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市中的買盤與賣盤
在股市裡,買家在某個價位一次性買入數千手股票,而賣盤上並無這么多掛單,賣家何來的這么多的股票賣?
---股市裡,買家想買,就一定要有人在適合的價位賣出,才會成交,這點勿庸置疑!
相同的,賣家以低於現價的價格可以一次性賣出數千手,而下方並沒有掛這么多買單來接盤啊,這又是這么回事?
---舉個例子
賣②5.83 560
賣①5.82 50
買①5.81 100
買②5.80 100
買③5.79 100
假設此時,賣家以低於現價的價格5.79元一次性賣出2000手,同時沒人再掛買單。
那盤口就會變成這樣:
賣①5.79 1700
買①5.78 200
買②5.77 100
買③5.76 100
因為盤口沒人再掛買單,所以只成交了三百手,剩下的都掛在賣1.
如果賣家掛2000手賣單的同時,也有買家也掛2000手買單,那盤口就會顯示出2000手成交,而不會在買盤顯示出大筆掛單。。。(這種情況通常是主力在對倒)
❷ 股票里說的買盤和賣盤和外盤內盤有什麼關系
所謂外盤(即買盤):是指以賣出價成交的股票手數,就是先有賣出的價格,而後才有成交;
內盤(即賣盤):是指以買進價格成交的股票手數,就是先有買進的價格,而後才有成交;
技術型的投資者,往往通過這個來查看多空雙方的力量對比,但是要留意把這種方法用在漲停或跌停的股票上,卻是效果相反的,只要細心思考一下就清楚了,在漲停的時候,多方力量強大,直接用大單把買價打到漲停價位上,因為先有買進價,所有的成交都是以此價來完成的,所以內盤會非常的大;而跌停的時候道理也一樣,空方直接用大單把賣出價打到跌停價位上,因為先有賣出價,所有的成交都是以此價來完成的,所以外盤會非常的大.所以在用這個數據時要靈活.
❸ 股票買盤與賣盤的關系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買盤是指希望購買這只股票的單,也就是說不論掛出多高的價格都有買家主動迎合購買;反之,賣盤就是指希望售出這只股票的單,也就是說不論掛出多低的價格也有賣家主動迎合出售。 買盤、賣盤是衡量在這只股票上多空的力量的指標。一般流通股本在1個億以上的個股稱為大盤股; 5000萬至1個億的個股稱為中盤般;不到5000萬規模的稱為小盤股。就市盈率而言,相同業績的個股,小盤股的市盈率比中盤股高,中盤股要比大盤股高。特別在市場疲軟時,小盤股機會較多。在牛市時大盤股和中盤股較適合大資金的進出,因此盤子大的個股比較看好。由於流通盤大,對指數影響大,往往成為市場調控指數的工具。投資者選擇個股,一般熊市應選小盤股和中小盤股,牛市應選大盤股和中大盤股。
❹ 買盤和賣盤如何區別的
你好,買盤 是當前申請買股票的總數。賣盤 是當前申請賣股票的總數。
❺ 股票交易中買盤與賣盤為什麼不相等
買盤就是已經委託買入的、成交或未成交的股票數量的統稱,同理賣盤就是已經委託賣出的、成交或未成交的股票數量的統稱。
我們還可以把這些買盤和賣盤放在一起統稱為買賣盤。又根據成交與否又可以把買賣盤分為主動性買賣盤和被動性買賣盤:主動性買盤就是在委託時,以賣盤價格委託買入的股票數量,一經委託即時成交;而被動性買盤就是以低於當前市場價格委託買入的股票數量,這樣的買盤不能即時成交,而是掛在買賣盤口的買盤序列里,就是我們在股票軟體上看到的買賣盤口的買一至買五的股票數量。
同理,主動性賣盤就是在委託時以低於當前市場價格買盤直接委託賣出的股票數量,一經委託直接成交;而被動性賣盤就是掛在賣盤序列里,等待成交的股票數量。
❻ 股市的「賣盤」與「買盤」有何區別
買盤+賣盤≠成交量
1、買盤和賣盤相加為何不等於成交量?目前滬深交易所對買盤和賣盤的揭示,指的是買價最高前三位揭示和賣價最低前三位揭示,是即時的買盤揭示和賣盤揭示,其成交後納入成交量,不成交不能納入成交量,因此,買盤與賣盤之和與成交量沒有關系。
怎樣看出成交量中哪些是以買成交或哪些是以賣成交?這里有一個辦法:在目前股票電腦分析系統中有「外盤」和「內盤」的揭示,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這樣就可以區分成交量哪些以買方成交、哪些以賣方成交。
2、外盤、內盤
在技術分析系統中經常有「外盤」、「內盤」出現。委託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委託以買方成交
的納入「內盤」。「外盤」和「內盤」相加為成交量。
由於以賣方成交的委託納入外盤,如外盤很大意味著多數賣的價位都有人來接,顯示買勢強勁;而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如內盤過大,則意味著大多數的買入價都有人願賣,顯示賣方力量較大。如內盤和外盤大體相近,則買賣力量相當。
❼ 股市中買盤和賣盤分別是什麼意思各有什麼含意
「買盤」表示以比市價高的價格進行委託買入,並已經「主動成交」,代表外盤;「賣盤」表示以比市價低的價格進行委託賣出,並已經「主動成交」,代表內盤。
成交明細列表中的買盤/賣盤:B是buy的縮寫,S是Sell的縮寫。以賣一價向上成交,成交手數後面帶紅色B,為外盤;以買一價向下成交為內盤,帶綠色S。即:場外資金進場接盤為「外」,代表上攻力道;場內資金外逃為「內」,代表下攻力道;
比市價低的價格進行委託買入,即是委託單,注意沒有成交,在排隊的量,可以看到前5個價位的委託量,為「委買」,比市價高的價格進行委託賣出,並在排隊的量,代表「委賣」,委買與委賣的差,叫委差。
賣盤主要有二個原因:
一是受相關消息影響造成的,如:突發性利空消息、利好消息兌現或到期落空而股價已被遠遠炒高等;
二是技術指標破了敏感區域造成的,如:上升趨勢線、下降三角形的水平支撐線、頭尖頂和M頭的頸線位被跌破等。
主動性拋盤的主要特徵是跌幅大,跌勢猛,而且價跌量增,在K線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高位長陰線、破位大陰線或跌停一字線。
除了開盤就跌停我們無計面對外,其他類型的主動性拋盤我們可以這樣判斷:
1、股價跳空低開,尤其是在相關頸線位處就應保持警惕,擇機出局為上。
2、在動態買賣盤中,如發現有被動性護盤大買單在低價位處承接,而這些護盤大買單馬上被拋單消滅,或者突然撤單,這些都暴露了主力的假護盤真出貨的野心。因此,在盤中如發現上述現象時,投機者要隨即應變,堅決出局。
❽ 有關股票 成交量-買盤-賣盤 的關系
關系:買盤為內盤成交,賣盤為外盤成交。買盤賣盤之和為當日成交量.
成交量指當天成交的股票總手數(1手=100股)。
成交明細列表中的買盤/賣盤:"買盤"表示以比市價高的價格進行委託買入,並已經"主動成交",代表外盤;"賣盤"表示以比市價低的價格進行委託賣出,並已經"主動成交",代表內盤;
"賣盤"是股票市場術語。成交明細列表中的"賣盤",表示以比市價低的價格進行委託賣出,並已經"主動成交",代表內盤。
❾ 股市成交中的買盤賣盤中盤有什麼區別
所謂的買盤就是已經委託買入的、成交或未成交的股票數量的統稱,同理賣盤就是已經委託賣出的、成交或未成交的股票數量的統稱。
我們還可以把這些買盤和賣盤放在一起統稱為買賣盤。又根據成交與否又可以把買賣盤分為主動性買賣盤和被動性買賣盤:主動性買盤就是在委託時,以賣盤價格委託買入的股票數量,一經委託即時成交;而被動性買盤就是以低於當前市場價格委託買入的股票數量,這樣的買盤不能即時成交,而是掛在買賣盤口的買盤序列里,就是我們在股票軟體上看到的買賣盤口的買一至買五的股票數量。
同理,主動性賣盤就是在委託時以低於當前市場價格買盤直接委託賣出的股票數量,一經委託直接成交;而被動性賣盤就是掛在賣盤序列里,等待成交的股票數量。