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們常說的二八是什麼哪些是二類股票,哪些是八類股票
股票市場行情中,佔二成的股票品種持續上漲,另外佔八成的股票卻持續下跌的現象的一種描述。
內容二八行情是指大盤藍籌股指標股的權重股的上漲行情,當股市出現二八這種行情時,一般只有前述這一類股票在漲,而其他八成的中小市值的股票卻在跌。
國際上有一種公認的企業法則,叫「馬特萊法則」,又稱「二八法則」。其基本內容如下:
一是「二八管理法則」。企業主要抓好20%的骨幹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數帶動80%的多數員工,以提高企業效率。
二是「二八決策法則」。抓住企業普遍問題中的最關鍵性的問題進行決策,以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應。
三是「二八融資法則」。管理者要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經營的重點項目,以此不斷優化資金投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四是「二八營銷法則」。經營者要抓住20%的重點商品與重點用戶,滲透營銷,牽一發而動全身。
總之,「二八法則」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關鍵人員、關鍵環節、關鍵用戶、關鍵項目、關鍵崗位。
2. 請教:股市中的"二八"格局和"八二"格局分別是指什麼
對於股票來說「二八」格局是指20%的股票上漲,80%股票下跌。「八二」格局相反。
對於股民來說「二八」格局是指20%的股民是賺錢的,80%股民是賠錢的。「八二」格局相反。
好像也有人稱之為「二八」現象。
3. 股市裡說的「二八」和「八二」格局是什麼意思
市存在一條「二八定律」,例如,20%的人掌握80%的資金;20%的人賺錢,80%人虧本;股市20%的時間處在升勢,80%的時間屬於盤整或下跌------近期市場中出現一條新的「二八定律」:80%的個股碌碌無為,只有20%左右的個股具有操作價值.
據統計,今年以汽車、鋼鐵、金融為首的藍籌股板塊輪番上揚,推動股指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累計漲幅超過20%,不過,個股之間差異極大,只有20%的個股漲幅超過大盤,而超過五成左右的個股不漲反跌,甚至創出新低.原因在於,整個市場的資金,已加劇向少數大盤藍籌股集中.例如,5月22日深滬兩市成交金額各前二十名的個股,合計成交約55億,而當天兩市合計成交143億,也就是說,不足4%的股票,佔了兩市總成交的40%.而且,這些成交靠前的個股,當天漲幅幾乎也排在前列,且大部分都屬於近期的主流板塊.
這說明:越是成交量活躍的個股越是易於吸引資金加盟,促使股價水漲船高;而越是成交低迷的個股越是促使持股者加入甩賣行列,促使股價反復下跌.從期貨的經驗看,越是交易量巨大的品種,越是能夠吸引多空雙方加入搏殺行列,從而市場機會越多.
根據這種現象,我們可將關注的對象定為每天成交排在前兩榜的個股,對其他個股幾乎可忽略不看.這些交易量大的品種,多具有低股價、低市盈利率、大流通盤、高分紅的特徵,此類個股數量不足10%,但集中了市場的大部分機會.目前仍呈向上的趨勢,即使短暫被套亦有解套的機會,因此一旦回調便是介入的時機,如韶鋼松山4月份跌幅一度接近30%,近期不僅能收復失地還能創出新高,這大大簡化了選股工作,與其遍地撒網,不如抓住主流進行重點進攻.
投資者可特別關註上證180指數、深圳成份指數的指標股,去年有部分專門針對這些指數設立的新基金,這些機構投資者亦將選股范圍局限在一個小框框里,值得我們借鑒.並且,深成指自1997年以來為走勢最弱的一個指數,2000年其他指數紛紛創新高,該指數一直未能創新高,但今年以來該指數弱極變強,已成為走勢最強的一個指數,反映出指數股存在巨大的機會.對非主流的個股,即使出現間歇性行情,由於行情難以把握,屬於支流,不宜輕易參與,例如本周ST板塊在超跌之後曾出現有力反彈,但略為反彈之後又繼續下跌,整體向下的趨勢使得持有此類股票蘊含巨大的風險.
5%的個股是火焰,95%的個股是海水,使得以追蹤指數為主的操作模式已不合事宜,特別是少數指標股上漲,掩蓋了大多數個股下跌的事實,使得持有弱勢股的風險甚至大於一輪大熊市,投資者可根據這新「二八定律」,作出恰當的投資取捨.
4. 請問股市中的二八行情是什麼意思啊
你好,股票二八行情指的是股票市場中佔有兩成的股票處於上漲中,而另外其他回八成的股票答處於下跌的市場現象。通常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市場資金不足,市場投資情緒較差所導致的。
在A股市場中,二八行情通常是兩成的大盤藍籌股處於上漲,而其他八成的中小創股處於下跌中。通常當出現二八行情時,很有可能市場中的賺錢效益已經逐步衰退,這時投資者就應該注意投資風險,不要盲目交易。其實二八行情是一種正常的市場現象,當中小市值或者題材股的股票漲到一定程度,有調整的需求,這時候那些嚴重滯漲的大盤股就有價值提升的要求,大盤股往往會在大盤的關鍵時刻帶領指數沖關。當大盤漲到一定的高位,大盤股的集體上揚往往是掩護其他中小市值股票出貨,從而形成A股二八行情的出現。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5. 什麼是股市上所說二八現象
樓上說的和我國股市的」二,八」現象不同
我國股市常說的二八現象其實就是指有兩成股票在漲或是跌,而同時又有八成股票在跌或者漲.
前兩年這種現象特別嚴重.
6. 股市為什麼會出現二八現象和八二現象
1、進市時機造成:大多數股民是在股市進入牛市開始進場的,在這個過程中,每次操作基本都能掙到錢,多次的成功操作就會飄飄然,因為勝利也就形成了基本理念,覺得每次掙錢都是成功的操作得來的,於是培養了自信心,覺得能掌控股市。
2、股市盈利法則:每個入市的人都是為掙錢而來的,常有人拿股市不同階段比喻成吃魚,的確魚有的人喜歡頭,有的人喜歡身,有的人喜歡魚尾。一條魚來了在餐桌是會各取所需的,吃魚頭的人永遠不會因為沒吃到吃到魚尾不滿,可是到了股市因為人性的弱點就不同,總夢想把一條魚全吃掉,極致者留一些魚骨都不甘心。
3、信息分析:生活在高速的信息社會中,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每個人的解讀不同。
(6)股市是二八還是八二是看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股市中有80%的投資者只想著怎麼賺錢,僅有20%的投資者考慮到賠錢時的應變策略。但結果是只有那20%投資者能長期盈利,而80%投資者卻常常賠錢。
2、券商的80%傭金是來自於20%短線客的交易,股民的80%收益卻來自於20%的交易次數。因此,除非有嫻熟的短線投資技巧,否則不要去貿然參與短線交易。
3、有80%投資利潤來自於20%的投資個股,其餘20%投資利潤來自於80%的投資個股。投資收益有80%來自於20%筆交易,其餘80%筆交易只能帶來20%的利潤。所以投資者需要用80%的資金和精力關注於其中最關鍵的20%的投資個股和20%的交易。
4、股市中20%的機構和大戶佔有80%的主流資金,80%的散戶佔有20%資金,所以投資者只有把握住主流資金的動向,才能穩定獲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市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八定律
7. 股市中的二八行情是什麼意思
你好來,股票二八行情指的是股票市源場中佔有兩成的股票處於上漲中,而另外其他八成的股票處於下跌的市場現象。通常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市場資金不足,市場投資情緒較差所導致的。
在A股市場中,二八行情通常是兩成的大盤藍籌股處於上漲,而其他八成的中小創股處於下跌中。通常當出現二八行情時,很有可能市場中的賺錢效益已經逐步衰退,這時投資者就應該注意投資風險,不要盲目交易。其實二八行情是一種正常的市場現象,當中小市值或者題材股的股票漲到一定程度,有調整的需求,這時候那些嚴重滯漲的大盤股就有價值提升的要求,大盤股往往會在大盤的關鍵時刻帶領指數沖關。當大盤漲到一定的高位,大盤股的集體上揚往往是掩護其他中小市值股票出貨,從而形成A股二八行情的出現。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8. 股市二八行情是什麼意思
你好,二八行情:是指二成的股票在漲,八成的股票在跌的行情。通俗來講,就是20%的股票能有機會上漲。給投資人帶來獲利;另外的80%則不然,既便不跌,卻也不會漲升,或止步不前,或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徘徊。
9. 股票二八現象和八二現象是什麼意思
巴萊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有些地方也譯為「帕累托定律」
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帕累托)發現的。
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流傳最廣的一句說法是:「80%的收入來源於20%的客戶.」也稱為20/80法則。
「多數,它們只能造成少許的影響。少數,它們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響」
生活中普遍存在「二八定律」。商家80%的銷售額來自20%的商品,80%的業務收入是由20%的客戶創造的;
在銷售公司里,20%的推銷員帶回80%的新生意,等等;
我們通常用80%的精力,去做那些只會取得20%成效的事,目前國內企業管理工作中的「管」與「理」普遍按照8:2的比例,而世界經濟發達國家的企業管理工作中的「管」與「理」卻遵照2:8的比例。
在股票中也是這么解釋
10. 請問,股市裡說的「二八」和「八二」格局是什麼意思
市存在一條「二八定律」,例如,20%的人掌握80%的資金;20%的人賺錢,80%人虧本;股市20%的時間處在升勢,80%的時間屬於盤整或下跌------近期市場中出現一條新的「二八定律」:80%的個股碌碌無為,只有20%左右的個股具有操作價值。
據統計,今年以汽車、鋼鐵、金融為首的藍籌股板塊輪番上揚,推動股指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累計漲幅超過20%,不過,個股之間差異極大,只有20%的個股漲幅超過大盤,而超過五成左右的個股不漲反跌,甚至創出新低。原因在於,整個市場的資金,已加劇向少數大盤藍籌股集中。例如,5月22日深滬兩市成交金額各前二十名的個股,合計成交約55億,而當天兩市合計成交143億,也就是說,不足4%的股票,佔了兩市總成交的40%。而且,這些成交靠前的個股,當天漲幅幾乎也排在前列,且大部分都屬於近期的主流板塊。
這說明:越是成交量活躍的個股越是易於吸引資金加盟,促使股價水漲船高;而越是成交低迷的個股越是促使持股者加入甩賣行列,促使股價反復下跌。從期貨的經驗看,越是交易量巨大的品種,越是能夠吸引多空雙方加入搏殺行列,從而市場機會越多。
根據這種現象,我們可將關注的對象定為每天成交排在前兩榜的個股,對其他個股幾乎可忽略不看。這些交易量大的品種,多具有低股價、低市盈利率、大流通盤、高分紅的特徵,此類個股數量不足10%,但集中了市場的大部分機會。目前仍呈向上的趨勢,即使短暫被套亦有解套的機會,因此一旦回調便是介入的時機,如韶鋼松山4月份跌幅一度接近30%,近期不僅能收復失地還能創出新高,這大大簡化了選股工作,與其遍地撒網,不如抓住主流進行重點進攻。
投資者可特別關註上證180指數、深圳成份指數的指標股,去年有部分專門針對這些指數設立的新基金,這些機構投資者亦將選股范圍局限在一個小框框里,值得我們借鑒。並且,深成指自1997年以來為走勢最弱的一個指數,2000年其他指數紛紛創新高,該指數一直未能創新高,但今年以來該指數弱極變強,已成為走勢最強的一個指數,反映出指數股存在巨大的機會。對非主流的個股,即使出現間歇性行情,由於行情難以把握,屬於支流,不宜輕易參與,例如本周ST板塊在超跌之後曾出現有力反彈,但略為反彈之後又繼續下跌,整體向下的趨勢使得持有此類股票蘊含巨大的風險。
5%的個股是火焰,95%的個股是海水,使得以追蹤指數為主的操作模式已不合事宜,特別是少數指標股上漲,掩蓋了大多數個股下跌的事實,使得持有弱勢股的風險甚至大於一輪大熊市,投資者可根據這新「二八定律」,作出恰當的投資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