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興業銀行收益這么高,為什麼股價低
您好
興業銀行收益這么高,為什麼股價低?說白了就是機構操控,所以遠離股市吧,這樣對你內有好處,原因:
1、股票容市場機構控制,散戶就是賠錢。
2、股票市場遇到中國經濟轉型,沒有什麼機會。
3、股票市場全部是無業遊民和老人,參與進去沒有前途!
B. 為什麼興業銀行股價低於凈資產那麼多
這是正常的。
一般來說,股票定價是利用市盈率來計算的。每股的股價等於市內盈率×每股收容益,而其決定作用的就是這市盈率。
市盈率就是根據該股的未來收益預計,市場的趨勢來定的。朝陽行業(如新能源),它們的前景比較看好,所以市盈率會較高。股票的價格也會高。
C. 為什麼興業銀行一年漲四倍
原因在於:息差受壓制;不良貸款增多導致撥備提高;非息收入降低。 比如撥備。在經濟下行時,抵押貸款價值被不斷拉低,並低於當時計入資產負債表中的價值,銀行被迫增加撥備來平衡潛在資產風險,使盈利被侵蝕。推薦閱讀銀行周刊: 刷卡費率醞釀下調 支付行業或迎寒冬銀行業2011年八大星聞2012年新增信貸8萬億成業內共識 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全線超5%銀行卡刷卡費率醞釀下調利率市場化或令銀行少賺一半退休阿姨托辦信用卡 被騙47萬和訊網信用卡頻道正式上線 隨著經濟復甦,企業盈利回升,特別是出口形勢好轉,帶動銀行抵質押物價格上升,實際損失也會逐步減小。 同時,息差本身開始微小上行。由於前期撥備的提升導致銀行自身盈虧平衡點會從高點逐步回落,當這兩者差值逐步變大時,銀行的利潤會逐步擴大。 抵押品價格回升降低信用成本 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的盈利,取決於資產規模、凈息差和資產質量。非利息收入,費用控制等影響仍較小。目前市場對凈息差見底預期較一致。而對規模快速增長的持續性、資產質量的認識大有分歧。 銀行為了降低自身開展貸款業務的風險,要求客戶提供擔保。擔保貸款可分為信用、保證、抵押、質押貸款和票據貼現貸款。 製造業貸款的主要抵押物為工業用地,房地產開發貸款的主要抵押物為住宅用地,住房按揭貸款則由商品房足額抵押。客戶申請貸款時,銀行多以抵押物市價,計入當期賬目中,然後按照貸款類別進行撥備。 抵質押物價升,即使發生違約,銀行的損失也會下降。同時,在銀行的會計處理上,貸款發生違約時,將減值損失計提至可回收金額。抵質押物的升值意味著撥備要求的減少,銀行可將撥備回拔。 上半年,不良貸款率較高的行業為製造、房地產、批發和零售業,不良率增幅分別為70%、120%和67%。 2008年,製造業和房地產開發貸款被視為高風險貸款,超配這些行業貸款的銀行,例如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因為抵押物價格的大幅下降導致了股價大幅下跌。 上半年,該類貸款違約的可能性降低,抵押物價格回升,使得興業銀行股價獲得修復。它漲了近4倍。 一般而言,信貸成本每10bp(1bp為萬分之一)的正負變動,帶來資產減值損失的變化,相當於撥備前利潤的3.2%左右。從盈利對信貸成本的敏感性來看,中型銀行的敏感度普遍較高。其中,撥備覆蓋率較高的興業、招商、浦發,信貸成本下降可能性更大。 在經濟刺激作用下,工業增加值增速逐漸恢復,PMI 指數重上50關口,銀行資產質量也有望持續改善。 在流動性改善和抵押品價格提升的推動下,2009年銀行的平均信貸成本由0.77%下降至0.61%,2010年行業平均信貸成本由0.97%下降至0.84%。由此分別提升2009年和2010年的凈利潤增速6.8和5.5個百分點。 興業、深發展受益於商品房價格上漲;華夏銀行(600015,股吧)將受益於住宅用地價格上漲;而寧波、華夏銀行還受益於工業用地價格的上漲(見表1、2)。 這些是市場從估值的角度給出股價的判斷—去年底的估值低,是因為抵押品價格在下降。至於經濟逐季度呈現V字型反轉,對股價提升的幅度—你可以根據銀行盈虧平衡點的變動,得到更清晰的判斷。 盈虧平衡點逐步走低帶動收益上升 從2005年到2008年上半年,銀行的盈虧平衡點(也就是銀行保本NIM)保持平穩。在息差上升的帶動下,收益-成本的差值逐步增大帶動銀行利潤不斷上升。 2008年下半年開始,由於不良剝離和撥備的原因,盈虧平衡點不斷上移,加之實際息差下降,使收益-成本的差值不斷縮小,利潤不斷下降。 這可以很好解釋為什麼銀行不能「以量補價」。因為信用成本(市場對不良貸款的擔憂)不斷增長導致撥備跟隨貸款的增加而增加,即便是加大放貸量,由於盈虧平衡點始終高位運行,導致收益難以上升。不良貸款的剝離和撥備成為影響銀行利潤的最重要因素。 在計算盈虧平衡點發現,信用成本成為左右銀行利潤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目前銀行盈虧平衡NIM與實際NIM差值最大的銀行,未來利潤的上升也會最大。 銀行盈虧平衡,就是支出=收入。延伸下來就是:(費用+撥備+其他營業支出)=(凈利息收入+非息收入)x(1-營業稅率);銀行凈利潤=[(利息收入+非息收入)-費用(包括營業稅等)-撥備](1-稅率);而凈息差NIM=(銀行全部利息收入-銀行全部利息支出)/全部生息資產;盈虧平衡的條件是:NIM>費用/生息資產+撥備/生息資產-非息收入/生息資產。 我們不考慮稅率,因為稅率不會影響等式的方向。 其中,資產質量好,撥備少,盈虧平衡需要的NIM會少,所以可以用信貸成本高低來反映趨勢。 表3是一張非常有趣的表格。在計算各家銀行的信用成本時,以銀監會要求的撥備覆蓋率達到150%,為應提撥備的衡量標准。表3考慮到各家銀行的資產質量(不良生成率、資產劃分遷徙率、核銷比率)的歷史變化情況和各家銀行2009年中期的實際撥備,「實際/預測NIM和盈虧平衡NIM差(按實際撥備)」與「實際/預測NIM和盈虧平衡NIM差(按應提撥備)」之間的差值,就可作為銀行利潤回補空間的參考系數,也就是業績彈性。 招行因其穩健的資產質量和248%的撥備覆蓋率,其「實際/預測NIM和盈虧平衡NIM差(按實際撥備)」與「實際/預測NIM和盈虧平衡NIM差(按應提撥備)」的差值在0.65%左右。中信與招行有同樣優勢。 但像華夏、民生具有「業績彈性」的銀行,其「實際/預測NIM和盈虧平衡NIM差(按實際撥備)」非常低,說明業績回升更多隻是從財務技巧,而非經營方式轉變中獲取,對於長期投資來說,並不具價值。 興業銀行高息差能為其賺取更多的利潤,考慮其前期信用成本在資產風險波動的變化,兩者的差值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0.35%左右)。 雖然工行兩者差值在0.85%左右、南京在0.75%這樣的水平,但市場更多將「業績彈性」的關注度集中在股份制銀行。因為大型銀行資產龐大,回補空間相對較小。而城商行雖然資產較少,但上市時間較短,資產質量的演變要經歷時間的考驗,另外以最簡單的貸款組合多樣化來衡量,城商行資產多集中在本區域,資產區域的集中也就大大高於其他上市銀行。利潤回補空間不大。
D. 興業銀行十年房貸已經還五年了,以後怎麼還合適
我覺得你有能力的話提前把剩餘的貸款都還了,這樣可以少還點利息。
E. 興業銀行五年前股價
以2011年當年數據看,2011年4月份股價達到最高點31.48元,2011年12月份股價達到最低點12元整。
F. 我想知道大家認為可以長期持有10年,甚至一輩子的十支股票
中國遠洋:601919。中國最大,世界第二的海洋干散貨運輸公司,業績優良,尚專有油輪和造船業資產沒有注屬入。
工商銀行:601398。世界市值最大的銀行,中國銀行龍頭,收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小
中國石化:600028。完整的產油煉油結構鏈條,大盤藍籌,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中國鋁業:601600。中國有色行業龍頭,在如今資源稀缺的情況下,該公司已經在世界各地購買儲存了大批的有色資源,為其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國平安:601318。中國保險業龍頭,業績優良,成長性優秀。並且正在逐步向海外市場擴張
萬科A:000002.地產龍頭,業績優良,超跌嚴重。
中國船舶:600150.造船行業巨無霸,業績優良,基本面良好,具有極好的成長性,業務訂單已經到了2011年,預計未來3-5年業績依舊保持高速增長。
招商銀行:600036.商業銀行龍頭,行業擴張迅速,業績連續增幅。
中國聯通:600050.資產重組,長期發展向好。
寶鋼股份:600019.鋼鐵龍頭,競爭優勢明顯。
武鋼股份:600005.擴張重組,高端產品優勢明顯
G. 推薦幾只長期股票 長線投資的那種 十年八年的不是問題,關鍵是要有穩定的增長!
這種股票並不是太多,有這么幾只股票你可以參考,但是10後這些企業會怎麼樣不好說。企業回的價值是由盈利答能力和成長性共同決定的,而恰恰是成長性最難把握。我提幾只股票就當拋磚引玉。601006大秦鐵路、600104上海汽車、600066[宇通客車、601088中國神華、還有就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如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等。這些銀行雖然沒有四大國有銀行規模大,抗風險能力強,但是由於其管理機制靈活,成長性高,將來會遠遠的跑贏四大行。
H. 興業銀行,可以做長期持有嗎
做長期持有,
當然是可以的,
目前股價比每股凈資產還低,
但你要問一下自己,為什麼要做長期持有?是投資?是要控股?......
I. 銀行股,這么大的體積,能不能實現十年十倍
不能。
體量太大,佔用資金巨大。
現在銀行股的大部分股份屬於國家的,相當於鎖倉,如果全流通,根本不可能維持現在的股價。
J. 為什麼興業銀行的股價在2011年5月大跳水從5月5號的29塊,到5月12號的14塊 有什麼推薦的銀行股買么
興業銀行的股價跳水,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銀行降息,所有銀行股都跌了,但興業銀行跌的太多,主要原因是因為壞賬太多,導致銀行盈利的減少。
我想說銀行這個行業是很賺錢的,而你買的公司是不是賺錢就是看生意好不好和管理好不好,如果銀行家都把一部分賺的錢放進的自己的口袋,可想而知公司怎麼會賺到太多的錢,買銀行股要選擇大銀行,但不要選擇前三名,因為銀行越大發展潛力越小,所以推薦市值排第五和第十之間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