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聯通混改方案什麼時間可以公布
聯通分別和騰訊阿里成立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和混改本身沒有太多關系,但初期合作順利,後期合作有空間,是阿里騰訊加入聯通混改的決策依據。
其中,騰訊和阿里很有可能成為這20多家公司中最大的投資者。
上述電信運營商資深人士強調,無論是騰訊王卡還是螞蟻寶卡,本質上是降價傾銷流量,並無太多新業務模式探索。引入了互聯網戰略投資者之後的中國聯通,必須在雙方業務模式上做更多的探索融合,達到更高層面的戰略協同,才能體現混改的戰略意義,而這,可能是中國聯通混改之後重估價值的重要依據。
聯通公司股票今年4月5日起停牌,期間中國聯通多次發布公告宣布繼續停牌,在7月14日聯通發布的最新一次公告顯示,聯通預計無法在2017年7月17日之前完成相關方案的信息披露,因此決定從7月17日起繼續停牌1個月。
在聯通集團7月14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聯通集團報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方案已於近日獲得了國家發改委的批復。這意味著混改進程又往前進了一步。但8月17日聯通是否公布混改方案,目前來看很難確定。
繼續等待著,看看最後什麼時間公布混改方案。
② 康佳轉型,為什麼讓人不淡定
20年前,彩電是高科技產業,還是最性感的。「不過,2000年以來,我們關注焦點是傳統企業如何轉變」,並強調,「康佳不再只是一家彩電公司,將轉型投資控股平台,彩電業務則謀求獨立上市」。
這基本給康佳定了中長期調子。但隱含的信息,有些讓人不踏實,不淡定:
1、彩電業之前確實性感,但要說2000年以來康佳關注焦點就是「傳統企業如何轉變」,明顯託大,有點為眼下找台階的意思,讓人感覺它很互聯網或很平台;
2、「不再只是一家彩電公司」,轉型投資控股平台。語義重心在後面,說明整個集團架構將是投資驅動,彩電業務在這層下面。
3、彩電業務謀求獨立上市。這,這是什麼邏輯呢?一方面你說它已經不像20年前那樣性感,說明至少不是當下新概念,如今又要它獨立上市。你這圈錢嗎?
我的預感是,彩電業務接下來可能想融資,比如釋放部分股權,引入戰略資本,如此,既可獲得資本奧援,也可擺脫包袱壓力。至於尋求IPO,短期可能只是說辭,尤其可用這個由頭吸引戰略資本。
這裡面一定有康佳集團的資本技鋪墊。畢竟,現有的康佳A若失去彩電主業,那整個就主業空洞化了。不要說投資者很難同意,就算同意,它自己這個周期怎麼填補空洞,確實很難。
所以,這里體會一下我為何開頭說不希望成為樂視風或者早起國美風。你知道這兩家公司曾有過將旗下上市子公司過度工具化的典型經歷,甚至也是脆敗的原因之一。此處,你再將2、3結合就能看出,康佳集團未來也不排除走向依託旗下上市公司做為平台,為投資業務創造新的融資條件的路徑。未來,很有可能出現類似的工具化一幕。
那時,本質上,家電業之於康佳集團,就像樂視網之於此前的樂視控股,國美電器之於鵬潤。
你會說,這有什麼呢,不過就是很平常的集團化架構。不也跟聯想集團之於聯想控股一樣嗎?
形式上一樣,但同樣架構里,核心業務扮演的角色並不一樣。我說希望它成為聯想控股的架構,其實是想說,劉鳳喜的邏輯,應該建立康佳家電主業至少在中國獲得相當強的地位才好那樣表態吧。如果只是為了轉型,即便有這樣的邏輯,也不過是空架子。
這是我對它不太放心的一面。由於之前的2015年,它經歷過一輪極為嚴重的震盪,足以「留名」全球商學院經典教材,我擔心的一面在於,康佳是在尋求一種妥協,過度迎合大股東主導的變革。
當然,我們沒有任何權利非議一家公司的轉型。尤其對於康佳。它身上其實有太多悲情。它可是中國老牌家電企業。有近40年的歷史。
當年它曾是中國CRT時代三巨頭之一。轉型平板時代也很有看點。但在體制約束下,它起個大早,趕了晚集。當海信、TCL們快速崛起後,它的地位卻開始持續滑落。
我說它有體制約束,主要是它身處大股東之下,有太多約束,導致它的機制很難符合市場化特徵。
它的意識絕對沒問題,當初朝平板時代轉型,過去幾年多朝智能化轉型,意識應該說都不落後,但它沒有真正的能力整合關鍵資源快速引導,更多停留在意識與理念階段。
這種體制給康佳帶來諸多約束,導致它與大股東之間不斷出現矛盾。早在2009年末,雙方矛盾就很明顯了。我記得很清楚,當年,康佳模組廠落地崑山,就是矛盾結果。深圳那邊尤其期望落在當地,但很難給它土地,而崑山有更多優惠。一個細節顯示出矛盾,項目動工時,深圳那邊來了多家媒體,回去後卻被要求不能作為重點報道。
主要矛盾集中在同業競爭。康佳是家電製造業。在中國,家電製造企業基本都是地產企業。康佳的商業模式註定了無法真正脫離土地經濟與地產形態。但由於大股東主業也是地產(主要是商業地產),雙方之間同業競爭矛盾持續很久。
對康佳來說,地產業務有雙重意義:一是天然的工業地產形態;二是有許多配套項目很容易變通轉化為商業地產形態甚至商品房,從而能平衡自身家電業務運營的壓力。多年,它手中的地產確實也增值多多。
格力、海爾、海信、長虹、TCL,地產業務都不弱,有的早就是上市公司了。康佳因為受制於華僑城,導致它很難在這個維度上有更深的布局。因此,雙方博弈深深。後來它們為了一處關鍵地塊,甚至對薄公堂,那可真是罕見一幕。
幾年來,康佳危機感深深。主業被對手拉開距離,它對業外收入就有一定依賴。地產業務能平衡部分風險。另外,華僑城雖身為大股東,並非絕對控股,只是占據逾20薇壤2還て誆┺鬧校中季萆戲紓媧碚季菘導袮董事會最多席位。
這種局面也導致過去多年康佳管理層與普通員工一直缺乏激勵措施。與其他同行相比,它顯得相當被動。
但上述一幕持續到2015年,竟被康佳中小股東聯合內部派系完成一場逆襲。它們竟然占據了董事會多數席位,從而決定決策層的人馬。當時劉鳳喜被架空,換了新人。雖然後來很快又作了平衡,吸引大股東方面的代表,包括劉鳳喜本人,但中小股東選定的新總裁,仍然代表更多自己的利益。
那新總裁,也就是劉丹,當年也曾長期任職康佳,立過汗馬功勞。但後來轉戰行業,被中小股東選定、回歸後,實施的卻是休克療法。他激烈地甩掉了許多老人馬,中間甚至短短幾天還有反復。整個康佳無法經受住震盪,主業明顯不利,而資本市場更是不滿。隨後復牌,竟然創下9個跌停。這也直接促成劉丹下課。
之後華僑城重新主導了董事會,康佳重獲安定。當然,大股東與劉鳳喜等人顯然也沒有完全走回過去老路,而是開始展現創新變革風向。整個2016年,主業元氣恢復,雖然利潤沒有真正的變化,許多業務主要來自資產處置,但是智能化轉型尤其是互聯網服務取得不錯的成效。
當然,最大的看點在於年末落實的全球高管人選競聘。雖然有些方面很難立刻改變,但仍還有新的血液流入。
2017年以來的康佳,基本上就在重新定位。它一是迎合華僑城整體轉型,二是自身也在尋求變革,釐定了劉鳳喜開頭的表述。
這一步確實取得了成效。中報至少再度盈利,雖然更多來自營業外收入,市場倒也穩定下來。
但是,我們也看到,康佳集團眼前的改革並不徹底。它依然有兩重風險:
一、轉型投資控股平台,我們並不擔心它的資本力量。更多是它需要豐富的投資經驗。康佳這方面積淀不深,雖有新的人馬幫持,想短期建立起口碑,還很難。而且,它並投資那些新創項目,更多追求能更快產生投資效益的領域。市場上有,但也未必成就它多少機會。
二、家電業務,過去為康佳集團甚至華僑城創造了很多營收,較長時光里,現金流也發揮了作用。但是眼下,我們認為,康佳集團對於這部分業務有透支的可能,就是說,它雖然不能帶來多少利潤,但短期還是要依賴它帶動營收,如果能IPO,還可以打通資本市場。在投資控制業務壯大之前,家電業務還不能過度弱化,否則整個康佳集團都可能顯得空洞化。
2017年,康佳營收目標是300億,凈利要達到3億。這意味著,家電業仍會是核心營收倚重,而利潤恐怕仍會來自業外。最新公告里提到,一處核心資產處置如果能按預定目標,在2017年完成,按它持有的70蘩撲悖贍芑竦?0多億的收益。
現在看看,到底還是地產生意才能拯救公司啊。
我說康佳轉型,不讓人淡定,並非完全否認它選擇的這條路徑。後者確實有一種新的味道:不但可以進一步消除與大股東的同業競爭關系,也可以化解地產政策調控與彩電板塊成長的雙重壓力。
早在10多年前,海爾就確立過金融+產業兩輪驅動的路徑,它一度被視為GE的擁躉。
但康佳主業談不上穩固。它在跟時間賽跑。如果不能盡快形成新的造血功能,尤其是利潤點的挖掘,它也會面臨坐吃山空。它的財務面很難形成真正內在的體質化的提升。2017年中報雖然表面盈利,但也建立在透支某些資源基礎之上,在我們看來,2018的康佳,將會面臨一波更大的挑戰。
③ 聯想控股2017年凈利多少
3月27日,聯想控股公布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年度財報。財報披露,聯想控股2017年全年營收3163億元,同比增長3%。凈利潤50.4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
此外,拉卡拉支付已於2017年3月完成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遞交首次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場公開發行股票申請。同年9月,聯想控股收購盧森堡國際銀行89.936%的股份,此項交易為金融服務板塊的重要戰略投資。目前,相關監管審批均在穩步推進中。
④ 2017年股市將會如何
在2017點A股市場以不確定開始,預計以確定結束。2016年反復驗證的3100點陰影中樞依舊會在新的一年中反復確認,當然考慮到估值水平,這個陰影中樞可能出現在3200點。這里國內經濟繼續處於長周期的底部區域,經濟依舊存在下行壓力,供給側改革的成功有助於縮小下行的空間。去產能繼續改善供求關系,企業盈利持續改善。2016年去杠桿成績明顯也將推動2017年貨幣政策趨於保守,抑制資產價格泡沫,防範金融風險持續貫徹2017年全年。故2017年操作策略相應設置為持股待漲,漲速加快逢高減持,恢復常態後接回繼續持股,恰好與2016年的操作策略相反。
2016年新股發行政策相當成功,在穩定股市大盤的同時發出了新股大約240家,國企改革一直貫串2016年,也將繼續貫穿2017年。而2017年年末出現的幾乎成為創業板退市首例的萬福生科咸魚翻身事件,讓聯想控股曲線成為萬福生科實際控制人,規避了創業板不允許借殼重組的規定。此次案案例諾能成功,將極大地激勵投行和實際控制人,此案例通過「委託表決權+豁免實控人股份限售承諾」,實現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轉移,可以預計2017年創業板的「實際控制權轉移」成為一個證券市場的亮點。
⑤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嗎
不是,它是由 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股36%,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職工持回股答會持股35%,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9% 。它旗下的子公司聯想集團有限公司和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
⑥ 2017山東濟南百強企業排名
2017年度山東省100強企業名單
名次、企業名稱、營業總收入(億元)
1、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3595.78
2、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3085.27
3、海爾集團公司、2419.01
4、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206.73
5、信發集團有限公司、2008.31
6、兗礦集團有限公司1991.99
7、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1986.84
8、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1352.33
9、海信集團有限公司、1110.65
10、南山集團有限公司、1007.32
11、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906.72
12、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905.36
13、山東晨鳴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870.22
14、萬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836.16
15、浪潮集團有限公司、803.39
16、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790.07
17、山東大海集團有限公司、778.71
18、中融新大集團有限公司、753.32
19、利華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750.18
20、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748.83
21、華泰集團有限公司、730.12
22、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666.34
23、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653.8
24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651.34
25、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石油分公司、648.12
26、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605.01
27、青建集團股份公司、600.8
28、山東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570
29、山東如意國際時尚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561.31
30、山東創新金屬科技有限公司、551.02
31、山東海科化工集團、550.08
32、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31.23
33、鴻富泰精密電子(煙台)有限公司、530.76
34、中化弘潤石油化工有限公司、517.05
35、山東招金集團有限公司、510.64
36、新鳳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500.69
37、山東科達集團有限公司、478.56
38、東營魯方金屬材料有限公司、458.39
39、山東金誠石化集團有限公司、451.37
40、山東太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449.02
41、西王集團有限公司、435.06
42、華勤橡膠工業集團有限公司、432.52
43、中國石化青島煉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427.92
44、上汽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424.63
45、山東渤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417.02
46、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400.99
47、山東玉皇化工有限公司、396.88
48、山東恆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93.1
49、山東新希望六合集團有限公司、393.04
50、臨沂新程金鑼肉製品集團有限公司、390.16
51、山東金嶺集團有限公司、388.87
52、山東勝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85.42
53、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381.95
54、永鋒集團有限公司、381.76
55、威高集團有限公司、378.16
56、天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370.66
57、東營方圓有色金屬有限公司、369.96
58、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山東有限公司、361.77
59、濱化集團公司、354.48
60、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351.88
61、魯西集團有限公司、350.41
62、富海集團有限公司、333.8
63、山東博匯集團有限公司、330.09
64、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330.01
65、山東清源集團有限公司、325.35
66、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320.51
67、山東華星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317.08
68、萬通海欣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16.27
69、嵐橋集團有限公司、313.25
70、山東匯豐石化集團有限公司、306.89
71、樂金顯示(煙台)有限公司、302.9
72、東岳集團、302.38
73、山東九羊集團有限公司、302.19
74、東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80.13
75、山東金茂紡織化工集團有限公司、278.7
76、香馳控股有限公司、276.72
77、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271.7
78、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268.75
79、恆豐銀行、268.58
80、山東墾利石化集團有限公司、267.42
81、魯麗集團有限公司、267.31
82、山東魯花集團有限公司、265.34
83、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諸城汽車廠、265.1
84、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62.77
85、歌爾股份有限公司、255.37
86、新華錦集團、251.32
87、利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49.17
88、山東中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246.8
89、煙台振華商業集團、244.76
90、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236.53
91、正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36.12
92、煙台恆邦集團有限公司、235.77
93、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22.26
94、青島中垠瑞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221.71
95、山東壽光魯清石化有限公司、208.93
96、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8.24
97、日照港集團有限公司、195.51
98、山東中礦集團有限公司、194.92
99、上海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194.67
100、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189.55
參考資料
中國百強企業排名
名次 企業名稱 營業收入(萬元)
1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146243938
2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127300293
3 國家電網公司 114073711
4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9000400
5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45185199
6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0293700
7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37900940
8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5227960
9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3403700
10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30897547
11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28552483
12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24683881
13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23461928
14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22614071
15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22110274
16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20715506
17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19478855
18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19063965
19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18852644
20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18804643
21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18533614
22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8057942
23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17293017
24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16835989
25 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16703313
26 百聯集團有限公司 0727
27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 16518137
28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16446614
29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 15449128
30 東風汽車公司 15271295
31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15137481
32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15107492
33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15064335
34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14758414
35 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 14523215
36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4401326
37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 14392943
38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3980300
39 首鋼,總公司 13200000
40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 13093381
41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2953100
名次 企業名稱 營業收入(萬元)
42 中國,鋁業,公司 12912092
43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12370251
44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12274138
45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12203751
46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12182397
47 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12050468
48 海爾集團公司 11895668
49 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11554891
50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 11521069
51 浙江省物產集團公司 10730856
52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10632154
53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10348275
54 江蘇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 10234242
55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10165408
56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10093064
57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10020276
58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9783500
59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9741658
60 天津市,中環,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9664804
61 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9622213
62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9595844
63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9462482
64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9450745
65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 9023941
66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8946801
67 益海嘉里,投資有限公司 8438921
68 河南煤業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8211530
69 美的集團有限公司 8081158
70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 7567493
71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7486153
72 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7463668
73 天津市物資集團總公司 7371435
74 天津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7277530
75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7179795
76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7125265
77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6980746
78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6856204
79 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833293
80 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813417
81 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6784650
82 珠海振戎公司 6729359
名次 企業名稱 營業收入(萬元)
83 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6723605
84 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6507674
85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 6292504
86 大連,大商,集團有限公司 6255500
87 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222405
88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6101977
89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6081346
90 江西銅業集團公司 6058158
91 杭州鋼鐵集團公司 6001416
92 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 5744740
93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5717384
94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5580914
95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5568278
96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530800
97 金川集團有限公司 5506451
98 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5505849
99 沈陽鐵路局 5404831
100 上海鐵路局 5329808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中國百強企業
參考資料來源搜狐網--2017山東企業百強榜出爐,濟南上榜最多!
參考資料來源齊魯網--2017年度山東百強企業名單出爐!詳細名單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