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吉聯新軟體怎麼樣
這個公司雖然爛,但是可以混的,能力不強的話怕馬屁就管用,我把銷售總都給拍跑了,直接頂替他,要來就來我這部門,沒業績照樣混的好
『貳』 物流軟體有哪些
物流軟體包括運輸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配送管理系統、貨代管理系統、車輛管理系統、貨物保險投保理賠系統等。這個可以依據貴司自身的業務來判定需要定製哪種物流軟體。上海吉聯軟體的物流軟體在業內還是比較知名的。
『叄』 上海吉聯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吉聯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11月1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計算機軟體的開發、設計、製作、銷售,系統集成,物流系統工程設計、開發,以上相關業務的技術咨詢、技術培訓、技術服務,貨物與技術的進出口等。
法定代表人:潘文藝
成立時間:2005-11-14
注冊資本:412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5000923328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郭守敬路351號2號樓A614室
『肆』 有木有tms系統實施的成功案例啊,最好物流公司的。
轉發一個給你看看。http://hi..com/gillion_sh/blog/item/801a1f6b2d57cf5cebf8f8a2.html?timeStamp=1306918048187
項目名稱:中外運久凌儲運TMS系統
用戶名稱:中外運久凌儲運有限公司
實施區域:全國七大區40多個分子公司及辦事處
系統架構: SOA架構
方案提供商:上海吉聯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一、久凌簡介
中外運久凌儲運有限公司(簡稱中外運久凌)成立於1998年,是中國外運集團下屬子公司,是中外運陸上物流網路主體。主要從事跨區域長途運輸與區域內配送業務、倉儲管理業務、供應鏈物流服務。同時能夠根據客戶需要,為客戶設計和提供定製化的物流解決方案。中外運久凌的物流網路與中外運集團的整體服務網路相互銜接,形成了完整的中外運集團陸上綜合物流服務體系。
二、項目目標
中外運快運TMS系統以構建中外運陸上物流網路信息平台為最終目標,整合大項目運輸和零擔運輸。
三、業務管理難點
1) 原有系統無法支持復雜業務管理模式:公司初期以中心分撥業務為主,在業務改革後,老系統無法支持點對點、指定區域、定期發車和非定班發車、訂單分段和逐段轉包、臨近裝車點/卸貨點拼車等多車多單復雜的業務模式。
2) 無法滿足內部業務往來間的復雜結算:無法支持滿足復雜業務的網路間協作的內部往來費用結算,無法滿足多客戶或者多承運商的不同費率的結算。導致財務功能薄弱,總公司無法達到系統監控的目的。
3) 多系統之間無法做到數據交互,導致重復錄入成本。
經過調研討論,吉聯新軟體作為項目的總承接方,決定打造一個伴隨久凌業務成長的信息化系統,支持其業務模式的升級變動。
四、 系統整體業務架構和規劃
4.1實施藍圖
在信息與網路科技日益完善的前提下,現代物流企業需要在整體IT框架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安全、快速、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服務。現針對久凌信息化建設提出以下發展藍圖:
4.2 系統總體架構
中外運久凌TMS系統的業務架構設計是對企業核心業務的建模和規劃。它通過結合企業現有系統的操作模式和企業管理的組織結構,將IT最新成果運用到系統建模中,使得IT系統與企業組織架構融為一體,充分提高業務運營的高效性和靈活性。
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系統以後運行的穩定性和擴展性,是項目實施成敗的決定因素。中外運久凌TMS系統的整體業務架構將採用SOA架構(面向服務架構),根據需求通過網路對鬆散耦合的粗粒度應用組件進行分布式部署、組合和使用。服務層是SOA的基礎,可以直接被應用調用,從而有效控制系統中與軟體代理交互的人為依賴性,SOA可以看作是B/S模型、XML/Web Service技術之後的自然延伸。SOA將能夠幫助企業站在一個新的高度理解企業級架構中的各種組件的開發、部署形式,它將幫助企業系統架構者以更迅速、更可靠、更具重用性架構整個業務系統。較之以往,以SOA架構的系統能夠更加從容地面對業務的急劇變化。
五、項目實施難點和解決方案
5.1系統調研階段
l 問題:
ü 在全國調研階段,出現各地需求差異性較大,無法抽取共性。
ü 各地個性化需求過多,超出項目的管控范圍。
l 解決方案:
ü 全國定義業務負責人、財務負責人,規范各地需求和操作。
ü 需求劃分等級,部分項目外需求延後或不做。
5.2系統實施階段
l 問題:
ü 實施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需求變更。
ü 實施過程中各分子公司存在很大的排斥性。
ü 工作量過大,人力資源不足。
l 解決方案:
ü 單位一把手負責;業務人員與IT人員共同參加,分工協作。
ü 嚴格遵守實施規范,保證實施政策與流程,通過需求控制,減少個性化開發。
ü 首先滿足基本操作,循序漸進,不斷完善。
ü 關鍵用戶和最終用戶通過參與實施活動,完成知識轉移。
ü 盡早開展數據准備工作。
ü 合作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雙方本著長期合作和實現項目目標為宗旨,積極協調溝通,妥善解決。
ü 制定嚴格的需求變更流程。
六、 項目實施成果
i. 業務方面
系統滿足實際業務運輸過程中的任何場景,做到業務與系統的實時體現。支持了所有業務模式的轉變,並且拓展特殊情況,能滿足抽象的貨物流模型:
根據實際貨物流抽象出一個信息流的模型,所有的貨物大致經歷模型中的全部過程或者部分過程。貨物的流程經歷從T1過程,直到T6過程到達客戶。T1代表接貨過程,T2、T5代表中轉過程,T3代表中途卸貨過程,T4代表中途上貨過程,T6代表客戶配送過程。具體見下圖:
ii. 財務方面
l 在信息系統平台中實現有效的賬期劃分,保證公司歷史業務信息可查、可追溯;
l 應收賬款確認時,有對應客戶有報價的自動取報價,無報價的,取自標准成本系統,無標准成本的則一口價。
l 應收賬款核銷時,按照發票、訂單兩個口徑並分多次核銷,並解決到付運費的核銷問題,以及與應付賬款核銷關聯的外采車協助收取,到付運費抵車輛費用的核銷問題。
l 基於久凌系統目前的組織架構及考核體系,及其建立公路運輸網路的戰略,系統能夠徹底解決貨物經過系統內各利益體間的清晰結算問題。
l 提供商應能根據行業的普遍規律,給出結算的可行性方案。
l 對於久凌系統項目收益分析的需求,如何從組織架構的四個級次分別設計項目及單車收益評價。以便領導層對項目評價並篩選業務;同時對單車收益分析,確定單車的利用效率;
l 提供商能根據行業的普遍規律,給出成本分攤的可行性方案。
iii. 管理方面
l 可按特定時間段、特定項目、某條特定線路查詢所有業務的收入、支出、毛利、毛利率、噸位匯總、立方數匯總、件數合計。
l 實現應收賬款監控,可查詢各業務應收賬款是否及時到賬(以月結方式默認),逾期賬款自動報警。
l 實現應付賬款監控,可按照特定時間段、特定項目查詢應付賬款,可預測未來一個帳期應付賬款額度,預計公司現金流。
l 可查詢系統內部各單位互相的欠費請款,可查詢互相欠費明細。
l 可查詢系統中某一特定時間所有車輛狀態(安裝GPS的車輛可查詢動態),所有客戶計劃(訂單)狀態,實現車貨匹配。
l 可查詢所有已使用過的車輛信息,包括車型、荷載噸位、容積、運行線路和司機的相關信息,以及對特定車輛所提供服務進行評價。實現自有、外包、采購所有車輛資源管理。
l 可查詢從客戶下訂單後貨物的狀態和在途信息,以及是否有貨損等信息。實現監控是否按客戶要求及時發運和到貨,監控服務質量,有異常可報警。
l 可查詢所有業務的回單信息。實現跟蹤回單的流轉,確保回單的及時回收。
l 可查詢所有潛在客戶的具體進展和跟蹤情況、客戶基本需求和規模及目前承運商情況,實現對市場部工作的監控。
iv. 服務方面
l 整合現有後台工作,降低管理成本。
l 為客戶提供更精細化的服務,為迎接更大規模的業務做准備。
其他參考圖:
『伍』 鑒於海關監管倉與保稅倉的區別,兩種倉庫管理系統有哪些不同
海關監管倉庫與保稅倉庫的區別
海關監管倉庫是指在海關批准范圍內,接受海關查驗的進出口、過境、轉運、通關貨物,以及保稅貨物和其他尚未辦結海關手續的進出境貨物。其實也是保稅儲存的一種類型,與外國的保稅區域的功能有類似之處,主要存放貨物以及行李物品進境而所有人未來提取,或者無證到貨、單證不齊、手續不完備以及違反海關章程,海關不予放行,需要暫存海關監管倉庫聽候海關處理的貨物。
保稅倉庫是指在港口設立的關稅保護區裡面的倉庫,貨物由一個國家運至另一國的保稅倉庫,不需要交納關稅,一般這種倉庫都用於轉口貿易和轉口加工貿易。
但其實進口分撥倉庫和保稅倉庫都屬於海關監管倉庫。
進口分撥倉庫是為進口拼箱業務服務的倉庫,貨物到港後拼箱公司進行箱子大報關後,把集裝箱用海關監管車輛拉到進口分撥倉庫,貨物拆箱入庫。收貨人到海關報關通過後,再到進口分撥倉庫提貨。上海有7傢具有資質的進口分撥倉庫,分別是:外運、中遠、新貿海、泛成、徳祥、北洋、同景。
至於倉儲管理軟體,一般根據業務情況進行定製,推薦一家倉庫管理系統做得不錯的公司吧,叫上海吉聯新軟體,他們的倉儲管理軟體模塊可靈活配置,可定製化程度高,與外部系統能靈活設置介面。
『陸』 吉聯新軟體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1999年公司以500萬元人民幣的注冊資本在廈門成立 2003年11月Gemship集裝箱班輪航運信息系統在中海歐洲控股有限公司實施(包括德國、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匈牙利八個國家) 2003年12月第一款Freight(Net)綜合物流管理平台在全球實施 2003年12月Gemship集裝箱班輪航運信息系統獲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2004年3月獲得廈門市火炬高新區留學人員企業資助資金10萬元 2004年4月獲得廈門軟體企業認定 2004年5月GEM電子艙單系統項目國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20萬元資金 2004年6月Gemship集裝箱班輪航運信息系統獲得科技成果鑒定證書; 2004年7月Freight(Net)版權登記獲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2004年12月獲得廈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2004年12月被評為中國軟體歐美出口工程第二批試點企業 2005年5月榮獲CFIA中國貨運業大獎「最佳物流軟體提供商金獎」 2005年6月「GemShip集裝箱班輪航運信息系統」被列為2005年度國家科技興貿行動計劃軟體出口示範項目 2005年10月榮獲中國航海科技獎 2005年11月公司總部及營銷中心遷至上海,以廈門為研發基地 2005年12月獲得供應鏈管理年度大獎 2005年12月獲得第二屆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金橋獎先進集體獎 2006年6月通過CMMI3評估(CMMI-SW 成熟度3級) 2006年9月被評為廈門市航海學會理事成員 2006年11月Freight .Net獲得廈門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6年12月成為IBM公司高級合作成員 2006年度榮獲廈門市政府頒發的百家成長型中小企業稱號 2007年1月被中國國際物流口岸年會評為2006年度中國最佳物流軟體公司 2007年2月被廈門市政府評為2007年度成長型企業」 2007年5月被《物流時代報》評為「中國物流最受歡迎的信息技術產品提供商」 2007年10月Freight .Net綜合物流管理平台軟體V6.2獲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2007年11月」GEMONE」、「MYSHIPPING」、「GEMSHIP」分別獲得國家商標認證 2008年上半年引入張江漢世紀創投基金的數千萬人民幣的投資,計劃未來兩年內在國內中小板上市 2008年11月獲得CFIA(China Freight Instry Awards)「最佳物流軟體提供商綜合服務金獎」 2008年12月獲得AMT集團旗下暢想網評選的「2008年度物流業管理軟體TOP10」,「2008年度中國管理軟體商TOP 100」兩個獎項 2008年12月經過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審核,吉聯入選上海市2008年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名單 2009年,吉聯榮獲廈門火炬高新區優秀軟體企業稱號,總裁潘文藝榮獲廈門火炬高新區優秀軟體企業家稱號。 2009年2月,吉聯獲得商務部服務外包業務發展資金資助 2009年5月,吉聯榮獲暢享網「中國物流業管理軟體十強軟體商」稱號 2009年6月,吉聯榮獲《電腦商報》2008年度交通物流行業優秀方案商獎 2009年11月,吉聯順利通過CMMI4預評估 2009年12月,股份公司創立大會召開,吉聯總部更名為上海吉聯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6月,吉聯榮獲《電腦商報》2009年度交通物流行業優秀方案商獎 2010年7月,吉聯順利通過CMMI4評估,成為中國第一家通過CMMI4認證的物流軟體企業。 2010年10月,吉聯榮獲世博會「現代運輸與物流主題周參與功勛企業」殊榮 2015年10月,以吉聯新軟名字在新三板掛牌,股票代碼為833683。

『柒』 吉聯航運管理平台適用於哪些業務
吉聯航運管理平台適用於航運企業集裝箱班輪、散雜貨輪、油輪、化學品輪、客輪等航運業務,功能包括集裝箱班輪管理、租賃管理、散雜貨、油運化學品經營、船舶調度及跟蹤,船員及船舶管理,航運電子商務等。
平台包含的子系統有集裝箱班輪信息管理系統,散雜貨航運管理信息系統,船員管理系統,船舶管理系統,集裝箱租賃管理系統。其中集裝箱班輪信息管理系統獲得科技成果鑒定證書,被列為2005年度國家科技興貿行動計劃軟體出口示範項目。
『捌』 國內有適合中小船舶公司的船舶管理軟體嗎
推薦上海吉聯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他們家的船舶管理軟體很多成功案例~
『玖』 吉聯新軟體有限公司的合作夥伴
吉聯與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集美大學航海學院和武漢理工大學等航運物流相關高校及一些著名研究機構合作開展多個產學研項目和教學培訓項目,有效地集成各方優勢資源,全面提升軟體出口的規模和實力,有力推動國內物流產業的發展水平。

『拾』 吉聯新軟體有限公司的公司規模
吉聯總部設在國際航運中心——上海,研發基地設立在廈門,在北京、廣州、青島、天津等地設有分支機構。擁有一批諳熟航運、物流、供應鏈等方面的業務專家和精通現代IT技術的研發人員,組成了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優質的服務團隊。公司現有員工500多人,其中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約90%。 多年來吉聯成功地為物流領域的諸多中高端企業提供了信息系統設計開發、系統實施、管理咨詢及技術支持等服務。用戶既包括中遠集團、中海集團、中外運長航集團、招商局集團、嘉里物流等大型綜合物流企業及DHL、YRCW、屈臣氏等國外知名企業。
優質的信息化服務為吉聯贏來諸多行業和社會的認可:中國軟體歐美出口工程試點企 業、中國貨運業大獎最佳物流軟體提供商金獎、供應鏈管理年度大獎、中國最佳物流軟 件公司、廈門市自主創新種子企業、最佳物流軟體提供商綜合服務金獎、物流業管理軟 件TOP10、中國管理軟體商TOP 100等數十個國內外大獎。2008年,吉聯獲得張江漢世紀 的風險投資,開始了創業板上市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