的收入百分比,你可以去當地國土資源局網站查找當年土地出讓價款合計; 另外去查找某市財政收入總額;
㈧ 財政收入和土地出讓金的關系
包含關系! 土地出讓金按一定比例計提進入財政收入
SO 財政收入=土地出讓金* %+其他財政收入
㈨ 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計入哪一項財政收入,謝謝
計入事業收入。事業收入是指中央和地方各部門所屬事業單位的業務收入回上繳國家預算的資金。
如工答交部門所屬勘察設計機構取得的勘察設計收入、試驗研究檢驗收入,農林部門所屬水利機構取得的水利灌溉收入,以及其他事業單位開展各種技術服務包括技術轉讓取得的收入等。事業收入不同於實行證照管理取得的規費收入,主要為事業單位開展各種技藝性服務所形成。
(9)上海土地出讓收入占財政收入擴展閱讀:
核算規則:
1、事業收入是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所取得的收入,比如學校的學費收入、醫院的醫療收入等。
2、事業單位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要求,應納入預算管理或應繳入財政專戶的預算外資金,不能直接計入事業收入。在收到財政專戶返還款時,再計入事業收入。
3、有些單位實行結余上繳財政專戶辦法,平時取得收入時,先全額通過「事業收入」科目反映,定期結算出應繳財政專戶資金結余時,再將應上繳財政專戶部分扣除,借記「事業收入」科目,貸記「應繳財政專戶款」科目。
㈩ 關於土地出讓金和財政收入
公共財政收支不包括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不屬預算外而是不基金預算收入,目前的財政收入是包括公共預算收入+基金預算收入+預算外收入.
中央與地方收入按照分稅制財政體制進行劃分稅種,再加上各自的非稅收入(如土地出讓金)
即地方收入的稅收有: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耕地佔用稅、契稅、資源稅等。除了增值稅僅由國稅徵收外,地稅征其他的各項稅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