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進行資產負債表結構分析
分析資產負債表一般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分析企業資產的來源和構成。
資產負債表資產合計數表明企業的資產規模,明細項目列示資產的構成和關系。所有者權益表明股東的投資份額和可以分配的份額,還表明企業的成長性。企業的資本公積增加了說明企業整體上增值了。表中是否列示盈餘公積金和法定公積金,可以看出企業財務出否規范。
2、負債內容塊列示負債的規模和籌資方式和布局。
不同的舉債方式給企業的影響是不一樣的。長期舉債的資金成本大,還款壓力小,而短期負債的資金成本,還款壓力大。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出一個企業的資金狀況和財務風險。銀行存款和現金以及一年內到期變現的非貨幣性資產總量較少,表現企業的現金流存在一定問題。一個企業的負債與資產的比例過高,表明企業有較高的財務風險,甚至會有資不抵債的可能。
(1)舉債對資產負債表的分析擴展閱讀
通過資產負債表可以判斷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例如固定資產和存貨的比例過大,說明企業的銷售情況不樂觀。而如果銀行存款的比例過小,應收賬款的比例過大,說明企業的資金回籠有問題。長期股權投資和交易性金融資產等表明了企業的投資活動,固定資產的增加數以及在建工程項目都可以說明企業的投資情況。
預付賬款項目的數額說明企業與供貨商的業務關系和規則,如果預付賬款較多的話,可能存在以貨易貨的情況。負債率過低,說明企業未充分發揮的財務杠桿作用。
㈡ 根據資產負債表分析各會計要素分析的重點
一般利用《資產負債表》觀察:財務結構及負債經營合理程度、擁有或控制資源情況及資金實力、觀察企業償債能力和籌資能力、預見未來財務狀況。
例如,分析資金實力,可以計算以下指標,同時查找指標成因。
1、資金結構分析(資金來源)
自有資本構成比率=自有資本合計/資金總額(負債+所有者權益)
考察自有資本在整個營運資金中佔多大比重
資本負債比率=自有資本合計/負債總額
反映自有資本占借入資金的比重,衡量經營安全程度
資本金構成比率=實收資本/資金總額
考察實收資本在整個營運資金中比重,衡量經營風險程度
所有者權益比率=(盈餘公積+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實收資本
又稱實收資本安全率,反映公積金對實收資本的保證程度
長期負債構成比率=長期負債合計/資金總額
考察企業長期負債是否得當
流動負債構成比率=流動負債合計/資產合計
考察企業一定時期內流動負債受否是否過多
債務股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反映企業舉債情況及企業基本財務結構
2、資產結構分析(資金佔用)
流動資產構成比率=流動資產合計/資產總額
考慮流動資產比重,衡量企業經營的穩定性和收益性
流動資產對固定資產比率=流動資產合計/固定資產合計
反映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比例關系,考察經營的穩定性和收益性
銷售債權對盤存資產比率=銷售債權(應收賬款、預收)/盤存資產(存貨等)
考察銷售債權與盤存資產的比例是否合適,間接反映商品銷售情況
速動資產構成比率=速動資產合計/資產總額
分析研究企業一定時期內速動資產過多還是不足
固定資產與所有者權益總額比率=固定資產凈值/所有者權益
反映兩者之間的比例是否合適,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借款經營程度
固定資產與固定負債比率=固定資產凈值/長期負債
反映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中來自長期負債的程度
知識產權與非專利技術占總資產比例=(知識產權價值+非專利技術價值)/總資產
反映企業智力資源的軟資產占公司總資產的比重,間接反映高新技術的發展情況
3、償債能力分析(長期、短期)
資產負債率(負債比率)=企業負債總額/企業資產總額
考察企業長期債務趨勢,是反映長期償債能力的晴雨表
所有者權益負債率(負債權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反映債權人和所有者提供資金的比例,反映經營資金是否靠舉債取得
現金流入量對負債總額比率=銷售收入(或營運資金)/負債總額
它和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指標結合全面判斷企業償債能力大小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考察企業自有資本的償債能力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考察企業資產流動性,表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
速動比率(酸性試驗比率)=速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判定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
企業血壓=(動負債合計-速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表明企業支付流動負債的缺口有多大
貨幣資金比率=貨幣資金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反映貨幣資金占流動負債比重,比值越大,表明償債能力越強
基礎防衛期間=速動資產/每日營業固定支出
反映無任何收入情況下,現有速動資產能以支付的天數
營運資金與流動負債比率=流動負債/(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考察企業一定時期營運資金負擔企業債務的情況
即付比率=(現金+銀行存款)/(流動負債-預收款項-預提費用-遠期借款)
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用貨幣資金支付流動負債的能力大小
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無形資產)
考察企業有形凈資產支付債務的能力
固定資產與所有者權益比率=固定資產凈值/所有者權益
考察企業購建固定資產的資金由所有者提供的情況
已獲利息倍數=稅前利息/支付利息額
考察企業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反映利息的保障倍數
除了資金實力分析,利用資產負債表還可進行運營能力分析、經營活躍性分析、經營安全性分析等,結合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進行綜合分析,效果更好。
㈢ 如何通過資產負債表分析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構成情況
資產結構分析(資金佔用)
1)流動資產構成比率=流動資產合計/資產總額
考慮流動資產比重,衡量企業經營的穩定性和收益性。該指標是資產周轉率指標的補充,並與償債能力指標呼應。為保持償債能力,速動資產比重不應低於存貨資產;為保持營運能力,速動資產又要投入營運循環,其比率又不宜高於存貨資產。所以要分析尋找流動資產內部構成合理的平衡點。一般,存貨應佔到流動資產的一半。
2)流動資產對固定資產比率=流動資產合計/固定資產合計
反映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比例關系,考察經營的穩定性和收益性
3)銷售債權對盤存資產比率=銷售債權(應收賬款、預收)/盤存資產(存貨等)
考察銷售債權與盤存資產的比例是否合適,間接反映商品銷售情況
4)速動資產構成比率=速動資產合計/資產總額
分析研究企業一定時期內速動資產過多還是不足
5)固定資產與所有者權益總額比率=固定資產凈值/所有者權益
反映兩者之間的比例是否合適,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借款經營程度
6)固定資產與固定負債比率=固定資產凈值/長期負債
反映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中來自長期負債的程度
7)知識產權與非專利技術占總資產比例=(知識產權價值+非專利技術價值)/總資產
反映企業智力資源的軟資產占公司總資產的比重,間接反映高新技術的發展情況
8)資產構成指數=固定資產凈值/流動資產總額
現代企業經營趨勢是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固定資產比重不斷增加,資產構成指數也越來越高。固定資產周轉速度慢會引起大量不變費用。該指標受行業影響。
9)固定比率=固定資產凈值/所有者權益
如果將流動負債一類的資金投入到長期資產上是很不安全的,該指標作為通過分析固定資產與自有資本的平衡程度衡量固定資產配置是否恰當。該比率過高財務風險較大;比率過低資本成本代價較高。該指標與衡量償債能力的流動比率相對應,流動比率反映償債能力,固定比率反映營運能力。
負債分析(長期、短期):
1)資產負債率(負債比率)=企業負債總額/企業資產總額
考察企業長期債務趨勢,是反映長期償債能力的晴雨表
2)所有者權益負債率(負債權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反映債權人和所有者提供資金的比例,反映經營資金是否靠舉債取得
3)現金流入量對負債總額比率=銷售收入(或營運資金)/負債總額
它和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指標結合全面判斷企業償債能力大小
4)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考察企業自有資本的償債能力
5)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考察企業資產流動性,表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
6)速動比率(酸性試驗比率)=速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判定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
7)企業血壓=(動負債合計-速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表明企業支付流動負債的缺口有多大
8)貨幣資金比率=貨幣資金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反映貨幣資金占流動負債比重,比值越大,表明償債能力越強
9)基礎防衛期間=速動資產/每日營業固定支出
反映無任何收入情況下,現有速動資產能以支付的天數
10)營運資金與流動負債比率=流動負債/(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考察企業一定時期營運資金負擔企業債務的情況
11)即付比率=(現金+銀行存款)/(流動負債-預收款項-預提費用-遠期借款)
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用貨幣資金支付流動負債的能力大小
12)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無形資產)
考察企業有形凈資產支付債務的能力
13)固定資產與所有者權益比率=固定資產凈值/所有者權益
考察企業購建固定資產的資金由所有者提供的情況
14)已獲利息倍數=稅前利息/支付利息額
考察企業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反映利息的保障倍數
㈣ 如何對資產負債表進行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
分析資產負債表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1、分析企業資產的來源和構成。資產負債表資產合計數表明企業的資產規模,明細項目列示資產的構成和關系。所有者權益表明股東的投資份額和可以分配的份額,還表明企業的成長性。企業的資本公積增加了說明企業整體上增值了。表中是否列示盈餘公積金和法定公積金,可以看出企業財務出否規范。負債內容塊列示負債的規模和籌資方式和布局。不同的舉債方式給企業的影響是不一樣的。長期舉債的資金成本大,還款壓力小,而短期負債的資金成本,還款壓力大。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出一個企業的資金狀況和財務風險。銀行存款和現金以及一年內到期變現的非貨幣性資產總量較少,表現企業的現金流存在一定問題。一個企業的負債與資產的比例過高,表明企業有較高的財務風險,甚至會有資不抵債的可能。
2、判斷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分類項目數表明資產的構成,通過它們在資產總和的比例,可以反應出不少問題。例如固定資產和存貨的比例過大,說明企業的銷售情況不樂觀;而如果銀行存款的比例過小,應收賬款的比例過大,說明企業的資金回籠有問題。長期股權投資和交易性金融資產等表明了企業的投資活動,固定資產的增加數以及在建工程項目都可以說明企業的投資情況。預付賬款項目的數額說明企業與供貨商的業務關系和規則,如果預付賬款較多的話,可能存在以貨易貨的情況。負債率過低,說明企業未充分發揮的財務杠桿作用。
3、發現企業存在的涉稅問題。通過核查原材料的減收數與庫存商品的增加比對,審核是否存在視同銷售的情況。如果有在建工程,則要核實該在建工程是不動產工程還是自建固定資產情形,核實在工程物質裡面是否抵扣了依法不能抵扣的物資。應付賬款期初和期末是否變動較大,過大的話,要核查是否存在將銷售收入長期不掛賬現象,或者存在超過三年無法支付的款項未計入營業外收入進行納稅。在資本公積一塊,核實是否將計入損益的項目列入到資本公積。
4、企業每個經濟事項的會計處理都會對資產負債表產生影響,反過來,從資產負債表上我們都可以看到一些經濟事項的影子。資產負債表的分析能力和會計實踐經驗很大的相關性,一般來說,會計實務經驗越豐富,資產負債表的分析能力越強。
垂直分析:
建議把各個科目各年的總額相互對比一下,看發生了什麼變動沒有,分析變動較大的原因;
再把本企業和行業內的其他企業做一做對比,看優勢劣勢體現在哪裡;
最後提出一些改進建議
比如:
1.分析貨幣資金在流動資產里的佔比,各項目總金額就是指全部的流動資產。
2.分析貨幣資金在總資產里的佔比,各項目總金額就是指全部的總資產。
3.計算公式=變動額/期初余額;變動率=變動額/期初余額;
4.各項目對總規模的影響」=各項目/總規模;
㈤ 資產負債表的具體怎麼分析怎麼看!
所有者權益比率=(盈餘公積+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 實收資本
又稱實收資本安全率,反映公積金對實收資本的保證程度
所有者權益負債率(負債權益比率)= 負債總額 / 所有者權益
反映債權人和所有者提供資金的比例,反映經營資金是否靠舉債取得
所有者權益收益率 = 利潤總額/ 所有者權益
考察企業一定時期內每1元自有資本實現利潤情況
所有者權益與銷售額比率=所有者收益/銷售收入
觀察每一單元銷售的資本實力
權益報酬(收益)率 = 凈資產/所有者權益
是美國杜邦系統財務指標體系中最有代表性、綜合性的收益性指標。考察投資取得的報酬。
股東權益比率=股東(所有者)權益總額/資產總額
反映所有者權益在總資產中的比重,衡量所有者權益的保障程度
除了上述指標分析外,還可進行最佳資金結構決策分析。資金結構是指長期資金中債務資金和權益資金的組合及相互關系。最佳資金結構是指綜合資金成本最小,所有者權益最大時的資金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