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求 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股票000012 幫個忙把!!!!
(1) 常捂資金短捂股,強做弱休常空倉
中國股市有玄機,融資功能稱第一。 行政影子政策市,宣傳現實難統一。
市道低迷融資難,政策救市不餘力。 股市過熱沖破頂,重大利空與你急。
K線圖上走極端,旱死澇死不稱奇。 股票買賣資金大,做空機制本沒戲。
存在決定咱意識,小平思想要學習。 特色理論來弄通,見怪不怪抓實際。
中國股市有特色,一大一小格局奇。 大波行情小反彈,年復一年重復戲。
個股行情一二次,升短跌長是規律。 抓住行情能獲利,見好就收才獲益。
如若貪心未逃逸,可憐莊主就是你。 一年持股3個月,9個月為空倉期。
常捂資金短捂股,股市玄機難欺你。 強做弱休常空倉,**才是硬道理。
(2)拒絕盤整省成本,不搶反彈不補倉
拒絕盤整很簡單,參與盤整時間長。 影響資金來運作,突發利空風險藏。
即使主力仍未出,大盤向下誰能抗。 順勢而為是無奈,資金沉澱似無糧。
搶反彈,不提倡,刀口舔血易受傷。 底部之下還有底,空頭排列難補倉。
18介入16補,跌到14再補倉。 最後資金悉被套,底部究竟在何方?
直到一天頂不住,割肉出局底才敞。 補倉理念實荒唐,攤低成本做補倉。
反抽出局很會算,越跌越補資金光。 底部真正到來時,籌碼套牢已滿倉。
補倉理念要不得,市值未增自我安。 不是高手切莫補,止損出局才有望。
(3) 謹慎加油嚴把關,隨時剎車不能忘
風險首先在買入,就看時機當不當。 重中之重是價位,嚴把合適價位關。
知識技術和經驗,充分調動來研判。 均線舒展又流暢,K線形態未走樣。
指數環境勿忽視,同時關注成交量。 技術面,基本面,相輔相成才恰當。
某種形態不逢時,可靠程度會下降。 只有政策趨穩定,技術分析才幫忙。
只有大勢趨明朗,個股形態顯真樣。 即使如此來研判,失誤突發最平常。
突發失誤莫要慌,止損出局保平安。
(「均線舒展又流暢,K線形態未走樣」句:指盡量選擇那些均線系統舒展流暢、K線形態符合技術要求,且成交量配合的個股)
(某種形態不逢時:指某種技術形態沒有出現在適當的時候)
(突發:是指突發因素)
(4)重兵出擊單打一,快速撤離需功力
重兵出擊單打一,集中資金鐵紀律。(一:單個股)准備之仗是基礎,入選個股要知底。
基本面,技術面,做到知己又知彼。 單打一,是原則,分散投資欠合力。
即使捕捉到戰機,擴大戰果卻不易。 集中資金是戰術,務必全殲永牢記。
一旦主力放量攻,迅速出擊不遲疑。 重兵出擊貴在狠,敏捷勇猛盡全力。
介入後,勤關注,均線K線有無異。 大盤走勢如無變,短暫波動不為懼。
若求利潤最大化,安心持股終獲益。
(5)按圖索驥勤翻圖,守株待兔常受益。
按圖索驥啥含義?均線時空坐標里。 一十三或三十四,穿越五五均線底。(穿:上穿)
兩個金叉穿越現,猶舉出擊信號旗。 及時出擊終有獲,下手勇猛如卷席。
2009-10-15 18:17 回復
210.82.107.* 13樓
倘若不見信號出,緊握頭寸定不疑。(定:不動) 滿倉守候人人會,長期空倉難見幾。(幾:幾人)
守株待兔重在守,目標未現克躁急。 養精蓄銳守字諦,守住資金實不易。
按圖索驥重在索,條件選股雷達里。 形成金叉穿越股,並非個個可出擊。
金叉穿越是蹄聲,白馬黑馬還是謎。 是追是棄等跑起,不能見馬就要騎。
倘若雷達天天空,日復一日不放棄。(定不疑句:守住資金,不老是殺進殺出,定能生慧,就能堅定)
(6)雙十獲利原則
獲利目標人人有,或多或少無講究。 均線系統135,雙十獲利有計謀。
獲利百分之二十,持股二十之日久。 紅杏出牆是例外,二十減半一半留。
倘若買入股票後,雙十達到或過頭。 股價走軟一枝秀,獨上高樓也來湊。
落袋為安盡早溜,捂錢再把目標瞅。
("135"均線系統的獲利目標是"雙十獲利"原則,即持股20個交易日,獲利20%)
(紅杏出牆是135系統的第一買點,屬底部形態,紅杏出牆的持股時間為10天,獲利10%)
(過頭:即超過。一枝秀:即一枝獨秀,頂部形態。獨上高樓:也是頂部形態)
(7)135均線戰法構成口訣
一三五線有文章,時空坐標能捉庄。 格蘭威爾八法則,費波納奇內中藏。
短期均線是十三,時間之窗不簡單。 判斷股票強弱勢,十三均線秤一桿。
倘若股價穿十三,並沿該線穩升攀。(穿:上穿) 上升空間將極廣,倘若不能則有限。
股價經過大漲後,十三走軟現彷徨。 意味行情將結束,時刻准備來空倉。
倘若股價破十三,堅決出局全清倉。(破:跌破) 中期均線三十四,承上啟下別小看。
三四上穿五十五,均線互換才有樣。 多頭排列完成後,正式行情才開展。
長期均線五十五,中長趨勢分界樁。 界定牛熊分水嶺,江恩周期時間窗。
股價站上五十五,才有可能往上漲。 股價啟動臨界點,一三五線早周詳。
股價處在何位置,時空坐標來度量。 不同類型之股票,形態結果卻一樣。
凡能大漲之股票,漲前形態類似像。 股價上漲之規律,一三五線破迷盲。
不貪不躁是勝道,按圖索驥不用慌。 強做弱休常空倉,守株待兔也風光。
(135:即13日均線、34日均線、55日均線組合系統的簡稱)
135均線戰法使用方法口訣
炒股要訣在時機,一三五線很獨到。 持股日約二十六,最長五五太難熬。
五五已是盲區里,進入極限勢難料。 特殊商品之股票,保質期限不可少。
保質期過會生變,易燃易融還易爆。(三易,主要指ST、PT、中年報地雷、庄股跳水等等風險)
炒股方法不能少,一三五線顯訣竅。 技術分析參數定,各種軟體都好找。
條件選股應具備,相應條件要設好。 十三上穿五十五,每日都要選一道。
還有三四穿五五,照著葫蘆來劃瓢。 搜索完畢存好盤,再作甄別把金淘。
調出資料F10,收益主營要知道。 總股本,流通盤,最新動態別漏掉。
大批相似形態股,取捨條件有五條。 形態不好不能留,基本面上差才好。
績優讓位於績差,價位越低越是寶。 盤大讓位於盤小,以上五條要記牢。
股票形態不規范,強扭痕跡不可靠。 技術形態如完美,主力有備操盤高。
形態條件篩選後,放進自選設警報。 股價攜量破高位,系統自動發警報。
根據市場諸情況,考慮跟進別急躁。 輕倉試探半倉跟,重倉出擊要把牢。
買進之後調警報,高低價位要設好。 前收盤是低價警,高價警示前最高。
高價警示仍持股,低價警示清倉逃。 高低價位警示好,冷血指標客觀貌。
交易頻率雖增高,失誤相對會減少。 長期使用該指標,良好投資理念導。
警示價位不教條,獲利止損自己調。 自定盈虧平衡點,獲利預期設低高。
(形態不好:指形態不規范。基本面上差才好,指基本面好的讓位於基本面差的)
135均線戰法使用原則口訣
時空坐標一三五,最高原則是紀律。 股市操作紀律嚴,虧錢輸家不是你。
㈡ 股票裡面啥叫基本面,技術面,消息面
1、基本面
基本面來自公司的業務和財務角度,用於描述業務的增長和業務的財務業績。通過基本面分析選擇股票。
2、技術面
技術面大多數選擇K線分析作為目標,包括分時,每日K線,每周K線和每月K線,股票價格與價格和交易量相匹配。
3、消息面
消息面主要依靠查詢上市公司內幕信息,或了解政策新聞作為主要投資的依據。例如,事先知道央行的利率調整,匯率變動,或上市公司的業績或重大並購。
注意事項:
投資者對外匯走勢的基本面分析,就是對國家一系列經濟數據的分析,不同的國家與外匯匯率變化相聯系的經濟數據是不一樣的,應該掌握各個國家基本面的數據名稱和這些數據的變化對匯率的影響。 投資者面對眾多的數據,不是每一個都要求對其進行分析,投資者要學會根據當前的世界政治經濟局勢,從零碎的消息和數據中找到市場的熱點。

基本面是指對宏觀經濟、行業和公司基本情況的分析,包括公司經營理念策略、公司報表等的分析。它包括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和上市公司基本情況。
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反映出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業績,也為上市公司進一步的發展確定了背景,因此宏觀經濟與上市公司及相應的股票價格有密切的關系。上市公司的基本麵包括財務狀況、盈利狀況、市場佔有率、經營管理體制、人才構成等各個方面。
㈢ 在2020年,股民人均賺了10.9萬,做好股票究竟有多復雜
股民人均賺了10萬多,肯定又是被平均的,你要想在股市當中掙到錢,是非常困難的,有1/10能掙到錢就太罕見了。
㈣ 對601398工商銀行股票進行技術面分析,
K線目前無標準的經典圖形,24號收陽線突破30日生命線。
均線系統長多短空,MACD 10號出現短線賣出信號死叉,目前短線調整
KDJ隨即指標脫離超賣區,等待買入信號,
道氏理論:目前股價處於中線主升浪的次級折返趨勢,
操作;持幣的觀望,空倉的不急於建倉,待股價穩站於30生命線,進行加倉和買入操作。如價格重返生命線下,短期清倉
黃金分割理論:是對股價進行預測點數的,建議不要預測,雖說規律是自然界的法則,但帶有一定的概率性,比如買彩票,500萬大獎中獎概率存在,但無線接近於0。所以說預測帶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㈤ 什麼是基本面和消息面
基本面是指對宏觀經濟、行業和公司基本情況的分析,包括公司經營理念策略、公司報表等的分析。它包括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和上市公司基本情況。
基本麵包括:宏觀經濟、行業和公司基本情況的分析,包括公司經營理念策略、公司報表等的分析。
消息面,基本上以靠打探上市公司的內幕消息,或者是了解政策面的消息為主要的投資買賣的依據。比如,提前了解到央行對利率的調整、匯率的變化,或者是上市公司的業績或重大收購兼並的消息。
股票是一種風險投資,也就是說按正常的規律是要觀察股票的財務數據等基本的條件適不適合我們投資,而分析股票的這些數據就是基本面。

(5)金雷股份基本面分析擴展閱讀:
基本面分析的使用者一般是長線投資者。基本麵包括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和上市公司基本情況。
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反映出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業績,也為上市公司進一步的發展確定了背景,因此宏觀經濟與上市公司及相應的股價有密切的關系。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還包括財務狀況、盈利狀況、市場佔有率、經營管理體制、人才構成等各個方面。
巴菲特就是典型以基本面為主的投資者,其理論被稱為股票價值投資。
在其《價值投資》一書中,就對怎麼通過上市公司情況正確看待股票價值,理論基石可以概括為:一個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和其公司實際的價值是一致的,只要公司運營良好,可持續發展,股票價格一定也會隨著上漲。
㈥ 安妮股份這支股票怎麼樣請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一下,謝謝!
挑選公司的六大財務指標
一、挑選股票,就是挑選公司(1)
挑選股票,就是挑選公司,要了解公司,就要了解它的財務指標。林園很少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公司的財務報表。一份詳細的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擁有眾多的財務指標。林園只是認真審視其中的六大財務指標,而這種財務分析方法與巴菲特不謀而合。
巴菲特常用投資收益率指標衡量企業的投資價值。一個上市公司的獲利能力再強、成長性再好,那也是它自身價值的體現。當買進它們並長期持有後,如果不能依靠企業的獲利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復利收益,它就不是一個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巴菲特的估值方法就是直接給出了我們投資一個企業的投資收益率,也就是相當於一個企業能夠給我們提供的長期存款利率。
巴菲特說:「只要企業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充滿希望並令人滿意,或管理者能勝任其職務而且誠實,同時市場價格也沒有高估此企業」,那麼他「相當滿足於長期持有任何證券」。
巴菲特主要研究損益表、資本轉投資的條件和公司產生現金的能力。
1. 把重心放在股東權益報酬率,而不是每股盈餘
大多數的投資人借著每股盈餘來判斷公司年度的績效,看看它們是否創下紀錄或較上一年度有顯著的進步。但是既然公司借著保留上年度盈餘的一部分,來不斷增加公司的資本,盈餘的增長(自動增和的每股盈餘)就顯得毫無意義。當公司高聲宣布「每股盈餘破紀錄」的時候,投資人就被誤導而相信經營者一年比一年表現更好。衡量每年度績效的一個比較真實的方法是:股東權益報酬率——營運收益與股東權益比,因為它已考慮了公司逐漸增加的資本額。
2. 計算「股東盈餘」
企業產生現金的能力決定了它的價值。巴菲特找出那些產生超過營運所需現金的公司,而將不斷消耗現金的公司排除在外。但是在決定一家企業的價值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了解到,並不是所有的盈餘都在平等的基礎下所創造出來的。有高固定資產的公司,相對於固定資產較低的公司,將需要更多的保留盈餘,因為盈餘的一部分必須被劃撥出來,以維持和提升那些資產的價值,因此,會計盈餘需要被調整以反映一些產生現金的能力。
巴菲特提供一份較為正確的計算方式,他稱之為「股東盈餘」。決定股東盈餘的方法是將折舊、耗損和分期攤銷的費用加上凈利,然後減去那些公司用以維持其經濟狀況和銷售量的資本支出。
3. 尋找高毛利率的公司
高毛利率反映出的不只是一家壯大的企業,同時也反映出經營者控製成本緊抓不放的精神。巴菲特欣賞注意成本觀念的經營者,而厭惡放任成本不斷擴大的經營者。股東也間接獲得那些企業的利潤。被不智花費的每一塊錢,都將剝奪股東的利潤。多年來,巴菲特已經觀察到有高營運成本的公司,通常會尋求維持或補貼這些成本的辦法。而低於平均成本的公司,則多半自傲於它們自己能夠找到削減支出的辦法。
4. 對於保留的每一塊錢盈餘,可以確定公司至少已經創造了一塊錢的市場價值
這是一個便捷迅速的財務檢測,它不只會告訴你企業的優勢,同時也讓你知道經營者如何理性分配公司的資源。用公司的凈收入減去所有支付給股東的股利,所剩餘的就是公司的保留盈餘。現在,再加上十年來這家公司的保留盈餘。下一步,找出公司目前的市價和它十年前市價的差價。如果你的企業在這十年之間的保留盈餘轉投資毫無生產力,市場最後將會把這個企業定出低價的價格。如果市場價值的改變小於保留盈餘的總和,這家公司便走上衰退的道路了。但是如果你的企業已經能夠賺得較平均水準為高的保留盈餘報酬率,企業市場價值的上漲利潤應該會超過公司保留盈餘的總和,如此每一塊錢都創造出超過一塊錢的市場價值。
國際大師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薩韋公司的股票從來沒有分紅-拆股過,因此,對於長期持有,甚至終生持有伯克希爾?哈薩韋公司股票的人來說,是無法獲得任何現金流的。之所以沒有分紅,其實也非常簡單,因為巴菲特認為,如果利潤用於再投資,可以產生高於投資額的等價購買力回報,那麼這個投資就是成功的。
在巴菲特眼中,利潤是復合增長的基礎。林園雖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但買入股票「貓著」後,也不希望它老是不漲,這樣,資金的時間價值就被抹殺了。林園會主動要求他「持有」的公司多分紅,提這樣的要求也是股東的合法權益,聽不聽是他們的事,只要他也是其中的一 分子,他就會不停地「吆喝」。當然,如果他的組合中有高派息公司,他就會建議「現金分紅」,這樣對一些低市盈率的股票非常有效,如新興鑄管,銅都銅業等。組合中有成長型的企業,林園就會建議以送「紅股」方式分紅,這樣可以通過反復「除權」、「填權」來獲得收益。如雲南白葯、五糧液、招商銀行等。
當然,企業的硬朗度,也是林園選股的基本指標。他說的硬朗度就是指企業的盈利能力,賺錢的絕對數量的大小,要選賺錢絕對數量大的企業,企業手上的現金越來越多,毛利率越高越好。為什麼紅燒肉、粉蒸肉這些傳統小吃,中國人都喜歡吃,因為它們是經過千百年市場檢驗的好東西,他選公司時很注重選擇這樣的老字型大小公司,它們的產品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他認為這樣的公司才是靠得住的公司,基本不受管理層變動因素的影響,這樣的公司才能夠做到輕松賺錢。他堅信茅台酒總有一天會賣到1000元以上的價格。要選擇產品價格穩定或趨升的公司,只有這樣的公司才能夠給它算賬,才不會出錯。不買賬算不清的公司的股票,未來只有把企業的賬算清楚了,才能夠確定你的盈利,而不是拍腦袋去決定。要知道股價能否持續上漲,95%的因素是取決於公司的經營情況,以及發生在公司里的故事,而只有5%的因素是股市炒作造成的。搞清楚公司的經營情況,調研和跟蹤是非常必要的,對你投資的公司要清楚到每個月的經營指標才行。
二、林園挑選公司的六大財務指標(1)
1. 利潤總額——先看絕對數
從會計的角度講,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其金額表現為收入減費用後的差額。利潤總額由四部分組成,即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外收支凈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利潤總額能直接反映企業的「賺錢能力」,它和企業的「每股收益」同樣重要,若一家上市公司一年只賺幾百萬元,在林園看來,這種公司是不值得他去投資的,還不如一個個體戶賺得多。所以,林園對企業年利潤總額的定義至少都要賺1個億,比如武鋼、寶鋼每年都能賺上百億元,招商銀行也能每年賺數十億元,這樣的企業和那些「干吆喝不賺錢」的企業不是一個級別的。企業只有賺足了錢,才有不斷擴張的動力,才有在行業周期不景氣時抵禦風險的能力,而足夠數量的利潤才能保證企業有足夠的創新費用支持,企業的生命力才能長久,這也符合長期投資的最基本要素,如果企業沒有這樣長久生存並成長的能力,也就沒有必要去在它身上實踐價值投資。
林園在挑選重倉股的時候,首先考察的是利潤總額絕對數量大的公司,然後結合其他財務指標,以及該企業的經營特色去決定是否值得投資。他之所以會看重這個指標,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投資者應該知道上市公司披露財務報告的時間與實際會計年度會有一定的時間差,而通過提前知道未披露的財務報告數據,就可以有效地對股價短期走勢做出判斷,這是很多短庄利用財報披露的時差,做短炒的依據。而知道了利潤總額後,就掌握了企業的賺錢情況,短時間內,這些企業的利潤不會有快速變化的,在披露報告的時間差內,可能有些指標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到對公司的正確認識。因此,一旦知道了這些企業的賺錢能力,投資者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一些機構也是利用這個特性建倉的。
2. 每股凈資產——不要去關心股票的每股凈資產
是用會計統計的方法計算出來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資產凈值。其計算方法是用公司的凈資產(包括注冊資金、各種公積金、累積盈餘等,不包括債務)除以總股本,得到的就是每股的凈值。股份公司的賬面價值越高,則股東實際擁有的資產就越多。
這一指標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每股凈資產越高,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多;每股凈資產越少,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少。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而且很多投資者,認為每股凈資產賬面價值是財務統計、計算的結果,數據較精確而且可信度很高。
然而,林園對這個指標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能夠賺錢的凈資產才是有效凈資產,否則可以說就是無效凈資產。比如說,上海房價大漲之後,有一些人要對上海商業股凈資產進行重新估值,理由是上海地價大漲了,重估後它的凈資產應該大幅升值,但在林園看來,這種升值不能帶來實際的效益,也可以說是無意義的,最多也只是「紙上富貴」。
因此,每股凈資產高低不是林園判斷企業「好壞」的重要財務指標,因為它總是被人為地進行修飾。費心思去判斷修飾它的動機,不如不去關心,反而不會擾亂自己的選股思路。
3. 凈資產收益率——10%以下免談
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都是反映企業獲利能力的財務指標,是單位凈資產在某時段的經營中所取得的凈收益,其計算公式為:凈資產收益率=(凈收益/凈資產)×100%如果企業沒有發生增資擴股等籌資活動,凈資產收益率水平的高低主要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大小。如果公司發生了增資擴股,公司的稅後利潤必須同步上升,才能保持原來的凈資產收益率水平。所以,在上市公司不斷增資擴股的情況下,凈資產收益率是否能維持在較高(>10%)的水平,才能反映上市公司業績成長性是否較好。為了讓證券市場上的資金流入獲利能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上市公司,證監會要求配股的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必須連續三年平均在10%以上。其中,任何一年都不得低於6%。
凈資產收益率愈高,表明公司的經營能力越強。比如2003年,林園買入貴州茅台時,除去貴州茅台賬上的現金資產,其凈資產收益率應該為80%以上,實際上就是投資100元,每年能賺80元。林園對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的調研也發現其凈資產收益率也達53%。
這個指標能直接反映企業的效益,林園選擇的公司一般要求凈資產收益率應該大於20%。凈資產收益率小於10%的企業他是不會選擇的,因為任何公司都會增資擴股的,如果連證監會的10%的規定都無法滿足,那還有什麼可研究的呢。
4. 產品毛利率——要高、穩定而且趨升
此項指標通常用來比較同一產業公司產品競爭力的強弱,顯示出公司產品的訂價能力、製造成本的控制能力及市場佔有率,也可以用來比較不同產業間的產業趨勢變化。但不同產業,則會有不同的毛利率水準。
林園選擇的公司的產品毛利率要高、而且具有穩定上升的趨勢,若產品毛利率下降,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行業競爭加劇,使得產品價格下降,如彩電行業,近10年來產品毛利率一直在逐年下降;而白酒行業產品毛利率卻一直都比較穩定,例如:山西汾酒連續5年毛利率保持上升,從2001年的59.7%至2005年達到72.1%,中端產品的平均價位在50元以上,毛利率超過70%,高端產品的毛利率超過80%。但由於高端產品在公司產品銷售中所佔比例僅為3%~4%,因此業績並不是最好的。
林園的標準是選擇產品毛利率在20%的企業,而且毛利率要穩定,這樣他就好給企業未來的收益「算賬」,增加投資的「確定性」。比如貴州茅台的產品毛利率驚人,高度與低度茅台酒的毛利率分別達到了83.28%和81.67%。這主要得益於產品漲價和銷售渠道的拓展。
5. 應收賬款——注意迴避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勞務而形成的債權。應收賬款是伴隨賒銷而發生的,其確認時間為銷售成立。按照我國會計准則的規定,同時滿足商品已經發出和收到貨款若取得收取貨款的憑據兩個條件時,應確認收入,此時若未收到現金,即應確認應收賬款。應收賬款的確認時間因具體銷售方式不同而有所區別,如寄銷、分期收款銷售等等。
應收賬款的計價由於從應收賬款中取得現金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嚴格地說,應收賬款不能按其到期值(面值)計價,而應按未來現金的現值計價,但企業為了財務報告的美化,多數應收賬款按其到期可收回的價值計價。
應收賬款是企業流動資產的一個重要項目。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業信用的推行,企業應收賬款數額普遍明顯增多,應收賬款的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經營活動中日益重要的問題。
應收賬款管理不善的弊端:
(1)降低了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使企業效益下降。由於企業的物流與資金流不一致,發出商品,開出銷售發票,貨款卻不能同步回收,而銷售已告成立,這種沒有貨款回籠的入賬銷售收入,勢必產生沒有現金流入的銷售業務損益產生、銷售稅金上繳及年內所得稅預繳,如果涉及跨年度銷售收入導致的應收賬款,則可產生企業流動資產墊付股東年度分紅。企業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產生的墊繳稅款及墊付股東分紅,佔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久而久之必將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進而導致企業經營實際狀況被掩蓋,影響企業生產計劃、銷售計劃等,無法實現既定的效益目標。
(2)誇大了企業經營成果。由於我國企業實行的記賬基礎是權責發生制(應收應付制),發生的當期賒銷全部記入當期收入。因此,企業的賬上利潤的增加並不表示能如期實現現金流入。會計制度要求企業按照應收賬款余額的百分比來提取壞賬准備,壞賬准備率一般為3%~5%(特殊企業除外)。如果實際發生的壞賬損失超過提取的壞賬准備,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因此,企業應收款的大量存在,虛增了賬面上的銷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誇大了企業經營成果,增加了企業的風險成本。
(3)加速了企業的現金流出。賒銷雖然能使企業產生較多的利潤,但是並未真正使企業現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業不得不運用有限的流動資金來墊付各種稅金和費用,加速了企業的現金流出,主要表現為:
① 企業流轉稅的支出。應收賬款帶來銷售收入,並未實際收到現金,流轉稅是以銷售為計算依據的,企業必須按時以現金交納。企業交納的流轉稅如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資源稅以及城市建設稅等,必然會隨著銷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② 所得稅的支出。應收賬款產生了利潤,但並未以現金實現,而交納所得稅必須按時以現金支付。
③ 現金利潤的分配,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另外,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應收賬款的回收成本都會加速企業現金流出。
(4)對企業營業周期有影響。營業周期即從取得存貨到銷售存貨,並收回現金為止的這段時間,營業周期的長短取決於存貨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營業周期為兩者之和。由此看出,不合理的應收賬款的存在,使營業周期延長,影響了企業資金循環,使大量的流動資金沉澱在非生產環節上,致使企業現金短缺,影響工資的發放和原材料的購買,嚴重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
(5)增加了應收賬款管理過程中的出錯概率,給企業帶來額外損失。企業面對龐雜的應收款賬戶,核算差錯難以及時發現,不能及時了解應收款動態情況以及應收款對方企業詳情,造成責任不明確,應收賬款的合同、合約、承諾、審批手續等資料的散落、遺失有可能使企業已發生的應收賬款該按時收的不能按時收回,該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能通過法律手段收回的,卻由於資料不全而不能收回,直至到最終形成企業單位資產的損失。
所以,對應收賬款應當盡量採取迴避的態度,因為你無法判斷這筆錢的未來究竟會怎樣。
另外,應收賬款數量多,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可以收回的應收賬款,比如:新興鑄管,其應收賬款都是各地的自來水公司延期付款,自來水公司屬於市政基礎工程部分,就算其經營發生問題,但涉及民生問題,政府部門會用財政進行彌補,所以不用擔心他們還不上錢,新興鑄管多年來都能夠順利收回。再比如雲天化的應收賬款也是由於和用戶的貨到付款方式形成的,所以,基本不屬於賒銷等方式,只是銷售收入的確認「滯後」了,收回自然不成問題。而另外一種情況是產品銷售不暢造成應收賬款多,這就要小心了,說明企業的產品市場銷路有問題,只能採用賒銷來消化庫存,提高周轉率,因此不管其他財務指標變得有多漂亮也掩蓋不了未來前景可能變壞的信號。
6. 預收款——越多越好!
預收款與應收賬款恰好相反,預收賬款是反映企業預收購買單位賬款的指標,屬於資產負債表流動負債科目。按照權責發生制,由於商品或勞務所有權尚未轉移,所以預收賬款還不能體現為當期利潤。但是,預收賬款意味著企業已經獲得訂單並取得支付,所以只要企業照單生產,預收賬款將在未來的會計期間轉化為收入,並在結轉成本後體現為利潤。
因此,預收賬款的多少實際上預示了企業未來的收入利潤情況,對於估計上市公司下一個會計期間的盈利水平具有重要的參照意義。
特別是在我國經濟整體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況下,「先收款後發貨」不僅避免了大多數企業面臨的產能閑置、營銷費用高企問題,而且規避了「先發貨後收款」中存在的壞賬可能。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企業或所屬行業競爭力或景氣程度的提升。
預收款多,說明產品是供不應求,產品是「香餑餑」或者其銷售政策為先款後貨。預收款越多越好,如貴州茅台長期都有十幾億元的預收款,2005年末預收賬款占公司主營收入的39.26%,2006年第三季度時預收賬款達到23.76億元,表明公司產品具有較強的市場談判力,這個指標能反映企業產品的「硬朗度」。由此看來,該公司在未來幾年要做的事情就是開足馬力生產,因為僅預收賬款就讓其賺得盆滿缽滿。
三、怎樣對待造假賬的公司(1)
即使你仔細研究了企業的財務報表,也難保會買到「李鬼」式的企業,他們欺騙你的主要手法就是「造假賬」。
在草木皆兵的中國股市,林園建議,投資者在選公司時,最好選一些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知名企業。林園選的貴州茅台、五糧液、雲南白葯、招商銀行、上海機場等公司,這些公司都是國營大企業,人們生活中可以接觸得到,它們主營業務突出,現金流充沛,每天都在為投資者賺錢,它們的領導人沒有必要去造假,造假的機會風險與企業的破產風險比要高得多。
實際上,作為謹慎投資者的代表人物,林園會在全國選擇三個居住於不同的城市的專業人士,幫他分析目標公司的財務報表,通過財務指標給企業挑毛病。這三個人並不認識,得出的分析結論也不一樣,然後林園會綜合他們的意見,做出投資決策。當然這三個人分析的不僅僅是林園將要買入的目標公司,還包括競爭公司的財務報表,如:打算買五糧液,也會分析茅台;打算買招商銀行,同步分析民生銀行;打算買上海機場,順便研究深圳機場……最後林園還會讓他在深證的老師在財務數據上把關。
這么多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林園買入的一些公司經過分析很可能有造假的嫌疑,但不是做多而是做少。林園買入的公司,據說很多都「隱瞞」利潤(少報)。實際上,隱瞞利潤往往使投資者會有「意外」的受益。
林園喜歡選那些每年都能賺錢,而且賬上有大量現金的公司,因為這些「腰間硬朗」的公司沒有必要造假賬,相反,它們的現金流還能夠讓投資者有意外驚喜,如茅台股改時流通股東每10股實獲20.66元現金(含稅),多麼豐厚的一筆意外之財啊。
曾有傳言,上海機場有造假賬的嫌疑,問題的焦點出在貨運量與利潤之間沒有合理的比例關系。林園認為那是這些人沒有好好看報表,上海機場的運行效率高,沒有錯。結果是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14.06億元,同比增長11%;凈利潤7.46億元,同比增長13%;每股收益0.387元,與預期相符,上半年業績增長主要來自業務量增長。上半年飛機起降和旅客吞吐分別同比增長18%和21%,浦東增幅繼續超越虹橋;二季度單架次航空收入1.27萬元,回升到2005年水平;收入和凈利潤增幅仍然低於業務量增幅,主要原因仍然是機型變小、人民幣升值及非航收入增長緩慢。航油公司投資收益保持平穩,二季度投資收益5867萬元,基本與一季度持平。7月份航油銷售價格單向提高290元/噸,有助於下半年航油公司收益的回升。因此,業務量的增長,證明上海機場有很好的運作效率,可以處理這種增長。
前些年的確有「銀廣廈」、「藍田」這樣一批造假的騙子公司,但大部分公司的賬是真實的,伴隨新會計准則的出台,今後,造假的公司會減少。躲避造假者的另外一種方法是,遠離一些主業不清的企業,如果一個企業連自己的主業都不清楚,那麼它的增長必然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因為企業的主業就是在復制自己成功的經驗,改革創新都可以在主業上發揮,而向其他領域延伸必然面臨較大的風險,顯而易見的是另外一些領域同樣有很多成功的企業,所以,企業能產生多少收益就值得商榷了。
台灣大學劉順仁教授出版的《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是林園常常推薦給股民朋友的、專門解讀企業財務報表的圖書。書中用講故事的手法,利用非技術性的語言、生動活潑的例子,褪去財務報表報難懂的外衣,即使沒有任何財務背景的普通股民也能輕松讀懂企業財務報表背後的含義。尤其是書中第11章還專門提出「避開財務報表陷阱的九大貼士」,是識別假賬的九大法寶。它能幫助投資者學會結合財報數字和非財報信息,避開財報陷阱,作出安全、有效的投資,保護自己的投資收益。簡單介紹如下:
1. 注意股價「利多下跌」的警訊
所謂「利多下跌」,是指在有利潤增加的消息的情況下,股價卻並沒有上漲,反而出現與趨勢相反的滑落。這其中很有可能是公司本身隱藏某些隱蔽的問題。投資人應特別注意股價下跌背後所隱藏的負面消息,以避免地雷股爆發所造成的巨額虧損。
2. 注意公司董監事等內部人大舉拋售股票的警訊
董監事是公司重要的決策者,對於公司的經營狀況最為清楚,所以他們對公司的持股比率常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當這些內部人開始大量拋售持股時,說明他們可能認為股價已經超過公司該有的價值。
3. 注意董監事或大股東佔用公司資金的警訊
大股東或董監事等內部人常濫用決策權,利用關聯交易等方式侵佔公司資金作為非營業之用。內部人用公司的名義籌資,資金成本及其他財務風險卻由公司承擔,這種情況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影響深遠,必然會損害一般投資大眾的權益。
縱觀中國大陸資本市場,公司資金佔用的情況相當嚴重,為促進信息透明,達成公平交易,有的證券交易所特別將各公司資金佔用狀況列於上市公司「誠信記錄」中,以便投資人查詢。
4. 注意公司更換會計事務所的警訊
會計師的工作是依據查核後的結果,對公司財務報表出具意見。會計師如果認為財務報表恰當表達公司狀況,會出具無保留意見;反之,會依情節輕重出具修正式無保留、保留或否定意見;若會計師因故無法對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查核,則會出具無法表示意見。通常,會計師在簽發意見之前必須與公司管理層溝通,當管理層不同意會計師的看法時,就可能做出更換會計師的動作。另外,公司出現舞弊嫌疑時,會計師為求自保,也可能拒絕查核,造成公司被動更換會計師。
如果一個公司在虧損年度頻頻更換會計師,甚至會計師事務所,可視為財報作假的警訊之一。有關公司更換會計師的說明,可於各大財經報刊雜志或證交所網站內公司重大訊息處察看。
5. 注意公司頻繁更換高層經理人或敏感職位幹部的警訊
高層經理人是公司的重要資產,學術研究顯示,公司頻繁更換高層經理人隱含著負面信息。除更換高層經理人外,更換相關敏感職位也是一個警訊。這類敏感性職位,比如董事長秘書等,是最能了解公司實際狀況的關鍵人物,如果是被迫換人,或許隱含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問題,投資人應詳加查證。
關於經理人的更換,投資者可於報刊雜志或證交所網站中查詢。
㈦ 股票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又稱基本分析,是以證券的內在價值為依據,著重於對影響證券價格及其走勢版的各項因素的分權析,以此決定投資購買何種證券及何時購買。
基本分析的假設前提是:證券的價格是由其內在價值決定的,價格受政治的、經濟的、心理的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頻繁變動,很難與價值完全一致,但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理性的投資者應根據證券價格與價值的關系進行投資決策。
基本分析主要適用於周期相對比較長的證券價格預測、相對成熟的證券市場以及預測精確度要求不高的領域
技術分析:技術分析法是以傳統證券學理論為基礎,以股票價格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預測股價波動趨勢為主要目的,從股價變化的歷史圖表入手,對股票市場波動規律進行分析的方法總和。技術分析認為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股價波動可以定量分析和預測,如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
㈧ 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哪個靠譜
都靠譜,關鍵是你學的是否是正確的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知識
正確的一定不能是事後拿一張不能改變的K線圖給你事後看圖說故事的東西
而一定是能事前判斷下結論事後大概率驗證正確的東西
舉個技術分析的例子吧

周三周四是不是到半年線獲得支撐?
同樣的邏輯同樣的方法,事前下結論,在不同股票不同時間結果都一樣還能只是運氣嗎?
綜上所述,方法都是靠譜的
但是否靠譜視你是否學到正確的知識,還是只是網上那些事後看圖說故事的忽悠
㈨ 股票的基本面分析包括哪些
股票基本面復分析主要包括以制下內容:
1、估值:好公司貴了就不是好股票。
2、品質:便宜公司的基本面持續惡化就是價值陷阱,須分析品牌、渠道、成本、團隊、機制、行業競爭格局、成長性等。
3、時機:便宜的好公司沒有催化劑時也不漲。
三者中,1最簡單,可自學;2較專業,最好有人教;3靠悟,誰都可以學,但沒人可以教。
薦股邏輯;一篇好的股票分析應該說清三點:
1、估值:這股票為什麼便宜(估值水平與同業比,與歷史比;市值大小與未來成長空間比);
2、品質:這公司為什麼好(定價權、成長性、門檻、行業競爭格局等);
3、時機:為什麼要現在買(盈利超預期,高管增持,跌不動了,基本面拐點,新訂單等催化劑)
攻終毫深見股市,一起進步。作為一位股票投資人,要戰勝市場、戰勝同業,必須具備三個要素:一個是獨立性,一個是前瞻性,一個是大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