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9年業績預告出爐:上汽集團狂賺256億,眾泰汽車預虧60-90億
2019年業績預告出爐:盈利狂魔上汽集團狂賺256億,虧損大王眾泰汽車預虧60-90億
導讀
2020年1月末,部分汽車類上市公司先後發布了2019年度的業績預告。截止發稿前,《汽車縱橫》雜志跟蹤到13家整車類上市公司,其中乘用車8家,商用車5家。
?要·點·速·覽
乘用車企業
?上汽集團:2019年凈利潤預計盈利256億元,下降28.9%
?江淮汽車:2019年凈利潤預計盈利1億元,扭虧為盈
?海馬汽車:2019年凈利潤預計盈利9000萬元-1.3億元,扭虧為盈
?一汽轎車:2019年凈利潤預計盈利3600-5400萬元,下降73.45%-82.30%
?一汽夏利:2019年凈利潤預計虧損12.5-13.9億元,下降3450.31%-3825.54%
?長安集團:2019年凈利潤預計虧損24-29億元,下降452.56%-526.01%
?力帆汽車:2019年凈利潤預計虧損49.81億元,下降2068.77%
?眾泰汽車:2019年凈利潤預計虧損60-90億元,下降850%-1225%
商用車企業
?北汽福田:2019年凈利潤預計盈利3.6億元,扭虧為盈
?江鈴汽車:2019年凈利潤預計盈利1.48億元,增長60.96%
?曙光汽車:2019年凈利潤預計盈利5000萬元,扭虧為盈
?安凱客車:2019年凈利潤預計盈利3200-4500萬元,扭虧為盈
?恆天凱馬:2019年凈利潤預計盈利3000-3400萬元,扭虧為盈
去年車市的不景氣也充分體現在了各家上市車企的業績上,尤其是扣非後的凈利潤更是暴露了車市寒冬。
從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來看,上汽集團以256億元的凈利高居國內車企盈利之首,但與上年同期相比卻下滑近三成。
長安汽車集團2019年凈利潤預計虧損24-29億元,下降幅度高達452.56%-526.01%。
眾泰汽車則成了虧損大王,2019年凈利潤預計虧損將高達60-90億元,大幅下降850%-1225%。
力帆汽車與眾泰汽車是難兄難弟,同期虧損預計也將高達49.81億元,下降2068.77%。
還有一些車企在扣非後慘不忍睹,如北汽福田扣非後虧損14.3億元,江淮汽車扣非後虧損9.8億元,曙光汽車扣非後虧損1.6億元。其中北汽福田靠出售寶沃汽車股權、曙光汽車靠賣地才實現扭虧。
總體來看,乘用車企業虧損較多,商用車企業預盈者多,但利潤額均不高。
(一)主營業務影響
1、公司應對市場變化,聚焦細分市場,實施產品結構調整和差異化營銷政策,促進銷量提升;深化內部管理,實施瘦身健體,強化成本費用管控,實現降本增效。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有較大提升。
2、信用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上年同期貿易業務發生債權損失風險,計提減值損失2.52億元。
(二)非經常性損益影響
1、報告期內收到的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0.4億元,較上年減少2億元。
2、報告期內資產處置收益0.93億元,主要系子公司山東華源萊動內燃機有限公司實施搬遷改造取得的土地、房產處置收益。
名詞解釋
「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經營業務相關,但由於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項收入、支出。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即可以單純地反映企業經營業績的指標,把資本溢價等因素剔除,只看經營利潤的高低,這樣才能正確判斷經營業績的好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年汽車製造業利潤同比減少15.9%
文|Autodealer
歡迎供稿|[email protected]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信息,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8個行業利潤總額較去年增加,13個行業減少,其中汽車製造業營業收入80846.7億元,同比上一年下降1.8%;利潤總額5086.8億元,同比下降15.9%。
針對規模以上相關產業生產經營季度的具體數據,統計局發布了延後公告,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響,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生產經營數據生產時間推遲,發布時間由原定的2月6日推遲至2月14日。
一汽轎車主營乘用車品牌有奔騰品牌和一汽馬自達,預計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3,600萬元至5,400萬元,同比上年下降73.45%至82.3%。該公司稱,受市場影響、競爭持續加劇,導致公司產品銷量減少,以及國五國六切換等因素致業績大幅減少。
而眾泰汽車和力帆股份兩家車企,深受去年被傳出破產謠言的「黑天鵝」事件,導致兩家公司業績銷量雙雙大幅下滑,分別預虧超60億元和49億元。在銷量上,眾泰汽車2019年全年累計售出1.66萬輛,同比腰斬超50%;而力帆汽車累計售出1.3萬輛,同比下滑達77.4%。
在2019年實現利潤扭轉盈虧的兩家車企江淮汽車和ST海馬,卻不是因為銷量的上漲使其實現盈利,而是通過變賣資產和補貼影響。其中,江淮汽車在2019年裡累計獲得相關補貼已達8.41億元,而2019年裡累計銷量僅16.3萬輛,同比下降17.8%。
海馬汽車在2019年通過出售閑置房產、轉讓子公司股份以及政府財政補貼來實現虧損填補,可想而知在2018年海馬汽車同期虧損高達16.3億元。在2019年裡多款車型已淪入停產情況,全年累計銷量僅2.95萬輛,同比暴跌56.41%。
總的來看,連續下滑的市場環境仍未等到改觀,以至於汽車製造業陷入低迷,車企利潤減少或虧損,而行業洗牌仍將持續。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今年車市仍將會受疫情影響,致使汽車產業鏈生產、消費者購買力方面受阻,因此,預計今年1、2月份受疫情影響,車市下滑的幅度可能在20%以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汽車市場冷空氣襲來,為何19年第一季度的總體銷量大不如前
018年,中國汽車市場結束了年的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實現銷售2808萬輛,同比下滑2.8%。不過,中國豪華車市場並未受這股「冷空氣」的影響。數據顯示,2018年,豪華車市場的總體銷量超過280萬輛,同比增長超9%。
從具體車型來看,SUV市場的低迷,則是整個車市下滑的主要原因。過去一年,三四線車市消費需求升級,而熱銷的SUV車型更新換代跟不上市場節奏,這無疑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車熱情。不過,隱憂之下也有一抹亮色。2018年,新能源汽車被越來越廣泛地認可。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5.6萬輛,同比增長61.7%。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從政策導向,還是從市場需求看,新能源汽車在2019年會獲得更快更好的發展。豪華車「三強」爭當銷冠雖然整個車市慘淡收場,但這並未影響豪華車市場的銷量。大部分豪車品牌的銷量依舊呈現穩步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豪華車市場的總銷量超過28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9%。
值得注意的是,豪華車陣營一線品牌奧迪、寶馬、賓士,「三強」之間的銷量差距越來越小。由於「三強」競爭已經擴展到全系車型,這也就出現了3家公布的數據里,都取得了市場第一的業績。對奧迪來說,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豪車品牌,2018年全年在華累計交付新車66萬輛,同比增長11%。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奧迪連續6個月成為國內豪車市場月度銷冠。這一業績最終將奧迪送上豪華車單一品牌年度銷量冠軍。
㈣ 又是壞消息!眾泰汽車上半年虧損或超10億,退市風險加大
[汽車之家?行業]?近日,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ST眾泰)公布了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內容顯示,2020年1月-6月,眾泰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約7.5億-1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58.25%-261.56%;基本每股收益為:虧損0.37元/股—0.52元/股,相比去年同期虧損加大。
綜合眾泰汽車的各方面表現,深交所對眾泰汽車的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自6月24日起,其股票簡稱由「眾泰汽車」變更為「*ST眾泰」。6月30日,*ST眾泰發布公告稱,其於6月29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監管局《監管問詢函》,要求眾泰說明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及風險、是否與公司關聯方存在資金拆解情況、是否拖欠員工薪酬和社保等。目前來看,眾泰汽車的生產經營已在多方面出現問題且未有回暖跡象,想要讓經營重回正軌,眾泰汽車還有諸多工作要去做。(文/汽車之家才麗媛)
㈤ 一季度車市慘淡成定局 車企宜早備戰後三季
2020年2月17日,無論多少年之後,都是中國汽車產業史上最值得記住的日子之一。因為這一天,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導致汽車行業企業復工一再延期之後全面復工的第一天。而始於2019年年底、源起於湖北武漢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註定成為新中國公共衛生及疫情防控史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頹勢不減 眾泰汽車2019年全年預計虧損60-90億元
日前,行車視線從眾泰汽車官方獲取到其2019年度業績預告,公告中稱:預計2019年全年虧損約60-90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盈利8億元大跌850%-1225%。基本每股收益虧損2.96-4.44元/股,相比去年同期盈利0.39元/股。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崩了!2019年現金流倒貼10個億 眾泰發話:鼓勵員工離職
5月29日,眾泰汽車宣布,從2020年7月1日起放假,直至2021年6月底,並鼓勵員工離職。眾泰汽車岌岌可危
2019年眾泰汽車財報數據顯示,眾泰汽車在2019年營業收入約為32.04億元,同比下降78.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2.94億元,同比下降1261.96%;現金流凈額為-10.17億元。
2019年有關眾泰停工欠薪的聲音此起彼伏,隨後公司副總裁辭職、董事長金浙勇被限制高消費。總得來說,就沒一件好事。根據眾泰汽車年報顯示,2019年營業收入32.04億元,同比下滑78.30%,凈利潤為-92.94億元,同比大跌1261.96%。
據悉早在2014年,比克電池就開始為眾泰汽車供應電池,並在眾泰雲100、眾泰E200等車型上率先應用。比克方面稱:「一開始眾泰是按季度進行還款,但自2018年開始還款逐漸拖延,而到了2019年以後,眾泰汽車基本就沒有再進行還款」。最終2019年10月13日,由於眾泰汽車欠款數億元,比克電池已經將眾泰告上法庭,訴訟金額高達6.21億元。
由於工廠停工,許多員工的薪資都被拖欠到現在,此前眾泰曾經承諾在今年6月底前結清2019年工資,並會按時間段支付基本生活費。看現在的情況員工要求的「發工資「基本無望了,而公司卻在這時說:」鼓勵員工離職「也是夠了。
早在2017年6月成立眾泰控股的君馬汽車#君馬#?,也在去年盛夏黯然倒下。據了解,君馬正式停產的時候,多個公司高層不知去向,拖欠員工4個月的工資,上百名經銷商上門堵截。「君馬汽車的倒下,絲毫沒有任何意外。」看來,眾泰也免不了在不遠的將來走向君馬的結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眾泰利潤暴跌、工廠停滯、債台高築,為什麼會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工廠陷入停滯、廠家配件斷供、經銷商集體維權,眾泰汽車(000980.SZ)正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
8月19日晚間,眾泰汽車對外披露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虧損約2.7~3.2億元,下降188.67%~205.09%,而上年同期則是盈利3.05億元。「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汽車行業整體景氣度不高,公司汽車銷量下降,導致公司半年度業績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這是眾泰在公告中為業績下滑作出的解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眾泰汽車銷量僅為6.49萬輛,同比下降55.3%。
眾泰沒有新車可以拉動市場,國六車型的斷供又進一步拖累了其市場表現,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能來自於惡化的財務狀況。
據眾泰汽車一季度報公布的數據,至報告期末眾泰汽車的總資產總計為320.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的凈資產為176.75億元,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金額為-9.3億元。與之相對應的是其報告期內的負債總額達到了143.85億元,其中流動負債達到137.51億元,在這之中短期借款為20.51億元,應付票據和賬款達到91.74億元;一年期流動負債達到54.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