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市中,股民虧的錢給誰拿走了為什麼有市值蒸發多少億之說
你提到的就是金融資產市值縮水蒸發的問題:
市場一般所說的縮水蒸發多少多少是根據最高市值時跟目前市值相比得來的,
實際流失的資金是並沒有這么多的。因為有一部分籌碼,被套以後一直拿在手裡沒動,這部分屬於"虛擬"資金的流失。 但是,實際流失的資源也有相當一部分,股市一直在買賣,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虧的, 而這類錢中的一部分是被別的人賺走。
其實,在高位時的市值價格下降引起的貶值,只要籌碼沒變化就屬於"虛擬"資產流失 ,而另一部分就是實際的買賣造成的流失,這部分是實實在在的損失.
同樣的反過來,行情好的時候,市值也會得到快速擴張,其速度也要大於實際場外
資金的流入和場內人所能賺到的錢的總和.
Ⅱ 有多少中產階級因為這次股災被消滅消費能力降低
還真沒多少,中國的中產階級最主要的資產來源於年薪而不是股市。
不要把股市崩盤想的太嚴重,當年6000多點跌到2000點不到,依然是舞照跳,更不用說如今了。
Ⅲ 這一波股市是不是秒殺了大部分中產階級
窮人應該是。中層收入群體雖然財富縮水,不至於沒有再起來的機會。只有窮人和賭徒一敗塗地。盲目投資股市,不懂分散投資,會跌得很慘!
Ⅳ 股市暴跌60萬中產階層被消滅後樓市寒冬提前到來了嗎
這個肯定有影響的,最主要的還是中國即將到來的人口危機,試想一下,人口減少,很多現在的孩子將來一人都會從雙方父母那裡繼承好幾套房子,誰還買呢
Ⅳ 中國股市的現狀
咱政府急公民所急搞了幾萬億的救市方案,走的好像就是個簡易程序,這讓奧巴馬好生羨慕,鬼佬做事難,橫談論豎討論,最後國會還可以否決奧巴馬的提案。兩個政體,各有特色,美國體制雖煩瑣但不易犯錯,中國體制高效但要冒大錯的風險。中國股市的上漲,跟政府力拚的振興方案有關,大家相信經過政府的救援,經濟就會復甦,但是經濟可不是數學,其復雜性是不可測的,比如說北美豬流感萬一大肆流行到全球,就可能顛覆原有的計劃;比如說,美國人認識到了奢侈錯誤,跟咱中國人學勤儉節約,不再大量進口中國物品,中國這么多新增的產能如何消化?按中國的計劃,基建投資佔GDP的40%看,新增的產能應該是十分膨大的,這是不可持續的模式,可以判斷不會出現在此基礎上追加投資方案,倒是可能試探性的投資下去後視情勢變化而動,方案是可以糾偏的,這就像2007年底出台宏觀調控後,一看不妙,民企紛紛被貸款無門餓死了,再勒就要死光光了,所以在2008年底迅速放鬆了貨幣政策。其中的糾偏間隔時間之短歷史上少有,這說明2007年的貨幣政策是過急過嚴了。1至4月份銀行增貸數據明顯偏大,應該會遭至管理層的適度調控,這對股市不利,但絕不能說股市走到了小牛的盡頭,其中有一層更深的道理。
大家知道中國的絕大多數人並不富裕,甚至可以說還很窮,因此政府膽大也只計劃在未來的2到3年裡拿出了8500多億投入醫保,相當於每人分攤650元,因為中國的國情決定了光靠政府,不能解決醫保問題,近年來雖然政府富裕也沒到免費支持的地步。占人口70%-80%的低收入國民只擁有銀行存款20多萬億中的20-30%,意味著大多數農民和普通老百姓平均每人只有5、6千元的存款,俺可以預計彩電、冰箱下鄉除了短期依靠政府的補貼能起部分作用外,長期是無效的。投資白色家電股不會有長期的收益。大多數人靠這可憐的幾個小錢,如何擴大內需?以後怎麼辦?出口受阻,而且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忍受這種現狀。投資從經濟學原理上講是不能替代消費的,比如出口減少了,產能就要自然壓縮,但如果投資加倍增加,雖然短期能刺激相關產業的景氣,但社會產能的大量增加變成了社會負擔,產能的過度而得不到消化,就是低效甚至無效的,會產生大量的壞賬,這相當於飲鳩止渴。從美國情況看,美國過度消費已經終止,中國過度依賴出口的發展模式也已經結束。那麼如果中國的幾萬億的投資計劃,沒有國內消費的替代,就有風險。但是中國領導人是聰明的,這幾萬億投資計劃未必真能實施。老鄧的投石問路還是有效的。
現在是處於投資吆喝中,主要是向中國20%-30%的富有階層吆喝,這些人才是中國至關重要的消費群體,國家先投幾千億,看是否能引民間投資的跟進,一跟進就吆喝成功了,至少在股票市場上可以看到部分成就了,在實業投資上還有望各方繼續努力。所以這次的誘多行情是全方位的,不僅在證券市場,在經濟各領域都是如此。維持證券市場的繁榮相對是代價最小的措施,紙上財富也確能增加消費,紙上壯大中產階級的規模,讓中國未盡發展的汽車消費能替代房產業發揮作用。經2008年熊市大跌,讓中國領導人再次認識到證券的去泡沫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適度的泡沫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基本可以肯定,在國際局勢動盪的情況下,政府之手將調控股指不讓其復辟到1660點去,從理論上講,這就是終極了短熊,開始了小牛或者牛皮振盪市。
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得出如下結論,證券市場的繁榮至關重要,有助於渡過國際金融危機的難關,這是至高無上的國家利益,任何有悖於此的都要讓路,包括內部從緊國家股的釋放,暫緩IPO的進程等等。
如何才能讓20%-30%的富有家庭增加消費是政府的一大課題,如果消費難於提高,那將改分配規則,如何改分配規則那又是個大課題,現在暫時不講。
Ⅵ 股市蒸發了多少億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來股市裡的錢蒸發了,是指源股票貶值等同於多少錢損失了,並不是真有一筆等價的錢蒸發」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股市市值蒸發,並不是交易雙方的蒸發,而是非交易方的蒸發。其實蒸發」這個詞很有意思,用的也很有藝術。簡單舉個例子:當投資者持有50萬元股票,股票賬面價格下跌10%,即蒸發5萬元。因為錢是50萬進入,如果此時割肉,就是只有45萬出來,此為「蒸發」。
(6)股市消失了多少中產階級擴展閱讀
股市蒸發的資金流向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股市上面的錢蒸發了,並不是財富蒸發了,而是股市做了一個財富的重新分配,將那些虧損人的錢轉移到了那些高價拋出低價買入的人的手中。但是要知道一點,無論是賠是賺,都需要有人不斷進場出場,保證流動性,否則一旦沒人接盤,股票也就賣不出去了,終成紙面財富,市場也就變成了「死市」。總之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股票是虛擬資本,它的總價格並不完全對應真實資本,所以如果從整個股市的宏觀角度來看,股市的市值是全部股票按照最近成交價進行的加權計算,所以所謂的蒸發其實是成交價的下跌造成的虛擬資本總值的下降。
Ⅶ 這兩天股市又跌了,又消滅了多少中產階級,想賺點錢不容易啊,大家有什麼推薦的理財方式不
「厚錢包活期」是厚本金融新推出的一款高收益、低風險、流動性強的理財產品,支持隨存隨取,幾乎對投資人沒有限制,收益率為市面上寶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的兩倍左右,特別適合對流動性和收益有較高要求的投資用戶。
Ⅷ 2015股市消滅了多少中產階級
100萬元以上的可以算是中產階層了。
中登公司8月份有個統計,7月份,滬指暴跌14.34%,空前的股災讓不少中產財富大幅縮水。100萬元以上賬戶7月減少近39萬戶,而此前,6月份,100萬以上賬戶已經減少近16萬戶。6月和7月,A股100萬元以上賬戶合計減少55萬戶。
Ⅸ 中國股市這一輪暴跌導致了中產階級和平民怎麼樣的損失
降到一定點被平倉和爆倉了。
什麼是爆倉?
股票與期貨的風險不同,比如在投資者可能出現的最大虧損額度上,兩者就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專家表示,新進入的股指期貨投資者十分必要對此有所了解。
理論上,投資股票最大的虧損幅度是100%,即資金全部虧損,並且這種情況在現實中基本不會發生。而做股指期貨則有爆倉的概念,即投資者把資金全部虧損完了還不夠,還欠期貨公司保證金。
所謂爆倉,是指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的客戶權益為負值的情形。在市場行情發生較大變化時,如果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資金的絕大部分都被交易保證金佔用,而且交易方向又與市場走勢相反時,由於保證金交易的杠桿效應,就很容易出現爆倉。如果爆倉導致了虧空且由投資者的原因引起,投資者需要將虧空補足,否則會面臨法律追索。
專家表示,爆倉大多與資金管理不當有關。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需要特別控制好持倉量,合理地進行資金管理,切忌象股票交易中可能出現的滿倉操作;並且與股票交易不同,投資者必須對股指期貨行情進行及時跟蹤。因此,股指期貨實際上並不適合所有投資者。
平倉=close position,原先買入的就賣出,原先是賣出(沽空)的就買入。
[期貨交易操作流程]
看漲行情→買入 開倉→ 賣出 平倉
看跌行情→賣出 開倉→ 買入 平倉
期貨交易的全過程可以概括為建倉、持倉、平倉或實物交割。建倉也叫開倉,是指交易者新買入或新賣出一定數量的期貨合約。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一份期貨合約相當於簽署了一份遠期交割合同。如果交易者將這份期貨合約保留到最後交易日結束他就必須通過實物交割或現金清算來了結這筆期貨交易。然而,進行實物交割的是少數,大部分投機者和套期保值者一般都在最後交易日結束之前擇機將買入的期貨合約賣出,或將賣出的期貨合約買回。即通過一筆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期貨交易來沖銷原有的期貨合約,以此了結期貨交易,解除到期進行實物交割的義務。這種買回已賣出合約,或賣出己買入合約的行為就叫平倉。建倉之後尚沒有平倉的合約,叫未平倉合約或者未平倉頭寸,也叫持倉。交易者建倉之後可以選擇兩種方式了結期貨合約:要麼擇機平倉,要麼保留至最後交易日並進行實物交割。
Ⅹ 股市消失的那麼多錢去哪裡了
給樓主復打個比方, 07年10月,你在深制圳買了套房子,100平米,15000元/平米,現在是08年6月,如果你想把房子賣掉,只能賣到10000元/平米,因為房子的價格跌了,想15000元/平米賣出去,根本就不會有人要.如果你急著用錢,把房子一賣掉,你就會虧掉5000元/平米,你自已說說,你虧掉的那5000元/平米誰賺去了?當然就是那些在15000元/平米把房子賣給你的人了;反過來,如果房價漲到了20000元/平米,你賺的那5000元/平米又是誰的錢?如果你把房子賣掉了,當然就是賺了用20000元/平米買你房子的人的錢了;
如果你一直都沒有把房子賣掉,那就只會是帳面上的浮虧,你手中的仍然是同樣的東西,改變的只是市場對這種東西的心理預期的價格不同了,貶值或升值的問題而已.
股票其實跟房子,黃金一樣,都只是一種商品而已,沒有你想的那麼復雜,我見過很多人在網路問這個問題,都是關於股票的,但卻從來沒見過問關於房子的類似問題,可想而知,投資者並非不懂,而是陷入了理解的誤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