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農業分析師交流養雞

農業分析師交流養雞

發布時間:2021-07-07 20:25:44

Ⅰ 養雞的利潤有多大

土雞養殖成本利潤概算養土雞以每個月養500隻雞,年出欄5000隻雞為例:用我們的技術養一隻土雞4個月可達2.5-3斤左右,一隻雞的飼養成本為15元,生態土雞一般價格在13元至20元之間,以15元/斤計,每隻雞按平均重2.5斤計,一隻生態土雞的純利在10-20元左右,年出欄5000隻雞,年純利有5-10萬元。

Ⅱ 請問現在養雞的前途如何

養雞目前最最主要的瓶頸區是飼料,飼料成本和葯物、激素成本都居高不下,沒有好的贏利點,賺的都是辛苦錢。

Ⅲ 果園養雞的利弊分析

果園養雞的好處
1、雞能除草,又能滅蟲,同時可以節省飼料。
雞有取食青草和草籽的習性,對雜草有一定的防除和抑製作用,據試驗,每畝果園放養20隻雞,雜草只有不放養雞果園的20%左右,雞數量增加,雜草更少;雞在果園內覓食,可把果園地面上和草全中的絕大部分害蟲吃掉,從而減輕害蟲對果樹的危害,提高果品的產量和質量;充分利用果園的雜草、昆蟲、螞蟻、蚯蚓等生物資源,平時讓雞自覓天然食鉺,以滿足自身營養需要,促進雞的生長,提高肉質。。

2、培肥地力,減少肥料和雞棚投資
雞糞中含有氮、磷、鉀等果樹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據分析,一隻雞一年的雞糞含氮肥900克、磷肥850克、鉀肥450克。如果按每畝果園養20隻雞計算,就相當於施入氮肥18千克、磷肥17千克、鉀肥9千克,提高了土壤肥力,促進了果樹生長,節約肥料,又減少了投資;同時充分利用看管果園的房舍,因陋就簡,搭蓋一定量的簡易雞棚,節省投資。

3、增強雞群體質,減少疾病發生。
果園通風條件良好,飼養環境比較舒適,雞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有利於增強雞的體質,促進雞的生長,減少疾病的發生;同時雞經常接觸土壤,可以獲得少量的鈣、鐵等礦質元素以及微量元素,提高雞的健康水平;另外果園中空氣新鮮,水源清潔,可避免和減少雞病的互相傳染,降低死亡率;但果園養雞時,一定要注意做好免疫工作。

4、提高果園單位面積的投資回報率
果園內養雞,在原有果園面積上增加了養雞項目,並且兩者相互促進,大量減少了各自生產投入,降低總生產成本,獲得果樹、養雞兩項收入,大大提高了單位面積的投資回報率。

果園養雞的幾項關鍵技術
1、場地選擇
園地最好遠離人口密集區,地勢平坦、日照時間長,易防敵害和傳染病,果樹樹齡以3~5年生為佳;園地周圍要用舊魚網或纖維網隔離,以便管理;根據雞群多少和果園面積,適當搭一些油氈棚,這對防止雞群被雨淋打、烈日暴曬、意外驚動等非常重要,不可缺少;准備一定數量的食槽、水槽、產蛋箱等器具,保障雞的飼養和生產活動正常進行;園內要有清潔、充足的水源,以滿足雞飲水需要。

2、養雞密度
雞群一般在45~60日齡放養,每667平方米果園以放養1000~1500隻左右為宜;果園內限定雞群活動范圍,可用絲網等圍欄分區輪牧,放一周換一塊。果園放養周期一般2個月左右,這樣雞糞喂養果園小草、蚯蚓、昆蟲等,給它們一個生息期,等下批仔雞到來時又有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雞採食,如此往復形成生態食物鏈,達到雞、果雙豐收。

3、雞的養護
白天放養不放料,給予充足的清潔飲水,根據放養的數量置足水盆或水槽,在陰雨天雞不能外出覓食,這時需要及時給料,每隻雞給料25克。果園使用農葯防治病蟲害時,要巧妙安排,穿插閑置進行,因為農葯毒性大,對雞易造成中毒,一要選用低毒農葯;二要在安全期放養,將雞群停止放養3~5天,或將果園分區、分片用葯,農葯毒性過後再進行放養。放養場地不準外界人和雞進入,以防帶入傳染病。同時要好防止蛇、獸、鳥等危害。每天放養時間不能過早,過早天氣寒冷,雛雞抵抗力差,難以成活,太陽落山前,應將雞圈回雞舍。為便於管理,可利用口哨等手段結合雞的餵食活動,逐漸培養起一些有用的條件反射,運用這些條件反射可以引導和控制雞群的入棚、吃食和集中產蛋等活動。

4、疾病防治
果園養雞,雞的活動范圍廣,疾病防範難度大,因此防病免疫工作要求質量高,劑量足,按照免疫程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特別是對一些主要的傳染病絲毫不能放鬆。同時,要做好定期消毒,閑置消毒,進場消毒,發現病雞隔離飼養,避免交叉感染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Ⅳ 養雞的市場前景如何

2016年肉雞養殖前景如何,2016年肉雞產業趨勢分析
今年以來,肉雞市場持續低迷,近期雖然出現小幅回升,但行情波瀾不驚,目前主產區肉毛雞收購價格大多在每公斤7元左右,與往年同期相比仍有較大的跌幅。業內人士分析,近期肉雞價格雖然出現小幅回升,但受消費平淡等多重因素影響,行業景氣度仍在下行,市場價格很可能低位震盪。
市場進入旺季
自去年以來,肉雞市場行情一直呈現大起大落走勢。2014年1-2月份延續前年虧損行情,3-5月份有所回暖,6-7月份再度下跌,8-9月份行情扶搖直上,價格升至全年最高點,有的地方甚至突破每公斤10元關口;進入第四季度後逐漸下滑,從10月底跌破成本線後,一直延續至今,且在目前的消費旺季,仍然沒有迎來往年同期的利好行情。
據了解,從今年春季開始,肉雞行情一直呈現偏弱走勢,6月中旬全國肉毛雞價格又出現較大幅度下跌,7月份全國肉毛雞價格普遍跌至5.50元/公斤左右,而肉毛雞市場不振也引發了肉苗雞補欄意願冷淡,價格大幅跳水。進入8月後,由於惡劣天氣影響到肉雞銷售,造成肉雞出欄困難,才使肉雞價格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上漲。
近期監測信息顯示,雖然當前雞肉消費逐漸進入旺季,市場行情有所反彈,但仍在低位震盪。如10月27日,主產區毛雞一般體重的,收購價格在6.5-6.8元/公斤,較大體重的,收購價格達到7.0-7.5元/公斤,依然沒有突破8元/公斤的往年同期價位。由於毛雞價格低迷,養殖戶補欄意願較弱,目前肉雛雞價格多已觸底,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達20%以上。而受屠宰場雞肉產品走貨緩慢,庫存壓力加大,售價持續下降拖累,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肉毛雞價格大幅上漲空間有限,仍會在7-7.5元/公斤之間震盪徘徊。
市場供大於求
近年來,中國白羽肉雞產業發展非常迅速,但快速的發展並沒有帶來行業的繁榮。相反,由於市場信息、消費狀況、生產能力不透明,造成種禽企業盲目投資引種擴張,養殖場戶趨之若鶩大量上馬,過度的生產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導致產銷失衡,市場呈現供大於求的局面。
業內人士介紹,從2009年以來,我國祖代種雞進口量持續大幅增長,2011年創紀錄地增長23.7%,一舉突破100萬套達到121萬套,2013年祖代種雞年進口量更是高歌猛進地達到154萬套,這樣導致市場上商品代肉雞供應量大幅增加;但近年來中國肉禽業頻繁遭遇不測事件,2013年以來,先是「速成雞」,後來「H7N9禽流感」、緊接著是「福喜肉」……接連發生的負面事件,給禽業帶來了嚴重的誤傷和沖擊,導致消費信心缺失,市場行情疲軟,種禽苗禽滯銷,許多種禽廠、屠宰廠虧損,產業面臨危機。
面對出現的新情況,調整產業結構成為業界的共識,縮減種雞數量成為必然。雖然2014年肉雞養殖行業「去產能」速度明顯加快,祖代雞引種量下跌22.73%,但2013年祖代雞的龐大數量,仍將直接影響到2014年父母代雞的存量,從而對2015年商品代雞苗形成支撐。從這個角度來說,2015年商品代肉雞養殖數量依然供大於求。
消費需求放緩
後市不容樂觀
由於去年以來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國內實體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工業企業及一般服務業用工需求下降,尤其是農民工流動減少,導致今年消費需求持續疲軟;加之,為防範禽流感部分地區實行臨時休市制度,關閉活禽交易市場,影響到活禽市場的日常銷售;同時,受進口雞肉產品沖擊等,未來肉雞行情走勢仍然存在諸多變數。
近年來,隨著人口增長和城鎮化的推進,我國肉類消費有了一定增長,但增幅緩慢。從禽肉占肉類消費的比重可以看到,過去十年來禽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始終徘徊在20%左右,2000年-2013年,禽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只上升了1.20個百分點。可見,禽肉占肉類消費比重增速不是很快,且一些負面報道不利於禽肉消費的進一步增加。
近年來,國家放寬了雞肉進口政策,其中的雞雜碎在國外由於沒有市場而大量低價傾銷到中國,而中國的雞肉生產企業正是依靠雞雜碎價格相對較高來維持一定的利潤,因此,受進口雞產品沖擊,屠宰企業整體利潤下滑,必然影響到上游的肉雞收購價格。
直面產業瓶頸
調整勢在必行
雖然我國肉雞產業得到迅猛發展,但行業的重要性被嚴重低估,因此,在災難事件面前,行業嚴重缺乏危機公關和對媒體的溝通宣傳,更沒有集體發聲的平台,這些都是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與短板,亟待採取以下措施加以解決。
制定產業發展戰略與規劃。白羽肉雞行業,需改變以往各企業只顧獨自埋頭發展,導致盲目擴張和惡性競爭的老路。應組織專項調研,制定發展規劃,使各龍頭企業對發展前景、速度、規模、方向等形成統一認識。
加強科普宣傳,引導健康消費,維護產業合法權益。通過設立參觀基地或教育基地的方式,進行白羽肉雞相關科普知識的宣傳,使消費者對白羽肉雞產業有科學、客觀和真實的了解。
大力促進出口,打擊走私,規范進口。

Ⅳ 大愛農業聯合養殖是什麼是真的養雞還是騙錢呢

大愛農業聯合養殖,應是網商,網路銷售;不是專門的養殖場。
網路銷售,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互聯網把產品進行銷售,以互聯網為工具進行銷售。目前與許多新興學科一樣,"網路營銷"同樣沒有一個公認的、完善的定義。廣義地說,凡是以網路營銷為主要手段進行的、為達到一定營銷目標的營銷活動,都可稱之為網路營銷,也就是說,網路營銷,貫穿於企業開展網上經營的整個過程。

Ⅵ 今年下半年的養雞行情怎麼樣求專業人士分析一下!

對於肉雞養殖的從業者來講,是個驚心動魄的夢魘,直到現在,大家還昏昏沉沉的沒有回過神來呢,一方面是因為沒有信心、一方面是打不起精神,還有一方面就是對未來更加迷茫。
雞苗的「多」,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2012年多引進的40萬套祖代,憑空就會在2013年多出25-30多億只商品代雞雛,而2012年底的肉雞風波(所謂速生雞是一種外行製造的冷幽默、所謂葯殘雞也是以偏概全的一種炒作)讓大家在肉雞養殖方面從元旦前後就經歷了嚴重的下滑,加上行情的低迷,本來就一蹶不振的肉雞養殖在春季人感染甲型流感的陰霾中又經歷了一次洗禮,於是整個產業的發展就如老牛拉破車、慢牛爬大坡,既疲軟無力、跌宕起伏、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尤其是進入六月中下旬以後,在人的甲型流感陰霾中被迫強制換羽的種群陸續開產,這和正常開產的新種群的產力重合導致了雞苗供應日益飽和、滿負荷、直至超負荷。6-10月份種苗供應將嚴重大於需求,過多的雞苗勢必加劇種禽業的持續和長期虧損,而現在的種雞場大都是上市公司集團公司在運作,他們拼的不再是運氣、而是實實在在的財力,不知道猴年馬月,才有受傷的「老虎」敗下陣來(大家不是習慣於講二虎相鬥,必有一傷,甚至兩敗俱傷嗎?),沒有大量的中小種雞場或大的種雞場倒閉、雞苗供應量就下不來,價格也就上不去,靠幾個場家燒那麼一點雞苗既引不起足夠的重視、也改變不了供求關系。雞苗的成本價本來就在2.4-2.8之間,而2013年上半年,就有兩次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的低位探底,最終就是雞苗價還不如商品蛋價格。由於大的育種公司在賭、在拼,都覺得行情應該快抬頭了,結果就是都在堅持,堅持,就拉長了疲軟的周期。

Ⅶ 自家養殖母雞並且自己宰殺消費,從經濟學原理看來,具體分析,這是虧本生意嗎

這要看當你正要進行宰殺的那一天母雞在市場是供過於求還是供不應求,如果那時有嚴重禽流感危機,如果那時市場母雞過剩,你拿雞肉頂替了豬肉或羊肉或牛肉,省了其它肉與菜或補品,那就賺了。相反,如果全世界只剩你一隻母雞了,你起碼可以賣到上億元,你卻把它殺了供短暫的一時消費,你就虧了。盈虧計算方式:(消費價值÷市場價位)%=盈虧率

Ⅷ 養雞算副業還是畜牧業

首先說下什麼是副業:
在中國農業中,副業有兩種含義:①指傳統農業中,農戶從事農業主要生產以外的其他生產事業。在多數地區,以種植業為主業,以飼養豬、雞等畜禽,採集野生植物和從事家庭手工業等為副業。②在農業內部的部門劃分中,把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以外的生產事業均劃為副業。後一種含義的副業包括的內容有:①採集野生植物,如採集野生葯材、野生油料、野生澱粉原料、野生纖維、野果、野菜和柴草等。②捕獵野獸、野禽。③依附於農業並具有工業性質的生產活動,如農副產品加工、手工業以及磚、瓦、灰、砂、石等建築材料生產。這部分工業性生產活動,按照中國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統計規定,包括生產大隊辦的工業、生產隊辦的工業和農民家庭經營的手工業(商品部分)。當時隊辦工業(含生產大隊和生產隊兩級辦的工業)尚處於萌芽階段,規模小,生產項目少,因此被列入農業中的副業范圍之內。經過20年的發展,隊辦工業的規模迅速擴大,生產項目增多,其產值已佔了副業產值的絕大比重。80年代初,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決定,今後不再把村辦工業(原大隊辦的工業)和村以下合作經濟組織辦工業(原生產隊辦的工業)列入農業中的副業之內,其產值也不計入農業總產值中而計入全國的工業總產值中。
結合下裡面的自己分析吧,我自己覺得應該不會收取什麼土地使用證吧,土地管理局應該是針對你建大棚才來的吧

Ⅸ 請各位大俠幫我分析下辦養雞場的成本和效益!謝謝!!

我養雞有幾年了,我說一下我的養雞經驗吧。希望對你有用!
山地放養最大的成本應該是技術成本,散養的雞好動,在飼料消耗上量很大,這又和雞的健康狀況有絕對關系,飼料本身成本就占最大比率,在技術上控制消化率的平穩或使其提高。
第二就是根據雞的品種來配製飼料,達到營養充足,不浪費,不發生營養過剩給雞肝、腎臟帶來負擔。
第三,注意產蛋期間的環境維護,產蛋雞對環境污染特別是聲音污染最敏感。
再就是葯物,少用西葯抗生素,多提供天然中草葯給雞食用。比如松針粉等。。
山地養雞是投入時間長,但效益高的項目,在技術上掌控好了,一定能收到不菲的回報。注意,只是玉米和包穀來喂養那是肯定不行的,能量過剩和蛋白質不足,應根據營養公式和經驗來調整,最後祝你養雞發大財!

閱讀全文

與農業分析師交流養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多與融資 瀏覽:862
p2p理財出單 瀏覽:587
融資贖樓費用 瀏覽:456
嘉行天下股票 瀏覽:165
惠生工程股票 瀏覽:404
阻礙融資 瀏覽:857
融資到賬時間 瀏覽:892
優先股融資特點 瀏覽:730
義大利錢幣兌1元人民幣匯率 瀏覽:962
產康項目融資 瀏覽:218
螞蟻融資分析 瀏覽:47
結婚算融資嗎 瀏覽:687
p2p理財創造財富 瀏覽:544
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有哪些 瀏覽:571
魯什麼理財 瀏覽:242
我能理財注冊 瀏覽:478
山東理財規劃師准考證列印地點 瀏覽:419
現在有哪些理財產品收益高 瀏覽:555
股市投資致富之道pdf 瀏覽:765
理財R級風險 瀏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