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價格的變動是由買賣雙方的交易行為決定的。
比如一隻股票當天的開盤價是十元,買盤非常大,而賣盤卻非常小,買盤只有出高價才能買到這只股票,這時賣盤更是把賣價提高,而買盤更是越高越買,朋友,這只股票當天以漲停板收盤。股票 的價格就是這樣變動的。
Ⅱ 股票開盤價是怎麼產生的
股市開盤的競價,是根據「最大成交量」的「對價」原則進行的。最大成交量:就是把所有買盤、賣盤的股價、數量加權平均,之後得到一個加權平均價。圍繞這個平均價,上下波動,計算成交量,在成交量最大的時候,那個價格——就是開盤價。
開盤價與昨天的收盤價沒有直接關系。開盤價大於昨天的收盤價,這個開盤價的字體是紅色的;如果低於昨天收盤價,開盤價字體是藍色的。
如果開市後30分鍾內無成交價,則以前日的收盤價作為開盤價。有時某證券連續幾天無成交,則由證券交易所根據客戶對該證券買賣委託的價格走勢,提出指導價格,促使其成交後作為開盤價。首日上市買賣的證券經上市前一日櫃台轉讓平均價或平均發售價為開盤價。
一般情況下,開盤價無特別含義,不作為當日買賣的重要依據。但對於大幅度跳空高開或低開的股票,應引起投資者的注意。開盤價格的確定中小企業板塊股票採用開放式集合競價的方式確定開盤價格。
所謂「開放式集合競價」,是指在每個交易日9:15至9:25,本所交易主機即時揭示中小企業板塊股票的開盤參考價格、匹配量和未匹配量,其中開盤參考價格指的是截至揭示時所有有效申報按照集合競價規則形成的虛擬開盤價格,並不是指真正的開盤價格。
與開放式集合競價措施相配套,為了防止開盤參考價被操縱或誤導投資者,在9:20-9:25之間交易主機不接受中小企業板塊股票的撤單。
Ⅲ 股票價格是怎麼形成的
來源於市場買家和市場賣家對於股票即時價格的認可;
情況不是形成版的原因,權而是形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成交的原則,那就是,同一時間價格優先,同一價格時間優先;
沒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就算你例舉的情況,平開後,同一時間收到漲跌停板的大單,那就看哪方的力量更強大,在申買申賣的被動掛單中,按時間優先的原則,漲停的主動買單只能買到限價10元以上的賣單,而跌停的主動賣單也只能賣給所有10元以下的被動買單,被動買賣單被掃清後,形成對峙,強大的一方,最終戰勝偏弱的一方;
價格的形成就是多空的較量,當空方力量強大,股價就會下跌,當多方力量強大股票就會上漲,通俗一點說,買的人多,賣的人少股價就上漲,賣的人多,買的人少股價就會下跌。
Ⅳ 股價是怎麼形成的
一、關於初始定價:
有個問題您沒有交代清楚:所謂初始定價是什麼意思?這可能造成內歧義:(1)可以理容解為股票發行價;(2)也可以理解為開盤價。如果是第一個意思,則是通過詢價方式來確定的;如果是第二個意思,則是通過集合競價方式來確定的。
二、關於浮動價格:
股票是一種特殊商品。和其它商品一樣,股票的浮動價格是由市場(二級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因為,除非上市公司分配利潤時出現送股或轉增股的情況外,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本是一定的。當買方(股市中稱為多方)和賣方(稱為空方)較量的結果,多方占優勢,股票(稱為籌碼)被多方買走,籌碼數量減少,則股價上漲;反之,則股價下跌。這就是股市的價格漲跌規律,即股價是由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
Ⅳ 股票的價格是怎樣形成的
來源於市場買家和市場賣家對於股票即時價格的認可。你談的情況不是形成專的原因,而是形成的屬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成交的原則,那就是,同一時間價格優先,同一價格時間優先。沒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就算你例舉的情況,平開後,同一時間收到漲跌停板的大單,那就看哪方的力量更強大,在申買申賣的被動掛單中,按時間優先的原則,漲停的主動買單只能買到限價10元以上的賣單,而跌停的主動賣單也只能賣給所有10元以下的被動買單,被動買賣單被掃清後,形成對峙,強大的一方,最終戰勝偏弱的一方。價格的形成就是多空的較量,當空方力量強大,股價就會下跌,當多方力量強大股票就會上漲,通俗一點說,買的人多,賣的人少股價就上漲,賣的人多,買的人少股價就會下跌。希望可以幫到您,還望採納!
Ⅵ 股票的價格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會有漲跌
錢就是買單,股票就是賣單..我來作個分解動作舉例
1、剛開盤,A想買100股X股票,X股票昨天的收盤價是5元,A考慮了一下,掛5元100股的買單在上面(假設A是今天第一個買單,而且此前無賣單).系統就顯示「買1 5 100」(和實際有出些出入,現在一般100股顯示為1,表示1手,這些簡單起見寫為100股)..
2、B是賣家,手上有200股,看到「買1 5 100」這個系統顯示後,覺得不能5元賣,於是B掛200股,5.01賣,B為B也是第一個賣單,所以系統顯示「賣1 5.01 200」
3、C也是賣家,手上有50股,不知道出於什麼原B,總之很想賣,看這架勢5.01賣不掉,決定5元賣掉,於是敲進系統,5元賣50股;
4、系統對C的請求進行處理,B為原先就有5元的100股買單(可以視為一個要約,在發起人沒有撤單前就是有效的),所以C的5元50股被成交,在C這邊顯示50股成功賣出,獲得了250元(均暫不考慮手續費等),在A這邊看到自己的100股買單被成交了50股,現在手上有了50股股票,同時還有50股的單子掛在上面;
5、D是買家,他想買500股,但想觀望一下,不想用5元成交,於是他打上了4.9元買500股的買單,系統顯示「買2 4.9 500」;
5、E是賣家,手上有1000股,覺得現在市場氣氛似乎不太對(剛才成交在5元只有50股,而下一個買單就只有4.9了,買方不強勢),E決定低價走人,以避免可能的進一步損失,於是E掛單4.9賣1000股,同上所以D的500股成交,E的剩餘500股被掛單在系統里,顯示為「賣1 4.9 500」,上面B的「賣1 5.01 200」就變成了「賣2 5.01 200」;
6、到現在為止,這支股票的價格就變成了4.9,很容易看出,這是由於D和E造成的,D決定4.9買入並有E響應而且成交了;這就產生了價格;
7、以後的進展就不模擬了,總之,股票的價格長期上是公司基本面的反映,短期是金錢的博弈結果。(為什麼公司基本面會影響價格,在這個例子里也是可以體現的,比如這家X公司,你覺得它值6元,現在別人要出5元買,你自然不響應,報著這種想法的賣家多了,就不會有低於6元的賣單,有這種想法的買家多了,慢慢就會有買單達到6元,因為低了就買不到)
Ⅶ 股市中股票價格是怎麼生成的
道富投資為您解答:
股價的改變是有股票交易系統自動生成的。所謂股票交易,就是有人想買,同時還需要有人想賣。在股票交易的時間里,股價是隨時在變的,只要有人想買,又有人人想賣,交易生成股價就生成了,就會出現改變了。下面是我的實際操作:
我在實際操作中出現過這樣的問題,當我想賣出某股票時,預先設定了一個價格,比如說5.5,200股,但看到價格已經到了5.5但還是沒有交易成功,有時要到第二次價格到達5.5的時候才會成交。買進有時也是這樣。於是我想也許是有很多人都出了這個價,要排隊才到我。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是大家出價的情況下,因為不是面對面的討價還價,如果我出價5.5買,但現時願意賣出的價格只有是5.4,低於我的出價,理論上我是一定能買到了,但為什麼結果每次我都是5.5買進呢,差價去哪裡了?另嘗試過一次,我要買200股,結果是只買到150股,可能是剛剛別人也是這樣出手。很奇怪。
經過上面真實的例子,於是我想這個股價就像是在配對市場上,如果我拿著個號碼牌1,要找在另一邊也拿著1號的,按照排隊次序和數量一一配對,如果多出的數量就被排在下一輪了,或者你改變自己的號碼牌趕上正在交易的,如幸運還有位,就能配對。而每次配對成功的號碼,電腦都會顯示出來,而正在排隊的號碼和數量也會在一定限度內顯示出來給大家參考。所謂公平公正也許就是這樣。
所以只是單方的話,即使有很多股票,也是很難改變股價的;但用雙方去改變,一個出價,另一個買進,很多都是配對好的,不是雜亂的,價格的上升和下跌就會很快實現和明顯。比如庄要提高或降低某股價,就應該要扮演買和賣的角色,不斷讓成交發生,造勢,讓更多的人去參與、競價和購買,炒熱了這個盤,價格形成一個趨勢後,不用怎麼用力就可以從中獲利。造成影響的應該是不斷出現的價格的變化,如果沒有預先的深思熟慮很容易做錯判斷,所以有一個大概的預測和計劃會穩妥很多
Ⅷ 股票的漲跌是怎樣形成的
一個股票的上漲,是需要資金來進行推動的,當很多資金都去買一隻股票,就會造成股票供不應求,跟商品一樣,一旦商品供不應求,價格就會有所上漲,股票也是這樣,很多人買就會推動股價的上漲,買的力度越大,股價上漲的也就越厲害,股票漲停就是由於買盤力量過於強大所導致的。
一個股票的下跌,也是由資金推動的,當購買這只股票的機構和散戶覺得買這只股票已經賺了不少,想要落袋為安,就會賣出股票,而賣出股票多了就會造成股票供大於求,買的人少賣的人多,股價就會下跌,以達到買家的心理價位最終實現成交。股票跌停的原因就是賣盤太多而買盤太少的緣故。
(8)股市的價格是怎麼形成的擴展閱讀:
股票市場就是一個輪回,漲久必跌,跌久必漲,其原理就在於,股價上漲到一定程度後,持股的人賺到錢了,覺得股價到高位了,就會拋售籌碼,一旦拋盤過多而接盤過少,這就會造成一部分拋盤無法成交,每個人賣出股票是掛單賣出,需要有人買才能真正的賣掉,而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統會自動去配對,賣家賣的價格高如果一直賣不掉,那賣家只能降價去賣,降價還賣不掉,就只能一直降價,所以股價就會一直下跌。
反之,在股價上漲初期或上漲過程中,持股的人都惜售,這時候想買入的人掛單買入但是因為沒人賣,你也買不到,所以想買入的人就會不斷的提高買入價格,這樣就會造成股價一直上漲。這就是股票上漲和下跌的根本原理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