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問題 關於分筆成交數據中的一些意思
筆數是股票中使用詞語,指成交筆數,成交筆數是依據5秒鍾內所總計形成的這一版單裡麵包含賣單的權單數,筆數的大小,可以了解到所形成的這一筆成交單是由很多散戶掛出來的賣單還是由一個大戶所掛出來的賣單,進而可以判斷出到底是散戶掛出單在賣還是大戶掛出的單在賣。
一般成交筆數分析要點如下:
1、在股價高檔時,成交筆數較大,且股價下跌,為賣出時機。
2、在股價低檔時,成交筆數放大,且股介上升,為買入時機。
3、在股價高檔時,成交筆數放大,且股價上升,仍有一段上升波段。
4、在股價低檔時,成交筆縮小,表即將反轉,為介入時機。
5、成交筆數分析較不適用於短線操作。
㈡ 股票盤口語言數字在不同時候的意思
4或6、8等個以上數字重疊和連用,通常均為盤口語言,444或4444多表示強庄示警,表明此股已有機構坐莊;6、8重疊或與4連用如4466、4488等多表示主力態度或通知關系倉或鎖倉機構,掛賣單表示將拉升,掛買單表示將打壓;
3個以上1重疊可能是壓盤或洗盤信號,請關系倉協打壓或保持股價;跌停在賣二或賣三、賣四掛重疊8或間隔0,如808,請關系倉協助拉抬護盤;
3個以上3或9表示拉升或出貨倒計時。其中末尾數字不定,可表示約定時間,如3336可能表示6分鍾(或小時)後拉升,9則是出貨信號;
7結尾表示下一步行動約定,與4或8結合掛賣單表示請關系倉協助打壓,如4007掛賣二表示請關系倉壓盤或在某一點位出貨,807掛買單表示請合作機構拉抬到某一點位;
12345或54321以及其中的3位以上多表示操盤手與關系倉或新機構的交流,具體內容結合當時盤面的買賣大單等情況有所不同,可能是拉升或出貨試盤信號,在得到對方回應後,開始拉升或出貨;
其實機構交流的方式很多,通常操盤手都有自己的語言或約定的信號,甚至約定按照通用語言的「反信號」來操作,所謂通用語言一旦被破譯也就沒有意思了。因此,上面說的大可不必太認真,大家留心看,還能發現不少盤口語言呢。
(2)股市機構號數據顯示掛單數擴展閱讀
盤口語言是個股主力(更確切地說是當天參與該個股的強弱各方的博弈圖)在盤面表現出來的每分每秒的形態。它包括白、黃二條線,買1-5,賣1-5的掛單,掛單下顯示的參數。這是每個人都看得到的!但就是這些簡單的數字和形態包含了很多非常有用的信息。
盤口語言不是簡單的買賣盤觀察,而是價量配合,分時主攻盤量能,下跌時的量能變化狀況等種種變化的綜合。
㈢ 盤口,賣盤上每一檔所掛的單數遠遠大於買盤,這說明什麼
這可以理解為上升的前兆,測試下拋壓
㈣ 股票價格成交單數 的問題 謝謝 高手的回答
我知道,第一個問題是對的,剩下400手就掛在5.15的位置上,沒有什麼問題。
第二個問題,你賣500手5.09但是5.09隻有5手掛單,所以只成交了5手,還剩495手放在5.09等待賣。你又買了十手,那麼你的掛單還剩485手。成交結果2種都不一定顯示,為什麼呢,因為那個結果是過一段時間統計的,所以很有可能不是這樣,例如前面有人賣了1000手,最後有人買了200手,顯示1200B,如果沒有人買賣只考慮這段時間只有你在交易的話,會出現15B,答完了加點分吧 ,有時候不要給大單迷惑,看到5000B就是大單買入,和可能結果是2000S,2000S,500S,500B,只要最後那張單是B就顯示B,是S就顯示S,這個要收費行情才能看到的,LEVEL2行情
㈤ 股票成交明細 的數值都代表什麼意思
1、在股票成交明細中,左起第一列式成交時間,一般15秒公布一次,第二列是成交價,第三列是成交手數,如果是主動性買入成交就顯示成紅色和一個向上的箭頭,如果是主動性賣出成交就顯示成綠色和一個向下的箭頭,第四列是成交筆數,也就是總共有多少筆委託成交,通過成交手數和對應的筆數,可以大略的估計出成交參與方有沒有機構,大戶還是全是散戶。
2、股民要想看到股票的成交量和大單買賣情況的話,就必須要用到分時成交明細,可以在股票軟體中找到你需要的股票,然後輸入「01」後按回車鍵,就可以看到分時成交明細了。在分時成交明細中的最右邊,股民會看一個灰色的數字,它的含義就是說這一個分筆成交只包含了幾筆成交的數量(深市股票),比如說灰色數字是3,就明這次成交一共有3筆。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的背後都會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
㈥ 請問下股票當中 ·在下午三點收盤會出現一筆很大的單 後面的數字是什麼意思啊
《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規定:14:57至15:00為收盤集合競價時間,所以深市在14:57時後仍然進行交易的,方式為集合競價交易,收盤價則採用集合競價,這就是平時看到的深市個股在收盤前三分鍾的分時圖上出現一字橫線的原因。
集合競價選漲停的操作條件:
1、股票波段漲幅小於25%。
2、早盤集合競價必須高開,一般要求高開在2%以上為宜,即股價至少要符合強勢高開標准。
3、個股均線系統多頭排列最佳,僅生命線、決策線、趨勢線多頭排列次之,僅攻擊線和操盤線金叉最次,均線完全空頭排列慎用。
4、開盤一小時股價處於強勢中,回調不破開盤價、均價線或前日收盤價。
(6)股市機構號數據顯示掛單數擴展閱讀:
集合競價成交次序:
集合競價的成交價的產生大體為:所有申報價中能夠實現最大成交量的價位定為成交價,所有符合條件的申報委託依此價位成交,並提示出來成為開盤價。
集合競價過程中同樣依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來成交,如果申報價格相同,那麼誰先申報的早,誰先成交。申報買賣手數的大小不是競價成交的原則。所以有些投資者認為莊家申報手數大,可以先成交,而中小散戶申報的手數小,不能成交的看法是沒有根據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收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集合競價
㈦ 股票掛盤數據問題
要看股票價格發生變化後,成交量是多少,不過一般股票價格發生變化後(漲。跌),上漲買一會全部成交,下跌賣一會全部成交,
在買一賣一處撤單的很少,
㈧ 股市裡的,賣出委託單數,這單數是什麼意思
就是賣出委託單的數量
㈨ 股票交易系統裡面的主力單數累計是什麼意思
就是主力今天買入或者賣出的累計總單數,紅色表示今天截止目前累計流入的回,綠色相反代表流出答的。我一般用這個指標看短期是否到頂或者到底,最好多看幾天,天數少准確率低,可能是主力騙線。海通的只能看當天的,所以我會記下來累計數,周期看的比較長,至少三天。如果一天內累計單數量很大另當別論。
能不能告訴我你是什麼軟體有的?要是有源代碼更好了
㈩ 誰能告訴我這個數值顯示的機構叫什麼哪裡能買
在大多數的行情軟體中,外盤、內盤的標識在屏幕右側中部的位置。其實,兩者定義很簡單,外盤是以委託賣出價成交的手數,內盤是以委託買入價成交的手數。投資者不難發現,外盤和內盤之和等於總手,即成交的總手數分為兩部分,一個是以賣出價成交的,另一個是以買入價成交的。定義很簡單,但投資者或許不易理解。大家都知道,在交易進行時,行情軟體中都會顯示委託賣出的五檔價位和賣單手數,以及委託買入的五檔價位和買單手數。如果即時成交的手數是以賣出價位成交的,就會被計入外盤;而以買入價成交的,就會被計入買盤。當然,隨著交易的進行,委託的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會不斷地變化。如果一大筆買單進場,將五檔賣單一掃而空,就會促成外盤迅速增加;如果一大筆賣單拋出,將五檔買單全部吞噬掉,也會造成內盤增加。定義理解後,分析起來就容易了。外盤代表買方的力量,而內盤代表賣方的力量。若外盤數量大於內盤,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若內盤數量大於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外盤、內盤之間的手數相差越多,說明買方、賣方之間的力量相差就越懸殊。投資者在利用外盤和內盤進行分析時,可以根據兩者之間的差異狀況來判斷主動性買盤的力量強,還是主動性賣盤的力量強,並結合具體成交的價位和大單成交的手數狀況,洞察主力機構的動向。這項技術指標通常被用作一個交易日內的短線操作,我們通常不會使用多個交易日的外盤、內盤變化來進行分析判斷。一般情況下,外盤大於內盤會上漲,內盤大於外盤會下跌,但有時候也會發生變化,出現相反的結果。在外盤和內盤的具體使用上,又可以衍生出一個較為常見的技術指標——委比,以進一步分析判斷買方或賣方力量的強弱。委比是衡量一段時間內場內買、賣盤強弱的技術指標,但需要區別的是委比是所有要買入的量與要賣出的量的比,不是已成交的。委比=(委買數-委賣數)/(委買數+委賣數)×100%。委比的取值范圍從-100%至+100%。若委比為正值,說明場內買盤較強,且數值越大,買盤就越強勁。反之,若委比為負值,則說明市道較弱。外盤、內盤分析的是已成交的數據,而委比則是未成交的,兩者相結合使用,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不過,還是那句老話,沒有任何指標是萬能的,股市上也不存在「金手指」式的指標。如果莊家所持籌碼較多,則完全可以操控上述技術指標。如莊家可以在賣1、賣2的位置上自己掛上賣單,然後自己又大量吃進,這就促成了外盤的大量增加,向市場發出買方力量增強的買入信號,來吸引買盤進場搶籌,而實際上只是莊家手中的籌碼從左手倒換到了右手。相反莊家也可以在買1、買2的位置上自己掛上買單,然後自己拋售,促成內盤大增,發出誤導性的賣出信號,以誘使賣盤湧出。至於委比僅顯示的是未成交買盤、賣盤的對比狀況,操縱就更為簡單。莊家僅將大手筆的買單或賣單掛到盤面上,便可以改變委比的數值,以影響技術派的投資者操作。當然,盤面上對上述技術指標的操控,往往是短期行為。莊家在虛晃一槍之後,便會暴露其操作的真實目的。這樣,連續多個交易日的外盤、內盤的對比變化,如果一致,判斷起來才更為有效。因為莊家的最終目的不是壓低吸貨,就是拉高出貨,而不會長時間操控某些技術指標。另外,隨著市場的發展變化,主力機構的操作手法也越來越隱秘,外盤、內盤、委比等技術指標,往往需要結合其它因素綜合分析,才會發揮其有效性。對於投資者而言,多一些技術指標作為投資參考的依據,准確度會得到一定的提高。(西南證券 張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