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做股票超短線的 那位朋友能推薦幾本好書
短線股票的書,倒是真的不少,其實還真沒有特別好看的。
《民間股神七》裡面,介紹的第一個人物,就是超級短線,你可以看看他做短線的思維。
另外,短線就注意控制好止盈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一次想獲利1%就走,那麼幾乎沒有都有這樣的機會。只要漲1%就賣,這樣的風格就是短線了。
每天1%,一年後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有11倍之多,當然,這里說的是每次都滿倉的情況下。
② 如何理解世界經濟史的時空結構
上個世紀70年代是世界經濟發生滯脹的時期。這是一個教科書記錄在案的時期。想起來以前讀書的時候,看到的解釋那段時間滯脹出現的原因,有說是歐佩克導致油價上漲,是成本上漲推動了通貨膨脹同時抑制了經濟增長;或者說是凱恩斯的政府幹預經濟理論被運用過度,破壞了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所導致的結果。
但是現在自己終於有點獨立思考和辨別的能力,再回過頭去看,上面這些解釋顯然太皮毛。我現在更願意相信導致那一次滯脹的根本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油價和政府幹預過度,相反,油價、政府幹預過度和滯脹本身一樣,都是同一個原因的結果,即世界貨幣體系失去秩序,陷入混亂。
不應該忘記,也正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停止履行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可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美元與黃金脫鉤,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世界貨幣體系由此進入混亂動盪的10年。
從1970年1月-1979年12月,整整10年,美元指數下跌了29.5%,同期黃金價格上漲了1355.58%!要注意的是代表美國股市的S&P500指數在這10年裡也僅僅上漲了17.25%。
以前在讀書的時候,看書上說如何治理滯脹是經濟學的一大難題。現在回過頭來看,真是TMD的胡扯,何難之有?治理滯脹的措施再簡單不過了,不是如何調控利率,更不是如何增加財政支出,而只要做一件事情:整頓貨幣秩序,穩定貨幣幣值。
看歷史上,紙幣本位下的滯脹根本不稀奇。交易是經濟的主要內容,貨幣是交易的媒介。紙幣濫發,自然會讓物價飛漲,由此破壞紙幣作為交易媒介的信用,交易的媒介被破壞,交易自然會遇到阻礙,這也就是阻礙了經濟活動,導致經濟衰退。不稀奇,貨幣濫發一定導致惡性通貨膨脹,惡性通貨膨脹下經濟一定會進入衰退。所以,貨幣體系亂了,經濟一定滯脹,而要治理滯脹,則一定是要整頓貨幣體系,抑制貨幣濫發,穩定貨幣幣值。
2.1980年-1985強勢美元與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
1979年沃爾克就任美聯儲主席,宣布美聯儲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從利率轉向貨幣供應量,強力提升美元利率。1980年底,美國商業銀行優惠貸款利率一度超過20%。1981年,里根憑借「強大的美國」競選口號入主白宮。這兩個人物是個標志,將美元推入強勢美元時代。高息的強勢美元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國資本流入美國,促進了美國的又一次繁榮。S&P500指數也由此結束了10年原地踏步的狀況,開始上漲。
強勢美元意味美元紙幣的發行量受到控制,世界經濟自然順利走出了西方主流經濟學家認為是疑難雜症的經濟滯脹時代(可見西方經濟學是多麼地不值得信任)。
但是對於世界來說,強勢美元所帶來的是另一場痛苦。在這次美元高利率所支撐的強勢美元時期,所引爆的是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
從1976~1981年,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迅速增長,到1981年外債總額積累達5550億美元。美元利率每提升1%,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就增加50多億美元。1982年8月20日,墨西哥政府宣布無力償還其到期的外債本息,要求推遲90天,由此引發了全球性的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到1985年底,債務總額又上升到8000億美元,1986年底為10350億美元。其中拉丁美洲地區所佔比重最大,約為全部債務的1/3,所以史上也有稱此次為拉美債務危機。80年代成為拉美「失去的10年」。
這次債務危機的爆發,主要原因就是70年代美元瘋狂貶值下的通貨膨脹造就的實際利率為負,鼓舞了發展中國家掀起了一股借款熱潮。就像現在,大家都在說現在實際利率為負,貸款消費投資買房很劃算。要慶幸咱們的國有銀行還很地道,否則那麼等大家都負債過度的時候,貸款人突然宣布提高利率,借款人就會陷入債務危機中,個人財富被洗劫一空。
1980-1985,美元指數上漲了77.95%,S&P500指數上漲了66.42%,黃金價格最多下跌了54%。
歷史是唯一的,但是解讀有千萬種。趁著雪大人靜,就暫時靜心下來,用自己的眼光去回顧梳理過去的這些年的歷史,或許能找到自己想到的啟發和對未來的預見。
3.1985-1995美元貶值與日本泡沫
強勢美元在為美國吸引資本的同時,也使得使進口產品非常便宜,刺激了美國人的消費(我在想,美國人的揮霍性的消費習慣是不是就是這樣養成的?)。但同時也損害了美國工業的競爭力。美國實際凈出口急劇下降。1985年美國貿易赤字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同期里根政府推行的龐大的星球大戰計劃,也使得美國的財政赤字同步不斷擴大,1985年美國財政預算赤字超過2000億美元,超過美國GDP的5%。這一年,美國從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淪為最大的債務國。
強勢美元下美國進口的激增,也刺激了以日本為代表的、以出口導向的亞洲國家的興起,加速了亞洲經濟的騰飛。先後出現了日本、亞洲四小龍、四小虎。這過程中,日本的汽車、電子產品開始進軍美國,橫掃美國市場。(記住:中國經濟也是以出口導向,中國的工業品現在也正在橫掃美國市場,而美國也正在經歷柯林頓時期強勢美元所帶來的財政貿易雙赤字)。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國內強烈要求里根政府幹預外匯市場,讓美元貶值,以挽救正在衰落的美國製造業。於是有1985年9月日美共同簽署了「廣場協議」,日本承諾日元升值和改變經濟結構。由此拉開日本持續近5年的泡沫、和隨後近13年的泡沫破滅期的序幕。
廣場協議後的頭一年,日元升值也曾經給日本帶來短時間的經濟衰退,但是從1987年開始,日本的經濟成長率連續4年高於政府的預測值,同時企業的業績也連續大幅超出了市場的預期(跟中國像極了)。日本進入財富500強的日本企業不斷增加,一度世界前5大銀行全部被日本銀行占據。日本國內投資者信心日益增強,認為資產價格的上升還會持續下去。《日經新聞》在1990年初對著名企業的高層領導所作的調查中,80%以上的回答者認為日經225指數會在年底超過40000點(背景:1989年12月31日,日經225指數最高達到38957.44。然後一路下跌,在跌了近14年之後的2003年4月30日最低跌至7603.76)。更不要說地球人都知道的日本房地產,當時的日本民眾絕大多數已經完全信奉了地價只會漲不會跌的土地神話。
從經濟增長率超預期、到企業業績超預期、到壟斷世界前5名的銀行、到對股市過萬點的期望、到房地產只漲不跌的神話,跟今日(更准確地說是跟股市本輪暴跌之前的)中國太相像了。
實際上,日本泡沫的產生,除了美元之外,被美國經濟學洗腦的日本政府也有莫大的責任。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升值,使日本的出口受抑制,為了緩解日元升值帶來的經濟衰退,日本銀行實施了前所未有的銀根放鬆政策,加之金融體制改革,使企業比較容易地從銀行或資本市場獲得低成本的資金。我還能記得那個時候看到一個新聞報道說某日本企業在某個歐洲國家發行日元債券,由於歐洲投資者申購太踴躍,結果債券的發行票面利率最後是負的!也就是說那些歐洲投資者竟然願意付出利息來購買日元債券!!!這個事情太令人印象深刻了,所以到現在還有印象。那些歐洲的投資者無疑是看中日元升值,而寧願犧牲利息(就讓我們來期待中國企業到國際上發人民幣債券會不會也出現票面利率為負的事情)。借錢太容易,同時日元大幅升值,房地產價格瘋漲,股價節節攀升,日本工商界眼見股票和地產可以「點石成金」,逐漸紛紛放棄原來的實業,一窩蜂改行去搞能迅速發達的「虛業」(看看中國越來越多的人要辭職炒股),這也就漸漸掏空了日本的實體經濟。於是日本實體經濟的繁榮漸漸演變成了實體經濟空洞的泡沫。
日本政府為控制泡沫,從1990年開始相繼採取控制土地總量、強化稅收、提高利率、收縮銀根、限制金融機構向不動產業界貸款等措施。這些措施本身並沒有錯,無奈這時日本實體經濟已經空洞化,這時日本才發現泡沫破了,但實體經濟也早虛了。後面的時間就是日本人自己感嘆的「失落的10年」。這是在拉美之後的第二個失去的10年。
從1990到1995年,日經225指數最大下跌了62.7%,S&P500指數則最大上漲了102.6%。我們現在說,小日本的股市跟香港股市一樣,都TMD是美國股市的影子,但是在10多年以前,日本股市可不是這個樣子。1990年以前,日本股市比美國股市橫;到1990-1999,日本股市比美國股市衰;自1999年以後,日本股市變成了美國股市的影子。這之中的感覺,就像一匹烈馬終於被馴服了。(去做計量分析可以知道,中國股市到目前為止還是非常有個性的,是全球范圍內少見的還能獨立走行情的大股市。以後呢?)
4.1995-2001強勢美元與東南亞金融危機、互聯網泡沫
(1)東亞奇跡
其實與日本繁榮泡沫並存的還有東亞奇跡。東亞奇跡的得名來自1993年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東亞奇跡—經濟增長與公共政策》。該報告以經驗的高度總結了東亞國家的經濟發展,並作為一種值得學習和效法的榜樣向世界推薦。在世行報告中所提到的亞洲奇跡國家,除了日本之外,還有亞洲四小龍:香港、台灣、韓國、新加坡,和亞洲四小虎: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
追溯起來,包括日本在內的東亞地區的經濟增長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就開始的。經濟的增長,一靠投入增加,二靠生產效率提高。在被稱為奇跡的這些東亞國家/地區,共同的特徵是高人口密度、高儲蓄率、重視教育、出口導向。高人口密度、高儲蓄率、重視教育,就從內部為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積累起了所必要的勞動力、資本和技術等要素投入。而且這些國家/地區經濟發展的共同特徵是出口導向。1980-1985年間的強勢美元,則加速了以出口為導向的東亞經濟的增長。
一方面,1990年日本泡沫開始破滅,當時仍然貶值著的美元推動著過剩資本逃離日本湧向東亞其它國家;另一方面,東南亞國家卻在這個時候為國際游資的進入以歡迎的姿態敞開了國門。以泰國為例,泰國從1992年開始放寬乃至取消資本賬戶的管制,允許國內投資者通過曼谷國際銀行獲取低息的外國資金。不曉得當時的泰國政府是怎樣的考慮,猜測起來應當是發展經濟心切,且又抱著一種佔便宜的心態。應該是又一次受到了低息資本的誘惑。
資本管制的取消,直接推動泰國的外債飛速增長。1992年泰國的外債還只有200億美元,到1995年底就增加到了750億美元,增加了將近3倍。在過剩資本的推動下,東南亞小龍小虎的經濟繁榮開始加速,從實體經濟的繁榮過度到泡沫。表現為股市上漲、房地產價格上漲、固定資產投資過剩。
(2)強勢美元
然後此時的美國,在美元政策上正醞釀著一場重大變革。1993年,柯林頓入主白宮。在柯林頓政府的經濟內閣成員里有鼓吹強勢美元的魯賓和薩默斯。從1994年開始,美聯儲重啟加息周期,開始不斷拉高聯邦基金利率。1995年1月,魯賓成為柯林頓政府第二任財長。魯賓的就職,標志著美國的強勢美元政策正式出台。魯賓反復強調「強勢美元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1995年5月31日,美國聯合日德等12國央行動用20億美元資金入市,一舉將美元對日元匯率推升至84.40的水平。在隨後的4個月時間里,美國又聯合其他國家對美元匯率進行了4次大規模干預。所以,是從1995年6月開始,美元指數結束了10年的疲軟,止跌反彈,進入了持續近5年的上漲周期。
(3)東南亞金融危機
美元走強,逆轉了國際資本的流向。1980年啟動的5年強勢美元是伴隨著10年的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在1995年下半年美國又一次啟動強勢美元之後,世界看到的是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通常是將東南亞金融危機與索羅斯等對沖基金聯系起來。據報道,索羅斯和其他對沖基金從1997年2月份就開始對泰銖發起進攻,不斷借入並拋售泰銖,買入美元。在對沖基金的攻擊之下,1997年7 月2日泰國中央銀行宣布泰銖放棄對一攬子貨幣但實際上是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實行浮動匯率制。當天泰國銖應聲下跌20%。由此拉開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大幕。原本光輝的東亞奇跡隨即轉變成破滅的東亞泡沫。
在1997.7-1998.7的一年裡,泰國SET50指數下跌了64.0%,印尼的雅加達綜合指數下跌了33.2%,韓國KOSPI 200指數下跌了47.3%,香港恆生指數下跌了51.5%。但是,可注意的是,同期美國S&P 500指數上漲了17.4%。
很少看到有人將東南亞金融危機與強勢美元進行聯系。更多的人描述這場危機是索羅斯這些「蒼蠅」叮了東南亞國家這些「有縫的蛋」。好在我們已經回顧了80年代的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也看到了東南亞國家在這次危機爆發前已經是外債債台高築。很多人指出東南亞國家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是危機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當時的強勢美元大場景之下,東南亞國家將貨幣釘住美元,自然會是貨幣匯率高估,淪為索羅斯等的攻擊目標。
但是反過來想像一下,當時的東南亞國家不採用固定匯率、沒有索羅斯就能沒事嗎?如果當時東南亞國家是採用的浮動匯率制度,那麼美元升值,他們的貨幣比如泰銖就得貶值。美元的加息和升值無疑將引爆另一場危機:債務危機。可以認為,這些東南亞國家在進入1997年時已經是處於砧板之地,伸頭是被這個屠夫一刀,縮頭無非是被那個屠夫一刀。
另外,現在再回過頭去看,索羅斯對泰銖的攻擊並不是那種霸王式的硬生生地強扭局勢的氣魄,我更願意相信他當時的策略是那種滑頭的堅守右側交易原則的投機者在傷口上順勢插刀。理由是泰國股市的大跌是早在1996年1月就開始了,從1996年1月到危機爆發的1997年7月,泰國的SET50指數已經下跌了54.7%!所以,索羅斯的攻擊其實是在泰國股市已經快跌到半山腰的時候才出的重手,打的是一場輕松的擊潰戰,而不是艱難的阻擊戰。
(4)互聯網泡沫
日本泡沫的破滅、強勢美元和東南亞金融危機,徹底扭轉了國際資本的流向,資本從發展中國家倒流回美國。過剩的資本與當時美國萌發的互聯網科技一結合,就產生了90年代後期的紅紅火火的互聯網奇跡並進而演變成泡沫。
1993年,楊致遠創建雅虎搜索網站,1996年4月上市,到1999年12月股價最多上漲8935%。1994年,貝索斯創建亞馬遜網站,1997年5月上市,到1999年12月股價最多上漲7275%。網路的神奇和暴富的神話刺激了資本的瘋狂追捧。風險投資、燒錢、市夢率、注意力經濟等新名詞誕生。沒什麼可多說的,神奇的科技倘沒有資本的追捧是創造不了奇跡、也成就不了泡沫的。
5、2001-2007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次貸危機和再次貶值的美元2000年美國的互聯網泡沫開始破滅。在2000年一年裡,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下跌了55.4%,可以用災情嚴重來形容。2001年,小布希入主白宮,恰巧的是在2001年1月3日,美聯儲徹底調整貨幣政策立場,宣布降息50個基點(看到有評論說,柯林頓政府離任時所留下的經濟繁榮,其實已經只是表面風光,也許吧)。自此,柯林頓政府啟動的加息周期結束。
此輪降息一直持續到2004年初,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也從降息前的6.5%最低降低到1%。美聯儲持續不斷的降息的累積效應扭轉了強勢美元,從2002年底開始,美元再次走上也許會持續長達10年的貶值道路。
但同時,美聯儲的快速降息,刺激了另一個泡沫的形成:房產泡沫。可以這么說,美聯儲的強力降息使美國經濟從互聯網泡沫快速過渡到了房產泡沫。從1974-2007年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與美國新建住宅銷售總額的走勢中可以看到,聯邦基金利率每一輪大的升和降都直接對應著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衰和興,並且聯邦基金利率幾乎總是走在前面。
很顯然,最近一次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是由柯林頓政府所締造的。但是小布希政府期間為了挽救互聯網泡沫的強力降息將這種繁榮推向了泡沫。也許會有很多人站出來說,MBS、CDO等貸款證券化的金融創新和發明這種創新的不良投資銀行、失去節制的房產貸款機構是美國的這次房地產泡沫的重要推手。也許吧,但是我始終認為,這些都只是具體原因,而並非根本原因。在聯邦基金利率只有1%的環境中,即使沒有這些具體原因,也一樣會有其它的具體原因來製造這場泡沫的。
應該是對美國的房地產泡沫感到不安,同時也許是小布希政府還想在世界面前嘴硬要維系柯林頓政府的強勢美元政策、維護強勢美元給美國帶來的榮光,從2004年6月開始,美聯儲再次啟動加息進程,經過連續17次的加息,到2006年6月,聯邦基金利率從1%最終上調到了5.25%。
加息最終刺破了房地產泡沫。事實上,在2006年6月美聯儲把聯邦基金利率調高到5.25%的時候,美國的次級債市場已經出現不祥的徵兆。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債供應商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正式拉開了波及全球市場的次貸危機的大幕。
據稱在美國的次級房貸和ALT-A貸款這兩類垃圾貸款的總額已經積累到超過2萬億美元。不曉得這場危機什麼時候才會結束,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從到目前為止暴光出來的機構在次貸上的損失金額來看,現在談論危機結束還為時尚早。
從2007年9月開始,在次貸危機的壓力下,美聯儲不得不中斷加息進程,再次啟動降息進程。
那麼可以認為,如果次貸危機還未結束,那麼美聯儲的此輪降息進程也未結束,進而此輪美元貶值的周期也未結束,黃金的上漲周期也未結束,推動中國經濟、股市、房地產進入泡沫的動力也未結束。
6. 下一個破滅的泡沫是誰?
柯林頓時期的強勢美元在給美國經濟帶來榮光的同時,也終結了之前10年美元貶值帶給美國的貿易赤字逐漸縮小的趨勢,美國的貿易赤字再次擴大。確實得承認,美國的進口是世界其它國家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等到2002年美元再次貶值的時候,美國之外新的經濟奇跡又開始放光。2003年10月1日,高盛公司發表了一份題為《與BRICs一起夢想》的全球經濟報告,一個新的奇跡: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中國(China)「金磚四國」面世。
所以,回顧過去這近40年的世界經濟的升騰和沉淪,意外地發現湊巧美元指數是一條可以將之串聯起來的線索。美元的每一次貶值,都為美國經濟的復甦奠定了基礎,同時為世界的某個角落帶來了泡沫;而美元的每一次升值都擠破了世界某個角落的泡沫,為美國帶來了繁榮。然而,也正是在強勢美元和美國的繁榮中,美國的貿易赤字又給世界的某個角落奠定了繁榮的基礎,等待美元再次衰落的時候,這種繁榮又被推向泡沫,等待著下一次美元升值的時候被再次擠破。幾乎可以確定,此輪美元貶值的結束之日,一定是世界某個角落出現顯著的泡沫之日!
湊巧的是,在此之前的兩輪美元貶值持續的時間都是10年,跟隨的兩次強勢美元持續的時間也是5到6年。這一輪美元的貶值應該還沒有結束,它也會是持續10年嗎?它會在世界的哪個角落裡孕育出泡沫?等它結束後,會是又一輪持續5到6年的強勢美元嗎?屆時被擠破的在世界某個角落裡的泡沫又是誰?
但願不是中國!所以,我仍然100%地支持中國政府繼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這反過來其實也是在說,目前距離談論中國股市、房市的進入熊市為時尚早。
最後,生活中的經驗和過去這近40年的世界經濟史一再證明,負利率、融資成本低廉經常是一個有意或者無意的陷阱。負利率、低廉的融資成本本身當然是好事,但是它們會刺激借錢者的揮霍和胡亂投資的行為,最後就是債務危機。真的是應該把負利率看作是一個請君上鉤的誘餌才對!
③ 做股票的,一般看哪些書,有沒有推薦的
第一本
日本蠟燭圖技術 作者:斯提夫,尼森 丁聖元翻譯
投機第一課,技術分析基礎的基礎,幾乎是最好的k線理論書籍
要求精讀,即使不能理解,最好把那些k線形態和含義背下來。這就如同我們小的時候學習需要背乘法表一樣。但是要記住這只是開始,實際的使用遠不是這些。不管你會不會使用,或者有沒有用過你先背下來來再說,這為將來走到形態理論的時候和更加高級的趨勢理論打下最堅實的基礎。不少的朋友因為這一關過得不好,要麼自己大量的實踐,付出金錢和精力代價;要麼等有所提高後返回頭來再讀。
理解方向:多空雙方交戰的含義,最後的收盤定勝負。為啥很多時候不能用於實戰?你要思考這個問題,我理解的答案是:那隻是一天的。可有些時候又可以用於實戰,因為有的時候一天決勝負。盡管大多數情況不是這樣的。
在說明一下,這是我認為的讀書次序,只是說一些主要的,還有一些沒談到得大家都可以看看,主要看老外的,比如一些心理方面的,技巧方面的。國內的也有好的極少極少。我個人很推薦丁聖元先生翻譯的書籍
第二本
期貨技術分析 作者約翰.莫非
還是基礎的基礎
要求精讀。在這本書里,可能很多都是陌生概念,別怕硬著頭皮讀下去。主要要全面地接受技術分析的基礎知識。k線、形態、指標三者要求理解 。至於各種理論粗略點沒多大關系的。這本書是經典技術基礎,可能還要來回的看。有一位期貨公司的操盤和我們在一起討論的時候說:莫非的書你該讀十遍。
盡管等你走到很遠的時候再來看這本書覺得很簡單,但是起步還是要好好讀。這就像一個大學生看加法很簡單,但是他的起步也要從加法開始。
理解方向:k線是一切的基礎,指標是用來描述k線組合的,不是決定。千萬別陷入指標例,技術指標具備輔助判斷意義,不是決定。技術分析是一個概率或者是成功率,不具備短期預測意義,但是具備中長期預測意義。k線組合比單獨的k線意義更大,如果你推理的話,那麼中長期的趨勢意義比形態更加大。各種理論都是從市場走勢得來的,是對市場走勢的描述和歸納,都有缺陷。很簡單我們無法對市場進行完全歸納,因為市場在不斷進行沒有盡頭。
第三本
還是基礎
《證券分析〉作者:格雷厄姆
這本不用多說,作者是現代證券技術分析奠基人,也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師。曾預言自己的得意學生巴菲特會讓世界矚目。
主要是了解各種證券基礎專業知識。不論是技術分析還是基本分析這本書都是很好的,全面詳實。很多東西需要很好透徹理解,當然有很多得到現在我也不是很懂,不敢妄加評判。不懂得那部分我用技術去彌補。我是建議不懂得暫且放著。
第四本
股市晴雨表 作者:漢密爾頓
主要說證券總體走勢反映國民經濟,合理編制的指數相互應證,證券走勢不可精確預測,但是中長期可以准確判斷。
理解方向:證券走勢不可精確預測,永遠也不可能。證券的短期走勢規律性很差,極難預測。長期規律性極強,很容易判斷。而且證券走勢長期上來說符合證券的基本面,合理編制的指數的走勢反映大經濟總體。這里一定要注意,看上去好像不可精確預測和准確判斷是矛盾的。我們說准確判斷指的是:一個范圍。有點像量子力學,電子每一刻在那裡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它圍著原子核運轉,而且還能知道大概的運轉方式。這本書我很敬佩漢密爾頓和查爾斯.道的嚴謹。這一點是我們的很多名人出的書無法相比的。
第五本
道氏理論 作者:漢密爾頓和查爾斯.道和其他幾個人合著
最初的趨勢定義,也是最基礎的趨勢理論。波浪理論基本建立在其基礎上,後來的趨勢理論也建立其上
理解方向:長期趨勢左右中級、中級趨勢左右短期趨勢;倒過來說就是:短期服從中期,中期服從長期,前提是沒有轉勢。轉勢是有特徵的。一定牢記這個轉勢特徵,看上去很簡單,有一天明白過來,就會明白道氏理論的偉大。對於一個交易者來說,尤其是純技術操作者最為重要。讀者本書一樣要注意書中所說的牛熊轉變的全部過程。這個轉變過程極為經典,太重要,對於股票操作者尤其重要。
讀書讀到這里,可以輕松一下,多實踐多看盤。建議去游俠股市模擬炒股,深臨其境體味股市風險,這樣可以更快入門。這里一定要牢牢的記住一點:任何理論任何技術都是有缺陷的,要迴避這些缺陷,唯一沒有缺陷的就是市場本身,所有的技術和理論都是從市場來的,這些技術和理論無非是能夠讓讀者以最快的,最捷徑走到市場的本身走勢上。這會遠遠的超過自己親自實踐。
下面列一堆書,都是必讀,可以精讀,也可粗讀
波浪理論 作者:艾略特
波浪理論--市場行為關鍵 作者:羅伯特
來源於道氏理論。缺點就是極力想去預測走勢,吃力不討好。但是波浪理論確實提供一部分極為有用的趨勢階段和過程,這些是將來的細節部分。
理解方向:走勢在各個級別上基本相同。這個話說起來很不容易理解。比方一下:5分鍾的走勢圖常常在日線上重演,同樣日線的走勢圖也在分時上重演。我們可以把這個說成是證券的性格。這一點對於理解形態,趨勢過程有著極大的幫助。走到精細的波浪分析地步,確實對判斷趨勢也有幫助,包含趨勢的延續和轉折。缺陷在墨非的書里都說到,哈哈重讀墨非吧。
混沌理論 作者 比爾。威廉斯
主要是形態
理解方向:形態無非是k線的組合。形態越大代表的意義越大,這在墨非的書里一樣說到,有興趣還是重讀墨非。注意一點:形態在趨勢過程中,受制於趨勢。一樣的形態在上升趨勢和下跌趨勢中得意義完全不同。千萬不要認死理。如果認為哪種形態就該漲,哪種形態就該跌,對不起,可能要吃大虧的。
江恩理論 作者 都是後來者總結的
時間周期大約知道就可以拉,反正我看不下去江恩。可是時間周期很多時候是有用的。不多說,因為每次說他我都被罵的狗頭噴血。
理解方向:周期有很多種,至於那一種好用很難說。大約掌握幾點 1:數理周期 費氏數列 2:歷法周期,年月日等等
3:證券本身周期 比方一下:有沒有注意過證券走勢的調整是有規律的,幾乎一眼就看出來。
這三本書我個人的觀點都是細節。
第九本
股票作手回憶錄 作者livremore
這是必讀書也是精讀書,可能以後還要來回的看。這本書是我的啟蒙老師。斯坦利克羅用十幾年來研究livremore,然後作出讓世人矚目的一單。
太精彩拉,無從說起。太偉大,我只能感嘆。
理解方向:livermore 為何能做出來這樣的成就?為何悲慘結局。我以為這是每一個一證券為生涯的人都要思考的。這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當然livermore的技術存在缺陷(後來的斯坦利克羅彌補調這個缺陷)。livermore這本書很多東西都是我們要牢記的,最重要的一點是:livermore感受到並實踐了證券的真理,但是他卻沒有好好總結。如果是有心人,好好去考慮,別忘掉。也許一生都不會明白;也許有一天可能會明白過來,得來的真理是那樣的簡單。
第十本
專業投機原理 作者 斯博郎迪
技巧和基本分析 精讀
我更多看重的是這本書的技術分析技巧
理解方向:斯博朗迪在竭力的追求安全性,用了很多的辦法和技巧來保障盈利。我最感興趣的是他的劃線,簡單實用。我建議按找他的辦法多多劃線,也許有一天,自己畫出來的線自己都感嘆劃線的精準,還有更加神奇的劃線,斯博朗迪沒有說,但是你要長期畫,也許找得到。但是切記不要迷戀,我是由時間就多畫畫,全當是樂趣。
第十一本
股票大作手操盤術 作者 livremore 翻譯 丁聖元(丁老師翻譯的好書真多)
斯坦利克羅幾乎把livremore的所有操盤記錄能研究都研究了。這也一樣值得我們研究。在這本書里,就是livremore 感覺到的證券真理的整個過程(我個人認為,只代表個人觀點)。他知道這個東西的威力。但是我想可能是沒有更加細致地總結。人類的文明和精華都是一代一代人留下的,他能為我們找到源頭,已經太偉大!
理解方向:為何當初的livremore會這樣操作,這樣操作的道理到底在哪裡?為何斯坦利克羅對他的這樣的操作如此的感興趣。當然我要說,並不是說我們也找到這個原因就可以成就大事業,不是這個意思。畢竟很多時候需要勇氣和才華。但是如果找到一定受益匪淺。
第十二本書
期貨交易技術 作者 傑克 施瓦格
我覺得這是技術分析里最棒的圖書,可謂技術分析的頂級,至今為止我還沒到看過比這本書再好的技術分析圖書(讀書有限,不對請大家指出)。
理解方向:《股票大作手操盤術〉看得暈乎不要緊,這本書是《股票大作手操盤術〉一書的實戰註解。精彩之處就是施瓦格的大量的操作實例,從開意思到,到最後的自覺執行,生動鮮明,簡潔明了。一定要注意他為何說:錯誤的操作不見的盈利,正確的操作可能虧損。這一點極為重要。在這里會看到很多盈利最後變為虧損,但是有些操作是正確的(純技術觀點)。所以很懷疑不要把盈利變成虧損這句話。
第十三本
克羅談投資策略 作者 斯坦利克羅
這本書幾乎是《道氏理論〉《股票大作手回憶錄〉《期貨交易技術〉總結。但是書中卻極少談到具體的技術分析,談得最多的還是livremore。為何說是總結,因為斯坦利克羅強調的是:趨勢,並且是市場本身的趨勢,也不是技術分析中的形態、k線、趨勢線。。。。。的趨勢,更不是我們主觀臆斷的趨勢。是市場本身的力量造就的趨勢。
他研究了 livremore那樣多年,得來的只有一個就是市場本身的趨勢。
理解方向:第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這是為何?第二為何他敢於不看盤操作期貨?到底為何?為何他能夠持有期貨多單5年?很多人都喜歡讀這本書,卻沒有問這些問題。可能很多人認為他理解了趨勢,沒錯是這樣,但是還有更加深層的東西。他在整本書里都在表達這個東西,就是沒有直接點出來,這可能就是他說的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吧。再回頭看看《道氏理論〉,看看《股票大作手操盤術〉《期貨加以技術〉我想能找到提示。
13本書說完了,最後多說點,證券本身走勢第一位 ,長期趨勢是最好的走勢表述者。所有的規則都是來自市場,不要變成規則愛好者、收集者。
上面所說的所有書幾乎都建立在圖表技術上。至於基本分析基本沒有涉及,基本技術的愛好者讀書方向可能不是這些。這只是我認為相當重要的書,還有很多的書值得好好精讀,很多論壇也有不少的好文章值得讀。
下面再給大家推薦基本我覺得是很好的書
系統交易方法 作者 波濤
很好的系統交易教材
我做了一回庄 作者 八佰伴
很精彩的期貨實戰典範,做期貨的朋友我覺得必讀,對於理解期貨有很大的幫助
短線的秘訣 作者
短線交易秘訣 拉瑞 威廉姆斯
很多的技巧,最感興趣的觀點是作者在最後指出的:短線的秘訣,就是把短線變成長線。哈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亞當理論 作者 好像是威爾德巴(不好意思想不起來了)。
也很不錯的書,強調趨勢
還有一些大師的作品 股神巴菲特 索洛斯的 等等都不錯的
何止背下,不但背下一個一個地從具體的股票里去找。一個一個去驗證。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
但是現在用不到了。不常用的也都忘掉。心裡多的是各種形態,和形態的發展。但是這些東西都是小細節
④ 誰給介紹本炒股入門知識的書從最基礎開始。我炒了半年股還跟新手一樣哎。
想在股市裡不虧錢,最好的辦法是遠離股市!
實在離不開的話,除了看書以外,做到下面三點對你還是有好處的:
一、學會空倉,多數時間是空倉,有機會就能抓住;
二、不確定買不買的時候堅決不買,不確定賣不賣的時候堅決賣;
三、盡量幾支好股票,做t+0。
⑤ 有關股票知識的書籍
有位前輩對炒股應該看什麼書籍是這樣說的:
1.初學:《炒股的智慧》
2.然後理論:專江恩屬,道氏,波浪,亞當,混沌幾種理論都看一看,重點是道氏,波浪理論,明白就行,不用深究。
3.然後是《世界頂級交易員的操盤生涯》,《股票大作手操盤術》,《華爾街45年》,《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等等,體驗頂級交易員的思路與經驗。
4.最後看幾本股市小說:《大贏家》等等,看看他們的股市人生對自己有指導作用,最重要的是明白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5.不推薦國內的一些垃圾教材,什麼制勝法寶什麼的,不是照抄別人的就是給你二三百招,到時候你自己也弄不清楚用哪個才對。
關於股票操作的書籍多得我們是不可能看過來的,每個人的喜好又有所不同的。建議找一款模擬炒股游戲(推薦游俠股市),深臨其境體味股市風險,對新手入門很有幫助。
能夠穩定賺錢的都是有自己的交易原則和交易系統,不是用的別人的方法。當然可以借鑒。操作失敗的原因是不同的,但是交易成功的原因都是相同的:你有一套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是你穩定的並且源源不斷獲利的前提。 戰勝股市首先戰勝自己。
⑥ 日K線圖的六種形態
你好,以下是k線基本形態:
1. 大陽線 ——表示較為強烈的買勢,在漲勢的初期,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在長勢的後期,往往表示為最後的沖刺。
2. 大陰線 ——表示較為強烈的賣勢,在跌勢的初期,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在跌勢的後期,也會有另一種味道。
3. 全禿大陽線 ——極端強勢。
4. 全禿大陰線 ——極端弱勢。
5. 光頭陽線 ——高價位強勢線。
6. 光頭陰線 ——低價位弱勢線,但在低價位上遇到買方的支撐,後市可能會反彈。實體部分與下影線的長短不同也可分為三種情況
①實體部分比影線長,賣方占優勢。
②實體部分與影線同長,賣方仍占優勢。
③實體部分比影線短,賣方仍占極少的優勢。但是,後市很可能買方會全力反攻,把小黑實體全部吃掉。
7. 光腳陽線 ——高價位強勢線。
8. 光腳陰線 ——低價位弱勢線。
9. 小棋子 ——小陽線或著小陰線,變化方向不確定。
10. 小棋子 ——小陽線或著小陰線,變化方向不確定。
11. 十字線 ——因出現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一般出現在市場的轉折點。十字線屬性的區別方法有許多種,常用的有兩種:
①如果開盤價在前交易日K線實體中心位置以上,則為紅色,反之為黑色。
②如果開盤價在前交易日收盤價以上,則為紅色,反之為黑色。
12. 十字線 ——因出現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一般出現在市場的轉折點。十字線屬性的區別方法有許多種,常用的有兩種:
①如果開盤價在前交易日K線實體中心位置以上,則為紅色,反之為黑色。
②如果開盤價在前交易日收盤價以上,則為紅色,反之為黑色。
13. 長十字線 ——同十字線,但是作用更為強烈。
14. 長十字線 ——同十字線,但是作用更為強烈。
15. 射擊之星 ——實體比較短小,上影線較長。可以是陰線或陽線。通常出現在頂部,准確性較高,屬必殺之態勢。出現在底部一般不叫射擊之星。
16. 倒錘頭 ——實體比較短小,上影線較長。可以是陰線或陽線。樣子像射擊之星,通常出現在底部。
17. 風箏 ——高高地飄在天空,一但斷線,便搖搖欲墜。如在低價區,不叫風箏,一般稱做多勝線,局勢對多頭有利。
18. 靈位 ——戰斗結束,祭奠陣亡的將士,開始新的戰斗。但是,如在高價區,不叫靈位,一般稱做空勝線,局勢對空頭有利。
19. 錘頭 ——可以是陰線,也可以是陽線,出現在底部叫錘頭。此線一出,只怕是這一錘子也就砸到底了。
20. 吊頸 ——可以是陽線,也可以是陰線,出現在頂部叫吊頸。見到這種線形,要是還敢買進,怕是滋味和上吊差不了多少。
21. 一字線 ——此形較不常見,即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在同一價位。常出現於漲(跌)停板處,以及交易非常冷清的冷門品種。
22. 星——小棋子和十字線等,如果和前面K線實體之間出現缺口,就叫做星。星的研判在K線組合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⑦ 是不是所有的股票理論,都是由股價作為根本演變的呢,例如三日均線,十日均線,波浪理論等
很多復年前,人們認為太陽是制圍繞著地球旋轉;很多年前,人們認為公雞早上打鳴,太陽才冉冉升起。股市中的很多理論都是這樣違反常識的錯誤理論,然而卻有很多人堅信不疑。
每天股票的交易時刻,股價幾乎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它就像一幅心電圖,上串下跳。而記錄每一天股價變化的就是一根根K線,而將每一天的收盤價格變化記錄下來的就是3日、10日等等均線。這些線隨著股價的上漲下跌變幻無窮,同樣使你的大腦神經被這些線「牽著」胡思亂想。我們就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在股市投資,到底是被這些線被動地決定買進賣出的時機,還是主動地尋找以事實為依據的買賣時機?
這個問題已經被一個智慧的投資者回答得明明白白,這個智者就是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信奉的是以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的價值投資理論。他在大學畢業時,投入股市的資金僅僅只有九千美元,然而今天已經增值為幾百億美元。事實勝於雄辯,堅決拋棄所謂的「股票理論是股價作為根本演變」的思維,靜心閱讀成功大師們的著作,是你明智的選擇。
⑧ 請大家推薦幾本股票入門的書
寬泛的:金融學概論、貨幣銀行學、中央銀行學等
炒股類的:唐能通的《短線是銀》一共8本,語言通俗易懂,非常實用。黎航的《股市操練大全》6本,很好,你可以看看。另外視頻教程《炒股直通車》《炒股就這么幾招》主要針對的是剛入市的股民,圖文並茂,相當好懂,迅雷上面應該有下載,不錯的教程,值得一看。
延伸類的:貨幣戰爭系列(個人覺得此書非常之不錯)、黃金游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