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股市有多少年的歷史
美國股市有200多年歷史。
第一個歷史時期是從18世紀末到1886年,美國股票市場初步得到發展。
第二個歷史時期是從1886年——1929年,此一階段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
第三個歷史時期是從1929年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美國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范發展期。
第四個歷史時期是從1954年以後,機構投資迅速發展、美國股票市場進入現代投資時代。
(1)美國股市本擴展閱讀
美國納斯達克
企業想在納斯達克上市,需符合以下三個條件及一個原則:
1、先決條件
經營生化、生技、醫葯、科技(硬體、軟體、半導體、網路及通訊設備)、加盟、製造及零售連鎖服務等公司,經濟活躍期滿一年以上,且具有高成長性、高發展潛力者。
2、消極條件
有形資產凈值在美金五百萬元以上,或最近一年稅前凈利在美金七十五萬元以上,或近三年其中兩年稅前收入在美金七十五萬元以上,或公司資本市值在美金五千萬元以上。
3、積極條件
SEC及NASDR審查通過後,需有300人以上的公眾持股(NON—IPO 得在國外設立控股公司,原始股東必需超過300人)才能掛牌,所謂的公眾持股依美國證管會手冊(SEC Manual)指出,公眾持股人之持有股數需要在整股以上,而美國的整股即為基本流通單位100股。
4、誠信原則
納斯達克流行一句俚語: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時間會證明一切)。意思是說,只要申請的公司秉持誠信原則,掛牌上市是遲早的事,但時間與誠信將會決定一切。
❷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的區別 根本性區別
中國股市的建立始自上一世紀九十年代初,可以說,中國股市的規則是「胎生」於美國股市的規則。同時,結合了中國的具體情況,修改建立的。相較美國股市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股市只有二十多年,法規的完善性需要時間的彌合。總體講,兩個市場有主要區別如下:
單一國家與世界區域的范疇區別:
中國股市僅僅涵蓋是中國的企業,這不同於美國集合了近一百個國家的企業。到2011中國股市的市場規模約合3兆億美元,而美國NYSE和NASDAQ總和為128兆億,它的規模大大超出了世界前五名的總量。
中國股市近年發展迅速,已成為世界第五大市場,但是,從國際投資的自由度來講,至今還要通過QFII和RQFII等形式,才能進入A股市場,限制多多。故此,它還屬於單一性的地域市場,完全不同於美國股市的自由和世界性特點。
政策市與自由市的大環境區別:
一是中國設立的漲停板,對日交易波動設置上下限的控制,這使得大幅沖擊,需要若干天才能釋放完,交易的自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美國市場,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一般不停盤,對於股票日差上下不予干涉。二是在中國,由於有許多國有企業掌控在政府手裡,政府就是最大的股東,這樣有許多非流通股存在,容易造成流通股相對較少和股票的大幅波動;而美國政府,一般只以養老金,社保基金等方式購買企業股,並由特別指定的專業公司為其管理,投資在個股的比例一般都不大,這樣基本不會影響流通。當然,解決流通量問題,可以增加發行股,但是,量過大,會造成長期股值的增長緩慢,影響股民的積極性。
投機市場與投資市場的目地區別:
中國股市常有莊家操控,其目的為短期獲利;再加上,中國上市企業,分紅很少,這樣股市投機的意味較濃;美國股市的許多機構,包括養老金,退休金在內的投資機構,一般是以長線或紅利回報為目的,機構操作不明顯,平日的交易量,都只佔總股數目的0.5%-3%左右,這樣微量的交易,不太容易引起的的波動,穩定性極好。沒有所謂「莊家」。一般百姓,也主要買共同基金。
T+1與T+0---股票買賣時效性區別
中國股市不能在同一日實現買與賣;美國股市可以買後即賣,其操作自由度完全依靠股票所有人。這種靈活性可能造成「喜者更喜,悲者更悲」的一邊倒的現象,增加了股票的幅度變化。另一方面,使得投資者,能夠有可能快速逃離危險及快速套利。
鮮少做空與普遍做空的監督機制的區別:
紐約股票交易市場(NYSE),納斯達克(NASDAQ)和美國交易市場(AMEX)是三個主要的交易市場。其中絕大部分股票都設有做空機制。做空機制的健全與否,直接影響到股票市場的健康與否。做空機構會從反面,促進企業行為的規范。企業一旦做出違反規則的事情而讓做空機構抓住了「小辮子」,並通過媒體公布於天下。股票就會下跌,搞不好,董事會就要換人。去年,美國許多做空機構,抓住許多中國在美上市企業的財務造假和隱瞞違規操作的問題,迫使近30家企業被停牌或摘牌。確實起到了民眾對企業的監督作用。
在中國,做空機制開始不久,允許做空的企業也不多。加上對問題企業取證較難,對取證人員的安全缺乏保障,對做空的監督執行缺乏力度。再者,由於上市主體為國企,再要另外一個國企去「監視」,很難透明地說出它的公允程度。
此外,在與交易有關方面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如交易代號與代碼,手續費,借貸,紅利發放(年/季),稅收,金融衍生品等方面,中美股市都存在差別。
總之,中美兩國股市的區別是成長與成熟的區別。美股市場的成熟發展給它帶來了巨大的機會,而中國市場的崛起,正向世人展現它未來的潛力。
❸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有什麼本質區別
投 機 市 場 與 投 資 市 場 的 目 地 區 別 : 中 國 股 市 常 有 庄 家 操 控 , 其 目 的 為 短 期 獲 利 ; 再 加 上 , 中 國 上 市 企 業 , 分 紅 很 少 , 這 樣 股 市 投 機 的 意 味 較 濃 ; 美 國 股 市 的 許 多 機 構 , 包 括 養 老 金 , 退 休 金 在 內 的 投 資 機 構 , 一 般 是 以 長 線 或 紅 利 回 報 為 目 的 , 機 構 操 作 不 明 顯 , 平 日 的 交 易 量 , 都 只 占 總 股 數 目 的 0 . 5 % - 3 % 左 右 , 這 樣 微 量 的 交 易 , 不 太 容 易 引 起 的 的 波 動 , 穩 定 性 極 好 。 沒 有 所 謂 「 庄 家 」 。 一 般 百 姓 , 也 主 要 買 共 同 基 金 。 T + 1 與 T + 0 - - - 股 票 買 賣 時 效 性 區 別 中 國 股 市 不 能 在 同 一 日 實 現 買 與 賣 ; 美 國 股 市 可 以 買 後 即 賣 , 其 操 作 自 由 度 完 全 依 靠 股 票 所 有 人 。 這 種 靈 活 性 可 能 造 成 「 喜 者 更 喜 , 悲 者 更 悲 」 的 一 邊 倒 的 現 象 , 增 加 了 股 票 的 幅 度 變 化 。 另 一 方 面 , 使 得 投 資 者 , 能 夠 有 可 能 快 速 逃 離 危 險 及 快 速 套 利 。 總 之 , 中 美 兩 國 股 市 的 區 別 是 成 長 與 成 熟 的 區 別 。 美 股 市 場 的 成 熟 發 展 給 它 帶 來 了 巨 大 的 機 會 , 而 中 國 市 場 的 崛 起 , 正 向 世 人 展 現 它 未 來 的 潛 力 。
❹ 美國有哪幾個股票交易市場
紐約股票交易所 (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美國證券交易所(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櫃台交易市場、粉單。
1、紐約股票交易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上市公司總市值第一(2009年數據),IPO數量及市值第一(2009年數據),交易量第二(2008年數據)的交易所。
在2005年4月末,NYSE收購全電子證券交易所(Archipelago),成為一個盈利性機構。
有大約2,800間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萬億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間處於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的公司除了英特爾和微軟之外都在NYSE上市。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紐約證券交易所排名第372。
2、美國證券交易所
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過去曾是全美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坐落於紐約的華爾街附近,現為美國第三大股票交易所。
美國證券交易所大致上的營業模式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但是不同的是,美國證券交易所是唯一一家能同時進行股票、期權和衍生產品交易的交易所,也是唯一一家關注於易被人忽略的中小市值公司並為其提供一系列服務來增加其關注度的交易所。
美交所通過和中小型上市公司形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來幫助其提升公司管理層和股東的價值,並保證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有一個公平及有序的市場交易環境。
3、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
全稱為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表(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是美國的一個電子證券交易機構,是由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所擁有與操作的。
NASDAQ是全國證券業協會行情自動傳報系統的縮寫,創立於1971年,迄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納斯達克排名第176。
(4)美國股市本擴展閱讀:
美國股票市場的基本特點為:
1、規模大、市場成熟、運作規范、股價穩定。經過數百年的市場規范運作,呈現出一種成熟市場的特徵。主要表現在股價水平與股價波動方面。
2、證券市場管理嚴格、規范。美國證券市場的管理為注冊制,其證券業的法規管制十分嚴格,聯邦和州立法機關頒布了各種法規來管制這一領域的經濟活動。
3、美國允許外國股份公司在美國證券市場發行股票並進行交易。在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下面設有專門負責外國發行人證券發行的「國際公司融資科」。
一般說來,外國公司的股份可以以下列3種方式在美國持有並進行交易:第一,外國公司在其本國所發行的股票;第二,外國公司向美國市場特別發行的股票;第三,美國存股證(ADR)。
4、美國有眾多的交易所。其中屬全國性證交所的有紐約證交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
地區性證交所有10多家,如波士頓證交所、辛辛那提證交所、中西部證交所、太平洋證交所、費城證交所、山間證交所和斯波克納證交所等。紐約證交所是全國最大的證交所,其交易量佔全部證交所交易總量的70%一80%。
5、美國發達的場外交易。美國場外交易由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管理,該協會有3000個證券交易商,500個證券經紀人和很多投資銀行家。
1971年為提高場外交易的效率,美國建立了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NASDAQ),目前是僅次於紐約證交所和日本東京證交所的世界第三個重要的證券交易系統。
6、美國的股價指數。在美國,股票價格指數很多,主要有:道·瓊斯股價平均數,標准一普爾500種股價指數、美國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和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股價指數。
納斯達克的特點是收集和發布場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證券商報價。它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
納斯達克又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電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萬多個計算機銷售終端。
納斯達克指數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期為1971年2月8日,基值為lOO。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涵蓋所有新技術行業,包括軟體和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
美國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是用於衡量在美國證交所上市的所有普通股、美國存股證和認股憑證總市價的變動情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股票市場
❺ 關於美國股市發展歷史的書籍
1.《華爾街變遷史》——作者:喬爾·塞利格曼
《華爾街變遷史:證券交易委員會及現代公司融資制度的演化進程(修訂版)》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內容包括:股市大崩潰之後、法蘭克福特的表演、完美的機構、莫利推薦的人、詹姆斯·蘭迪斯和《行政管理歷程》、 預算局的證交會、卡里領導下的復興、證交會中年危機、未盡之儀程等。
2.《偉大的博弈——華爾街金融帝國的崛起》——作者:約翰·S·戈登
這是一本關於華爾街歷史的書,也是一本關於美國金融史和經濟史的書。它所描述的歷史事件使我們清晰地看到,在很大程度上,華爾街推動了美國從一個原始而單一的經濟體成長為一個強大而復雜的經濟體。
在美國經濟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中,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美國資本市場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華爾街為美國經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而華爾街本身也伴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而成長為全球金融體系的中心。
3.《花旗帝國》——作者:桑迪·韋爾
本書作者經過近500次的第一手采訪,不僅生動描述了金融巨子桑迪·韋爾傳奇的一生,而且真實地記錄了華爾街以及美國金融世界的起起落落。
(5)美國股市本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約翰·斯蒂爾·戈登,《偉大的博弈——華爾街金融帝國的崛起》作者,美國作家和經濟歷史學家,1944年生於紐約,其祖父和外祖父均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擁有席位。
他1966年畢業於范德比爾特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在過去的20年,他作為全職作家,著有《華爾街上的猩紅女人---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華爾街歷史》,《漢密爾頓的賜福:美國國債的興衰史》。
1999年,他出版了《偉大的博弈---華爾街金融帝國的崛起》,該書獲得各界廣泛關注,美國全國廣播電視公司(CNBC)還專門為此書製作了長達兩個小時的專題報道。
❻ 美國股市有那些特點
你好,美股,即美國股市。美國股票市場是規模最大、最開放的市場,各種制度完專善,上市的公司屬基本上涵蓋了美國乃至國際上全部著名、知名品牌的產品公司和企業。目前主要由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三大股指構成。
美股有如下特點:
1.由機構投資者主宰,散戶日均成交量僅占總體成交量11%;
2.美股採用T+0交易機制。當日可以自由買賣;
3.美股不設漲跌停板,10分鍾之內漲跌幅超過10%,則停盤5分鍾,5分鍾後可以繼續漲或者跌;
4.美股有做市商,電子化交易,實際交易中充斥著大量的電子單;
5.美股可以做空。當日股票跌幅達到10%,當日及次日,股票不能直接做空,只能把單子掛在上面等待被動成交。
【交易市場】美股有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市場、美國證券交易所、櫃台交易市場等交易市場。
❼ 中國股市與美國股市有什麼不同嗎
美國股市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股市只有二十多年,法規的完善性需要時間的彌合。兩個市場最大的區別主要在以下這幾方面:
單一國家與世界區域的范疇區別:
中國股市僅僅涵蓋是中國的企業,這不同於美國集合了近一百個國家的企業。到2011中國股市的市場規模約合3兆億美元,而美國NYSE和NASDAQ總和為128兆億,它的規模大大超出了世界前五名的總量。中國股市近年發展迅速,已成為世界第五大市場,但是,從國際投資的自由度來講,至今還要通過QFII和RQFII等形式,才能進入A股市場,限制多多。故此,它還屬於單一性的地域市場,完全不同於美國股市的自由和世界性特點。
政策市與自由市的大環境區別:
一是中國設立的漲停板,對日交易波動設置上下限的控制,這使得大幅沖擊,需要若干天才能釋放完,交易的自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美國市場,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一般不停盤,對於股票日差上下不予干涉。二是在中國,由於有許多國有企業掌控在政府手裡,政府就是最大的股東,這樣有許多非流通股存在,容易造成流通股相對較少和股票的大幅波動;而美國政府,一般只以養老金,社保基金等方式購買企業股,並由特別指定的專業公司為其管理,投資在個股的比例一般都不大,這樣基本不會影響流通。當然,解決流通量問題,可以增加發行股,但是,量過大,會造成長期股值的增長緩慢,影響股民的積極性。
❽ 關於美國股市歷史的書籍
下面是幾本金融發展史的書:
華爾街史
華爾街變遷史
摩根財團
偉大的博版弈——華爾街金融權帝國的崛起
花旗帝國
學了更多的金融理論之後, 再看下邊這幾本:
漫步華爾街 (Random Walk on Wall Street)
戰勝華爾街 (Beating the Street)
說謊者的撲克牌(Liar』s Poker)
賭金者(以前的譯本:「營救華爾街」) (When Genius Failed)
The Inner Game of Trading ------ Greeting the Winner』s State of Mind
By Ribert Koppel & Howard Abell
投資心理規則----錘煉贏者心態
❾ 美國股市交易員必讀的三本書
看了一些其他回答,大多數推薦的都是一些宏觀上的經濟書籍,可以參考為作為一個經濟學家需要推薦的書籍的答案。只有寥寥幾個推薦的書籍我也深表贊同。
我不懂宏觀微觀經濟學經濟學,像什麼就業、通脹和利率的關系構架,各個經濟數據之間的關聯。當然這些對於交易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整體來說,交易說起來並沒有那麼復雜與高大上,沒有很多公式,沒有太多推理,僅是一項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重復做的一件死板又無趣的工作。
而對與一個交易者來說成長階段無非就以下四個階段,大概說下每個階段有所幫助的書籍;如果說炒美股必經的幾個階段的話那麼美國股市交易員必讀的話美股研究社還是推薦以下幾本系統化地美股交易員必讀書單:
第一:基礎知識的學習(包括技術面和基本面)
技術面書籍推薦:
《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美&約翰·墨菲著
《日本蠟線圖技術》美&史蒂芬·尼森著
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兩本書是相當全面的概括了市場兩大主流技術分析的分析邏輯,以及交易技巧,也是初學交易者必讀書籍。當然還有一些技術分析的衍生版像《道氏理論》《波浪理論》以及一些指標等等相關書籍,也可以大體了解。
基本面其實推薦平時多看看財經日歷,網路搜搜各數據說明,了解一些市場焦點狀況,以及一些大型數據的影響和變化。像利率和議息會議,貨幣政策,通脹報告,非農,GDP,CPI,ADP,PPI,EIA等一些相對較重要的數據對於盤面的影響以及造成的盤面風險點,作為大致了解,不需要深入解析數據。
第二:心態的學習和培養(當學習很多交易技巧後,發現市場並不是靠技術就能生存的,很多時候面對真金白銀難免會產生心態上的漣漪)
推薦書籍:
《股票作手回憶錄》美&埃德溫·利非弗著
《十年一夢:一個操盤手的自白》青澤著
《走出幻覺走向成熟》金融帝國著
《社會心理學》美&戴維·邁爾斯著
《金融心理學》挪威&拉斯·特韋德著
頭三本書,是金融從業者必讀書籍,可以通過了解學習他人成長過程,構建自己的交易理念。每每交易中遇到問題和挫折時,翻來看看,經常會發現內容會有一些自己的縮影,每次翻閱都會有一定收獲。第四本以及第五本是心理學方面書籍,其實金融戰就是心理戰,不懂心理學是不行的。社會心理學這本書寫的非常好,淺顯易懂,不僅對金融交易有用,對日常生活也很有用。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看看行為金融學方面的書籍,個人認為,行為金融學是未來金融學研究的主流。
第三:交易系統的構成(其實第三點基本上和第二點同時構建,看過一些心態培養的書籍,了解到他人的交易理念,從而就需要開始構建自己的交易體系,而同樣來說,交易系統的構建也正是為了更好的控制交易心態問題,以客觀、規則化的制度使交易變得具體化、明確化從而不至於在交易過程中對不確定性產生畏懼與貪婪,相輔相成)
推薦書籍:
《海龜交易法則》美&柯蒂斯·費思著
《專業投機原理》美&維克多·斯波朗迪著
《外匯交易24堂精品課》魏強斌著
《走進我的交易室》美&亞力山大·艾爾德著
海龜交易法則對於如何建立、評估、改進自己的交易系統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同樣再建議廣大朋友看一些概率統計方面的書籍,因為金融交易沒有那一次是必勝的,所以提高概率也是金融交易的基礎。那麼如何客觀統計概率也是必要學習的。專業投機原理中的量化風險的理念非常值得學習。24堂課的這本書雖然是講外匯交易的,但是很多理念通用於任何交易,尤其是書中的關於隨機強化和一致強化的分析,以及對於勝率和盈虧比之間的矛盾的分析,非常精彩。走進我的交易室是一本綜合性很強的書,交易系統、風險管理和心態控制全面的介紹了,有利於形成全面的金融交易理念。
第四:執行與升華(當交易系統形成,並且在歷史統計之中,處於正向發展,那麼所要做的就是執行,改進,以及升華)
推薦書籍:
《交易心理分析》美&馬克·道格拉斯著
《幽靈的禮物》美&阿瑟·L·辛普森著
以及一些提高思維高度的書籍。
作為金融交易者,無論在有多好的系統的前提下,也是需要面對心理上的影響,而完整明確的認識市場,有助於交易員更好的整體控制心理與穩定執行交易系統,交易心裡分析和幽靈的禮物相對比較完整的講解了整個市場,不管是從系統還是從心態上的解決都有良好的參考意義。還有一些可以提高高度跳出原始思維的書籍,比如《道德經》《反經》《了凡四訓》《傳習錄》《烏合之眾》《失控》《思考的技術》《當下的力量》等等,其實個人看得書籍也並不多,在此推薦一些,同樣如果有好的書籍也希望可以推薦給我。
以上是我從我讀過的近百本書里挑出來的覺得很好的書。
總的來說,我覺得金融交易是一個系統工程,基本的經濟學知識、金融學知識、概率統計知識、心理學知識是需要具備的,此外,還需要從哲學裡面吸取營養來形成自己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記得亞歷山大在走進我的交易室一書中說沒有人會認為不經過努力學習就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醫生,但是卻有很多人天真的認為不經過努力學習就可以成為一個交易高手。
❿ 求幾本老的美國股市書籍名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這是投資必讀的書籍,寫於1950年
《我如何在股市賺到200萬》寫於1970年,作者本身從股市賺到錢的,建議一讀
《投資存亡戰》要深一點功力才能讀懂,先這三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