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四渡赤水結合股市

四渡赤水結合股市

發布時間:2021-07-10 01:10:25

① 關於四渡赤水的故事

四渡赤水之戰,是中央紅軍在川黔滇邊地區進行的一次出色的運動戰。在這次作戰中,偉大的毛澤東充分利用敵人的矛盾,根據情況的變化,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指揮紅軍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界地區,巧妙地穿插於敵人重兵集團之間,調動和迷惑敵人。

當發現敵人的弱點時,立即抓住有利戰機,集中兵力,殲敵一部,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從而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這是我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範例。

(1)四渡赤水結合股市擴展閱讀:

二渡赤水:

紅軍進至扎西地區,敵仍判斷紅軍我將北渡長江,除向宜賓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調滇軍和川軍潘文華部向扎西地區逼近,企圖對紅軍分進合擊。

2月9日,中央紅軍在扎西地區集結完畢。這時,第2路軍各縱隊分向扎西迫近。為了迅速脫離川、滇軍的側擊,毛澤東等決定東渡赤水河,向國民黨軍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區發動進攻。

11日,中央紅軍從扎西揮師東進,於18~21日在太平渡、二郎灘渡過赤水河,向桐梓地區急進;同時以紅5軍團的1個團向溫水方向開進,以吸引追擊之川軍。

② 四渡赤水河的故事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於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

在毛澤東主席、周、朱等指揮下,中央紅軍採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等反動派企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紅軍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2)四渡赤水結合股市擴展閱讀

四渡赤水戰役,紅軍能夠從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調整行動方向。遵義會議前,敵我力量對比極為懸殊,為保存有生力量,毛澤東主席等人決定放棄去湘鄂川黔邊境與紅2、6軍團會合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避免了中央紅軍遭致覆滅的危險。

遵義會議後,毛澤東等又鑒於紅軍處於遭受敵人四面圍堵的不利態勢和黔北地區迴旋地域有限等情況,毅然放棄建立川黔根據地的打算,決定率領中央紅軍跳出敵人重圍而北渡長江,以開創川西或川北根據地。

但是,紅軍一渡赤水後,由於敵情急劇變化和張國燾不執行黨中央的命令,北渡長江已不可能,又果斷率師向扎西集結,在川黔滇邊境尋求新的機動,直至二渡、三渡、四渡赤水,最後巧渡金沙江,終於實現了北渡長江的計劃。

③ 四渡赤水的戰役經過

1、一渡赤水

第一、二兩縱隊主力集中黔西、大定(今大方),一部向敘永推進;第四縱隊留赤水河以東之遵義、桐梓、赤水等地區。

川軍以一部兵力固守敘永、古宋、興文、長寧等地和長江、橫江沿岸,防止我軍北進;主力則由高縣、珙縣、長寧及其以南地區向扎西推進。

2、二渡赤水

我軍二渡赤水河,回師黔北,完全出敵意外。川敵3個旅慌忙由扎西附近向東追擊,黔敵急忙抽調遵義及其附近的部隊向婁山關、桐梓增援。

第一縱隊之第五十九、第九十三師由黔西、貴陽地區向遵義開進,企圖阻止並圍殲紅軍於婁山關或遵義以北地區。

3、三渡赤水

3月16日,中央紅軍為尋求新的戰機,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古藺、敘永方向俞進。接著,攻佔鎮龍山,擊潰川敵1個團的攔阻,進至大村、鐵廠、兩河口地區。

4、四渡赤水

1935年3月20日,為迷惑國民黨軍,紅1軍團1個團大張旗鼓地向古藺前進,誘敵向西;主力則由鎮龍山以東地區,突然折向東北,於21日晚至22日分別經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東渡赤水河,從敵重兵集團右翼分路向南急進。

4月4日,紅9軍團在打鼓新場以東老木孔地域擊潰黔軍5個團,殲其2000餘人。至此,中央紅軍巧妙地跳出了國民黨軍的合圍圈,將蔣介石的幾十萬軍隊甩在烏江以北。

(3)四渡赤水結合股市擴展閱讀:

1935年1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徵到達貴州遵義地區。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這時,蔣介石為阻止中央紅軍北進四川同紅四方面軍會合或東入湖南同紅2、6軍團會合,圍殲中央紅軍於烏江西北的川黔邊境地區,調集其嫡系薛岳兵團和黔軍全部,滇軍主力和四川、湖南、廣西的軍隊各一部,向遵義地區進逼。

1月中旬,薛岳兵團2個縱隊8個師尾追紅軍進入貴州,集結於貴陽、息烽、清鎮等地,先頭已進至烏江南岸;黔軍以2個師擔任黔北各縣城守備,以3個師分向湄潭及遵義以南的刀靶水,懶板凳進攻。

川軍14個旅分路向川南集中,其中2個旅已進至松坎以北的川黔邊境;湘軍4個師位於湘川黔邊境的酉陽至銅仁一線構築碉堡,防堵紅軍東進;滇軍3個旅正由雲南宣威向貴州畢節開進;桂軍2個師已進至貴州獨山、都勻一線。

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根據上述情況,決定中央紅軍由遵義地區北上,在四川省瀘州西南的藍田壩、大渡口、江安一線北渡長江,進至川西北,同紅四方面軍一起實行總的反攻,爭取赤化四川。

如渡江不成,則暫時留在川南活動,並伺機從宜賓上游北渡金沙江。1月19日起,紅1、3、5、9軍團分三路先後從遵義、桐梓、松坎地區出發,向土城、赤水方向前進。黔軍隨即佔領遵義、湄潭。

川軍以一部兵力防守宜賓、瀘州,以8個旅分路向松坎、溫水、赤水、敘永等地推進。24日,紅1軍團擊潰國民黨軍黔軍的抵抗,攻佔土城。

28日,紅3、5軍團、軍委縱隊、幹部團、紅1軍團一部在土城、青杠坡地區對尾追的川軍2個旅發起猛攻,予以重創。

此時,川軍後續部隊4個旅迅速增援,毛澤東等遂決定,立即撤出戰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藺以南地區前進,尋機北渡長江。演出了一幕軍事史上著名戰例――四渡赤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渡赤水

④ 四渡赤水的四渡是哪四度

1、一渡赤水

遵義會議後,中革軍委向各軍團首長下達了《渡江作戰計劃》,擬定:中央紅軍各部進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後,分3路縱隊由宜(賓)瀘(州)間的藍田壩、大渡口、江安一線北渡長江。

1935年1月19日,中央紅軍由遵義地區出發,分三路向川南開進。右路紅1軍團,牽制綦江、合江之敵,由松坎出發,經溫水、習水向赤水疾進;中路紅5、9軍團及軍委縱隊,由遵義、婁山關出發,經官店襲擊習水、土城之敵;左路紅3軍團,由懶板凳出發,迅速擺脫尾追和側擊之敵,向土城前進。

2、二渡赤水

中央紅軍進至扎西地區,敵仍判斷我軍將北渡長江,除向宜賓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調滇軍和川軍潘文華部向扎西地區逼近,企圖對我分進合擊。

鑒於敵軍主力已大部被我軍吸引到川滇邊境,黔北兵力空虛的情況,我軍決定出敵不意的回師東進,折回貴州。我軍先頭1個團先敵搶渡二郎灘,成功地掩護部隊於2月18日至20日,在太平渡、二郎灘第二次渡過赤水河。

紅軍二渡赤水,回師黔北,完全出乎蔣介石的意外。之後中央紅軍攻佔了遵義城,遵義地區的這次作戰,歷時五天,擊潰和殲滅敵2個師又8個團,俘敵3000餘,是中央紅軍戰略轉移以來取得的一次最大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

3、三渡赤水

軍遵義大捷後,蔣介石於3月2日急忙飛往重慶,親自指揮對紅軍的圍攻。為粉碎敵人新的圍攻,我軍將計就計,偽裝在遵義地區徘徊尋敵,以誘敵迫進,然後再轉兵西北,尋求新的機動。

同時,以紅3軍團向西南方向的金沙佯動,調動敵周渾元部向南和吳奇偉部向西,爾後轉用兵力攻擊魯班場守敵。我軍這一行動果然調動了敵人,當敵吳奇偉部北渡烏江和滇軍孫渡部靠近我軍之際,3月11日,我軍突然轉兵向北,於15日進占仁懷,16日從茅台第三次渡過赤水河,再入川南。

4、四渡赤水

為進一步造成敵之錯覺和不意,3月21日,我以1個團的兵力偽裝主力,繼續向川南的古藺、敘永方向前進,引敵向西。我主力則以快速的行動回師東進,於22日,第四次渡過赤水河,再次折回貴州境內。28日,紅軍穿過鴨溪、楓香壩之間的敵碉堡封鎖線,直達烏江北岸。

29日夜,我軍先頭團1個排利用雷雨掩護,乘竹筏到達對岸,順利地攻佔了渡口,至31日,除紅9軍團於烏江北岸繼續牽制敵人外,紅軍主力向南全部渡過了烏江,巧妙地脫離了敵人的包圍圈。

(4)四渡赤水結合股市擴展閱讀

四渡赤水戰役,是毛澤東根據情況的變化,指揮中央紅軍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調動和迷惑敵人,創造戰機,在運動中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毛澤東曾說,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筆」。

⑤ 四渡赤水的故事,概括,越少越好。

四渡赤水講的是紅軍長征期間,面對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

⑥ 紅軍四渡赤水是怎麼回事難道是來來回回渡了四次赤水嗎

紅軍是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是一組環環相扣的戰斗,從1935年1月中旬到4月初南渡烏江,中央紅軍在貴州、四川、雲南的邊界赤水河流域轉了三個月,走了110個城鎮,中央紅軍四渡赤水的故事,整組戰斗敗中有勝,勝中有敗,先敗後勝,反敗為勝。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以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進行的一次具有決定意義的著名戰役。

戰役從1935年1月29日一渡赤水開始,到5月上旬勝利渡過金沙江為止,歷時三個多月。這次戰役,紅軍實行高度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迂迴穿插於敵人數十萬重兵之間,積極尋求戰機,有效地殲滅敵人。

從而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粉碎了敵人妄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計劃,使中央紅軍在長征的危急關頭,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失敗走向勝利。

(6)四渡赤水結合股市擴展閱讀:

歷史意義:

四渡赤水戰役歷時三個多月。這次戰役,紅軍實行高度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迂迴穿插於敵人數十萬重兵之間,積極尋求戰機,有效地殲滅敵人。

從而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粉碎了敵人妄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計劃,使中央紅軍在長征的危急關頭,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失敗走向勝利。

四渡赤水戰役,是毛澤東根據情況的變化,吸取前幾次戰斗的教訓,指揮中央紅軍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為紅軍贏得了時機,創造戰機,在運動中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毛澤東曾說,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筆」。

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在所著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寫到:長征是獨一無二的,長征是無與倫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⑦ 簡要概括四渡赤水這戰役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於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運動戰戰役。從1935年1月19日紅軍離開遵義開始,到5月9日勝利渡過金沙江為止,歷時3個多月,共殲滅和擊潰敵人4個師、2個旅另10個團,俘敵3600餘人。在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朱德等指揮下,中央紅軍採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詳細參考http://ke..com/view/40501.htm

⑧ 紅軍四渡赤水都是在什麼位置度的,每次在赤水河什麼位置渡的

紅軍一渡赤水的渡口之一:土城

紅軍二渡赤水的渡口之一:太平渡

紅軍三渡赤水的渡口之一:茅台

紅軍四渡赤水主要渡口之一:二郎灘

一渡赤水:1935年1月29日,紅軍分3路從猿猴(今元厚)場、土城南北地區西渡赤水河,向四川省古茼、叔永地區前進。

二渡赤水:2月18~21日在太平渡、二郎灘渡過赤水河,向桐梓地區急進;同時以紅5軍團的1個團向溫水方向開進,以吸引追擊之川軍。

三渡赤水:3月16日至17日,16~17日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四川南部的古藺、敘永方向前進。19日,紅軍攻佔鎮龍山,接著進至大村、鐵廠、兩河口地區。

四渡赤水:於3月21日晚分別經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東渡赤水河,從敵重兵集團右翼分路向南急進。26日進至遵義、仁懷大道北側干溪、馬鬃嶺地醫。

四渡赤水之戰,毛澤東等根據情況的變化,指揮中央紅軍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調動和迷惑敵人,刨造戰機,在運動中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牢牢地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戰略轉移中有決定意義的勝利。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8)四渡赤水結合股市擴展閱讀:

1960年,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在訪問中國時,盛贊毛澤東指揮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可以與世界歷史上任何偉大的戰役相媲美。毛澤東卻說:「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筆。」

四渡赤水是中央紅軍長征中,在貴州、四川、雲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國民黨軍進行的運動戰戰役。它也是遵義會議毛澤東進入決策核心後,指揮的第一個戰役行動。

四渡赤水,是中央紅軍長征中最驚心動魄而又最精彩的一次軍事行動,是紅軍自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扭轉了長征以來的被動局面,為實現北進的戰略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

這一勝利,雄辯地證明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軍事路線,符合中國革命和革命戰爭的實際。戰役期間,毛澤東從周恩來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到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再到黨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成員,不僅在實際上,而且在名義上,進一步確立了在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

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藝術得到豐富和發展

與在井岡山時期和中央蘇區時期依託根據地指揮作戰不同,四渡赤水作戰,是在失去根據地無後方依託,又經常面對數倍甚至十多倍的國民黨軍圍追堵截的嚴峻形勢下進行的。

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藝術和戰略戰術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突出的特點是發揮紅軍徒步快速機動的能力,「走」「打」結合:以「走」調動敵人,為「打」創造戰機;以「打」挫敗敵人,為「走」創造條件。

在「走」「打」的同時,又輔之以「變」和「詐」,即敵變我變,兵不厭詐。在毛澤東的指揮下,紅軍化被動為主動,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和作戰地區,在數十萬敵人之間飄忽往來,主動創造和尋找戰機,有效殲滅敵人,從而牢牢掌握了戰場主動權。

四渡赤水,是中國工農紅軍戰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典型戰例,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真實寫照,也因此被毛澤東本人認為是他軍事生涯的「得意之筆」。

⑨ 四渡赤水的故事簡介

一渡赤水,集結扎西,待機殲敵。1935年1月19日,中央紅軍由遵義地區出發,分三路向川南開進。右路紅1軍團,牽制綦江、合江之敵,由松坎出發,經溫水、習水向赤水疾進;中路紅5、9軍團及軍委縱隊,由遵義、婁山關出發,經官店襲擊習水、土城之敵;左路紅3軍團,由懶板凳出發,迅速擺脫尾追和側擊之敵,向土城前進。
二渡赤水,回師遵義,大量殲敵。我軍進至扎西地區,敵仍判斷我將北渡長江,除向宜賓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調滇軍和川軍潘文華部向扎西地區逼近,企圖對我分進合擊。
三渡、四渡赤水,向南突破烏江天險,調動並擺脫敵人。我軍遵義大捷後,蔣介石於3月2日急忙飛往重慶,親自指揮對紅軍的圍攻,企圖採取堡壘與重點進攻相結合的戰法,南守北攻,圍殲我軍於遵義、鴨溪這一狹窄地區。為粉碎敵人新的圍攻,我軍將計就計,偽裝在遵義地區徘徊尋敵,以誘敵迫進,然後再轉兵西北,尋求新的機動。29日夜,我軍先頭團1個排利用雷雨掩護,乘竹筏到達對岸,順利地攻佔了渡口,至31日,除紅9軍團於烏江北岸繼續牽制敵人外,紅軍主力向南全部渡過了烏江,巧妙地脫離了敵人的包圍圈。
13

⑩ 四渡赤水的詳細過程

四渡赤水的過程

一渡赤水,集結扎西,待機殲敵。

二渡赤水,回師遵義,大量殲敵。

三渡、四渡赤水,向南突破烏江天險,調動並擺脫敵人。

拓展資料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於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在毛澤東主席、周、朱等指揮下,中央紅軍採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等反動派企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紅軍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三個月的時間六次穿越三條河流,轉戰川貴滇三省,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圍剿之間,不斷創造戰機,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紅軍長征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閱讀全文

與四渡赤水結合股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金屬化合物的歸類 瀏覽:598
國家資金理財 瀏覽:897
遠東貴金屬手機版下載 瀏覽:80
中華開發股權投資 瀏覽:350
多盈理財兌付 瀏覽:814
通達信漲跌均線主圖指標公式 瀏覽:382
p2p屬於第三方理財嗎 瀏覽:658
吳文雄融資 瀏覽:401
發行疫情融資券 瀏覽:789
上海福翌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57
定向融資工具是什麼 瀏覽:977
一定需要資金託管嗎 瀏覽:24
稅籌融資 瀏覽:82
太原外匯騙局 瀏覽:905
外匯tc信號 瀏覽:449
金融資本的管 瀏覽:628
融資租賃公司手續費 瀏覽:483
p2p運營指標 瀏覽:713
銀行如何創新傳統理財 瀏覽:665
融資租賃增值稅率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