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炳燭夜讀中晉平公擔心學不好的理由是什麼
年紀大了,怕精力不足
西漢·劉向《炳燭夜讀》原文: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白話釋義:
晉平公向師曠問道:「我年齡七十歲了,想要(再)學習,恐怕已經晚了。」師曠說:「為什麼不點燃蠟燭呢?」平公說:「哪有作為別人的臣子(的人)戲弄他的君主的啊?」
師曠回答:「我哪敢戲弄我的君主啊!我聽說,年輕時喜歡學習,如同早上升起的太陽;壯年時喜歡學習,如同中午的太陽;年老時喜歡學習,如同點燃蠟燭的明亮。點燃蠟燭與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個(更好)呢?」平公說:「說的好啊!」
文章寓意: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於特殊性之中,特殊性與普遍性相互聯結,不可分割。
師曠的分析告訴人們:人在不同的時期,對學習的狀態是有所不同的,這體現了矛盾的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但他的分析同樣告訴人們:不管怎麼樣,學習對人總是有好處的,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作者簡介:
劉向(約公元前77—公元前6)原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原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劉交四世孫。
宣帝時,為諫大夫。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
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我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 三篇,大多亡佚。
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 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
② 泛亞,e租寶,中晉系 三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是一回事,都是龐氏騙局。打著P2P理財的幌子,自融設立資金池,發布虛假標的。都屬於線下財富公司。完全不是線上P2P理財平台。
③ 張小雷等人被逮捕,錢寶網是一個怎樣的騙局
錢寶網就是新型互聯網傳銷加上龐氏騙局的結合體。
④ 龐氏騙局有什麼特徵,怎麼識別
龐氏騙局有以下特點:
1、以拉人為前提許諾高收益
龐氏騙局吸引人的手法其實並不高明,最簡單、最有誘惑力的辦法就是許諾投資人高收益。以e租寶為例,產品年化收益高達9%-14%,而且保本保息,隨存隨取。相較於股票、基金乃至於商鋪投資的租賃收益,這個收益實在是有點高。
2、喜歡「找背書」做推廣
理財師提醒投資人:「越是騙子公司越喜歡找名人做背書。比如之前倒台的中晉系,找九球天後潘曉婷做代言。還有e租寶廣告做到了央視,還找美女總裁做代言人。結果最後倒台的時候,大家就會發現這些都是虛的。」
龐氏騙局的危害:
「龐氏騙局」固有的金字塔型投資者結構和欺騙拉攏下線的傳銷方式決定了受害者必須達到一定規模,方能有效維系騙局所需的現金流。
因此典型的「龐氏騙局」受害者往往人數眾多,如龐齊當年受騙的投資者達4萬之眾,以非法集資為特點的哥倫比亞「金字塔騙局」受害人數達200萬之多,新近的麥道夫案件受騙人數難以計數,除美國本土,麥氏欺詐案還波及英國、法國、瑞士、西班牙、日本等國。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龐氏騙局
⑤ 河南驚天集資大案主犯被判多少年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靠非法集資買的香車寶馬奢侈品,
也是要還的……
近日,一起金額超過433億的集資案件,迎來一審判決。
據大河網報道,日前,河南省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在湯陰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對河南超越企業集團實際控制人楊清河集資詐騙、貸款詐騙一案公開宣判,楊清河一審被判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集資詐騙共計433億元 涉及5萬多人
5月22日下午3點30分,在湯陰縣人民法院法庭內,隨著一聲清脆的法槌聲音,被告人楊清河被帶進了法庭。
據中新網消息,1967年8月出生的楊清河曾擔任過河南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河南省工商聯副主席、安陽市十二屆人大常委、安陽市工商聯主席、安陽市總商會會長等多個職務。
1988年至2014年,楊清河自己或指使他人先後成立了安陽市讀去讀來讀書社、安陽市超越置業中介有限公司、安陽市殷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河南省超越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超越實業有限公司等77家公司、團體,而楊清河是上述公司、團體的實際控制人。
經審理查明,1992年1月至2015年11月,楊清河未經國家金融管理部門批准,先後以借書押金、誠信理財、投資房地產、投資煤礦、購房認籌、原煤預定、超越人基金等形式,通過發布廣告、召開見面會等方式進行宣傳,以月息1分至3.6分的高利息、高回報為誘餌,面向安陽市及周邊地區吸收群眾資金。
截至案發,超越集團共吸收集資群眾本金共計433億元,涉及51354人。其中,投資於煤礦、房地產、金礦的資金為10.05億元,其他大量的集資款用於償本付息,社會捐贈,購買房產、車輛、金幣、文物、工藝品、字畫,辦理高爾夫會員等方面支出。
第三,底層資產不清晰
任何一種金融產品,不管包裝得多復雜,也一定有一個底層的實體資產,否則這個產品就是無源之水。底層資產不清楚,一定是基礎薄弱,上層產品隨時都會坍塌。
然而,不少網貸產品經常把諸多底層資產打包成為一款新的產品,使得投資人無法直接了解底層資產究竟是什麼;
其底層資產也往往是信用貸、消費金融、車貸、房貸、應收裝款轉讓等,其基礎較為薄弱且資金回收周期可能較長。更有甚者,不少投資機構不願意給客戶提供全部的底層資產清單,認為沒有必要。
而規范的金融產品,盡管其結構設計較為復雜,卻有容易變現的底層資產作為保障。
第四,借新還舊、龐氏融資
很多投資陷阱往往初期回報還不錯,但大部分騙局的背後是借新還舊、龐氏融資。
龐氏騙局意味著初期必須讓資金先滾動起來,怎麼辦呢?
就要讓初期投資者嘗到甜頭,讓他們去宣傳,去拉新人進來。等到進來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再捲款跑路,這對集資方是最有利的。
綜觀這些投資騙局,往往具有不斷發行、募集規模在短時間內暴增的特點。
說了這么多,其實道理很簡單,天下永遠沒有免費的午餐,當你覺得一個投資產品可以躺著賺錢的時候,你的錢袋子可能已經被人打開了。
蘇蘇再次提醒
天上沒有掉餡餅
如果你還對那些虛假宣傳、
高額返佣、
借新還舊的平台抱有幻想,
那麼下一個受害人可能就是你。
相關部門的責任缺失。
消息來自網易新聞。
⑥ 燭之武退秦師中晉候,秦伯,佚之狐,等六人的人物形象
從《燭之武退秦師》中我們亦可窺其一斑。在這篇文章中,中心人物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說服秦君,最終化解了鄭國的危機,充分表現了其膽、識、言諸方面的特點,歷來受到人們的好評。就是其中的次要人物鄭伯、秦伯、晉侯,雖然著墨不多,卻也是有言有行有情,形象鮮明生動豐富,顯示了作者精湛的人物描寫藝術。
先來看看鄭伯,這位即將亡國的君主,在文中的表現主要是「一從」、「一曰」。當秦、晉兩國氣勢洶洶地圍攻鄭國之時,鄭國可謂危矣,形勢對於鄭國實在是差到了極點。鄭國的出路,大致來說只有三條:要麼抗爭到底;要麼屈膝投降;要麼化解危機。很顯然,以鄭國目前的實力,與秦、晉兩個大國抗爭,無疑是以卵擊石,鄭國勢必會因此而走上亡國之路,這是鄭伯所不願看到的;屈膝投降的結果或可保有相當的利益,最差無非是亡國,但這種結果是極不可靠的,鄭伯沒有主動權,所以他也不會接受;而想辦法化解危機,既可避免一場劫難,又可維護國家利益,同時也掌握了事情的主動權,應該是最佳的選擇。這樣一來,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誰來化解這一天大的難題?顯然鄭國大臣之中無人能夠負起此重任,所以在秦、晉圍攻的危急時刻,鄭伯沒有任何行動,而當佚之狐薦燭之武「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時,他立即抓住這一線希望「從之」,表現了一位君主決策的及時、果斷。
就在事情即將順利解決的時候,作者利用燭之武的牢騷形成了一次波瀾,使文章曲折引人而不呆板。燭之武面對鄭伯的重託,卻大談自己至老不能被用,如今更是「無能為力也已」,滿腹牢騷且不願受命。尷尬之中的鄭伯沒有放棄,而是首先自責:「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將過錯攬到了自己身上。這番自責,可謂動之以情,令燭之武為之語塞,對其牢騷情緒也是一個至好的撫慰。然後又曉之以理:「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鄭伯完全站在燭之武利益的角度來看問題,這同燭之武後來站在秦伯場勸其退師的說辭可謂有同工異曲之妙。鄭伯「之曰」,短短二十六個字,終使燭之武「許之」,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也展現了一位善於納諫、勇於自責、精於言辭的君主形象。
再看秦伯,他在這場危機中處於非常關鍵的地位,可以說戰與不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聽燭之武之言則和;拒燭之武之言則戰。在這里,作者沒有寫其言,因為他是燭之武說服的對象,如寫其言,一則會有喧賓奪主之嫌,二則也會使行文繁瑣不簡。所以作者用了「說(悅)」、「盟」、「使」、「還」四個動詞來寫秦伯,一是反襯燭之武勸說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決策之過程。為什麼會有這個決策?雖然他先與晉圍鄭,後與鄭盟,但這並不是說明秦伯是一個朝三暮四的君主,因為秦伯的決策,完全是站在秦國的利益角度來考慮的,這也是秦國以後能夠統一中國的一個重要原因。與晉圍鄭,是為了向外擴張的需要,當他認識到這樣做只會增強晉國的實力,而秦不會獲取什麼好處時,立即決定與鄭盟。這樣一來,反面形成了秦、鄭圍晉的有利形勢,對秦國今後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並且「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使晉侯不敢擊鄭,「乃還」。秦伯之決策,使秦、鄭之盟非常牢固,而秦、晉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燭之武出使之功效。我們看到,作者筆下之秦伯,是一個善於決策、善謀利益的君主形象。
最後來看晉侯。鄭國這場危機,就是由他發起的。其目的無非是為了向外擴張,爭奪專霸權,秦伯在這場危機中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晉侯所利用了。如果事情按照他的預料發展,那麼此次事件的最大利益獲得者,無疑就是晉侯,但是偏偏中途殺出了個燭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變了決策,於是事情就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飛;強大的聯盟土崩瓦解;弱小的敵人有了堅強的後盾。晉侯無疑成了這起事件的最大失敗者。
這時候,事情又起了波瀾:「子犯請擊之(秦)」,這是對背盟者最好的警告。秦、晉關系頓時緊張起來。如果「擊之」,會有什麼後果,晉侯是很清楚的:擊秦,則鄭必助秦。以一國之力而與秦、鄭作戰,即使取勝,也會損兵折將、元氣大傷,從而喪失爭霸的實力與機會,何況勝算的把握並不是很大,結果只能是一敗再敗。所以晉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個理由明智地拒絕了,避免了晉國遭受更大的失敗。既表現了一個君主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又顯示了成霸業者應有的隱忍不發的胸懷和隨機應變的謀略。
作者正是通過人物的言、行,推動了情節的發展,豐富了人物的形象,為我們展示了三個性格各異的君主形象,這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處,也是每一個決策者應該學習、借鑒的,那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時地作出判斷、果斷地作出決策,來維護自己最大的利益
⑦ 中晉合夥人是騙局嗎
龐氏騙局專門騙貪小之人
⑧ 具體分析『晉景公不君』中晉景公"不君"的具體表現
厚斂以雕牆。從台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寘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
翻譯:(晉靈公)大量徵收賦稅來滿足奢侈的生活。他從高台上用彈弓射行人,觀看他們躲避彈丸的樣子。廚師沒有把熊掌燉爛,他就把廚師殺了,放在筐里,讓官女們用車載經過朝廷。
PS:是『晉靈公不君』
⑨ 私募基金公募化後監管何為
自中晉資產涉嫌非法吸存被查,短短幾天內,先後傳出易乾財富、融宜寶、玄祥時韻等立案調查或跑路。近年來,這些線下理財無論是數量和規模均處於急劇膨脹中,甚至有些處於失控的狀態。
自中晉資產涉嫌非法吸存被查,短短幾天內,先後傳出易乾財富、融宜寶、玄祥時韻等立案調查或跑路。近年來,這些線下理財無論是數量和規模均處於急劇膨脹中,甚至有些處於失控的狀態。
不過,《華夏時報》記者調查發現,這幾起立案調查的案件,隱現私募基金的影子,通過工商注冊私募基金牌照來給自己披上合法的外衣,而這種線下交易模式存在極大的不透明,投資者的資金不知去向,同時公司持牌與監管缺失也造成投資者的錯覺。
私募基金幌子
從這幾起案件來看,這些線下理財有一個重要的攬客工具「私募基金」,或持有私募牌照,或代銷私募基金產品。
據公開報道,融宜寶先後於2013年10-12月、2014年5-6月代銷中成鑫融的兩款有限合夥私募基金,其中一款僅上海分公司就有共計2000萬元延期,至今絕大多數本息未兌付;另一款也有2000萬元延期,至今本息未兌付。
知情人士介紹:「這類線下理財公司為了業績,私自給投資人承諾兌付,導致風險疊加。連續幾個基金項目虧損後,理財公司就無法平賬了,只能連續吸儲補漏洞。」
中晉也是以私募合夥人募集投資者資金,上海公安部門通報的中晉系直指兩家私募 「中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晉一期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其中像中晉一期基金共募集資金52.6億元人民幣,超計劃籌資2.6億元。
這些產品最終又投向了國太控股及注冊控制的企業,國太控股則於2015年底至2016年初連續介入了3家港股上市公司華耐控股、中國創新投資和中國趨勢。
「中晉資產披著有限合夥股權投資外衣的自我融資行為,它的產品隸屬於國太集團,而國太集團又是中晉資產的控股公司,中晉發行的產品全部投向國太旗下的相關產業做融資。這是非常明顯的自融。」 上海一家私募機構合夥人告訴記者。
而多數投資者並不知道這些資金的投向,像中晉的合同上並沒有寫明這些投資去向。一名線下理財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一般線下理財投資者的資金最終多是投向股市和樓市,因為這兩個行業的資金需求量比較大,也有的是公路類項目。
生菜金融副總經理鄭海陽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如果是正式的私募在投資之前就會想好退出方案,比如上市公司並購,但現在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很多行業不景氣。一般私募有3年的鎖定期,3年過後到了一個集中兌付期,而今年理財市場的大勢不好,導致了中晉的龐氏騙局無以為繼;即使是有明確投向的私募,也有可能因為項目或企業經營情況不佳而發生無法兌付的情況。」
監管的缺位
中晉被立案偵查後,大量投資者提出疑問:一家能長期冠名知名節目並請名人代言的公司,居然在一夕之間被曝出非法集資?
按《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私募基金不得在公開場合向不特定人群宣傳推介。北京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後郭峰表示:「通過明星代言、電視節目冠名等形式,中晉系已經完完全全實現了公開宣傳和公開募集。」他進一步提出質疑,私募基金公募化為何無人監管?
事實上,近兩年來私募基金行業發展迅猛,問題和風險也不斷凸顯。2015年5月,中國基金業協會建立投訴登記制度以來,針對私募基金投訴事件有近500件,佔比高達約85%。
《華夏時報》記者致電中國證監會12386,對方表示,私募基金登記備案證明不構成對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能力、持續合規能力的認可。
像中晉這類的登記備案顯然存在監管的真空。最近有報道稱,《私募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有望本月出台,未登記備案仍視為非法集資。
玄甲金融投研總監衷亞成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的私募股權管理辦法的出台對於整個私募行業的規范運作將大有裨益,尤其是新辦法對私募基金募集行為做了更進一步的規定。「現在主要還是看監管部門落實政策以及執行的力度。就目前監管部門對各類理財平台風險事件的查處頻率來看,未來將有望繼續保持這樣的高壓態勢,這對肅清行業長期以來的一系列不規范的操作具有重要意義」。
⑩ 湯臣一品豪宅「白菜價」起拍反什麼罪
陸家嘴,黃浦江畔,有一個樓盤,在上海灘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全國也大有名氣。
早在2006年8月,湯臣一品單套公寓總價1.3億元,均價超過13萬元/平方米,創下當時國內公寓成交價格的最高紀錄。今年10月30日,上海湯臣一品A棟35樓網簽,總價2.05億,面積597平方米,單價達34.3萬元/平方米,再破上海房價紀錄。而諸多名人的入住,讓這個樓盤更是名聲在外。
▲圖片來源: 央視新聞報道截圖
募集到資金後,徐勤嘗試找投資項目,但回本太慢。於是,他親手包裝公司、粉飾業績到資本市場上市,然後退出盈利。徐勤夥同公司高管,先後在多地成立了120多家所謂的實體公司,也就是國太控股公司。據警方調查,公司通過虛增業績、貿易空轉,也就是所謂的貿易互換、貿易攔截的手段,去虛增公司的業績,然後虛增業績中會產生成本,這個成本再由國太控股母公司來補貼。
但這種左手倒右手的游戲,使得120多家「國太系」旗下的子公司都是虧本經營。「中晉系」每天支出近500萬元,一個月就是1.5億元。事實上,徐勤也清楚,這種沒有任何利潤來源,所有的開銷、支出全部來自投資者的做法,就是一個龐氏騙局。
多行不義必自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