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0分】請推薦股票入門文章
1.股票的網上交易都是通過證券公司的,你到證券公司開戶後,證券公司會給你一個帳號,同時將你的銀行卡和證券帳號關聯起來,你在網上直接將銀行卡裡面的資金轉入證券帳戶,然後在網上操作買賣。開戶費用是根據你選擇的開戶公司決定的,一般在100以內。
2.開戶之後你回家在網上下載這個證券公司的軟體,安裝,然後輸入你的帳戶帳號秘密進入,將關聯的銀行卡上資金導入證券帳戶。在交易時間段(周一到周五,早上9點30到11點30,下午1點到3點)就可以買賣交易股票。
3.交易費用
1.印花稅0.1%
2.傭金0.2%-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3.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4.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4.實用學習
股票基礎知識講座如何分析均K線:
第一講: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gxMzExNg==/v.swf
第二講: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c3NDk1Mg==/v.swf
第三講: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
股票知識的書籍(電子版)網站,下面三個站點的內容比較適合初學者,你看看吧。
http://www.8nn8.com/zt/gssm/股市掃盲
http://www.left-in.com/stock_study_1.htm股市入門基礎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blank/xgmgl.shtml股民入市全攻略
先要提醒你,股票市場始終是有風險的,不是傳說中那麼容易掙錢的。作為新手,不建議你一開戶就購買股票,買股票不是你說的那麼簡單,都是一樣,股票也有好壞之分,要要篩選,這樣你做股票才能掙錢,不然你盲目的買入,可以說90%都是虧損的。
股票的買入和選擇要根據你操作想法來決定,是做短線呢?還是做長線呢?在大盤振盪的時候怎麼做,在大盤穩漲的時候怎麼做。所以不是你單一的那麼考慮。比如說你要做長線投資,就是買了後放個2-3年的時間,選擇這種長線投資的股票就要看該公司的業績,基本面,成長性,國家政策扶植等方面。一般在中國的股票市場裡面,大盤藍籌基本都適合做長線。如果做短線的話,你就要去看最近的題材炒作,政府短期的消息面,股票市場裡面資金的流向等消息。這些東西我只是簡單的說,具體說的話肯定說不完的!建議你每天可以關注下中央的財經頻道的報道,網路上可以選擇新浪財經,東方財富網。
理論學習和時機操作要結合,作為新手,不建議你一開始投入太多,嘗試的少量投入,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這億小分布資金僅僅當作學費,虧損了也不嚴重,掙錢了更好,當你感覺自己基本摸清股票市場之後,再慢慢加大資金的投入!
希望建議對你有幫助,再次提醒你股票市場有風險,慎重操作
『貳』 新手炒股有些問題要請教老手!!!
首先你得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股票為什麼有漲跌
其次就是漲跌背後究竟是誰在操作
最後就是你的投資方案 長線 短線 中線。
如果你還想問更多的 可以給我留言。隨時回答。
『叄』 炒股新手請問在哪個網站或者貼吧和老股民聊知識最好很想向高手學習和請教,請介紹一下。謝謝!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給予如下解答
基礎知識的學習基本上可以自學.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這些可能你需要客戶經理的幫助了!所以當你去銀行網點找客戶經理的話,記得找一個專業水平還不錯,服務比較好,有耐心的客戶經理!
炒股軟體的使用,怎麼看行情,怎麼看盤,這些都可以讓客戶經理教你.網路上騙子多,炒股開戶的話請走正規流程!不要貪小便宜吃大虧!
作為一個新手,多學習,多思考,不要急於求成!學習是需要時間的.買股票很容易的,只要你有錢,點點滑鼠就可以了!但是賺錢就比較難了.那些推薦股票收分成,收會員的都是騙子,如果那麼容易賺錢,他們為什麼要找你呢?他們弄個十幾萬,自己坐在家裡炒炒股,一個月就轉好幾萬,多容易,還用得著費勁口舌心機來收你的分成,會員費嗎?賺錢沒那麼容易,如果你還上當,那真的讓人無語了!
還有就是賣炒股軟體的,這個純屬大忽悠,如果買個軟體就能夠賺到錢,那大家都去買了,都賺錢了,那豈不是都不用上班了,都坐在家裡炒股賺錢好了!所以,不要隨便泄露你的電話號碼,特別是跟股票有關的網站.否者的話,天天都會有收會員,收分成的騙子,推銷軟體的大忽悠來電話騷擾你!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切記!
對於新股民朋友們,我們鄭重提醒您理性看待市場,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包賺不賠的投資,投資者應理解並始終牢記「買者自負」的原則與「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的投資准則,防止不顧一切、盲目投資的非理性行為.理性管理個人財富,安全第一.切勿冒險投資,請切記風險!
如果有什麼問題
『肆』 上半年我國基金規模突破16.9萬億了
是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昨天(1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105家,全部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16.9萬億元,半年增幅14.47%。
截至8月14日,新發基金規模已達到1.78萬億元,已超2019年全年的1.43萬億元。今年截至目前,新成立的50億元以上的基金數量有106隻,合計規模接近1萬億元。
(4)上海老顧東方富網博客擴展閱讀:
2020基金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20年是公募基金發行的大年,新發基金規模創新高、新發權益基金規模也刷新紀錄。公募基金2020年二季報日前陸續發布,全市場基金資管規模與一季度相差不大,但權益類基金佔比明顯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二季度,公募基金總規模為17萬億元,相較2020年一季度末增長1.76%。其中,權益類基金規模4.2萬億元,固收類基金規模12.6萬億元,貨幣基金大幅縮水;ETF規模增速放緩,FOF規模持續高增長。
在今年以來,基金名稱中帶有「科技」和「科創」的新發基金就已經有46隻。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8月4日,2020年以前成立的名稱中帶有「科技」和「科創」的主動權益基金在此期間的平均回報率為52.35%,大幅跑贏上證指數同期10.54%的漲幅,超額收益突出。
『伍』 放眼末來殺千刀
2004年2月,《時代》雜志將一位酷酷的中國女孩搬上封面。春樹,少女作家,與韓寒、曾經的黑客滿舟、搖滾樂手李揚,這四個中途輟學、性格叛逆的年輕人被《時代》認為是中國80年代後的代表,他們被拿來與美國著名的「垮掉的一代」及嬉皮文化相提並論。《時代》錯了,至少是部分錯了。在中國商界、尤其是互聯網界,另一群「80後」青年正在集體浮出水面。而他們的氣質精神,顯然和所謂的「垮掉一代」、所謂的「嬉皮」相去甚遠。他們叛逆,但並不鄙視或遠離現實的商業生活;他們會口出狂言,但時候,他們身上帶著與其年齡並不相副的成熟與老練;他們退出有既成規則的游戲,並非出於消極,而是動手寫自己的規則,以你可能想都想不到的方式崛起。他們出身各異、地域不同,或出自東北書香門第,或來自西南偏遠農村。十歲出頭即開始接觸計算機、而後迷上互聯網,二十歲前後紛紛獨立創業,二十三四歲就有所成就,帶領著數十、上百人的團隊,擁有了千萬、甚至過億的創業財富。當前,他們都無一不在藉助資本的力量,力爭把開創的公司和事業抬上一個新的高度,向盛大、新浪這樣的一線公司沖擊。同時,他們自身要完成由車庫創業者向企業家,由技術天才向成功商人的轉變。美國有本暢銷書《極客與怪傑》(Geeks&Geezers),裡面的極客Geek就是指的這一群人:年齡在21歲到34歲之間,從有記憶開始就與數字技術打交道,在30歲時的理想就是要改變世界,做有意義的事情……誰是這幫傢伙的代表,比爾·蓋茨、喬布斯、邁克·戴爾、拉里·埃利森、楊致遠,還有GOOGLE的雙星佩奇和布林。極客代表了一種蔑視常規的商業力量,甚至是全新的商業手法和視野。目前在互聯網業崛起的這群「80後」年輕人,也許就是嚴格意義上中國第一批「極客」。他們是誰?康盛世紀首席執行官戴志康(25歲),PCPOP首席執行官李想(25歲),MySee首席執行官鄧迪(25歲)、總裁高燃(25歲)、技術主管張鶴翔(24歲),163888翻唱網首席執行官鄭立24歲,MaJoy總裁茅侃侃(23歲),非常在線首席執行官趙寧(23歲),「創智贏家」暢網科技首席技術官陳曦(24歲)……年輕多麼可怕!他們因何成事?數字技術改變了這一代人的命運。計算機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在中國普及,互聯網大潮在90年中後期滾滾襲來,這正是「80後」一代性格尚未成型、思維尚未定格的時候,計算機和互聯網,完全融入了這一代人的大腦和心靈,雙方從此血肉相連。上一代的丁磊、陳天橋們是在大學畢業工作數年、攢夠第一桶金之後才走上創業路,更上一代的王石們是經歷過「文革」的苦難從「倒爺」開始。而這一代剛年滿18,就夾了一本叫「互聯網」的大課本匆匆上路了。他們主動選擇了「另一種」教育方式。互聯網這座虛擬時空里的「大學」在很多層面上反叛著以一間講堂、一套書本、一種方言、一個系統為依託的傳統教育。在《中國企業家》采訪的10來位「80後」創業者當中,許多人都從未在傳統教育體制內獲得肯定。這與上一代互聯網創業者大多身為「海龜」、或者在大學成績優異有強烈的反差。三次紀律處分,15門考試沒過,這是戴志康大學4年的成績單。茅侃侃甚至因為地理會考不及格,補考,再不及格,按國家政策,失去了考大學的資格。MySee的創立者是「80後」一代中罕有的名牌大學畢業生,但是,鄧迪讀新聞專業,卻醉心於數字技術、日日自學,畢業第一天就創互聯網公司。而高燃在清華「上課非常少,沒意思」,而是廣聽講座、廣讀閑書。在李想看來,這正是「80後」的一代人所具有的互聯網精神:完全不顧忌那些別人認為是必須去做的傳統,破除墨守成規,只做最正確的事。互聯網無限拓展了他們的視野和生活層次……不再只能與相同地域或者相同年齡的人為伴,而是通過網路,吸納全球信息,跟天南海北的人相識、結交、碰撞。虛擬空間里,足不出戶,即可「讀天下書、行萬里路」。茅侃侃在15歲就通過互聯網跟比自己年長幾歲甚至幾十歲的人切磋,逐步鞏固了全面的社會資源。又尤其對於心理年齡大於實際年齡、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知己」的人,互聯網更是一根救命稻草,比如戴志康。互聯網更催生出單刀直入的行為和思考方式。王豫華說,Google對自己的最大影響就是目標性更強,「以前都是看到什麼再考慮我需要什麼,現在是我需要什麼就去找什麼。」蔑視技巧。戴志康不看好一種方式,就是看起來很聰明卻有話不好好說,非要繞來繞去曲線救國。戴志康喜歡跟自己相似的人,對不喜歡的方式,他會當面說出來:「我不喜歡。」茅侃侃喜歡開車,但只要能繞環路就絕對不走紅綠燈,因為「避免中間環節,速度快」。沒有互聯網,「80後」不可能在短短三四年內迅速完成原始積累。零成本創業是與互聯網相隨而生的。一台電腦、一個人、一根上網線,就是互聯網創業所需的全部投入。去年狂賺一千萬的李想,1999年起家時吃住在家裡,每個月的花費就是幾百塊的上網費,可頭一年就進賬十萬。163888翻唱網的四人團隊,全部原始投資就是鄭立自己為別人設計寵物網站掙來的兩千元,以後每個月的成本就是要養活四個小夥子的六百元生活費。這在任何傳統產業中都無法想像。做出了產品,推廣和營銷產品的成本依然為零。不用到大街上貼告示,也不用去電視台砸廣告。用戶在不同互聯網產品之間的切換成本也為零,使得互聯網競爭的核心在於產品質量和口碑。比如戴志康,自2003年開賣軟體至今,數萬客戶都是送上門來。既然成了老大,就要有老大的樣子」,2005年12月,戴志康把每個月能帶來幾十萬收入的主打產品免費,轉而從為客戶提供服務當中獲取收入。戴志康盤算著,賣軟體能賺的錢總是有限的,就像水龍頭,賣一個就用三年,而提供服務的收入是無窮無盡的,就像水龍頭里流出來的水。163888翻唱網則把互聯網的「病毒式」營銷用到極致。當一個人翻唱並錄制一首歌傳到網上,天生的虛榮心會自然推動他把這首歌在朋友圈裡分享,甚至主動推送到大大小小的論壇中去,用戶本身就成了一個積極的推銷者。而聽到這首歌的朋友們,或許好奇、就會向自己的圈子推送,或許爭強、就會自己去翻唱歌曲,形成一個新的推送鏈條。只要產品沒有問題,自然用戶會越來越多,增長越來越快,圈子之間的鏈條越來越緊密。產品受認可了,品牌有了,就有人把錢送上門來支撐他們去做更大的發展。這就是被互聯網業首先引入中國的風險投資(VC)機制,會充當他們起跳的踏板。1997年初,當很多人對互聯網還很陌生的時候,陳曦已經開始利用B2C的模式贏利了,一家香港的VC(創業投資)看中了陳曦的團隊,一下子投了400萬美元。VC不僅會對這些發軔之初的公司投入擴張所需的幾百萬、上千萬美金,這些曾經是成功創業者或職業經理人的風險投資人會帶來他們的經驗和廣泛的資源。其實,現實中幾乎每一個「80後」成功創業者身後都有一位親密無間的「良師益友」,比如鄭立身後的王樹、李想身後的薛蠻子、高燃身後的鄧峰、戴志康身後的……某些方面,他們早熟和老練得厲害。戴志康去朋友公司,人家怎麼跟員工談話,內容和目的是什麼,在一旁用心聽;談話效果怎麼樣,隔幾天打電話去追著問。有員工最近態度不好,要找他來談;談之前想好,到底是針對他的性格、價值觀、還是物質利益去談,談的過程中注意其表現,眼睛一眨、嘴角一動,就知道對方內心怎樣活動。陳曦,14歲考入大學的天才少年,上海東方衛視《創智贏家》節目裡面的最年輕選手。為了創業三進三出大學,發誓要讓「前浪死在沙灘上」。當陳曦質問「70一代」的對手「三個月的時間,你的創業計劃從美女籃球隊調整為運動服務公司,假如我作為風險投資人怎麼知道你在三個月後會否再做調整」後,陳曦的現場簡訊支持率瞬間高出彭震近20%。得到100萬元的《創智贏家》獎金後,陳曦坦言:「這個獎金對創業來說它只是一點點啟動資金而已。」李想定律:如果一個事情比別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別人200%的回報。做事要認真。李想每天都在這樣要求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他自己就是這個方式的受益者。比如同去參加一個新品展示,李想就要求PCPOP的文章要比別的媒體先出來,哪怕就比人家快5分鍾,也許你就因此而多做功課、少睡了10分鍾,但結果就是第二天所有的網站論壇都是你的文章。廠商的認可、廣告投入就隨之來到。除開互聯網,兒時寬松的家庭教育是這些「80後」CEO們另一種最初始的推力「一個人長成什麼樣,父母絕對起決定性的作用。」戴志康說。幾乎無一例外,這些「80後」CEO們的家庭從不對自己施加嚴格的家教,盡力讓他們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趙寧自小就雙親離異,長期住在私立學校,「自己的一切事情都自己做主」。作為教師的祖輩和父輩從來都任著戴志康使性子,只要自己想干,就「不惜代價」。茅侃侃的家庭「從不拿學歷和文憑當回事」,母親告訴他,你自己的路,自己選。搞藝術的父母給予李想「最重要的素質」,就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一件事情到了鄭立這里,「能做成就做成,做不成,絕不會推給父母」……這就是他們能夠脫穎而出的共有的「幸運」之處:寬松的環境,開放的心靈,獨立的意志。當靈敏直覺跟數字革命以及開放、平等、無邊際的互聯網一碰撞,就自然水乳交融、合為一體。李想總有一種沖動的感覺:「互聯網就是為我而生」。其實互聯網為之而生的,正是具有互聯網精神的頭腦和心靈。我們理解他們嗎?「整個世界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之中,青少年和所有比他們年長的人——隔著一條深溝在互相望著。」著名文化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在她的名作《代溝》一書中警示。北大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一個文化論壇上曾如此概括「80一代」:「他們是獨生子女,趕上了歷史上最富裕時期。他們要買書,於是郭敬明成了文化英雄;他們要玩游戲,於是陳天橋成了網游大亨;他們要看電影,於是《頭文字D》賣座。」那麼,當這些還帶著孩子氣的年輕人要闖入商業世界,又會帶來什麼呢?我們該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這些蔑視權威、獨立思考、個性十足,只為興趣而工作的青年人?同樣是25歲,25歲的張瑞敏和柳傳志肯定連首席執行官、總裁這樣的詞聽都沒聽說過,張瑞敏35歲當上青島電冰箱廠廠長,柳傳志年過40才開始創業。他們會怎麼看待現在這幫乳臭未乾卻毫無怯色的25歲的CEO、總裁們?會說些什麼?其實他們是同一類人。只不過冒險、創新、叛逆、決斷,這些真正企業家身上的永恆基因在不同的時代,呈現出了不同的形態。和張瑞敏、柳傳志、王石等人創業時那個受限重重、對外界普遍一無所知的時代相反,這些「80後」企業家所在的是一個選擇重重、信息泛濫的年代。但這種背景的差別無法抹去未來道路上這些25歲CEO將要面臨的考驗與磨難。這些聰明的年輕人已經預感到了。對於陳天橋和丁磊兩位首富,戴志康最想問的問題就是:你有史以來最郁悶和最痛苦的是什麼時候?又怎麼堅持下來?他覺得,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就是看他經歷過多大的磨難。目前,戴志康所遭遇過的最大磨難就是2003年對軟體收費失敗、還遭到網友攻擊,但這點挫折對一個敢於質疑兩位中國首富的運營業務、事業才剛剛發軔的25歲年輕人來說,還實在太過渺小。無法預料5-10年後,出現在本期《中國企業家》封面故事裡的這些年輕人會以什麼方式與力量扮演他們的社會角色。但是毫無疑問,5-10年後,那些站在中國乃至世界互聯網產業(也許還不止互聯網產業)潮頭,對商界有巨大影響的35歲左右的人們,將從今天這本雜志里、從戴志康、高燃們的經歷里找到他們似曾相似的青春故事。鄭立從小就成績不好,喜歡在街坊間打鬧戲耍搗蛋,重慶話就叫「街娃」。1998年高中畢業時成績平平,也期望早點讀完學位快點干正事,就考了個專科。畢業後,在電腦城做過幾個月最底層的維修工,拿著一把螺絲刀,挨家挨戶地敲門:「你要不要修電腦?」2002年,鄭立在網上結識了「香香」。鄭立當即拉來了王豫華、吳佳俊、辜陶這三個兒時的玩伴,用自己為人製作寵物網站掙到的2000元投資成立163888華人第一音樂社區。香香成了163888、也是全中國第一個「網路簽約歌手」。2003年,通過向用戶收取60元的會員費實現盈利。2004年,《老鼠愛大米》在163888上首發。今天,163888擁有300多萬注冊會員、幾百萬翻唱和原創歌曲上傳量、佔有中國網路音樂總量的70%。志立則氣盛,男人應當二十而立。中國有句俗話「男人三十而立」,但放在鄭立身上,一點都不適合,作為榜上有名身價過億的渝商,鄭立今年才25歲,他恰好也印證了中國另一句俗話,「有志不在年高」。二十歲時的鄭立,剛從學校畢業,在重慶電腦城做過幾個月最底層的維修工,那段時間他深刻體驗了生活,同時也點燃了自己的創業夢想。那時候鄭立在網上認識了一位喜歡唱歌的女孩,女孩的歌聲非常動聽,她渴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歌星,鄭立逐漸發現擁有歌星夢想的網友非常多。這個發現讓他陷入沉思:「如果給這些音樂發燒友提供一個可以發表自己作品的平台,讓普通的網友實現自己歌星夢想,會不會受到網友的歡迎?」認真思考以後,鄭立認定做這個音樂網站肯定有前途,於是他把自己為人製作寵物網站掙到的兩千塊錢投資成立了163888音樂網。現在這個網站就是國內著名的「華人第一音樂社區」網站,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音樂門戶網站。同時在2006年12月份,在《電子商務世界》雜志社舉的「2006年消費者最喜愛的網站top100」活動中,獲得了音樂類網民最喜愛的網站之一。而鄭立當初認識的那個喜歡唱歌的女孩也通過163888網站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女歌星,她就是時下在互聯網上很有名氣得「香香」。從跌倒里站起來一次,成功就近了一寸。很多人覺得鄭立非常幸運,是互聯網時代的幸運兒,可當走進鄭立了解他的創業經歷就會發現,成功並不是偶然,是跌倒再爬起,倒下再起立。2004年4月鄭立正式注冊成立了公司,「那時,很多投資者看中了我們的發展前景,主動打來了電話。」但一個滅頂之災突然襲來——網檢局掃黃打非,因為被亂舉報,網站被迫關閉,硬碟被沒收,負責技術的創業夥伴礙於家裡的壓力去電力局上班了。這個打擊將鄭立打蒙了,他想轉行了。「現在轉行很愚昧!我就怕你這個孩子受不了這點挫折!」父親的話讓鄭立猛然醒悟,仍然沒有放棄,半個月後,事情出現轉機:硬碟從網管局取出來了,技術方面也找到了新的人員,鄭立的網站又開始了迅速擴張的步伐。不久後鄭立就接到投資商IDG中國區經理打來的電話。一個月後,鄭立獲得了投資。志向高遠攀登高峰2006年,鄭立將公司總部從重慶遷到了北京,經過一系列戰略調整,網站的流量和人氣大幅提高,盡管如此,鄭立仍覺得自己和公司有很多不足之處,鄭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從重慶搬到北京後,我深刻體會到公司的各種不足。這在西部重慶是感覺不到的。在重慶的時候我認為公司已經是一個行業內不錯的企業了,現在看起來才知道自己還欠缺很多..」作為八十年代出生的創業人,鄭立有足夠的理由為自己感到自豪,但他似乎絲毫沒有為此感到滿足,或許成功的人生就是不斷地攀越一個又一個高峰,鄭立在自己的博客里引用了這樣一段話來激勵自己:如果我們志向高遠,我們就會感到人生短暫,可供我們學習和工作的時間太少太少,而我們要乾的事情還很多很多。我們就會真正地體味到什麼叫時不待我,什麼就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就會抓住每一分每一秒拚命學習和工作,就不會感到空虛、寂寞或無聊,就不會沉浸在對過去的回憶之中。2.我自己是一個90後,個性張揚,夠義氣,我為朋友打架但我知錯就改下面是我自己寫的詩,給老師寫的:眼淚的痕跡十月懷胎,一日分娩,媽媽哺育了我;十年寒窗,千辛萬苦,老師輔育著我;一歲那年,一步一步,媽媽教會了我走路;小學六年,一點一滴,老師引領我走上人生道路;在家裡,媽媽教我做家務;在學校,老師教我清除人生路上的雜物。是誰,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她的窗口還閃著光亮?是誰,在太陽剛剛升起之時,便來到學校?是誰,書桌上永遠堆放著一摞又一摞的作業?是誰,總是在一刻不停要奮筆疾書?是誰,手指上總沾有那美妙的白色粉末?是誰,每天站在校門口檢點衛生?是誰,每天親自打掃講台,親自彎腰撿起爛紙?是誰,每天用流利的談吐,去動情講述那一個個感人故事?是誰,哪怕蒼海變桑田,地球換容顏,也不會改變最初的信念!是她,是她,還是她!我們最敬愛的老師!也許,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她創造奇跡背後的酸甜苦辣、坎坷辛苦,然而,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看出,她的盡職盡責、盡心盡力,以及那份對學生執著的愛!但是,有這樣一群不懂事的孩子,用他們無知的行為,傷透了她那顆原本堅強的心!他們,用暴力的行為,不雅的舉止,不負責的態度,不重視的心態,去污染這一方凈土,去踐踏她將要疲憊的心!而她,再也無法忍受,默默落淚了,但她,不會想到,她那純潔的淚,滋潤的一顆顆頑劣的心,他們的淚好似決堤的洪水,奔涌而出。他們,恨自己以前不知道「怎麼去擁有一道彩虹,怎麼去擁抱一夏天的風,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總是不能懂,不能學會足夠。他們,喊出發自心底的怒吼:六年一班一定是取棒的班!這群孩子,也許不能一天就改掉所有壞慣,但他們一定會天天都在進步,因為他們是有骨氣的人,他們說到!做到!也是從那一刻開始,他們知道了團結!他們知道了團結!他們真的愛她,很愛,很愛……他們會因她而改變,他們希望能和她共同走過小學的最後一年,和她共同譜寫一篇新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