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產負債表總體結構分析
一、獲利能力比率
(一)與銷售有關的獲利能力比率1.毛利率=毛利÷銷售(營業收入)×100% (算出來的數字越高越好)銷售=銷售量×單價毛利=銷售額(營業收入)-銷售成本(主營業務成本)2.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銷售×100%
(算出來的數字越高越好)3.稅前利潤率=稅前利潤÷銷售×100%
(算出來的數字越高越好)4.凈利潤率=稅後利潤÷銷售×100%
(算出來的數字越高越好)
(二)與投資有關的盈利能力比率1.運用資本報酬率=營業利潤÷運用資本×100%
(算出來的數字越高越好)運用資本=總資產-流動負債2.總資產報酬率=稅後利潤÷總資產×100%
(算出來的數字越高越好)二、營運能力比率營運周期=收款期+存貨期-付款期其中收款期和存貨期越短越好,付款期越長越好!說明營運周期越短。1.存貨期=存貨÷銷售成本×365天
期限在60—90天比較好2.收帳期=應收帳款÷主營業務收入(銷售)×365天
期限在60天比較好,不能超過90天3.付款期=應付帳款÷銷售成本(購貨)×365天
三、償債能力比率
(一)短期償債能力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如果是2 :1說明償債能力強。
如果是1.5 :1說明償債能力一般。
如果再低償債能力較弱或者很弱。
2.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如果是1:1說明償債能力強。
如果是0.5 :1說明償債能力一般。
如果再低償債能力較弱或者很弱。
(二)長期償債能力
1.債務比率=總債務(總負債)÷總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負債)÷(固定資產+流動資產)
西方國家的標準是65%以下中國的標準是70%以下
2.財務杠桿比率=長期債務÷(總資產-流動負債-遞延稅款)
財務杠桿比率沒有標准,一般來說,財務杠桿比率越高風險越大,但是此時如果公司的營業利潤率高於利息率時,公司的回報也越高,反之,財務杠桿比率越低也就風險越小,但是可能你的回報也較低。
3.利息保障率=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3倍以上償債能力強
低於3倍 償債能力弱
B. 如何進行資產負債表結構分析簡答
資產負債表作為中小企業的重要報表,如何做好資產負債表的各項指標分析,對決策者作好參考,稅務管理者也可從分析中得出納稅申報的質量,摘錄本人上課筆記以供稅友們學習交流。
一、表內主要項目分析: 單項分析與 配比分析
1.通過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與存貨中的「庫存商品」兩個科目比較:如果兩者余額較大,且與當期銷售收入不相匹配,則可能有滯留銷售收入的情況。理由:這種情況一般規模較大的企業(包括民用家電,日用品)都會出現,因為應收賬款余額增加,表明銷售已經成立,但現款回收困難,為了維持經營,企業往往會出現產品照發,但銷售滯留或發票滯開,久而久之庫存商品余額也就會增加。
2.通過資產負債表中的「預收賬款」與存貨中「庫存商品」兩個科目比較:如果企業的「預收賬款」出現余額,且庫存商品余額較大,則可能有滯留銷售收入或偷稅的情況。理由:採取預收貨款結算方式的企業,一般其主導產品多為市場緊俏產品或特種產品,而且庫存商品均系完工產品。
二、主要涉稅指標分析
(一)主要涉稅指標及其功能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2、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分析納稅人經營活力,判斷其償債能力。如果資產負債率與預警值相差較大,則企業償債能力有問題,要考慮由此對稅收收入產生的影響。
3、總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總資產×100%(見國稅發[2005]43號)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平均總資產×100%。(會計上表示)
表示企業的總資產在一定時期內(通常一年)周轉的次數,它是反映企業的總資產在一定時期內創造了多少銷售收入或周轉額的指標。
4、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2〕×100%
一般情況下,存貨的周轉率越高越好,存貨周轉率越高,周轉次數就越多,表明企業存貨變現速度越快,企業的經營管理的效率越高,資產流動性越強。
分析總資產和存貨周轉情況,推測銷售能力。如總資產周轉率或存貨周轉率加快,而應納稅稅額減少,可能存在隱瞞收入、虛增成本的問題。
5、存貨變動率
存貨變動率=(期末存貨-期初存貨)÷期初存貨×100%
6、資產利潤率
資產利潤率=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
該指標用於反映平均資產的獲利能力,表明了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另有資產凈利潤率(資金報酬率)。 7、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收入凈額×100%
該指標表示每百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利潤的多少,用以衡量企業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另有銷售凈利潤率。 8、應收(付)賬款變動率
應收(付)賬款變動率=(期末應收(付)賬款-期初應收(付)賬款)÷期初應收(付)賬款×100% 分析納稅人應收(付)賬款增減變動情況,判斷其銷售實現和可能發生壞賬情況。如應收(付)賬款增長率增高,而銷售收入減少,可能存在隱瞞收入、虛增成本的問題。 (二)配比分析
1、資產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利潤率配比分析
(1)如本期總資產周轉率-—上年同期總資產周轉率>0,本期銷售利潤率-—上年同期銷售利潤率≤0,而本期資產利潤率-—上年同期資產利潤率≤0時,說明本期的資產使用效率提高,但收益不足以抵補銷售利潤率下降造成的損失,可能存在隱匿銷售收入、多列成本費用等問題。
(2)如本期總資產周轉率-—上年同期總資產周轉率≤0,本期銷售利潤率-—上年同期銷售利潤率>0,而本期資產利潤率—上年同期資產利潤率≤0時,說明資產使用效率降低,導致資產利潤率降低,可能存在隱匿銷售收入問題。
2、存貨變動率、資產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配比分析
比較分析本期資產利潤率與上年同期資產利潤率,本期總資產周轉率與上年同期總資產周轉率。 若本期存貨增加不大,即存貨變動率≤0,本期總資產周轉率—上年同期總資產周轉率≤0,可能存在隱匿銷售收入問題。
C. 對資產負債表的分析應包括哪些內容
一、水來平分析
1、編制水源平分析表,將分析期的資產負債表各項目數值,與基期(上年或計劃、預算)數進行比較,計算出變動額、變動率以及該項目對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和所有者權益總額的影響程度。
2、從3個角度分析評價資產負債表變動情況:從投資或資產角度進行分析評價;從籌資或權益角度進行分析評價;資產負債表變動原因的分析評價。
二、垂直分析
1、編制垂直分析表,通過計算資產負債表中,各項目占總資產或權益總額的比重,分析評價企業資產結構和權益結構變動的合理程度。
2、分析評價資產負債表結構變動情況。
3、資產結構、負債結構、股東權益結構的具體進行分析評價。
4、資產結構與資本結構適應程度的分析評價。
三、項目分析
1、主要資產如貨幣資金、應收款項等的項目分析。
2、主要負債如短期借款等項目變動情況分析。
(3)資產負債結構分析擴展閱讀:
對資產負債表的分析的目的:
1、揭示資產負債表及相關項目的內涵
2、了解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動情況及變動原因
3、評價企業會計對企業經營狀況的反映程度
4、評價企業的會計政策
5、修正資產負債表的數據
D. 如何對資產負債表進行結構分析和趨勢分析
首先,游覽一下資產負債表主要內容,由此,你就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的總額及其內部各項目的構成和增減變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由於企業總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經營規模,而它的增減變化與企業負債與股東權益的變化有極大的關系,當企業股東權益的增長幅度高於資產總額的增長時,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有了相對的提高;反之則說明企業規模擴大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負債的大規模上升,進而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在相對降低、償還債務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對資產負債表的一些重要項目,尤其是期初與期末數據變化很大,或出現大額紅字的項目進行進一步分析,如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固定資產、有代價或有息的負債(如短期銀行借款、長期銀行借款、應付票據等)、應收帳款、貨幣資金以及股東權益中的具體項目等。例如,企業應收帳款過多佔總資產的比重過高,說明該企業資金被佔用的情況較為嚴重,而其增長速度過快,說明該企業可能因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較弱或受經濟環境的影響,企業結算工作的質量有所降低。此外,還應對報表附註說明中的應收帳款帳齡進行分析,應收帳款的帳齡越長,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又如,企業年初及年末的負債較多,說明企業每股的利息負擔較重,但如果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較好的盈利水平,說明企業產品的獲利能力較佳、經營能力較強,管理者經營的風險意識較強,魄力較大。再如,在企業股東權益中,如法定的資本公積金大大超過企業的股本總額,這預示著企業將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時,如果企業沒有充足的貨幣資金作保證,預計該企業將會選擇送配股增資的分配方案而非採用發放現金股利的分配方案。另外,在對一些項目進行分析評價時,還要結合行業的特點進行。就房地產企業而言!
,如該企業擁有較多的存貨,意味著企業有可能存在著較多的、正在開發的商品房基地和項目,一旦這些項目完工,將會給企業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
再其次,對一些基本財務指標進行計算,計算財務指標的數據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直接從資產負債表中取得,如凈資產比率;直接從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取得,如銷售利潤率;同時來源於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如應收帳款周轉率;部分來源於企業的帳簿記錄,如利息支付能力。
E. 資產負債表如何分析
1. 資產負債表的結構
採用賬戶式結構,報表分左右兩方,左邊列示資產各項目,反映全部資產的分布及存在形態;右方列示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項目,反映全部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內容及構成情況。
2. 結構分析
資產負債表由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部分組成。
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是從兩個不同角度反映同一經營活動的兩種記錄。
資產是反映企業可支配資金的多少,通過現金、存貨、固定資產等形式反映資金存在的狀況;而負債是企業資金取得的途徑,反映的是資產籌集的來源,如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等。
資產負債表結構分析,就是通過對報表各個組成部分佔總資產的比率分析,來評價和衡量企業的財務狀況。
①資產結構分析
▲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結構,指企業的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占資產總額的比重。通過分析不同流動性的資產占總資產的比率,能了解企業的資產結構是否合理。
▲在分析資產結構時,關注的指標主要有流動資產率,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資產率=(流動資產額/資產總額)×100%。
例如:東方公司流動資產率=5,763,955.34/5,773,369.82×100%=99.83%
一般來說,流動資產占資產總額的比例越高,說明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可變現能力越強。
但是該指標受到行業差異的影響較大。例如,餐飲業是服務行業,而且以送餐為主,所以其總資產中並無大量的設備和廠房,所以其流動資產率較高。如果是製造行業,由於大量的機器設備、廠房等是企業發展的必備條件,所以其流動資產率一般在30%左右。
分析企業資產結構時,我們還可以用分析流動資產率的方式來分析現金資產的比重、應收賬款和存貨的比重、生產經營用資產的比重、無形資產的比重、長期股權投資的比重等。
②負債與權益結構分析
負債與權益結構主要包括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之間的比例關系,以及負債中長期負債與短期負債的分布情況等。通過分析,可以知道企業的債務情況,了解企業自有資金與債務的比率關系。負債結構分析主要有如下指標:
(1)自有資金負債率
該指標反映的是負債總額(流動負債+長期負債)與企業資本總額(所有者權益)的比例關系,也稱為投資安全系數。其計算公式為:
自有資金負債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100%
例如:東方公司自有資金負債率=5,549,437.41/223,932.41×100%=2478.18%
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企業自有資金負債率越高,債權人的保障程度越低。由於債權人不能得到保障,企業想再獲得貸款的機會就小。其計算結果可以用於衡量投資者對償還債務的保障程度和評估債權人向企業投資的安全程度。
(2)長期負債比重
該指標用來核算企業長期負債在總負債中的比重。其計算公式為:
長期負債比重=(長期負債/負債總額)×100%
例如:東方公司長期負債比重=279,000.00/5,549,437.41×100%=5.02%
該比重反映的是企業所有負債中,對外來長期資金的依賴程度。比重越高,依賴程度越高,比重越低,依賴程度越低。
(3)流動負債比重
該指標用來核算企業流動負債在總負債中的比重,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負債比重=(流動負債/負債總額)×100%
例如:東方公司流動負債比重=5,270,437.41/5,549,437.41×100%=94.97%
該比重反映的是企業所有負債中,依賴短期債權人的程度。該比重越高,依賴程度越高;反之則依賴程度越低。
F. 怎麼做三年的資產負債表結構分析 比如10 11 12年的結構分析
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分析
資產負債表是總括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會計報表。對資產負債表進行總體分析,其目的就在於從總體上把握企業在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全貌。
首先,可以核對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總額。由於資產負債表是以「 資產= 負債+ 所有者權益」 的公式編制而成,因此根據資產總計數即可推知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計數,企業的資產合計數大致可以反映出企業經營規模的大小。
另外,如果知道企業所在行業的平均資產的情況,還可以推知該企業在同行業中所處的地位。
其次,可以核查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大項目的合計數。通過這些合計數可以看出有關項目在資產總額與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從而可以一定程度地了解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負債的流動性以及企業負債經營的程度等。
再次,可以進一步觀察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分別在資產總額、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總額中所佔的比重。根據有關的各項比重,可以列出百分比資產負債表,從而可以了解企業資金的分布狀況,了解企業資金來源的渠道。這樣有助於進一步分析和發現問題,進一步改善企業的資金結構。
如果有該企業近幾年的資產負債表,則可以計算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項目的金額變動及金額變動百分比。通過各個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項目的金額變動,可以反映出企業在近幾年內財務狀況變動的情況,從而有助於預測企業未來財務狀況變化的趨勢;而通過各個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項目的金額變動百分比,則可以反映出各項目對企業財務狀況變化影響的大小以及各項目自身變化的幅度,同樣有助於預測企業未來財務狀況變化的趨勢。
總之,通過資產負債表的總體分析,可以大致了解企業所擁有的資產狀況、企業所負擔的債務、所有者權益等財務狀況。而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和財務彈性,了解企業的資本結構和長期償債能力等詳細情況,則需要使用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作具體分析。
1 資產結構
資產結構,主要反映流動資產和結構性資產之間的比例關系,反映資產結構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流動資產率,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資產率= 流動資產/ 額資產總額
對資產結構的分析,可幫助我們從宏觀角度上掌握企業所在行業的特點、經營管理特點和技術裝備水平。
流動資產占資產總額的比例越高,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越重要。比如在企業產品市場需求旺盛或擴大經營規模的時期,企業投入當期生產經營活動的資金要比其他企業、其他時期投入的多。當企業處於蓬勃發展時期時,企業的經營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該指標也是進行行業劃分和行業比較的重要指標。一般地講,紡織、冶金企業該指標在30%~60%之間,商業批發企業可高達90%以上。
商業企業的流動資產往往大於非流動資產,而化工業的情況卻恰恰相反。如江蘇某商場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31日的流動資產為5 602 萬元,結構性資產為4 066 萬元。而河南某股份有限公司(以化工業為主)同期的流動資產為23 922萬元,結構性資產為17 944萬元。
在同一行業中,流動資產、長期投資所佔的比重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特點。流動資產和負債較高的企業穩定性差,卻較靈活;而那些結構性資產和負債占較大比重的企業底子較厚,但轉變調整比較困難。長期投資較高的企業,風險較高。
無形資產增減和固定資產折舊快慢反映企業的新產品開發能力和技術裝備水平。無形資產多的企業,開發創新能力強;而那些固定資產折舊比例較高的企業,技術更新換代快。
通過對資產結構的分析,就能看出行業特點、經營特點和技術裝備特點。
2 負債結構
負債結構,主要是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長期負債與所有者權益之間的比例關系。對負債結構的分析,主要應弄清企業自有資金負債率和負債經營率。
自有資金負債率是所有者權益和負債總額(即流動負債加長期負債)的比率,也叫企業投資安全系數,用來衡量投資者對負債償還的保障程度。該指標也反映企業自負盈虧能力的大小。即:
自有資金負債率= 負債總額(流動負債+ 長期負債)/ 資本總金額(所有者權益)
自有資金負債率越大,債權人所得到的保障越小,獲得銀行貸款的可能性越小(或者說銀行收回貸款的難度就越大)。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商也很關心這一指標,它是確定付款方式、付款期限的依據。自有資金負債率越低,股東及企業以外第三方對企業的信心就越足,但如果自有資金負債率過低,說明企業沒有充分利用自有資金,發展潛力還很大。一般認為1 ∶1 最理想,即:
負債總額(流動負債+ 長期負債)= 資本總金額(所有者權益)
長期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比,稱為企業的負債經營率。即:
負債經營率= 長期負債總額 / 所有者權益總額
通過長期負債來籌集結構性資產所需的資金是一條途徑。但長期負債過大,利息支出很高,一旦企業陷入經營困境,如貸款收不回、流動資金不足等情況,長期負債就變成企業的包袱。而使用自有資金投資企業的結構性資金,就沒有這種弊病。因此,負債經營率反映企業負債結構的獨立性和穩定性,一般認為1 ∶3 或1 ∶4 較為合理。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獨立性越差,比率越低說明企業的資金來源穩定性越好。
3各行業資產和負債結構合理性評價
企業資產和負債的合理結構,也因技術水平、市場發育程度等條件的不同而改變。比如在我國目前資金市場還欠發達的情況下,合理的負債經營率往往低於國外同行的水平;再比如我國企業之間遵守合同、按期付款的觀念還不很強,自有資金負債率低於國外水平也是比較合理的。因此這些指標的合理數值是相對的、可調整的。
各行業之間這些數據的差距也是比較巨大的,在進行企業的財務分析和評價時,應根據不同行業,運用不同的指標數值,才能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我們把資產或負債結構符合或接近行業合理結構數據的企業稱為資產或負債結構比較合理的企業。與合理資產和負債結構相對應的流動資產率、自有資金負債率和負債經營率數值分別稱為合理流動資產率、合理自有資金負債率和合理負債經營率。
根據企業與其所在行業合理資產和負債結構數值的偏離程度,我們將企業在報告期的狀況劃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 )按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率即流動資產率劃分,高於合理流動資產率較多的企業稱為業務發展型資產結構企業,低於合理流動資產率較多的企業稱為業務萎縮型資產結構企業。
(2 )按自有資金負債率劃分,高於合理自有資金負債率較多的企業稱為投資不安全負債結構企業,低於合理自有資金負債率較多的企業稱為潛力待發型負債結構企業。
(3 )按負債經營率劃分,高於合理負債經營率較多的企業稱為不獨立經營企業,低於合理負債經營率較多的企業稱為獨立經營企業。
G. 比較資產負債表分析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比較分析,是指對同中徑的任何一個財務指標在兩個會計期間或一個會計期間與其預算數之間的比較,藉以提示其增減金額及增減幅度。
比較分析資產負債表: 顧名思義,就是要同一個基準進行比較,從而分析差異。這個基準要看你分析的目的,常用的有縱向比較如今年的實際與去年的實際比較,也有橫向的本企業與本行業標桿企業的相關指標的比較,也可以是今年的實際與今年的預算比較,等等。
結構比較,就是指構成總額的若乾子項目佔有總額的比重的比較,比如資產總額中有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還分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其他長期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等等,這些都可以用來做結構比較。
資產負債表分析,是指基於資產負債表而進行的財務分析。資產負債表反映了公司在特定時點的財務狀況,是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結果的集中體現。通過分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能夠揭示出公司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公司經營穩健與否或經營風險的大小,以及公司經營管理總體水平的高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