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誰認為如果持續不斷發國債,時間長了會使人們喪失對未來的期待
這一說法是對的✧٩(ˊωˋ*)و✧
Ⅱ 為什麼中國要不斷買美國國債
貿易順差的關系
沒辦法
中國出口傾銷太猛了
別人抗不住
只好欠賬了
Ⅲ 美國的國債在不斷的貶值,為什麼中國還要購買巨額的美國國債了
債務是不能流通的,所以債務不存在貶值!!!
會貶值的只是貨幣。中國越買美債,人民幣越升值(也可說成美元越貶值),中國越拋美債人民幣越貶值(也可說成美元越升值)。
Ⅳ 理財是什麼意思啊
起源
編輯
「理財」一詞,最早見諸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報端。隨著中國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走俏。個人理財(658)品種大致可以分為個人資產品種和個人負債品種,共同基金、股票、債券、存款、人壽保險、黃金等屬於個人資產品種;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信貸則屬於個人負債品種。
具體內容
編輯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① 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僅僅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② 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③ 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理財途徑
編輯
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
1. 銀行理財
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2. 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資偏好選擇不同理財工具。
3.保險理財
保險理財更加傾向長期性,著重解決較長時間後的教育規劃和養老規劃,同時解決意外、醫療等保障問題。
4. 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第三方理財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5. 電子商務理財
21世紀除了能在線下的網點理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金融搜索引擎搜索理財產品進行風險收益的多方對比之後再投資。
理財方法
編輯
到銀行、證券公司理財需開立相應理財賬戶。一般而言,通過銀行開通的理財賬戶可以辦理儲蓄類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基金類產品,大型銀行還可通過銀行系統購買。由於銀行網點分布較廣,通過銀行渠道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到銀行櫃台辦理。
證券公司開立的理財賬戶可用於股票(包括A股、B股、H股等)、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公司債等)、期貨(包括金融期貨如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商品期貨如黃金期貨、農產品期貨等)等一系列的投資理財工具的投資。證券賬戶的開立可到各證券公司營業部辦理,需要在交易日內辦理。
投資公司的手續比較方便,一般只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復印件。投資公司也會為客戶定製專屬理財計劃。
理財層次
編輯
第一層是有效的、合理的處理和運用錢財,讓自己的錢財花費發揮最大的效果,以達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
第二層是用余錢投資,使之產生最佳的財務收益,也就是錢生錢的層次。
第三層是從財務的角度進行人生規劃,利用現有的經濟財務條件,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人力資源價值,為以後發展做准備。
范圍
編輯
賺錢--收入
1. 一生的收入包含運用個人資源所產生的工作收入,及運用金錢資源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工作收入是以人賺錢,理財收入是以錢賺錢,
2.理財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房租收入、股利、資本利得等。
用錢--支出
一生的支出包括個人及家庭由出生至終老的生活支出,及因投資與信貸運用所產生的理財支出。有人就有支出,有家就有負擔,賺錢的主要目的是要支應個人及家庭的開銷。包含:生活支出:包括衣食住行育樂醫療等家庭開銷。理財支出:包括貸款利息支出、保障型保險保費支出、投資手續費用支出等。
存錢--資產
當期的收入超過支出時會有儲蓄產生,而每期累積下來的儲蓄就是資產,也就是可以幫你錢滾錢,產生投資收益的本金。年老時當人的資源無法繼續工作產生收入時,就要靠錢的資源產生理財收入或變現資產來支應晚年所需。包含:
1.緊急預備金:保有一筆現金以備失業或不時之需。
2.投資:可用來滋生理財收入的投資工具組合。
3.置產:購置自用房屋,自用車等提供使用價值的資產。
借錢--負債
當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現金支出時就要借錢。借錢的原因可能是暫時性的入不敷出、購置可長期使用的房地產或汽車家電,以及拿來擴充信用的投資。
借錢沒有馬上償還會累積成負債要根據負債余額支付利息、因此在貸款還清前,每期的支出除了生活消費外,還有財務上的本金利息攤還支出。包含:
1.消費負債:如信用卡循環信用、現金卡余額、分期付款等。
2.投資負債:如融資融券保證金、發揮財務杠桿的借錢投資。
3.自用資產負債:如購置自用資產所需房屋貸款與汽車貸款。
省錢--節約
在現代社會中,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可用來支應支出,有所得要繳所得稅、出售財產要繳財產稅、財產移轉要
理財
易量來說,每日約為36,000億美元。
外匯跌漲均可有獲利機會,而對於股票而言,只有漲的時候才能賺到錢。投入資金時,外匯只需要0.33%的資金投入,然而股票是100%的資金投入,增加了風險。
可控能力,外匯是全球的人進行交易,所以不受大機構或國家控制,即使一個很有經濟實力的國家也不可能拿一年的GDP進入外匯市場,外匯只是受一個國家的及時新聞與政策的影響,而股票往往受公司等機構或者股東控制。
交易更自由,外匯交易時間是周一至周五全天24小時進行交易,隨時可以進行買賣。然而股票是周一至周五每天約為7小時的交易時間,當天買不能進行當天賣自由度很小。一種好的投資方式比你把錢存銀行,買股票,做生意更理性,更自由,更賺錢,更可控。
美元匯率的持續下降,使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個人外匯買賣,獲得了不菲的收益,也使匯市一度異常火爆。各種外匯理財品種也相繼推出,如商業銀行的匯市通、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的外匯寶、建設銀行的速匯通等,供投資者選擇。
2014年,中國政府將會繼續堅持人民幣穩定的原則,採取人民幣與外匯掛鉤以及加大企業的外匯自主權等措施,以促進匯市的健康發展。因此,有關專家分析,2014年在匯市上投資獲利的空間將會更大,機會也會更多。外匯投資可以通過外匯自動交易,收益高,輕松穩定。
保險
與其他不溫不火的保險市場相比,收益類險種一經推出,便備受人們追捧。收益類險種一般品種較多,它不僅具備保險最基本的保障功能,而且能夠給投資者帶來不菲的收益,可謂保障與投資雙贏。因此,購買收益類險種有望成為個人的一個新的投資理財熱點。
銀行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也是重要一項,由銀行財代理理財,銀行理財產品也是人們進行日常投資的一個主要投向。與股票和基金相比,銀行理財產品具有門檻高和流動性略差的特點。在選取理財產品時,要兼顧到自己的投資偏好和理財需求,同時也要適當地考慮到市場這個外在因素對理財產品「潮流」所帶來的影響。
珠寶
珠寶兩字對我們來說肯定是不陌生的,自古以來,珠寶兩字就經常在人們的生活詞彙之中。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審美能力的提高,珠寶正迅速地進入千百萬平民百姓家中。
如今具有國際承認的認證的珠寶也具有很強的投資理財價值。以鑽石為例一般在15分以上的具有保值增值的價值。
P2P
P2P網路借貸平台在英美等發達國家發展已相對完善,這種新型的理財模式已逐漸被身處網路時代的大眾所接受。一方面出借人實現了資產的收益增值,另一方面借款人則可以用這種方便快捷地方式滿足自己的資金需求。
國外成功的P2P網路借貸平台Prosper:成立於2006年,擁有超過98萬會員,超過2億的借貸發生額,是世界上最大的P2P借貸平台。
國內的P2P平台正處於初步發展階段,但並無明確的立法,國內小額信貸主要靠「中國小額信貸聯盟」主持工作。可參考的合法性依據,主要是「全國互聯網貸款糾紛第一案或現結果阿里小貸勝出」。隨著網路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此種金融服務的正規性與合法性會逐步加強,在有效的監管下發揮網路技術優勢,實現普惠金融的理想。
2012年4月19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14號)。《意見》指出,落實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
P2P網路借貸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和條件;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業技術改造;提升小型微型企業創新能力、支持創新型、創業型和勞動密集型的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切實拓寬民間投資領域。
以P2P網貸模式為代表的創新理財方式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認可,與傳統金融理財服務相比,P2P的借款人主體是個人,以信用借款為主。
自2013年以來P2P理財平台就以摧枯拉朽之勢迅猛發展,而隨著2014年兩會的召開和閉幕,P2P理財行業被納入銀監會監管,P2P理財平台正規化,標准化的趨勢不可避免。2014年5月銀監會召集搜易貸等國內知名P2P平台負責人召開座談會,就行業准入、監管制度等問題征詢意見。監管層已有初步方案,未來P2P可能根據平台屬性、資金池性質採取分類監管。
Ⅳ 為什麼西班牙債務危機,但國債利息卻要不斷上漲,這樣不就更導致西班牙還不起錢了么
正是因為西抄班牙有債務危機,可襲能還不上錢,一張面值100歐的國債,可能只賣到20歐,因為它有可能還不了嘛,所以,這樣算起來,這張國債的利息就有400%之高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此時西班牙政府想要借錢,除非是答應給很高的利率,否則沒有人會借給它。當然借錢的人也會考慮,利率太高,他直接破產,賴賬的可能。但是總的來講,還錢可能性變低的時候,要求的利率是會變高的。這也不是西班牙政府本身想要看到的。
Ⅵ 基金凈值是什麼意思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產品發行時未明確預期收益率,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展示,回投資者答根據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產品;封閉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時贖回;開放式理財產品是指產品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
Ⅶ 國債發行不斷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這個問題不是幾句話能解決的。
國家發行國債並不都因為資金周轉困專難,國債有一定屬的經濟效應和政治功能。
如果在經濟蕭條,稅收收入減少,尤其是實行累進稅制時發行國債,國債利息支付保持在一定的水平,這樣對消費需求會起維護的作用。再繁榮時期,稅收收入會比國民收入增長快,而國債的利息收入是一定的,這樣又會起到抑制消費需求的作用。
這個影響面只是國債發行中經濟效應的一個方面。
參考資料:財政學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以實際當時情況為主!
Ⅷ 中國為何不斷收購美國國債
自年中國躍居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以來,外匯儲備以月均兩位數的速率增長,截止今年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已高達19537億美元,佔全球外匯儲備總額的1/4強。 中國如此驚人的一筆外匯儲備,除了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最大的負債消費國,任何一個經濟體都難以消化,即使中國有意分流外匯投資,也難找到第二個有如此容量的、安全的金融投資市場。事實上,即使做美國「大債主」實際上幫了美國人的忙,美國仍有許多人並不放心,甚至總統奧巴馬都免不了要驚呼「再不能借中國人這么多錢」,經濟規模和舉債規模遠不如美國、甚至只是中國一個零頭的其它經濟體,又如何敢承接這樣大的一個「金娃娃」? 中國一旦大幅拋出美債,勢必造成其它債主的恐慌,產生足以壓垮債券價格的連鎖反應,最終吃虧最大的,一是「欠債人」美國,二是「大債主」中國;即使捂著不操作,美國政府依舊會根據自己的利益需要行事,該印鈔就印鈔,該增發便增發,中國仍無法掌控外匯儲備的安全。即使真能拋掉全部美債,但在目前的國際外匯體制下,中國勢必無法改變外匯儲備以美元為主的現實,結果只能是既做不成債主,又保不住財富。盡管持有美債絕非好的選擇,但在目前情勢下,卻的確是「最不壞的選擇」。 中美經濟目前已經是牢牢捆綁在一起了。中國固然是美國的第一大「債主」,美國同樣是「中國製造」的第一大買主。2008年,中國出口總額達14285.5億美元,其中對美出口2523億美元,占當年中國出口總值的17.7%,而2007年這一數值約為21%。從這個層面上來講,確保美國的金融體系不至於陷入崩潰,同樣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
Ⅸ 做美國頭號債主有哪些風險
據8月17日消息,美國財政部15號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達到1.1465萬億美元,再度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那麼做美國頭號債主有哪些風險?
美元若貶值,中國財富縮水
由於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而美國掌握印鈔權,如此龐大的美元投資,顯然會令中國的外匯儲備陷入身不由己的巨大風險:不論是投資者對美國債券喪失信心,或美國政府為解決財政問題大量發行新債,從而導致債券價值「稀釋」,都會令中國財富縮水;而一旦美國祭起其屢試不爽的「印鈔大法」,人為製造美元貶值,以轉嫁自身經濟和金融危機,最大債主中國自然首當其沖。
美債既不安全,也不實惠
美國國債恐怕是既不安全、也不實惠的投資。這里並非要附和「陰謀論」者的論調,認為美國朝野處心積慮,要將全世界財富圈為己有,而是純粹從事實出發所作的推論:美國政府已積累下11萬億美元的債務,還有四、五萬億的預算外債務承擔,平均每一個美國人(包括初生的嬰兒)負債18萬美元,從某種意義上,美國政府早已「破產」,雖然其債券仍被美國評級機構評為AAA級,投資如此一個爛攤子,顯然絕談不上安全二字。那麼實惠呢?美國國債回報率不斷下跌,今年一月份跌幅高達3.08%,為5年來首見,10年期長期國債收益率一度降到2.5%,這一利率甚至不如國內普通定存。
Ⅹ 日元不斷升值,日本發行負匯率國債是什麼意
匯率:負利率國債代表主權國家風險小,匯率上漲,境外投資者算上匯率可以帶來正收益。這種現象主要還是來自流動性過剩,不能算可持續,市場參與者可以說沒誰經歷過這種情況,很容產生分歧,回聲效應顯著,但是市場已經覺得不對了,上個月都表示看空國債,是很危險的一個信號。很明顯QE帶來的債升股升使得債券的風險分散效果幾乎沒有,而遠期亦不能帶來收益,總的說來為國債現在的風險回報組合付出了過多成本,不是一個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