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判斷牛市 熊市
如何判斷熊市牛市?
1、判斷宏觀經濟是否處於復甦狀態。經濟學家常說「股市是經濟晴雨表」,這個大道理是正確的。因此要判斷股市是否具有中長期走牛的基礎,先要看宏觀經濟面是否開始復甦,是如何判斷熊市牛市的要點之一。
2、看外圍股市是否處於上漲狀態。這里所說的外圍股市,主要指美國以及英法德這幾個大國。它們的股市更加成熟,它們的走勢對全球金融市場無論是中線還是短線具有非常強的參考作用。相對來說,中國股市更多屬於跟隨性走勢。因此要判斷中國股市能否走牛,一定要看外圍主要金融市場走勢如何。
3、再看中國股市30周線是否開始走平,10周線是否開始掉頭向上。股市運行周期,總是大周期決定小周期,大形態決定小形態。因此大家進行技術分析,一定先要看周線,再看日線,再看分時,這種順序不能錯,是如何判斷熊市牛市要特別注意的一點。
4、看產業是否屬於政策扶持的朝陽產業。國家政策導向就是股市最大的資金指揮棒,散戶看主力,主力看國家政策。因此要判斷一隻股票是否具有中線投資潛力,首先要看產業是否屬於國家政策扶持的朝陽產業。如果是,那麼該板塊整體性上漲的潛力就會大很多。
5、判斷個股是否處於中線行情啟動以及是否屬於板塊龍頭,是如何判斷熊市牛市的關鍵方法。個股啟動,技術上可以看30日線是否處於長期下跌後的底部第一次掉頭向上形成上漲趨勢,股價短線是否運行在5周線上方,如果是,則處於上漲周期的可能性較大(更詳細的阻力分析以及漲幅預判不在這里討論)。另外是否屬於板塊中的強勢股,屬於龍頭股更好。如果是這種股票,那麼後市出現中線上漲的可能性就較大。
Ⅱ 如何判斷牛市熊市
等待也是一種美德。。與其現在亂炒一氣,不如牛市確認後滿倉殺入賺個頂朝天。除非你有巴菲特的炒股理論,參照帖子
http://soft.deepin.org/read.php?tid=406839
,他的觀點牛市熊市通用,問題你得找到熊市也大漲的股票。目前大盤預判:1:無法確認成功,向熊市發展,主力莊家出了大部分的籌碼,抱著金錢睡大覺
了,
剩下散戶高位套牢,是割肉,還是被套個10年半載
[s:223]
[s:223]
[s:223]
2:無法確認成功,也許是中度調整,也許會最後確認成功,但在被確認前你經得起主力莊家的折騰么,看著自己的股一天一天的下墜,而主力莊家卻在大震盪中獲得了足夠的利潤,又在你殺跌中得到了便宜的籌碼。
[s:223]
[s:223]
等待確認成功的一天吧,把主力莊家都靠死,我們比他們有時間,死也不上套。。
Ⅲ 如何判斷牛市和熊市
「牛」和「熊」在股市分別代表「漲」和「跌」兩種情況。
所謂"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
一旦整個上升趨勢確立以後,每次的回調都是買入的機會,個股的每個利空,都是主力刻意砸盤的動作(基本面良好的個股是經不起砸盤的)每次的短期操作都是錯誤的買賣!大家要做的就是逢急跌買入,堅定持有,等待主升!
所謂"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中。
一旦整個下降通道確立以後,每次的反彈都是出貨的良機,個股的每個利好,都是主力出貨的行為,每次短期操作都是正確的決定!大家要做的就是逢反彈就賣出,離開市場,等待轉機!
從受歡迎的程度來說自然是代表著「漲」的「牛」要得人心的多,牛市就是意味著給你送錢來了,怎麼能不高興呢?有的證券交易所裡面還特意放上牛的雕塑,一方面討個吉利,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股民到它那裡交易。
比起牛來,熊在股市裡要惹人厭的多,因為它代表著「跌」,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股票往下跌,大概沒有幾個人心裡會舒服。
●牛市與熊市的最大區別體現在技術形態上,牛市周一必漲,月初必漲.熊市周一必跌,月初必跌.
體現在基本面上:新股和增發在牛市被視為最大的利好,在熊市被視為最大的利空.
資本市場是資金推動的市場,一切由市場資金做為主導力量!
Ⅳ 價量分布圖怎麼看應該怎樣分析
對與日間交易來說,觀察持倉的變化很重要!
日間持倉的變化就是今日主控盤莊家多空的籌碼變化,所以開盤後不久我們會看到在某一個價格及其附近產生一個增倉區域,這個區域就是今日主力的成本區域(至少是今日主控莊家短線的成本區域)。
所以我經過多次實盤測試:價格走上這個區域就做多,走下這個區域就做空。
呵呵,成功率還是很高的,但要戒貪多利潤,注意止損。
價格大漲的同時持倉大增:一般情況是做空的人很多,主控主力狂吃空單做多。
價格大漲增倉不多,一般情況是做空的人很少或是主力平空狂拉,小心主力做多根基不穩。
比如:某品種當日開盤後不久,主力開始橫住在某一個價位及其上下緊靠價格大量交易增加持倉,那麼下一時刻只要主力向上脫離該區域我們就可以做多,反之向下突破該區域我們就做空,一般都可以順勢獲得利潤,利潤的大小根據不同品種的幅度活躍度大小有關。
另外,看到日間主力要開始震盪時候,這時要觀察價量交易圖里的兩個高成交量里的價格區間的價格,一般主力會在這個區間震盪補一下量(比如日間主力在3000元做了一個比較大的量,然後運行到2980元又做了一個比較大的量,而中間由於是順勢運行,成交量比較小,而主力這時卻不再下跌而是上破2980元要進行震盪行情,那麼主力一般會在3000---2980這個區間震盪補量,越小的那個價量越容易被主力震盪補量,呵呵,這里照樣可以根據補量的過程差價做超短線:)
我再談談這種方法的日內時段在什麼位置平倉:
突破向上做多的:漲到一定的位置大幅減倉了就平。
突破向下做空的:跌到一定的位置大幅減倉了也平。
總之,主力都減倉了,我們還留在裡面做什麼?哈哈:-)
另外關於快到日內的盤間休息前時,主力一直在某個區間小幅橫盤做持倉量,休息過後的開盤就突破橫盤的情況經過認真觀察發現:一般情況下小幅低開往往低走,小幅高開就往往高走,只能是小幅突破開盤喲,大幅度跳躍開盤就不好說了(說明盤間休息的時候主力得到某種消息了)。
再簡單說下成交量的盤間運用:
一般主力向上或是向下運行的時候,當你發現到了某一價格區間時成交量突然放大,比前幾個成交量突然高出很多,呵呵這個時候主力基本要將運行的趨勢暫時停滯一下了,並開始有個回調行情了(至少是橫盤調整一下了),作為日間短線交易的朋友來說發現有調整跡象馬上平出一部份或是大部份乃至全部份的持倉是可以接受的了,這就是做日內交易戒貪的做好方式了。
好了,我簡單介紹了一下日內短線交易的一個小技巧,至於是否能對做日內交易的朋友們有效不敢妄言,但確實是本人在以前做現貨市場時總結出的日間交易經驗,也曾在以前的現貨交易論壇發表過並得到朋友們實踐認可。
投機市場技術經驗是相通的,我通過多次驗證在期貨市場日間交易中也同樣好用,但由於本人基本是做趨勢交易的,日間交易偶爾做一做,得出的這個小技巧也不見得比朋友們的好,僅供參考吧!
Ⅳ 怎樣區分牛市熊市中的看漲還是看跌
1、牛市和熊市分為大盤牛市和熊市、個股牛市和熊市,它們的特徵都是一樣的。
2、牛市中指數(個股)的價格回調低點一次比一次高,同時高點也一次比一次高,這就是牛市的典型特徵;熊市則正好相反,價格下跌的低點一次比一次低,而反彈的高點一次比一次低。例如,你可以看一看2005年6月至2007年11月的牛市行情就明白了。
3、當有股評「磚家」說牛市來臨的時候,你只需要看一看我所說的牛市特徵是不是非常明顯,就可自己判斷他是不是在胡說八道。
4、期貨市場的牛熊市特徵也是一樣的。
Ⅵ 怎樣證明可以用看跌期權構造熊市價差,怎樣證明可以用
熊市價差策略組合,一般有兩種構建方法,一種用看漲期權(認購期權)構建,另一種用看跌期權(認沽期權)構建。 用看跌期權構造熊市價差策略組合的方法是這樣的,選擇標的和到期日相同的期權,買入一份行權價較高的看跌期權,再買出一份行權價較低的看跌期權。 這種組合,需要付出權利金,但標的證券下跌時,可以從兩份期權的行權價格差中獲益。 收益圖如下:
從圖中可以看出,用看跌期權構建的熊市價差策略組合,和用看漲期權構建的組合,收益圖形狀基本相同,都能實現熊市中獲利。只是兩者的最大收益、最大虧損、盈虧平衡點等不同。結合不同場合,分別選擇應用就好。 用看跌期權構建的熊市價差策略組合相比,有一個比較大的好處是付出的保證金較少。
怎麼證明呢? 那就舉個例子吧。 如上圖,我就是用買入了一份9月到期的50ETF期權看跌期權,行權價2.6元,付出950元。 又賣出了一份行權價2.55元的看跌期權,得到640元,至此,此熊市價差組合就完成了。 當50ETF大漲時,兩份期權價值都變0,組合就最大虧損,最大虧損=凈權利金支出=950-640=310元。 當50ETF大跌時,兩份期權價值都變大,組合就最大收益,最大收益=兩期權行權價差-凈權利金支出=10000*(2.6-2.55)-310=500-310=190元。 盈虧平衡點2.569元。 如此證明的很詳細了吧?
Ⅶ 期貨套利的價差K線圖和普通價格的價格K線圖從走法上大家認為有沒有不同的地方
你好,
首先,套利K圖是指兩個以上的品種價差計算出的K線圖,而普通品種K圖就是單專個的品種開盤,收盤,最高,屬最低畫出的K線圖,這在演算法上就是不同的;
其次,走勢的不同之處還要看行情而論,比如牛市套利和熊市套利兩者中的套利K圖和普通K圖在一定程度上說是相反的,另外還有很多影響其走勢不同的因素。
其他問題也可以咨詢交流,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看以參考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214d950102vifn.html
Ⅷ 熊市選股票分析:熊市要怎麼選股
你好,以下分享在熊市選股的一些技巧,僅供參考:
1.符合經濟周期和產業方向 「成長」是投資的主旋律,快速成長的股票多半正處行業輝煌期。曾經輝煌的公司多是時勢造就的「英雄」,他們站在浪尖上,時代的浪潮可以順順當當地推動他們向前。「成長」是投資的主旋律,只是每一階段「成長」的含義不同,A股市場可以穿越經濟周期、不斷成長壯大的「真成長」並不多,有些只穿越了一輪熊市,比如鹽湖股份(000792),有些穿越了兩輪熊市,比如萬科A(000002),以雙鷺葯業(002038)和雙匯發展(000895)為代表,醫葯和食品飲料行業的優質標的可以穿越三輪熊市。
2.龍頭公司穿越股市周期的概率更大 正處行業輝煌期的股票很多,但能穿越熊市的少之又少,聰明的市場選擇了「帶頭大哥」,這些公司要麼是已經穩居市場龍頭的大市值公司(行業競爭格局比較穩定),要麼是當年擁有競爭優勢的小市值龍頭(行業競爭格局仍不穩定),而行業內的其他股票跟隨大盤一瀉千里。 也就是說,成長分兩類,一類是龍頭公司的穩健成長,一類是小公司的快速成長。已經成為為行業龍頭的大市值公司容易確定,但抓住未來能夠成長為細分行業龍頭的小市值公司更有吸引力。
3.關注基金抱團取暖的品種:最優質的核心資產 熊市中漲幅喜人的股票基本都是優質的核心資產,同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相似之處,前十大流通股東充斥著境內外機構投資者的身影,機構股票投資者抱團明顯,占流通股比重超過30%的情況屢屢皆是。
4.在新股中掘金,事半功倍 剔除36隻獲得正收益的重組股後,158隻穿越熊市的股票中,當時的新股或次新股有64隻,佔了超過1/3的篇幅,也就是說,做足新股功課、挖掘未來細分行業龍頭的成功概率更高些。 重組股也在熊市中出盡風頭,重組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新股,重組出牛股的概率其實非常高,而不單只是對殼資源的炒作,因為借殼者往往是某領域後來居上的佼佼者,或者新興行業的龍頭,比如分眾傳媒(002027)借殼七喜控股、順豐快遞借殼鼎泰新材(002352)、恆力股份(600346)借殼ST橡塑,只是除非把握不對稱信息,否則重組概念很難把握介入時機。此外,在注冊制改革推動的進程中,博弈重組的性價比越來越低。
5.在熊市,績優股也沒有被低估 從熊市的走勢特徵來看,熊市有三段,第一段是所有股票普跌的階段,有業績支撐的股票在第一波下跌中也會跟隨大盤的下跌而下跌,而在熊市中後段,它們可以先於大盤見底、啟穩和突破,指數有可能再創新低,但這類股票的底部卻在逐漸抬升。 從這個角度,如果小股票的跌幅顯著小於指數,這類股票值得我們關注,有可能是市場選美「選」選出的未來細分行業龍頭。 熊市的績優成長板塊演繹出局部結構性牛市,漲多了依然會出風險。在2005年8月,上證綜指下破1000時,績優板塊抗跌明顯,但當指數從998點反彈到1200點再次開始下跌時,長期不跌的績優板塊突然大幅下跌,以深赤灣、中集集團(000039)為典型代表,這些牛股大幅破位,績優股陷入「防禦性泡沫」的困境,機構之間博弈明顯,這個階段幾乎所有的基金重倉股都開始下跌。
6.熊市中的概念 熊市中概念炒作可能一樣精彩紛呈,但概念很難兌現業績,或不能很快兌現業績,這些概念股被捧得越高,最後一棒的接力者往往摔得越慘,熊市炒概念的操作難度較大,不可戀戰。但有一類概念,是熊市中可操作性較高的:漲價概念。在熊市中,漲價概念往往會走出一波行情。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