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2018年報審計情況分析

2018年報審計情況分析

發布時間:2021-07-05 20:40:14

Ⅰ 年報審計的過程包括些什麼

財務會計報告一般應經注冊會計師審計。
年報審計可分為簽約、實施審計和出示審計報告三個階段。
企業應及時與會計師事務所就年報審計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由雙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並加蓋單位公章。
企業會計人員應事先做好准備,審計開始,能及時提供審計所需的全部資料,如企業的會計管理制度,會計賬冊、憑證、報表,營業執照,有關批文,合營協議、企業章程,產權證明,納稅鑒定書等。
企業應為年報審計提供必要的合作,如審計場所,計算工具,具體情況介紹,協助謄抄、計算、復印等。
審計完畢,企業應認真聽取注冊會計師對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的審計意見,以及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意見與建議。
注冊會計師對審計資料進行整理、復核,出具審計報告。
企業收到審計報告後,若需要調整賬戶、調整報表數據的,應及時調整,調整後將財務會計報告及時報送有關各方。
年報審計資料應作為會計檔案妥善保管。

Ⅱ 康美葯業2018年報發展能力分析求答案

康美葯業弄虛造假,業績都是假的,暴跌退市不可避免!!

Ⅲ 如何做年報審計

一、年報審計工作程序:

1、獲取被審計單位的基本相關資料:(營業執照復印件、稅務登記證復印件、年度科目余額表(到末級)、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固定資產折舊計提表、存貨盤點表、企業所得稅申報表等。

2、抽查憑證:抽查每個會計科目,重點抽查大額、特殊業務的相關憑證。例如大額的往來、大額的貨幣資金流入流出等。

3、填寫審計工作底稿:填寫底稿的時候要細致,確保賬賬相符。每個會計科目都要填寫工作底稿。工作底稿基本包含程序表、審定表、檢查情況表。往來賬還需要填寫余額明細表。

4、填寫會計報表附註:會計報表附註是審計報告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要重點核對每個會計科目合計金額是否與會計報表上會計科目金額相符。

5、出具審計報告。

二、獲取資料具體操作:

1、被審計單位發生固定資產變動的,新增固定資產要查看購買固定資產的發票是否真實並取得大額的發票復印件;處置固定資產要查看是否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是否隱匿取得處置收入。

2、被審計單位有增減實收資本的,查看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相關驗資報告並取得復印件。

3、其他會計科目發生變動時,根據具體情況要求對方提供相關資料並取得復印件。

三、核對具體操作:

1、抽查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是否計提正確,有沒有多提或者少提的現象。有沒有隨機變換折舊年限、折舊率的情況

2、計算稅金是夠計提正確。查看是否有隱匿營業收入或者人為增加成本費用的現象。

3、抽查發票,核對會計憑證所附發票是否連號,查明斷號的原因,也就是做銷售截止情況檢查。

4、查看應付職工薪酬是否未經計提直接計入成本費用。

5、做調整分錄:往來賬明細出現負數的時候需要做調整分錄,少計提或者多計提折舊需要調整分錄。總之,只要是在檢查中發現有賬務處理不當的地方,編制審計報告時要及時的調整。

Ⅳ 年報審計怎麼

1、年報審計的流程
簽約。企業應及時與會計師事務所就年報審計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由雙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並加蓋單位公章。
實施審計。企業會計人員應該事先做好准備,審計開始,能夠及時提供審計所需的全部資料。如果企業的會計管理制度,會計賬冊、憑證、報表、營業執照,有關批文、合營協議、企業章程、產權證明、納稅鑒定書等等,企業應該為年報審計提供必要的合作,如果審計場所、計算工具、具體情況介紹,協助謄抄、計算、復印等。審計完畢,企業應認真聽取注冊會計師對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的審計意見,以及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意見與建議。
出示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對審計資料進行整理、復核、出具審計報告。企業收到審計報告後,如果需要調整賬戶、調整報表數據的,應該及時調整,調整之後將財務會計報告及時報送有關部門。年度審計資料應該作為會計檔案妥善的保管。
2、年報審計報告的作用
可以為政府有關部門了解並掌握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提供依據,是財政、稅務部門進行稅收征管及作出的有關宏觀調控決策的依據;可以為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進行信貸決策提供依據,可以為了解其客戶的資信情況駒誒都能夠貸款項目、規模、時間提供重要的證明材料;審計報告是企業的投資者和其他的債權人作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可以說說年報審計報告在工作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Ⅳ 康美葯業2018年報盈利能力分析求答案

4月29日晚間,A股昔日的醫葯類白馬股康美葯業披露了2018年年度報告,同時發布公告版更正其2017年報中出現權的會計差錯。公告表示,公司從2018年12月28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後,對此進行了自查,在2018年之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及款項收付方面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

Ⅵ 年報審計到底該怎麼解釋呢

年報審計即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審計, 是指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託, 按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 對被審計單位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實施必要的審計, 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並對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發表審計意見。

財務會計報告一般應經注冊會計師審計。年報審計可分為簽約、實施審計和出示審計報告三個階段。
企業應及時與會計師事務所就年報審計進行協商, 達成一致意見, 由雙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並加蓋單位公章。
企業會計人員應事先做好准備, 審計開始, 能及時提供審計所需的全部資料, 如企業的會計管理制度, 會計賬冊、憑證、報表,營業執照,有關批文, 合營協議、企業章程, 產權證明, 納稅鑒定書等。企業應為年報審計提供必要的合作, 如審計場所, 計算工具, 具體情況介紹, 協助謄抄、計算、復印等。審計完畢, 企業應認真聽取注冊會計師對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的審計意見, 以及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意見與建議。
注冊會計師對審計資料進行整理、復核, 出具審計報告。企業收到審計報告後, 若需要調整賬戶、調整報表數據的, 應及時調整, 調整後將財務會計報告及時報送有關各方。年報審計資料應作為會計檔案妥善保管。

Ⅶ 對審計工作的展望

最近有人提出會計、審計師只是簡單信息處理工作,而且即將消失或貶值的言論。
我當然會表示反對,但如果加個前綴,「簡單信息處理工作」會計師和審計師將要消失或貶值!我還是贊成的,最少這么說可以提醒審計從業人員注意!由於本人已經對會計行業的前景發表了很多言論,下面只對審計行業聊一點個人看法。
公司的經營情況誰最清楚?當然是老闆!公司的財務情況誰最清楚?當是財務!那是審計師在裡面的作用是什麼?通常他們負責要資料和出報告!一家私營公司什麼時候最需要審計人員?答案當然是需要出審計報告的時候。上面的言論代表了相當一部分管理人員。國際情況咱不了解,但國內企業對審計的最大需求真的是審計報告。客戶是上帝,所以審計工作,尤其是年報審計工作永遠是以審計報告為核心的,做程序是為了出報告,做分析也是為了出報告,而且是無保留意見的報告,至於企業的管理問題、管理需求都不是審計重點,甚至不是審計范圍,出個管理建議書也是隔靴搔癢,講不到重點。這樣的審計工作也可以說是「簡單信息處理工作」。
審計行業現在存在的問題肯定不少,做為財務工作者,我主要發現以下幾個方面(肯定有疏漏或以偏蓋全的地方,歡迎指正)。
1、審計工作流於表面,年報審計重程序,不重實質的現象非常普遍。
我知道一家公司,是經某國內大型所(排行前十幾名吧)審計的,年年無保留,公司業績也是年年增長。直到有一天,該公司財務主動承認存貨做假,金額有個兩千萬左右吧(承認的主要原因是現金流不夠了,實在做不下去了,業績可以做假,現金沒法做假呀!)後來細查,做假少說也有五六年了,公司實際虧損,但賬面年年都盈利,手法也是簡單粗暴,就是少轉成本,多轉利潤。可就是這么簡單,多名注冊就是沒有發現。是水平不夠么?做假做個一兩百萬,一時查不出來有可能,一兩千萬,又不是什麼大公司,賬也很簡單,長時間查不出來,幾任注師都查不出來,只能說是態度問題了。年報審計時間短,任務重,所以風險測評流於形式,實質性程序也是流於形式,審計程序成填空題,填完了事。
2、人員變動過於頻繁,審計人員過於年輕化,經驗不足。
以前大所審計總監級別總要40歲左右的,現在不到30的審計總監也有了,不是因為人才難得,而是因為實在找不到人了,在事務所,尤其是大所工作幾年就不想出差了,平時接觸的都是大公司,轉個行很容易,最後事務所人才兩極分化嚴重,資深的業務水平的確了得,但都是高層,主要工作是拉業務談判,與審計沾邊的也是輔導、指導上市之類的工作,查錯防弊高手們是不屑乾的。還有就是一大群年輕人,學歷、資格肯定沒問題,但就是沒經驗,因為有經驗的大部分都離職了。
3、管理經驗,尤其是企業管理經驗嚴重缺乏。
年輕人沒經驗可以慢慢積累,離職率高可以升職加薪提高福利把人留住,但光靠這些解決不了企業管理缺乏的問題。現在的審計人員有相當一部分工作經歷是這樣的:大學4年主要是學習考證,一出學校筆試、面試就進事務所了,經過簡單培訓(有的還沒有經過培訓,現在四大的入職培訓好像也大不如以前了)就開始參加工作,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走程序,收材料,出報告,一家做完換一家,走馬觀花。由於事務所的內部管理是扁平化的,真正的企業管理經驗很多人是不具備的。當然理論學習,企業觀察可以彌補一些,但有些管理經驗不經過實踐是積累不出來的。所以管理建議書流於形式也就不奇怪了。
問題肯定存在,但所長們也有苦衷。收費提不上去,工作壓力大,加班頻繁,留不住人也不奇怪。上市公司與管理層脫節現象一直存在,說是為股東負責,實際付審計費的還是管理層,拿人錢財,腰板硬不起來也可以理解。這些情況以前就有,但現在好像變嚴重了。
實際上大型集團的管理層還是很希望事務所多提管理意見的,年報審計也是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環,調不調表另說,領導們還是希望了解下屬公司的真實情況的,真出了事,誰都跑不掉!
本人曾經從事審計行業,對審計行業是有感情的,真心希望審計行業發展的越來越好。以前聽到審計大夥都感覺是查問題的,我們要解釋,我們工作是對審計報告負責,是對財務報告發表意見,這么說主要是為了保護自己,可以理解。可不能為了保護而保護呀!小企業要發展,管理上怎麼加強?大企業要把控風險,內控的缺陷在那?這都是需求!不能一提到審計就想著出報告,一提到上市就想著包裝。長此以往,企業需求得不到滿足,審計人員得不到鍛煉,行業怎麼發展?
好消息是2018年開始上市公司的審計報告終於要擴容了,將會增加關鍵審計事項部分,描述審計項目的個性信息,提醒投資者關注更多的風險,為投資者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
表面上看這是要求審計人員提高審計質量,給審計加壓。其實換個角度,提高審計質量,改變公眾對審計行業的負面看法,才是審計行業長遠發展的立身之本!

閱讀全文

與2018年報審計情況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玻纖這支股票怎麼樣 瀏覽:46
P2P投資賬戶不能注銷的風險 瀏覽:308
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白皮書 瀏覽:594
國商融資 瀏覽:6
石油外匯儲備 瀏覽:118
恆安集團股票代碼 瀏覽:316
日用百貨股票 瀏覽:751
河南神馬pa66價格 瀏覽:412
鉅派外匯 瀏覽:417
股票玩家 瀏覽:124
陝煤融資待遇 瀏覽:391
期貨理財大師下載 瀏覽:351
蘇寧易購理財被套 瀏覽:502
理財欄目錦鯉 瀏覽:836
理財經理個人經驗分享 瀏覽:486
創業板股票怎麼買不了 瀏覽:85
工行保理融資 瀏覽:500
小白理財課程 瀏覽:634
華夏最新理財產品 瀏覽:318
融資租賃大連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