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外匯風險分析

外匯風險分析

發布時間:2021-07-05 17:58:41

『壹』 外匯風險防範

1。中方不承擔風險。如果以美元計,中方承擔損失,每件商品300*(8.7-5.8)=870元人民幣。進口商選擇弱內勢貨幣(遠期容貶值),出口商選擇強勢貨幣(遠期升值)。

2。不做遠期,損失為
2000*(8.3649-8.2649)=200萬元人民幣

3。日元升值
期權收益=(240000/220)-(240000/240)-20=70.9萬美元
遠期收益=(240000/220)-(240000/240)=90.9萬美元
日元匯率不變
期權收益=-20萬美元
遠期收益=0
日元貶值
期權收益=-20萬美元
遠期收益=(240000/260)-(240000/240)=-76.9萬美元
與外匯遠期期權相比,外匯遠期合同有如下缺點:當即期匯率優於遠期匯率時,無法以較優的價格成交。優點在於,沒有額外的成本。

『貳』 舉外匯風險的例子說明外匯風險

案例7 外匯風險案例:百富勤破產案

百富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Peregrine Investments Holdings Limited)成立於年底,由集團主席杜輝廉和董事兼總經理梁伯韜在香港創辦。在短短的幾年間,其業務已遍及亞太各地。該集團主要為客戶提供各類型的綜合投資銀行及證券經紀服務。百富勤由最初3億港元的資本發展成為擁有240億港元總資產的跨國投資銀行,在東南亞及歐美共設有28家分行,業務遍及證券、期貨經紀、基金管理、投資融資、包銷上市等。
1997年下半年爆發了滌盪全球的金融風暴 ,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泰株、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吉特、印尼盾和新加坡元兌美元的匯率大幅下跌,屢創歷史新低。由於百富勤大量投資於東南亞市場,持有巨額亞洲貨幣債權,此番東南亞貨幣狂瀉給它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同時匯市的動盪也帶來了股市的暴跌,10月23日恆生指數由11700點暴跌至10426點,跌幅達到10.4%。10月24日,恆生指數略有反彈,但在10月28日恆指再次暴跌1438點,創歷史紀錄,收報9059點。從10月20日到28日,恆生指數在短短的幾天里跌去4541點,跌幅達33.4%。若以香港股市7月3日的3000億美元的市值計算,到10月28日已損失約1400多億美元。作為從事證券業務的百富勤在1997年7月至10月的股票損失估計至少近10億港幣 。
1998年1月12日下午5時,百富勤宣告破產。

-------------------------------------------------------------------------

【案例分析題】20×7年1月,中華集團公司與美國某公司簽訂出口訂單1 000萬美元,當時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20, 6個月後交貨時,人民幣已經大大升值,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00,由於人民幣匯率的變動,該公司損失了200萬元人民幣。

這一事件發生後,該公司為了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切實提升公司外匯風險防範水平,於20×7年3月召開了關於公司強化外匯風險管理的高層會議,總結本次損失發生的經驗教訓,制定公司外匯風險管理對策。有關人員的發言要點如下:

總經理陳某:我先講兩點意見:(1)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對於這一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2)外匯風險管理應當抓住重點,尤其是對於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的管理,必須制定切實的措施,防止匯率變化對於公司利潤的侵蝕。

常務副總經理吳某:我完全贊同總經理的意見,在人民幣匯率比較穩定的背景下,我們只要抓好生產,完成訂單,利潤就不夠實現,而目前我國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發生了變化,我們不能再固守以往的管理方式,漠視匯率風險,必須對所有的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必要的保值措施。另外,總經理提出的加強折算風險管理的觀點也十分重要,我們建立的海外子公司即將投入運營,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對於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避免出現賬面損失。

總會計師李某:加強外匯管理的確十分重要。我最近對外匯風險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發現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金融工具還是比較多的,採取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進行避險的同時,也就失去了匯率向有利方面變動帶來的收益,外匯的損失和收益主要取決於匯率變動的時間和幅度,因此強化外匯風險管理,首先必須重視對於匯率變動趨勢的研究,根據匯率的不同變動趨勢,採取不同的對策。

董事長張某:以上各位的發言我都贊同,最後提兩點意見:(1)思想認識要到位。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了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在此宏觀背景下,採取措施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十分必要。(2)建議財務部成立外匯風險管理的小組,由財務部經理擔任組長,具體負責外匯風險管理的日常工作。

要求:

(1)題目中給出的匯率是採用的是直接標價法還是間接標價法?

(2)題目中的舉例體現的是哪一種風險?

(3)從外匯風險管理基本原理的角度,指出總經理陳某、常務副總經理吳某、總會計師李某以及董事長吳某在會議發言中的觀點有何不當之處?並分別簡要說明理由。

【分析提示】

(1)直接標價法

(2)交易風險

(3)

——總經理陳某:

有關外匯風險管理重點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經濟風險比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更為重要,因為其影響是長期性的,而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的影響是一次性的。

——常務副總經理吳某:

(1)對所有的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保值措施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資產和負債由於匯率變動可能出現增值或減值,這種增值或減值可能自然抵銷,因此不需要對所有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保值措施。

(2)對於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減少折算風險的同時可能會增加交易風險,因此,如果折算風險不對現金流量產生影響,就不必對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

——總會計師李某:

(1)「採取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進行避險的同時,也就失去了匯率向有利方面變動帶來的收益」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採取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期貨等金融工具避險,通過鎖定匯率,可以迴避匯率不利變化帶來的損失,但同時也失去了匯率有利變化帶來的收益,而採取外匯期權金融工具避險,既可以迴避匯率不利變化帶來的損失,又可以享受匯率有利變化帶來的收益。

(2)「外匯的損失和收益主要取決於匯率變動的時間和幅度」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的損失和收益取決於三個因素:(1)受匯率變動影響的外匯敞口;(2)匯率變動對外匯資產和負債的影響程度;(3)匯率變動時間和幅度。

——董事長張某:

「建議財務部成立外匯風險管理的小組,由財務部經理擔任組長,具體負責外匯風險管理的日常工作」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風險包括經濟風險、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其中經濟風險涉及生產、銷售、原材料供應以及區位等經營管理的各方面,因此,經濟風險的管理超出了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需要各部門共同努力,通過調整企業經營策略和採取內部管理辦法來達到管理經濟風險的目的。

『叄』 國際金融外匯風險分析題

根據上述案例:

如果用遠期交易保值的方法:
因為已知美元6個月遠期貼水650點,而現在匯率是USD1=SF1.3240,也就是說 在6個月後的匯率將是:USD1=SF1.257 並以這個價格與銀行成交 這個時候得到的500萬美元就只能換到628.5萬SF (貼水用減法)

如果用BIS的規避外匯風險方法:
第一步:瑞士公司向市場以10%的年利率借500萬美元6個月,則在6個月到期後,瑞士公司需要還本付息共:$500萬*(1+10%*(6/12))=$525萬
第二步:spot rate transaction 拋售525萬美元,根據市場即期匯率USD1=SF1.3240 得到662萬的SF
第三步:investment 做穩健投資 將662萬存入瑞士國內的銀行6個月 6個月後可以得到收入:
662萬SF*(1+9.5%*(6/12))=693.45萬SF
第四步: 這樣的結果說明 花費$525萬得到收入693.45萬SF 換算下得到:USD1=SF1.32086

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知道: 用第一種的做法美元貶值得更加厲害,使得拿到的美元換成本國貨幣SF來的更少
而用第二種方法,可以使得風險大部分規避 雖然有所下降 但是還是虧損不多的

所以比較之下,還是BIS方法來的好.

以上分析希望能夠幫到你:)

『肆』 外匯風險管理的方法

做保證金外匯,首先要學會資金風險管理,簡單地說不能重倉,單子要設置止損,不能逆市做單

『伍』 國際金融外匯風險管理分析題

(1)借美元,即期兌換成英鎊,進行英鎊投資,三個月後取出投資本利用於支付.
(2)借X美元,即期兌換成X/1.5英鎊,進行投資,本利收回值:100萬英鎊=X/1.5*(1+0.25%)^3,X=100萬*1.5/(1+0.25%)^3
借X美元三個月後需要支付的本利為:X*(1+0.3%)^3
共支付美元數:100萬*1.5/(1+0.25%)^3*(1+0.3%)^3=150.2246萬
如果不進行保值,需要支付美元:155萬美元
通過風險防範少支付:
155萬-150.2246萬=47754美元

『陸』 外匯風險的管理方法。

從穩健經營的原則上來講,對一個企業的外匯的風險控制應該立足於專鎖定收益或者鎖定成本,使得企屬業的經營能夠穩健可持續發展。

目前企業廣泛採用的方式是:遠期結售匯。

無論進口還是出口,根據合同結算都有一個賬期,在這個賬期中匯率的波動會影響企業的收益水平,因此,就要根據合同的結算到期時間,在銀行做一個反向的遠期交易,保證到期的時候折算成人民幣的價格被提前鎖定。

將遠期結售匯的成本直接計入交易成本,在談判價格的時候考慮該因素。

『柒』 外匯風險管理

20萬英鎊的風險敞口。損失是(2.9762-3.0855)*20 0000

在這里要注意的是GBP/CHF=3.0845(英鎊賣出價)/55(英鎊買入價)
後面那個報價同理。

『捌』 外匯風險管理措施包括哪些

在外匯交易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因為不滿足於自身目前的狀態而犯一些錯誤。於是很多投資者因為沒有達到最終的盈利目標而出現嚴重的虧損,究其原因就是不懂得如何熟練地進行風險管理。相信在做外匯交易時,很多投資者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剛開始做時,都賺錢,雖然賺的不一定很多,畢竟是賺。但是時間一長,虧的就多起來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今天我就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風險管理方面的知識。

在做交易時我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我們來到這個市場,即意味著一切重大風險必須由自己掌控,而非市場的隨機性。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資金負責,對自己負責,要做到具備掌握交易大局面的氣魄和能力。在進行交易時,首先要確定交易資金是否充裕。如果資金不足,交易就很難成功,因為不能有效設定參數。其次就是要根據自己的資金大小來選擇合適的交易對象。有的貨幣兌的波動總體來說較為平穩,有的則經常出現大的波動,在選擇的時候應當選擇自己擅長的或者喜歡的來做。最後就是在外匯交易的風險細化上,很多人沒有仔細的去思考自己所能承擔的風險額度。其實我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設定資金使用的百分比,每次交易動用多大比重資金,每次遇到虧損時的虧損額度達到多大比重止損離場,加倉時的額度怎樣設定等等。。。提前做好這些准備,交易時嚴格執行,就能很大程度的降低交易的風險。

交易的核心法則是順應趨勢的方向,截斷損失並讓利潤奔跑。其中截斷損失的意義在於通過可控范圍的虧損,形成堅持而絕不疏忽的習慣,以避免一朝傾覆的災難。恰當地設定止損位是需要豐富的經驗和技巧的,可謂經驗與技巧的藝術性結合。新手難免錯陋百出,但同樣可在錯誤中學習。無論何種狀況下,止損都需堅持的最大原則是在止損應在投資者可以承受的風險能力范圍內,超出將無任何意義。而設定止損位的基本方法就是在支撐和阻力位附近設止損位。

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操作模擬賬戶來進行風險管理的運用。通過模擬交易,在實際操作之前先熟練掌握平台運用,還可以有效地防止上下錯單、下反單等低級錯誤。

所以,外匯市場上雖然風險眾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可以有效管理的,究其本質來看,主要集中在操作水平或說是風險管理的能力上。風險的大小和投資者的風險管理能力是相對而言的。對一個本領高強的投資者而言,風險相對較小,反之則大。

不懼怕風險,積極提高自己的風險管理水平,才是學習的正途。

——END——

『玖』 舉例說明什麼是外匯風險

案例7 外匯風險案例:百富勤破產案

百富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Peregrine Investments Holdings Limited)成立於1988年底,由集團主席杜輝廉和董事兼總經理梁伯韜在香港創辦。在短短的幾年間,其業務已遍及亞太各地。該集團主要為客戶提供各類型的綜合投資銀行及證券經紀服務。百富勤由最初3億港元的資本發展成為擁有240億港元總資產的跨國投資銀行,在東南亞及歐美共設有28家分行,業務遍及證券、期貨經紀、基金管理、投資融資、包銷上市等。
1997年下半年爆發了滌盪全球的金融風暴 ,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泰株、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吉特、印尼盾和新加坡元兌美元的匯率大幅下跌,屢創歷史新低。由於百富勤大量投資於東南亞市場,持有巨額亞洲貨幣債權,此番東南亞貨幣狂瀉給它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同時匯市的動盪也帶來了股市的暴跌,10月23日恆生指數由11700點暴跌至10426點,跌幅達到10.4%。10月24日,恆生指數略有反彈,但在10月28日恆指再次暴跌1438點,創歷史紀錄,收報9059點。從10月20日到28日,恆生指數在短短的幾天里跌去4541點,跌幅達33.4%。若以香港股市7月3日的3000億美元的市值計算,到10月28日已損失約1400多億美元。作為從事證券業務的百富勤在1997年7月至10月的股票損失估計至少近10億港幣 。
1998年1月12日下午5時,百富勤宣告破產。

-------------------------------------------------------------------------

【案例分析題】20×7年1月,中華集團公司與美國某公司簽訂出口訂單1 000萬美元,當時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20, 6個月後交貨時,人民幣已經大大升值,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00,由於人民幣匯率的變動,該公司損失了200萬元人民幣。

這一事件發生後,該公司為了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切實提升公司外匯風險防範水平,於20×7年3月召開了關於公司強化外匯風險管理的高層會議,總結本次損失發生的經驗教訓,制定公司外匯風險管理對策。有關人員的發言要點如下:

總經理陳某:我先講兩點意見:(1)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對於這一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2)外匯風險管理應當抓住重點,尤其是對於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的管理,必須制定切實的措施,防止匯率變化對於公司利潤的侵蝕。

常務副總經理吳某:我完全贊同總經理的意見,在人民幣匯率比較穩定的背景下,我們只要抓好生產,完成訂單,利潤就不夠實現,而目前我國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發生了變化,我們不能再固守以往的管理方式,漠視匯率風險,必須對所有的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必要的保值措施。另外,總經理提出的加強折算風險管理的觀點也十分重要,我們建立的海外子公司即將投入運營,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對於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避免出現賬面損失。

總會計師李某:加強外匯管理的確十分重要。我最近對外匯風險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發現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金融工具還是比較多的,採取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進行避險的同時,也就失去了匯率向有利方面變動帶來的收益,外匯的損失和收益主要取決於匯率變動的時間和幅度,因此強化外匯風險管理,首先必須重視對於匯率變動趨勢的研究,根據匯率的不同變動趨勢,採取不同的對策。

董事長張某:以上各位的發言我都贊同,最後提兩點意見:(1)思想認識要到位。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了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在此宏觀背景下,採取措施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十分必要。(2)建議財務部成立外匯風險管理的小組,由財務部經理擔任組長,具體負責外匯風險管理的日常工作。

要求:

(1)題目中給出的匯率是採用的是直接標價法還是間接標價法?

(2)題目中的舉例體現的是哪一種風險?

(3)從外匯風險管理基本原理的角度,指出總經理陳某、常務副總經理吳某、總會計師李某以及董事長吳某在會議發言中的觀點有何不當之處?並分別簡要說明理由。

【分析提示】

(1)直接標價法

(2)交易風險

(3)

——總經理陳某:

有關外匯風險管理重點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經濟風險比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更為重要,因為其影響是長期性的,而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的影響是一次性的。

——常務副總經理吳某:

(1)對所有的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保值措施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資產和負債由於匯率變動可能出現增值或減值,這種增值或減值可能自然抵銷,因此不需要對所有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保值措施。

(2)對於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減少折算風險的同時可能會增加交易風險,因此,如果折算風險不對現金流量產生影響,就不必對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

——總會計師李某:

(1)「採取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進行避險的同時,也就失去了匯率向有利方面變動帶來的收益」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採取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期貨等金融工具避險,通過鎖定匯率,可以迴避匯率不利變化帶來的損失,但同時也失去了匯率有利變化帶來的收益,而採取外匯期權金融工具避險,既可以迴避匯率不利變化帶來的損失,又可以享受匯率有利變化帶來的收益。

(2)「外匯的損失和收益主要取決於匯率變動的時間和幅度」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的損失和收益取決於三個因素:(1)受匯率變動影響的外匯敞口;(2)匯率變動對外匯資產和負債的影響程度;(3)匯率變動時間和幅度。

——董事長張某:

「建議財務部成立外匯風險管理的小組,由財務部經理擔任組長,具體負責外匯風險管理的日常工作」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風險包括經濟風險、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其中經濟風險涉及生產、銷售、原材料供應以及區位等經營管理的各方面,因此,經濟風險的管理超出了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需要各部門共同努力,通過調整企業經營策略和採取內部管理辦法來達到管理經濟風險的目的。

『拾』 外匯風險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1)採用貨幣保值措施。
買賣雙方在交易談判時,經協商,在交易合同中訂立適當的保值條款,以防止匯率變化的風險。在外匯風險管理中,貨幣保值措施主要有黃金保值條款、硬貨幣保值條款和一籃子貨幣保值條款。
(2)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
應遵從以下原則:第一,在實行單一貨幣計價的情況下,付款使用軟貨幣,收款使用硬貨幣。軟貨幣就是趨於貶值或貶值壓力較大的貨幣。硬貨幣就是趨於升值或幣值穩定的貨幣。第二,在進出口貿易中,以多種貨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使各種貨幣的匯率變動風險互相抵消。第三,在貿易實務中,通過協商、談判等方式盡可能地用本幣進行支付,即出口商獲得本幣資金,進口商用本幣支付貨款。
(3)提前或延期結匯。
在國際收支中,企業通過預測支付貨幣匯率的變動趨勢,提前或延遲收付外匯款項,來達到抵補外匯風險管理的目的。
(4)進、出口貿易相結合。
一是對銷貿易法,把進口貿易與出口貿易聯系起來進行貨物交換。二是自動拋補法,在某進出口商進行出口貿易的同時,又進行進口貿易,並盡量用同種貨幣計價結算,設法調整收、付匯的時間,使進口外匯頭寸軋抵出口外匯的頭寸,以實行外匯風險管理的自動拋補。
(5)利用外匯衍生產品工具。
如簽訂遠期外匯交易合同,即進出口企業在合同簽訂後,把用外匯計價結算的應付或應收款同銀行敘做遠期買進或賣出外匯貨款的合同,通過鎖定匯率波動來進行外匯風險管理,消除外匯風險。

閱讀全文

與外匯風險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玻纖這支股票怎麼樣 瀏覽:46
P2P投資賬戶不能注銷的風險 瀏覽:308
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白皮書 瀏覽:594
國商融資 瀏覽:6
石油外匯儲備 瀏覽:118
恆安集團股票代碼 瀏覽:316
日用百貨股票 瀏覽:751
河南神馬pa66價格 瀏覽:412
鉅派外匯 瀏覽:417
股票玩家 瀏覽:124
陝煤融資待遇 瀏覽:391
期貨理財大師下載 瀏覽:351
蘇寧易購理財被套 瀏覽:502
理財欄目錦鯉 瀏覽:836
理財經理個人經驗分享 瀏覽:486
創業板股票怎麼買不了 瀏覽:85
工行保理融資 瀏覽:500
小白理財課程 瀏覽:634
華夏最新理財產品 瀏覽:318
融資租賃大連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